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纪四十汉和帝永元四年(壬辰,公元92年《资治通鉴》白话版《资治通鉴》txt·汉纪四十 孝和皇帝下永元四年(壬辰、92

资治通鉴查询

请输入关键字:

例如:资治通鉴

资治通鉴 - 白话版《资治通鉴》txt·汉纪四十 孝和皇帝下永元四年(壬辰、92

资治通鉴

白话版《资治通鉴》txt·汉纪四十 孝和皇帝下永元四年(壬辰、92

汉纪四十汉和帝永元四年(壬辰,公元92年)

[1]春,正月,遣大将军左校尉耿夔授于除印绶,使中郎将任尚持节卫护屯伊吾,如南单于故事。

[1]春季,正月,派遣大将军左校尉耿夔授予北匈奴于除印信绶带,命中郎将任尚持符节护卫,屯驻伊吾,一如南匈奴单于先例。

初,庐江周荣辟袁安府,安举奏窦景及争立北单于事,皆荣所具草,窦氏客太尉掾徐深恶之,胁荣曰:“子为袁公腹心之谋,排奏窦氏,窦氏悍士、刺客满城中,谨备之矣!”荣曰:“荣,江淮孤生,得备宰士,纵为窦氏所害,诚所甘心!”因敕妻子:“若卒遇飞祸,无得殡敛,冀以区区腐身觉悟朝廷。”

当初,庐江人周荣在司徒袁安府中供职。

袁安弹劾窦景和反对封立北匈奴单于等事所上的奏章,都由周荣起草。

窦家的门客、太尉掾徐深为痛恨,他威胁周荣说:“您做袁公的心腹谋士,排斥弹劾窦家,窦家的壮士、刺客遍布京城,请好生防备吧!”周荣说:“我周荣是长江、淮河地区的一介孤单书生,有幸能在司徒府中任职,纵然被窦家所害,也确实心甘情愿!”于是他告诫妻子:“如果我突然遭遇飞来横祸,不要收殓安葬,我希望借此区区遗躯使朝廷省悟。”

[2]三月,癸丑,司徒袁安薨。

[2]三月癸丑(十四日),司徒袁安去世。

[3]闰月,丁丑,以太常丁鸿为司徒。

[3]闰三月丁丑(初九),将太常丁鸿任命为司徒。

[4]夏,四月,丙辰,窦宪还至京师。

[4]夏季,四月丙辰(十八日),窦宪回到京城洛陽。

[5]六月,戊戌朔,日有食之。

丁鸿上疏曰:“昔诸吕擅权,统嗣几移;哀、平之末,庙不血食。

故虽有周公之亲而无其德,不得行其势也。

今大将军虽欲敕身自约,不敢僭差;然而天下远近,皆惶怖承旨。

刺史、二千石初除,谒辞、求通待报,虽奉符玺,受台敕,不敢便去,久者至数十日,背王室,向私门,此乃上威损,下权盛也。

人道悖于下,效验见于天,虽有隐谋,神照其情,垂象见戒,以告人君。

禁微则易,救末则难;人莫不忽于微细以致其大,恩不忍诲,义不忍割,去事之后,未然之明镜也。

夫天不可以不刚,不刚则三光不明;王不可以不强,不强则宰牧从横。

宜因大变,改政匡失,以塞天意!”

[5]六月戊戌朔(初一),出现日食。

丁鸿上书说:“当年吕氏家族专权,皇统几乎移位;哀帝、平帝末年,皇家宗庙祭祀中断。

所以,即便是像周公那样的近亲,如果其人没有品德,也不能让他得势。

如今大将军窦宪虽然希望自我约束,不敢有所僭越等级,但天下远近之人,全都对他诚惶诚恐地奉承听命。

新任命的刺史、二千石官员,要到窦家拜谒辞行,求通姓名,听候答复。

尽避已敬受皇上赐予的印信,接受过尚书台的训令,也不敢就此离去。

等待召见的时间,久的要长达数十天。

背对朝廷,趋向私门,这是君王威望受损、臣下权势过盛的表现。

人间的伦常如果在下面被扰乱,天象就会出现相应的变化。

尽避事有隐密,神灵也能洞察内情,用天象示警,以告诫人间的君王。

在灾祸之初,可以轻易地加以禁绝,而到了灾祸之末,则难以挽救。

人们无不是因疏忽了微小的祸端,以致酿成了大祸。

出于恩情而不忍教诲,由于仁义而不忍割一爱一,而事过之后,再看灾祸发生前的迹象,便昭如明镜了。

上天不可以不刚,不刚则日、月、星三光不亮;君王不可以不强,不强则大小辟员横行无道。

应当趁着天象示警,改正朝政的失误,以回报天意!”

[6]丙辰,郡国十三地震。

[6]丙辰(十九日),有十三个郡和封国发生地震。

[7]旱,蝗。

[7]发生旱灾和蝗灾。

[8]窦氏父子兄弟并为卿、校,充满朝廷,穰侯邓叠、叠弟步兵校尉磊及母元、宪女婿射声校尉郭举、举父长乐少府璜共相交结。

元、举并出入禁中,举得幸太后,遂共图为杀害,帝陰知其谋。

是时,宪兄弟专权,帝与内外臣僚莫由亲接,所与居者Yan宦而已。

帝以朝臣上下莫不附宪,独中常侍钩盾令郑众,谨敏有心几,不事豪一党一,遂与众定议诛宪,以宪在外,虑其为乱,忍而未发;会宪与邓叠皆还京师。

时清河王庆,恩遇尤渥,常入省宿止;帝将发其谋,欲得《外戚传》,惧左右,不敢使,令庆私从千乘王求,夜,独内之;又令庆传语郑众,求索故事。

庚申,帝幸北宫,诏执金吾、五校尉勒兵屯卫南、北宫,闭城门,收捕郭璜,郭举、邓叠、邓磊,皆下狱死。

遣谒者仆射收宪大将军印绶,更封为冠军侯,与笃、景、皆就国。

帝以太后故,不欲名诛宪,为选严能相督察之。

宪、笃、景到国,皆迫令自一杀。

[8]窦氏父子兄弟同为九卿、校尉,遍布朝廷。

穰侯邓叠,他的弟弟、步兵校尉邓磊,母亲元,窦宪的女婿、射声校尉郭举,郭举的父亲、长乐少府郭璜等人,相互勾结在一起。

其中元、郭举都出入宫廷,而郭举又得到窦太后的一宠一幸,他们便共同策划杀害和帝。

和帝暗中了解到他们的陰谋。

当时,窦宪兄弟掌握大权,和帝与内外臣僚无法亲身接近,一同相处的只有宦官而已。

和帝认为朝中大小辟员无不依附窦宪,唯独中常侍、钩盾令郑众谨慎机敏而有心计,不谄事窦氏集一团一,便同他密谋,决定杀掉窦宪。

由于窦宪出征在外,怕他兴兵作乱,所以暂且忍耐而未敢发动。

恰在此刻,窦宪和邓叠全都回到了京城。

当时清河王刘庆特别受到和帝的恩遇,经常进入宫廷,留下住宿。

和帝即将采取行动,想得《汉书·外戚传》一阅。

但他惧怕左右随从之人,不敢让他们去找,便命刘庆私下向千乘王刘伉借阅。

夜里,和帝将刘庆单独接入内室。

又命刘庆向郑众传话,让他搜集皇帝诛杀舅父的先例。

六月庚申(二十三日),和帝临幸北宫,下诏命令执金吾和北军五校尉领兵备战,驻守南宫和北宫;关闭城门,逮捕郭璜、郭举、邓叠、邓磊,将他们全部送往监狱处死。

并派谒者仆射收回窦宪的大将军印信绶带,将他改封为冠军侯,同窦笃、窦景、窦一并前往各自的封国。

和帝因窦太后的缘故,不愿正式处决窦宪,而为他选派严苛干练的封国宰相进行监督。

窦宪、窦笃、窦景到达封国以后,全都强迫命令自一杀。

初,河南尹张,数以正法绳治窦景,及窦氏败,上疏曰:“方宪等一宠一贵,群臣阿附唯恐不及,皆言宪受顾命之托,怀伊、吕之忠,至乃复比邓夫人于文母,今严威既行,皆言当死,不顾其前后,考折厥衷。

