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御览
卷一百六十八 ◎州郡部十四
○山南道下
梁州
《图经》曰:梁州,汉中郡。
春秋至战国时楚地。
秦、汉为汉中郡。
《蜀志》曰:刘备初得汉中,曰:"曹公虽来,无能为也。
"
《汉书》曰:项羽立沛公为汉王,王巴、蜀、汉中四十一县,都南郑。
沛公欲攻楚,丞相萧何谏曰:"虽王汉中之恶,不犹愈於死乎?且语曰天汉,其称甚美,愿王汉中,镇抚其民,收用巴、蜀,还定三秦,天下可图也。
"
洋州
《十道志》曰:洋州,洋川郡。
春秋战国时并为楚地。
秦为汉中郡地。
《汉志》曰:成固,属汉中郡。
今洋源县地是也。
又曰:安一陽一,属汉中。
鬵谷水所出。
今黄金县也。
商州
《十道志》曰:商州,上洛郡。
《禹贡》梁州之域。
周为豫州之境。
战国时属秦,秦并天下,为内史地。
汉武置上洛县於此。
《史记》:张仪说楚怀王曰:"大王诚能绝约於齐,臣请献商於之地六百里。
"楚於是与齐绝约,使一将军随张仪至秦。
仪谓楚使者曰:"臣有奉邑六里,愿以献大王左右。
"楚使者曰:"臣受命於王,以商於之地六百里,不闻六里。
"
皇甫谧《帝王世纪》曰:四皓,始皇时隐於商山,作歌曰:"英英高山,深谷逶迤。
晔晔紫芝,可以疗饥。
唐虞世远,吾将何归?"
《汉志》曰:商,属弘农郡。
秦相卫鞅邑也。
金州
《十道志》曰:金州,安康郡。
《禹贡》梁州之域。
于周,庸国之地,楚之附庸,后为楚地,秦为汉中郡。
《帝王世纪》曰:安康,谓之妫墟,或谓之姚墟。
《后汉书》:郑弘上书曰:"虞舜出於姚墟,夏禹生於石纽。
"颖容《释例》曰:舜居西域,本曰妫汭。
《汉志》曰:西城,属汉中郡。
应劭曰:妫墟在西北,舜之所居,即今西城县。
房州
《十道志》曰:房州,房陵郡。
土地所属与金州同。
古麋国也。
《左传》曰:楚子伐麋,成大心败麋师于防渚。
杜注:防渚,在麋地。
阚骃云:防陵即春秋防渚也。
《汉志》曰:房陵、上庸、属汉中郡。
盛弘之《荆州记》曰:竹山县有白马塞。
孟达为新城太守,登白马而叹曰:"刘封、申耽据金城千里而不能守,岂丈夫哉!"
通州
《十道志》曰:通州,通川郡。
土地所属与金州同。
春秋战国并属巴子国。
秦并天下,为巴郡。
汉因之。
《后汉志》曰:宣汉,属巴郡。
即汉宕渠地也。
《巴汉记》曰:和帝分宕渠之东置也。
《图经》曰:西魏改为通州,以其居四达之路,故以为名。
(今为达州。
)
渠州
《十道志》曰:渠州,潾山郡。
土地所属与通州同。
《汉志》曰:"宕渠,属巴郡。
"
《舆地志》曰:梁大通三年,於此置渠州。
左思《蜀都赋》曰:外负铜梁宕渠。
渝州
《十道志》曰:渝州,南平郡。
古巴国也。
《三巴记》曰:阆、白二水东西流,曲折三回如巴字,故谓之三巴。
《山海经》曰:海内西南有巴国。
昔太皞生咸鸟,咸鸟生乘厘,乘厘生后昭,是为巴人。
(郭璞曰:为巴始祖。
)
李膺《益州记》曰:明月峡,在巴县,东壁高四十丈,有圆孔形如满月,因以为名。
又曰:一江一 津县西有香草楼。
昔有仙人於此置楼居,植香草於楼下,一夕仙去。
后人指其地为香草楼。
涪州
《十道志》曰:涪州,涪陵郡。
《禹贡》梁州之域。
周为雍州之地。
春秋时属巴国。
秦为巴郡。
汉为涪陵县。
