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演义
章90 矢忠贞颜真卿起义 遭妒忌哥舒翰丧师
词曰:
由来世乱见忠臣,矢志扫妖氛。
甚羡一门双义,笑他诸郡无
人。
专征大将,待时而动,可建奇勋。
只为一封丹诏,顿教丧
却三军。
调寄“朝中措”
从来忠臣义士,当太平之时,人都不见得他的忠义,及祸乱即起,平时居位享禄,作威倚势,摇唇鼓舌的这一班人,到那时无不从风而靡。
只有一二忠义之士,矢丹心,冒白刃,以身殉之,百折不回。
而今而后,上自君王,下至臣庶,都闻其名而敬服之,称叹之不已,以为此真是有忠肝义胆的人。
然要之非忠臣义士之初心也。
他的本怀,原只指望君王有道,朝野无虞,明良遇合,身名俱泰,不至有捐躯殉难之事为妙。
若必到时穷世乱,使人共见其忠义,又岂国家之幸哉!至国家既不幸祸患,不得已而命将出师,那大将以一身为国家安危所系,自必相度时势,可进则进,不可进则暂止,其举动自合机宜。
阃以外,当听将军制之。
奈何惑于权贵疑忌之言,遥度悬揣,生逼他出兵进战,以致堕敌人之计中,丧师败绩,害他不得为忠臣义士,真可叹息痛恨,槍天呼地而不已也!
却说玄宗天子复召秦国模、秦国桢仍以原官起用,二人入朝面君。
谢恩毕后,玄宗一温一 言抚慰一番,即问二人讨贼之策。
兄弟二人以次陈言,大约以用兵宜慎,任将直专为对。
正议论间,支部官启奏说:“前者睢陽太守员缺,逆贼安禄山乘间伪进其一党一 张通悟为睢陽太守,随被单父尉贾贲率吏民斩击之,今宜即选新官前去接任。
特推朝臣数员,恭候圣旨选用。”
秦国模奏道:“睢陽为一江一 淮之保障,今当贼氛扰乱之后,太守一官,非寻常之人所能胜任,宜勿拘资格擢用。
以臣所知,前高要尉许远,既有志躁,更饶才略,堪充此职,伏乞圣裁。”
玄宗听说准奏,即谕吏部以许远为睢陽太守。
又问:“二卿,亦知今日可称良将者为谁人?”
秦国桢奏道:“自古云:天下危,注意帅。
今陛下所用之将,如封常清、高仙芝之辈,虽亦娴于军旅之事,未必便称良将。
昔年翰林学士李白,曾上疏奏待罪边将郭子仪,足备干城之选,腹心之奇,陛下因特原其所犯之罪,许以立功自效。
郭子仪屡立战功,主帅哥舒翰表荐,已历官至朔方右厢兵马使九原太守,此真将才也。
李白之言不谬。”
玄宗点头道是,因又问:“哥舒翰将才何如?”
