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新读
寂寞的孔子(2)
此时的鲁国实力微弱,处于晋、楚、齐等大国包围之中,常常身不由己,左右为难。
鲁昭公二十年,孔子大约三十岁了。
不久,齐景公和晏婴出访鲁国。
景公知道孔子的才能,就向他询问说:“当初,秦穆公的时候,秦国狭小、地处偏远。
而秦穆公称霸靠的是什么呢?”
孔子回答说:“秦国虽然狭小,但是它的志向却很大;所处地区虽然偏僻,而施政却很得当。
他亲自推举用五张羊皮赎回来百里奚,授予他大夫爵位,让他执掌国政。
用这种一精一神治理国家,就是称王天下也可以做到,穆公的称霸还小了点。”
景公听后十分高兴,对他的分析拍手叫绝。
孔子在齐
孔子三十五岁的时候,季平子和郈昭伯因为斗鸡的缘故得罪了鲁昭公。
昭公早就想把季平子除掉,以恢复公室的权力,就率军攻打季平子,并且把他的家给包围了。
在这千钧一发的时刻,孟孙氏、叔孙氏两家决定救援季平子,联合攻打昭公。
等援兵一到,昭公的军队败北,四散逃命。
昭公也成了孤家寡人,逃亡到齐国,被安置在乾侯。
其后不久,鲁国再次发生变乱。
孔子在鲁国再也待不下去了,也来到了齐国,想通过高昭子的关系接触齐景公,便做了高昭子的家臣。
孔子与齐国的乐官谈论音乐。
此后,孔子开始学习《韶》乐,竟然三月不知肉味。
他的这种专心致志的一精一神受到了齐国人的称赞。
有一次,齐景公召见孔子,向他询问如何施政。
孔子不假思索地说:“国君要像国君,臣子要像臣子,父亲要像父亲,儿子要像儿子。”
景公一听,拍案称绝,伸出大拇指赞叹说:“好极了!假如人们不能各尽其职,即使国家粮食充足,我怎么能够吃得着呢?”
另一天,景公再次询问孔子施政的原则,孔子回答说:“施政最重要的是控制支出,节省财力。”
景公听了很高兴,打算把尼溪的田地封给孔子。
大臣晏婴劝阻他说:“这些儒生个个能说会道、为人圆滑,国君不能用法律来约束他们;他们高傲、自以为是,作为臣下很难驾驭;他们重视丧礼、竭尽哀情,追求厚葬而不惜破产,国家不可以让这种做法形成风气;他们四处游说、求取辟禄,国君不可以让这种人治理国家。
自从贤圣相继谢世以后,周王室随之衰微,礼崩乐坏已经有很长时间了。
如今,孔子过分讲究仪容、服饰,详订繁琐的朝见礼仪,刻意于快步行走的规矩。
这些繁文缛节,几代人都研究不完,礼仪用一年时间都学不会。
君王想用孔子的这一套方法改变齐国的风俗,恐怕这不是引导百姓的好办法。”
从此之后,景公虽然很有礼貌地接待孔子,只是讨论一些学问而已,但不再向他询问礼仪和政治了。
有一天,景公慰留孔子说:“给您季氏那样的待遇,寡人做不到。”
于是,景公就给孔子以介于上卿季氏、下卿孟孙氏之间的待遇。
后来,齐国的大夫中有人想要谋害孔子,孔子得知了此事,便打算离去。
正巧景公对孔子说:“寡人老了,不能任用您了。”
于是孔子便辞行,逃离齐国,返回了鲁国。
博学多识
孔子四十二岁的时候,鲁昭公在乾侯去世,鲁定公继位。
五年以后,季平子去世,季桓子继位为上卿。
季桓子家里在挖井的时候得到了一个大肚小口的陶器,里面有一只像羊的东西。
季桓子看到之后十分惊讶,不知道是什么东西,就问左右身旁的人,身边的人都摇摇头说不知道是什么东西。
季桓子这时候想起来孔子见识广博,可以问问他。
便故意派人告诉他说,陶器里面的东西是一只狗。
孔子则回答说:“据我所知,陶器里面的东西是羊。
我听说,山林中的怪兽是单足的夔和山一精一罔阆;水中的怪物是龙和水怪罔象;土中的怪物是雌雄不分的坟羊。”
季桓子听后,对孔子的渊博学识佩服得五体投地,无话可说。
后来,吴国讨伐越国,摧毁了越国的都城会稽,得到了一节骨头,长度和车子相等。
吴王不知道这是何物,便派使臣到鲁国询问孔子。
吴使问孔子说:“您认为,什么骨头是最大的?”
孔子对骨头看了半天,冥思苦想,眉头紧锁。
过了一会儿脸上露出了笑容,他自信地对吴使说:“这是古代防风氏的骨头。
当年大禹召集群神到会稽聚会,防风氏因为醉酒迟到,大禹便将其杀死并且陈一尸一示众。
防风氏的骨头,一节就有车子那么长。
这就是最大的骨头了。”
吴使接着问:“那么,谁是神呢?”
孔子解释说:“山川的神灵可以兴云致雨,足以造福天下。
负责监守山川、按时祭祀的就是神,守卫社稷的就是公侯。
他们都归属于王者。”
吴使又问道:“防风氏是监守什么的?”
孔子回答说:“汪罔氏的君长负责监守封山和禺山的祭祀,姓僖。
该族在虞、夏、商三代叫做汪罔,在周代叫做长翟,现在称之为大人。”
吴使接着问:“他们的身高是多少?”
孔子回答说:“焦尧氏身高三尺,是最矮的。
该族中最高的不过三丈。”
最后,吴使无话可问,只是不住地赞叹说:“了不起啊!孔子果真是圣人!”从此之后,孔子的贤名传得更远,慕名前来拜师求学的人更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