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治通鉴
白话版《资治通鉴》txt·汉纪五十二 孝献皇帝乙初平二年(辛未、
汉纪五十二汉献帝初平二年(辛未,公元191年)
[1]春,正月,辛丑,赦天下。
[1]春季,正月,辛丑(初六),大赦天下。
[2]关东诸将议:以朝廷幼冲,迫于董卓,远隔关塞,不知存否,幽州牧刘虞,宗室贤俊,欲共立为主。
曹一操一曰:“吾等所以举兵而远近莫不响应者,以义动故也。
今幼主微弱,制于一奸一臣,非有昌邑亡国之衅,而一旦改易,天下其孰安之!诸君北面,我自西向。”
韩、袁绍以书与袁术曰:“帝非孝灵子,欲依绛、灌诛废少主、迎立代王故事,奉大司马虞为帝。”
术陰有不臣之心,不利国家有长君,乃外托公义以拒之。
绍复与术书曰:“今西名有幼君,无血脉之属,公卿以下皆媚事卓,安可复信!但当使兵往屯关要,皆自蹙死;东立圣君,太平可冀,如何有疑!又室家见戮,不念子胥,可复北面乎?”
术答曰:“圣主陪睿,有周成之质,贼卓因危乱之际,威服百寮,此乃汉家小厄之会,乃云今上‘无血脉之属’,岂不诬乎!又曰“室家见戳,可复北面”,此卓所为,岂国家哉!赤心,志在灭卓,不识其他!”、绍竟遣故乐一浪一太守张岐等赍议上虞尊号。
虞见岐等,厉色叱之曰:“今天下崩乱,主上蒙尘,吾被重恩,未能清雪国耻;诸君各据州郡,宜共戮力尽心王室,而反造逆谋以相垢污邪!”固拒之。
等又请虞领尚书事,承制封拜,复不听,欲奔匈奴以自绝;绍等乃止。
[2]关东各州、郡起兵讨伐董卓的将领们商议,认为献帝年龄幼小,被董卓所控制,又远在长安,关塞相隔,不知生死,幽州牧刘虞是宗室中最贤明的,准备拥立他为皇帝。
曹一操一说:“我们这些人所以起兵,而且远近之人无不响应的原因,正由于我们的行动是正义的。
如今皇帝幼弱,虽为一奸一臣所控制,但没有昌邑王刘贺那样的可以导致亡国的过失,一旦你们改立别人,天下谁能接受!你们向北边迎立刘虞,我自尊奉西边的皇帝。”
韩、袁绍写信给袁术说:“皇帝不是灵帝的儿子,我们准备依周勃和灌婴废黜少主,迎立代王的先例,尊奉大司马刘虞为皇帝。”
袁术暗中怀有当皇帝的野心,认为国家有一个年长的皇帝对自己不利,于是表面假托君臣大义,拒绝了韩和袁绍的建议。
袁绍再次给袁术写信,说:“如今西边名义上有一个年幼的皇帝,而并没有皇家的血统。
公卿等朝臣都谄媚董卓,怎能再相信他们!只要派兵去守住必口要塞,自会把他们全都困死。
我们在东边拥立一个圣明的皇帝,就可期望过上太平日子,为什么迟疑不决?再说,咱们全家被杀,你不想想伍子胥是怎样为父兄报仇的,难道可以再向这样的皇帝称臣吗?”
袁术回信说:“皇帝职明睿智,有周成王姬诵那样的资质。
贼臣董卓乘国家危乱之时,用暴力压服群臣,这是汉朝的一个小小厄运,你意说皇帝‘没有皇家血统’,这岂不是诬蔑吗!你还说‘全家被杀,难道可以再向这样的皇帝称臣’,这事是董卓做的,岂是皇帝吗!我满腔赤诚,志在消灭董卓,不知其他的事情!”韩与袁绍竟然派遣前任乐一浪一郡太守张岐等带着他们的提议到幽州,向刘虞奉上皇帝的尊号。
刘虞见到张岐等人,厉声呵斥他们说:“如今天下四分五裂,皇帝在外蒙难,我受到国家重恩,未能为国雪耻。
你们各自据守州、郡,本应尽心尽力为王室效劳,却反而策划这种逆谋来沾污我吗!”他坚决拒绝。
韩等人又请求刘虞主持尚书事务,代表皇帝封爵任官,刘虞仍不接受,打算逃入匈奴将自己隔绝起来,袁绍等人这才作罢。
[3]二月,丁丑,以董卓为大师,位在诸侯王上。
[3]二月,丁丑(十二日),任命董卓为太师,地位在诸侯王之上。
[4]孙坚移屯梁东,为卓将徐荣所败,复收散卒进屯陽人。
卓遣东郡太过胡轸督步骑五千击之,以吕布为骑督。
轸与布不相得,坚出击,大破之,枭其都督华雄。
[4]孙坚率军移驻梁县以东,被董卓部将徐荣打败,他又收集残部进驻陽人。
董卓派遣东郡太守胡轸统率步、骑兵五千人,攻打孙坚,任命吕布为骑督。
胡轸与吕布不和,孙坚出来迎战,大破胡轸,斩杀他部下的都督华雄。
或谓袁术曰:“坚若得雒,不可复制,此为除狼而得虎也。”
术疑之,不运军粮。
坚夜驰见术,画地计校曰:“所以出身不顾者,上为国家讨贼,下尉将军家门之私雠。
坚与卓非有骨肉之怨也,而将军受浸一润之言,还相嫌疑,何也?”
术,即调发军粮。
有人对袁术说:“假如孙坚攻占洛陽,就不能再控制他,这是除掉了狼而得到了虎。”
袁术感到疑虑,便不再给孙坚运送军粮。
孙坚连夜奔驰,去见袁术,在地上画图为他分析形势,说:“我所以奋不顾身,上为国家讨伐逆贼,下为将军报家门私仇。
我与董卓并没有个人怨恨,而将军却听信外人的挑一拨之言来猜忌我,这是为什么?”
袁术惭愧不安,立即调发军粮。
坚还屯,卓遣将军李说坚,欲与和亲,令坚疏子弟任刺史、郡守者,许表用之。
坚曰:“卓逆天无道,今不夷汝三族,县示四海,则吾死不瞑目,岂将与乃和亲邪!”复进军大谷,距雒九十里。
卓自出,与坚战于诸陵间,卓败走,却屯渑池,聚兵于陕。
坚进至雒陽,击吕布,复破走。
坚乃扫除宗庙,祠以太牢,得传国玺于城南甄官井中;分兵出新安、渑池间以要卓。
孙坚回到驻地,董卓派将军李劝说孙坚,表示愿与孙坚结成儿女亲家,并要孙坚把他子弟中想做刺史、太守的,开列一个名单,由他推荐任用。
孙坚说:“董卓逆天无道,我今天要是不能灭你三族,昭示天下,则我死不瞑目,怎会与你结亲!”孙坚继续进军,抵达距洛陽九十里的大谷。
董卓亲自出击,与孙坚在诸陵园之间交战,董卓败逃,退守渑池,在陕县集结兵力。
孙坚进入洛陽,进攻吕布,吕布也被打败,退走。
于是孙坚打扫皇帝宗庙,用猪、牛、羊进行祭祀。
在城南甄官署的水井中,找到了传国御玺。
他又分兵到新安、渑池,以一逼一十迫董卓。
卓谓长史刘艾曰:“关东军败数矣,皆畏孤,无能为也。
惟孙坚小戆,颇能用人,当语诸将,使知忌之。
孤昔与周慎西征边、韩于金城,孤语张温,求引所将兵为慎作后驻,温不听。
温又使孤讨先零叛羌,孤知其不克而不得止,遂行,留别部司马刘靖将步骑四千屯安定以为声势。
叛羌欲截归道,孤小击辄开,畏安定有兵故也。
虏谓安定当数万人,不知但靖也。
而孙坚随周慎行,谓慎求先将万兵造金城,使慎以二万作后驻。
边、韩畏慎大兵,不敢轻与坚战,而坚兵足以断其运道。
儿曹用其言,凉州或能定也。
温既不能用孤,慎又不能用坚,卒用败走。
坚以佐军司马,所见略与人同,固自为可;但无故从诸袁儿,终亦死耳!”乃使东中郎将董越屯渑池,中郎将段煨屯华陰,中郎将牛辅屯安邑,其余诸将布在诸县,以御山东。
辅,卓之婿也。
卓引还长安。
孙坚修塞诸陵,引军还鲁陽。
董卓对长史刘艾说:“关东的叛军屡败,都畏惧我,不会有什么作为。
只有孙坚有点不知死活,挺会用人,应该告诉诸将,让他们知道提防。
我从前与周慎到金城郡西征边章、韩遂,我向张温请求率领部下做周慎的后援,张温不同意。
张温又派我去讨伐先零的叛乱羌人,我知道不能取胜,但又不能不去,于是出发,留下别部司马刘靖率领四千步、骑兵驻在安定,作为呼应。
羌军想切断我的归路,我只作轻微攻击就冲开了阻截,这是因为他们害怕安定的驻军。
羌军以为安定会有数万大军,不知只有刘靖一支部队。
孙坚随周慎作战,向周慎请求先率一万人前往金城,让周慎率二万人为后援。
边章、韩遂害怕周慎的大军,不敢轻易与孙坚开战,而孙坚的军队足以切断他们的粮道。
假如周慎那帮小子能用孙坚的计谋,凉州或许能够平安。
而张温既不能听从我,周慎又不能听从孙坚,最后只能战败而退走。
孙坚是个佐军司马,见解却与我大致相同,确实是可用之才。
只是他无缘无故地跟随袁家的那些公子,最终还是会送命的!”于是,董卓派东中郎将董越驻守渑池,中郎将段煨驻守华陰,中郎将牛辅驻守安邑,其余的将领分布各县,以抵御山东联军的进攻。
牛辅是董卓的女婿。
董卓回到长安。
孙坚在修复历代皇帝的陵墓后,率军回到鲁陽。
[5]夏,四月,董卓至长安,公卿皆迎拜车下。
卓抵手谓御史中丞皇甫嵩曰:“义真,怖未乎?”