《巴汉志》曰:涪陵,巴郡之南鄙,本与楚商於之地接。
朗州
《十道志》曰:朗州,武陵郡。
《禹贡》荆州之域。
春秋及战国时属楚。
秦为黔中郡。
汉高祖五年,更名武陵郡。
梁湘东王於荆州割武陵郡置武州。
陈天嘉元年,分武陵立沅陵郡。
隋又改武州为辰州,又改嵩州,又改为朗州。
《史记》曰:秦惠王十四年,求以武阙外就楚易黔中地。
《武陵记》曰:后汉梁松自义陵移郡於若城。
今州东有张若城是。
《晋书》曰:潘京,武陵汉寿人也。
弱冠,郡辟为主簿,太守赵廞甚器之,尝问之曰:"贵郡何以名武陵?"京曰:"鄙郡本名义陵,在辰一陽一县界与夷獠相接,数为所攻,光武时移东山,遂得全完,共议易号。
传曰止戈为武,《诗》称高平曰陵,於是名焉。
"
《武陵记》曰:武陵郡境四千馀里。
澧州
《十道志》曰:澧州,澧一陽一郡。
春秋战国时,其地属楚。
秦属黔中郡。
汉改黔中为武陵郡,属荆州。
今州即武陵郡之零一陽一县地。
吴分武陵西界立天门郡,即此郡之境。
晋为南义一陽一郡。
隋平陈,置松州,寻改为澧州。
在澧水之北,故取为名。
《尚书·禹贡》曰:岷山导一江一 ,东别为沱;又东至于澧。
(丰水名。
)
《舆地志》曰:晋宋以义一陽一流人在南郡者立为南义一陽一郡,在寄荆州。
《十道志》曰:慈利县,即汉零一陽一县地。
《图经》曰:界内有零溪水,即以为名。
隋开皇十八年,改零一陽一为慈利县。
王仲宣赠孙文始诗曰:悠悠澹、澧。
(澹澧二水在澧一陽一县。
)
巴州
《十道志》曰:巴州,土地所属与通州同。
汉为巴郡宕渠县。
《四夷县道记》:李特、孙寿时,有群獠十馀万从南越入蜀、汉间,散居山谷。
因斯流布在此地,后遂为獠所据。
壁州
《十道志》曰:壁州,始宁郡。
本汉宕渠县地,后汉分置宣汉县。
梁分宣汉置始宁。
后魏分始宁置诺水县。
蓬州
《十道志》曰:蓬州,咸安郡。
本汉宕渠县地。
《周地图记》曰:武帝天和四年,割巴州之伏虞郡、隆州之隆城郡,於此置蓬州。
集州
《十道志》曰:集州,符一陽一郡。
本汉宕渠县地。
晋惠帝永宁中,李特王蜀,其地属焉。
梁武改为东巴州,后改为集州。
以东北有集水,因以为名。
(又云以万山所集故也。
)
唐州
《十道志》曰:唐州,淮安县。
《禹贡》豫州之域。
春秋楚地。
战国时属晋,后入韩。
秦置三十六郡,为南一陽一郡。
《汉志》曰:南一陽一郡有比一陽一县,比水所出,东入蔡。
《左传·僖四年》:齐师伐楚。
楚子使屈完如师。
齐侯陈诸侯之师,与屈完乘而观之。
齐侯曰:"以此众战,谁能御之?以此攻城,何城不克?"对曰:"君若以德绥诸侯,谁敢不服?君若以力,楚国方城以为城,汉水以为池,虽君之众,无所用之。
"
《晋太康地记》曰:自华至沘一陽一,南北连百里,号为方城,亦曰长城。
《周地图记》曰:湖一陽一县,光武所封外祖樊重邑。
又光武封姊为湖一陽一公主。
《汉志》曰:"湖一陽一,古廖国也。
"(廖音力教反。
)
一邓一 州
《十道志》曰:一邓一 州,南一陽一县。
《禹贡》豫州之域。
战国属韩。
秦置三十六郡,南一陽一其一也。
《释名》曰:在中国之南而居一陽一地,故以为名。
《汉志》曰:南一陽一郡,领宛、犨等三十六县。
秦置,莽曰前坠,属荆州。
又曰:一邓一 ,属南一陽一。
故国。
都尉治。
应劭曰:一邓一 ,侯国也。
