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卦第三卦需卦,第一卦是水雷屯,现在上卦是水,还没有动,《易经杂说》第八部分-2

易经杂说查询

请输入关键字:

例如:易经杂说

易经杂说 - 第八部分-2

易经杂说

第八部分-2

需卦

第三卦需卦,第一卦是水雷屯,现在上卦是水,还没有动,下面乾卦,水天是需卦。

需字,用卦名本身的这个需字,来研究说文,上面在下雨,下面是一个而字,古代的象形字,“需”上面雨下来了,下面也在下雨,一层一层的雨下来,就像这需字一样,为什么叫需?人类于日光、空气、水,一样缺不了,当然需要,需的文字本身,就是这样解释,尤其农业社会,有形的东西,水最重要,可是这个卦名,是谁替它定的,则不知道。

甚至卦名是在哪一个时代定出来的,也是问题,这是我们要注意的。

“需,有孚,光亨,贞吉,利涉大川。”

乾、坤两卦的“元、亨、利、贞”四个字,到了后面的卦,“元”字都去掉了,最好的是“亨、利、贞”三个字,乃至有的卦,只有其中两个字或一个字,这个卦还和屯卦一样有“亨、利、贞”三个字,那么“有孚”的意义是什么?古人讲易理的解释“孚者信也。”

有信,言而有信,古人这个解释不通。

所谓“孚信”,孚字原来就是“老母鸡孵小鸡”的意思,孚字上面是鸡爪,下面一个儿子,小鸡快出来了,为有孚,有信用了,所以后人借用这个字,意思就是信,后来又加一卵一为孵了。

“光亨”光当然亨通,光一亮,什么都看见了。

“贞吉”正就大吉,有利没有利?有限度的利,要过河,过黄河,过长江,出海过海洋有利,假使组织航运公司,卜到这个卦会发财,做交通事业也会发财。

为什么这样说?外卦是水,水在外面,天在内(这个天是一抽一象的),那么水就有利了。

“彖曰:需,须也,险在前也,刚健而不陷其义不困穷矣。

需,有孚,

光亨,贞吉。

位乎天位,以正中也。

利涉大川,往有功也。”

需的意义就是需要,我们看了孔子的《系传》就知道。

这一卦险在前,平面来讲,前面是坎卦,坎也是坡坎,也是大水,但是“刚健而不陷其义”,本身一陽一刚之气太多了。

后面乾卦,三爻是一陽一爻,而坎卦本身中间亦是一陽一爻,虽然有危险的现象,因为刚健不会跌倒,以这个意义来讲,不会受困走绝路。

为什么有孚、光亨、贞吉?因为这是一个好卦,后卦是前卦的天,海阔天空,而坎卦的一陽一爻,得其中位。

“利涉大川”只要涉,往前面去,就有很好的成果,这是《彖辞》对卦辞的解释。

《彖辞》、《象辞》的矛盾

“象曰:云上于天,需,君子以饮食宴乐。”

这与《彖辞》不同,而说云上于天是需,画面两样。

《彖辞》解释前面是一片水的平面图,《象辞》的画面是立体的,天上面都是云雾,它说这个卦是叫我们上馆子,不但上馆子,还要作乐。

我们就发现《彖辞》、《象辞》是矛盾的,对圣人不好意思说他矛盾,姑且说是两重意义,这样两重不同的意义该怎么办?这且暂时搁在这里。

需卦爻辞

“初九,需于郊,利用恒,无咎。

象曰:需于郊,不犯难行也,利用恒无咎,未失常也。”

需于郊,是根据《象辞》“云上于天”下雨,夏天热得要死,希望下一场雨,结果下了,可是“及时雨送(宋)江”,下到外面去了。

需于郊就是雨下到郊外去了,引用这个现象来讲人文文化哲学,则“利用恒”要恒心,万事要用恒心,卜到此卦,表示有消息,但慢慢来,要有恒心去做,最后有好结果。

“无咎”,没有一毛一病,没有过错,《象辞》对于爻辞,用人生哲学的道理来解释的。

需于郊是要有恒心慢慢来,“勿犯难行”,遇到特别的困难,不要浮躁去冲破,知道不对退回来,等机会。

“利用恒无咎,未失常也。”

怎样说无咎是因为未失常,这个卦初九爻动,动得很正常,假如卜卦初九爻动,就变成了水风井卦,现象变了,初步有受困之象,但是不坏。

“九二,需于沙,小有言,终吉。

象曰:需于沙,衍在中也,虽小有言,以吉终也。”

