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起名大全 - 名字测试路川听,路川听姓名测试2025,路川听起名用字解释

路川听名字测试,2025 姓名测试路川听,起名字测试路川听

你想了解自己的名字路川听有何涵义吗?我们依据中华传统姓名学理论,提供姓名测试路川听算命,路川听名字测试,测名字路川听预测名字与人生的关系,并且提供姓名查询解释,根据词典逐字解释名字路川听的含义。

请输入您的姓名:

汉字 繁体 拼音 五行 笔划 姓名学解释
   路  lù  火  13  清雅秀氣,福祿雙收,身弱多病,忌車怕水,晚年吉祥。 (
   川  chuān  金  3  克偶傷子,雙妻之格,中年隆昌,晚年勞神。 (
   聴  tīng  火  22  性刚口快,父母无缘,中年多灾,晚年吉祥。 (

路字 起名用字参考

路:道,来往的通道。(此字在人名库中共出现约:100080次)

路字出处:[说文解字]:编号1407,第02卷下,足部第83字 [康熙字典]:页1225第22

路字的解释

路〈名〉

(形聲。從足,各聲。本義:道路)

同本義 [road]

路,道也。--《說文》

路,途也。--《爾雅》

百夫有洫,洫上有途,千戶有澮,澮上有道,萬夫有川,川上有路。--《周禮·地官》。註:「途容乘車一軌,道容二軌,路容三軌。」

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 屈原《離騷》

遵彼大路兮。--《詩·鄭風·遵大路》

艮為徑路。--《易·說卦》

遂迷,不復得路。--陶潛《桃花源記》

又如:路奠(出殯時,親友在靈柩經過的路上設供桌祭奠);路贐(友人相贈的路費);路引(行路的通行憑證);路歧(路歧人。宋元時對沿街賣藝人的俗稱;貧賤的

路lu

⒈道,來往的通道:~途。~徑。道~。鐵~。〈引〉路程:八千里~。

⒉方向,條理,途徑:出~。思~。活~。忠諫之~。

⒊方面,地區:幾~進攻。東~貨物。

⒋種類:頭~貨。大~貨。三~貨。

⒌〈古〉車:篳~(柴車)。

⒍宋、元時代行政區域名稱。宋代的"路"相當於現代的"省";元代的"路"相當於現代的"地區"。

────────────────—

路luo 1.通"落"。以繩周繞。 2.通"樂"。 3.見"路人"。

川字 起名用字参考

川:本义指河流,后也引申指平原,平地,水道,河流等。人名用川字,多取其清阔,秀美,豪迈之意。(此字在人名库中共出现约:202760次)

川字出处:[说文解字]:编号7441,第11卷下,川部第1字 [康熙字典]:页323第23

川字的解释

川〈名〉

(象形。甲骨文字形,左右是岸,中間是流水,正像河流形。本義:河流)

同本義 [river]

川,貫川通流水也。--《說文》。按,像水直達之形。

水之出於他水,溝流於大水及海者,命曰川水。--《管子·度地》

有川衡。--《周禮·地官》

利涉大川。--《易·需》

百川沸騰。--《詩·小雅·十月之交》

如川之方至。--《詩·小雅·天保》

川壅為澤。--《左傳·宣公十二年》

晴川歷歷漢陽樹,芳草萋萋鸚鵡洲。--崔顥《黃鶴樓》

又如:川源(河川的源頭);順尊(取自河川的祭品);川游(游泳渡河);川口(河口);川水(江河之水);川防(河堤

川 chuān

1河流:百~歸海。

2山間或平原間平坦而低的地帶:米糧~。

3指四川:~菜。

【川鼻草約】見【穿鼻草約】。

【川劇】戲曲劇種。流行於四川省及貴州、雲南部分地區。形成於清代中葉。由高腔、昆腔、胡琴戲、彈戲和燈戲,種聲腔綜合而成。劇目和音樂均以高腔最豐富。

【川流不息】像河水般流動不停。多用於形容車船行人來往不斷。

【川藏公路】四川成都到西藏拉薩的公路。全長2413公里。1954年通車。沿途道路曲折,先後翻越14座大山和跨越12條水流湍急的河流。對西藏經濟發展起到重要作用。

【川資】路費。

────────────────—

川chuān

⒈水道,河流:~流。百~歸海。

⒉平原,平地:米糧~。平~(也指平地的河流)廣野。

⒊四川的簡稱:~芎。~鹽。入~。

⒋[川資]旅費,盤纏。

听字 起名用字参考

听:用耳朵接受声音。顺从,接受。(此字在人名库中共出现约:5400次)

听字出处:[说文解字]:编号0850,第02卷上,口部第72字 [康熙字典]:页178第16

听字的解释

(形声。本字从耳德,壬声。从耳德,即耳有所得,今简化为“听”。“听”本义“笑貌”。从口,斤声。本义:用耳朵感受声音)

同本义 [listen;hear]

听,聆也。――《说文》

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书·泰誓中》

无稽之言勿听。――《书·大禹谟》

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礼记·大学》

行人驻足听。――《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听妇前致词。――唐·杜甫《石壕吏》

夜阑卧听风吹雨。――《资治通鉴·唐纪》

听于庭。

听取蛙声一片。――宋·辛弃疾《西江月》

又如:听知(听到);听受(聆听,用耳感受声音

听(聽)tīng

⒈用耳朵接受声音:~录音。兼~则明。偏~则暗。

⒉顺从,接受:~话。~从。~指挥。言~计从。

⒊随,任凭:~便。~凭。~之任之。

⒋治理,处理:兼~万事(兼:同时)。~政(旧指封建帝王处理政事)。

⒌判决:断狱~讼(狱、讼:官司,诉讼)。

⒍等候:~回音。~候分派。

⒎马口铁筒(英语tin的译音)。也用作量词:两~汽油。三~饼干。

────────────────—

听yǐn 1.笑貌。 2.见"听听"。

诗词歌赋文档
在线说文解字
黄历日期查询
健康自查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