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侠五义
三侠五义第十九回 巧取供单郭槐受戮 明颁诏旨李后还
且说包公将郭槐拿下,喊了堂威,入了公堂,旁边又设了个侧座叫陈林坐了。
包公便叫道:“郭槐,将当初陷害李后怎生抵换太子,从实招来!”郭槐说:“大人何出此言?当初系李妃产生妖孽,先皇震怒,才贬冷宫,焉有抵换之理呢?”
陈林接着说道:“既无有抵换,为何叫寇承御抱出太子,用裙绦勒死,丢在金水桥下呢?”
郭槐闻听,道:“陈总管,你为何质证起咱家来?你我皆是进御之人,难道太后一娘一娘一的一性一格,你是不知道的么?倘然回来太后懿旨到来,只怕你也吃罪不起。”
包公闻听,微微冷笑,道:“郭槐,你敢以刘后欺压本阁么?你不提刘后便罢,既已提出,说不得可要得罪了。”
吩咐:“拉下去,重责二十板。”
左右答应,一声呐喊,将他翻倒在地,打了二十。
只打得皮开肉绽,毗牙咧嘴,哀声不绝。
包公问道:“郭槐,你还不招认么?”
郭槐到了此时,岂不知事关重大,横了心再也不招,说道:“当日原是李妃产生妖孽,自招愆尤,与我郭槐什么相于!”包公道:“既无抵换之事,为何又将寇承御处死?”
郭槐道:“那是因寇珠顶撞了太后,太后方才施刑。”
陈林在旁又说道:“此话你又说差了。
当初拷问寇承御,还是我掌刑杖。
刘后紧紧追问着他,将太子抱出置于何地,你如何说是顶撞呢?”
郭槐闻听,将双眼一瞪,道:“既是你掌刑,生生是你下了毒手,将寇承御打的受刑不过,她才触阶而死,为何反来问我呢?”
包公闻听,道:“好恶贼!竟敢如此的狡赖!”吩咐:“左右,与我拶起来!”左右又一声喊,将郭槐双手并齐,套一上拶子,把绳往左右一分。
只闻郭槐杀猪也似的喊起来。
包公问道:“郭槐,你还不招认么?”
郭槐咬定牙根,道:“没有什么招的哟。”
见他汗似蒸笼,面目更色,包公吩咐卸刑,松放拶子。
郭槐又是哀声不绝,神魂不定,只得暂且收监,明日再问。
先叫陈林将今日审问的情由,暂且复旨。
包公退堂,来至书房,便叫包兴请公孙先生。
不多时,公孙策来到,已知此时的底里,参见包公已毕,在侧坐了。
包公道:“今日圣旨到来宣读之时,先生想来已明白此事了,我也不用再说了。
只是郭槐再不招认。
我见拶他之时,头上出汗,面目更改,恐有他变。
此乃奉旨的钦犯,他又搁不住大刑,这便如何是好?故此请了先生来,设想一个法子,只伤皮肉,不动筋骨,要叫他招承方好。”
公孙策道:“待晚生思索了,画成式样,再为呈阅。”
说罢,退出,来到自己房内。
筹思多时,偶然想起,急忙提笔画出,又拟了名儿,来到书房回禀包公。
包公接来一看,上面注明尺寸,仿佛大熨斗相似,却不是平面,上面皆是垂珠圆头钉儿,用铁打就;临用时将炭烧红,把犯人肉厚处烫炙,再也不能损伤筋骨,止于皮肉受伤而已。
包公看了,问道:“此刑可有名号?”
公孙策道:“名曰‘杏花雨’,取其落红点点之意。”
包公笑道:“这样恶刑却有这等雅名,先生真才人也!”即着公孙策立刻传铁匠打造。
次日隔了一天,此刑业已打就。
到了第三日,包公便升堂提审郭槐。
且说郭槐在监牢之中,又是手疼,又是板疮,呻一吟不绝,饮食懒进,两日光景,便觉形容憔淬。
他心中却暗自思道:“我如今在此三日,为何太后懿旨还不见到来呢?”