第二爻,这阵雨下到沙滩上去了,立即干了。

卜卦的意思,是有口舌,是非多,但小事没有关系,别人诽谤、批评,不用怕,最后是好。

《彖辞》说:“需于沙,衍在中也”,一阵雨,下到沙滩里,就漫衍开了。

“虽小有言”,人家的闲话像下雨一样,滴滴答答,啰嗦,但最后还是好的。

为什么最后是好的?因为第二爻动了,变成水火既济卦,所以卜卦有时取其动,有时取其不动,其间如何取法?则在各人的智慧,如夜入黑房要开灯则取动,天气转冷了需关上冷气,则取不动的静象了。

“九三,需于泥,致寇至。

象曰:需于泥,灾在外也,自我致寇,敬慎不败也。”

到了第三爻变讨厌了,雨下在泥土地上,都是烂泥地,路都不能走。

这个卦有危险的现象,如果在前方作战,担心敌人要来攻击了;如作小偷的,偷风不偷月,偷雨不偷雪,泥泞会困人,所以土匪在这时行劫。

《象辞》解释说:“需于泥,灾在外也。”

为什么说灾在外?因为第三爻动了,内卦变成兑卦,水泽节,水上加水,要节制了。

“自我致寇,敬慎不败也。”

有敌人来攻击,也是自己内部问题,把敌人引过来,所以要敬慎处理,不会失败,但不敬不慎还是要失败的。

“六一四,需于血,出自一穴一。

象曰:需于血,顺以听也。”

卜到这个卦,有流血的事,在哪里出一血?大部分在耳朵,因为坎为耳,这是外卦坎卦的初爻动,所以《象辞》说“需于血,顺以听。”

怎么是顺以听?第四爻动后,外卦倒过来就是巽卦,另一观念看,这一爻蛮牵强的,可是古人研究《易经》,把这些牵强的当宝贝,当真理,拿来打转,转了一辈子五六十年,一精一神心血都转在里面。

“九五,需于酒食,贞吉。

象曰:酒食贞吉,以中正也。”

在九五爻就好了,有酒食,有人请吃酒筵,大吉大利。

《彖辞》说:“酒食贞吉”,是因为九五爻,在中正之道,这一爻是一陽一爻,前后都是一陰一爻,是外卦的中位,重卦的第五位,至中至正的位。

“上六,入于一穴一,有不速之客三人来,敬之终吉。

象曰:不速之客来,

敬之终吉,虽不当位,未大失也。”

这个卦很妙,古书上很多人,早晨卜到这个卦,都叫家人准备,有不请自来的客人将要来访,可是对于这三位客人,对他恭敬客气,就大吉。

《象辞》的解释是说,上六爻动了,虽然不当位,但本身是水天需卦,没有离开坎卦的本位,所以也没有大错。

但这三个客人从哪里来的?既不是先天卦,也不是后天卦,这三人到底从哪里来?是下卦的乾卦跟着三个一陽一爻。

从这里看,《易经》就是这样,没有什么了不起,可是许多人不管《易经》的本文,只在六十四卦的象数上去发展,也是有他的道理,至于本文会了以后,姓张的可以写“张易”,姓李的可以写“李易”。

不过话说回来,如果我们要对于卦辞、爻辞作进一步的研究,可以参考一本书--《易林》,焦赣著的,商务印书馆出的一个版本比较好。

他对于六十四卦卦辞和爻辞的内容,又有不同的说法,这是他把《易经》研究通了以后,真正照文王的观念而来的一套思想。

有些人卜卦,比较正确的,也用《易林》的内容,胡适对《易林》也作过考据,文字亦很美很妙,大家可以参考。

学《易》与用《易》

至于我们要对每一卦、每一爻作再深一层的研究,据我现在所了解,便不是那么简单了,必须研究中国古代天文学,也叫作星象学--天文现象,二十八宿星的躔度,同每一个卦所代表的星座,每一星座在某一躔度上和其他星座所发生的关系,构成了一个现象。

譬如说北斗七星,那七颗星如何像一个斗?是人类观察天文,把那七颗星连起来,画出来像一个斗。

如西方人讲天女星,是神话的构想像一个天女,实际上没有,只是把一些星星连起来的虚线,大概像一个天女,那就如《易经》所说的“象”。

现在西方的天文学那么发达,也离不开星象,这个星象学和现代的太空学分两路了。

一路是实际研究追查每个星球在天体里的相互关系,是天文走到太空方面去了;一路是研究追查星座和地球发生的影响关系,而构成一抽一象一性一的对人类活动的作用,这就变成星象学。

