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圣叹评水浒
序
一
【原夫书契之作,昔者圣人所以同民心而出治道也。
其端肇于结绳,而其盛崤而为六经。
其秉简载笔者,则皆在圣人之位而又有其德者也。
在圣人之位,则有其权;有圣人之德,则知其故。
有其权而知其故,则得作而作,亦不得不作而作也。
是故《易》者,导之使为善也;《礼》者,坊之不为恶也;《书》者,纵以尽天运之变;《诗》者,衡以会人情之通也。
故《易》之为书,行也;《礼》之为书,止也;《书》之为书,可畏;《诗》之为书,可乐也。
故曰《易》圆而《礼》方,《书》久而《诗》大。
又曰《易》不赏而民劝,《礼》不怒而民避,《书》为庙外之几筵,《诗》为未朝之明堂也。
若有《易》而可以无《书》也者,则不复为《书》也。
有《易》有《书》而可以无《诗》也者,则不复为《诗》也。
有《易》有《书》有《诗》而可以无《礼》也者,则不复为《礼》也。
有圣人之德,则知其故;知其故,则知《易》与《书》与《诗》与《礼》各有其一故,而不可以或废也。
有圣人之德而又在圣人之位,则有其权;有其权,而后作《易》,之后又欲作《书》,又欲作《诗》,又欲作《礼》,咸得奋笔而遂为之,而人不得而议其罪也。
无圣人之位,则无其权;无其权,而不免有作,此仲尼是也。
仲尼无圣人之位,而有圣人之德;有圣人之德,则知其故;知其故,而不能已于作,此《春秋》是也。
顾仲尼必曰:“知我者,其惟《春秋》乎?罪我者,其惟《春秋》乎?”
斯其故何哉?知我惟《春秋》者,《春秋》一书,以天自处学《易》,以事系日学《书》,罗列与国学《诗》,扬善禁恶学《礼》:皆所谓有其德而知其故,知其故而不能已于作,不能已于作而遂兼四经之长,以合为一书,则是未尝作也。
夫未尝作者,仲尼之志也。
罪我惟《春秋》者,古者非天子不考文,自仲尼以庶人作《春秋》,而后世巧言之徒,无不纷纷以作。
纷纷以作既久,庞言无所不有;君读之而旁皇于上,民读之而惑乱于下,势必至于拉杂燔烧,祸连六经。
夫仲尼非不知者,而终不已于作,是则仲尼所为引罪自悲者也。
或问曰:然则仲尼真有罪乎?答曰:仲尼无罪也。
仲尼心知其故,而又自以庶人不敢辄有所作,于是因史成经,不别立文,而但于首大书“春王正月”。
若曰:其旧则诸侯之书也,其新则天子之书也。
取诸侯之书,手治而成天子之书者,仲尼不予诸侯以作书之权也。
仲尼不肯以作书之权予诸候,其又乌肯以作书之权予庶人哉!是故作书,圣人之事也。
非圣人而作书,其人可诛,其书可烧也。
作书,圣人而天子之事也。
非天子而作书,其人可诛,其书可烧也。
何也?非圣人而作书,其书破道;非天子而作书,其书破治。
破道与治,是横议也。
横议,则乌得不烧?横议之人,则乌得不诛?