臣伏见夏陽侯每存忠善,前与臣言,常有尽节之心,检敕宾客,未尝犯法。

臣闻王政骨肉之刑,有三宥之义,过厚不过薄。

今议者欲为选严能相,恐其迫切,必不完免,宜裁加贷宥,以崇厚德。”

帝感其言,由是独得全。

窦氏宗族宾客以宪为官者,皆免归故郡。

当初,河南尹张曾屡次依法制裁过窦景。

及至窦氏家族败亡,张上书说:“当初窦宪等人受一宠一而身居显贵的时候,群臣阿谀附从他们唯恐不及,都说窦宪接受先帝临终顾命的嘱托,怀有辅佐商汤之伊尹、辅佐周武王之吕尚的忠诚,甚至还将邓叠的母亲元比作周武王的母亲文母。

如今圣上的严厉诏命颁行以后,众人又都说窦宪等人该当处死,而不顾他们的前前后后,推究他们的真实思想。

我看到夏陽侯窦一贯忠诚善良,他曾与我交谈,经常表露出为国尽节之心。

他约束管教宾客,从未违犯法律。

我听说圣明君王之政,对于亲属的刑罚,原则上能够赦免三次,可以过于宽厚,而不过于刻薄。

如今有人建议为窦选派严厉干练的封国宰相,我担心这样会使窦遭到迫害,必不能保全一性一命而免去一死。

应只对窦予以宽大,以增厚恩德。”

和帝被他的言辞所感动,因此窦独得保全。

窦氏家族及其宾客,凡因窦宪的关系而当官的,一律遭到罢免,被遣回原郡。

初,班固奴尝醉骂洛陽令种兢,兢因逮考窦氏宾客,收捕固,死狱中。

固尝著《汉书》,尚未就,诏固女弟曹寿妻昭踵而成之。

当初,班固的奴仆曾因醉酒辱骂过洛陽令种兢。

种兢便借着捉拿审讯窦家宾客的机会,逮捕了班固。

班固死在狱中。

班固曾编著《汉书》,当时尚未完稿。

和帝下诏,命班固的妹妹、曹寿的妻子班昭继续撰写,完成此书。

华峤论曰:固之序事,不激诡,不抑抗,赡而不秽,详而有体,使读之者而不厌,信哉其能成名也!碧讥司马迁是非颇谬于圣人,然其论议,常排死节,否正直,而不叙杀身成仁之为美,则轻仁义,贱守节甚矣!

华峤论曰:班固记述史事,不偏激,不诋毁,不贬抑,不抬举,丰富而不芜杂,周详而有系统,令人一读再读,不知厌倦。

正是由于这个原因,他才得以成名。

班固讥刺司马迁所是所非颇违背圣人之道,然而他自己的议论,却常常排斥死节,否定公正刚直,而且不记述杀身成仁者的美德。

如此看来,班固本人则是太轻仁义、贱守节了!

[9]初,窦宪纳妻,天下郡国皆有礼庆。

汉中郡亦当遣吏,户曹李谏曰:“窦将军椒房之亲,不修德礼而专权骄恣,危亡之祸,可翘足而待;愿明府一心王室,勿与交通。”

太守固遣之,不能止,请求自行,许之。

遂所在迟留以观其变,行至扶风而宪就国。

凡交通者皆坐免官,汉中太守独不与焉。

[9]当初,窦宪娶妻的时候,天下各郡各封国都致送贺礼。

汉中郡也要派官员前去送礼,户曹李劝谏太守说:“窦将军身为皇后的亲属,不修养德礼,却专权骄横,他的危险败亡之祸,马上就要来临。

愿阁下一心效忠王室,不要与他来往。”