星象学有印度的、埃及的、中国的、西洋的,各个系统不同,但大致上原则还是一样的。

可知《易经》每卦每爻的意思,是由星象学来的。

汉朝有名的《京房易传》,把这个要点藏在里面,没有明指出来,等于对后人留了一手。

后来到了宋朝《易经》的大家邵康节,所谓能“前知五千年,后知六万年”,就是从这个星象系统来的,所以他敢吹这个牛。

那么我们知道中国的天干、地支、五行、八卦,都是归纳了非常复杂的星象学,化繁为简变成一般人都能懂得的一抽一象东西。

因为一般人不知道天干、地支、五行、八卦的来源是星象学,就认为是江湖术士,实际上江湖术士的这一套,基本上有其最高深的中国文化作背景。

所以不要看了《周易》的各种解说,就只在《周易》上转圈子,我个人认为这样毫无用处。

近几年来研究《易经》又是一窝蜂,在我看来,只这样打圈子,研究死了也没有用,对国家、对文化不会有贡献。

唯一的用途,退休的人没有事做,钻进去蛮舒服,要真正有用,要有科学一精一神,而不是以现代的自然科学硬套一上去,这是我个人到今天为止,很深切的体会的。

易学是高深的,欲真的把它变成为有用的,必须如此。

没有做到实用,还是一抽一象化的偏重在思想方面,换言之只是偏重于哲学方面,是虚玄的,实际无用。

所以研究《易经》,千万不要钻牛角尖,古人也如此,《易经》的著作本身,是了不起,可是有没有用?此身都不能饱,如此而已。

除非把古人的书都看懂了,都记得,然后推开,再找本文,或者有一点用处。

至于讲道理,像宋朝以后理学家们讲《易经》的道理,我素来不大注重,如刚才说的那一些,每一个爻辞拿出来解释,都可以写一本书,可是有什么用?有时候还会误人,作为一个文化工作者,乃至写一点小东西,一个字都不敢乱写,写出来是快意,但是如果偏差了,那个后果就不堪设想,所以不敢轻易下笔。

古人著书就这样严谨,现在的人不管这些,发表了再说,后果如何不考虑,这是古今不同处。

卦序的问题

上次说到屯卦时,引发了《周易》六十四卦排列的次序,为什么要这样排?这是一个大问题,我是一直到现在认为还没有得到最圆满的答案。

这里在讲下一个卦之前,必须先把《序卦传》提出来讨论讨论,这个《序卦传》,就是古文上常说到的孔子赞《易》--这个“赞”就是参赞,帮助《易经》的研究。

--孔子赞《易》有“十翼”,就是孔子研究《易经》的十种著作,称为“十翼”,包括《彖辞》(随经分上下)、《象辞》(随经分上下)、《文言》、《系辞》(上下传)《说卦》、《序卦》、《杂卦》等十种著作。

古人传统的说法认为都是孔子作的,《序卦》就是卦的次序,这一篇很重要,但与象数的关系较少,和中国文化哲学思想的关系却大了。

过去大家都忽略了这一点。

我之所以再三提到《周易》的卦序为何这样排列,因为这是一个大问题,千古以来有不少人在研究,而在我认为那些答案的理由都不充分,同时我们也看过孔子对序卦的说法,也只讲了《易经》的理,没有讲象数。

孔子的《序卦传》以人文思想讲卦名的理,讲为什么叫“屯”?为什么叫“蒙”?但要注意到,当伏羲画八卦的时候,还没有文字,那么孔子所讲的易理,对于为什么这样排列的理由,似乎也并不充分,所以这也是一个大问题。

推开《周易》,对于邵康节的道家易那个系统,关于六十四卦的排列,我也很满意。

乾为天,天风姤,天山遁,一路排下来,非常有道理,可是《周易》不是照这个顺序来的。

《周易》的系统到底怎么来的?并没有解决,这个系统的基本问题没有解决,拿来乱套学问,我认为不成其为学问,所以内心一直对《周易》认为是个问题。

六十四卦在上古的排列,道家另有一个排列方法,可是我研究的结果,也不准确,但它的用法蛮对,它是把一年十二个月,配合十二辟卦,每卦代表一个月,一月三十天,六十四爻相配合,以每月初一的早晨配屯卦,晚上配蒙卦,初二的早上是需卦,晚上是讼卦,这样依《周易》的卦序次序来配,六十四卦除了乾、坤、坎、离四卦不用,余下六十卦,每日两卦,依照《周易》的次序配下去,这是道家关于象数排列的方法。