故秦人烧书之举,非直始皇之志,亦仲尼之志。
乃仲尼不烧而始皇烧者,仲尼不但无作书之权,是亦无烧书之权者也。
若始皇烧书而并烧圣经,则是虽有其权而实无其德;实无其德,则不知其故;不知其故,斯尽烧矣。
故并烧圣经者,始皇之罪也;烧书,始皇之功也。
无何汉兴,又大求遗书。
当时在廷诸臣,以献书进者多有。
于是四方功名之士,无人不言有书,一时得书之多,反更多于未烧之日。
今夫自古至今,人则知烧书之为祸至烈,又岂知求书之为祸之尤烈哉!烧书,而天下无书;天下无书,圣人之书所以存也。
求书,而天下有书;天下有书,圣人之书所以亡也。
烧书,是禁天下之人作书也。
求书,是纵天下之人作书也。
至于纵天下之人作书矣,其又何所不至之与有!明圣人之教者,其书有之;叛圣人之教者,其书亦有之。
申天子之令者,其书有之;犯天子之令者,其书亦有之。
夫诚以三代之治治之,则彼明圣人之教与申天子之令者,犹在所不许。
何则?恶其破道与治,黔首不得安也。
如之何而至于叛圣人之教,犯天子之令,而亦公然自为其书也?原其由来,实惟上有好者,下必尤甚。
父子兄弟,聚族撰著,经营既久,才思溢矣。
夫应诏固须美言,自娱何所不可?刻画魑魅,诋讪圣贤,笔墨既酣,一胡一 可忍也?是故,乱民必诛,而“游侠”立传;市侩辱人,而“货殖”名篇。
意在穷奇极变,皇惜刳心呕血,所谓上薄苍天,下彻黄泉,不尽不快,不快不止也。
如是者,当其初时,犹尚私之于下,彼此传观而已,惟畏其上之禁之者也。
殆其既久,而上亦稍稍见之,稍稍见之而不免喜之,不惟不之禁也。
夫叛教犯令之书,至于上不复禁而反喜之,而天下之人岂其复有忌惮乎哉!其作者,惊相告也;其读者,惊相告也。
惊告之后,转相祖述,而无有一人不作,无有一人不读也。
于是而圣人之遗经,一二篇而已;诸家之书,坏牛折轴不能载,连阁复室不能庋也。
天子之教诏,土苴之而已;诸家之书,非缥缃不为其题,非金玉不为其签也。
积渐至于今日,祸且不可复言。
民不知偷,读诸家之书则无不偷也;民不知淫,读诸家之书则无不淫也;民不知诈,读诸家之书则无不诈也;民不知乱,读诸家之书则无不乱也。
夫吾向所谓非圣人而作书,其书破道,非天子而作书,其书破治者,不过忧其附会经义,示民以杂;测量治术,示民以明。
示民以杂,民则难信;示民以明,民则难治。
故遂断之破道与治,是为横议,其人可诛,其书可烧耳;非真有所大诡于圣经,极害于王治也,而然且如此。
若夫今日之书,则岂复苍帝造字之时之所得料,亦岂复始皇燔烧之时之所得料哉?是真一诛不足以蔽其辜,一烧不足以灭其迹者。
而祸首罪魁,则汉人诏求遗书,实开之衅。
故曰烧书之祸烈,求书之祸尤烈也。
烧书之祸,祸在并烧圣经。
圣经烧,而民不兴于善,是始皇之罪万世不得而原之也。
求书之祸,祸在并行私书。
私书行而民之于恶乃至无所不有,此汉人之罪亦万世不得而原之也。
然烧圣经,而圣经终大显于后世,是则始皇之罪犹可逃也。
若行私书,而私书遂至灾害蔓延不可复救,则是汉人之罪终不活也。
呜呼!君子之至于斯也,听之则不可,禁之则不能,其又将以何法治之与哉?曰:吾闻之,圣人之作书也以德,古人之作书也以才。
知圣人之作书以德,则知六经皆圣人之糟粕,读者贵乎神而明之,而不得栉比字句,以为从事于经学也。
知古人之作书以才,则知诸家皆鼓舞其菁华,览者急须搴裳去之,而不得捃拾齿牙以为谭言之微中也。
于圣人之书而能神而明之者,吾知其而今而后始不敢于《易》之下作《易》传,《书》之下作《书》传,《诗》之下作《诗》传,《礼》之下作《礼》传,《春秋》之下作《春秋》传也。
何也?诚愧其德之不合,而惧章句之未安,皆当大拂于圣人之心也。
于诸家之书而诚能搴裳去之者,吾知其而今而后始不肯于《庄》之后作广《庄》,《骚》之后作续《骚》,《史》之后作后《史》,《诗》之后作拟《诗》,稗官之后作新稗官也。
何也?诚耻其才之不逮,而徒唾沫之相袭,是真不免于古人之一奴一也。