嵩曰:“明公以德辅朝廷,大庆方至,何怖之有!若一婬一刑以逞,将天下皆惧,岂独嵩乎!”卓一党一欲尊卓比太公,称尚父,卓以问蔡邕,邕曰:“明公威德,诚为巍巍,然此之太公,愚意以为未可,宜须开东平定,车驾还反旧京,然后议之。”
卓乃止。
[5]夏季,四月,董卓抵达长安。
公卿都来迎接,在他车前参拜。
董卓击掌对御史中丞皇甫嵩说:“皇甫义真,你害怕不害怕?”
皇甫嵩回答说:“您以德辅佐朝廷,巨大的喜庆方才到来,我有什么害怕的!如果随意杀戮,滥施刑罚,则天下人人畏惧,岂只是我一个人呢!”董卓的一党一羽想依照周朝开国功臣羌子牙的先例,尊称董卓为“尚父”。
董卓征求蔡邕的意见,蔡邕说:“您的威德,确实很高,但我觉得不可以与羌子牙相比。
应该等到平定函谷关以东的叛乱,皇帝返回旧京洛陽,然后再商议此事。”
于是董卓作罢。
卓使司隶校尉刘嚣箱吏民有为子不孝、为臣不忠、为吏不清、为弟不顺者,皆身诛,财物没官。
于是更相诬引,冤死者以千数。
百姓嚣嚣,道路以目。
董卓命令司隶校尉刘嚣,将官员与百姓中儿女不孝顺父母、臣属不忠于长官,官吏不清廉以及弟弟不尊敬兄长的人进行登记,一律处死,财物由官府没收。
于是有许多人互相诬告,含冤而死的人数以千计。
百姓惶恐不安,在路上相遇时,只敢用眼睛相互示意。
[6]六月,丙戌,地震。
[6]六月,丙戌(二十三日),发生地震。
[7]秋,七月,司空种拂免;以光禄大夫济南淳于嘉为司空。
太尉赵谦罢;以太常马日为太尉。
[7]秋季,七月,司空种拂被免职,任命光禄大夫、济南人淳于嘉为司空。
太尉赵谦被免职,任命太常马日为太尉。
[8]初,何进遣云中张杨还并州募兵,会进败,杨留上一党一,有众数千人。
袁绍在河内,杨往归之,与南单于於扶罗屯漳水。
韩以豪杰多归心袁绍,忌之;陰贬节其军粮,欲使其众离散。
会将曲义叛,与战而败,绍因与义相结。
[8]起初,何进派遣云中人张杨回并州去召募兵马。
恰跋上何进被杀,张杨就留在上一党一,有部众数千人。
袁绍在河内,张杨前往归附,与南匈奴单于於扶罗共同在漳水岸边扎营。
冀州刺史韩因为各地豪杰多拥戴袁绍,心中嫉妒,暗地里减少对袁绍的军粮供一应,想使他的军队离散。
正在这时,韩部将麴义叛变,韩进行讨伐,反被麴义战败。
袁绍就乘此机会与麴义相互联合。
绍客逢纪谓绍曰:“将军举大事而仰人资给,不据一州,无以自全。”
绍曰:“冀州兵强,吾士饥乏,设不能办,无所容立。”
纪曰:“韩庸才,可密要公孙瓒使取冀州,必骇惧,因遣辩士为陈祸福,迫于仓卒,必具逊让。”
绍然之,即以书与瓒。
瓒遂引兵而至,外托讨董卓而陰袭谋袭,与战不利。
会董卓入关,绍还军廷津,使处甥陈留高干及所亲颖川辛评、荀谌、郭图等说曰:“公孙瓒将燕、代之卒乘胜来南,而诸郡应之,其锋不可当。
袁车骑引军东向,其意未可量也,窃为将军危之!”惧,曰:“然则为之奈何?”
谌曰:“君自料宽仁容众为天下所附,孰与袁氏?”
曰:“不如也。”
“临危吐决,智勇过人,又孰与袁氏?”
曰:“不如也。”
谌曰:“袁氏一时之杰,将军资三不如之势,久处其上,彼必不为将军下也。
夫冀州,天下之重资也,彼若与公孙瓒并力取之,危亡可立而待也。
夫袁氏,将军之旧,且为同盟,当今之计,若举冀州以让袁氏,彼必厚德将军,瓒亦不能与之争矣。
是将军有让贤之名,而身安于泰山也。”
一性一怯,因然其计。
长史耿武、别驾闵纯、治中李历闻而谏曰:“冀州带甲百万,谷支十年。
袁绍孤客穷军,仰我鼻息,譬如婴儿在股掌之上,绝其哺一乳一,立可饿杀,奈何欲以州与之!”曰:“吾袁氏故吏,且才不如本初、度德两让,古人所贵,诸君独何病焉!”先是,从事赵浮、程涣将强一弩一万张屯孟津,闻之,率兵驰还。
时绍在朝哥朝清水,浮等从后来,船数万艘,众万余人,整兵鼓,夜过绍营,绍甚恶之。
浮等到,谓曰:“袁本初军无斗粮,各已离散,虽有张杨、於扶罗新附,未肯为用,不足敌也。
小从事等请以见兵拒之,旬日之间,必土崩瓦解;明将军但当开阁高枕,何忧何惧!”又不听,乃避位,出居中常侍越忠故舍,遣子送印绶以让绍。
绍将至,从事十人争弃去,独耿武、闵纯杖刀拒之,不能禁,乃止;绍皆杀之。
绍遂领冀州牧,承制以为奋威将军,而无所将御,亦无官属。
绍以广平沮授为奋武将军,使监护诸将,一宠一遇甚厚。
魏郡审配、钜鹿田丰并以正直不得志于韩,绍以丰为别驾,配为治中,及南陽许攸、逄纪、颖川荀谌皆为谋主。
袁绍的门客逢纪对袁绍说:“将军倡导大事,却要依靠别人供一应粮草,如果不能占据一个州作为根据地,就不能保全自己。”
袁绍说:“冀州兵强,而我的部下又饥又乏,假如不能成功,就没有立足之处了。”
逢纪说:“韩是一个庸才,您可秘密联络公孙瓒,让他攻打冀州。
韩必然惊慌恐惧,我们便乘机派遣有口才的使节去为他分析祸福,韩迫于突然发生的危机,必然肯把冀州出让给您。”
袁绍觉得有理,就写信给公孙瓒。
公孙瓒率军到冀州,表面上声称去讨伐董卓,而密谋袭击韩。
韩与公孙瓒交战,失败。
正好董卓进入函谷关,袁绍便率军返回延津,派外甥、陈留人高干与韩所亲信的颖川人辛评、荀谌、郭图等人去游说韩:“公孙瓒统率燕、代两地的军队乘胜南下,各郡纷纷响应,军锋锐不可当。
袁绍又率军向东移动,意图不可估量,我们为将军担心。”
韩心中恐慌,问他们说:“既然这样,那么该怎么办呢?“荀谌说:“您自己判断一下,宽厚仁义,能为天下豪杰所归附,比得上袁绍吗?”
韩说:“比不上。”
荀谌又问:“那么,临危不乱,遇事果断,智勇过人,比得上袁绍吗?”
韩说:“比不上。”
荀谌再问:“数世以来,广布恩德,使天下家家受惠,比得上袁绍吗?”