猛然又想起:“太后欠安,想来此事尚未得知。
我是咬定牙根,横了心再不招承。
既无口供,包黑他也难以定案。
只是圣上忽然间为何想起此事来呢?真真令人不解。”
正在犯思之际,忽然一提牢前来,说道:“老爷升堂,请郭总管呢。”
郭槐就知又要审讯了,不觉的心内突、突的乱跳,随着差役上了公堂。
只见红焰焰的一盆炭火内里烧着一物,却不知是何作用,只得朝上跪倒。
只听包公问道:“郭槐,当初因何定计害了李后?用物抵换太子?从实招来,免得皮肉受苦。”
郭槐道:“实无此事,叫咱家从何招起?若果有此事,慢说迟滞这些年,管保早已败露了,望祈大人详察。”
包公闻听,不由怒发冲冠,将惊堂木一拍,道:“恶贼!你的一奸一谋业已败露,连圣上皆知,尚敢推诿,其实可恶!”吩咐:“左右,将他剥去衣服。”
上来了四个差役,剥去衣服,露出脊背,左右二人把住。
只见一人用个布帕连发将头按下去;那边一人从火盆内攥起木把,拿起杏花雨,站在恶贼背后。
只听包公问道:“郭槐,你还不招么?”
郭槐横了心,并不言语。
包公吩咐用刑,只见杏花雨往下一落,登时皮肉皆焦,臭味难闻。
只疼得恶贼浑身乱抖,先前还有哀叫之一声,后来只剩得发喘了。
包公见此光景,只得吩咐:“住刑,容他喘一息再问。”
左右将他扶住,郭槐哪里还挣扎得来呢,早已瘫在地下。
包公便叫搭下去。
公孙策早已暗暗吩咐差役,叫搭在狱神庙内。
郭槐到了狱神庙,只见提牢手捧盖碗,笑容满面,到跟前悄悄的说道:“太辅老爷,多有受惊了,小人无物可敬,觅得定痛丸药一服,特备黄酒一盅,请太辅老爷用了,管保益气安神。”
郭槐见他劝慰殷勤,语言温和,不由的接过来,道:“生受你了。
咱家倘有出头之日,再不忘你便了。”
提牢道:“老爷何出此言。
如若离了开封,那时求太辅老爷略一伸手,小人便受携带多多矣。”
一句话奉承得恶贼满心欢喜,将药并酒服下,立时觉得心神俱安,便问道:“此酒尚有否?”
提牢道;“有,有,多着呢。”
便叫人急速送酒来。
自己接过,仍叫那人退了,又恭恭敬敬的给恶贼斟上。
郭槐见他如此光景,又一精一细,又周到,不胜欢喜,一壁饮酒,一壁问道:“你这几日可曾听见朝中有什么事情没有呢?”
提牢道:“没有听见什么咧。
听见说太后欠安,因寇宫人作祟,如今痊愈了。
圣上天天在仁寿宫请安。
大约不过迟一二日,太后必然懿旨到来,那时太辅老爷必然无事。
就是我们大人,也不敢违背懿旨。”
郭槐听至此,心内畅然,连吃了几杯。
谁知前两日肚内未曾吃饭,今日一连喝了几碗空心酒,不觉的面赤心跳,二目朦胧,登时醉醺醺起来,有些前仰后合。
提牢见此光景,便将酒撤去,自己也就回避了。
只落得恶贼一人,与踽踽凉凉,虽然多饮,心内却牵挂此事,不能去怀,暗暗踌躇道:“方才听提牢说太后欠安,却因寇宫人作祟;幸喜如今痊愈了,太后懿旨不一日也就下来了。”
又想:“寇宫人死的本来冤枉,难怪她作祟。”
正在胡思乱想,觉得一阵阵凉风习习,尘沙籁籁,落在窗棂之上。
而且又在春暮之时,对此凄凄惨惨的光景,猛见前面似有人形,若近若远,咿咿唔唔声音。
郭槐一见,不由的心中胆怯起来。
才要唤人,只见那人影儿来至面前,说道:“郭槐,你不要害怕。
奴非别人,乃寇承御,特来求太辅质对一言。
昨日与太后己在森罗殿证明,太后说此事皆是太辅主裁,故此放太后回宫。
并且查得太后与太辅尚有陽寿一纪,奴家不能久在幽冥,今日特来与太辅辩明当初之事,奴便超生去也。”
郭槐闻听,一毛一骨悚然。
又见面前之人披发,满面血痕,惟闻得嗓声细气,已知是寇宫人显魂,正对了方才提牢之话,不由的答道:“寇宫人,真正委屈死你了。
当初原是我与尤婆定计,用剥皮狸猫换出太子,陷害李后。
你彼时并不知情,竟自含冤而死。
