尉迟运,大司空、吴国公纲之子也《周书》周书卷四十 列传第三十二

周书查询

请输入关键字:

例如:周书

周书 - 周书卷四十 列传第三十二

周书

周书卷四十 列传第三十二

尉迟运,大司空、吴国公纲之子也。

少强济,志在立功。

魏大统十六年,以父勋封安喜县侯,邑一千户。

孝闵帝践阼, 授使持节、车骑大将军、仪同三司。

俄而帝废,朝议欲尊立世 宗,乃令运奉迎于岐州。

以预定策勋,进爵周城县公,增邑五 百户。

保定元年,进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

三年,从杨 忠攻齐之并州,以功别封第二子端保城县侯,邑一千户。

四年, 出为陇州刺史。

地带汧、渭,民俗难治。

运垂情抚纳,甚得时 誉。

天和五年,入为小右武伯。

六年,迁左武伯中大夫。

寻加 军司马,武伯如故。

运既职兼文武,甚见委任。

齐将斛律明月 寇汾北,运从齐公宪御之,攻拔其伏龙城。

进爵广业郡公,增 邑八百户。

建德元年,授右侍伯,转右司卫。

时宣帝在东宫,亲狎谄 佞,数有罪失。

高祖于朝臣内选忠谅鲠正者以匡弼之。

于是以 运为右宫正 。

(二)年,帝幸云一陽一宫,又令运以本官兼司武, 与长孙览辅皇太子居守。

俄而卫剌王直作乱,率其一党一袭肃章门。

览惧,走行在所。

运时偶在门中,直兵奄至,不暇命左右,乃 手自阖门。

直一党一与运争门,斫伤运手指,仅而得闭。

直既不得 入,乃纵火烧门。

运惧火尽,直一党一得进,乃取爆中材木及一床一等 以益火,更以膏油灌之,火势转炽。

久之,直不得进,乃退。

运率留守兵,因其退以击之,直大败而走。

是日微运,宫中已 不守矣。

高祖嘉之,授大将军,赐以直田宅、一妓一乐、金帛、车 马及什物等,不可胜数。

四年,出为同州、蒲津、潼关等六防诸军事、同州刺史。

高祖将伐齐,召运参议。

东夏底定,颇有力焉。

五年,拜柱国, 进爵卢国公,邑五千户。

宣政元年,转司武上大夫,总宿卫军 事。

高祖崩于云一陽一宫,秘未发丧,运总侍卫兵还京师。

宣帝即位,授上柱国。

运之为宫正也,数进谏于帝。

帝不 能纳,反疏忌之。

时运又与王轨、宇文孝伯等皆为高祖所亲待, 轨屡言帝失于高祖。

帝谓运预其事,愈更衔之。

及轨被诛,运 惧及于祸,问计于宇文孝伯。

语在孝伯传。

寻而得出为秦州总 管,秦渭等六州诸军事、秦州刺史。

然运至州,犹惧不免。

大 象元年二月,遂以忧薨于州,时年四十一。

赠大后丞、秦渭河 鄯成洮文等七州诸军事、秦州刺史。

谥曰(忠)〔中〕。

子靖嗣。

大象末,仪同大将军。

王轨,太原祁人也,小名沙门,汉司徒允之后。

世为州郡 冠族。

累叶仕魏,赐姓乌丸氏。

父光,少雄武,有将帅才略。

每从征讨,频有战功。

太祖知其勇决,遇之甚厚。

位至骠骑大 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平原县公。

轨一性一质直,慷慨有远量。

临事强正,人不敢干。

起家事辅 城公。

及高祖即位,授前侍下士。

俄转左侍上士,颇被识顾。

累迁内史上士、内史下大夫,加授仪同三司。

自此亲遇弥重, 遂处腹心之任。

时晋公护专一政,高祖密欲图之。

以轨沉毅有识 度,堪属以大事,遂问以可否。

轨赞成之。

建德初,转内史中大夫,加授开府仪同三司,又拜上开府 仪同大将军,封上黄县公,邑一千户,军国之政,皆参预焉。

