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代战争史
第二节 英国以武力推销鸦片,发动侵华战争
英国资产阶级为了牟取斑额利润,最大限度地掠夺中国人民,除了向中国输出一般商品外,还大力倾销鸦片。
1773年(乾隆三十八年),英国东印度公司①获得了印度鸦片出口的垄断权,即在印度大规模地生产鸦片,并以非法手段大量输入中国。
鸦片贸易给英国资产阶级带来了巨大的利益。
在一段时期内,“印度的不列颠(英国)当局的收入当中,整整有七分之一是来自向中国人出一售鸦片”②。
为了维护自身利益,清王朝从嘉庆初年开始,便正式宣布禁止鸦片进口。
这对英国的鸦片贩子来说,无疑是个巨大的打击。
之后,英商在英国政一府和印度的英国殖民当局的大力鼓励和怂恿下,贿赂和勾结清朝官吏,大规模地进行鸦片走私,一方面牟取暴利,一方面腐蚀清朝整个官僚体系。
因此,尽避清王朝三令五申地严禁鸦片,年输入量仍由十九世纪初的四千箱左右,猛增到1838年(道光十八年)的四万余箱。
鸦片的大量输入,严重损害了中国人民的健康和经济生活,给中国社会带来了严重危机。
上至贵族达官,下至绅商百姓以及八旗绿营兵丁,吸食鸦片的人越来越多。
据1835年统计,全国吸食鸦片者约在二百万人以上,而“现任督抚,嗜烟者约占半数”①,这就加速了清朝统治机器的腐化。
鸦片输入激增,使中国在中英贸易中迅速由年出超白银七百余万两转为入超数千万两,造成白银外一流、银贵钱贱、国库空虚等严重的经济后果。
而这些后果最终又都转嫁到广大劳动人民身上,引起人民的更大不满与反抗。
道光帝②迫于烟毒泛滥的严重形势,害怕有朝一日真会出现“中原几无可以御敌之兵,且无可以充饷之银”③的局面,乃于1838年冬,改变了以往既畏惧鸦片之害,又不愿放弃因鸦片走私而受贿获利的犹豫摇摆态度,决定摒弃与鸦片走私有密切关系的“弛禁派”的主张,采纳了“严禁派”④的建议。
同时,任命在两湖地区禁烟卓有成效的湖广总督林则徐①为钦差大臣,前往广东,主持禁烟事宜,并节制广东水师。
林则徐于1839年3月10日到达广州后,立即与两广总督邓廷桢②等整顿海防,严拿烟贩,惩处受贿官弁;同时晓谕外商,限
林则徐画像
期呈缴烟土,出具“永不夹带鸦片”的保证书。
在当地人民的积极支持下,轰轰烈烈的禁烟运动在广东迅速开展起来。
林则徐排除了英国驻华商务监督义律和鸦片巨商的阻挠破坏,于4、5月间,共缴得英美等国输入的鸦片二百三十七万余斤,并根据道光帝的命令,于6月3日至25日在虎门海滩上全部当众销毁。
这一果敢的举动,向全世界表明了中国人民反抗鸦片侵略的坚强意志和决心,给了英国侵略势力以沉重的打击。
自然,英国侵略者决不肯就此罢休,他们决心借机挑一起战争,以达其用武力打开中国大门的目的。
英国决定发动侵华战争是蓄谋已久的。
早在1832年,英国东印度公司就密令大鸦片商胡夏米乘船自广州北驶,经厦门、福州、宁波、上海、山东半岛、山海关等地,对中国沿海作了一次带战略侦察一性一的航行。
1835年7月24日,胡夏米在给英国政一府的报告中提出:只要一支小小的海军舰队,就足以制一服清王朝。
他还对舰队的组成、兵力数量、集结海域和行动季节等等提出了具体建议。
①1838年7月,英国东印度舰队司令马他仑遵照英国政一府的旨意,率领军舰三艘,窜到珠江口,再次对中国进行武力威胁和侦察。
同年,英国外交大臣巴麦尊训令义律利用任何有利的机会获取中国沿海贸易场所和海岛的情报,并要他在广州或澳门的公务人员中指定专人从事此项工作,返回后,把所到地方的商业、工业情况以及所获悉的任何有关地理、博物等方面的知识,写成详细报告,以便转呈英国政一府。
②1839年4月3日,义律以中国收缴鸦片为由,建议英国政一府“立刻用武力占领舟山岛,严密封锁广州、宁波两港,以及从海口直到运河口的扬子江江面”,给中国“以迅速而沉重的打击”。
①林则徐虎门销烟后,义律命令英国船主拒绝在“永不夹带鸦片”的保证书上签字。
7月7日发生英国海员在九龙尖沙嘴村殴毙中国百姓林维喜事件,义律又拒不交出凶犯。
在此情况下,林则徐下令将英国人逐出澳门,并断绝其一切接济。
义律离开澳门后,即派人驰报英印总督奥克兰,请求派兵船来华。
不久,英舰“窝拉尼”号、“海阿新”号先后抵达广东海面。
9月4日,义律率军舰“窝拉尼”号及武装船多艘,闯入九龙湾,炮击清军水师船只。
清军水师奋勇还击,将其赶走。
1839年10月1日,英国内阁会议按照资产阶级中对一华贸易关系密切的集一团一和鸦片巨商们的意见,决定派遣一支舰队前来中国海域,发动侵华战争。