夫扬汤而不得冷,则不如且莫进薪;避影而影愈多,则不如教之勿趋也。
恶人作书,而示之以圣人之德,与夫古人之才者,盖为游于圣门者难为言,观于才子之林者难为文,是亦止薪勿趋之道也。
然圣人之德,实非夫人之能事;非夫人之能事,则非予小子今日之所敢及也。
彼古人之才,或犹夫人之能事;犹夫人之能事,则庶几予小子不揣之所得及也。
夫古人之才也者,世不相延,人不相及。
庄周有庄周之才,屈平有屈平之才,马迁有马迁之才,杜甫有杜甫之才,降而至于施耐庵有施耐庵之才,董解元有董解元之才。
才之为言材也。
凌云蔽日之姿,其初本于破核分荚;于破核分荚之时,具有凌云蔽日之势;于凌云蔽日之时,不出破核分荚之势,此所谓材之说也。
又才之为言裁也。
有全锦在手,无全锦在目;无全衣在目,有全衣在心;见其领,知其袖;见其襟,知其帔也。
夫领则非袖,而襟则非帔,然左右相就,前后相合,离然各异,而宛然共成者,此所谓裁之说也。
今天下之人,徒知有才者始能构思,而不知古人用才乃绕乎构思以后;徒知有人者始能立局,而不知古人用才乃绕乎立局以后;徒知有才者始能琢句,而不知古人用才乃绕乎琢句以后;徒知有才者始能安字,而不知古人用才乃绕乎安字以后。
此苟且与慎重之辩也。
言有才始能构思、立局、琢句而安字者,此其人,外未尝矜式于珠玉,内未尝经营于惨淡,隤然放笔,自以为是,而不知彼之所为才实非古人之所为才,正是无法于手而又无一耻于心之事也。
言其才绕乎构思以前、构思以后,乃至绕乎布局、琢句、安字以前以后者,此其人,笔有左右,墨有正反;用左笔不安换右笔,用右笔不安换左笔;用正墨不现换反墨;用反墨不现换正墨;心之所至,手亦至焉;心之所不至,手亦至焉;心之所不至,手亦不至焉。
心之所至手亦至焉者,文章之圣境也。
心之所不至手亦至焉者,文章之神境也。
心之所不至手亦不至焉者,文章之化境也。
夫文章至于心手皆不至,则是其纸上无字、无句、无局、无思者也。
而独能令千万世下人之读吾文者,其心头眼底乃窅窅有思,乃摇摇有局,乃铿铿有句,而烨烨有字,则是其提笔临纸之时,才以绕其前,才以绕其后,而非陡然卒然之事也。
故依世人之所谓才,则是文成于易者,才子也;依古人之所谓才,则必文成于难者,才子也。
依文成于易之说,则是迅疾挥扫,神气扬扬者,才子也。
依文成于难之说,则必心绝气尽,面犹死人者,才子也。
故若庄周、屈平、马迁、杜甫,以及施耐庵、董解元之书,是皆所谓心绝气尽,面犹死人,然后其才前后缭绕,得成一书者也。
庄周、屈平、马迁、杜甫,其妙如彼,不复具论。
若夫施耐庵之书,而亦必至于心尽气绝,面犹死人,而后其才前后缭绕,始得成书,夫而后知古人作书,其非苟且也者。
而世之人犹尚不肯审己量力,废然歇笔,然则其人真不足诛,其书真不足烧也。
夫身为庶人,无力以禁天下之人作书,而忽取牧猪一奴一手中之一编,条分而节解之,而反能令未作之书不敢复作,已作之书一旦尽废,是则圣叹廓清天下之功,为更奇于秦人之火。
故于其首篇叙述古今经书兴废之大略如此。
虽不敢自谓斯文之功臣,亦庶几封关之丸泥也。
】
二
【观物者审名,论人者辨志。
施耐庵传宋一江一 ,而题其书曰《水浒》,恶之至,迸之至,不与同中国也。
而后世不知何等好乱之徒,乃谬加以“忠义”
之目。
呜呼!忠义而在《水浒》乎哉?忠者,事上之盛节也;义者,使下之大经也。
忠以事其上,义以使其下,斯宰相之材也。
忠者,与人之大道也;义者,处己之善物也。
忠以与乎人,义以处乎己,则圣贤之徒也。
若夫耐庵所云“水浒”也者,王土之演则有水,又在水外则曰浒,远之也。
远之也者,天下之凶物,天下之所共击也;天下之恶物,天下之所共弃也。
若使忠义而在水浒,忠义为天下之凶物、恶物乎哉!且水浒有忠义,国家无忠义耶?夫君则犹是君也,臣则犹是臣也,夫何至于国而无忠义?此虽恶其臣之辞,而已难乎为吾之君解也。
父则犹是父也,子则犹是子也,夫何至于家而无忠义?