韩说:“比不上。”
荀谌说:“袁绍是这一时代的人中豪杰,将军以三方面都不如他的条件,却又长期在他之上,他必然不会屈居将军之下。
冀州是天下物产丰富的重要地区,他要是与公孙瓒合力夺取冀州,将军立刻就会陷入危亡的困境。
袁绍是将军的旧交,又曾结盟共讨董卓,现在办法是,如果把冀州让给袁绍,他必然感谢您的厚德,而公孙瓒也无力与他来争。
这样,将军便有让贤的美名,而自身则比泰山还要安稳。”
韩一性一情怯懦,于是同意了他们的计策。
韩的长史耿武、别驾闵纯、治中李历得到消息,劝阻韩说:“冀州地区可以集结起百万大军,所存粮食够吃十年。
袁绍只是一支孤单而缺乏给养的客军,仰仗我们的鼻息,好像怀抱中的婴儿,不能他一奶一吃,立刻就会饿死,为什么要把冀州交给他呢!”韩说:“我本来是袁家的老部下,才干也不如袁绍,自知能力不足而让贤,是古人所称赞的行为,你们为什么偏要反对呢?”
先前,韩派从事赵浮、程涣率领一万名弓一弩一手驻守孟泽,他们听到这个消息,率军一火速赶回冀州。
当时袁绍在朝歌清水口,赵浮等从后赶来,有战船数百艘,兵众一万余人,军容鼓声整齐,在夜里经过袁绍的军营,袁绍十分厌恶。
赵浮等赶到冀州,对韩说:“袁绍军中没有一斗粮食,已经各自离散,虽然有张杨、於扶罗等新近归附,但不会为他效力,不足以为敌。
我们这几个小从事,愿领现有部队抵御他,不过十天,袁军必然土崩瓦解。
将军您只管打开一房门,放心睡觉,既不用忧虑,也不必害怕!”韩仍不采纳,于是离开冀州牧官位,从官府中迁出,在中常侍赵忠的旧宪居住,派儿子把印绶送给袁绍,让出冀州。
袁绍将要到达邺城,韩部下的十名从事争先恐后地离开韩,唯独耿武、闵纯挥刀阻拦,但禁止不了,只好作罢。
袁绍来到后,将耿武、闵纯二人处死。
袁绍于是兼任冀州牧,以皇帝的名义任命韩为奋威将军,但既没有兵,也没有官属。
袁绍任命广平人沮授为奋武将军,派他临护所有将领,对他十分一宠一信。
魏郡人审配、巨鹿人田丰都因为人正直,不为韩欣赏,袁绍任命田丰为别驾,审配为治中,与南陽人许攸、逢纪、颖川人荀谌都成为袁绍的主要谋士。
绍以河内朱汉为都官从事。
汉先为韩所不礼,且欲微迎绍意,擅发兵围守第,拔刃登屋,走上楼,收得大儿,槌折两脚;绍立收汉,杀之。
犹忧怖,从绍索去,往依张邈。
后绍遣使诣邈,有所计议,与邈耳语;在坐上,谓为见图,无何,起至溷,以书刀自一杀。
袁绍任命河内人朱汉为都官从事。
朱汉原先曾被韩轻慢,这时又想迎一合袁绍的心意,便擅自发兵包一皮围韩的住宅,拔刀登屋。
韩逃上楼去,朱汉捉到韩的大儿子,将他的两只脚打断。
袁绍立即逮捕朱汉,将他处死。
但是韩仍然优虑惊恐,请求袁绍让他离去,袁绍同意,于是韩就去投奔陈留郡太守张邈。
后来,袁绍派使者去见张邈,商议机密时,使者在张邈耳边悄声细语。
韩当时在座,以为是在算计自己。
过了一会儿,他起身走进厕所,用刮削简牍的书刀自一杀。
鲍信谓曹一操一曰:“袁绍为盟主,因权专利,将自生乱,是复有一卓也。
若抑之,则力不能制,祗以遘难。
且可规大河之南以待其变。”
一操一善之。
会墨山、于毒、白绕、眭固等十余万众略东郡,王肱不能御。
曹一操一引兵入东郡,击白绕于濮陽,破之。
袁绍因表一操一为东郡太守,治东武陽。
鲍信对曹一操一说:“袁绍身为盟主,却利用职权,专谋私利,将自行生乱,成为第二个董卓。
如果抑制他,我们没有力量,只会树敌。
我们可暂且先去黄河以南发展势力,等待形势变化。”
曹一操一十分同意。
正好黑山、于毒、白绕、眭固等下余万人进攻东郡,太守王肱不能抵御。
曹一操一就率军进入东郡,在濮陽进攻白绕,将白绕打败。
于是,袁绍便向朝廷举荐曹一操一为东郡太守,曹一操一将郡府设在东武陽。
[9]南单于劫张杨以叛袁绍,屯于黎陽。
董卓以杨为建义将军、河内太守。
[9]南匈奴单于於抚罗动持张杨,背叛了袁绍,驻军黎陽。
董卓任命张杨为建义将军,河内郡太守。
[10]太史望气,言当有大臣戮死者;董卓使人诬卫张温与袁术交通,冬,十月,壬戌,笞杀温于市以应之。
[10]太史观察天象后声称,朝中大臣中将有人被杀死。
董卓借机派人诬告卫尉张温与袁术秘密联络。
冬季,十月,壬戌(初一),将张温在闹市中笞打而死,以应天象。
[11]青州黄巾寇勃海,众三十万,欲与黑山合。
公孙瓒率步骑二万人逆击于东光南,大破之,斩首三万余级。
贼弃其辎重,奔走渡河;瓒因其半济薄之,贼复大破,死者数万,流血丹水,收得生口七万余人,车甲财物不可胜算,威名大震。
[11]青州黄巾军进攻勃海,部众达三十万人,准备与黑山军会合。
公孙瓒率领步、骑兵二万人在东光县以南迎击,大破黄巾军,斩杀三万余人。
黄巾军丢弃辎重,奔逃渡过黄河。
公孙瓒在黄巾军流过一半时一逼一十近,黄巾军再次大败,死了数万人,河水被血染成了红色。
被浮虏的有七万余人,车辆、甲胄和财物不计其数。
公孙瓒威名大震。
[12]刘虞子和为侍中,帝思东归,使和伪逃董卓,潜出武关诣虞,令将兵来迎。
和至南陽,袁术利虞为援,留和不遣,许兵至俱西,令和为书与虞。
虞得书,遣数千骑诣和。
公孙瓒知术有异志,止之,虞不听。
瓒恐术闻而怨之,亦遣其从弟越将千骑诣术,而陰教术执和,夺其兵,由是虞、瓒有隙。
和逃术来北,复为袁绍所留。
[12]刘虞的儿子刘和在宫廷担任侍中,献帝想要东归洛陽,便命刘和假装逃避董卓,秘密地经武关去见刘虞,要刘虞出兵去接献帝。
刘和走到南陽时,袁术企图利用刘虞为外援,便扣住刘和,应许在刘虞兵到之后一起西行,命刘和给刘虞写信。
刘虞接到信后,便派数千名骑兵去见刘和。
公孙瓒知道袁术素有称帝的野心,就劝阻刘虞,但是刘虞不听。
公孙瓒害怕袁术知道此事后会怨恨自己,也派堂弟分孙越率领一千名骑兵去见袁术,并暗中挑唆袁术扣留刘和,吞并刘虞派去的队伍。
从此刘虞与公孙瓒有了仇怨。
刘和从袁术处逃走北上,又被袁绍留住不放。
是时关东州、郡务相兼并以自强大,袁绍、袁术亦处离贰。
术遣孙坚击董卓未返,绍以会稽周昂为豫州刺史,袭夺坚陽城。
坚叹曰:“同举义兵,将救社稷,逆贼筐破而各若此,吾当谁与戮力乎!”引兵击昂,走之。
袁术遣公孙越助坚攻昂,越为流矢所中死。
公孙瓒怒曰:“余弟死,祸起于绍。”
遂出军屯磐河,上书数绍罪恶,进兵攻绍。
冀州诸城多叛绍从瓒,绍惧,以所佩勃海太守印绶授瓒从弟范,遣之郡,而范遂背绍,领勃海兵以助瓒。
瓒乃自署其将帅严纲为冀州刺史,田楷为青州刺史,单经为兖州刺史,又悉改置郡、县守、令。
