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凡与敌战,若便利之地,敌先结阵《百战奇略》第六卷劳战

百战奇略查询

请输入关键字:

例如:百战奇略

百战奇略 - 第六卷劳战

百战奇略

第六卷劳战

【原文】

凡与敌战,若便利之地,敌先结阵而据之,我后去趋战,则我劳而为敌所胜。

法曰:「后处战地而趋战者劳。

晋司空刘琨遣将军姬澹率兵十余万讨石勒。

勒将拒之,或谏曰:「澹兵马一精一盛,其锋不可当,且深沟高垒以挫其锐,攻守势异,必获万全。

」勒曰:「澹军远来,体疲力竭,犬马乌合,号令不齐,一战可擒也,何强之有!援又垂至,胡可舍去,大军一动,岂易中还!若澹乘我之退,顾乃无暇,焉得深沟高垒乎!此谓不战而自取灭亡之道。

」遂斩谏者。

以孔苌为前锋都督,令三军后出者斩。

设疑兵于山下,分为二伏。

勒率兵与澹战,伪收众而北。

澹纵兵追之,〔勒前后〕伏发,夹击,澹大败而退。

【译文】

大凡对敌作战,如果有利地形已为敌人抢先列阵而占领,我军在后匆忙赶去交战,就会因为疲劳被动而被敌人所战胜。

诚如兵法所说:“后到战场仓促应战的就疲劳被动。”

西晋时期,司空刘琨派遣将军姬澹率兵十余万(实为刘琨所发晋军的总兵力数)进讨石勒。

石勒将要率兵抵抗,有人向他建议说:“姬澹兵马一精一锐强盛,其锋芒锐不可当,因此我们应当构筑深沟高垒以挫折敌人锋锐,从而促使双方攻守形势发生变化,这样必定可以获得全胜。”

但石勒却说:“姬澹部队远道而来,已经一精一疲力竭,实属乌合之众,缺乏统一号令,可以一战将其擒获,哪里还称得上一精一锐强盛!现在敌人已经来到,怎么可以放弃这个击敌的好机会呢?况且大军一经行动,又怎么容易中途退还!倘若姬澹乘我们退还之机而袭击我们,我们将处于自顾不暇的困难境地,哪里还能构筑深沟高垒以抗御敌人!你的这个建议实质是个不战而自取灭亡的办法。”

石勒说完便杀了提建议的人,然后派遣孔苌为前锋都督,明令全军凡是后出战者一律处斩。

于是抢先于山上设置疑兵迷惑敌人,分别埋伏两支部队。

石勒亲率骑兵正面迎战姬澹军,刚一交战便伪装兵败而后退。

姬澹挥军随后追击,石勒所设伏兵前后奋起,实施夹击,姬澹军猝不及防,大败而逃。

【赏析】

本篇以《劳战》为题,取义于“劳困”,旨在阐述先敌占领有利地形对于争取战场主动权的重要意义。

它认为,在对敌作战中,如果有利地形先为敌人所占领,我后于敌人而匆忙奔走去应战,那么,我便处于疲劳被动而易为敌人打败的不利态势。

本篇所引孙子“后处战地而趋战者劳”一语,趋,本意奔赴,此处谓仓促;趋战,谓仓促应战。

全句意思是,后到战场仓促应战的就疲劳被动。

战争实践表明,地形条件的利弊,是影响战争胜负的重要因素;先敌占领有利地形,使自己处于以逸待劳的地位,无疑是争取主动,摆脱被动的重要一着。

因此,强调作战中要先敌占领有利地形,便成为历代兵家的一条重要作战指导原则。

西晋末年,汉(十六国时期的前赵前身,为刘渊所建)将石勒击败晋将刘琨、姬澹的作战,就是较好体现这一指导原则的成功战例。

西晋建兴四年(公元3!”6年)十一月,司空刘琨发兵十余万进攻汉将石勒军于沾县(今山西昔陽西南),以将军姬澹率步骑兵二万为前锋,“琨自为后继”(见《晋书·刘琨传》)而屯兵于广牧(今山西寿陽西北之故城)。

面对晋军的进攻,石勒率军将要迎战,有人以晋军“兵马一精一盛,其锋不可当”(见《晋书·石勒记》,下同)为由,建议采取“深沟高垒以挫其锐”的坚守防御之策。

但是,石勒却认为此种建议乃是“不战而自取灭亡之道”,非但不予采纳,反而“立斩谏者”。

他根据晋军远道而来“体疲力竭”、其兵虽多但“号令不齐”等致命弱点,采取了先据险要设伏待敌的正确方针。

交战中,他又灵活地运用收兵佯败、诱敌入伏的战法,结果大败姬澹,使晋军遭到“一军皆没,并土(指并州全境)震骇”(见《晋书·刘琨传》)的重大挫折。

共2页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百战奇略》古代兵书
起名测名
黄历查询
诗词歌赋
实用查询
免费测试
猜你喜欢
网名大全

【原文】凡与敌战,若便利之地,敌先结阵《百战奇略》第六卷劳战

© 2007-2022 喜蜜滋

手机版】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