此虽恶其子之辞,而已难乎为吾之父解也。
故夫以忠义予《水浒》者,斯人必有怼其君父之心,不可以不察也。
且亦不思宋一江一 等一百八人,则何为而至于水浒者乎?其幼,皆豺狼虎豹之姿也;其壮,皆杀人夺货之行也;其后,皆敲朴劓刖之余也;其卒,皆揭竿斩木之贼也。
有王者作,比而诛之,则千人亦快,万人亦快者也。
如之何而终亦幸免于宋朝之斧锧?彼一百八人而得幸免于宋朝者,恶知不将有若干百千万人,思得复试于后世者乎?耐庵有忧之,于是奋笔作传,题曰《水浒》,意若以为之一百八人,即得逃于及身之诛戮,而必不得逃于身后之放逐者,君子之志也。
而又妄以忠义予之,是则将为戒者而应将为劝耶?豺狼虎豹而有祥麟威凤之目,杀人夺货而有伯夷、颜渊之誉,劓刖之余而有上流清节之荣,揭竿斩木而有忠顺不失之称,既已名实牴牾,是非乖错,至于如此之极,然则几乎其不胥天下后世之人,而惟宋一江一 等一百八人,以为高山景行,其心向往者哉!是故由耐庵之《水浒》言之,则如史氏之有《梼杌》是也,备书其外之权诈,备书其内之凶恶,所以诛前人既死之心者,所以防后人未然之心也。
由今日之《忠义水浒》言之,则直与宋一江一 之赚入伙、吴用之说撞筹无以异也。
无恶不归朝廷,无美不归绿林,已为盗者读之而自豪,未为盗者读之而为盗也。
呜呼!名者,物之表也;志者,人之表也。
名之不辨,吾以疑其书也;志之不端,吾以疑其人也。
削忠义而仍《水浒》者,所以存耐庵之书其事小,所以存耐庵之志其事大。
虽在稗官,有当世之忧焉。
后世之恭慎君子,苟能明吾之志,庶几不易吾言矣哉!】
三
【施耐庵《水浒》正传七十卷,又楔子一卷,原一篇亦作一卷,共七十二卷。
今与汝释弓。
曰,吾年十岁,方入乡塾,随例读《大学》、《中庸》、《论语》、《孟子》等书,意惛如也。
每与同塾儿窃作是语:不知一习一 此将何为者?又窥见大人彻夜吟诵,其意乐甚,殊不知其何所得乐?又不知尽天下书当有几许?
其中皆何所言,不雷同耶?如是之事,总未能明于心。
明年十一岁,身体时时有小病。
病作,辄得告假出塾。
吾既不好弄,大人又禁不许弄,仍以书为消息而已。
吾最初得见者,是《妙法莲华经》。
次之,则见屈子《离骚》。
次之,则见太史公《史记》。
次之,则见俗本《水浒传》。
是皆十一岁病中之创获也。
《离骚》苦多生字,好之而不甚解,记其一句两句吟唱而已。
《法华经》、《史记》解处为多,然而胆未坚刚,终亦不能常读。
其无晨无夜不在怀抱者,吾于《水浒传》可谓无间然矣。
吾每见今世之父兄,类不许其子弟读一切书,亦未尝引之见于一切大人先生,此皆大错。
夫儿子十岁,神智生矣,不纵其读一切书,且有他好,又不使之列于大人先生之间,是驱之与婢仆为伍也。
汝昔五岁时,吾即容汝出坐一隅,今年始十岁,便以此书相授者,非过有所一宠一 爱,或者教汝之道当如是也。
吾犹自记十一岁读《水浒》后,便有于书无所不窥之势。
吾实何曾得见一书,心知其然,则有之耳。
然就今思之,诚不谬矣。
天下之文章,无有出《水浒》右者;天下之格物君子,无有出施耐庵先生右者。
学者诚能澄怀格物,发皇文章,岂不一代文物之林?