秦国模奏道:“哥舒翰素有威名,只嫌用法太峻,不恤士卒。
朝廷若专任此,听其便宜行事,当亦不负所委托。
但近闻其抱病不治事。”
玄宗道:“彼自能为我力疾办事。”
遂降旨即升郭子仪为朔方节度使,又命哥舒翰为兵马副元帅。
哥舒翰上奏告病,玄宗不准所告,令将兵十万,防御安禄山。
那时,安禄山既陷灵昌及陈留,声势益张,并攻破荥陽,直逼东京。
封常清屯兵武牢以拒之,无奈部下新募的官军,都是市井白徒,不一习一 战阵,见贼兵势猛,先自惶惧。
安禄山特以铁骑冲来,官军不能抵当,大败而走。
正是:
早知今日取胜难,追悔当初出大言。
当下封常清收合余众,再与厮杀,又复大败,贼兵乘势奋击,遂陷东京。
河南尹达奚-,出城投降。
独留守李忄登、中丞卢奕、采访判官蒋清,不肯投降。
城破之日,穿朝服坐于堂上,安禄山使人擒至军前,三人同声骂贼,一时三人都被杀。
封常清收聚败残兵马,西走陕州。
时高仙芝屯兵于陕,封常清往见之,涕泣而言道:“在下连日血战,贼锋锐不可当。
窃计潼关兵少,倘贼冲突入关,则长安危矣!不如引屯陕之兵,先据潼关以拒贼。”
高仙芝从其言,即与封常清引兵退守潼关,修完守备。
贼兵果然复至,不得入而退,这也算是二人守御之功了。
谁知那监军宦官边令诚,常有所干求于仙芝,不遂其欲,心中怀恨。
又怪封常清时时无所馈献,遂密硫劾奏封常清,以贼摇众,未见先奔;高仙芝轻弃陕地数千里,又私减军粮,以入己囊,大负朝廷委任之意。
玄宗听信其言,勃然震怒,即赐令诚密敕,使即军中斩此二人。
令诚乃佯托他事,请二人面议;二人既至,未及叙礼,边令诚举手道:“有圣旨敕赐二位大夫死。”
遂喝左右:“代我拿下!”宣敕示之。
常清道:“败军之将,死罪奚逃。
但朝议俱以禄山之众为不难珍戮,非确论也。
臣死之后,愿勿轻视此贼,宜专任良将,多练一精一兵以图之。”
仙芝道:“吾遇贼而退,罪固当死不辞,谓我私侵军粮,岂不冤哉!”二人就刑之时,部下士卒,皆大呼称冤枉,其声震动天地。
后人有诗叹云:
宦者监军军气沮,何当轻杀而将军。
此时偏听犹如此,那得人
心肯向君?
二人既死,命哥舒翰统其众,并番将火拔归仁部卒,亦属统辖,号称二十万,镇守潼关。
且说安禄山既陷河南,遣其一党一 段子光赍李忄登、卢奕、蒋清之首,传示河北,令速纳款,传至平原郡。
平原郡的太守,乃临沂人,姓颜名真卿,字清臣,复圣颜子之后裔,是个忠君爱国的人。
他于禄山未反之先,预早知其必反,时值久雨之时,借此为由,筑城浚濠,简练丁壮,积贮仓凛,暗作准备。
禄山以书生目真卿,不把放在心中。
及到反叛之时,河北郡县俱披靡,只道平原亦必降顺,乃檄令真卿,为本郡兵防守河津。
真卿佯受其撤,密遣心腹,怀牒驰赴诸郡,暗约其举兵讨贼,一面召募勇士得万余人,涕泣谕以大义,众皆感愤,愿效死力。
那贼一党一 段子光,冒冒失失的将那三个忠臣的头来传示,被真卿拿住缚于城上,腰斩示众。
取三个头续以蒲身,棺殓葬之,祭哭受吊。
于是清池尉贾载、盐山尉穆宁,闻真卿举义,乃共杀伪景城太守刘道元,获其甲仗五十余船并其首级,送至长史李(日韦)处。
(日韦)以禄山叛一党一 严庄是景城人,遂收其宗族数十人口,尽行杀戮。
将刘道元的首级与甲仗等物,转送平原太守颜真卿处。
饶陽太守卢全诚、河间司法李奂、济陽太守李随,都将禄山所署的伪太守长史等官,多皆杀了,各有兵数千,推颜真卿为盟主。
真卿即遣本州司法兵马使李平赍表文,并伪檄,从间道直入京师,奏闻玄宗。
初禄山作乱时,河北震恐,无一能与之抗者。
玄宗闻之,嗟叹说道:“二十四郡曾无一义士耶!”及李平赍表章至,乃大喜道:“朕不识颜真卿作何状,乃能如此!”遂即降道御旨,诏加颜真卿河北采访使,在任即升,仍领平原等处事务,免其来京陛见。
后来宋朝忠臣文天祥,过平原有诗云:
平原太守颜真卿,长安天子不知名。
一朝渔陽动鼙鼓。
大河
以北无坚城。
君家兄弟奋戈起,二十七郡同连盟。
贼闻失色分军
还,不敢长驱入两京。
明皇父子得西狩,由是灵武起义兵。
唐家再
造李郭力,逆贼牵制公威灵。
哀哉常山贼钩舌,公归朝廷气不折。
崎岖坎坷不得去,出入四朝老忠节。
当年幸脱安禄山,由首竟陷李
希烈。
希烈安能遽杀公,宰相卢杞欺日月。
乱臣贼子归何所?茫
茫烟草中原土。
公视于今六百年,忠一精一赫赫雷行天!
