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故事
列子不为小利所动
春秋时代,列子穷困潦倒。
郑相子一陽一的宾客向子一陽一荐举列子,子一陽一就派人送他数十车的谷子。
列子再三拜谢而拒绝了。
使者走后,列子的妻子对他捶胸顿足地埋怨说:“听说有道的人的家室,生活都能安乐幸福,可现在我饿得面黄肌瘦。
相国让人送给你粮食,你却不接受,这岂不是命中注定要穷困一辈子吗?”
列子却笑着对妻子解释说:“我之所以拒收相国的粮食,是因为相国并不是自己真正了解我,而是听信了别人的话才给我送谷子。
以后,他也会因听信别人的话怪罪于我。
这是我不接受的原因。
况且,接受别人的供养,不为别人排忧解难,是不义;为他效命,可替相国这种无道的人去牺牲,哪里算是义呢?”
后来,郑国人民果然发难,杀了子一陽一。
智慧小语:在“利”和“义”之间,做出何种选择,是见利忘义,还是舍利求义,是经常用来衡量一个人品行高下的标准。
列子的可贵之处,在于他清醒地看到了“无道”子一陽一的本来面目,不为小利所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