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想了解自己的名字阳博取有何涵义吗?我们依据中华传统姓名学理论,提供姓名测试阳博取算命,阳博取名字测试,测名字阳博取预测名字与人生的关系,并且提供姓名查询解释,根据词典逐字解释名字阳博取的含义。
汉字 | 繁体 | 拼音 | 五行 | 笔划 | 姓名学解释 |
阳 | 陽 | yáng | 土 | 17 | 一生清雅温和,晚婚迟得子大吉,中年奔波,晚年吉祥。 (吉) |
博 | 博 | bó | 水 | 12 | 智勇雙全,多才巧智,中年奔波,晚年隆昌。 (吉) |
取 | 取 | qǔ | 金 | 8 | 刑偶傷子,出外逢貴得財,雙妻之格,中年勞,晚年隆昌。 (吉) |
阳:指阳光,引申指温暖,明亮,双音节词有艳阳、阳春等。此外,阳是我国古代哲学的重要概念,指存在于宇宙间一切事物中的两大对立统一面之一。(此字在人名库中共出现约:584270次)
阳字出处:[康熙字典]:页1347第07
阳
(形声。从阜,昜声。从阜,与山有关。本义:山南水北)
同本义 [south of a hill or north of a river]
阳,高明也。――《说文》
山南为阳,水北为阳。――《谷梁传·僖公二十八年》
山东曰朝阳,山西曰夕阳。――《尔雅》
利刊阳木而火之。――《周礼·柞氏》。注:“生于山南为阳木。”
河阳之北。――《列子·汤问》
华山之阳。――宋·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阳谷皆入汶。――清·姚鼐《登泰山记》
泰山之阳,汶水西流。
又如:衡阳(在衡山之南),洛阳(在洛河之北);阳陆(山之南);阳濒(水之北岸);阳林(生在山南的林木);阳木(山南之木
阳(陽)yáng
⒈跟"阴"相对。〈古〉我国哲学家把一切事物概括为"阴阳"两个对立统一的范畴:火为~,水为阴。背为~,胸为阴。胸为~,腹为阴。
⒉指太阳:~光。向~花。
⒊明亮,温暖:多~。
⒋凸出的,外露的:~文。~沟。~奉阴违。
⒌带正电的:~电。~极。
⒍山的南面,水的北面:衡~(地名。在湖南省衡山之南)。洛~市(在河南省洛水之北)。
⒎迷信者所谓"属于活人与人世"的:~寿。~间。
⒏男性生殖器:~物。
⒐[阳性]
①显露出来的:化验~性。
②雄性,男性的。
⒑〈古〉通"佯"。假装。
博:博字的本义是大、广、通,引申为博大、众多、丰富。(此字在人名库中共出现约:404960次)
博字出处:[说文解字]:编号1464,第03卷上,十部第6字 [康熙字典]:页157第13
博
(形聲。從十,尃聲。「十」意思是四方中央齊備。「尃」有分佈之義。本義:大)
同本義。與「小」相對 [large;big]
博,大通也。--《說文》
戎車孔博。--《詩·魯頌·泮水》
豈必褒衣博帶。--《淮南子·泛論》
豐麗博敞。--王逸《魯靈光殿賦》
倚沼畦瀛兮遙望博。--《楚辭·招魂》
不學博依。--《禮記·學記》
又如:寬衣博帶;博碩(粗大;寬大);博碩肥腯(古時獻牲祭神的祝禱辭,是說六畜肥大)
寬廣;廣搏 [extensive]
博聞強志,明於治亂,嫻於辭令。--《史記·屈原賈生列傳》
又如:廣博(範圍大,方面多);博聞(見聞廣博);
博 bo(量)多;豐富:學識淵~。
2知道得多:~古通今。
3大:寬衣~帶。
4取得;羸得:~得好評。
5古代一種棋戲。後泛指賭博:~徒、~局。
【博愛】對人類普遍的愛。
【博茨瓦納】全稱博茨瓦納共和國。位於非洲南部高原地區。面積58.2萬平方公里。人口126萬(1989),絕大部分是班圖語系的茨瓦納人。居民多數信奉基督教。官方語言為英語,通用茨瓦納語。首都哈博羅內。
【博大精深】形容思想學識廣博高深。
【博古通今】形容知識淵博豐富,通曉古今的事情。
【博覽】廣泛閱覽:~群書。
【博識】學識豐富。
【博士】
1官名。戰國至明清掌管圖書,通曉古今,以備顧問的高級學官:五經~、國子~。
2古代精通一藝的職官名:律學~、算學~。
3舊稱從事某種服務職業的人:茶~、酒~。
4最高一級的學位。一般先取得碩士學位,繼續深造後通過課程考核和博士論文答辯,授予博士學位。
【博士點】有權授予博士學位的高等院校或研究機關。
【博士後】在高等院校或研究機構中,由專家主持和指導的從事研究工作的人員的臨時職位。人員從剛獲得博士學位者中挑選。在博士後階段不再修習課程,工作期滿後也不再授予學位。
【博斯普魯斯海峽】亞、歐兩洲之間的海峽。隔開小亞細亞與巴爾幹半島,連接黑海和馬爾馬拉海。長29公里,最寬處4公里,最窄處僅750米,最深處80米,最淺處27.5米。有重要戰略和交通意義。
【博聞強記】見多識廣,記憶力強。又作博聞強識。
【博聞強識】見【博聞強記】。
【博學多才】學識淵博,有多方面的才能。
取:表示采用,得到,选择。(此字在人名库中共出现约:3300次)
取字出处:[说文解字]:编号1916,第03卷下,又部第24字 [康熙字典]:页166第04
取〈動〉
(會意。從又,從耳。甲骨文字形。左邊是耳朵,右邊是手(又),合起來表示用手割耳朵。古代作戰,以割取敵人屍體首級或左耳以計數獻功。本義:[捕獲到野獸或戰俘時]割下左耳)
同本義 [cut off left-ear]
取,捕取也。--《說文》
大獸公之,小禽私之,獲者取左耳。--《周禮》
且今之勍者,皆吾敵也,雖及胡者,獲則取之,何有於二毛?--《左傳·僖公二十二年》
取吳元濟。--《資治通鑒·唐紀》
斬獲敵人的首級為取 [behead]
恨君不取契丹首,金甲牙旗歸故鄉。--宋·蘇軾《陽關詞》
拿 [take;fetch;get]
取數斗歸。--三國魏·邯鄲
取qǔ
⒈拿,得到:~書。~款。~得成績。
⒉採用,選用,接受:~材。錄~。去粗~精。~長補短。
⒊尋求:~樂。求~。~笑(開玩笑)。
⒋攻克,強奪:~城。奪~。
⒌按一定的根據或條件做:~齊。~決。
⒍〈古〉通"娶"。
⒎[取次]任意,隨便:~次莫論兵(兵:軍事)。
⒏[取消]廢除,去掉。
⒐[取締]明令取消,禁止或制裁。
⒑[取巧]用討好巧妙的或不正當的手段某私利,或逃避困難:投機~巧。
────────────────—
取qū 1.通"趨"。趨向。 2.通"趨"。疾走。 3.距離;相隔。 4.見"取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