同年11月4日,巴麦尊正式训令义律和致函海军部,宣布英国政一府决定派遣一支远征军前往中国,封锁沿海港口,占领几个岛屿,用炮舰政策迫使清王朝屈服。
与此同时,义律又率军舰“窝拉尼”号、“海阿新”号在川鼻湾阻止一艘具结的英国商船入口。
清军水师前往查究,遭到英舰炮击,不得不开炮还击,将英舰击退。
11月3日至13日,清军又多次与入侵之敌交火,仅在官涌一地,十天之内就打了六仗,均获全胜。
以上情况报到北京,道光帝下令永远停止同英国贸易,并驱逐所有英船,于是,中英关系更形紧张。
这时,英国为强行向中国推销鸦片而引起的矛盾,已发展到非战争不能解决问题的地步。
1840年2月20日,英国政一府正式任命好望角海军司令、海军少将懿律和义律为正副全权代表,并由懿律率领侵华远征军前来远东。
4月7日,英国议会下院经过激烈辩论,以二百七十一票对二百六十二票的微弱多数,通过了政一府的对一华政策。
就这样,英国侵略者“为鸦片走私的利益而发动了第一次对一华战争”①。
--------------------------------------------------------------------------------
① 东印度公司成立于1600年。
它名义上是英国的贸易公司,实际上是英国在印度、中国和亚洲其它国家推行殖民掠夺政策的工具。
从十八世纪中叶起,该公司拥有军队和舰队,成为巨大的军事力量。
在公司的名义下,英国殖民者完成了对印度的占领。
1857—1859年印度的民族解放起义迫使英国人改变其殖民统治形式:宣布公司解散,印度成为英王的领地。
② 马克思:《中国革命和欧洲革命》,《马克思恩格斯选集》(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二卷,第7页。
① 林则徐:《与弟元抡》,《林则徐家书》(上海共和书局印行)第9页。
② 道光帝(1782—1850),姓一爱一新觉罗,名旻宁,嘉庆帝(顒琰)次子,1820年即位,年号道光。
他虚骄自大,对世界情势懵然无知,处事动摇不定,很少了解下情。
鸦片战争爆发后,他举棋不定,和战无计,最后妥协投降。
1850年病死,庙号宣宗。
③ 林则徐:《钱票无甚关碍宜重禁吃烟以杜弊源片》,中国史学会主编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鸦片战争》——以下简称《鸦片战争》——(二),第142页。
④ 鸦片贸易给清王朝造成了日益严重的统治危机,在朝野舆论的推动和压力下,清政一府内部逐渐形成了主张严禁和弛禁两派。
严禁派不满意对禁烟的因循敷衍,要求对贩卖和吸食鸦片者处以重刑。
弛禁派则认为靠严刑重典不能禁止鸦片,主张弛禁征税,解决财政困难。
弛禁派的主张为外国烟贩以及在鸦片贸易中获利的官吏所欢迎。
严禁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有林则徐、黄爵滋等。
弛禁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有许乃济、穆彰阿、琦善等。
① 林则徐(1785—1850),清末进步政治家和一爱一国主义者。
福建侯官(今闽侯)人。
1811年进士。
曾与龚自珍、魏源、黄爵滋等提倡经世之学,主张刷新吏治,扫除贪一污,整顿军备,加强边防等。
1831年任东河河道总督,1832年改任江苏巡抚。
1837年升湖广总督,任内提出六条具体的禁烟措施,在两湖地区成效显著。
1838年9月上奏道光帝,极力赞同黄爵滋以死罪重治吸食鸦片的主张,成为严禁派的著名代表人物。
② 邓廷桢(1776—1846),江苏江宁(今南京)人。
1801年进士。
1826年任安徽巡抚,1835年升两广总督,1836年许乃济奏请弛禁鸦片时,他开始甚表赞同,后受严禁派的影响,且目睹鸦片危害严重,乃由弛禁派转为严禁派,后成为林则徐的亲密同僚。
① 参见《胡夏米致英国外交大臣巴麦尊的信》,《中国近代对外关系史资料选辑》上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7年版,下同),第一分册,第52—55页。
② 参见《近代史资料》1958年第4期,第16页。
① 《义律致巴麦尊的密信》,《中国近代对外关系史资料选辑》上卷,第一分册,第58—59页。
① 马克思:《新的对一华战争》,《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二卷,第5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