但太守坚持要派人送礼,李不能阻止,就请求让自己前去。

太守应允。

李便随处拖延停留,以观察形势变化。

当他走到扶风时,窦氏家族倾覆。

窦宪被遣送封国。

凡与窦宪交往的官员,全都因罪免官,而汉中郡太守独不在内。

帝赐清河王庆奴婢、舆马、钱帛、珍宝,充其第。

庆或时不安,帝朝夕问讯,进膳药,所以垂意甚备。

庆亦小心恭孝,自以废黜。

尤畏事慎法,故能保其一宠一禄焉。

和帝赏赐清河王刘庆奴婢、车马、钱帛、珍宝,装满他的府第。

刘庆身一体偶有不适,和帝就派人早晚探问,送去饮食和医药,垂顾关怀十分周到。

而刘庆也小心谨慎而恭敬孝友,因自身曾遭废黜,他特别怕事,唯恐触犯法律,所以能够保住恩一宠一和厚禄。

[10]帝除袁安子赏为郎,任隗子屯为步兵校尉,郑众迁大长秋。

帝策勋班赏,众每辞多受少,帝由是贤之,常与之议论政事,宦官用权自此始矣。

[10]和帝将袁安的儿子袁赏任命为郎,将任隗的儿子任屯任命为步兵校尉,将郑众擢升为大长秋。

和帝论功行赏,郑众总是谦让多而接受少。

和帝因此认为郑众是位贤臣,常常同他一起讨论政事。

宦官掌权,便从此开始了。

[11]秋,七月,己丑,太尉宋由以窦氏一党一策免,自一杀。

[11]秋季,七月己丑(二十三日),太尉宋由被指控为窦氏一党一羽,由和帝颁策罢免。

宋由自一杀。

[12]八月,辛亥,司空任隗薨。

[12]八月辛亥(十五日),司空任隗去世。

[13]癸丑,以大司农尹睦为太尉。

太傅邓彪以老病上还枢机职,诏许焉,以睦代彪录尚书事。

[13]癸丑(十七日),将大司农尹睦任命为太尉。

太傅邓彪因年老多病,请求辞去主管中枢机要的职务。

和帝下诏应允,命令尹睦代替邓彪主管尚书事务。

[14]冬,十月,以宗正刘方为司空。

[14]冬季,十月,将宗正刘方任命为司空。

[15]武陵、零陵、澧中蛮叛。

[15]武陵、零陵、澧中蛮人反叛。

[16]护羌校尉邓训卒,吏、民、羌、胡旦夕临者日数千人。

羌、胡或以刀自割,又刺杀其犬马牛羊,曰:“邓使君已死,我曹亦俱死耳!”前乌桓吏士皆奔走道路,至空城郭;吏执,不听,以状白校尉徐,叹息曰:“此为义也!”乃释之。

遂家家为训立祠,每有疾病,辄请祷求福。

[16]护羌校尉邓训去世。

宦吏、百姓、羌人和胡人从早到晚前往哀悼的,每日有数千人。

有的羌人和胡人甚至用刀自刺,并杀死自己的狗马牛羊,说:“邓使君已死,我们也一起死吧!”邓训先前担任护乌桓校尉时的部下,全都上路奔丧,以至城郭为之一空。

有关官员用逮捕奔丧者的手段进行阻拦,但人们并不理会。

有关官员将情况报告了护乌桓校尉徐,徐叹道:“这是为了义呵!”便下令将被捕者释放。

于是,当地家家户户为邓训立祠进行供奉,每当疾疫发生,人们就向邓训祭告祈福。

蜀郡太守聂尚代训为护羌校尉,欲以恩怀诸羌,乃遣译使招呼迷唐,使还居大、小榆谷。

迷唐既还,遣祖母卑缺诣尚,尚自送至塞下,为设祖道,令译田汜等五人护送至庐落。

迷唐遂反,与诸种共生屠裂汜等,以血盟诅,复寇金城塞。

尚坐免。

蜀郡太守聂尚接替邓训担任护羌校尉。

他打算对羌人各部落实行怀柔政策,便派翻译做使者招抚迷唐,让他返回大、小榆谷居住。

迷唐回到大、小榆谷以后,派他的祖母卑缺来拜见聂尚。

聂尚亲自将卑缺送到边塞之外,为她饯行,命翻译田汜等五人护送她回到羌人驻地。

但迷唐又一次反叛,会同各部落一道生屠田汜等人,割裂他们的肢一体,用鲜血盟誓,再度侵犯金城塞。

聂尚因罪而免官。

五年(癸巳、93)

五年(癸巳,公元93年)

[1]春,正月,乙亥,宗祀明堂,登灵台,赦天下。

[1]春季,正月乙亥(十一日),和帝在明堂祭祀祖宗。

登上灵台,观察天象。

大赦天下。

[2]戊子,千乘贞王伉薨。

[2]戊子(二十四日),千乘贞王刘伉去世。

[3]辛卯,封皇弟万岁为广宗王。

[3]辛卯(二十七日),将皇弟刘万岁封为广宗王。

[4]甲寅,太傅邓彪薨。

[4]甲寅(疑误),太傅邓彪去世。

[5]戊午,陇西地震。

[5]戊午(疑误),陇西郡发生地震。

[6]夏,四月,壬子,绍封阜陵殇王兄鲂为阜陵王。

[6]夏季,四月壬子(二十日),将已故阜陵殇王刘冲的哥哥刘鲂封为阜陵王。

[7]九月,辛酉,广宗殇王万岁薨。

无子,国除。

[7]九月辛酉(初一),广宗王刘万岁去世。

因无子嗣,封国撤除。

[8]初,窦宪既立於除为北单于,欲辅归北庭,会宪诛而止。

於除自畔还北,诏遣将兵长史王辅以千余骑与任尚共追讨,斩之,破灭其众。

[8]当初,窦宪将於除立为北匈奴单于以后,曾计划护送他返回北匈奴王庭。

遇到窦宪败亡,该计划作罢。

於除自行叛离,返回北方。

和帝下诏,派将兵长史王辅率领一千余骑兵,同中郎将任尚一同追击讨伐。

汉军将於除斩杀,消灭了他的部众。

[9]耿夔之破北匈奴也,鲜卑因此转徙据其地。

匈奴余种留者尚有十余万落,皆自号鲜卑;鲜卑由此渐盛。

[9]自从耿夔大败北匈奴,鲜卑人便乘此机会辗转迁徙,占据了北匈奴的故地。

匈奴人残存的还有十余万户,全都自称为鲜卑人。

鲜卑从此日益强盛。

[10]冬,十月,辛未,太尉尹睦薨。

[10]冬季,十月辛未(疑误),太尉尹睦去世。

[11]十一月,乙丑,太仆张为太尉,与尚书张敏等奏“射声校尉曹褒,擅制汉礼,破乱圣术,宜加刑诛。”

书凡五奏。

帝知守学不通,虽寝其奏,而汉礼遂不行。

[11]十一月乙丑(初六),将太仆张任命为太尉。

张与尚书张敏等人上书指出:“射声校尉曹褒,擅自制定汉朝礼仪,破坏扰乱圣人之道,应当处以刑罚。”

先后共上书五次。

和帝知道张严守儒学正统,但僵固而不通达。

他虽然不理会张的奏书,但从此便不再实行曹褒制定的汉礼。

[12]是岁,武陵郡兵破叛蛮,降之。

[12]本年,武陵郡郡兵打败叛乱的蛮人,接受蛮人投降。

[13]梁王畅与从官卞忌祠祭求福,忌等谄眉云:“神言王当为天子。”

畅与相应答,为有司所奏,请征诣诏狱。

帝不许,但削成武、单父二县。

畅惭惧,上疏深自刻责曰:“臣天一性一狂愚,不知防禁,自陷死罪,分伏显诛。

陛下圣德,枉法曲平,横赦贷臣,为臣受污。

臣知大贷不可再得,自誓束身约妻子,不敢复出入失绳墨,不敢复有所横费,租入有余,乞裁食睢陽、谷熟、虞、蒙、宁陵五县,还余所食四县。

臣畅小妻三十七人,其无子者,愿还本家,自选择谨敕奴婢二百人,其余所受虎贲、官骑及诸工技、鼓吹、仓头、奴婢,兵一弩一、厩马,皆上还本署。

臣畅以骨肉近亲,乱圣化,污清流,既得生活,诚无心面目以凶恶复居大宫,食大国,张官属,藏杂物,愿陛下加恩开许。”

上优诏不听。

[13]梁王刘畅与随从官卞忌一道祭祀祈福。

卞忌等谄媚说:“神灵说大王应当做皇帝。”

刘畅便同他对答谈论起来。

有关官员对此提出弹劾,请求下令将刘畅征召进京,囚禁诏狱。

和帝没有批准,只将刘畅的封土削去成武、单父两县。

刘畅惭愧而又惶恐,上书痛切地自责道:“我生一性一狂妄愚昧,不知禁忌,自陷于死罪,按理该当诛杀示众。

但陛下恩德深厚,违背法律和公平,而硬将我予以赦免,为我受到了玷污。

我心知宽大的赦免不可再得,因此发誓约束自己和妻子儿女,不敢再有越轨的举动,也不敢再有一浪一费的行为。

封国租税收入有余,我请求只享用睢陽、谷熟、虞、蒙、宁陵五县,将剩下的四县封土交还国家。

我有妾三十七人,其中没有子女的,愿将她们送回一娘一家。

我自己挑选谨慎规矩的奴婢二百人留下,除此之外,将赐给我的虎贲武士、骑兵仪仗,以及各种技艺的工匠、乐队、仆隶、奴婢、兵器、马匹,全部上缴原来所属官署。

我身为圣上的骨肉近亲,竟扰乱圣明的教化,玷污纯洁的风气,如今既然已经保全一性一命,我实在无心无颜以罪恶之身再在巨大的宫室居住,拥有广袤的封国,设置官员僚属,收罗享用各种器一具。