然但能善读《水浒》,而已为其人绰绰有余也。
《水浒》所叙,叙一百八人,人有其性情,人有其气质,人有其形状,人有其声口。
夫以一手而画数面,则将有兄弟之形;一口吹数声,斯不免再吷也。
施耐庵以一心所运,而一百八人各自入妙者,无他,十年恪物而一朝物格,斯以一笔而写百千万人,固不以为难也。
格物亦有法,汝应知之。
格物之法,以忠恕为门。
何谓忠?天下因缘生法,故忠不必学而至于忠,天下自然,无法不忠。
火亦忠;眼亦忠,故吾之见忠;钟忠,耳忠,故闻无不忠。
吾既忠,则人亦忠,盗贼亦忠,犬鼠亦忠。
盗贼犬鼠无不忠者,所谓恕也。
夫然后物格,夫然后能尽人之性,而可以赞化育,参天地。
今世之人,吾知之,是先不知因缘生法。
不知因缘生法,则不知忠。
不知忠,乌知恕哉?是人生二子而不能自解也。
谓其妻曰:眉犹眉也,目犹目也,鼻犹鼻,口犹口,而大儿非小儿,小儿非大儿者,何故?而不自知实与其妻亲造作之也。
夫不知子,问之妻。
夫妻因缘,是生其子。
天下之忠,无有过于夫妻之事者;天下之忠,无有过于其子之面者。
审知其理,而睹天下人之面,察天下夫妻之事,彼万面不同,岂不甚宜哉!忠恕,量万物之斗斛也。
因缘生法,裁世界之刀尺也。
施耐庵左手握如是斗斛,右手持如是刀尺,而仅乃叙一百八人之性情、气质、形状、声口者,是犹小试其端也。
若其文章,字有字法,句有句法,章有章法,部有部法,又何异哉!吾既喜读《水浒》,十二岁便得贯华堂所藏古本,吾日夜手钞,谬自评释,历四五六七八月,而其事方竣,即今此本是已。
如此者,非吾有读《水浒》之法,若《水浒》固自为读一切书之法矣。
吾旧闻有人言:庄生之文放浪,《史记》之文雄奇。
始亦以之为然,至是忽咥然其笑。
古今之人,以瞽语瞽,真可谓一无所知,徒令小儿肠痛耳!夫庄生之文,何尝放浪?《史记》之文,何尝雄奇?彼殆不知庄生之所云,而徒见其忽言化鱼,忽言解牛,寻之不得其端,则以为放浪;徒见《史记》所记皆刘项争斗之事,其他又不出于杀人报仇、捐金重义为多,则以为雄奇也。
若诚以吾读《水浒》之法读之,正可谓庄生之文精严,《史记》之文亦精严。
不宁惟是而已,盖天下之书,诚欲藏之名山,传之后人,即无有不精严者。
何谓之精严?
