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御览
卷二百一十五 ◎职官部十三
○吏部侍郎
《隋书》曰:陆彦师为吏部侍郎。
隋承周制,官无清浊。
彦师在职,凡所任人,颇甄别於士庶。
论者美之。
又曰:高孝基为吏部侍郎,房玄龄、杜如晦与选,孝基特加赏异。
后以为知人。
又曰:炀帝以尚书六曹:吏部、礼部、兵部、刑部、民部、工部各置侍郎一人,以贰尚书之职。
《唐书》曰:高季辅为吏部侍郎,凡所铨叙,时称允当。
从幸翠微宫,太宗赐金背镜一面,以表其清鉴焉。
又曰:天后以许子孺为天官侍郎,孺不以藻饰为意。
其补官悉委令史勾直,时谓勾直曰平配。
后崔玄暐为之,介然自守,绝於请谒。
为职政者所忌,转文昌左丞,选司令史乃设斋自庆。
武太后闻之,复拜为天官侍郎。
又曰:席豫为吏部侍郎,玄宗谓之曰:"以卿前为考功,职事平允,故有此授。
"豫典选六年,复有令誉。
又曰:房颖叔拜天官侍郎,自其高祖景伯至颖叔,四代咸居选部,时论荣之。
又曰:韦陟为吏部侍郎,常病选人冒名,接脚窃授。
缺员既少,取士良难。
正调者被挤,伪集者冒进。
陟刚肠嫉恶,风彩严正,见选人疑其有瑕,按声盘诘,无不首伏。
每岁皆赎得数百员阙,以待淹滞。
常谓所亲曰:"使陟知铨衡一二年,则无人可选矣。
"
又曰:崔群征拜吏部侍郎,穆宗召见别殿,谓群曰:"我升储位,知卿为羽翼。
"群曰:"先帝意元在陛下,顷者授陛下淮西节度使,臣奉命草制,且曰:'能辨南一陽一之牍,允符东海之贤。
'若不知先帝深旨,臣岂敢轻言。
又曰:崔郸为兵部侍郎,本管判吏部东铨事。
文宗勤於政道,每苦选曹讹弊延英,谓宰臣曰:"吏部殊不选才,安得摭实无滥,可厘革否?"李石对曰:"令录可以商量,他官且宜循旧。
"上曰:"循旧如配官耳,贤不肖安能甄别?"乃召三铨,谓之曰:"卿等比选令录,如何注拟?"郸对曰:"资叙相当,问其为治之术,视可否而拟之。
"帝曰:"依资合得而才劣者何授?"对曰:"与边远漫官。
"帝曰:"如以不肖之才治边,民则疾苦可知也。
凡朝廷求理,远近皆须得人;苟非其才,人受其弊矣。
"
又曰:杨纂除吏部侍郎,前后典选十馀载,铨叙人伦,称为允当。
然而抑文雅,进黠吏,观时任数,颇为时论所讥。
又曰:一邓一 玄挺为吏部侍郎,既不称职,甚为时谈所鄙。
又时患消渴病,选人因目为"一邓一 渴",榜於衢路。
自有唐已来,掌选之失,未有如玄挺者。
坐此左迁澧州刺史。
《唐新语》曰:裴行俭为吏部侍郎,赏拔苏味道、王励,曰:"二公后当相次掌钧衡之任。
"卒如其言。
又曰:韦陟尝任吏部侍郎,有一致仕官,叙五品,陟判之曰:"青坛展庆,曾不立班;朱绂承荣,无宜卧拜。
"时人推其强直。
又曰:姜晦为吏部侍郎,性聪悟,识理体。
旧制:史曹舍宇悉布棘,以防令史与选人一交一 通。
及晦领选事,尽除之,大开铨门,示无所禁。
私引致者,晦辄知之。
召问,莫不首伏。
初,朝廷以晦改革前规,咸以为不可。
竟铨综得所,贿赂不行,举朝叹伏。
又曰:马载为吏部侍郎。
时考功员外刘思立子宪为河内尉,思立今日亡,明日选人有索宪缺者,载深咨嗟,以为名教所不容,乃书其无行注于集。
朝廷咸曰:"真铨综流品之司,可谓振理风俗也。
"其人比出选门,为众目所视,众口所讦,趑趄失步。
○总叙尚书郎