愿陛下开恩准许我的请求。”

和帝下诏表示宽大,温和地拒绝了他的请求。

[14]护羌校尉贯友遣译使构离诸羌,诱以财货,由是解散。

乃遣兵出塞,攻迷唐于大、小榆谷,获首虏八百余人,收麦数万斛,遂夹逢留大河筑城坞,作大航,造河桥,欲度兵击迷唐。

迷唐率部落远徙,依赐支河曲。

[14]护羌校尉贯友派翻译官做使者,离间羌人诸部落,并用财物进行引一诱,羌人诸部落联盟因此瓦解。

于是贯友派兵出塞,在大、小榆谷对迷唐展开进攻,斩杀及俘虏八百余人,缴获小麦数万斛,然后又在逢留大河两岸修筑城堡,制造大船,兴建河桥,打算派兵渡河去追击迷唐。

迷唐率领部落向远方迁徙,到达赐支河曲。

[15]单于屯屠何死,单于宣弟安国立。

安国初为左贤王,无称誉;及为单于,单于适之子右谷蠡王师子以次转为左贤王。

师子素勇黠多知,前单于宣及屯屠何皆一爱一其气决,数遣将兵出塞,掩击北庭,还,受赏赐,天子亦加殊异。

由是国中尽敬师子而不附安国,安国欲杀之;诸新降胡,初在塞外数为师子所驱掠,多怨之。

安国委计降者,与同谋议。

师子觉其谋,乃别居五原界,每龙庭会议,师子辄称病不往。

度辽将军皇甫棱知之,亦拥护不遣,单于怀愤益甚。

[15]匈奴单于屯屠何去世,前单于宣的弟弟安国继位。

安国曾为左贤王,声誉不佳,及至他当了单于,前单于适的儿子右谷蠡王师子按照顺序转升为左贤王。

师子一向勇一猛狡黠而足智多谋,前单于宣和屯屠何二人都喜一爱一他的勇气和果敢,屡次派他领兵出塞,去袭击北匈奴。

他回师后,受到赏赐,汉朝皇帝也对他特别看重。

因此,匈奴国内都尊敬师子而不依附安国,安国想杀死师子。

而那些新投降的北匈奴人,当初在塞外曾屡遭师子的袭击掳掠,多对他十分痛恨。

安国便将自己的打算寄托在投降者身上,和他们一同策划。

师子察觉了他们的陰谋,就分居五原郡界。

每逢匈奴王庭集会,他总是称病而不肯前往。

度辽将军皇甫棱知悉这一内情,也支持保护师子而不派他前往王庭。

单于安国愈发怀恨。

六年(甲午、94)

六年(甲午,公元94年)

[1]春,正月,皇甫棱免,以执金吾朱徽行度辽将军。

时单于与中郎将杜崇不相平,乃上书告崇;崇讽西河太守令断单于章,单于无由自闻。

崇因与朱徽上言:“南单于安国,疏远故胡,亲近新降,欲杀左贤王师子及左台且渠刘利等;又,右部降者,谋共迫胁安国起兵背畔,请西河、上郡、安定为之儆备。”

帝下公卿议,皆以为:“蛮夷反覆,虽难测知,然大兵聚会,必未敢动摇。

今宜遣有方略使者之单于庭,与杜崇、朱徽及西河太守并力,观其动静。

如无他变,可令崇等就安国会其左右大臣,责其部众横暴为边害者,共平罪诛。

若不从命,令为权时方略,事毕之后,裁行赏赐,亦足以威示百蛮。”

于是徽、崇遂发兵造其庭。

安国夜闻汉军至,大惊,弃帐而去,因举兵欲诛师子。

师子先知,乃悉将庐落入曼柏城;安国追到城下,门闭,不得入。

朱徽遗吏譬和之,安国不听;城既不下,乃引兵屯五原。

崇、徽因发诸郡骑追赴之急,众皆大恐,安国舅骨都侯喜为等虑并被诛,乃格杀安国,立师子为亭独一尸一逐侯单于。

[1]春季,正月,将皇甫棱免官,命执金吾朱徽代理度辽将军职务。

当时因匈奴单于与中郎将杜崇不和,单于便上书控告杜崇。

杜崇暗示西河太守截留单于的奏章,使单于无法申诉自己的意见。

杜崇自己却乘机与朱徽一同上书说:“南匈奴单于安国,疏远旧部,亲近新降之人,想要杀害左贤王师子和左台且渠刘利等。

再者,匈奴右部的投降者正在策划共同胁迫安国起兵反叛。

请西河、上郡、安定三郡为此警戒备战。”

和帝将此事交付公卿进行讨论。

众人都认为:“匈奴反复无常,尽避难以预料,但由于汉朝有重兵集结,它必定不敢有大的举动。

如今应派遣有谋略的使者前往单于王庭,与杜崇、朱徽及西河太守合作,观察匈奴的动静。

如果没有其它变化,可命令杜崇等人在安国那里召集他的左右大臣,责罚横行凶暴侵害边疆的部众,共同评议,论罪诛杀。

倘若安国不听从命令,则授权使者随机应变,采取权宜之计,等事情结束之后,再酌情进行赏赐,也足以向所有蛮族显示汉朝的国威。”

朱徽、杜崇便率军来到匈奴王庭。

安国夜里听到汉军抵达的消息,大为震惊,丢弃庐帐而逃,随即调集军队,要诛杀师子。

师子事先得到消息,便率领全体部众进入曼柏城。

安国追到城下,城门关闭,不能进入。

朱徽派官员进行调停,安国不肯接受。

城既不能攻克,安国便率兵驻扎五原。

于是杜崇、朱徽调发各郡骑兵急速追击,匈奴人全都大为恐慌。

安国的舅父、骨都侯喜为等担心一并被诛,便将安国格杀,拥立师子为亭独一尸一逐侯单于。

[2]己卯,司徒丁鸿薨。

[2]正月己卯(二十一日),司徒丁鸿去世。

[3]二月,丁未,以司空刘方为司徒,太常张奋为司空。

[3]二月丁未(二十日),将司空刘方任命为司徒,将太常张奋任命为司空。

[4]夏,五月,城陽怀王淑薨,无子,国除。

[4]夏季,五月,城陽怀王刘淑去世。

因无子嗣,封国撤除。

[5]秋,七月,京师旱。

[5]秋季,七月,京城发生旱灾。

[6]西域都护班超发龟兹、鄯善等八国兵合七万余人讨焉耆,到其城下,诱焉耆王广、尉犁王泛等于陈睦故城,斩之,传首京师;因纵兵钞掠,斩首五千余级,获生口万五千人,更立焉耆左侯元孟为焉耆王。