这时,函谷关以东的各州、郡长官只顾相互吞并,扩充自己的势力,袁绍、袁术兄弟自身也离心离德。
袁术派孙坚前去攻打董卓,孙坚尚未返回,袁绍就任命会稽人周昂为豫州刺史,偷袭并攻占孙坚的根据地陽城。
孙坚叹息道:“大家共同为大义而起兵,想要拯救国家,现在逆贼董卓就要被打败了,但我们却各自如此相待,我能与谁一起合力奋战呢!”孙坚率军还击周昂,周昂败退。
袁术派公孙越帮助孙紧进攻周昂,公孙越被流箭射死。
公孙瓒知道后大怒,说:“我弟弟的死,祸首就是袁绍。”
于是他率军驻扎磬河,上书朝廷,历数袁绍所犯的罪恶,然后进军攻击袁绍。
冀州下属各城多数背叛袁绍而响应公孙瓒。
袁绍感到恐慌,便把自己所佩带的勃海太守印绶授予公孙瓒的堂弟公孙范,派他前往勃海郡出任太守,以求和解。
然而,公孙范随即便背叛了袁绍,率领勃海郡的军队,前去协助公孙瓒。
于是公孙瓒自行任命部将严纲为冀州刺史,田楷为青州刺史,单经为兖州刺史,并全部更换了各郡、县的长官。
初,诼郡刘备,中山靖王之后也,少孤贫,与母以贩为业,长七尺五寸,垂手下膝,顾自儿其耳;有大志,少语言,袁怒不形于色。
尝与公孙瓒同师事卢植,由是往依瓒。
瓒使备与田楷徇青州有功,因以为平原相。
备少与河东关羽、涿郡张飞相友善;以羽、习为别部司马,分统部曲。
备与二人寝则同一床一,恩若兄弟,而稠人广坐,侍立终日,随备周旋,不避艰险。
常山赵云为本郡将吏兵诣公孙瓒,瓒曰:“闻贵州人皆愿袁氏,群何独迷而能反乎!”云曰:“天下汹汹,未知孰是,民有倒县之厄,鄙州论议,从仁政所在,不为忽袁公,私明将军也。”
刘备见而奇之,深加接纳,云遂从备至平原,为备主骑兵。
当初西汉中山靖王刘胜的后裔、涿郡人刘备,幼年丧父,家境贫苦,与母亲一起靠贩卖草鞋为生。
刘备身高七尺五寸,双手下垂时能够超过膝盖,耳朵很大,连自己的眼睛都能看得到。
他胸怀大志,不多说话,喜怒不形于色。
他因曾经与公孙瓒一起在卢植门下学习儒家经义,所以便投靠公孙瓒。
公孙瓒派他与田楷夺取青州,建立了战功,因此被任命为平原国相。
刘备年轻时与河东人关羽、涿郡人张飞交情深厚,于是委派他们两人为别部司马,分别统领部队。
他与这两人同榻而眠,情同手足,但是在大庭广众之中,关羽和张飞整日站在刘备身边侍卫。
他们跟随刘备应付周旋,不避艰险。
常山人赵云率领本郡的队伍前去投奔公孙瓒,公孙瓒问他说:“听说你们冀州人都愿归顺袁绍,怎么唯独你能迷途知返呢?”
赵云答道:“天下大乱,不知道谁是能够拯救大难的人。
百姓遭受的痛苦,就像是被倒吊起来一样。
我们冀州的百姓,只是向往仁政,并不是轻视袁绍而亲附将军。”
刘备见到赵云后,认为他胆识出众,便用心交结。
于是赵云就随刘备到平原国,为他统领骑兵。
[13]初,袁术之得南陽,户口数百万,而术奢一婬一肆欲,征敛无度,百姓苦之,稍稍离散。
既与袁绍有隙,各立一党一援以相图谋。
术结公孙瓒而绍连刘表,豪杰多附于绍。
术怒曰:“群竖不吾从而从吾家奴乎!”又与公孙瓒书曰:“绍非袁氏子。”
绍闻大怒。
[13]当初,袁术占领南陽时,有户口数百万,但他骄奢一婬一逸,征收赋税没有限度,百姓困苦,逐渐外逃。
他与袁绍结下怨仇后,两人自树立一党一羽,寻求外援,互相算计。
袁术勾结公孙瓒,袁绍则联合刘表。
当时,豪杰多数都归附袁绍。
袁术愤怒地说:“这些小子不跟随我,反而跟随我们家的家奴吗!”他还给公孙瓒写信说:“袁绍不是袁家的儿子。”
袁绍听到后大怒。
术使孙坚击刘表,表遣其将黄祖逆战于樊、邓之间,坚击破之,遂围襄陽。
表夜遣黄祖潜出发兵,祖将兵欲还,坚逆与战,祖败走,窜岘山中。
坚乘胜,夜追祖,祖部曲兵从竹木间暗射坚,杀之。
坚所举孝廉长沙桓阶诣表请坚丧,表义而许之。
坚兄子贲率其士众就袁术,术复表贲为豫州刺史。
术由是不能胜表。
袁术派孙坚去攻击荆州刺史刘表,刘表派部将黄祖在樊城和邓县一带迎战。
孙坚打败黄祖,于是围困襄陽。
刘表派黄祖乘夜偷偷出城,前去调集各郡的授军,黄祖率军想要返回襄陽时,孙坚迎击,黄祖败退,逃入岘山。
孙坚乘胜连夜追赶,黄祖的部曲潜伏一在竹林树丛之中,用暗箭将孙坚射死。
孙坚生前推荐的孝廉长沙人桓阶晋见刘表,请求他归还孙坚的一尸一体安葬。
刘表为他的义举所感动,表示同意发还。
孙坚哥哥的儿子孙贲率领孙坚的部队投靠袁术。
袁术又上表推荐孙贲担任豫州刺史。
从此以后,袁术不再能战胜刘表。
[14]初,董卓入关,留朱俊守雒陽,而俊潜与山东诸将通谋,惧为卓所袭,出奔荆州。
卓以弘农杨懿为河南尹;俊按引兵还雒,击懿,走之。
俊以河南残破无所资,乃东屯中牟,移书州郡,请师讨卓。
徐州刺史陶谦上俊行车骑将军,遣一精一兵三千助之,余州郡亦有所给。
谦,丹陽人。
朝廷以黄巾寇乱徐州,用谦为刺史。
谦至,击黄巾,大破走之,州境晏然。
[14]当初,董卓入函谷关时,留朱俊镇守洛陽。
而朱俊暗中与山东地区的将领们联络,他怕董卓发觉后会出兵袭击,就逃到荆州。
董卓任命弘农人杨懿为河南尹,朱俊又率军返回洛陽,进攻杨懿,杨懿败逃。
朱俊见洛陽已残破不堪,便向东移驻中牟县。
同时向各州、郡发出公文,号召各地派军讨伐董卓。
徐州刺史陶谦上表推荐朱俊代理车骑将军,并派三千名一精一兵援助朱俊,其他州、郡也纷纷响应。
陶谦是丹陽人,朝廷因黄巾军侵扰徐州,便任命他为刺史。
陶谦到职之后,大破黄巾军,将其逐出,恢复了徐州境内的秩序。
[15]刘焉在益州陰图异计。
沛人张鲁,自祖父陵以来世为五斗米道,客居于蜀。
鲁母以鬼道常往来焉家,焉乃以鲁为督义司马,以张为别部司马,与合兵掩杀汉中太守苏固,断绝斜谷阁,杀害汉使。
焉上书言“米贼断道,不得复通”。
又托他事杀州中豪强王咸、李权等十余人,以立威型。
犍为太守任岐及校尉贾龙由此起兵攻焉,焉击杀岐、龙。
焉意渐盛,作乘舆车具千余乘,刘表上“焉有似子夏在西河疑圣人”之论。
时焉子范为左中郎将,诞为治书御史,璋为奉车都尉,皆从帝在长安,惟小子别部司马瑁素随焉;帝使璋晓喻焉,焉留璋不遣。
[15]刘焉在益州暗中策划独立。
沛国人张鲁从他祖父张陵创立五斗米道以来,世代信奉,迁到蜀地居住。
张鲁的母亲因会神秘的道术,经常出入刘焉家中,于是刘焉任命张鲁为督义司马,张为别部司马,派两人联合率兵攻杀汉中郡太守苏固,并封锁了益州到长安的通道斜谷阁,截杀朝廷派来的使臣。
刘焉上书朝廷,说:“米贼将道路阻断,不能再与朝廷联系。”
又找借口杀死州中豪强王咸、李权等十余人,以建立型威。
