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战奇略
第七卷速战
【原文】
凡攻城围邑,若敌粮多人少,外有救援,可以速攻,则胜。
法曰:「兵贵拙速。
」
三国,蜀将孟达降魏,遂领新城太守,未几,复连吴附蜀以叛魏。
司马懿潜军进讨,诸将言达与蜀交结,宜观望而后可。
懿曰:「达无信义,此其相疑之时,当及其未定,促而决之。
」乃倍道兼行,〔八日〕至其城下。
吴、蜀各遣将救达,懿乃分兵拒之。
初,达与诸葛亮书曰:「宛去洛八百里,去吾一千二百里,闻吾举事,表上天子,比相往反时,一月间也,则吾城已固,诸将足办。
吾所在深险,司马公必不自来;诸将来,吾无患矣。
」及兵到,达又告亮曰:「吾举事八日,而兵至城下,何其神速也。
」上庸城三面阻水,达于外为木栅以自固。
懿渡水,破其栅,直造城下,〔八道攻之〕,旬有六日,李辅等斩达首,开门以降。
【译文】
大凡围攻城邑的作战,如果守城之敌粮多兵少,且有外部援助,可以采取快攻速决,就能(乘其外援未到而)取得胜利。
诚如兵法所说:“用兵最为宝贵的是,宁肯指挥笨拙但求速胜。”
三国时期,蜀国将领孟达投降了魏国,于是被任命为新城太守而驻扎在上庸城。
但不久,他又联吴归蜀而背叛了魏国。
魏将司马懿秘密发兵进讨孟达。
当时,众多将领都说孟达与吴、蜀二国有了联络,因此应当首先观察事态的变化尔后再采取行动。
但司马懿却说:“孟达是个没有信义的人,现在正是他与吴、蜀之间相互猜疑的时候,应当趁其犹豫不决之时,迅速把他解决掉。”
于是就亲率大军以一天赶行两天路程的速度,连续行军八天而抵达上庸城下。
此时,吴、蜀两国也都各自派将统兵前来援救孟达。
对此,司马懿则分别派兵加以抵御。
孟达在叛魏附蜀之初,曾给蜀相诸葛亮写信说:“宛城离洛陽八百里,而距我这里有一千二百里。
驻守宛城的司马懿获悉我起兵举事后,必先写奏表上报洛陽的魏明帝,等到皇帝批复回来时,已经一个月时间了。
到了那时,我的城防已经加固,诸将所属部队都已部署停当。
况且,我军地处深远而险要,司马懿必定不会亲自前来,其他将领来进攻,我就没有忧虑之事了。”
但当司马懿亲自率兵突然来到之后,孟达又赶紧告诉诸葛亮说:“我起兵举事仅仅八天,司马懿就率兵来到我的城下,他的行动怎么这样神速啊!”上庸城三面临水,地势险要,而孟达又于城外构筑木栅以加强防御。
司马懿挥军渡过河水,冲破木栅,直抵城根,然后分兵八路攻城,仅仅经过十六天时间,孟达的部将李辅等人便杀死孟达,打开城门而投降了司马懿。
【赏析】
本篇以《速战》为题,旨在阐述在何种条件下的攻城作战应取速战速决的指导原则问题。
它认为,对于兵少粮多、外有强援的守城之敌,只有采取速攻战法,才能便于取胜。
实战的历史经验表明,在攻城作战中,究竟是采取缓攻,还是采取速攻?这要依据敌我双方力量对比情况和战场态势的实际情况而定。
敌人粮多且有外援,其兵力虽少,但利于凭恃坚城持久固守。
故对此种守城之敌,进攻者如果缓攻久拖,兵力虽优,但极易师老兵疲,反为敌人所乘;进攻者如能以优势兵力乘敌外援尚未来到之前,采取速战速决,则容易战胜此守城之敌。
三国时期魏将司马懿围攻孟达的上庸之战,就是体现速攻取胜指导原则的一个成功战例。
孟达原为蜀将,魏黄初元年(公元220年)七月,叛蜀降魏,被委以新城太守而驻兵于上庸城。
后在蜀相诸葛亮的策动下,又“陰许归蜀”(见《资治通鉴·魏纪二》,下同)。
司马懿在获悉孟达“欲举兵叛”的情报后,一面“以书慰解之”,企图稳住孟达;一面组织兵力,准备立即进讨。
当时,魏军诸将皆认为孟达已与吴、蜀联络,不可速攻,只“宜观望而后动”(见《晋书·宣帝纪》)。
但司马懿却与诸将的看法不同,他认为孟达反复无常,乘其犹豫不决之际,迅速出兵,突然进攻,是完全可以取胜的。
于是,司马懿于魏太和元年(公元227年)十二月,集中四倍于孟达军的优势兵力,亲自统率自宛城西进,“倍道兼行”,一千二百里的路程,仅用八天时间即进抵上庸城下。
然后,分兵八道发起进攻,仅十六天即迫使孟达部下不得不斩达首而开城投降。
此战,从其长途行军到攻占上庸,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就告胜利了,可谓速战速决的典型战例。
后来,司马懿于景初二年(公元238年)进攻公孙渊的辽东作战中,曾就其对孟达作战为何采取速攻取胜的指导原则问题,向其随军司马陈珪作过很好说明。
他说:“孟达众少而食支一年,吾将士四倍于达而粮不淹月,以一月图一年,安可不速?”
(见《晋书·宣帝纪》)司马懿能够根据敌我双方的实际情况,采取切实可行的原则和方法,此种恰到好处的作战指导,无疑是其战胜攻取的重要原因。
这是值得用兵者很好效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