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外文言文
《宋史·慈圣光献曹皇后列传》原文及翻译
宋史
【原文】
慈圣光献曹皇后,真定人,枢密使周武惠王彬之孙也。
明道二年,郭后废,诏聘入宫。
景祐元年九月,册为皇后。
性慈俭,重稼穑,常于禁苑种谷、亲蚕。
庆历八年闰正月,帝将以望夕再张灯,后谏止。
后三日,卫卒数人作乱,夜越屋叩寝殿。
后方侍帝,闻变遽起。
帝欲出,后闭閤拥持,趣呼都知王守中使引兵入。
贼伤宫嫔殿下,声彻帝所,宦者以乳妪殴小女子绐奏,后叱之曰:“贼在近杀人,敢妄言耶!”后度贼必纵火,一陰一遣人挈水踵其后,果举炬焚帘,水随灭之。
是夕,所遣宦侍,后皆亲剪其发,谕之曰:“明日行赏,用是为验。”
故争尽死力,贼即擒灭。
阁内妾与卒乱当诛,祈哀幸姬,姬言之帝,贷其死。
后具衣冠见,请论如法,曰:“不如是,无以肃清禁掖。”
帝命坐,后不可,立请,移数刻,卒诛之。
初,王安石当国,变乱旧章,后乘间语神宗,谓祖宗法度不宜轻改。
熙宁宗祀前数日,帝至后所,后曰:“吾昔闻民间疾苦,必以告祖宗,因赦行之,今亦当尔。”
帝曰:“今无他事。”
后曰:“吾闻民间甚苦青苗、助役,宜罢之。
安石诚有才学,然怨之者甚众,帝欲爱惜保全之,不若暂出之于外。”
帝悚听,垂欲止,复为安石所持,遂不果。
苏轼以诗得罪,下御史狱,人以为必死。
后违预中闻之,谓帝曰:“尝闻仁宗以制科的轼兄弟,喜曰:‘吾为子孙得两宰相。
’今闻轼以作诗系狱,得非仇人中伤之乎?捃(jùn,拾取)至于诗,其过微矣。
吾疾势已笃,不可以冤滥致伤中和,宜熟察之。”
帝涕泣,轼由此得免。
晚得水疾,侍医莫能治。
元丰二年冬,疾甚,帝视疾寝门,衣不解带。
旬日崩,年六十四。
及崩,帝哀慕毁瘠,殆不胜丧。
有司上谥,葬于永昭陵。
(节选自《宋史•慈圣光献曹皇后列传》,有删改)
【译文】
慈圣光献曹皇后,是真定人(今河北正定)人,也是枢密使周武惠王曹彬的孙女。
明道二年,郭皇后被废,曹皇后被聘入宫中。
景佑元年九月,她正式被册封为皇后。
曹皇后性情慈善节俭,重视农耕,常在皇家宫苑中种植谷物,亲自养蚕。
农历八年闰正月,仁宗皇帝准备在闰正月十五晚再一次陈设彩灯过灯节,被曹皇后劝住了。
过了三天,几个卫士作乱,乘着夜间穿房越舍,直趋仁宗皇帝的寝室。
曹皇后当时正在侍奉皇帝,听说事情有变,慌忙起来。
仁宗皇帝打算出逃,曹皇后关闭殿门,抱住皇帝,急忙呼唤都知王守忠,命令他带兵入宫平乱。
乱兵在殿前杀伤宫中的嫔妃侍女,叫喊声响彻皇帝的住所,太监们假报是奶妈打年纪小的宫女,曹皇后申叱道:“乱兵就在附近杀人,你们还敢胡说!”她估计乱兵必定会放火,暗地派人带着水跟在他们后面,果然乱兵点火烧着帘幕,跟着的人随即用水将火泼灭。
这一夜 ,凡是派出去的太监侍从,曹皇后都亲手剪掉他们的头发,对他们说:“明天论功行赏,就以头发为证。”
因此,人们都争先出力,乱兵很快被消灭。
宫女参与卫卒变乱的,论罪当死,她们向仁宗所一宠一 爱的妃嫔哀求免死,这位一宠一 姬转告仁宗后,仁宗饶恕她的死罪。
曹皇后便穿戴上正式的服饰,进见皇帝,请求依法处理作乱的宫女,并说:“不这样,无法肃清宫中(的坏人)。”
仁宗让她坐下,曹皇后不坐,站着坚持自己的要求,过了不久,最后还是把宫女杀掉了。
起初,王安石当政的时候,变革了旧的典章制度,曹皇后在适当的机会对神宗皇帝说祖宗留下来的法律制度不应该轻易改动。
熙宁年间祭祀太庙的前几天,神宗皇帝来曹皇后的住所。
曹皇后说:“以前我每当听说老百姓有什么苦处,一定要告诉仁宗皇帝,仁宗皇帝就推行减租政策,现在也还是应该这样。”
神宗皇帝说:“现在没有什么事。”
曹皇后说:“我听说老百姓对于青苗法、助役法叫苦不迭,这两种法令应当停止实行。
王安石确实有才干学问,但怨恨他的人太多了,皇上要是爱惜他,想保全他,不如暂且放他到外省去。”
神宗皇帝听了很吃惊,几乎已经准备停止施行这些法令,但还是被王安石操纵了,这件事无果而终。
苏轼因为写诗犯了法,被关在御史台的监狱中,大家都以为他必死无疑。
曹皇后听说此事,便对神宗皇帝说:“我想起仁宗皇帝在殿试中取中苏轼兄弟时,高兴地说:‘我为子孙们找到两位宰相。
’现在听说苏轼因为作诗而被关进监狱,该不会是受了仇人的诬蔑吧?从诗句中搜寻过错,即使有错也是小错。
我的病已经很重了,不能再因为冤枉好人、滥加罪名而伤害天地的中正和平之气。
对苏轼一案,还要仔细审查才好。”
神宗皇帝流下眼泪。
苏轼因此而得以免罪。
曹皇后晚年时候患了水疾,医生都没有办法治。
元丰二年的冬天,她病得很重了,神宗皇帝到她的寝宫来探病,甚至睡觉时都不脱外衣。
病了十天左右,曹皇后去世了,享年六十四岁。
曹皇后死,神宗皇帝哀伤过度而消瘦,几乎坚持不到办完丧事。
主管官员为曹皇后报谥号,葬在永昭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