如今我既有陽寿一纪,倘能出狱,我请高僧高道超度你便了。”
又听女鬼哭道:“郭太辅,你既有此好心,奴家感谢不尽。
少时到森罗殿,只要太辅将当初之事说明,奴家便得超生,何用僧道超度;若忏悔不至诚,反生罪孽。
……”
刚言至此,忽听鬼语啾啾,出来了两个小鬼,手执追命索牌,说:“阎罗天子升殿,立召郭槐的生魂,随屈死的冤鬼前往质对。”
说罢,拉了郭槐就走。
恶贼到了此时,恍恍忽忽,不因不由跟着。
弯弯曲曲,来到一座殿上,只见黑凄凄,陰惨惨,也辨不出东南西北。
忽听小鬼说道:“跪下!”恶贼连忙跪倒。
便听叫道:“郭槐,你与刘后所作之事,册籍业已注明,理应堕入轮回;奈你陽寿未终,必当回生陽世。
惟有寇珠冤魂,地府不便收此游荡女鬼。
你须将当初之事诉说明白,她便从此超生。
事已如此,不可隐瞒了。”
郭槐闻听,连忙朝上叩头,便将当初刘后图谋正宫,用剥皮狸猫抵换太子,陷害了李妃的情由,述说一遍。
忽见灯光明亮,上面坐着的正是包公,两旁衙役罗列,真不亚如森罗殿一般。
早有书吏将口供呈上;又有狱神庙内书吏一名,亦将郭槐与女鬼说的言语一并呈上。
包公一同看了,吩咐:“拿下去,叫他画供。”
恶贼到了此时无奈,已知落在圈套,只得把招画了。
你道女鬼是谁?乃是公孙策暗差耿春、郑平,到勾栏院将一妓一十女王三巧唤来。
多亏公孙策谆谆教演,便假扮女鬼套出真情,赏了她五十两银子,打发她回去了。
此时包公仍将郭愧寄监,派人好生看守。
等次日五鼓上朝,奏明仁宗,将供招谨呈御览。
仁宗袖了供招,朝散回宫,便往仁寿宫而来,见刘后昏沉之间手足乱动,似有招架之态。
猛然醒来,见天子立在面前,便道:“郭槐系先皇老臣,望皇儿格外赦宥。”
仁宗闻听,也不答言,从袖中将郭槐的供招向刘后前一掷。
刘后见此光景,拿起一看,登时胆裂魂飞,气堵咽喉。
久病之人,如何禁得住罪犯天条,一吓竟自呜呼哀哉了。
仁宗吩咐将刘后抬入偏殿,按妃礼殡殓了,草草奉移而已。
传旨即刻打扫宫院。
次日升殿,群臣三呼已毕。
圣上宣召包公:“刘后惊惧而亡,就着包卿代朕草诏颁行天下,匡正国典。”
从此黎民内外臣宰,方知国母太后姓李,却不姓刘。
当时圣上着钦天监拣了吉日,斋戒沐浴,告祭各庙;然后排了銮舆,带领合朝文武,亲诣南情宫迎请太后还宫。
所有礼节自有仪典,不必细表。
太后一娘一娘一乘了御辇;狄后贤妃也乘了宝舆,跟随入宫。
仁宗天子请了太后之后,先行回銮,在宫内伺候。
此时王妃命妇俱各入朝,排班迎接凤驾。
太后入宫,升座受贺已毕,起身更衣,传旨宣召龙图阁大学士包拯之妻李氏夫人进宫。
太后与狄后仍以姐妹之礼相见,重加赏赐。
仁宗也有酬报。
不必细表。
外面众臣朝贺已毕,天子传旨,将郭槐立剐。
此时尤婆已死,照例戮一尸一。
又传旨在仁寿宫寿山福海地面丈量妥协,左边敕建寇宫人饲堂,名曰“忠烈祠”;右边敕建秦凤、余忠祠堂,名曰“双义祠”。
工竣,亲诣拈香。
一日,老丞相王芑递了一本,因年老力衰,情愿告老休致。
圣上怜念元老,仍赏食全俸,准其养老。
即将包公加封为首相。
包公又奏明公孙策与四勇士累有参赞功绩。
仁宗于是封公孙策为主簿,四勇士俱赏六品校尉,仍在开封府供职。
又奉太后懿旨,封陈林为都堂,范宗华为承信郎;将破窑改为庙宇,钦赐白银千两,香火地十顷,就叫范宗华为庙官,春秋两祭,永垂不朽。
未知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
注释:
拶子——旧时夹手指的刑具。
炙——烤。
推诿——把责任推给别人。
袖——名词用作动词,把东西装在袖子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