超留焉耆半岁,慰抚之。

于是西域五十余国悉纳质内属,至于海滨,四万里外,皆重译贡献。

[6]西域都护班超征发龟兹、鄯善等八国军队,共七万余人,讨伐焉耆。

大军抵达焉耆城下,把焉耆王广、尉黎王等引一诱到已故西域都护陈睦驻扎过的故城,然后斩杀,将人头送往京城洛陽。

班超乘胜放纵士兵抄劫掳掠,斩杀五千余人,生擒一万五千人,改立焉耆左侯元孟为焉耆王。

班超留驻焉耆半年,进行安一抚。

于是西域五十余国全都派送人质,归附汉朝。

远至西海之滨,四万里外的国家,都经过几重翻译来汉朝进贡。

[7]南单于师子立,降胡五六百人夜袭师子,安集掾王恬将卫护一士与战,破之。

于是降胡遂相惊动,十五部二十余万人皆反,胁立前单于屯屠何子日逐王逢侯为单于,遂杀略吏民,燔烧邮亭、庐帐,将车重向朔方,欲度幕北。

九月,癸丑,以光禄勋邓鸿行车骑将军事,与越骑校尉冯柱、行度辽将军朱徽将左右羽林、北军五校士及郡国迹射、缘边兵,乌桓校尉任尚将乌桓、鲜卑,合四万人讨之。

时南单于及中郎将杜崇屯牧师城,逢侯将万余骑攻围之。

冬,十一月,邓鸿等至美稷,逢侯乃解围去,向满夷谷。

南单于遣子将万骑及杜崇所领四千骑,与邓鸿等追击逢侯于大城塞,斩首四千余级。

任尚率鲜卑、乌桓要击逢侯于满夷谷,复大破之,前后凡斩万七千余级。

逢侯遂率众出塞,汉兵不能追而还。

[7]南匈奴单于师子即位后,有五六百投降的北匈奴人乘夜袭击师子。

安集掾王恬率领卫士迎战,将他们击败。

于是投降的北匈奴人互相惊扰,十五个部落、二十余万人全部叛变。

他们胁迫前单于屯屠何的儿子日逐王逢侯,将他立为单于。

然后,屠一杀抢劫官吏百姓,焚烧邮亭和庐帐,带着辎重前往朔方,打算穿越大漠北去。

九月癸丑(疑误),和帝命光禄勋邓鸿代理车骑将军职务,同越骑校尉冯柱、代理度辽将军朱徽一道率领左右羽林军、北军五校士及各郡各封国的弓箭手、边郡士兵,另由乌桓校尉任尚率领乌桓、鲜卑部队,共计四万人,进行讨伐。

当时,南匈奴单于和中郎将杜崇驻扎在牧师城,逢侯率领万余骑兵向他们发动围攻。

冬季,十一月,邓鸿等到达美稷,逢侯这才解围离去,向满夷谷行进。

南单于派他的儿子率领一万骑兵及杜崇部下四千骑兵,会同邓鸿的部队,在大城塞追击逢侯,斩杀四千余人。

任尚则率领鲜卑、乌桓兵在满夷谷进行截击,再次大败叛军。

先后共斩杀一万七千余人。

于是逢侯率领部众逃出塞外,汉军因无法追击而返回。

[8]以大司农陈一宠一为廷尉。

一宠一性一仁矜,数议疑狱,每附经典,务从宽恕,刻敝之风,于此少衰。

[8]和帝将大司农陈一宠一任命为廷尉。

陈一宠一生一性一仁厚端庄,曾多次审理疑难案件,总是引用儒家经典,力求遵循宽恕之道。

苛刻的风气,从此稍有衰减。

[9]帝以尚书令江夏黄香为东郡太守,香辞以:“典郡从政,才非所宜,乞留备冗官,赐以督责小职,任之宫台烦事。”

帝乃复留香为尚书令,增秩二千石,甚见亲重。

香亦只勤物务,忧公如家。

[9]和帝任命尚书令江夏人黄香为东郡太守。

黄香推辞道:”主管郡的地方行政,我的能力并不适宜。

请让我留下充当散官,赐予从事督察的微职,承担宫中尚书台的繁琐事务。”

于是和帝便重新任命黄香为尚书令,而将官秩增加为二千石,对他很是亲近器重。

黄香本人也谦恭勤奋,忠于职守,忧公事如忧家事。

七年(乙未、95)

七年(乙未,公元95年)

[1]春,正月,邓鸿等军还,冯柱将虎牙营留屯五原;鸿坐逗留失利,下狱死。

后帝知朱徽、杜崇失胡和,又禁其上书,以致胡反,皆征,下狱死。

[1]春季,正月,邓鸿等率军班师,冯柱率虎牙营留驻五原。

邓鸿被指控逗留不进、坐失军机,下狱处死。

后来,和帝发现了朱徽、杜崇与匈奴不和,并使单于无法上书,致使匈奴反叛,于是将朱、杜二人征召进京,下狱处死。

[2]夏,四月,辛亥朔,日有食之。

[2]夏季,四月辛刻朔(初一),出现日食。

[3]秋,七月,乙巳,易陽地裂。

[3]秋季,七月乙巳(二十六日),易陽发生地裂。

[4]九月,癸卯,京师地震。

[4]九月癸卯(二十五日),京城洛陽发生地震。

[5]乐成王一党一坐贼杀人,削东光、二县。

[5]乐成王刘一党一被指控有杀人之罪,削去封国的东光、县二县。

八年(丙申、96)

八年(丙申,公元96年)

[1]春,二月,立贵人陰氏为皇后。

后,识之曾孙也。

[1]春季,二月,将贵人陰氏立为皇后,陰皇后是陰识的曾孙女。

[2]夏,四月,乐成靖王一党一薨。

子哀王崇立,寻死,无子,国除。

[2]夏季,四月,乐成靖王刘一党一去世。

他的儿子哀王刘崇继位为王,不久也去世了。

因无子嗣,封国撤除。

[3]五月,河内、陈留蝗。

[3]五月,河内、陈留两郡发生蝗灾。

[4]南匈奴右温禺犊王乌居战畔出塞。

秋,七月,度辽将军庞奋、越骑校尉冯柱追击破之,徙其余众及诸降胡二万余人于安定、北地。

[4]南匈奴右温禺犊王乌居战反叛出塞。

秋季,七月,度辽将军庞奋、越骑校尉冯柱出兵追击,打败乌居战,将他的残余部众及归降的匈奴部落二万余人迁徙到安定、北地二郡。

[5]车师后部王涿反,击前王尉毕大,获其妻子。

[5]车师后部王涿反叛,攻击车师前王尉毕大,俘虏了尉毕大的妻子儿女。

[6]九月,京师蝗。

[6]九月,京城洛陽发生蝗灾。

[7]冬,十月,乙丑,北海王威以非敬王子,又坐诽谤,自一杀。

[7]冬季,十月乙丑(二十三日),北海王刘威由于不是前北海王刘睦的亲子,并被指控犯有诽谤之罪,因而自一杀。

[8]十二月,辛亥,陈敬王羡薨。

[8]十二月辛亥(初十),陈敬王刘羡去世。

[9]丁巳,南宫宣室殿火。

[9]丁巳(十六日),南宫宣室殿失火。

[10]护羌校尉贯友卒,以汉陽太守史充代之。

充至,遂发湟中羌、胡出塞击迷唐。

迷唐迎败充兵,杀数百人。

充坐征,以代郡太守吴祉代之。

[10]护羌校尉贯友去世。

命汉陽太守史充接替贯友之职。

史充到任后,便征发湟中的羌人、胡人出塞攻打迷唐。

迷唐迎战,打败史充的部队,杀死数百人。

史充因罪被召回京城,命代郡太守吴祉接替史充之职。

九年(丁酉、97)