那诗中所云“白首竟陷李希烈”,是说颜真卿至德宗时,奸相卢杞忌其忠直,使往宣慰逆贼李希烈,其时竟为其所害,时年已七十有七矣。
此是后话。
所云“常山钩舌”之事,乃颜真卿的族兄颜杲卿,其人之忠义,与真卿无异。
当禄山叛乱之时,他为常山太守,禄山兵至藁城,常山危急,杲卿自度常山兵力不足,一时难以拒守;乃以长史袁履谦计议,姑先往以迎之,以缓其锋。
禄山喜其来迎,赐以紫袍金带,使仍旧守常山。
杲卿遂与履谦密谋起义,恰好真卿遣甥卢逛至常山,与杲卿相约,欲连兵断禄山的归路。
那时安禄山方僭号称大燕皇帝,改元圣武,杲卿乃假传禄山的恩命,召伪井陉守将李钦凑率众前来,受那登极的犒赏。
俟其来至,与之痛饮至醉,缚而斩之,宣谕解散其众。
贼将高邈、何千年,适奉禄山之命,往北方征兵,路过常山,亦为杲卿所杀。
时部将在禄山手下名张献诚,正统兵围困饶陽,杲卿先声言,朔方节度使郭子仪令兵马使李光弼与武锋使仆固怀恩,统众兵卒出井陉来了。
献诚闻之大惧,杲卿乃遣人往说之,使解晓陽之围,献诚遂引兵遁去。
杲卿令袁履谦入饶陽,慰劳将士,传檄诸郡,于是河北响应。
杲卿以李钦凑的首级与高邈、何千年二人,献于京师,使其子颜泉明与内邱丞张通幽,赍表文赴京师奏报。
那张通幽即张通误之弟,他恐因其兄降贼,祸及家门,思为保全之计,知太原尹王承业,与杨国忠有一交一 ,欲藉以为援。
乃力劝王承业留住颜泉明,表其奏文,攘其功为己功。
杲卿起义才数日,贼将史思明引兵突至城下,杲卿使人往太原告急,王承业既攘其功,正利于杲卿之死,拥兵不救。
杲卿悉力拒战,粮尽兵疲,城遂陷,为贼所执,解送禄山军前。
安禄山大喝一声道:“你何背我而反!”杲卿(目真)目大骂,禄山怒甚,令人割其舌,并袁履谦一同遇害。
二人至死,骂不绝口。
正是:
通幽顾家不顾国,承业冒功更忌功。
坐使忠良被兵刃,空将血
泪洒西凤。
杲卿尽节而死,却因王承业掩冒其功,张通幽诡诞其说,杨国忠蒙蔽其说,朝廷竟无恤赠之典。
直至肃宗乾元年间,颜真卿泣涕诉于肃宗,转达上皇。
那时王承业已为别事,被罪而死。
张通幽尚在,上皇命杖杀之。
追赠杲卿为太子太保,谥曰忠节。
其子泉明,为贼所掠,后于贼中逃脱,求得其父一尸一,并求得袁履谦之一尸一,一体棺殓以归。
凡颜氏族人及其父之旧将吏妻子流落者,都出资赎回五十余家,共三百余口,人皆称其高义。
此亦是后话。
且说真卿一日闻杲卿之死,大哭大惊,哭是哭其兄,惊的是常山失守,贼据要冲,深为可虑。
忽探马来报,说郭子仪奉诏进取东京,特荐李光弼为河东节度使,分兵万余,从井陉而来,一路进取。
颜真卿喜道:“如此则常山可复矣!”时清河县吏民,使其邑人李萼至平原,奉粟帛器械,以资军用,且乞借兵以为战守之助。
那李萼年方弱冠,器宇轩昂,言同明快。
真卿奇其人,以兵五千借之。
李萼因进言说道:“朝廷已遣兵出崞口,贼据险相拒,官军不得前。
