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姓
张·姓氏起源
【姓氏起源】
张姓是一个很古老的姓氏,约有5000的年历史。
据《元和姓纂》所载:在人文初祖黄帝时代,黄帝的世孙挥(一说挥是黄帝的儿子)自幼聪明过人,一爱一动脑筋。
有一次,他在晚上观看星空,后来他从星星的组合中得到启发,经过研究,发明了弓。
弓的发明为那时的人类狩猎带来了很大的用处,于是黄帝封挥为专门制造弓的官叫“弓长”,之后又将官名合二为一赐他张姓。
挥死后,他的后裔就以张作为自己的姓氏。
另据《通志·氏族略》记载,张姓出自黄帝姬姓的后代。
春秋时,晋国有个大夫名解张,字张侯,其后裔就以字命氏,称张氏。
又载,在三国时被蜀相诸葛亮赐南蛮酋长龙佑那姓张,以后其后裔便以张为氏。
【全国的分布】
张姓最早发源于尹城国的青一陽一(今山西省太原市西南晋祠附近),其后望族也出于这一带;北宋末年,随着金兵占领黄河南北及蒙古军队的南下,为躲避战乱,张姓又一次大举南迁;宋至元明清时期张姓分布于大一江一南北各个区域,形成了一支支庞大的族系。
今日张姓分布北方地区多于南方,主要是以山东、河南、四川、河北四省为居多。
【姓氏名人】
张飞:字冀德,涿郡涿县人(今河北涿州)人,三国时名将。
为蜀国五虎上将,战长坂名震于时。
传与刘备、关羽结义于桃园,世称“桃园三结义”。
公元221年被部将张达、范疆所刺杀。
张仲景:名机,史称医圣,南一陽一郡涅一陽一(今河南省一邓一县)人,东汉著名医学家,为后人尊为“医圣”。
勤求古训,博采众方,著有《伤寒杂病论》。
张择端:字正道,又字文友,东武(今山东省诸城)人,北宋著名画家。
他擅长“界画”,尤善画舟车、街道、桥梁。
他的代表作有《烟雨风雪图》、《金明池争标图》、《清明上河图》、《西湖争标图》等。
其中存世《清明上河图》为我国古代的艺术珍品。
张大千:原名张正权,又名爰,字季爰,号大千,别号大千居士,四川省内一江一市人,当代中国画坛最为传奇的国画大师。
他一生作画无数,遗作甚多,与齐白石并称“南张北齐”。
1983年,85岁的张大千病逝于台北。
【姓氏文化】
打油诗的由来
打油诗是旧体诗的一种。
内容和词句通俗诙谐﹑不拘于平仄韵一律。
打油诗最早起源于唐代民间,以后随着历史的不断发展,这种诗也表现出了活跃的生命力。
这类诗一般通俗易懂,诙谐幽默,有时暗含讥讽,风趣逗人。
这种诗体相传为唐代张打油所创。
唐一人张打油不过是一个般的读书人,有人说他是个农民,总之是个无名小卒。
有一年冬天,南一陽一下了一场很大的雪,看到漫天皆白,村里的人们来了兴致,请张打油出来写诗,大伙也娱乐娱乐。
张打油随口就吟出一首《咏雪》:一江一山一笼统,井上黑窟窿。
黄狗身上白,白狗身上肿。
此诗描写雪景,由全貌而及特写,由颜色而及神态。
通篇写雪,却不着一个“雪”字,而雪的形神跃然。
遣词用字,十分贴切、生动、传神。
用语俚俗,本色拙朴,风格别致。
格调诙谐幽默,轻松悦人。
当他吟完此诗之后,村里人都叫好。
张打油的诗虽说不能登上大雅之堂,却受到了下层群众的喜一爱一。
后来,人们就不这种近于民间歌谣,语言风趣幽默的诗,称为“打油诗”。
打油诗到了现代社会,更成为许多人的拿手好戏和取乐讽刺的工具,而且在内容和题材上发生了重大变化,开始反映现实生活,表现人民的思想、要求和愿望,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
【名人事迹】
张良拾履
张良是汉朝开国皇帝刘邦的谋士。
他年轻时,隐居在下邳。
有一天,张良在沂水圯桥上散步,这时一位老人走到张良附近,故意把鞋丢到桥下,并对张良说:“小伙子,你能不能下去把鞋拿上来!”开始时张良是很不愿意帮助老人的,但一想毕竟这位老人的年纪已经大了,于是他就把鞋捡了上来。
这位老人又说:“帮我把鞋穿上吧!”张良心想,我已经把鞋捡了上来,为什么又让我给穿鞋呢?算了好事做到底吧!于是又帮老人穿上了鞋。
老人穿上鞋后,连一句感谢话都没说就走了。
张良呆视良久,没想到老人走了一段路之后,又返回来,对张良说:“小伙子以后肯定有出息,值得我指教。
5天后早上,我们在此相会。”
张良不知何意,但还是恭敬地跪地应诺。
5天后早上,张良如约来到了桥上,老人早已先到了,老人生气地说:“这次你来晚了,过5天后再来。”
又到了第5天,这一天张良很早就赶到了桥上,可是这一次老人又先到了。
老翁再次生气地说:“你又来得晚了,过5天后还要来。
又过了5天,张良下决心这次一定比老人早到。
张良不到半夜就去了,等到天蒙蒙亮时,老人蹒跚地来到了桥上。
这一次老人高兴地说:“年轻人,你这样才对。”
老人说着拿出一部《太公兵法》一一交一一给张良,说:“你若是下工夫钻研这部书,以后就可以辅佐帝王完成大业。”
说罢,扬长而去。
这位老人就是传说中的神秘人物——隐身岩一穴一的高士黄石公,亦称“圯上老人”。
从此,张良日夜研读《太公兵法》,俯仰天下大事,终于成为一个深明韬略、文武兼备,足智多谋的“智囊”。
后来,他为辅佐刘邦建立汉朝立下了汗马功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