字有字法,句有句法,章有章法,部有部法是也。
夫以庄生之文杂之《史记》,不似《史记》,以《史记》之文杂之庄生,不似庄生者,庄生意思欲言圣人之道,《史记》摅其怨愤而已。
其志不同,不相为谋,有固然者,毋足怪也。
若复置其中之所论,而直取其文心,则惟庄生能作《史记》,惟子长能作《庄子》。
吾恶乎知之?吾读《水浒》而知之矣。
夫文章小道,必有可观,吾一党一 斐然,尚须裁夺。
古来至圣大贤,无不以其笔墨为身光耀。
只如《论语》一书,岂非仲尼之微言,洁净之篇节?然而善论道者论道,善论文者论文,吾尝观其制作,又何其甚妙也!《学而》一章,三唱“不亦”;叹“觚”之篇,有四“觚”字,余者一“不”、两“哉”而已。
“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其文一交一 互而成。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其法传接而出。
“山”“水”“动”“静”“乐”“寿”,譬禁树之对生。
“子路问闻斯行”,如晨鼓之频发。
其他不可悉数,约略皆佳构也。
彼《庄子》、《史记》,各以其书独步万年,万年之人,莫不叹其何处得来。
若自吾观之,彼亦岂能有其多才者乎?皆不过以此数章引而伸之,触类而长之者也。
《水浒》所叙,叙一百八人,其人不出绿林,其事不出劫杀,失教丧心,诚不可训。
然而吾独欲略其形迹,伸其神理者,盖此书七十回、数十万言,可谓多矣,而举其神理,正如《论语》之一节两节,浏然以清,湛然以明,轩然以轻,濯然以新,彼岂非《庄子》、《史记》之流哉!不然,何以有此?如必欲苛其形迹,则夫十五《国风》,淫污居半;《春秋》所书,弑夺十九。
不闻恶神奸而弃禹鼎,憎《梼杌》而诛倚相,此理至明,亦易晓矣。
嗟乎!人生十岁,耳目渐吐,如日在东,光明发挥。
如此书,吾即欲禁汝不见,亦岂可得?今知不可相禁,而反出其旧所批释,脱然授之于手也。
夫固以为《水浒》之文精严,读之即得读一切书之法也。
汝真能善得此法,而明年经业既毕,便以之遍读天下之书,其易果如破竹也者,夫而后叹施耐庵《水浒传》真为文章之总持。
不然,而犹如常儿之泛览者而已。
是不惟负施耐庵,亦殊负吾。
汝试思文,吾如之何其不郁郁哉!
皇帝崇祯十四年二月十五日】
宋史断
《宋史纲》
淮南盗宋一江一 掠京东诸郡,知海州张叔夜击降之。
【史臣断曰:赦罪者,天子之大恩;定罪者,君子之大法。
宋一江一 掠京东诸郡,其罪应死,此书“降”而不书“诛”,则是当时已赦之也。
盖盗之初,非生而为盗也。
父兄失教于前,饥寒驱迫于后,而其才与其力,又不堪以郁郁让人,于是无端入草,一啸群聚,始而夺货,既而称兵,皆有之也。
然其实谁致之失教,谁致之饥寒,谁致之有才与力而不得自见?“万方有罪,罪在朕躬。”
成汤所云,不其然乎?孰非赏之亦不窃者?而上既陷之,上又刑之,仁人在位,而民可为,即岂称代天牧民之意哉!故夫降之而不诛,为天子之大恩,处盗之善法也。
若在君子,则又必不可不大正其罪,而书之曰盗者。
君子非不知盗之初,非生而为盗,与夫既赦以后之乐与更始,亦不复为盗也。
君子以为天子之职,在养万民;养万民者,爱民之命,虽蜎飞蠕动,动关上帝生物之心。
君子之职,在教万民;教万民者,爱民之心,惟一朝一夕,必谨履霜为冰之惧。
故盗之后,诚能不为盗者,天子力能出之汤火而置之衽席,所谓九重之上,大开迁善之门也。
