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御览
卷九十八 ◎皇王部二十三
○西晋怀皇帝
《晋书》曰:孝怀皇帝讳炽,字丰度,武帝第二十五子也。
光熙元年,封豫章郡王。
属惠帝之时,宗室构祸,帝冲素自守,门绝宾游,不务世事,专玩史籍,有誉於时。
初拜散骑常侍,及赵王伦篡,见收。
为射声校尉。
累迁车骑大将军、都督青州诸军事,未之镇。
永兴元年,改授镇北大将军、都督邺中诸军事。
十二月丁亥,立为皇太弟。
帝以清河王覃本太子也,惧不敢当。
典书令庐陵修肃曰:"二相经营王室,志宁社稷,储贰之重,宜归时望,亲贤之举,非大王而谁?清河幼弱,未允众心,是以既升东宫,复赞藩国。
今乘舆播越,二宫久旷,常恐氐羌饮马於泾川,蚁众控弦於灞水。
宜及吉辰,时登储副,上翼大驾,早宁东京,下允黔首颙颙之望。
"帝曰:"卿,吾之宋昌也。
"乃从之。
光熙元年十一月孝惠帝崩。
羊皇后以於太弟为嫂,不得为太后,催清河王覃入,已至尚书阁,侍中华混等急召太弟。
癸酉,即皇帝位,大赦,皇后羊氏为惠皇后,居弘训宫,追尊所生太妃王氏为皇太后,立妃梁氏为皇后。
十二月,南一陽一王模杀河间王颙於雍谷。
永嘉元年春正月癸丑朔,大赦,改元,除三族刑。
以太傅、东海王越辅政。
二月辛巳,东莱人王弥起兵反,寇青、徐二州。
三月庚午,立豫章王诠为皇太子。
辛未,大赦。
庚辰,东海王越出镇许昌。
五月,马牧帅汲桑聚众反叛,败魏郡太守冯嵩,遂陷邺城,害新蔡王腾。
烧邺宫,火旬日不灭。
入掠平原,山一陽一公刘秋遇害。
洛一陽一步广地里陷,有二鹅出,色苍者冲天,白者不能飞。
秋七月己酉朔,东海王越进屯官渡,以讨汲桑。
己未,以平东将军、琅琊王睿为安东将军、都督扬州一江一 南诸军事、假节,镇建邺。
八月己卯朔,抚军将军荀晞败汲桑於邺。
十二月戊寅,并州人田兰、簿盛等斩汲桑於乐陵。
甲午,东海王越矫诏囚清河王覃於金墉城。
癸卯,越自为丞相。
以抚军荀晞为征东大将军。
二年春正月丙子朔,日有蚀之。
丁未,大赦。
二月辛卯,清河郡王覃为东海王越所害。
冬十月甲戌,刘元海僣帝号於平一陽一,仍称汉。
三年三月丁巳,东海王越归京师。
乙丑,勒兵入宫,於帝侧收近臣中书令缪播、帝舅王延等十馀人,并害之。
丁卯,大旱,一江一 、汉、河、洛皆竭,可涉。
九月丙寅,刘聪寇浚仪,遣平北将军曹武讨之。
丁丑,王师败绩。
东海王越入保京城。
聪至西明门,越御之,战於宣一陽一门外,大破之。
使车骑将军王堪、平北将军曹武讨刘聪,王师败绩,堪奔还京师。
刘聪攻洛一陽一西明门,不克。
冬十一月,石勒陷长乐,安北将军王斌遇害,因屠黎一陽一。
乞活师李惲、薄盛等帅众救京师,聪退走。
惲等又破王弥於新汲。
四年十月壬子,以骠骑将军王浚为司空,平北将军刘琨为北平大将军。
京师饥。
东海王越羽檄征天下兵,帝谓使者曰:"为我语诸征镇,若今日尚可救,后则无逮矣。
"时莫有至者。
十一月甲戌,东海王越帅众出许昌,以行台自随。
宫无复守卫,荒馑日甚,殿内死人一交一 横,府寺营署并掘堑自守,盗贼公行,桴鼓之音不绝。
越军次项,自领豫州牧。
镇东将军周馥表迎大驾,迁都寿一陽一,越使裴頠讨馥,为馥所败,走保东城,请救於琅琊王睿。