《史记》:苏秦说韩惠王曰:"韩西有宜一陽一,东有穰、淯。
"
《后汉书》曰:时天下垦田多不以实,诏下郡国检覆其事。
时诸郡各遣使奏事,帝见陈留吏牍上有书,视之,云:"颍州、弘农可问,河南、南一陽一不可问。
"帝诘吏,吏不肯服。
时显宗为东海公,言曰:"河南帝城,多近臣;南一陽一帝乡,多近亲。
田宅逾制,不可为准。
"
《史记》曰:秦灭韩,徙天下不轨之人於南一陽一。
故其俗夸奢,尚气力,好商贾渔猎,藏匿难制。
宛,西通武关,东受淮海,都会也。
《图经》曰:菊潭,以界内菊潭水以名县。
盛弘之《荆州记》曰:菊水,其源旁有芳菊浸润,流其滋液,水极芳馨,饮之者皆寿考。
《后魏略》曰:孝文帝南巡至新野,临潭水而见菖蒲花,乃歌曰:"两菖蒲,新野乐。
"遂建两菖蒲寺以美之。
《楚地记》曰:汉一江一 之北为南一陽一,汉一江一 之南为南郡。
襄州
《十道志》曰:襄州,襄一陽一郡。
《禹贡》豫州之南境。
春秋以来,楚地。
秦南郡之北界。
二汉为南一陽一郡。
献帝时,魏武始置襄一陽一郡。
《襄一陽一记》曰:襄一陽一,本楚之下邑,檀溪带其西,岘山亘其南,亦楚国之北津也。
《荆州图副》曰:建安十三年,魏武平荆州,始置襄一陽一郡。
以地在襄山之一陽一为名。
《楚地记》曰:蜀关羽攻没于禁等七军,兵势甚盛,独襄一陽一徐晃屯守,不下。
曹公谓晃曰:"全襄一陽一者,徐公之功也。
"后吴大帝率兵向西,时曹仁镇之,司马宣王言於魏文曰:"襄一陽一水陆之衡,御寇要地,不可失也。
"
《南雍州记》曰:永嘉之乱,三辅豪族流於樊、沔,侨於汉侧。
立雍州,因人所思,以安百姓也。
宋文帝因之置南雍州焉。
《晋书》曰:山简,字季伦。
尝镇襄一陽一,郡中有高一陽一池,每临池,未尝不大醉而还。
人歌之曰:"山公何所诣?往至高一陽一池。
日暮倒载归。
酩酊无所知。
时时能骑马,倒着白接蓠。
举鞭问葛强,何如并州儿?"
盛弘之《荆州记》曰:襄一陽一郡砚首山南至宜城百馀里,其间雕墙峻宇,闾阎填列。
汉宣帝末,其中有卿士、刺史、二千石数十家,珠轩骈辉,华盖连延,掩映於大太庙下。
荆州刺史行部见之,雅叹其盛,敕号太上庙,道为冠盖里。
《汉志》曰:筑一陽一,属南一陽一郡。
故谷国,今穀城县也。
莽曰宜禾。
应劭曰:"筑水出汉中房陵,东入沔。
"(筑音逐。
)
《图经》曰:穀城县有酂城。
《汉志》曰,即萧何出所封也,音赞。
均州
《十道志》曰:均州,武当郡。
《禹贡》豫州之域。
春秋时楚地。
秦置南一陽一郡。
《汉志》曰:武当,属南一陽一郡。
《十道志》曰:郧乡,古麏国也。
《左传》曰:"楚潘崇伐麇,至于锡穴。
"
又《地形志》曰:汉中郡之东界有锡县,即古之锡穴也。
随州
《十道志》曰:随州,汉东郡。
春秋随侯之国。
秦及两汉,属南一陽一郡。
《左传》曰:楚武王侵随,斗伯比言於楚子曰:"汉东之国,随为大。
"
《汉志》曰:随,属南一陽一郡。
故厉国也。
《左氏传》曰:楚伐徐,齐师伐厉救之。
(厉音赖。
)
又曰:舂陵,属南一陽一郡,侯国。
故蔡一陽一之白水乡、上唐乡。
汉文帝元朔五年,以零陵泠道之舂陵乡封长沙王子买为舂陵侯。
后以舂陵下湿,上书徙南一陽一。
今枣一陽一有舂陵故城。
《太平御览》宋·李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