《汉书》曰:南宫二十五星,应台郎位,故明帝云:"郎官上应列宿。
"即此也。
又曰:主父偃诣阙上书,朝奏暮召。
入见所言九事,其八事为律令,其一事谏匈一奴一,上谓曰:"公等安在,何相见之晚?"乃拜偃为郎中。
又曰:韩信为项羽郎中,数干以策而弗用。
《东观汉记》曰:樊梵字文高,为郎。
每尝直事,驻车待漏;虽在闲署,冠剑不解於身。
每斋祠,恐失时,张灯俯伏。
为郎二十三岁,未尝被奏,三署服其慎重。
又曰:黄香为尚书郎,尝独止宿台上,昼夜不离省闼。
上闻,善之。
又曰:一陽一嘉二年,汝南童子谢廉、河南赵建,年十二,各通一经,以太学初缮,应化而至,皆除郎中。
又曰:黄香知古今记,群书无不涉猎,兼好图谶、天官、星气、锺律、历算,穷极道术。
京师号曰:"天下无双,一江一 夏黄童。
"京师贵戚慕其声名,更馈衣物,拜尚书郎。
《后汉书》曰:冯豹拜尚书郎,忠勤不懈,每事未报,常俯伏省阁,或从昏至明。
肃宗闻而嘉之,使黄门持被覆豹,敕令勿惊,由是数加赏赐。
又曰:冯勤除为郎中、给事尚书,以图议军粮,在事一精一勤,遂见亲识。
每引进,帝辄顾谓左右曰:"佳乎吏也!"由是使典诸侯封事。
勤差量功次轻重,国土远近,地势丰薄,不相逾越,莫不厌服焉。
自是封爵之制,非勤不定。
帝益以为能。
又曰:药菘天性朴忠,家贫。
为郎,常独直台上,无被枕杫,(杫,思渍反。
谓俎几也。
《方言》云:蜀汉之郊曰杫。
)食糟糠。
帝每夜入台,辄见菘,问其故,甚嘉之。
自此诏太官赐尚书以下,朝夕餐给,帷被皂袍。
又曰:桓彬拜尚书郎,时中常侍曹节女婿冯方亦为郎,彬厉志操,与左丞刘歆、右丞杜希同好一交一 善,未尝与方共酒食之会。
方深怨之,遂彰言彬等为酒一党一 。
事下尚书令刘猛,猛雅善彬等,不举正其事;节大怒,劾奏猛,以为阿一党一 ,请收下诏狱,在朝者为之寒心。
猛意气自若,旬日得出,免官禁锢。
彬遂见废。
又曰:王译为尚书侍郎,台阁议奏常依义据法,为三台之表。
又曰:陈忠疏曰:"尚书为王喉舌,而诸郎多文俗,鲜有雅才,每为诏文宣示内外,转相求请也。
"
《续汉书》曰:一胡一 广字伯始,举孝廉试为天下第一,旬日拜尚书郎。
又曰:徐防为尚书郎,性周密畏慎,在台阁典职十年,奏事三世,未尝有过。
谢承《后汉书》曰:尚书郎,旧典秩满迁令长。
郑弘为仆射,奏以台职任尊而赏薄,人无乐者,请使郎补二千石,自此始也。
又曰:方储为郎中,章帝使文郎居左,武郎居右,储正位中,曰:"臣文武兼备,在所施用。
"上嘉其才,以繁乱丝付储使理,储拔佩刀而断之曰:"反经任势,临事宜然。
"
又曰:何汤拜郎中,守关一陽一门。
候上微行夜还,汤闭门不纳,更从中东门入。
明旦召诣太官赐食,诸门候皆夺俸。
华峤《后汉书》曰:馆陶公主为子求郎,不许,赐钱千万。
明帝谓群臣曰:"郎官上应列宿,非其人则民受其殃。
"
又曰:窦攸笃学,退居,举孝廉为郎。
世祖会百僚於灵台,得鼠如豹文,问群臣,攸曰:"鼮鼠。
"诏曰:"何以知?"曰:"见《尔雅》。
"诏:书如攸言,赐帛三百,更敕诸王子从攸受《尔雅》。
又曰:明帝性褊察,尝以事怒郎乐菘,菘迳入床 下。
上怒甚,疾呼曰:"郎出!郎出!"菘曰:"天子穆穆,诸侯皇皇,未闻人君自起撞郎。
"上乃舍之。
《汉官仪》曰:尚书郎四人:一主匈一奴一单于营部,一主羌夷吏民,一主天下户口、土田垦作,一主钱帛、贡献、委输。