五年,高祖总戎东伐,六军围晋州。

刺史崔景嵩守城北面,夜 中密遣送款。

诏令轨率众应之,未明,士皆登城鼓噪。

齐人骇 惧,因即退走。

遂克晋州,擒其城主特进、海昌王尉相贵,俘 甲士八千人。

于是遂从平并、邺。

以功进位上大将军,进爵郯 国公,邑三千户。

及陈将吴明彻入寇吕梁,徐州总管梁士彦频与战不利,乃 退保州城,不敢复出。

明彻遂堰清水以灌之,列船舰于城下, 以图攻龋诏以轨为行军总管,率诸军赴救。

轨潜于清水入淮 口,多竖大木,以铁锁贯车轮,横截水流,以断其船路。

方欲 密决其堰以毙之,明彻知之,惧,乃破堰遽退,冀乘决水之势, 以得入淮。

比至清口,川流已阔,水势亦衰,船舰并碍于车轮, 不复得过。

轨因率兵围而蹙之。

唯有骑将萧摩诃以二千骑先走, 得免。

明彻及将士三万余人,并器械辎重,并就俘获。

陈之锐 卒,于是歼焉。

高祖嘉之,进位柱国,仍拜徐州总管、七州十 五镇诸军事。

轨一性一严重,多谋略,兼有吕梁之捷,威振敌境。

陈人甚惮之。

宣帝之征吐谷浑也,高祖令轨与宇文孝伯并从,军中进取, 皆委轨等,帝仰成而已。

时宫尹郑译、王端等并得幸帝。

帝在 军中,颇有失德,译等皆预焉。

军还,轨等言之于高祖。

高祖 大怒,乃挞帝,除译等名,仍加捶楚。

帝因此大衔之。

轨又尝 与小内史贺若弼言及此事,且言皇太子必不克负荷。

弼深以为 然,劝轨陈之。

轨后因侍坐,乃谓高祖曰 :“皇太子仁孝无闻, 复多凉德,恐不了陛下家事。

愚臣短暗,不足以论是非。

陛下恒以贺若弼有文武奇才, 识度宏远,而弼比每对臣,深以此事为虑 。”

高祖召弼问之。

弼乃诡对曰 :“皇太子养德春一宫,未闻有过。

未审陛下,何从 得闻此言?”

既退,轨诮弼曰 :“平生言论,无所不道,今者 对扬,何得乃尔翻覆?”

弼曰 :“此公之过也。

皇太子,国之 储副,岂易攸言。

事有蹉跌,便至灭门之祸。

本谓公密陈臧否, 何得遂至昌言。”

轨默然久之,乃曰:“吾专心国家,遂不存私 计。

向者对众,良寔非宜 。”

后轨因内宴上寿,又捋高祖须曰: “可一爱一好老公,但恨后嗣弱耳 。”

高祖深以为然。

但汉王次长, 又不才,此外诸子并幼,故不能用其说。

及宣帝即位,追郑译等复为近侍。

轨自知必及于祸,谓所 亲曰 :“吾昔在先朝,寔申社稷至计。

今日之事,断可知矣。

此州控带淮南,邻接强寇,欲为身计,易同反掌。

但忠义之节, 不可亏违。

况荷先帝厚恩,每思以死自效,岂以获罪于嗣主, 便欲背德于先朝。

止可于此待死,义不为他计。

冀千载之后, 知吾此心。”

大象元年,帝令内史杜虔信就徐州杀轨。

御正中大夫颜之 仪切谏,帝不纳,遂诛之。

轨立朝忠恕,兼有大功,忽以无罪 被戮,天下知与不知,无不伤惜。

宇文神举,太祖之族子也。

高祖晋陵、曾祖求男,仕魏, 位并显达。

祖金殿,魏镇远将军、兖州刺史、安吉县侯。

父显和,少而袭爵,一性一矜严,颇涉经史,膂力绝人,弯弓 数百斤,能左右驰射。

魏孝武之在藩也,显和早蒙眷遇。

时属 多难,尝问计于显和。

显和具陈宜杜门晦迹,相时而动。

孝武 深纳焉。

及即位,擢授冠军将军、合内都督,封城一陽一县公,邑 五百户。

孝武以显和藩邸之旧,遇之甚厚。

时显和所居宅隘陋, 乃撤殿省,赐为寝室。

其见重如此。

及齐神武专一政,帝每不自安。

谓显和曰 :“天下汹汹,将 若之何?”

