你想了解自己的名字封转枝有何涵义吗?我们依据中华传统姓名学理论,提供姓名测试封转枝算命,封转枝名字测试,测名字封转枝预测名字与人生的关系,并且提供姓名查询解释,根据词典逐字解释名字封转枝的含义。
汉字 | 繁体 | 拼音 | 五行 | 笔划 | 姓名学解释 |
封 | 封 | fēng | 水 | 9 | 外觀幸福,內心多憂,清雅平凡,一生多憂少樂,晚年吉祥。 (吉) |
转 | 轉 | zhuǎn | 火 | 18 | 忧心劳神,事劳无功,中年劳,刑偶伤子,晚年吉祥。 (凶) |
枝 | 枝 | zhī | 木 | 8 | 刑偶傷子,多才清雅,中年吉祥,但有意外之災,晚年隆昌。 (吉) |
封:密闭;古帝王把土地或爵位给予亲属或臣僚;疆界,限制.(此字在人名库中共出现约:2970次)
封字出处:[说文解字]:编号9027,第13卷下,土部第56字 [康熙字典]:页294第07
封〈名〉
(會意。金文字形,左邊象土上長著豐茂的樹木形,右邊是一隻手(又,後來寫作「寸」),表示聚土培植。《說文》:「封,爵諸侯之土也。從之從土從寸。」郭沫若曰:「古之畿封實以樹為之也。此習於今猶存。然其事之起,乃遠在太古。太古之民多利用自然林木以為族與族間之畛域,西方學者所稱為境界林者是也。」。李孝定曰:「封之本義當以郭說為是,許訓乃後起之義。字象植樹土上,以明經界。爵諸侯必有封疆,乃其引申義。」本義:疆界;田界)
同本義 [boundary]
所封封域。--《周禮·春官·保章氏》
田有封洫。--《左傳·襄公三十年》
使田有封洫
封 fēng
⒈加土培植樹木:此類樹需多加~殖(殖:種植)。
⒉閉,密閉,關閉:~閉。~緊瓶口。~山育林。查~。
【封鎖】用強制的辦法使跟外界斷絕關係:~鎖海島。
⒊封起來的或用作封東西的紙、布等:~包。信~。~條。
⒋量詞:兩~糖。三~信。
⒌〈古〉帝王把爵位、土地或封號賜給親屬、臣子等:~王。~侯。~地。~妻蔭子。
⒍
【封建社會】君主、地主階級佔有土地、財富,掌權專政,殘酷剝削、統治農民及勞動者的社會制度。
────────────────—
封feng 1.菰根。
────────────────—
封biǎn 1.棺木下葬。
转:旋动,改变方向、位置或情势等,也指不是直接的,中间要经过别的人或地方,如转告,转交。(此字在人名库中共出现约:15260次)
转字出处:[康熙字典]:页1250第24
转
(形声。从车,专声。转运要用车,故从车。本义:转运)
同本义(通过陆路运输) [carry in a cart]
转,运也。――《说文》
胡转予于恤?――《诗·小雅·祈父》
丁壮苦军旅,老弱罢转饷。――《汉书·高帝纪上》
却骐骥以转运兮。――《楚辞·刘向·九叹愍命》
转漕甚辽远。――《史记·项羽本纪》。司马贞索隐:“车运曰转,水运曰漕。”
辇车相属,转粟流输,千里不绝。――《汉书·邹阳传》
又如:转饷(转运粮饷);转输(转运输送物资);转海(海运);转粟(运送谷物);转漕(转运粮饷);转毂(转运货物的车子)
回还,转动 [turn;turn around and a
转(轉)zhuǎn
⒈旋动,改变方向、位置或情势等:~动。~身。~移。~变。~败为胜。
⒉不是直接的,中间要经过别的人或地方:~告。~运。请~交。~手买卖。
────────────────—
转(轉)zhuàn
⒈旋,绕,绕着某点或某物移动:旋~。打~。~圈子。车轮飞~。
⒉量词。绕一圈叫绕"一转"。
────────────────—
转zhuǎi 1.见"转文"。
枝:枝字的本义是指树干旁出的枝条,后也引申指分支、分散、支持等。作人名时,枝字所表示的主要是枝叶等含义。(此字在人名库中共出现约:61820次)
枝字出处:[说文解字]:编号3552,第06卷上,木部第159字 [康熙字典]:页516第12
枝
(形聲。從木,支聲。本義:主幹上分出的莖條)
同本義 [branch]
枝,木別生條也。--《說文》
草荄之枝。--《素問·移精變氣論》
千朵萬朵壓枝低。--唐·杜甫《江畔獨步尋花》
不蔓不枝。--宋·周敦頤《愛蓮說》
明月別枝驚鵲。--宋·辛棄疾《西江月》
正用一枝鳴。--宋·洪邁《容齋續筆》
又如:枝任(樹葉多的樹枝);枝末(樹枝的梢頭);枝主(枝條和主幹);枝杪(樹木枝條的梢頭);枝柯(枝條);枝幹(樹枝和樹幹)
古代指嫡長子以外的宗族子孫 [collateral branch]
《詩》云:「本枝百世。」--《左傳·莊公六年》
又如:枝庶(
枝zhī
⒈植物主幹上分出來的莖條:~條。樹~子。柳~兒。
⒉量詞(多用於枝狀或桿形的):三~梅花。兩~鉛筆。
⒊[枝節]
1〈喻〉細小的,次要的:不談~節小事。
2〈喻〉在處理一個問題中又發生的其它問題:橫生~節。
⒋[枝蔓]樹枝和籐蔓。〈喻〉互相糾纏牽連。
────────────────—
枝qi 1.歧,旁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