又曰:尚书郎主作文书起草,夜更直五日於建礼门内。
又曰:尚书郎给青缣白绫被,以锦被,帷帐,毡褥,通中枕。
太官供食,汤官供饼饵、五熟果实,下天子一等级。
尚书史二人、女侍史二人,皆选端正从直。
女侍执香炉,烧薰,从入台,护衣。
奏事明光殿。
省中皆一胡一 粉涂画古贤人、烈女。
郎握兰含香,趣走丹墀奏事,黄门郎与对揖,天子五时赐服。
若郎处曹二年,赐迁二千石刺史。
又曰:尚书郎,初上诣台称守,满岁称尚书郎中,三年称侍郎。
《续汉书·百官志》曰:尚书郎三十六人,四百石。
《魏志》曰:明帝太和四年诏曰:"世之质文,随教而变。
兵乱以来,经学废绝,后生进趣,不由模典,岂朕训导未洽,将进用者不以德显乎?其郎吏学通一经,才任牧民,博士课试,擢其高第者亟用;其浮华不务道本者,皆罢退之。
又曰:贾诩字文和,武威姑臧人也。
少时人莫知,惟汉一陽一阎忠异之,谓有良、平之计。
察孝廉为郎。
《魏略》曰:韩宣字景然。
为尚书郎,尝以职事当受罚,已缚束竟杖未行。
文帝辇过,问:"是谁?"左右以实对。
帝曰:"是子建所道韩宣耶!"特原之。
又曰:姜维字伯约,郡欲表维以为将。
维家本衣冠,不愿为将,郡因表拜郎中。
《吴志》曰:张纯字元基,少厉操行,学博才秀,而切问捷对,容止可观,擢拜郎中。
又曰:士燮字威彦,苍梧广信人。
少游学京师,事颍川刘子奇治《左氏春秋》,察孝廉补尚书郎。
又曰:孙皓降晋,赐号归命侯,诸子为王者皆拜郎中。
《晋书》曰:魏舒字一陽一元,为尚书郎,时选郎或有非其人,论者欲有沙汰之言。
舒曰:"吾即其人也。
"乃幞被遥出,同僚素无清议者,咸有自愧之色,谈者莫不咏其高。
又曰:索靖,同郡张勃特表靖以才艺绝人,宜在台阁,不宜远出边塞。
武帝纳之,擢为尚书郎。
又曰:乐广为尚书郎,与何晏、一邓一 飏等谈讲,卫瓘见而奇之曰:"常恐微言将绝,今复闻之。
"命诸子造焉。
谓曰;"此人之水镜也。
每见此人,莹然犹披云雾而睹青天也。
"
又曰:索靖子綝,字巨秀,少有逸群之量。
靖每曰:"綝,廊庙之材,非简札之用,州、郡吏不足污吾儿也。
"举秀才,除郎中,尝报兄仇,手杀三十七人,时人壮之。
又曰:吴隐之兄坦之,为袁真功曹。
真败,将及祸,隐之诣桓一温一 乞代兄命,一温一 矜而释之,遂为一温一 所知赏,拜奉朝请尚书郎中。
又曰:嵇含言於长沙王乂曰:"昔魏武每有军事,增置掾属。
尚书令陈矫以有军事,亦奏增郎。
况今郎官中骑三曹昼出督战,夜还理事,一人两役,内外废乏。
含谓之各有主师,委之大将,不宜复令台僚杂与其门。
"乂从之,乃增郎及令史也。
又曰:贾充改为律令,以裴楷为定科郎。
《晋中兴书》曰:王彪之字叔虎,从伯遵谓曰:"选官欲以汝达,可作诸王佐郎。
"彪曰:"位之多少既不足计,自当任之於时,至於超迁,是所不愿。
"遂为郎。
又曰:王坦之字文度,选曹将拟为尚书郎。
坦之闻曰:"自过一江一 ,尚书郎正用第二人,何得以此见拟!"其子国宝好倾侧,妇父谢安恶之,除尚书郎。
国宝以为中兴膏腴之族,惟作吏部,不作馀曹郎,怨之,辞不拜。
《晋太康起居注》曰:故司空王基夙为先帝授任,基子冲尚书郎中虽在清途,犹未免楚挞。
其以冲为治书侍御史。
《齐书》曰:陆惠晓除尚书殿中郎,邻族来相贺,惠晓举酒曰:"陆惠晓年逾三十,妇父领选始作尚书郎,卿辈乃复以为庆耶?"