对曰 :“当今之计,莫若择善而从之 。”

因诵诗云: “彼美人兮,西方之人兮。”

帝曰 :“是吾心也。”

遂定入关之 策。

帝以显和母老,家累又多,令预为计。

对曰 :“今日之事, 忠孝不可并立。

然臣不密则失一身,安敢预为私计 。”

帝怆然改 容曰:“卿即我之王陵也。”

迁朱衣直合、合内大都督,改封长 广县公,邑一千五百户。

从帝入关。

至溱水,太祖素闻其善射而未之见也。

俄而水 傍有一小鸟,显和射而中之。

太祖笑曰:“我知卿工矣。”

其后, 引为帐内大都督。

俄出为持节、卫将军、东夏州刺史。

以疾去 职,深为吏民所怀。

寻进位车骑大将军、仪同三司,加散骑常 侍。

魏恭帝元年,卒,时年五十七。

太祖亲临之,哀动左右。

建德二年,追赠使持节、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延丹绥 三州诸军事、延州刺史。

神举早岁而孤,有夙成之量。

族兄安化公深器异之。

及长, 神情倜傥,志略英赡,眉目疏朗,仪貌魁梧。

有识钦之,莫不 许以远大。

世宗初,起家中侍上士。

世宗留意翰林,而神举雅 好篇什。

帝每有游幸,神举恒得侍从。

保定元年,袭爵长广县 公,邑二千三百户。

寻授帅都督,迁大都督、使持节、车骑大 将军、仪同三司,拜右大夫。

四年,进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 三司,治小爆伯。

天和元年,迁右宫伯中大夫,进爵清河郡公, 增邑一千户。

高祖将诛晋公护也,神举得预其谋。

建德元年, 迁京兆尹。

三年,出为熊州刺史。

神举威名素重,齐人甚惮之。

五年,攻拔齐陆浑等五城。

及高祖东伐,诏神举从军。

并州平,即授并州刺史,加上 开府仪同大将军。

州既齐氏别都,控带要重。

平定甫尔,民俗 浇讹,豪右之家,多为一奸一猾。

神举励一精一为治,示以威恩,旬月 之间,远迩悦服。

寻加上大将军,改封武德郡公,增邑二千户。

俄进柱国大将军,改封东平郡公,增邑通前六千九百户。

所部 东寿一陽一县土人,相聚为盗,率其一党一五千人,来袭州城。

神举以 州兵讨平之。

宣政元年,转司武上大夫。

高祖亲戎北伐,令神举与原国 公(如)〔姬〕愿等率兵五道俱入 。

高祖至云一陽一,疾甚,乃班 师。

幽州人卢昌期、祖英伯等聚众据范一陽一反,诏神举率兵擒之。

齐黄门侍郎卢思道亦在反中,贼平见获,解一衣将伏法。

神举素 钦其才名,乃释而礼之,即令草露布。

其待士礼贤如此。

属稽 胡反叛,入寇西河。

神举又率众与越王盛讨平。

时突厥与稽胡 连和,遣骑赴救。

神举以奇兵击之,突厥败走,稽胡于是款服。

即授并潞肆石等四州十二镇诸军〔事〕、并州总管。

初,神举见待于高祖,遂处心腹之任。

王轨、宇文孝伯等 屡言皇太子之短,神举亦颇与焉。

及宣帝即位,荒一婬一无度,神 举惧及于祸,怀不自安。

初定范一陽一之后,威声甚振。

帝亦忌其 名望,兼以宿憾,遂使人赍鸩酒赐之,薨于马邑。

时年四十八。

神举伟风仪,善辞令,博涉经史,一性一愛篇章,尤工骑射。

临戎对寇,勇而有谋。

莅职当官,每着声绩。

兼好施一爱一士,以 雄豪自居。

故得任兼文武,声彰中外。

百僚无不仰其风则,先 辈旧齿至于今而称之。

