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入门
2.9 《资治通鉴》:把古人的经验用在今天
【资治通鉴其书】
一代伟人一毛一泽一东喜欢读书,他尤其喜欢《资治通鉴》,前前后后读了17遍。
除了借鉴其中的用人之道,一毛一主席也很佩服司马光的著书毅力。
《资治通鉴》一共有300多万字,其中所记历史,上起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公元前403年),下迄后周显德六年(公元959年),前后共1362年。
这部书按朝代分为十六纪,内容以政治、军事和民族关系为主,兼及经济、文化和历史人物评价。
司马光写这本书的目的就是通过对事关国家盛衰、民族兴亡的统治阶级政策的描述,来告诫皇帝要懂得治国的道理,也用于让后人思考历史。
【资治通鉴名句】
兼听则明,偏信则暗。
解读:都听取别人的意见就会变得明白,偏听偏信就会处于狭隘中,如同看不见一样。
唐太宗的手下有很多名人,比如房玄龄、杜如晦、魏征、王珪、李绩、李靖、马周等,他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角度,这样一来,太宗就能从各个角度来考虑问题了。
众人拾柴火焰高,所以我们也要多听一听别人的意见。
非信无以使民,非民无以守国。
解读:只有讲诚信才能管理好民众,只有民众才能守卫好国家。
赢得别人的信任是办事的基础,只有相互信任的人才能很好地配合,也是为人处世的基矗
币厚言甘,古人所畏也。
解读:送来大礼,说话甜言蜜语,这样的人是古人所警惕的。
“无事不登三宝殿”,如果突然有人向你频频献殷勤,就要想一想他是不是有意图了。
得财失行,吾所不龋
解读:得到了财富但是行为失态,这样的事情我是不会做的。
不义之财不可取,君子做事情永远要正大光明,经得起别人的追问。
凡人之情,穷则思变。
解读:人的本一性一在到了没有办法的时候,就要设法改变了。
但是与其到了没有办法的时候再被动变化,不如早些就做好应变的准备,未雨绸缪。
没齿而无怨言,圣人以为难。
解读:一辈子一句怨恨的话也不说,恐怕连圣人也觉得很难办到。
抱怨是人的天一性一,但是抱怨永远不能解决问题。
如果我们能把抱怨的时间用以行动,我们也就接近“圣人”了。
汝知稼樯之艰难,则常有斯饭矣。
解读:如果你能了解耕种收获的艰难,也就常能有一碗饭吃了。
不知道珍惜劳动的人,难免会有饿肚子的时候,只有亲身一体验过辛苦的生活,才懂得珍惜。
【资治通鉴故事】
砸缸少年长大后
“司马光砸缸”的故事我们都听说过,他小时候是一个聪慧的孩子。
在他20岁时考中了进士甲科,皇上赏赐喜宴,在宴席上只有他一人不戴红花,同伴们对他说:“这是圣上赏赐的,不能违背君命。”
这时他才插上一枝花。
他被任命为奉礼郎时,他的父亲在杭州做官,他便请命要求改任苏州判官,以便离父亲近些,可以奉养双亲。
在洛一陽一时,司马光每次去夏县老家扫墓,都要去看他的哥哥司马旦。
司马旦年近八十,司马光不仅像尊敬父亲一样尊敬他,还像照顾婴孩一样照顾他。
担任并州通判时,西夏人经常入侵这里,成为当地一大祸患。
于是,司马光向上司庞籍建议说:“修筑两个城堡来控制西夏人,然后招募百姓来此地耕种。”
庞籍听从了他的建议,派郭恩去办理此事。
但郭恩是一个莽汉,带领部队连夜过河,因为不注意设防,被敌人消灭。
庞籍因为此事被罢免了。
司马光过意不去,三次上书朝廷自责,并要求辞职,没得到允许。
庞籍死后,司马光便把他的妻子拜为自己的母亲,抚养庞籍的儿子像抚养自己的亲兄弟一样,当时人们一致认为司马光是一个贤德之人。
1071年,王安石为相,由于政见不同,司马光退居洛一陽一,专门研究历史,希望通过编写史著,从历史的兴衰成败中总结治国的经验。
因为他公然反对王安石,很多人都佩服他的耿直。
当王安石下马后,67岁高龄的司马光被迎回宫中,担任了相职。
他执政一年半,竭尽全力日夜一操一劳,耗尽了毕生心血之后与世长辞了。
噩耗传出,“京师人为之罢市往吊,哭公甚哀,如哭其私亲。
四方来会葬者盖数万人”。
他的画像“天下皆是,家家挂象,饭食必祝”。
司马光工作室
司马光在编纂《资治通鉴》的过程中,皇帝给他开了不少绿灯。
除了允许其借阅国家所有的图书资料外,神宗还赏赐了司马光3400卷参考书。
修书所需笔、墨、绢、帛,以及果饵金钱之费,尽由国家供给,他著书的条件非常优越。
司马光工作室还包括刘刷刘攽、范祖禹和儿子司马康。
他们既是当时一流的史学家,又与司马光在政治、史学上观点一致,故能在编书中各显其才,通力合作。
《通鉴》的编写,大致分三个步骤:第一,排列丛目;第二,编写长编;第三,删改定稿。
一二两步,在司马光的指导下由助手完成,第三步则完全由司马光一人完成。
编完一部《资治通鉴》,剩下没用的材料堆积有两屋之多,字字端谨,无一字潦草。
书成之后,66岁的司马光“骸骨癯瘁,目视昏近,齿牙无几,神志衰耗,目前所为,旋踵遗忘”。
据说司马光睡觉用的枕头,不是普通的枕头,而是一段圆木头。
头枕在上面,难以睡安稳,只要稍稍一动,他就会惊醒,遂立即起来,挑灯夜读,刻苦用功,所以有“警枕”的来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