五年春正月,帝密诏荀頠讨东海王越罪状,告方镇讨之。
以征东大将军荀晞为大将军。
丙子,东海王越薨。
五月,进司空王浚为大司马,琅琊王睿为镇东大将军。
东海王越之出也,使河南尹潘滔居守。
大将军荀晞表迁都仓垣,帝将从之,诸大臣畏滔,不敢奉诏,且宫中及黄门恋资财,不欲出。
至是饥甚,人相食,百官流亡者十八九。
帝召群臣会议,将行而警卫不备。
帝抚手叹之曰:"如何曾无车舆!"乃使司徒傅祗出诣河一陰一,修理舟楫,为水行之备。
朝士数十人导从。
帝步出西掖门,至铜驼街,为盗所掠,不得进而还。
六月癸未,刘曜、王弥、石勒同寇洛川,王师频为盗贼所败,死者甚众。
庚寅,司空荀藩、光禄大夫荀组奔轘辕,太子左率一温一 夷夜开广莫门奔小一平津。
丁酉,刘曜、王弥入京师。
帝开华林园门,出河一陰一藕池,欲幸长安,为曜等所追及。
曜等遂焚烧宫庙,逼辱妃后,吴王晏、竟陵王楙、(音茂。
)尚书左仆射和郁等皆遇害,百官士庶死者三万馀人。
帝蒙尘於平一陽一,刘聪以帝为会稽公。
荀藩移檄州镇,以琅琊王为盟主。
豫章王端东奔荀晞,晞立为皇太子,自领尚书令,且置官属,保梁国之蒙县。
百姓饥,米斛万馀价。
八月,刘聪使子粲攻陷长安,太尉、征西将军、南一陽一王模遇害,长安遗人四千馀家奔汉中。
九月癸亥,石勒袭一陽一夏,至於蒙县。
大将军荀晞、豫章王端并没於贼。
六年春正月,帝在平一陽一。
九月辛巳,前雍州刺史贾匹讨刘粲於三辅,走之,关中小定,乃与卫将军梁芬、京兆太守梁综共奉秦王业为皇太子於长安。
七年春正月,刘聪大会,使帝著青衣行酒。
侍中庾珉号哭,聪恶之。
丁未,帝遇弑,崩於平一陽一,在位七年,时年三十。
《晋一陽一秋》曰:怀帝天姿清劭,少有声名,若遭承平之世,足为守文佳主。
而继惠帝扰乱之后,东海专一政 ,禄去王室,无幽、厉之衅,而有犬戎之祸,悲夫!
○愍皇帝
《晋书》曰:愍皇帝讳邺,字彦旗,武帝孙,吴孝王晏之子也。
出继伯父秦献王东,袭封秦王。
永嘉二年,拜散骑常侍、抚军将军。
及洛一陽一倾覆,避难於荥一陽一密县,与舅荀藩、荀组相遇,自密南趣许颖。
豫州刺史阎鼎与前抚军长史王毗、司徒长史刘畴、中书郎李昕及藩、组等同谋奉帝归于长安,而畴等中途复叛,鼎追杀之,藩、组仅而获免。
鼎遂扶帝乘牛车,自宛趣武关,归於长安,频遇山贼,士卒亡散,次於蓝田。
鼎告雍州刺史贾匹,匹遽遣州兵迎卫,达於长安,又使辅国将军梁综助守。
时有玉龟出霸水,神马鸣城南。
元年九月辛巳,奉秦王为皇太子,登坛告类,建宗庙社稷,大赦。
加匹征西将军,以秦州刺史、南一陽一王保为大司马。
贾匹讨贼张连,遇害,众推始平太守麹允领雍州刺史,为盟主,承制选置。
建兴元年夏四月丙午,奉怀帝崩问,举哀成礼。
壬申即皇帝位,大赦,改元。
以卫将军梁芬为司徒,雍州刺史麹允为使持节、领军将军、录尚书事,京兆太守索綝为尚书右仆射。
五月,诏琅琊王曰:"朕以冲昧,纂承洪绪,未能枭夷凶逆,奉迎梓宫,枕戈烦冤,肝心抽裂。
前得魏浚表,知公帅先三军,已据寿春,传檄诸侯,协齐威势,想今渐进,已达洛一陽一。
凉州刺史张轨,乃心王室,连旗万里,已到汧陇;梁州刺史张光,亦遣巴汉之卒,屯在骆谷;秦州骁勇,其会如林。