子同嗣。

位至仪同大将军。

神举弟神庆,少有壮志,武艺绝伦。

大象末,位至柱国、 汝南郡公。

宇文孝伯字胡三,吏部安化公深之子也。

其生与高祖同日, 太祖甚一爱一之,养于第内。

及长,又与高祖同学。

武成元年,拜 宗师上士。

时年十六。

孝伯一性一沉正謇谔,好直言。

高祖即位, 欲引置左右。

时政在冢臣,不得专制,乃托言少与孝伯同业受 经,思相启发。

由是晋公护弗之猜也,得入为右侍上士,恒侍 读书。

天和元年,迁小宗师,领右侍仪同。

及遭父忧,诏令于服 中袭爵。

高祖尝从容谓之曰 :“公之于我,犹汉高之与卢绾也。”

乃赐以十三环金带。

自是恒侍左右,出入卧内,朝之机务,皆 得预焉。

孝伯亦竭心尽力,无所回避。

至于时政得失,及外间 细事,皆以奏闻。

高祖深委信之,当时莫与为比。

及高祖将诛 晋公护,密与卫王直图之。

唯孝伯及王轨、宇文神举等颇得参 预。

护诛,授开府仪同三司,历司会中大夫、左右小爆伯、东 宫左宫正。

建德之后,皇太子稍长,既无令德,唯昵近小人。

孝伯白 高祖曰 :“皇太子四海所属,而德声未闻。

臣忝宫官,寔当其 责。

且春秋尚少,志业未成,请妙选正人,为其师友,调护圣 质,犹望日就月将。

如或不然,悔无及矣。”

帝敛容曰:“卿世 载鲠直,竭诚所事。

观卿此言,有家风矣。”

孝伯拜谢曰:“非 言之难,受之难也。

深愿陛下思之。”

帝曰:“正人岂复过君。”

于是以尉迟运为右宫正,孝伯仍为左宫正。

寻拜宗师中大夫。

及吐谷浑入寇,诏皇太子征之。

军中之事,多决于孝伯。

俄授 京兆尹,入为左宫伯,转右宫伯。

尝因侍坐,帝问之曰 :“我 儿比来渐长进不?”

答曰:“皇太子比惧天威,更无罪失。”

及 王轨因内宴捋帝须,言太子之不善,帝罢酒,责孝伯曰 :“公 常语我,云太子无过。

今轨有此言,公为诳矣。”

孝伯再拜曰: “臣闻父子之际,人所难言。

臣知陛下不能割情忍一爱一,遂尔结 舌。”

帝知其意,默然久之,乃曰:“朕已委公矣,公其勉之。”

五年,大军东讨,拜内史下大夫,令掌留台事。

军还,帝 曰:“居守之重,无忝战功。”

于是加授大将军,进爵广陵郡公, 邑三千户,并赐金帛及女一妓一等。

六年,复为宗师。

每车驾巡幸,常令居守。

其后高祖北讨, 至云一陽一宫,遂寝疾。

驿召孝伯赴行在所。

帝执其手曰 :“吾自 量必无济理,以后事付君 。”

是夜,授司卫上大夫,总宿卫兵 马事。

又令驰驿入京镇守,以备非常。

宣帝即位,授小冢宰。

帝忌齐王宪,意欲除之。

谓孝伯曰: “公能为朕图齐王,当以其官位相授。”

孝伯叩头曰:“先帝遗 诏,不许滥诛骨肉。

齐王,陛下之叔父,戚近功高,社稷重臣, 栋梁所寄。

陛下若妄加刑戮,微臣又顺旨曲从,则臣为不忠之 臣,陛下为不孝之子也 。”

帝不怿,因渐疏之。

乃与于智、王 端、郑译等密图其事。

后令智告宪谋逆,遣孝伯召宪入,遂诛 之。

帝之西征也,在军有过行,郑译时亦预焉。

军还,孝伯及 王轨尽以白,高祖怒,挞帝数十,仍除译名。

至是,译又被帝 亲一昵。

帝既追憾被杖,乃问译曰:“我脚上杖痕,谁所为也?”

译答曰:“事由宇文孝伯及王轨。”

译又因说王轨捋须事。

帝乃 诛轨。

尉迟运惧,私谓孝伯曰:“吾徒必不免祸,为之奈何?”