犍为郡太守任岐与校尉贾龙因此起兵攻打刘焉,刘焉迎击,杀死任岐、机龙。
刘焉渐渐得意忘形,制作了唯有皇帝才能使用的御车及其他车具一千多辆。
荆州刺史刘表为此上书说:“刘焉在益州处处仿效皇帝,就像子夏在西河模仿孔圣人一样。”
当时,刘焉的儿子刘范为左中郎将,刘诞为治书御史,刘璋为奉车都尉,都跟随献帝住在长安,只有小儿子别部司马刘瑁一直跟随在刘焉身边。
献帝派刘璋到益州,向刘焉讲清道理,刘焉则将刘璋留下,不让他再回长安。
[16]公孙度威行海外,中国人士避乱者多归之,北海管宁、邴原、王烈皆往依焉。
宁少时与华歆为友,尝与歆共锄菜,见地有金,宁挥锄不顾,与瓦石无异,歆提而掷之,人以是知其优劣。
邴原远行游学,八九年而归,师友以原不饮酒,会米肉送之;原曰:“本能饮酒,但以荒思废业,故断之耳。
今当远别,可一饮燕。”
于是共坐饮酒,终日不醉。
宁、原俱以一操一尚称,度虚馆以侯之。
宁既见度,乃庐于山谷,时避难者多居郡南,而宁独居北,示无还志,后渐来从之,旬月而成邑。
宁每见度,语唯经典,不及世事;还山,专讲《诗》、《书》,习俎豆,非学者无见也。
由是度安其贤,民化其德。
邴原一性一刚直,清议以格物,度以下心不安之。
宁谓原曰:“潜龙以不见成德。
邴原一性一刚直,清议以格物,度以下心不安之。
宁谓原曰:“潜龙以不见成德。
言非其时,皆招祸之道也。”
密遣原逃归,度闻之,亦不复追也。
王烈器业过人,少时名闻在原、宁之右。
善于教诱,乡里有盗牛者,主得之,盗请罪,曰:“型戮是甘,乞不使王彦方知也!”烈闻而使人谢之,遗布一端。
或问其故,烈曰:“盗惧吾闻其过,是有耻恶之心,既知耻恶,则善心将生,故与布以劝为善也。”
后有老父遗剑于路,行道一人见而守之,至暮,老父还,寻得剑,怪之,以事告烈,烈使推求,乃先盗牛者也。
诸有争讼曲直将质之于烈,或至途而反,或望庐而还,皆相推以直,不敢使烈闻之。
度欲以为长史,烈辞之,为商贾以自秽,乃免。
[16]公孙度的声威远传海外,中原地区人士为了躲避战乱纷纷归附他。
北海人管宁、邴原和王烈都前往投奔。
管宁少年时与华歆是朋友,曾一起锄菜,看到地上有一块黄金,管宁继续挥锄不止,视黄金如同瓦砾,华歆却将黄金拾起后又扔掉。
人们从这件事上判断出他们二人的优劣。
邴原曾到远方去游学,八九年后才返回家乡,老师和朋友们以为他不会喝酒,所以只拿来米和肉为他送行。
邴原说:“我本来有酒量,只是因为怕荒废学业,才将酒戒掉。
如今就要与你们远别,可以喝一次。”
于是与众人坐在一起饮酒,喝了一天也没醉。
管宁、邴原都以节一操一高尚而闻名于世,公孙度听说他们来到辽东,便准备宾馆,迎候二人。
管宁见过公孙度之后,就在山谷中修建小屋。
当时前来避难的人一大多居住在郡城南郊,而唯独管宁住在北郊,表示他不想返回家乡。
后来人们渐渐地在他的周围落户。
不过一个月,就形成了村庄。
管宁每次见到公孙度,只谈儒学经典,不涉及世事;回到山中,则专门讲授《诗经》、《尚书》,研习古代祭祀的礼仪,只会见学者,不见其他的人。
因此,公孙度因管宁为人贤明而不再提防他,民间则受到他品德的感化。
邴原为人一性一情刚直,喜欢评价人物,抨击不合理的现象,从公孙度以下的各级官吏,都对他表示不满。
管宁对邴原说:“隐藏的龙,以不为人所见而成其德。
不合时机而发表意见,都会招来灾祸。”
他秘密教邴原逃回中原。
公孙度听说后,也没有派人追赶。
王烈器度宽宏,学业一精一深,年轻时名望在管宁、邴原之上。
他善于教诲,乡里有人偷牛,被牛的主人捉住,偷牛贼请求说:“甘愿受型被杀,只求不让王烈知道。”
王烈听说后让人前去看他,并送给他一匹布。
有人询问送布的原因,王烈说:“偷牛贼害怕我听到他的过失,表示他还有羞耻心。
既然知道羞耻,就能够生出善心。
我送给他布,就是鼓励他从善。”
后来,有一位老人将佩剑丢失在路上,一位行人看到后,便守在旁边,到了傍晚,老人回来,找到了丢失的剑,大为惊奇,便把这件事告诉王烈。
王烈派人调查,原来守剑的人就是从前那个偷牛贼。
民间发生争执后,去请王烈裁决,有的才走到半路,有的只看到他的住宅,便纷纷退回去,向对方表示让步,而不愿让王烈知道他们有过纠纷。
公孙度想任命王烈为长史,王烈推辞不受,而去经营商业来贬低自己,表示无意为官。
公孙度这才作罢。
三年(壬申、192)
三年(壬申,公元192年)
[1]春,正月,丁丑,赦天下。
[1]春季,正月,丁丑(疑误),大赦天下。
[2]董卓遣牛辅将兵屯陕,辅分遣校尉北地李、张掖郭汜、武威张济将步骑数万击破朱俊于中牟,因掠陈留、颖川诸县,所过杀虏无遗。
[2]董卓派牛辅率军驻在陕县,牛辅分别派遣校尉北地人李、张掖人郭汜、武威人张济率领步、骑兵数万人袭击中牟,大败朱俊,并沿抢掠陈留、颖川两郡所属各县,所过之处,烧杀掳掠,人民几乎死尽。
初,荀淑有孙曰,少有才名,何见而异之,曰:“王佐才也!”及天下乱,谓父老曰:“颖川四战之地,宜亟避之。”
乡人多怀土不能去,独率宗族去依韩。
会袁绍已夺位,待以上宾之礼。
度绍终不能定大业,闻曹一操一有雄略,乃去绍从一操一。
一操一与语,大悦,曰:“吾子房也!”以为奋武司马。
其乡人留者,多为、汜等所杀。
当初,荀淑的孙子荀,从小就有才华名望。
何见到他大为惊异,说:“真是一个辅佐君王的人才!”及至天下大乱,荀对乡里父老说:“颖川地势平阔,四面受敌,应该尽早躲避。”
乡里人多依恋故土,舍不得离去。
只有荀率领他的家族前去投奔韩。
这时袁绍已经夺取了韩的地位,他用上宾之礼接待荀。
荀认为袁绍最终不能成就大业,听说曹一操一有雄才大略,于是离开袁绍,前去投奔曹一操一。
曹一操一与他面谈之后,大为高兴,说:“这就是我的张良!”于是任命他为奋武司马。
那些留在颖川未走的乡人,多在这次劫难中被李、郭汜等杀害。
[3]袁绍自出拒公孙瓒,与瓒战于界桥南二十里。
瓒兵三万,其锋甚锐。
绍令义领一精一兵八百先登,强一弩一千张夹承之。
瓒轻其兵少,纵骑腾之。
义兵伏下不动,未至十数步,一时同发,欢呼动地,瓒军大败。
斩其所置冀州刺史严纲,获甲首千余级。
追至界桥,瓒敛失还战,义复破之,遂到瓒营,拔其牙门,余众皆走。
[3]袁绍亲自率军迎战公孙瓒,两军会战于界桥以南二十里处。
公孙瓒部下有三万人马,锐不可当。
袁绍命令义率领一精一兵八百人为先锋,并在左右两侧布置了一千张强一弩一。