后世推测天文地理,未卜先知的方法,都是由这一套方法来的,用起来还是蛮对的。

但是照道理,我还是不大同意。

用起来代表天文一个星象的符号,变化行得通,理由可讲不通。

人类的文化都是这样,如科学是讲现实,现在发展到理论科学,就变成哲学了,哲学讲理。

反正事上对,理上不对,所以我常告诉大家,天下事常常有其事不知其理,有的时候又有其理而无其事,那就是经验还没有到,要事理合一才是真学问,所以卦序的问题值得大家研究。

黑格尔的辩证历史观

讲到这里,我们先讨论一个三十年代很时髦的问题--黑格尔的辩证历史观。

黑格尔的历史哲学,亦即所谓的“辩证史观”,以观念,批判历史的发展。

在几十年前,我们受他这个历史哲学的影响很大,现在它在西方的影响还是很大。

现在全世界,包括欧美各大学,在历史系新开一门历史哲学的课程,把黑格尔的这一历史哲学,算作历史哲学中一门参考的思想,还没有完全认为它是正统。

因为历史哲学在世界人类学术思想文化上面,还是在刚开步走的阶段,它的目的就是在探讨有了天地万物人类,为什么人类历史会闹成这样?比如历史上有几个大问题,政治上民一主也好,君主也好,独一裁也好,自一由也好,无政一府主义也好,各种各样都实行过,可是哪一种能使人类永远的太平?没有见到过。

以上这些主义在理论上都对,但事实上都不对,这是一个哲学问题。

又如经济方面,为什么货币有了以后,从贝壳到现在的钞票,每一出来,一直只有贬值,永远没有涨回去的时候,这是什么原因?这是历史哲学上的经济问题。

人类社会为什么不能太平?为什么不能平等?现在回头来看,历史哲学我们早就有了,《易经》就说过,而且比别人讲的好多了。

可惜没有一个人去发挥,如果有人能把西方的唯物史观和我们的历史哲学研究到真的内涵,然后对世界的经济政治发展融会贯通了,应该可以写一本很好的书,那就对人类思想影响太大了。

现在再看我们的历史观,也可以说是孔子的历史观,包括了西方的唯物史观与唯心史观,是心物一元,非常高明。

但是要加以发挥,只凭古文,现在这个时代懂的人不会多,这一点是需要大家继续努力的。

孔子这里说的是《周易》六十四卦的次序,为什么要这样排列?这是我们要深思的。

孔子说创世纪的开始

“有天地,然后万物生焉,盈天地之间者唯万物,故受之以屯。

屯者,盈也,屯者,物之始生也。”

第一句话就很妙,“有天地,然后万物生焉。”

很自然,中国人说话,这样就够了。

以文化来比较,这就是中国文化的不同之处。

我们强调我们的老祖宗,像孔子思想的高明之处,这里就只说有了天地就有了万物这么一句话,没有过问到宗教哲学,宗教哲学要讨论到天地是谁造的?万物又是谁造的?宗教家说有个主宰造的,可是中国人不讲这一套。

假如说有个主宰造天地万物,那么这位主宰又是谁造的?中国人不谈这个永远没有结论的问题。

过去人家说中国人没有哲学,实际上不是没有,而是非常高明,这等于佛学里说的,释迦牟尼讲学说法,有四种方式,其中一种为“置答”,就是某一问题不需要讨论,先放在一边,孔子这里的第一句话,就是置答的方式,不是不懂,第一句话就是从人文文化开始,这就是我们文化的特色。

“盈天地之间者唯万物。”

就是充满天地间的为万有,古文中称万物。

要注意,我们上古时代所用的“物”字,并不是专指现代唯物思想的物,而是有了“东西”,而“东西”也是包括心物一元,是一抽一象的,充满天地之间的,就是万物。

这里开始就是乾坤两个卦,乾、坤代表了天、地。

乾坤以后就是屯卦,因为屯的意义就是“盈”,是充满了,第二个意义“物之始生也”,前面说过,屯字的象形,是草下面长了根,上面刚刚出头,萌芽的现象,表示万物开始生长。

共2页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易经杂说》易经书籍
起名测名
黄历查询
诗词歌赋
实用查询
免费测试
猜你喜欢
网名大全

需卦第三卦需卦,第一卦是水雷屯,现在上卦是水,还没有动,《易经杂说》第八部分-2

© 2007-2022 喜蜜滋

手机版】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