孝伯对曰 :“今堂上有老母,地下有武帝,为臣为子,知欲何 之。

且委质事人,本徇名义,谏而不入,将焉逃死。

足下若为 身计,宜且远之 。”

于是各行其志。

运寻出为秦州总管。

然帝 荒一婬一日甚,诛戮无度,朝章弛紊,无复纲纪。

孝伯又频切谏, 皆不见从。

由是益疏斥之。

后稽胡反,令孝伯为行军总管,从 越王盛讨平之。

及军还,帝将杀之,乃托以齐王之事,诮之曰: “公知齐王谋反,何以不言?”

孝伯对曰 :“臣知齐王忠于社 稷,为群小媒孽,加之以罪。

臣以言必不用,所以不言。

且先 帝付嘱微臣,唯令辅导陛下,今谏而不从,寔负顾托。

以此为 罪,是所甘心 。”

帝大惭,俛首不语。

乃命将出,赐死于家。

时年三十六。

及隋文帝践极,以孝伯及王轨忠而获罪,并令收葬,复其 官爵。

又尝谓高颎曰 :“宇文孝伯寔有周之良臣,若使此人在 朝,我辈无措手处也 。”

子歆嗣。

颜之仪字子升,琅邪临沂人 也,晋侍中含九世孙。

祖见远,齐御史治书。

正色立朝,有当 官之称。

及梁武帝执政,遂以疾辞。

寻而齐和帝暴崩,见远恸 哭而绝。

梁武帝深恨之,谓朝臣曰 :“我自应天从人,何预天 下人事,而颜见远乃至于此 。”

当时嘉其忠烈,咸称叹之。

父 协,以见远蹈义忤时,遂不仕进。

梁元帝为湘东王,引协为其 府记室参军。

协不得已,乃应命。

梁元帝后着怀旧志及诗,并 称赞其美。

之仪幼颖悟,三岁能读孝经。

及长,博涉群书,好为词赋。

尝献神州颂,辞致雅赡。

梁元帝手敕报曰 :“枚乘二叶,俱得 游梁;应贞两世,并称文学。

我求才子,鲠慰良深。”

江陵平,之仪随例迁长安。

世宗以为麟趾学士,稍迁司书 上士。

高祖初建储宫,盛选师傅,以之仪为侍读。

太子后征吐 谷浑,在军有过行,郑译等并以不能匡弼坐谴,唯之仪以累谏 获赏。

即拜小爆尹,封平一陽一县男,邑二百户。

宣帝即位,迁上 仪同大将军、御正中大夫,进爵为公,增邑一千户。

帝后刑政 乖僻,昏纵日甚,之仪犯颜骤谏,虽不见纳,终亦不止。

深为 帝所忌。

然以恩旧,每优容之。

及帝杀王轨,之仪固谏。

帝怒, 欲并致之于法。

后以其谅直无私,乃舍之。

宣帝崩,刘昉、郑译等矫遗诏,以隋文帝为丞相,辅少主。

之仪知非帝旨,拒而弗从。

昉等草诏署记,一逼一之仪连署。

之仪 厉声谓昉等曰 :“主上升遐,嗣子冲幼,阿衡之任,宜在宗英。

方今贤戚之内,赵王最长,以亲以德,合膺重寄。

公等备受朝 恩,当思尽忠报国,奈何一旦欲以神器假人!之仪有死而已, 不能诬罔先帝 。”

于是昉等知不可屈,乃代之仪署而行之。

隋 文帝后索符玺,之仪又正色曰 :“此天子之物,自有主者,宰 相何故索之?”