公孙瓒轻视义兵少,命令骑兵冲阵。
义的士兵则用盾牌掩护身一体,一动不动。
等双方相距不到十几步时,两侧弓一弩一齐发,喊杀之一声动地。
公孙瓒军大败,他所任命的冀州刺史严纲被杀,死亡一千余人。
义率兵追至界桥,公孙瓒集结军队,进行反扑。
义再次大胜,于是到达公孙瓒军营,拔掉了营门大旗。
公孙瓒的残军全部逃走。
初,兖州刺史刘岱与绍、瓒连和,绍令妻子居岱所,瓒亦遣从事范方将骑助岱。
及瓒击破绍军,语岱令遣绍妻子,别敕范方:“若岱不遣绍家,将骑还!吾定绍,将回兵于岱。”
岱与官属议,连日不决,闻东郡程昱有智谋,召而问之。
昱曰:“若弃绍近援而求瓒远助,此假人于越以救溺子之说也。
夫公孙瓒非袁绍之敌也,今虽坏绍军,然终为绍所禽。”
岱从之。
范方将其骑归,未至而瓒败。
起初,兖州刺史刘岱与袁绍、公孙瓒的关系都很好。
袁绍让自己的妻子儿女寄居在刘岱家中,公孙瓒也派从事范方率领骑兵前往协助刘贷。
及至公孙瓒初次击败袁绍的军队后,告诉刘岱,让交出袁绍的家眷。
同时另下命令给范方:“如果刘岱不交出袁绍的家眷,就率领骑兵返回。
等我平定袁绍之后,再对刘岱用兵。”
刘岱与部属商议对策,一连几天不能决定。
后听说东郡人程昱足智多谋,便召他来征询意见。
程昱说:“舍弃冀州袁绍这个近援,而想得到幽州公孙瓒的远助,就好像到遥远的越地去请游泳能手来解救这里已快淹死的人一样,是毫无用处的。
而且公孙瓒不是袁绍的对手,如今公孙瓒打败袁绍的军队,然而他紧终将被袁绍擒获。”
刘岱听从了他的意见。
范方率骑兵离开兖州,返回公孙瓒的大营,还未到达,公孙瓒便已经溃败。
[4]曹一操一军顿丘,于毒等攻东武陽。
一操一引兵西入山,攻毒等本屯。
诸将皆请救武陽。
一操一曰:“使贼闻我西而还,武陽自解也;不还,我能败其本屯,虏不能拔武陽必矣。”
遂行。
毒闻之,弃武陽还。
一操一遂击眭固及匈奴於扶罗于内黄,皆大破之。
[4]曹一操一驻军顿丘,于毒等进攻东武陽。
曹一操一命令军队西行入山,前去攻击于毒等的营寨。
部下将领全都请求援救东武陽。
曹一操一说:“让叛匪听说我们西行,如果他们回来救援,那么东武陽的包一皮围不救自解;如果他们不回来,那么我们能够攻下他们的营寨,而他们肯定不能攻下武陽。”
于是率军出发。
于毒听说曹军西行,便放弃东武陽,赶回来援救营寨。
曹一操一乘势进军内黄,向眭固及南匈奴单于於扶罗发动进攻,大败这两支队伍。
[5]董卓以其弟为左将军,史子璜为中军校尉,皆典兵事,宗族内外并列朝廷。
卓侍妾怀抱中子皆封侯,弄以金紫。
卓车服僭似天子,召呼三台,尚书以下皆自诣卓府启事。
又筑坞于,高厚皆七丈,积谷为三十年储,自云:“事成,雄据天下,不成,守此足以毕老。”
[5]董卓任命他的弟董为左将军,倒子董璜为中军校尉,都执掌兵权。
他的宗族及亲戚都在朝中担任大官,就连董卓侍妾刚生下的儿子也都被封为侯爵,把侯爵用的金印和紫色绶带当作玩具。
董卓所乘坐的车辆和穿着的各种衣饰,都与皇帝的一样。
他对尚书台、御史台、符节台发号施令,尚书以下的官员都要到他的太师府去汇报和请示。
他又在地修建了一个巨大的堡坞,墙高七丈,厚也有七丈,里面存了足够吃三十年的粮食。
他对自己说:“大事告成,可以雄据天下;如果不成,守住这里也足以终老。”
卓忍于诛杀,诸将言语有蹉跌者,便戮于前,人不聊生。
司徒王允与司隶校尉黄琬、仆射士孙瑞、尚书杨瓒密谋诛卓。
中郎将吕布,便弓马,膂力过人,卓自以遇人无礼,行止常以布自卫,甚一爱一信之,誓为父子。
然卓一性一刚褊,尝小失卓意,卓拔手戟掷布,布拳捷避之。
而改容顾谢,卓意亦解。
布由是陰怨于卓。
卓又使布守中,而私于傅婢,益不自安。
王允素善待布,布见允,自陈卓几见杀之状,允因以诛卓之谋告布,使为内应。
布曰:“如父子何?”
曰:“君自姓吕,本非骨肉。
今忧死不暇,何谓父子?掷戟之时,岂有父子情邪!”布遂许之。
董卓一性一情残暴,随意杀人,部下将领言语稍有差错,就被当场处死,致使人人自危。
司徒王允与司隶校尉黄琬、仆射士孙瑞、尚书杨瓒等密谋除掉董卓。
中郎将吕布一精一于骑射,力气超过常人。
董卓知道自己待人寡恩无礼,害怕遭到暗害,无论去什么地方,都常常让吕布做自己的随从侍卫,对他十分一宠一信,发誓说情同父子。
但是董卓一性一情刚愎,曾经为了一件不合自己心意的小事,拔一出手戟掷向吕布。
吕布身手矫健,避开手戟,又和言悦色地向董卓道歉,董卓才息怒作罢。
吕布从此暗中怨恨董卓。
董卓又命吕布守卫中,吕布乘机与董卓的一位侍女私通,越发心中不安。
王允一向待吕布很好。
吕布见王允时,主动说出几乎被董卓所杀的事情,于是王允将诛杀董卓的计划告诉吕布,并让他做内应。
吕布说:“但我们有父子之情,怎么办?”
王允说:“你自姓吕,与他本没有骨肉关系,如今顾虑自己的生死都来不及,还谈什么父子!他在掷戟之时,难道有父子之情吗!”吕布于是应允。
夏,四月,丁巳,帝有疾新愈,大会未央殿。
卓朝服乘车而入,陈兵夹道,自营至宫,左步右骑,屯卫周匝,令吕布等捍卫前后。
王允使士孙瑞自书诏以授布,布令同郡骑都尉李肃与勇士泰谊、陈卫等十余人伪著卫士服,守北掖门内以待卓。
卓入门,肃以戟刺之;卓衷甲,不入,伤臂,堕车,顾大呼曰:“吕布何在!”布曰:“有诏讨贼臣!”卓大骂曰:“庸狗,敢如是邪!”布应声持矛刺卓,趣兵斩之。
主簿田仪及卓仓头前赴其一尸一,布又杀之,凡所杀三人。
布即出怀中诏版以令吏士曰:“诏讨卓耳,余皆不问。”
吏士皆正立不动,大称万岁。
百姓歌舞于道,长安中士女卖其珠玉衣装市酒肉相庆者,填满街肆。
弟、璜等及宗族老弱在,皆为其群下所斫射死。
暴卓一尸一于市,天时始热,卓素充肥,脂流于地,守一尸一吏为大炷,置卓脐中然之,光明达曙,如是积日。
诸袁门生聚董氏之一尸一,焚灰扬之于路。
坞中有金二三万斤,银八九万斤,锦绮奇玩积如丘山。
以王允录尚书事,吕布为奋威将军、假节、仪比三司,封温侯,共秉朝政。
夏季,四月,丁巳(疑误),献帝患病初愈,在未央殿大会朝中百官。
董卓身穿朝服,乘车入朝。
从军营到皇宫的道路两侧警卫密布,左侧是步兵,右侧是骑兵,戒备森严,由吕布等在前后侍卫。
王允命士孙瑞自己书写诏书交给吕布。
吕布让同郡人、骑都尉李肃与勇士秦谊、陈卫等十余人冒充卫士,身穿卫士的服装,埋伏一在北掖门等待董卓。
董卓一进门,李肃举戟刺去,董卓内穿铁甲,未能刺入,只伤了他的手臂,跌到车下。
董卓回头大喊:“吕布在哪里?”