间遣使适还,具知平一陽一定问,云幽并隆盛,馀一胡一 衰破,然犹恃险,当须大举。
未知公今所到,是以息兵秣马,未便进军。
今为已至何许,当须来旨,便乘舆自出,会除中原也。
公宜思宏谟猷,勖济远略,使山陵旋反,四海有赖。
故遣殿中都尉刘蜀、苏马等具宣朕意。
公茂德昵属,宣隆东夏,恢融六一合 ,非公而谁!但洛都陵庙,不可空旷,公宜镇抚,以绥山东,右丞相当入辅弼,追踪周邵,以隆中兴也。
"二年秋七月,刘曜、赵舟等,又逼京都,领军将军麹允讨破之。
四年七月,刘曜攻北地,曲允帅步骑三万救之。
王师不战而溃,北地太守麹昌奔于京师。
曜进至泾一陽一,渭北诸城悉溃,建威将军曾充、散骑常侍梁纬、少府皇甫一陽一等皆死之。
八月,刘曜逼京师,内外断绝,镇西将军焦嵩、平东将军宋哲、始平太守竺恢等同赴国难。
麹允与公卿守长安小城以自固,散骑常侍华辑监京兆、冯翊、弘农、上洛四部兵东屯霸上,镇军将军一胡一 崧帅城西诸郡兵屯遮马桥,并不敢进。
冬十月,京师饥甚,米斗金二两,人相食,死者太半。
太仓有曲数十饼,麹允屑为粥以供帝,至是复荆帝泣谓允曰:"今窘厄如此,外无救援,死於社稷,是朕事也。
然念将士暴离斯酷,今欲闻城未陷为羞死之事,庶令黎元免屠烂之苦。
行矣遣书,朕意决矣。
"十一月乙未,使侍中宋敞送笺於曜,帝乘羊车、肉袒衔璧,舆榇出降。
群臣号泣,攀车执帝之手,帝亦悲不自胜。
御史中丞吉朗自一杀。
曜焚榇受璧,使宋敞奉帝还宫。
初,有童谣曰:"天子何在豆田中。
"时王浚在幽州,以豆有藿,杀隐士霍原以应之。
及帝如曜营,营实在城东豆田壁。
辛丑,帝蒙尘於平一陽一,麹允及群官并从。
刘聪假帝光禄大夫、怀安侯。
壬寅,聪临殿,帝稽首於前,麹允伏地恸哭,因自一杀。
五年春正月,帝在平一陽一。
庚子,虹霓弥天,三日并照。
平东将军宋哲奔一江一 左。
十一月,刘聪出猎,令帝行车骑将军,戎服执戟为导,百姓聚而观之,故老或歔欷流涕。
聪后因大会,使帝行酒洗爵,反而更衣,又使帝执盖,晋臣在座多失声而泣,尚书郎辛宾抱帝恸哭,为聪所害。
十二月戊戌,帝遇弑,崩於平一陽一,在位五年,时年十八。
帝之继皇统也,属永嘉之乱,天下崩离,长安城中户不盈百,墙宇颓毁,蒿棘成林。
朝廷无车马章服,惟桑板署号而已。
众惟一旅,公私有车四乘,器械多阙,运馈不继。
巨猾滔天,帝京危急,诸侯无释位之志,征镇阙勤王之誉,故君臣窘迫,以至杀辱。
○东晋元皇帝
《晋书》曰:元皇帝讳睿,字景文,宣帝曾孙,琅邪恭王觌之子也。
咸宁二年生於洛一陽一,有神光之异,一室尽明,所藉藁如始刈。
及长,白毫生於日角之左,隆准龙颜,目有一精一曜,顾眄炜如也。
年十五,嗣位琅琊王。
幼有令问,惠皇之际,王室多故,每恭俭退让,以免於祸。
沈敏有度量,不显灼然之迹,故时人未之识焉。
惟侍中嵇绍异之,谓人曰:"琅琊王毛骨非常,殆非人臣之相。
元康二年,拜员外散骑常侍。
累迁左将军,从讨成都王颖。
荡一陰一之败,叔父东安王繇为颖所害。
帝惧祸及,将出奔。
其夜月正明,而禁卫严警,无由得去,甚窘近。
有顷,云雾晦冥,雷雨暴至,徼者皆弛,因得潜出。
颖先令诸关无得出贵人,帝既至河一陽一,为津吏所止。
从者宋典后来,以策鞭帝马而笑曰:"舍长!官禁贵人,汝亦被拘耶!"吏乃听过。