于是隋文帝大怒,命引出,将戮之,然以其民 之望也,乃止。

出为西疆郡守。

隋文帝践极,诏征还京师,进爵新野郡公。

开皇五年,拜 集州刺史。

在州清静,夷夏悦之。

明年代还,遂优游不仕。

十 年正月,之仪随例入朝。

隋文帝望而识之,命引至御坐,谓之 曰:“见危授命,临大节而不可夺,古人所难,何以加卿。”

乃 赐钱十万、米一百石。

十一年冬,卒,年六十九。

有文集十卷 行于世。

时京兆郡丞乐运亦以直言数谏于帝。

运字承业,南一陽一淯一陽一人,晋尚书令广之八世孙。

祖文素, 齐南郡守。

父均,梁义一陽一郡守。

运少好学,涉猎经史,而不持章句。

年十五而江陵灭,运 随例迁长安。

其亲属等多被籍,而运积年为人佣保,皆赎免之。

又事母及寡嫂甚谨。

由是以孝义闻。

梁故都官郎琅邪王澄美之, 为次其行一事,为孝义传。

一性一方直,未尝求媚于人。

天和初,起家夏州总管府仓曹参军,转柱国府记室参军。

寻而临淄公唐瑾荐为露门学士。

前后犯颜屡谏高祖,多被纳用。

建德二年,除万年县丞。

抑挫豪右,号称强直。

高祖嘉之,特 许通籍,事有不便于时者,令巨细奏闻。

高祖尝幸同州,召运 赴行在所。

既至,高祖谓运曰 :“卿来日见太子不?”

运曰: “臣来日奉辞 。”

高祖曰:“卿言太子何如人?”

运曰:“中人 也。”

时齐王宪以下,并在帝侧。

高祖顾谓宪等曰:“百官佞我, 皆云太子聪明睿知,唯运独云中人,方验运之忠直耳 。”

于是 因问运中人之状。

运对曰 :“班固以齐桓公为中人,管仲相之 则霸,竖貂辅之则乱。

谓可与为善,亦可与为恶也 。”

高祖曰: “我知之矣 。”

遂妙选爆官,以匡弼之。

仍超拜运京兆郡丞。

太子闻之,意甚不悦。

及高祖崩,宣帝嗣位。

葬讫,诏天下公除。

帝及六宫,便 议即吉。

运上疏曰 :“三年之丧,自天子达于庶人。

先王制礼, 安可诬之。

礼,天子七月而葬,以俟天下毕至。

今葬期既促, 事讫便除,文轨之内,奔赴未尽;邻境远闻,使犹未至。

若以 丧服受吊,不可既吉更凶;如以玄冠对使,未知此出何礼。

进 退无据,愚臣窃所未安 。”

书奏,帝不纳。

自是德政不修,数行赦宥。

运又上疏曰 :“臣谨案周官曰: “国君之过市,刑人赦 。”

此谓市者交利之所,君子无故不游 观焉。

若游观,则施惠以悦之也。

尚书曰:“眚灾肆赦。”

此谓 过误为害,罪虽大,当缓赦之。

吕刑云:“五刑之疑,有赦。”

此谓(赦)〔刑〕疑从罚,罚疑从免。

论语曰:“赦小饼,举贤 才。”

谨寻经典,未有罪无轻重,溥天大赦之文 。

逮兹末叶, 不师古始,无益于治,未可则之。

故管仲曰 :“有赦者,奔马 之委辔。

不赦者,痤疽之砺石。”

又曰:“惠者,民之仇雠。

法 者,民之父母。”

吴汉遗言,犹云“唯愿无赦”。

王符着论,亦 云“赦者非明世之所宜 ”。

岂可数施非常之惠,以肆一奸一宄之恶 乎 。”