吕布说:“奉皇帝诏令,讨伐贼臣!”董卓大骂说:“狗崽子,你胆敢如此!”吕布没等董卓骂完,就手持铁矛将他刺死,并催促士兵砍下他的头颅。
主簿田仪及董卓的奴仆扑到董卓的一尸一前,又被吕布杀死,共杀了三个人。
吕布随即从怀中取出诏书,命令官兵们说:“皇帝下诏,只讨董卓,其他人一概不问。”
官兵们听后都立正不动,高呼万岁。
百姓大街道上唱歌跳舞,以示庆祝。
长安城中的士人、妇女卖掉珠宝首饰及衣服,用来买酒买肉,互相庆贺,街市拥挤得水泄不通。
董卓的弟弟董、董璜以及留在坞的董氏家族老幼,都被他们的部下用刀砍死,或用箭射死。
董卓的一尸一体被拖到市中示众。
当时天气渐热,董卓一向身一体肥胖,油脂流到地上,看守一尸一体的官吏便作了一个大灯捻,放在董卓的肚一脐上点燃,从晚上烧到天亮,就这样一连烧了几天。
受过董卓迫害的袁氏家族的门生们,把已被斩碎的董卓一尸一体收拢起来,焚烧成灰,所撤在大路上。
坞中藏有黄金二三万斤,白银八九万斤,绫罗绸缎、奇珍异宝堆积如山。
献帝任命王允主持尚书事务;吕布为奋威将军,假节,礼仪等待遇均与三公相等,封温侯,与王允一起主持朝政。
卓之死也,左中郎将高陽侯蔡邕在王允坐,闻之惊叹。
允勃然,叱之曰:“董卓国之大贼,几亡汉室,君为王臣,所宜同疾,同怀其私遇,反相伤痛,岂不共为逆哉!”即收付廷尉。
邕谢曰:“身虽不忠,古今大义,耳所厌闻,口所常玩,岂当背国而向卓也!愿黥首刖足,继成汉史。”
士大夫多矜救之,不能得。
太尉马日谓允曰:“伯喈旷世逸才,多识汉事,当续成后史,为一代大典;而所坐至微,诛之,无乃失人望乎!”允曰:“昔武帝不杀司马迁,使作谤书流于后世。
方今国祚中衰,戎马在郊,不可令佞臣执笔在幼主左右,既无益圣德,复使吾一党一蒙其讪议。”
日退而告人曰:“王公其无后乎!善人,国之纪也;制作,国之典也;灭纪废典,其能久乎!”邕遂死狱中。
董卓被杀时,左中郎将、高陽侯蔡邕正在王允家中作客,听到这一消息后,为之惊叹。
王允勃然大怒,斥责说:“董卓是国家的大贼,几乎灭亡了汉朝王室的统治。
你是汉朝的大臣,应当同仇敌忾,而你怀念他的私人恩惠,反为他悲痛,这岂不是与他共同为逆吗!”当时就将蔡邕逮捕,送交廷尉。
蔡邕承认自己有罪,说:“虽然我身处这样一个不忠的地位,但对古今的君臣大义,耳中常听,口中常说,怎么会背叛国家而袒护董卓呢!我情愿在脸上刺字,砍去脚,让我继续写完《汉史》。”
许多士大夫同情蔡邕,设法营救他,但没有成功。
太尉马日对王允说:“蔡伯喈是旷世奇才,对汉朝的史事典章了解很多,应当让他完成史书,这将是一代大典。
而且他所犯的罪是微不足道的,杀了他,岂不使天下士人失望!”王允说:“从前武帝不杀司马迁,结果使得他所作的谤书《史记》流传后世。
如今国运中衰,兵马就在郊外,不能让一奸一佞之臣在幼主身边撰写史书,这既无益于皇帝的圣德,还会使我们这些人受到讥讽。”
马日退出后,对别人说:“王允的后代大概要灭绝!善人是国家的楷模,史著是国家的经典。
毁灭楷模,废除经典,国家如何能够长久?”
于是,蔡邕就死在狱中。
初,黄门侍郎荀攸与尚书郑泰、侍中种辑等谋曰:“董卓骄忍无亲,虽资强兵,实一匹夫耳,可直刺杀也。”
事垂就而觉,收攸系狱,泰逃奔袁术。
攸言语饮食自若,会卓死,得免。
起初,黄门侍郎荀攸与尚书郑秦、侍中种辑等秘密商议:“董卓骄横残忍,没有真正的亲信,虽然手握强兵,实际上不过是一个孤立的独夫民贼,可以径直把他刺死!”事情将成,而消息泄露,荀攸被捕入狱,郑泰逃走,投奔袁术。
荀攸在狱中沉着镇定,言谈和饮食都与平时一样。
恰好董卓被杀,荀攸得以幸免。
[6]青州黄巾寇兖州,刘岱欲击之,济北相鲍信谏曰:“今贼众百万,百姓皆震恐,士卒无斗志,不可敌也。
然贼军无辎重,唯以钞略为资,今不若畜士众之力,先为固守;彼欲战不得,攻又不能,其势必离散,然后选一精一锐,据要害,击之可破也。”
岱不从,遂与战,果为所杀。
[6]青州的黄巾军攻掠兖州,兖州刺史刘岱准备出兵迎击。
济北国相鲍信劝阻他说:“如今黄巾军有百万之众,百姓全都十分恐慌,士兵也没有斗志,不能对付敌人。
然而黄巾军没有辎重,只靠抢劫来供一应军需。
我们不如保存实力,首先固守城池。
敌军求战不得,攻城不下,势必离散。
到那时再挑选一精一兵,分据各关口要塞,一定可以将敌军打败。”
刘岱不听,率军出战,果然被黄巾军杀死。
曹一操一部将东郡陈宫谓一操一曰:“州今无主,而王命断绝,宫请说州中纲纪,明府寻往牧之,资之以收天下,此霸王之业也。”
宫因往说别驾、治中曰:“今天下分裂而州无主;曹东郡,命世之才也,若迎以牧州,必宁生民。”
鲍信等亦以为然,乃与州吏万潜等至东郡,迎一操一领兖州刺史。
一操一遂进兵击黄巾于寿张东,不利。
贼众一精一悍,一操一兵寡弱,一操一抚循激励,明设赏罚,承间设奇,昼夜会战,战辄禽获,贼遂退走。
鲍信战死,一操一购求其丧不得,乃刻木如信状,祭而哭焉。
诏以京兆金尚为兖州刺史,将之部,一操一逆击之,尚奔袁术。
曹一操一的部将东郡人陈宫对曹一操一说:“现在刺史已死,州中无主,与朝廷的联系也已断绝,无法再委任新的刺史。
我想去说服州中的主要官员,同意由您来主持州中事务。
以此作为资本,进而夺取天下,这是霸王大业。”
于是,陈宫前去劝说别驾、治中等主要官员。”
如今天下分裂,而无人主持州政。
曹一操一是一代英才,假如迎接他做刺史,必然能够使百姓安宁。”
鲍信等也有同样的看法,便与州中官吏万潜等人来到东郡,迎接曹一操一兼任兖州刺史。
曹一操一随后率军到寿张县东攻击黄巾军,未能取胜。
黄巾军骁勇一精一悍,而曹军则兵力单薄。
曹一操一稳定军心,鼓舞士气,严明赏罚制度,并且连设奇计,昼夜不停地会战,每次都杀伤不少敌军。
于是黄巾军退出兖州。
鲍信战死,曹一操一悬赏寻找他的一尸一体,但终究没有找到,于是就雕刻了一个鲍信的木像。
下葬时,曹一操一亲去祭奠,放声大哭。
朝廷任命京兆人金尚为兖州刺史。
金尚将要赴任,遭到曹一操一迎击,金尚逃走,投奔了袁术。
[7]五月,以征西将军皇甫嵩为车骑将军。
[7]五月,任命征西将军皇甫嵩为车骑将军。
[8]初,吕布劝王允尽杀董卓部曲,允曰:“此辈无罪,不可。”
布欲以卓财物班赐公卿、将校,允又不从。
允素以剑客遇布,布负其功劳,多自夸伐,既失意望,渐不相平。
允一性一刚棱疾恶,初惧董卓,故折节下之。
卓既歼灭,自谓无复患难,颇自骄傲,以是群下不甚附之。
[8]当初,吕布劝王允把董卓的部曲全部杀死,王允说:“这些人没有罪,不能处死。”
吕布想把董卓的财物赏赐给朝中大臣及统兵将领,王允又没有答应。
王允一向把吕布视为一员武将,不愿他干预朝政。
而吕布认为自己诛杀董卓有功,到处夸耀。
既然屡次失望,心中逐渐不高兴。
王允一性一情刚直方正,嫉恶如仇,当初因为畏惧董卓,不得不委曲低头。
董卓被诛之后,他自认为不会再有什么祸难,颇为骄傲,因此部属们对他并不十分拥戴。
允始与士孙瑞议,特下诏赦卓部曲,既而疑曰:“部曲从其主耳。
今若名之恶逆而赦之,恐适使深自疑,非所以安之也。”
乃止。
又议悉罢其军,或说允曰:“凉州人素惮袁氏而畏关东,今若一旦解兵开关,必人人自危。
可以皇甫义真为将军,就领其众,因使留陕以安一抚之。”
允曰:“不然。
关东举义兵者,皆吾徒也,今若距险屯陕,虽安凉州,而疑关东之心,不可也。”
王允起初曾与士孙瑞商议,特别下诏赦免董卓部曲。
接着又感到迟疑,说道:“部曲只是遵从主人的命令,本无罪可言。
如今要把他们作为恶逆之人予以赦免,恐怕反会招致他们的猜疑,并不是令他们安心的办法。”
因而没有颁布赦书。
后又商议全部解散董卓所统率的军队。
有人对王允说:“凉州人一直害怕袁绍,畏惧关东的大军。
如今若是一旦解散军队,打开函谷关,董卓的部下一定会人人自危。
可任命皇甫嵩为将军,率领董卓的旧部,并留驻陕县以进行安一抚。”
王允说:“不然,关东的义兵将领与我们是一致的,现在如果再将大军留驻陕县,扼守险要,虽然安一抚了凉州人,却会使关东将领起疑,这是不行的。”
时百姓讹言当悉诛凉州人,卓故将校遂转相恐动,皆拥兵自守,更相谓曰:“蔡伯喈但以董公亲厚尚从坐;今既不赦我曹而欲使解兵,今日解兵,明日当复为鱼肉矣”。
吕布使李肃至陕,以诏歙诛牛辅,辅等逆与肃战,肃败,走弘农,布诛杀之。
辅怯失守,会营中无故自惊,辅欲走,为左右所杀。
李等还,辅已死,等无所依,遣使诣长安求赦。
王允曰:“一岁不可再赦。”
不许。
等益惧,不知所为,欲各解散,间行归乡里,讨虏校尉武威贾诩曰:“诸君若弃军单行,则一亭长能束君矣;不如相率而西,以攻长安,为董公报仇,事济,奉国家以正天下;若其不合,走未晚也。”
等然之,乃相与结盟,率军数千,晨夜西行。
王允以胡文才、杨整修皆凉州大人,召使东,解释之,不假借以温颜,谓曰:“关东鼠子,欲何为邪!卿住呼之?”