至洛一陽一,迎太妃归国。
东海王越之收兵下邳也,假帝辅国将军。
寻加平东将军,都督扬州诸军事。
越西迎大驾,留帝居守。
永嘉初,用王导计,始镇建业,以顾荣为军司马,贺循为参佐,王敦、王导、周顗、(音拟。
)刁协等为腹心股肱,宾礼名贤,存问风俗,一江一 东归心焉。
及怀帝蒙尘於平一陽一,司空荀藩等移檄天下,推帝为盟主。
愍帝即位,加左丞相。
岁馀,进位丞相、大都督中外诸军事。
建武元年春二月辛巳,平东将军宋哲至,宣愍帝诏曰:"时遭屯否,皇纲不振。
朕以寡德,奉承洪绪,不能祈天永命,绍隆中兴,至使凶一胡一 敢帅犬羊,逼迫京辇。
朕今幽塞穷城,忧虑万端,恐一旦崩溃。
卿诣丞相,具宣朕意,使摄万机,时据旧都,修复陵庙,以雪大耻。
"三月,帝素服出次,举哀三日。
西一陽一王义及群僚参佐、州郡牧守等上尊号,帝不许。
义等以死固请,至於再三。
帝慨然流涕曰:"孤,罪人也,惟有蹈节死义,以雪天下之耻,庶赎鈇钺之诛。
吾本琅琊王,诸贤见逼不已!"乃呼私一奴一命驾,将反国。
群臣乃不敢迫,请依魏晋故事为晋王,许之。
辛卯,即王位,大赦,改元。
大兴元年,春正月戊申朔,临朝,悬而不乐。
三月癸丑,愍帝崩问至,帝斩縗居庐。
景辰,百寮上尊号。
即皇帝位,诏曰:"昔我高祖宣皇帝诞膺期运,廓开王基。
景、文皇帝奕世重光,缉熙诸夏。
爰暨世祖,应天顺时,受兹明命。
功格天地,仁济宇宙。
旻天不融,降此鞠凶,怀帝短世,越去王都。
天祸荐臻,大行皇帝崩殂,社稷无奉。
肆群后三司六事之人,畴谘庶尹,至於华戎,致缉大命于朕躬。
予一人畏天之威,罔敢稽违。
遂登坛南面,受终文祖,燔柴颁瑞,告类上帝。
惟朕寡德,缵承洪绪,若涉大川,罔知攸济。
惟尔股肱爪牙之佐,文武熊罴之臣,用能弼宁晋室,辅予一人。
思与万国,共兹休庆。
"於是大赦,改元。
庚午,立太子绍为皇太子,永昌元年春正月乙卯,大赦,改元。
戊辰,大将军王敦举兵於武昌,以诛刘隗为名,龙骧将军沈充帅众应之。
三月,征征西将军戴若思、镇北将军刘隗还卫京都。
刘隗军于金城,右将军周礼守石头,帝被甲徇六师於郊外。
遣平南将军陶侃领一江一 州,安南将军甘卓领荆州,各帅所统,以蹑敦后。
夏四月,敦前锋攻石头,周礼开城应贼,奋威将军侯礼死之。
敦据石头,戴若思、刘隗帅众攻之,王导、周顗、郭逸、虞潭等三道出战,六军败绩。
尚书令刁协奔于一江一 垂,为贼所害。
镇北将军刘隗奔于石勒。
帝遣使谓敦曰:"公若不忘本朝,於此息兵,则天下尚可安也。
如其不然,朕当归於琅琊,以避贤路。
"辛未,大赦。
敦自为丞相、都督中外诸军、录尚书事,封武昌郡公,邑万户。
十一月己丑,帝崩於内殿,在位六年,时年四十七,葬平陵,庙号中宗。
孙盛《晋一陽一秋》曰:昔秦始皇东游,望气者云:"五百年后,东南金陵之地有天子气。
"於是始皇改曰秣陵。
吴人以为:孙权,帝之表也。
盛案:始皇游岁至权僣号四百三十七年,考之年数既不合,校之基守又非伦,岂应帝王之符而见兆於上代乎?有晋金行,奄君四海,金陵之祥,其在斯乎?且秦政东游,至是五百二十六年,所谓"五百年之后当有王者"也。
又孙皓将亡,吴郡临芜湖,一夜 草木自除,於湖边得石函,中有小石,青白色,长四尺,广二寸馀,上有白帝字。