乃盗之后未必遂无盗者,君子先能图其神奸而镇以禹鼎,所谓三尺之笔,真有雷霆之怒也。
盖一朝而赦者,天子之恩;百世不改者,君子之法。
宋一江一 虽降而必书曰盗,此《春秋》谨严之志,所以昭住戒、防未然、正人心、辅王化也。
后世之人不察于此,而裒然于其外史,冠之以忠义之名,而又从而节节称叹之。
呜呼!彼何人斯,毋乃有乱逆之心矣夫。
张叔夜之击宋一江一 而降之也,《宋史》大书之曰知海州者何?予之也。
何予乎张叔夜?予其真能知海州者也。
何也?盖君子食君之食,受君之命,分君之地,牧君之民,则曰知某州。
知之为言司其事也。
老者未安,尔知其安;少者未育,尔知其育;饥者未食,尔知树畜;寒者未衣,尔知蚕桑;劳者未息,尔知息之;病者未愈,尔知愈之;愚者未教,尔知教之;贤者未举,尔知举之。
夫如是,然后谓之不废厥职。
三年报政,而其君劳之,锡之以燕享,赠之以歌诗,处之以不次,延之以黄阁。
盖知州真为天子股肱心膂之臣,非苟且而已也。
自官箴既坠,而肉食者多。
民废田业,官亦不知;民学游手,官亦不知;民多饥馁,官亦不知;民渐行劫,官亦不知。
如是,即不免至于盗贼蜂起也。
而问其城郭,官又不知;问其兵甲,官又不知;问其粮草,官又不知;问其马匹,官又不知。
嗟乎!既已一无所知,而又欺其君曰:吾知某州。
夫尔知某州何事者哉?《宋史》于张叔夜击降宋一江一 ,而独大书知海州者,重予之也。
史臣之为此言也,是犹宽厚言之者也。
若夫官知某州,则实何事不知者乎?关节,则知通也;权要,则知跪也;催科,则知加耗也;对簿,则知罚赎也;民户殷富,则知波连以逮之也;吏胥狡狯,则知心膂以托之也。
其所不知者,诚一无所知;乃其所知者,且无一而不知也。
嗟乎!嗟乎!一无所知,仅不可以为官;若无一不知,不且俨然为盗乎哉!诚安得张叔夜其人,以击宋一江一 之余力而遍击之也! 】
《宋史目》
宋一江一 起为盗,以三十六人横行河朔,转掠十郡,官军莫敢婴其锋。
知毫州侯蒙上书,言一江一 才必有大过人者,不若赦之,使讨方腊以自赎。
帝命蒙知东平府,未赴而卒。
又命张叔夜知海州。
一江一 将至海州,叔夜使间者觇所向。
一江一 径趋海滨,劫巨舟十余,载卤获。
叔夜募死士得千人,设伏近城,而出轻兵,距海诱之战,先匿壮卒海旁,伺兵合,举火焚其舟。
贼闻之,皆无斗志。
伏兵乘之,擒其副贼,一江一 乃降。
【史臣断曰:观此而知天下之事无不可为,而特无为事之人。
夫当宋一江一 以三十六人起于河朔,转掠十郡,而十郡官军莫之敢婴也。
此时岂复有人谓其饥兽可缚,野火可扑者哉!一旦以朝廷之灵,而有张叔夜者至。
夫张叔夜,则犹之十郡之长官耳,非食君父之食独多,非蒙国家之知遇独厚也者。
且宋一江一 ,则亦非独雄于十郡,而独怯于海州者也。
然而前则恣其劫杀,无敢如何;后则一朝成擒,如风迅扫者。
此无他,十郡之长官,各有其妻子,各有其货重,各有其禄位,各有其性命,而转顾既多,大计不决,贼骤乘之,措手莫及也。
张叔夜不过无妻子可恋,无赀重可忧,无禄位可求,无性命可惜。
所谓为与不为,维臣之责;济与不济,皆君之灵,不过如是。
而彼宋一江一 三十六人者,已悉絷其臂而投麾下。
呜呼!史书叔夜募死士得千人,夫岂知叔夜固为第一死士乎哉!《传》曰:“见危致命。”
又曰:“临事而惧,好谋而成。”
又曰:“我战则克。”
又曰:“可以寄百里之命。”
张叔夜有焉,岂不矫矫社稷之臣也乎!
