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原文】孟子见梁惠王①。王曰:“叟②!不《课外文言文》《王何必曰利》原文及翻译

课外文言文查询

请输入关键字:

例如:课外文言文

课外文言文 - 《王何必曰利》原文及翻译

课外文言文

《王何必曰利》原文及翻译

1、【原文】孟子见梁惠王①。

王曰:“叟②!不员千里而来,亦将有以利吾国乎?”

孟子对曰:“王!何必曰利?亦③有仁义而已矣。

王曰,“何以利吾国?”

大夫曰,“何以利吾家?”

土庶人④曰,“何以利吾身?”

上下一交一 征⑤利而国危矣。

万乘之国,弑⑥其君者,必千乘之家;千乘之国,弑其君者,必百乘之家⑦。

万取千焉,千取百焉,不为不多矣。

苟⑧为后义而先利,不夺不餍⑨。

未有仁而遗⑩其亲者也,未有义而后其君者也。

王亦曰仁义而已矣,何必曰利?”

【注释】①梁惠王:就是魏惠王(前400-前319),惠是他的谥号。

公元前370年继他父亲魏武侯即位,即位后九年由旧都安邑(今山西夏县北)迁都大梁(今河南开封西北),所以又叫梁惠王。

②叟:老人。

③亦:这里是“只”的意思。

④土庶人:土和庶人。

庶人即老百姓。

⑤一交一 征:互相争夺。

征,龋⑥弑:下杀上,卑杀尊,臣杀君叫弑。

⑦万乘、千乘、百乘:古代用四匹马拉的一辆兵车叫一乘,诸侯国的大小以兵车的多少来衡量。

据刘向《战国策。

序》说,战国末期的万乘之国有韩、赵、魏(梁)、燕、齐、楚、秦七国,千乘之国有宋、卫、中山以及东周、西周。

至于千乘、百乘之家的“家”,则是指拥有封邑的公卿大夫,公卿封邑大,有兵车千乘;大夫封邑小,有兵车百乘。

⑧苟:如果。

⑨餍(yan):满足。

遗:遗弃,抛弃。

【译文】孟子拜见梁惠王。

梁惠王说:“老先生,你不远千里而来,一定是有什麽对我的国家有利的高见吧?”

孟子回答说:“大王!何必说利呢?只要说仁义就行了。

大王说“怎样使我的国家有利?”

大夫说,“怎样使我的家庭有利?”

一般人士和老百姓说,“怎样使我自己有利?”

结果是上上下下互相争夺利益,国家就危险了啊!在一个拥有一万辆兵车的国家里,杀害它国君的人,一定是拥有一千辆兵车的大夫;在一个拥有一千辆兵车的国家里,杀害它国君的人,一定是拥有一百辆兵车的大夫。

这些大夫在一万辆兵车的国家中就拥有一千辆,在一千辆兵车的国家中就拥有一百辆,他们的拥有不算不多。

可是,如果把义放在后而把利摆在前,他们不夺得国君的地位是永远不会满足的。

反过来说,从来没有讲“仁”的人却抛弃父母的,从来也没有讲义的人却不顾君王的。

所以,大王只说仁义就行了,何必说利呢?”

2、【原文】宋牼①将之楚,孟子遇于石丘②,曰:“先生将何之?”

曰:“吾闻秦楚构兵③,我将见楚王说④而罢之。

楚王不悦,我将见秦王说而罢之。

二王我将有所遇⑤焉。”

曰:“轲也请无问其详,愿闻其指(6)。

说之将何如?”

曰:“我将言其不利也。”

曰:“先生之志则大矣,先生之号(7)则不可。

先生以利说秦楚之王,秦楚之王悦于利,以罢三军之师,是三军之士乐罢而悦于利也。

为人臣者怀利以事其君,为人子者怀利以事其父,为人弟者怀利以事其兄,是君臣、父子、兄弟终去仁义,怀利以相接,然而不亡者,未之有也。

先生以仁义说秦楚之王,秦楚之王悦于仁义,而罢三军之师,是三军之士乐罢而悦于仁义也。

为人臣者怀仁义以事其君,为人子者怀仁义以事其父,为人弟者怀仁义以事其兄,是君臣、父子、兄弟去利,怀仁义以相接也,然而不王者,末之有也。

何必曰利?”

【注释】①宋牼(keng):战国时宋国著名学者,反对战争,主张和平。

②石丘:地名,其址不详。

③构兵:一交一 战。

④说(Shui):劝说。

⑤遇:说而相合。

(6)指:同“旨”,大概,大意。

(7)号:提法。

【译文】宋牼准备到楚国去,孟子在石丘这个地方遇上了他。

孟子问:“先生准备到哪里去?”

宋牼说:“我听说秦楚两国一交一 战,我准备去见越王,劝说他罢兵。

如果楚王不听,我准备去见秦王,劝说他罢兵。

在两个国王中,我总会劝说通一个。”

孟子说:“我不想问得太详细,只想知道你的大意,你准备怎样去劝说他们呢?”

宋释说:“我将告诉他们,一交一 战是很不利的。”

孟子说:“先生的动机是很好的,可是先生的提法却不行。

先生用利去劝说秦王楚王,秦王楚王因为有利而高兴,于是停止军事行动;军队的官兵也因为有利而高兴,于是乐于罢兵。

做臣下的心怀利害关系来侍奉君主,做儿子的心怀利害关系来侍奉父亲,做弟弟的心怀利害关系来侍奉哥哥,这就会使君臣之问、父子之间、兄弟之间都完全去掉仁义,心怀利害关系来互相对待,这样不使国家灭亡的,是没有的。

若是先生以仁义的道理去劝说秦王楚王,秦王楚王因仁义而高兴,于是停止军事行动;军队的官兵也因仁义而高兴,于是乐于罢兵。

做臣下的心怀仁义来侍奉君主,做儿子的心怀仁义来侍奉父亲,做弟弟的心怀仁义来侍奉哥哥,这就会使君臣之间、父子之问,兄弟之间都完全去掉利害关系,心怀仁义来互相对待,这样还不能够使天下归服的,是没有的。

何必要去谈听“利”呢?”

7.25孟子曰:“鸡鸣而起,孳孳为善者舜之徒也;(1)鸡鸣而起,草率为利者厢之徒也。

(2)欲知舜与厢之分,无他,利与善之间也。”

【注释】(1)孳孳:朱熹《集注》云:“勤勉之意。”

(2)跖:即本书《滕文公下》篇中所提及的盗跖。

【译文】盂子说:“鸡叫起身,孜孜行善的人是舜的同类;鸡叫起身,孜孜营利的人是跖的同类。

要了解舜和跖的区别,没有别的,只是利与善的不同。”

【段意】此章是说圣人与其他人的不同之处。

有的学者指出:“舜、跖之相去远矣,而其分乃在利、善之间而已,是岂可以不谨?然讲之不熟、见之不明,未有不以利为义者,又学者所当深察也。”

(未熹《集注》引杨氏语)

共2页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课外文言文》未分类项
起名测名
黄历查询
诗词歌赋
实用查询
免费测试
猜你喜欢
网名大全

1、【原文】孟子见梁惠王①。王曰:“叟②!不《课外文言文》《王何必曰利》原文及翻译

© 2007-2022 喜蜜滋

手机版】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