时人莫察其祥意者,岂中宗兴五湖之征欤?太康三年,建业有寇,馀姚人任振以《周易》筮之曰:"寇已灭矣,后三十八年,扬州当有天子。
"又太安中童谣曰:"五马浮渡一江一 ,一马化为龙。
"永嘉大乱,王室沦覆,惟琅琊、西一陽一、汝南、南顿、彭城五王获济,至是中宗登祚。
先是,岁、镇、辰、太白四星聚於牛、斗之间,五铎又见于晋陵,置数玄感,若合符契焉。
又初元石图有牛继马后,故宣帝深忌牛氏,遂为二榼,共一口以贮酒。
帝先饮佳者,以毒者鸩其将牛金,而恭王妃夏氏通小吏牛饮,而生元帝,亦有符云。
《世说》曰:元帝始过一江一 ,谓顾骠骑曰:"寄人国事,志常怀惭。
"荣跪答曰:"臣闻王者天下为家,是以秋毫无定处,九鼎迁洛邑,愿陛下无以迁都为念。
"
又曰:元帝正会,引丞相王导登御床 ,王公既固辞,中宗引之弥苦。
文献曰:"使太一陽一与万物同晖,臣下何以仰瞻?"
○明皇帝
《晋书》曰:明皇帝讳绍,字道畿,元皇帝长子也。
幼而聪哲,为元帝所一宠一 异。
年数岁,尝坐置膝前,属长安使来,因问帝曰:"汝谓日与长安孰远?"对曰:"长安近。
不闻人从日边来,居然可知也。
"元帝异之。
明日,宴群寮,又问之。
对曰:"日近。
"元帝失色,曰:"何乃异间者之言?"对曰:"举目则见日,不见长安。
"由是益奇之。
建兴初,拜东中郎将,镇广陵。
元帝为晋王,及即帝位为皇太子。
性至孝,有文武才略。
永昌元年闰月己丑,元帝崩。
庚寅,太子即皇帝位,大赦。
尊所生荀氏为皇太后。
大宁元年三月戊寅朔,改元,临轩,停飨宴之礼,县而不乐。
二年夏五月,王敦矫诏拜其子应为武卫将军,兄含为骠骑大将军。
帝所亲信常从督公乘雄、冉曾并为敦所害。
六月,敦将举兵内向,帝密知之,乃乘巴滇骏马微行,至於湖,一陰一察敦营垒而出。
军士疑帝非常人。
又敦昼寝,梦日环其城,惊起曰:"此必黄须鲜卑一奴一来也。
"帝母荀氏,燕代人,帝状类外氏,须黄,敦故谓帝云。
於是使五骑物色追帝。
帝亦驰去,仅以获免。
秋七月壬申朔,敦遣其兄含及钱凤、周抚、一邓一 岳等水陆五万,至於南岸。
一温一 峤移屯水北,烧朱爵桁,以挫其锋。
帝躬帅六军,出次南堂。
至癸酉夜,募壮士,遣将军段秀、中军司马曹浑、左卫参军陈嵩、锺寅等甲卒千人渡水,掩其未备,平旦,战於越城,大破之,斩其前锋将何康。
王敦愤惋而死。
三年春二月戊戌,复三族刑,惟不及妇人。
三月戊辰,立皇太子衍为皇太子,大赦,增文武位二等,大酺三日,赐鳏寡孤独帛,人二匹。
闰八月壬午,帝不豫,召太宰、西一陽一王义,司徒王导,尚书令卞壸,车骑将军郄鉴,护军将军庾亮,领军将军陆晔,丹一陽一尹一温一 峤并受遗诏,辅太子。
戊子,帝崩於东堂。
在位三年,时年二十七,葬武平陵,庙号肃祖。
《晋一陽一秋》曰:明帝文武鉴断,初在东宫,敬礼贤士,昵近明德。
自王导、庾亮、一温一 峤、桓彝、阮放皆见亲侍,分好绸缪,雅好辞章,谈论辩,明理义。
与二三君子并著诗论,粲然可观。
于时,东宫号为多士。
王敦既平,思求民瘼,诏尚书令、仆射、尚书曰:"吾饥於餐直言,渴於求亮正,想诸君达此怀矣。
予违汝弼尧舜之相君臣,吾虽虚暗,庶不距逆耳之谈。
稷契之任,诸君居之矣。
望共勖之!"