帝亦不纳,而昏暴滋甚。

运乃舆榇诣朝堂,陈帝八失。

一曰:内史御正,职在弼谐,皆须参议,共治天下。

大尊 比来小大之事,多独断之。

尧舜至圣,尚资辅弼,比大尊未为 圣主,而可专恣己心?凡诸刑罚爵赏,爰及军国大事,请参诸 宰辅,与众共之。

二曰:内作色荒,古人重诫。

大尊初临四海,德惠未洽, 先搜天下美一女,用实后宫;又诏仪同以上女,不许辄嫁。

贵贱 同怨,声溢朝野。

请姬媵非幸御者,放还本族。

欲嫁之女,勿 更禁之。

三曰:天子未明求衣,日旰忘食,犹恐万机不理,天下拥 滞。

大尊比来一入后宫,数日不出。

所须闻奏,多附内竖。

传 言失实,是非可惧。

事由宦者,亡国之征。

请准高祖,居外听 政。

四曰:变故易常,乃为政之大忌;严刑酷罚,非致治之弘 规。

若罚无定刑,则天下皆惧;政无常法,则民无适从。

岂有 削严刑之诏未及半祀,便即追改,更严前制?政令不定,乃至 于是。

今宿卫之官,有一人夜不直者,罪至削除;因而逃亡者, 遂便籍没。

此则大逆之罪,与十杖同科。

虽为法愈严,恐人情 愈散。

一人心散,尚或可止,若天下皆散,将如之何。

秦网密 而国亡,汉章疏而祚永。

请遵轻典,并依大律。

则亿兆之民, 手足有所措矣。

五曰:高祖斲雕为朴,本欲传之万世。

大尊朝夕趣庭,亲 承圣旨。

岂有崩未逾年,而遽穷奢丽,成父之志,义岂然乎。

请兴造之制,务从卑俭。

雕文刻镂,一切勿营。

六曰:都下之民,徭赋稍重。

必是军国之要,不敢惮劳。

岂容朝夕征求,唯供鱼龙烂漫,士民从役,祇为俳优角抵。

纷 纷不已,财力俱竭,业业相顾,无复聊生。

凡此无益之事,请 并停罢。

七曰:近见有诏,上书字误者,即治其罪。

假有忠谠之人, 欲陈时事,尺有所短,文字非工,不密失一身,义无假手,脱有 舛谬,便陷严科。

婴径尺之鳞,其事非易,下不讳之诏,犹惧 未来,更加刑戮,能无钳口!大尊纵不能采诽谤之言,无宜杜 献书之路。

请停此诏,则天下幸甚。

八曰:昔桑谷生朝,殷王因之获福。

今玄象垂诫,此亦兴 周之祥。

大尊虽减膳撤悬,未尽销谴之理。

诚愿谘诹善道,修 布德政,解兆民之愠,引万方之罪,则天变可除,鼎业方固。

大尊若不革兹八事,臣见周庙不血食矣。

帝大怒,将戮之。

内 史元岩绐帝曰 :“乐运知书奏必死,所以不顾身命者,欲取后 世之名。

陛下若杀之,乃成其名也 。”

帝然之,因而获免。

翌 日,帝颇感悟。

召运谓之曰 :“朕昨夜思卿所奏,寔是忠臣。

先皇明圣,卿数有规谏。

朕既昏暗,卿复能如此 。”

乃赐御食 以赏之。

朝之公卿,初见帝盛怒,莫不为运寒心。

后见获宥, 皆相贺以为幸免虎口。

内史郑译尝以私事请托运而弗之许,因此衔之。

及隋文帝 为丞相,译为长史,遂左迁运为广州滍一陽一令。

开皇五年,转一毛一 州高唐令。

频历二县,并有声绩。

运常愿处一谏官,从容讽议。

而一性一讦直,为人所排抵,遂不被任用。

乃发愤,录夏殷以来谏 诤事,集而部之,凡六百三十九条,合四十一卷,名曰谏苑。

奏上之。

隋文帝览而嘉焉。

史臣曰:士有不因学艺而重,不待爵禄而贵者何?亦云忠 孝而已。

若乃竭力以奉其亲者,人子之行也;致身以事其君者, 人臣之节也。

斯固弥纶三极,囊括百代。

当宣帝之在东朝,凶 德方兆,王轨、宇文孝伯、神举志惟无隐,尽言于父子之间。

一婬一刑既逞,相继夷灭。

隋文之将登庸,人怀去就。

颜之仪风烈 懔然,正辞以明节,崎岖雷电之下,仅而获济。

斯数子者,岂 非社稷之臣欤。

或人以为不忠,则天下莫之信也。

自古以外戚 而居重任,多藉一时之恩,至若尉迟运者,可谓位以才升,爵 由功进。

美矣哉。

共2页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周书》史书
起名测名
黄历查询
诗词歌赋
实用查询
免费测试
猜你喜欢
网名大全

尉迟运,大司空、吴国公纲之子也《周书》周书卷四十 列传第三十二

© 2007-2022 喜蜜滋

手机版】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