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想了解自己的名字石来艳有何涵义吗?我们依据中华传统姓名学理论,提供姓名测试石来艳算命,石来艳名字测试,测名字石来艳预测名字与人生的关系,并且提供姓名查询解释,根据词典逐字解释名字石来艳的含义。
汉字 | 繁体 | 拼音 | 五行 | 笔划 | 姓名学解释 |
石 | 石 | shí | 金 | 5 | 刑偶傷子,命硬,中年奔波,晚年隆昌,雙妻之格。 (吉) |
来 | 來 | lái | 火 | 8 | 晚婚迟得子大吉,出外吉祥,中年多劳,有牢狱之灾,晚年隆昌,不幸之字。 (吉) |
艳 | 艷 | yàn | 土 | 24 | 秀气伶俐,多才贤能,中年吉祥,小心爱情厄,晚年隆昌。 (吉) |
石:本义指山石。引申指硬、坚固。石还是中国古代乐器八音之一(石磬)。用在人名中时,多用于指坚定的意志。(此字在人名库中共出现约:75360次)
石字出处:[说文解字]:编号5978,第09卷下,石部第1字 [康熙字典]:页827第01
石 dan
容量單位,十斗為一石 [dan,Chinese unit of dry measure]
十斗為一石。--《說苑·辨物》
關石和鈞。--《國語·周語》。註:「今之斛也。」
一石沙,幾斤重,朝載暮載將何用?--唐·白居易《官牛》
重量單位,一百二十市斤為一石
三十斤為鈞,四鈞為石。--《漢書·律歷志上》
重不過石。--《國語·周語》。註:「百二十斤也。」
[方]︰面積單位,用以計量土地。其具體數量各地不一:有以十畝為一石的,也有以一畝為一石的。如:他家有兩石田
石 shi
(象形。甲骨文字形。右象巖角,左象石塊。「石」是漢字的一個部首
石shi
⒈構成地殼的礦物質硬塊:~頭。礦~。巖~。
⒉指石刻:金~。碑~。
⒊使用石頭製成的:~針。~硯。~磨。
⒋〈古〉作武器用的石塊:矢~。
⒌〈古〉重量單位。一百二十斤為一~。
⒍〈古〉容量單位。十斗為一~。
────────────────—
石dan 1.岩石;石頭。構成地殼的礦物硬塊。 2.指隕石。 3.指磨刀石。引申為磨平。 4.樂器名。指石磬。古代八音之一。 5.指碑碣。 6.指礦物類藥物。 7.指道教用礦石煉的所謂長生的藥。 8.指砭石。古時治病用的石針。 9.引申為針砭,用石針治病。 10.結石的省稱。 11.堅固;堅硬。 12.形容聲音重濁﹑不響亮。 13.投擲。 14.通"碩"。大。參見"石師"﹑"石畫"等。 15.古地名。 16.古西域國名。 17.量詞。(今讀dan)。計算容量的單位。十斗為一石。 18.量詞。(今讀dan)。計算重量的單位。一百二十斤為一石。 19.量詞。(今讀dan)。官俸的計量單位。秦漢以為官位的品級,如萬石﹑二千石等。 20.量詞。(今讀dan)。計算弓弩強度的單位。 21.量詞。(今讀dan)。方言。計算農田畝分的單位。 22.姓。
来:来字的本义是指一种名为来牟的麦子。招来,招致。如八面来风。(此字在人名库中共出现约:162900次)
来字出处:[康熙字典]:页513第01
来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麦子形。本义:麦。小麦叫“麦”,大麦叫“麰”(或写作“牟”))
同本义 [wheat]
來,周所受瑞麥來麰也。――《说文》
贻我来牟。――《诗·周颂·思文》。段注:“武王渡孟津,白鱼跃入王舟。出涘以燎。后五日。火流为乌,五至,以殻俱来,此谓遗我来牟。”
于皇来牟。――《诗·周颂·臣工》。疏:“叹其受麦瑞而得丰年也。”
又如:来牟(古时大小麦的统称)
未来,将来 [future;next;incoming]
来日方长。――清·梁启超《饮冰室合集·文集》
知来者之可追。――晋·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又如:来代(后代;后世);来
来(來)lái
⒈从甲方到乙方,跟"去"、"往"相对:~电传。~到了天安门广场。
⒉来到,发生:~临。雨~了。~了险情。
⒊〈表〉时间,某段时间以后,今后:古~。近~。二十年以~。将~。未~更加美好。~年(明年)要取得更大的成绩。
⒋〈表〉动作(代替另一具体的动词):再~下盘棋。我不行,你~吧!我们去游泳,你~不~?
⒌在动词前,〈表〉要做某事:我~帮你。大家都~献计献策。
⒍在动词后,〈表〉趋向,继续做或曾经做过:请进~。拿过~。一路走~。这衣服哪儿买~?
⒎〈表〉粗略估计的数目:两米~长。三十~岁。
⒏助词。在一、二、三等数词后,〈表〉列举:获得这一成果的原因:一~是领导的关怀支持,二~是同志们的共同努力。
⒐助词。诗歌里用着衬托,配合音节:正月里~是新春。
⒑[来回]
①去了再回来。
②往返一次。
⒒[来往]
①来和去。
②交际。
⒓[来历]人或事物的由来或经过。
⒔[来源]事物的起源、根源。
⒕[来着]助词。用于词尾。〈表〉已发生过的事:昨天我们在这儿开会~着。
────────────────—
来lài 1.慰劳;劝勉。 2.通"赉"。送给;赐予。
艳:艳字的原义是指色彩鲜艳、明丽,后来又引申指喜出民爱、羡慕,以及人长得漂亮、美丽。(此字在人名库中共出现约:1813390次)
艳字出处:[康熙字典]:页1014第04
艳
从色。豐,丰大。色,色彩。丰大而有色彩。本义:鲜艳,艳丽)
同本义 [colorful;gandy;be bright-colored and beautiful]
艷,好而长也。――《说文》
目逆而送之,曰,美而艳。――《左传·桓公元年》
艳妻煽方处。――《诗·小雅·十月之交》
艳陆离些。――《楚辞·招魂》。注:“艳,好貌也。”
窈窕艳城郭。――《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又如:艳色(常用以指美女、美色);艳段(宋元杂剧中,在正剧之前表演的一段短剧);艳质(美丽的姿质)
文辞华丽 [flowery]
信言不艳,贯居于好。――《三国志》
又如:艳才(写作美妙文章的才能)
艳(艷、豔)yàn
⒈长得漂亮:美而~。
⒉色彩鲜明,文辞华美:~丽。鲜~。百花争~。信言不~。
⒊喜爱,羡慕:~羡。
⒋指爱情方面的事:~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