九年(丁酉、公元97年)

[1]春,三月,庚辰,陇西地震。

[1]春季,三月庚辰(初十),陇西郡发生地震。

[2]癸巳,济南安王康薨。

[2]癸巳(二十三日),济南安王刘康去世。

[3]西域长史王林击车师后王,斩之。

[3]西域长史王林进攻车师后王,将他斩杀。

[4]夏,四月,丁卯,封乐成王一党一子巡为乐成王。

[4]夏季,四月丁卯(二十八日),将乐成王刘一党一的儿子刘巡封为乐成王。

[5]五月,封皇后父屯骑校尉陰纲为吴房侯,以特进就第。

[5]五月,将皇后的父亲、屯骑校尉陰纲封为吴房侯,陰纲以特进身份离开官位,前往邸第。

[6]六月,旱,蝗。

[6]六月,发生旱灾和蝗灾。

[7]秋,八月,鲜卑寇肥如,辽东太守祭参坐沮败,下狱死。

[7]秋季,八月,鲜卑侵犯肥如。

辽东太守祭参被指控怯懦无能、作战失利,下狱处死。

[8]闰月,辛巳,皇太后窦氏崩。

初,梁贵人既死,宫省事秘,莫有知帝为梁氏出者。

舞陰公主子梁扈遣从兄奏记三府,以为“汉家旧典,崇贵母氏,而梁贵人亲育圣躬,不蒙尊号,求得申议。”

太尉张言状,帝感恸良久,曰:“于君意若何?”

请追上尊号,存录诸舅。

帝从之。

会贵人姊南陽樊调一妻上书自讼曰:“妾父竦冤死牢狱,骸鼻不掩;母氏年逾七十,及弟棠等远在绝域,不知死生。

愿乞收竦朽骨,使母、弟得归本郡。”

帝引见,乃知贵人枉殁之状。

三公上奏,“请依光武黜吕太后故事,贬窦太后尊号,不宜合葬先帝”,百官亦多上言者。

帝手诏曰:“窦氏虽不遵法度,而太后常自减损。

朕奉事十年,深惟大义:礼,臣子无贬尊上之文,恩不忍离,义不忍亏。

按前世,上官太后亦无降黜,其勿复议!”丙申,葬章德皇后。

[8]闰八月辛巳(十四日),皇太后窦氏驾崩。

当初,梁贵人死后,宫廷保守秘密,没有人知道和帝是梁贵人所生。

至此,舞陰公主之子梁扈派堂兄梁向太尉、司徒、司空三府上书,提出:“汉朝旧制,一向尊崇皇帝生母。

然而梁贵人亲自诞育皇上,却没有尊号,请求得到申理讨论。”

太尉张向和帝报告了实情。

和帝伤感哀痛良久,说道:“您认为应当怎样?”

张建议为梁贵人追加尊号,并查找各位舅父,给予他们应有的名份。

和帝听从了他的建议。

适逢梁贵人的姐姐、南陽人樊调的妻子梁上书自诉道:“我的父亲梁竦屈死在牢狱之中,一尸一骨不得掩埋;母亲年过七十,同弟弟梁堂等在极远的边域,不知道是死是活。

我请求准许安葬父亲的朽骨,让我的母亲和弟弟返回故郡。”

和帝召见梁,这才知道生母梁贵人枉死的惨状。

三公上书:“请依照光武帝罢黜吕太后的先例,贬去窦太后的尊号,不应让他与先帝合葬。”

文武百官也纷纷上言。

和帝亲手写诏作答:“窦氏家族虽不遵守法律制度,但窦太后却常常自我减损。

朕将她当作母亲,侍奉了十年。

深思母子大义:依据礼制,为臣、为子者没有贬斥尊长的道理。

从亲情出发,不忍将太后之墓与先帝之墓分离;从仁义考虑,不忍作有损于窦太后的事情。

考察前代,上官桀被诛杀,而上官太后也不曾遭到贬降罢黜。

对此事不要再作议论!”丙申(二十九日),安葬窦太后。

[9]烧唐羌迷唐率众八千人寇陇西,胁塞内诸种羌合步骑三万人击破陇西兵,杀大夏长。

诏遣行征西将军刘尚、赵骑校尉赵世副之,将汉兵、羌、胡共三万人讨之。

尚屯狄道,世屯罕;尚遣司马寇盱监诸郡兵,四面并会。

迷唐惧,弃老弱,奔入临洮南。

尚等追至高山,大破之,斩虏千余人。

迷唐引去,汉兵死伤亦多,不能复追,乃还。

[9]烧当羌部落首领迷唐率领部众八千人侵犯陇西郡,并裹胁塞内各羌人部落,共计步兵、骑兵三万人,打败了陇西郡郡兵,杀死大夏县长。

和帝下诏,派遣刘尚代理征西将军,以越骑校尉赵世为刘尚的副手,率领汉兵和羌、胡兵,共三万人,进行讨伐。

刘尚驻扎在狄道,赵世驻扎在罕。

刘尚派司马寇盱监督各郡郡兵,从四面一同会合。

迷唐感到恐惧,抛弃了部落中的老弱成员,逃到临洮之南。

刘尚等人追击到高山,大败迷唐军,斩杀、俘获一千余人。

迷唐退走。

汉军也有大量死伤,不能再继续追赶,于是回师。

[10]九月,庚申,司徒刘方策免,自一杀。

[10]九月庚申(二十四日),和帝颁策将刘方免官。

刘方自一杀。

[11]甲子,追尊梁贵人为皇太后,谥曰恭怀,追复丧制。

冬,十月,乙酉,改葬梁太后及其姊大贵人于西陵。

擢樊调为羽林左监。

追封谥皇太后父竦为褒亲愍侯,遣使迎其丧,葬于恭怀皇后陵旁。

征还竦妻子;封子棠为乐平侯,棠弟雍为乘氏侯,雍弟翟为单父侯,位皆特进,赏赐以巨万计,一宠一遇光于当世,梁氏自此盛矣。

[11]甲子(二十八日),和帝追尊梁贵人为皇太后,谥号“恭怀”,追补服丧。

冬季,十月乙酉(十九日),将梁太后及她的姐姐梁大贵人之墓改葬到章帝陵墓之西。

将樊调擢升为羽林左监。

追封皇太后之父梁竦为褒亲侯,谥号为“愍”,派使者迎接他的灵柩,葬在梁太后墓旁。

召回梁竦的妻子儿女,将梁竦的儿子梁棠封为乐平侯,将梁棠的弟弟梁雍封为乘氏侯,将梁雍的弟弟梁翟封为单父侯,全都位居特进。

他们所得的赏赐极多,所蒙受的的恩一宠一和优待荣耀于当世。

梁氏家族从此兴盛了。

清河王庆始敢求上母宋贵人冢,帝许之,诏太官四时给祭具。

庆垂涕曰:“生虽不获供养,终得奉祭祀,私愿足矣!”欲求作祠堂,恐有自同恭怀梁后之嫌,遂不敢言,常泣向左右,以为没齿之恨。

后上言:“外祖母王年老,乞诣雒陽疗疾,”于是诏宋氏悉归京师,除庆舅衍、俊、盖、暹等皆为郎。

清河王刘庆这才敢请求为母亲宋贵人祭扫坟墓。

和帝应许,下诏命令太官春夏秋冬四季供一应祭祀之物。

刘庆流泪说道:“虽然不能在母亲生前供养,但最终能为她进行祭祀,我的心愿满足了!”他想请求为母亲建造祠堂,但又害怕有自比梁太后的嫌疑,于是不敢开口。

他经常对左右随从哭泣,认为这是终身之憾。

后来,他上书说:“我的外祖母王氏年事已高,请准许她到洛陽治病。”