公今引兵先击魏郡,公兵开崞口以引出官军,一团一 讨平汲邺以北诸郡县,然后合诸镇兵,南临孟津,据守要害,制其北走之路。
但须表奏朝廷,坚壁勿战,不过月余,贼必有内溃相图之事矣!”真卿然其说,命参军李择一交一 等,将兵会清河、博平,兵屯于堂邑。
伪魏郡太守袁知泰率众来战,官军奋力击之,贼众溃败,遂拔魏郡,军声大振。
北海太守贺兰进明兵来会屯于平原城之南,真卿待之甚厚,且以堂邑之功让之。
进明居之不疑,竟自具表上奏,真卿亦不以为怪。
又闻李光弼已恢复常山,郭子仪与李光弼合兵一处。
贼将史思明来战,子仪用计,思明露髻跣足,持折槍步行,私自逃去,河北十余郡皆下。
又闻雍邱防御使张巡与贼连战,屡败贼众。
正欢喜间,忽闻朝廷上有诏,催促副元帅哥舒翰出战。
原来哥舒翰屯军潼关,为长安屏障之计,按兵不动,待时而进。
河源军副使王思礼乘间进言曰:“今天下以杨国忠召乱,莫不切齿,公当上表,请斩杨国忠之头,以谢天下,则人心皆快,各效死力矣!”哥舒翰摇头不应。
王思礼又道:“若是上表,未必便如所请,仆愿以三十骑,劫取杨国忠至潼关斩之。”
哥舒翰愕然道:“若如此,真是哥舒翰反,不是安禄山反了。
此言何可出诸君口?”
思礼乃不敢复言。
那边杨国忠也有人对他说:“朝廷重兵,尽在哥舒翰掌握之中;倘假人言为口实,如拔旗西指,为不利于公,将若之何?”
国忠听说乃大惧,方寻思无计,忽人报贼将崔乾情在陕,兵不满四千,羸弱不堪,甚属无备。
国忠即奏启玄宗,遣使催哥舒翰进兵恢复陕洛。
哥舒翰飞章奏言道:“安禄山一习一 于用兵,岂真无备。
今特示弱者,诱我出兵耳!我兵若轻出敌,正堕他的诡计。
且贼远来,利在速战,我兵据险,利于坚守。
况贼残虐,失众民心,势已日蹩,将有内变,因而乘之,可不战而自戢。
要在成功,何必务速?今诸道征兵,尚多未集,请姑待之。”
郭子仪、李光弼亦上言:“请引兵北攻范陽,覆其巢袕,擒贼一党一 之妻孥为质,以招之,贼必内溃。
潼关大兵,惟宜固守,不可轻出。”
颜真卿亦上言:“潼关险要之地,屏障长安,固守为尚。
贼羸师以诱我,幸勿为闲言所惑。”
奏章纷纷而上,无奈国忠疑忌特深,只力持进战之说。
玄宗信其言,连遣中使,往来不绝的催出战,且降手敕切责云:
卿拥重兵,不乘贼无备,急图恢复要地,而欲待贼自溃,按兵不
战,坐失事机,卿之心计,朕所未解。
倘旷日持久,使无备者转为有
备,我军迁延,或无成功之绩,国法具在,朕自不敢徇也。
哥舒翰见圣旨降下,严厉切责,势不能止,抚膺恸哭一回,遂整饬队伍,引兵出关。
与崔乾情之兵,遇于灵宝西原。
贼兵据险以待,南向阻山,北向阻河,中向隘道,七十余里。
王思礼等将兵五万俱前,副将庞忠等引兵十万继进。
哥舒翰自引兵三万,登河南高阜,杨旗擂鼓,以助其势。
崔乾情所率不过万人,部伍不整,官军望见,都皆笑之。
谁知他已先伏一精一兵于险要之处,未及一交一 兵,佯为偃旗曳戈,好像要逃遁的一般。