《世说》曰:晋明帝欲起池台,元帝不许之。
明帝为太子,好养武士,夕中作池,比晓便成,即今谓太子池是也。
○成皇帝
《晋书》曰:成皇帝讳衍,字世根,明帝长子也。
大宁三年三月戊辰,立为皇太子。
闰月戊子,明帝崩。
己丑,太子即皇帝位,大赦,增文武位二等,赐鳏寡孤老帛,人二匹,尊皇后庾氏为皇太后。
秋七月癸卯,皇太后临朝称制。
咸和元年春二月丁亥,大赦,改元,大酺五日,赐鳏寡孤老米,人二斛。
二年十一月,豫州刺史祖约、历一陽一太守苏峻等反。
十二月辛亥,苏峻使其将韩晃入姑孰,屠芜湖。
三年二月庚戌,峻至于蒋山。
假领军将军卞壸节,六师及峻战於西陵,王师败绩。
丙辰,峻攻青溪栅,因风纵火,王师又大败。
尚书令、领军将军卞壸,丹一陽一尹羊宪,黄门侍郎周导,庐一江一 大守陶瞻并遇害,死者数千人。
庾亮又败于宣一陽一门内,遂携其诸弟与郭默、赵裔奔寻一陽一,於是司徒王导、右光禄大夫陆旷、荀崧等卫帝於太极殿,太常孔愉守宗庙。
贼乘胜麾戈接於帝座,突入太后后宫,左右侍人皆见掠夺。
是时大官惟有烧馀米数石,以供御膳。
百姓号泣,震响都邑。
丁巳,峻矫诏大赦,又以祖约为侍中、太尉、尚书令,自为骠骑将军、录尚书事。
五月乙未,峻逼迁天子於石头,帝哀泣升车,宫中恸哭。
峻以仓屋为宫。
九月戊申,司徒王导奔於白石。
庚午,陶侃使督护杨谦攻峻於石头。
一温一 峤、庾亮阵於白石,竟陵太守李一陽一拒贼南偏。
峻轻骑出战,坠马,斩之,众遂大溃。
贼一党一 复立峻弟逸为帅。
四年二月,大雨霖。
丙戌,诸军攻石头。
李一陽一与苏逸战於祖浦,一陽一军大败。
建威长史滕含以锐卒击之,逸等大败。
含奉帝御于一温一 峤舟,群臣顿首号泣请罪。
丁亥,大赦。
时大兵之后,宫阙灰烬,以建平园为宫。
甲午,苏逸以万馀人自延陵湖将入吴兴。
乙未,将军王允之及逸战於漂一陽一,获之。
咸康元年春正月庚午朔,帝加元服,大赦,改元,增文武位一等,大酺三日,赐鳏寡孤独不能自存者米,人五斛。
二月,扬州诸郡饥,遣使赈给。
八年夏六月庚申,帝不豫,诏曰:"朕以眇年,获嗣洪绪,托於群公之上,於兹十有八年。
未能阐融政道,翦除逋祲,夙夜战兢,匪遑宁处。
今遘疾殆不兴,是用震悼於厥心。
年龄眇眇,未堪艰难。
司徒、琅琊王岳,亲则母弟,体则仁长,君人之风,允塞时望。
肆尔群公卿士,其辅之以祇奉祖宗明祀,协和内外、允执其中,呜呼,敬之哉!无坠祖宗之显命。
"壬辰,引武陵王晞、会稽王昱、中书监庾冰、中书令何充、尚书令诸葛恢受顾命。
癸巳,帝崩於西堂,在位十七年,时年二十二,葬兴平陵,庙号显宗。
《太平御览》宋·李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