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代战争史
第一节 战前形势
日本原是一个如同中国一样的闭关锁国的封建国家,自1854年美国用武力强迫它打开门户之后,德川幕府(1603—1867年)相继同美、英、荷、俄、法等国签订不平等条约,促使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日趋尖锐,农民起义和市民暴动连绵不断,反对幕府统治和外国侵略,要求实行资本主义改革的“尊王倒幕”、“尊王攘夷”运动迅速展开。
1868年1月,日本倒幕派发动政变,迫使将军德川庆喜把政权交给十五岁的睦仁天皇。
同年,睦仁改元“明治”,称明治天皇。
接着,明治政一府采取了一系列有利于发展资本主义的政策和措施,促进了日本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
日本近代史上发生的这次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改革运动,史称“明治维新”。
明治维新取得了和中国的洋务运动截然不同的效果,使日本较快地摆脱了半殖民地化的危机,由封建社会迅速地转变为资本主义社会,建成了当时亚洲唯一独立自主的资产阶级国家。
然而,明治维新又是一次很不彻底的资产阶级改革运动,这主要表现在国家制度和社会生活中保留大量封建因素,特别是天皇制及其军国主义。
明治政权实际上是地主与资产阶级的联合专一政,具有特殊的反动一性一和侵略一性一。
它对内残酷压迫劳动人民,对外疯狂扩张掠夺,使日本很快走上了“带军事封建一性一的帝国主义”①道路。
早在明治政权成立之初,日本统治集一团一就确定了以侵略扩张为其最高国策,并炮制了一个把矛头首先指向中国和朝鲜的“大一陆政策”②。
明治天皇在即位当年发表的《天皇御笔信》中,声称日本要“开拓万里波涛”,使“国威布于四方”③,就是要以武力征服世界这一狂妄野心的明显暴露。
十九世纪七十年代起,日本统治集一团一为转移国内人民的视线,立即开始实践其“大一陆政策”。
1872年,日本政一府擅自宣布琉球为其“内藩”。
1874年,又以琉球船遇风飘至台湾,被台湾居民劫杀数十人为由,悍然出兵侵袭中国领土台湾。
这次入侵,虽然因遭到台湾军民的英勇抗击而未能达到霸占台湾的目的,但腐败的清王朝却向日本赔款五十万两,从而助长了它以后的侵略野心。
随后,日本便把侵略的魔爪伸进了朝鲜。
早在明治初年,日本统治集一团一中就有人积极主张西征朝鲜,掀起“征韩论”。
七十年代中期以后,“征韩论”更是甚嚣尘上。
朝鲜毗连中国的东北地区,是日本通向中国的桥梁,也是日本海入口处的锁钥阵地,战略地位十分重要。
因此,日本侵略者把朝鲜视为“保全皇国之基幢,“进取万国之根本”①,亟欲占领它。
这样做,虽然同俄国在远东的侵略政策发生尖锐的矛盾,但当时俄国在远东的势力有限,西伯利亚铁路尚未兴建,没有力量阻止日本向朝鲜扩张。
英国虽不愿意日本妨害它在中国的侵略特权,但为了钳制俄国南下,不反对日本的侵朝行径,甚至向日本官员示意,“如果日本不把矛头指向台湾而去侵略朝鲜,将得到英国的援助”②。
德国当时正在觊觎中国和朝鲜,也希望日本发动战争,以便趁火打劫。
美国则想“利用日本在远东与英法抗争”③,采劝对日友善”的政策。
日本正是在这种有利于它的国际形势下,加快了侵略朝鲜和中国的步伐。
中国和朝鲜是唇齿相依的邻邦,两国人民有着悠久的传统友谊。
清朝统治者同朝鲜统治者之间存在着一种特殊的历史关系。
这种关系,成为朝鲜政一府向清朝政一府求援和清政一府给予外交以至军事援助的根据,有利于中国和朝鲜在反对日本侵略的斗争中加强联系与合作。
但是,当时光绪帝载淳尚未成一人,由西太后慈禧垂帘听政。
西太后是一个顽固的守旧派,她挥霍无度,置国家命运于不顾。
而掌握清朝军事和外交大权的直隶总督、北洋大臣李鸿章,是慈禧的一宠一臣,在日本侵朝问题上,采取所谓“息事宁人之计”①。
1876年日本胁迫朝鲜签订不平等的《江华条约》时,李鸿章不但不向日本提出抗议,反而密劝朝鲜政一府与西欧各国通商,企图以此牵制日本和俄国。
他在给朝鲜原任太师李裕元的信中说:“为今之计,似宜用以毒攻毒、以敌制敌之策,乘机次第亦与泰西各国立约,借以牵制日本。
……至俄国所据之库页岛、绥芬河、图们江一带,皆与贵国接壤,形势相一逼一。
若贵国先与英德法美交通,不但牵制日本,并可杜俄人之窥伺,而俄亦必随即讲和通好矣。”
②李鸿章的这种所谓“以敌制敌”的政策,不但没有牵制日本的步步进一逼一,反而使美、英、德等西方列强趁机侵入朝鲜。
1882年7月23日,汉城发生“壬午兵变”,日本乘机胁迫朝鲜签订《仁川条约》,取得了在汉城驻军的特权。
1884年,日本趁中国忙于中法战争之机,在朝鲜制造“甲申政变”,又胁迫朝鲜签订《汉城条约》,并于第二年迫使清政一府与之签订中日《天津会议专条》。
这个条约肯定了日本有向朝鲜派兵的特权,为中日甲午战争时日本出兵朝鲜提一供了借口。
八十年代中期以后,日本统治集一团一中一部分人鉴于清朝政一府在中法战争中的怯懦表现,主张“速取朝鲜,与中国一战”;一部分人则认为日本实力尚弱,有待加强,同时,深恐战争一起,俄国趁机南进,夺占朝鲜,坐收渔利,因而主张继续积蓄力量,“速节冗费,多建铁路,赶添海军”,三五年后,“看中国情形再行办理”。
③明治天皇采纳了后一种意见。
九十年代初,日本爆发了第一次经济危机,国内各种矛盾十分尖锐。
这时,在日本军国主义分子眼中,为了摆脱危机,除发动侵略战争外,似乎再没有其它可供选择的余地。
于是,1892年组阁的伊藤博文,便抓紧进行侵华战争的临战准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