侯蒙欲赦宋一江一 使讨方腊,一语而八失焉。
以皇皇大宋,不能奈何一贼,而计出于赦之使赎。
夫美其辞则曰“赦”、曰“赎”,其实正是一温一 语求息,失朝廷之尊,一也。
杀人者死,造反者族,法也。
劫掠至于十郡,肆毒实惟不小,而轻与议赦,坏国家之法,二也。
方腊所到残破,不闻皇师震怒,而仰望扫除于绿林之三十六人,显当时之无人,三也。
诱一贼攻一贼,以冀两斗一伤,乌知贼中无人不窥此意而大笑乎?势将反教之合,而令猖狂愈甚,四也。
武功者,天下豪杰之士捐其头颅肢体而后得之,今忽以为盗贼出身之地,使壮夫削色,五也。
《传》言:“四郊多垒,大夫之辱。”
今更无人出手犯难,为君解忧,而徒欲以诏书为弭乱之具,有负养士百年之恩,六也。
有罪者可赦,无罪者生心,从此无治天下之术,七也。
若谓其才有过人者,则何不用之未为盗之先,而顾荐之既为盗之后,当时宰相为谁,颠倒一至于是,八也。
呜呼!君子一言以为智,一言以为不智,如侯蒙其人者,亦幸而遂死耳。
脱真得知东平,恶知其不大败公事,为世稚笑者哉!何罗贯中不达,犹祖其说,而有《续水浒传》之恶札也。
】
贯华堂所藏古本《水浒传》前自有一篇 ,今录之
【人生三十而未娶,不应更娶;四十而未仕,不应更仕;五十不应为家;六十不应出游。
何以言之?用违其时,事易尽也。
朝日初出,苍苍凉凉,澡头面,裹巾帻,进盘飧,嚼杨木。
诸事甫毕,起问可中?中已久矣!中前如此,中后可知。
一日如此,三万六千日何有!以此思忧,竟何所得乐矣?每怪人言某甲于今若干岁。
夫若干者,积而有之之谓。
今其岁积在何许?可取而数之否?可见已往之吾,悉已变灭。
不宁如是,吾书至此同,此句以前己疾变灭。
是以可痛也!快意之事莫若友,快友之快莫若谈,其谁曰不然?然亦何曾多得。
有时风寒,有时泥雨,有时卧病,有时不值,如是等时,真住牢狱矣。
舍下薄田不多,多种秫米,身不能饮,吾友来需饮也。
舍下门临大河,嘉树有荫,为吾友行立蹲坐处也。
舍下执炊爨、理盘槅者,仅老婢四人;其余凡畜童子大小十有余人,便于驰走迎送、传接简贴也。
舍下童婢稍闲,便课其缚帚织席。
缚帚所以扫地,织席供吾友坐也。
吾友毕来,当得十有六人。
然而毕来之日为少,非甚风雨,而尽不来之日亦少。
大率日以六七人来为常矣。
吾友来,亦不便饮酒,欲饮则饮,欲止先止,各随其心,不以酒为乐,以谈为乐也。
吾友谈不及朝廷,非但安分,亦以路遥,传闻为多。
传闻之言无实,无实即唐丧唾津矣。
亦不及人过失者,天下之人本无过失,不应吾诋诬之也。
所发之言,不求惊人,人亦不惊;未尝不欲人解,而人卒亦不能解者,事在性情之际,世人多忙,未曾尝闻也。
吾友既皆绣淡通阔之士,其所发明,四方可遇。
然而每日言毕即休,无人记录。
有时亦思集成一书,用赠后人,而至今阙如者:名心既尽,其心多懒,一;微言求乐,著书心苦,二;身死之后,无能读人,三;今年所作,明年必悔,四也。
是《水浒传》七十一卷,则吾友散后,灯下戏墨为多;风雨甚,无人来之时半之。
然而经营于心,久而成一习一 ,不必伸纸执笔,然后发挥。
盖薄莫篱落之下,五更卧被之中,垂首拈带,睇目观物之际,皆有所遇矣。
或若问:言既已未尝集为一书,云何独有此传?则岂非此传成之无名,不成无损,一;心闲试弄,舒卷自恣,二;无贤无愚,无不能读,三;文章得失,小不足悔,四也。
呜呼哀哉!吾生有涯,吾呜呼知后人之读吾书者谓何?但取今日以示吾友,吾友读之而乐,斯亦足耳。
且未知吾之后身读之谓何,亦未知吾之后身得读此书者乎?吾又安所用其眷念哉!东都施耐庵。
】
(此也是金圣叹所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