于是和帝下诏准许宋氏全家返回京城,并将刘庆的舅父宋衍、宋俊、宋盖、宋暹等全都任命为郎。

[12]十一月,癸卯,以光禄勋河南吕盖为司徒。

[12]十一月癸卯(初八),将光禄勋、河南人吕盖任命为司徒。

[13]十二月,丙寅,司空张奋罢。

壬申,以太仆韩棱为司空。

[13]十二月丙寅(初一),将司空张奋免官。

十二月壬申(初七),将太仆韩棱任命为司空。

[14]西域都护定远侯班超遣掾甘英使大秦、条支,穷西海,皆前世所不至,莫不备其风土,传其珍怪焉。

及安息西界,临大海,欲渡,船人谓英曰:“海水广大,往来者逢善风,三月乃得渡,若遇迟风,亦有二岁者;故入海,人皆赍三岁粮,海中善使人思土恋慕,数有死亡者。”

英乃止。

[14]西域都护、定远侯班超派遣属官甘英出使大秦帝国和条支王国。

甘英走遍了西海一带,沿途所经,都是前代之人所未到过的地方,他在各处都全面了解风土人情,收集带走珍奇的物产。

当他到达安息国西部边界的时候,遇到了大海。

他打算渡过大海,船夫告诉他说:“海水广阔,航海者遇到顺风,要用三个月才能到达彼岸;如果遇到逆风,也有用两年的。

所以,渡海的人都带上三年的口粮。

海上容易使人怀恋乡土,经常有人死亡。”

甘英这才作罢。

十年(戊戌、98)

十年(戊戌,公元98年)

[1]夏,五月,京师大水。

[1]夏季,五月,京城洛陽发生水灾。

[2]秋,七月,己巳,司空韩棱薨。

八月,丙子,以太常太山巢堪为司空。

[2]秋季,七月己巳(疑误),司空韩棱去世。

八月丙子(十五日),将太常太山人巢堪任命为司空。

[3]冬,十月,五州雨水。

[3]冬季,十月,有五个州大雨成灾。

[4]行征西将军刘尚、越骑校尉赵世坐畏懦征,下狱,免。

谒者王信领尚营屯罕,谒者耿谭领世营屯白石。

谭乃设购赏,诸种颇来内附。

迷唐恐,乃请降;信、谭遂受降罢兵。

十二月,迷唐等帅种人诣阙贡献。

[4]代理征西将军刘尚、越骑校尉赵世被指控畏惧敌人、怯懦无能,被召回京城,下狱,免去官职。

谒者王信率领刘尚的部队,驻扎在罕;谒者耿谭率领赵世的部队,驻扎在白石。

耿谭便悬赏招降,有不少羌人部落前来依附。

迷唐感到恐惧,就向汉军请降。

于是王信、耿谭接受归降而罢兵。

十二月,迷唐等率领本族人到京城朝见进贡。

[5]戊寅,梁节王畅薨。

[5]戊寅(十九日),梁节王刘畅去世。

[6]初,居巢侯刘般薨,子恺当嗣,称父遗意,让其弟宪,遁逃久之,有司奏绝恺国。

肃宗美其义,特优假之,恺犹不出。

积十余岁,有司复奏之,侍中贾逵上书曰:“孔子称:‘能以礼让为国乎?何有?’有司不原乐善之心,而绳以循常之法,惧非长克让之风,成含弘之化也。”

帝纳之,下诏曰:“王法崇善,成|人之美,其听宪嗣爵;遭事之宜,后不得以为比。”

乃征恺,拜为郎。

[6]起初,居巢侯刘般去世,他的儿子刘恺应当继位。

但刘恺声称遵从父亲的遗愿,要将爵位让给弟弟刘宪,自己却逃走了。

刘恺逃走后很久,有关部门上书请求撤除他的封国。

章帝赞美刘恺的义行,特别优待宽容,可刘恺还是不肯露面。

过了十余年,有关部门重申原来的请求。

侍中贾逵上书说:“孔子说:‘能够以礼让治国吗?这有什么困难?’有关部门不推究刘恺乐于为善的本意,而依照平常的法则处理此事,这恐怕不能鼓励礼让的风气,也不能成全宽容仁厚的教化。”

和帝采纳了他的意见,下诏说:“王法推崇善举,助人完成美事。

现准许刘宪袭爵。

这是对特殊情况的权宜处理,以后不得以此为例。”

于是征召刘恺,将他任命为郎。

[7]南单于师子死,单于长之子檀立,为万氏一尸一逐单于。

[7]南匈奴单于师子去世,前单于长的儿子檀继位,此即万氏一尸一逐单于。

十一年(己亥、99)

十一年(己亥,公元99年)

[1]夏,四月,丙寅,赦天下。

[1]夏季,四月丙寅(初九),大赦天下。

[2]帝因朝会,召见诸儒,使中大夫鲁丕与侍中贾逵、尚书令黄香等相难数事,帝善丕说,罢朝,特赐衣冠。

丕因上疏曰:“臣闻说经者,传先师之言,非从己出,不得相让;相让则道不明,若规矩权衡之不可枉也。

难者必明其据,说者务立其义,浮华无用之言,不陈于前,故一精一思不劳而道术愈章。

法异者各令自说师法,博观其义,无令刍荛以言得罪,幽远独有遗失也。”

[2]和帝利用朝会之机召见儒生,让中大夫鲁丕和侍中贾逵、尚书令黄香等,就儒家经书中的难点互相质疑。

和帝赞同鲁丕的观点,散朝后,特别赏赐他礼服冠帽。

于是鲁丕上书说:“我听说,讨论经书,乃是传述先师的理论,并非发表个人见解,不能相互退让。

如果相互退让,道理就难以明白,如同圆规、方矩、秤锤、尺寸的标准不可随意增减一样。

质疑的一定要说清根据,解答的务必讲明观点。

那些华而不实的言辞,不在人前铺陈办列,因此神思不劳苦而道理却愈发明白。

当意见分歧时,让各自申说先师的理论,以便面了解经典的大义,不使儒生们因言辞不当而获罪,不可唯独让那些一精一微深刻的见解有所遗漏。”

十二年(庚子、100)

十二年(庚子,公元100年)