于是二人往,实召兵而还。
当时,百姓中盛传要杀死所有的凉州人,于是那些原为董卓部下的将领惊恐不安,全都控制军队,以求自保。
他们还相互传言:“蔡邕只因受过董卓的信任和厚待,尚且被牵连处死。
现在既没有赦免我们,又要解散我们的军队。
如果今天解散军队,明天我们就会成为任凭宰杀的鱼肉了。”
吕布派李肃前往陕县,宣布皇帝诏命,诛杀牛辅。
牛辅等率军迎击李肃。
李肃战败,逃回弘农,被吕布处死。
牛辅心中惶恐不安,恰巧遇上军营中无故发生夜惊,牛辅想弃军逃走,被左右亲信杀死。
李等回到大营时,牛辅已死,李等无以依靠,便派使者前往长安请求赦免。
王允回答说:“一年之内,不能发布两次赦免令。”
拒绝了他们的请求。
李等更加害怕,不知如何是好,打算解散军队,各人分别走小路逃回家乡。
讨虏校尉、武威人贾诩说:“如果你们放弃军队,孤身逃命,只需一个亭长就能把你们捉起来,不如大家齐心合力,西进攻打长安,去为董卓报仇。
如果事情成功,可以拥戴皇帝以号令天下,如若不成,再逃走也不迟。”
李等同意。
于是一起宣誓结盟,率领着数千人马,昼夜兼程向长安进发。
王允知道胡文才、杨整修都是凉州有威望的人物,便召见胡、杨二人,想让他们去东方会见李等人,解释误会。
可是王允在面见他们时,并没有和颜悦色,而是说:“这些潼关东面的鼠辈,想要干什么?你们去把他们叫来!”因此,胡文才和杨整修去见李等人,实际上是把大军召回长安。
随道收兵,比至长安,已十余万,与卓故部曲樊稠、李蒙等合围长安城,城峻不可攻,守之八日。
吕布军有叟兵内反,六月,戊午,引众入城,放兵虏掠。
布与战城中,不胜,将数百骑以卓头系马鞍出走,驻马青琐门外,招王允同去。
允曰:“若蒙社稷之灵,上安国家,吾之愿也;如其不获,则奉身以死之。
朝廷幼少,恃我而已,临难苟免,吾不忍也。
努力谢关东诸公,勤以国家为念!”太常种拂曰:“为国大臣,不能禁暴御侮,使白刃向宫,去将安之!”遂战而死。
李沿途招集人马,等到达长安时,已有十余万之众。
他们与董卓旧部樊稠、李蒙等会合,一起包一皮围了长安。
长安城墙高大,无法进攻。
守到第八天,吕布属下的蜀郡士兵叛变。
六月,戊午(初一),叛军引李部队入城,李等放纵士兵大肆抢掠。
吕布与李等在城中交战不胜,便率领数百名骑兵,把董卓的头颅挂在马鞍上,突围出走。
他在青琐门外停马,招呼王允一起逃走,王允回答说:“如果得到社稷之灵保佑,国家平安,这是我最大的愿望,如果此愿不能实现,那么我将为之献出生命。
如今皇帝年龄幼小,只能倚仗着我,遇到危险而自己逃命,我不忍心这样做。
请勉励关东的各位将领,常将皇帝和国家大局放在心上。”
太常种拂说:“身为国家大臣,不能禁止暴力,抵御凌一辱,致使刀槍指向皇宫,还想逃到哪里!”于是奋战而死。
汜屯南宫掖门,杀太仆鲁馗、大鸿胪周奂、城门校尉崔烈、越骑校尉王颀,吏民死者万余人,狼籍满道。
王允扶帝上宣平门避兵,等于城门下伏地叩头,帝谓等曰:“卿等放兵纵横,欲何为乎!”等曰:“董卓忠于陛下,而无故为吕布所杀,臣等为卓报雠,非敢为逆也。
请事毕诣廷尉受罪。”
等围门楼,共表请司徒王允出,问:“太师何罪?”
允穷蹙,乃下见之。
已未,赦天下,以李为扬武将军,郭汜为扬烈将军,樊稠等皆为中郎将。
等收司隶校尉黄琬,杀之。
李、郭汜等驻扎在南宫掖门,杀死太仆鲁馗、大鸿胪周奂、城门校尉崔烈、赵骑校尉王颀等人,官吏和百姓被杀一万余人,一尸一体散乱地堆满街道。
王允扶着献帝逃上宣平门,躲避乱兵。
李等人在城下伏地叩头,献帝对李等人说:“你们放纵士兵,想要做什么?”
李等说:“董卓忠于陛下,却无故被吕布杀害,我们为董卓报仇,并不敢作叛逆之事。
待到此事了结之后,我们情愿上廷尉去领受罪责。”
李派兵围住宣平门楼,联名上表,要求司徒王允出面,问道:“太师董卓有什么罪!”王允被一逼一十无奈,只好走下楼来面见李等人。
己未(初二),大赦天下。
任命李为扬武将军,郭汜为扬烈将军,樊稠等人都为中郎将。
李等逮捕司隶校尉黄琬,将他处死。
初,王允以同郡宋翼为左冯翅,王宏为右扶风,等欲杀允,恐二郡为患,乃先征翼、宏。
一宠一遣使谓翼曰:“郭汜、李以我二人在外,故未危王公,今日就徵,明日俱族,计将安出?”
翼曰:“虽祸福难量,然王命,所不得避也!”宏曰:“关东义兵鼎沸,欲诛董卓,今卓已死,其一党一与易制耳。
若举兵共讨等,与山东相应,此转祸为福之计也。”
翼不从,宏不能独立,遂俱就征。
甲子,收允及翼、宏,并杀之;允妻子皆死。
宏临命诟曰:“宋翼坚儒,不足议大计!”一尸一王允于市,莫敢收者,故吏平陵令京兆赵戬弃官收而葬之。
始,允自专讨卓之劳,士孙瑞归功不侯,故得免于难。
起初,王允任命同郡人宋翼为左冯翊,王宏为右扶风。
李等想要杀死王允,又恐怕他们起兵反抗,于是先要献帝下诏征召宋翼、王宏。
王宏派人对宋翼说:“郭汜、李因为我们两人在外,所以不敢杀害王允。
如果今日应一召,明日就会全族被害,你有什么办法吗?”
宋翼回答说:“虽然祸福无法预料,然而皇帝的诏命是不能违抗的。”
王宏的使人说:“关东诸州、郡义兵好象滚水沸腾,想要诛杀董卓,如今董卓已死,他的一党一容易制一服。
如果起兵一同讨伐李等人,与关东诸军相互呼应,正是转祸为福的上策。”
宋翼不同意,王宏孤立不能成事,于是双双接受征召。
甲子(初七),李逮捕王允、宋翼、王宏,一齐处死。
王允的家小也都被杀死。
王宏临死之前辱骂道:“宋翼,你这个没用的腐儒,真不足以与你商议国家大事!”李把王允的一尸一体放置在闹市之中,没人胆敢前去收一尸一。
王允从前的部属、平陵县县令京兆人赵戬,放弃官位,将王允的一尸一体收葬。
当初,王允将讨伐董卓的功劳全都归于自己。
由于士孙瑞的功劳归给了王允,没有封侯,因而这次能够幸免于难。
臣光曰:《易》称“劳谦君子有终吉”,士孙瑞有功不伐,以保其身,可不谓之智乎!
臣司马光曰:《易经》说:“辛劳而又谦让的君子,有善终吉祥。”
士孙瑞立下大功而不夸耀,以保护自己的身家一性一命,岂不应称他是智慧过人!
[9]等以贾诩为左冯翊,欲侯之,诩曰:“此救命之计,何功之有!”固辞不受。
又以为尚书仆射,诩曰:“尚书仆射,官之师长,天下所望,诩名不素重,非所以服人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