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字经
(二十八)
【原文】
我周公作周礼著六官存治体大小戴注礼记迷圣言礼乐备
【注释】
周公:姓姬,名旦,为周文王的第四子。
周礼:周公所写的书。
治体:治理国家的大体。
六官:即天官、地官、春官、夏官、秋官和冬官。
大小戴:大戴为戴德,小戴为戴圣。
备:完善无缺。
【语译】
周文王的第四个儿子周公,著作《周礼》,将当时辅证的六官 ——天官、地官、春官、夏官、秋官和冬官,以及治理国家得体制都详细记载、保留于《周礼》这书内。
汉朝的带德和戴圣两位学者,都曾为《礼记》写过注释,以阐述的先圣和先贤的言论主张,使得后代的典章缺席和礼乐规范有所遵循而完备。
【故事】
礼仪廉耻是国家很重要的四个纲纪,排在第一位的是礼。
至圣先生曾说过:
“不学礼,就不能立身在这个世界上。”
可见“礼”对我们个人人格的修养是多么重要。
周公是文王的第四个儿子,武王死后,由年幼的成王继位,周公负起了辅佐的责任。
他在辅佐成王时,广招贤才,对有才能的贤士相当礼遇。
有时候,他正在用餐,如果有贤士来拜见,他会立即将口中的食物吐掉,整理好自己的仪容后,跑出来接见他们。
就是因为周公如此礼贤下士,才会有这么多的贤才之士来帮助他,一起把国家治理的即富强又安乐。
之后,周公又根据当时的需要,把官制分为六种,并且按着每一种官位,写成一篇有关职务和有关条文来,这本书就是“周礼”。
后人读这些经典,除了学习书中的一精一神外,也要身一体力行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