《梁书》:天监元年诏曰:"自礼闱陵替,历兹永久。
郎署备员,无取职事,糠秕文案,贵尚虚闲。
空有趋墀之名,了无握兰之实。
曹郎可依昔奏事。
"自是始奏事。
又曰:王筠除尚书殿中郎。
王氏过一江一 以来未有居郎署者,或劝不就,筠曰:"陆平原东南之秀,王文度独步一江一 东,吾得比踪昔人,何所多恨。
"乃忻然就职。
又曰:刘洽为尚书殿中郎,洽兄弟群从递居此职,时人荣之。
又曰:殿中郎缺,武帝曰:"此曹旧用文学,且居雁行之首,宜详择其人。
"以张缅为之。
《后魏书》曰:高允为郎,二十七年不徙官。
时百官无禄,允恒使诸子樵采自给。
初,尚书窦瑾坐事诛,瑾子遵亡在山泽,遵母焦没入县官,后焦以老得免。
瑾之亲故莫有恤者。
允愍焦年老,保护在家,积六年,遵始蒙赦。
其笃行如此。
《三国典略》曰:齐主命百司各列勤惰,尚书郎皇甫亮三日不上,齐主亲诘其故。
亮对曰:"一二日雨,日病酒。
"齐主以其言实,遂优容之,令杖胫三十。
《唐书》曰:韦虚舟家有礼则,父子兄弟更践郎省,时称郎官家。
又曰:赵晔字云卿,一邓一 州穰人。
早擅高名,在宦途五十年,累经贬谪,蹇踬备至,入仕三十年方霑省官。
身在郎署,子尝徒步,官既散曹,俸禄单寡,衣食不充,以至亡殁。
服名捡者为之叹息。
《三辅决录》曰:田凤字季宗,为尚书郎,容仪端正。
入奏事,灵帝目送之,因题柱曰:"堂堂乎张,京兆田郎!
又曰:陈重与其友雷义俱拜尚书郎,义以左黜。
重见义去官,亦以病免。
《汝南先贤传》曰:陈蕃上书云:昔明帝时,公主为子求郎,不许,赐钱千万。
左右问之,帝曰:"郎,天官也,以当叙德,何可妄与人耶!"今陛下以郎比一把菜,臣以为反侧也。
又曰:屈霸字子卿,拜尚书郎。
当五侯之时,贵戚倾天下,在朝者莫不瞋睫承风,子卿终不屈挠。
《王处冲别传》曰:处冲为尚书郎,外望简纵若有遗漏,然事要机辄执其中,中外之间亡所辨明。
台阁益归重之。
《通典》曰:故事,叔父兄弟不许同省为郎官,格令不载,亦无正敕。
贞观二年十一月,韦叔谨除刑部员外;三年四月,韦季武除主爵郎中;其年七月,韦叔谐除库部郎中。
太宗谓曰:"知卿兄弟近在尚书省,故授卿此官,欲成一家之美,无辞稍屈阶资也。
"其后同省者甚多。
近日非特恩除拜,即须相回避。
《抱朴子》曰:汉末有祢衡者,年二十三。
孔文举齿过知命,身居九列,才学冠群,名位殊绝,始友衡于布衣,又荐之於朝,以为宜使起家作台郎。
《世语》曰:青龙中石苞鬻铁於长安,得见司马宣王,知焉,擢为郎。
又曰:曹爽解印绶,将出,主簿杨综止之。
爽不从,有司奏综导爽反,宣王曰"各为其主也"。
宥之为郎。
桓谭《新论》曰:余年十七为奉车郎中,卫殿中小苑西门。
《魏武集·选举令》曰:国家旧法选尚书郎,取年未五十者,使文笔真草,有才能谨慎,典曹治事,起草立义,又以草呈示令、仆,讫乃付令史书之耳。
书讫,共省读内之。
事本来台郎统之,令史不行知也。
书之不好,令史坐之;至於谬误,读省者之责。
若郎不能为文书,当御令史,是为牵牛不可以服箱,而当取辩於茧角也。
《魏名臣奏·驸马都尉甄毅奏》曰:汉时公卿皆奏事选尚书郎,试,然后得为之。
其在职,自赍所发书,诣天子前发省便处当,事轻重口自决定。
或天子难问,据案处正,乃见郎之割断材伎。
魏则不然。
今尚书郎皆天下之选,材伎锋出,亦欲骋其能於万乘之前,宜如故事,令郎口自奏事,自处当。
《山涛启事》曰:雍州久无郎,前尚书傅祗坐事免官,在职日浅,其州人才无先之者,不审可复用否?
又曰:皇太子东宫,多用杂材为官属,宜令纯取清德。
太子舍人夏侯孝若,有盛文德而不长理民,有益台阁,在东宫已久。
殿中郎缺,宜得才学,不审孝若可迁此否?
陆机《谢吴王表》曰:殿中以臣为郎中,命转中兵郎,复以颇涉文学,见转为殿中郎。
《太平御览》宋·李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