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想了解自己的名字能洵洋有何涵义吗?我们依据中华传统姓名学理论,提供姓名测试能洵洋算命,能洵洋名字测试,测名字能洵洋预测名字与人生的关系,并且提供姓名查询解释,根据词典逐字解释名字能洵洋的含义。
汉字 | 繁体 | 拼音 | 五行 | 笔划 | 姓名学解释 |
能 | 能 | néng | 火 | 12 | 刑偶傷子,中年奔波或勞苦,晚年吉祥,有愛情厄。 (吉) |
洵 | 洵 | xún | 水 | 10 | (凶) |
洋 | 洋 | yáng | 水 | 10 | 清雅伶俐,多能多才,中年吉祥隆昌,幸福之字。 (吉) |
能:能量、能力、潜能。意为才干、本领、能力;能够。(此字在人名库中共出现约:78280次)
能字出处:[说文解字]:编号6377,第10卷上,能部第1字 [康熙字典]:页981第16
能〈名〉
(象形。金文作字形象熊形。本義:熊)
傳說中的一種像熊的獸 [bear-like beast]
能,熊屬。足似鹿。--《說文》
夢黃能入於寢門。--《左傳·昭公七年》。賈註:「獸也。」
近者三奸悉破碎,羽窟無底幽黃能。--唐·韓愈《憶昨行和張十一》
才能,能力 [ability]
各奏爾能。--《詩·小雅·賓之初筵》
無異能者。--唐·柳宗元《三戒》
募有能捕之者。--唐·柳宗元《捕蛇者說》
有千里之能。--唐·韓愈《雜說》
表惡其能。--《資治通鑒》
又如:能處(本事;能耐);無能(沒有能力);低能(能力低下);逞能(顯示自己能幹);各
能neng
⒈才幹,本領:~力。才~。各盡所~。
⒉有能力的人:~人。~者為師。招賢進~。
⒊會,勝任,做得到:~夠。她~做。~上~下。
⒋應該:你不~這樣馬虎。
⒌物理學名詞。"能量"的簡稱:~源。熱~。核~。
⒍[能耐]本領,技能。
⒎[能動]積極,努力,自覺主動:發揮主觀~動性。~動地搞好工作。
────────────────—
能nai 1.三足鱉。
────────────────—
能nai 1.通"耐"。受得住。 2.姓。
────────────────—
能tai 1.通"台"。古星名。 2.(今讀tāi)見"能始"。 3.通"態"。形態。
洵:然,确实。(此字在人名库中共出现约:9070次)
洵字出处:[说文解字]:编号7075,第11卷上,水部第130字 [康熙字典]:页622第12
洵
(形聲。從水,旬聲。本義:水名) 同本義 [Xun River]
源出秦嶺南麓沙羅幛,南流到兩河關納乾佑河,在旬陽縣入漢水。長百餘公里
洵
假借為「恂」。誠然,確實 [indeed]
洵有情兮。--《詩·陳風·宛丘》
洵美且異。--《詩·邶風·靜女》
功有九轉之妙,洵為希世奇珍。--《鏡花緣》
又如:洵足(實在值得)
通「泫」。流[淚]的樣子 [drip;trickle]
請無瘠色,無洵涕。--《國語·魯語下》
又如:洵涕(默默地流淚。洵,通「泫」)
洵xun誠然,確實:~美且好。
洋:众多;广大,盛大;旧指海之中心。亦泛指海域。(此字在人名库中共出现约:442760次)
洋字出处:[说文解字]:编号7045,第11卷上,水部第100字 [康熙字典]:页619第28
洋
(形聲。從水,羊聲。本義:古水名)
同本義 [Yang River]
洋水
昆倉之丘…洋水出焉,而西南流注於丑塗之水。--《山海經》
又名西鄉河。在陝西省南部。源出西鄉縣星子山,北流合木馬河會於西鄉縣東,東北流注於漢水
漢水又東,右會洋水。--《水經注》
舊指海之中心。亦泛指海域 [ocean]。今指地球表面上被水覆蓋的廣大的地區,約佔地球面積的十分之七,分成四個部分,即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
舊稱銀幣為洋錢,簡稱洋 [dollar]。如:銀洋
洋
盛多、廣大 [multitudinous;vast]
洋,多也。--《爾雅》。註:「洋,溢也。」
洋yang
1眾多。
2廣大;盛大。
3舊指海之中心。亦泛指海域。
4今指地球表面上廣袤的水域,約佔地球總面積的十分之七﹑海洋總面積的百分之八十九。分為四個部分。即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
5外國的;來自外國的。
6新奇,與眾不同。
7指現代化的(區別於"土")。
8洋錢,銀元。
9用同"烊"。熔化;溶化。
十用同"漾"。晃動。
⑾用同"漾"。拋擲。
⑿水名。又名西鄉河。在陝西省南部。源出西鄉縣星子山,北流合木馬河會於西鄉縣東,東北流注於漢水。參閱清顧祖禹《讀史方輿紀要.陝西五.漢中府》。
────────────────—
洋yǎng "洋洋"﹑"洋然"。
────────────────—
洋xiang
1通"翔"。引申指翼﹑側。
2通"祥"。福,賜福。
3通"祥"。祥和。參見"洋風"。
4古水名。即今山東省的彌河。參閱《說文.水部》"洋,水"段玉裁注。
5古州名。本為漢成固縣,秦為漢中郡,北周為洋州,唐為洋州,均治今陝西省西鄉縣,明初改為洋縣。參閱清顧祖禹《讀史方輿紀要.陝西五.漢中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