官军懈不为备,方观望间,只听连声炮响,一齐伏兵多起。
贼众乘高抛下木石,官军被击死者甚多。
隘道之中,人马受束,槍杆俱不施用。
哥舒翰以毡车数十乘为前驱,欲藉以为冲突。
崔乾佑却以草车数十乘,塞于毡车之前,纵炎烧焚。
恰值那时东风暴发,火趁风威,风因火势,烟焰沸腾,官军不能开目,妄自相杀。
只道贼兵在烟焰中,一齐把箭射将去,及知箭尽,方知无贼。
乾佑遣将,率一精一骑数万,从山南转出官军之后,首尾夹攻,官军骇乱,大败而奔,或弃甲鼠匿,而逃入山谷;或抛槍奔走,或误入河中,溺死者不计其数。
后军见前军如此败走,亦皆自溃,河北军望见,也都逃奔,一时两岸官军俱空。
这一场好厮杀,但见:
初焉诱敌,作为散散疏疏;乍尔一交一 锋,故作荒荒缩缩。
一霎时
后兵拥至,转瞬间伏兵齐起。
炮响连天,鼓声动地。
相逢狭路,用
不着大到长槍;独占高冈,乱抛下木头石块。
风能助火,顿教双目
被烟迷;箭未伤人,却笑一时都射尽。
眼见全军既覆,足令大将获
擒。
官军既败,哥舒翰独与麾下百余骑,自首陽山渡河,向西入关,余众奔至关外。
时已昏夜,关前原有三个极阔极深的大坑堑,以防贼人冲突的。
那时败兵逃归,争先入关,慌乱里黑暗中,不觉连人带马,多被跌入坑堑内。
须臾之间,坑堑填满,后来者践之而过,如履平地。
二十万人马出战,败后得归者,八千余人。
崔乾伤乘胜,攻破潼关。
哥舒翰退至关西驿中,揭榜收合败卒,欲图再战。
部下番将人拔归仁心欲降贼,及声言贼兵将至,促哥舒翰出驿上马。
人拔归仁言道:“主帅以二十万众,一战而尽,有何颜复见天子;况又权相所疑忌,独不见高仙芝、封常清之事乎?即请东行,以图自全之策。”
哥舒翰道:“吾身为大将,岂肯降贼。”
便欲下马。
归仁叱部卒,系哥舒翰两足于马腹,不由分说,加鞭而行,诸将有不从者,都被缠缚。
遇贼将田乾真,引兵来接应,遂将哥舒翰等执送禄山军前。
禄山本与哥舒翰不睦的,那时却不记旧怨,用言劝他降顺。
哥舒翰只得降了,火拔归仁自夸其功,大言于众,以为哥舒翰之降,我之力也。
禄山间之大怒道:“归仁背朝廷,逼主帅,不忠不义!”命即斩其首以示众。
当年安禄山奏请用番将守边,后来反叛,多得番将之力;火拔归仁自夸是番将,故敢大言夸功,亦不想竟为禄山所杀。
正是:
反贼亦难容反贼,小人枉自为小人。
哥舒翰既降贼,禄山命为司空,逼令作书,招李光弼等来降。
光弼等皆复书切责之。
禄山知其无效,乃囚之于后院中。
后人有诗叹云:
哥舒本名将,丧师非其罪。
权奸能制命,大帅如傀儡。
战所不宜战,我心先自馁。
辱身更辱国,千载有余悔。
这一场丧师,非同小可。
此信报到京师,吃惊不小。
正是:
将军失利边疆上,天子惊心宫禁中。
未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