[1]夏,四月,戊辰,秭归山崩。

[1]夏季,四月戊辰(十六日),秭归山发生山崩。

[2]秋,七月,辛亥朔,日有食之。

[2]秋季,七月辛亥朔(初一),出现日食。

[3]九月,戊午,太尉张免。

丙寅,以大司农张禹为太尉。

[3]九月戊午(初九),将太尉张免职。

丙寅(十七日),将大司农张禹任命为太尉。

[4]烧当羌豪迷唐既入朝,其余种人不满二千,饥窘不立,入居金城。

帝令迷唐将其种人还大、小榆谷;迷唐以汉作河桥,兵来无常,故地不可复居,辞以种人饥饿,不肯远出。

护羌校尉吴祉等多赐唐金帛,令谷市畜,促使出塞,种人更怀猜惊。

是岁,迷唐复叛,胁将湟中诸胡寇钞而去,王信、耿谭、吴祉皆坐征。

[4]烧当羌人部落首领迷唐到京城洛陽朝见以后,他的残余部众已不足两千人,饥饿穷困无法生存,全部迁入金城居住。

和帝命令迷唐率领部众返回大、小榆谷。

而迷唐认为,汉朝修筑了河桥,军队来往无常,而旧地已不能再去居住,于是推辞说部众饥饿,不肯远行。

护羌校尉吴祉等赐给迷唐很多金帛,命他购买谷物牲畜,催促早日出塞。

但羌人却更加猜疑和惊恐。

本年,迷唐再度叛乱,裹胁湟中地区各胡人部落,攻杀抢掠而去。

王信、耿谭、吴祉三人全都因罪被征召入京。

十三年(辛丑、101)

十三年(辛丑,公元101年)

[1]秋,八月,己亥,北宫盛馔门阁火。

[1]秋季,八月己亥(二十五日),洛陽北宫盛馔门楼失火。

[2]迷唐复还赐支河曲,将兵向塞。

护羌校尉周鲔与金城太守侯霸及诸郡兵、属国羌、胡合三万人至允川。

侯霸击破迷唐,种人瓦解,降者六千余口,分徙汉陽、安定、陇西。

迷唐遂弱,远逾赐支河首,依发羌居。

久之,病死,其子来降,户不满数十。

[2]迷唐又回到赐支河曲,率兵接近汉朝边塞。

护羌校尉周鲔和金城太守侯霸,率领各郡郡兵、附属国的羌兵、胡兵,共三万人,到达允川。

侯霸打败迷唐,烧当部落瓦解,六千余人投降,将他们分别迁徙到汉陽、安定和陇西。

迷唐从此势力衰弱,他越过赐支河源头远逃,投靠到发羌部落定居。

多年以后,迷唐病死,他的儿子前来归降,部众已不足数十户。

[3]荆州雨水。

[3]荆州大雨成灾。

[4]冬,十一月,丙辰,诏曰:“幽、并、凉州户口率少,边役众剧,束修良吏进仕路狭。

抚接夷狄,以人为本,其令缘边郡口十万以上,岁举孝廉一人,不满十万,二岁举一人,五万以下,三岁举一人。”

[4]冬季,十一月丙辰(十四日),和帝下诏说:“幽州、并州、凉州地区户口大多稀少,而边境差役繁重,奉公守法的优秀官吏升迁困难。

安一抚外族和与异国交往,人才最为重要。

现规定:边疆人口十万以上的郡,每年推举孝廉一人;人口不足十万的郡,每两年推举孝廉一人;人口五万以下的郡,每三年推举孝廉一人。”

[5]鲜卑寇右北平,遂入渔陽,渔陽太守击破之。

[5]鲜卑进攻右北平,继而侵入渔陽。

渔陽太守迎战,打败鲜卑军。

[6]戊辰,司徒吕盖以老病致仕。

[6]戊辰(二十六日),司徒吕盖因年老患病退休。

[7]巫蛮许圣以郡收税不均,怨恨,遂反;辛卯,寇南郡。

[7]巫山蛮人许圣因本郡官府征收赋税不均,心怀怨恨,于是起兵造反。

辛卯(疑误),攻打南郡。

十四年(壬寅、102)

十四年(壬寅,公元102年)

[1]春,安定降羌烧何种反,郡兵击灭之。

时西海及大、小榆谷左右无复羌寇。

麋相曹凤上言:“自建武以来,西羌犯法者,常从烧当种起,所以然者,以其居大、小榆谷,土地肥一美,有西海鱼盐之利,阻大河以为固。

又,近塞诸种,易以为非,难以攻伐,故能强大,常雄诸种,恃其拳勇,招诱羌、胡。

今者衰困,一党一援坏沮,亡逃栖窜,远依发羌。

臣愚以为宜及此时建复西海郡县,规固二榆,广设屯田,隔塞羌、胡交关之路,遏绝狂狡窥欲之源。

又殖谷富边,省委输之役,国家可以无西方之忧。”

上从之,缮修故西海郡,徙金城西部都尉以戌之,拜凤为金城西部都尉,屯龙耆。

后增广屯田,列屯夹河,合三十四部。

其功垂立,会永初中,诸羌叛,乃罢。

[1]春季,安定郡原已归降的羌人烧何部落造反,被郡兵剿平。

至此,西海及大、小榆谷一带,不再有羌人叛乱。

麋国相曹凤上书说:“自从光武帝建武年代以来,西羌人犯法作乱,常由烧当部落发起。

所以如此的原因,是由于烧当部落所居住的大、小榆谷,土地肥沃,享有西海的渔业、盐业收益,以大河作为固守的屏障。

再者,靠近边塞的各部落,易于作乱,而汉朝又难以进行讨伐,所以他们能够强大起来,经常称雄于其他部落,并倚仗自己的实力和骁勇,招揽引一诱羌人、胡人。

如今烧当部落衰落困窘,孤立无援,仓惶逃亡,到远方投靠发羌部落。

我认为应当乘这个时机重建恢复西海郡县,规划、控制大、小榆谷,广设屯田,切断边塞内外羌人、胡人的交往通道,遏止切断狂妄狡猾者觊觎的源泉。

同时广种粮食,使边疆富庶,减少由内地向边塞运输粮秣的差役。

这样,国家便可以没有西方的忧虑。”

和帝听从了他的建议,下令对原西海郡进行修缮整治,命金城西部都尉府迁往该地戍守。

又将曹凤任命为金城西部都尉驻扎龙耆。

随后扩大垦田面积,在黄河西岸屯兵,共计有三十四部。

这一事业即将告成时,恰逢安帝永初年间羌人各部落叛乱,于是废止。

[2]三月,戊辰,临辟雍飨射,赦天下。

[2]三月戊辰(二十七日),和帝临幸太学,饮宴射箭,举行飨射之礼。

大赦天下。

[3]夏,四月,遣使者督荆州兵万余人,分道讨巫蛮许圣等,大破之。

圣等乞降,悉徙置江夏。

[3]夏季,四月,派使者督领荆州兵一万余人,分路讨伐巫山蛮人许圣等,大败叛军。

许圣等乞求投降。

东汉朝廷将巫山蛮人全部迁徙安置到江夏。

[4]陰皇后多妒忌,一宠一遇浸衰,数怀恚恨。

后外祖母邓朱,出入宫掖,有言后与朱共挟巫蛊道者;帝使中常侍张慎与尚书陈褒案之,劾以大逆无道,朱二子奉、毅,后弟辅皆考死狱中。

六月,辛卯,后坐废,迁于桐宫,以忧死。

父特进纲自一杀,后弟轶、敞及朱家属徙日南比景。

[4]陰皇后忌妒心十分强烈,因和帝对她的一宠一幸逐渐减退,心中常怀怨恨。

她的外祖母邓朱,出入往来于内宫,有人指控陰皇后和她一同施用巫蛊。

和帝让中常侍张慎与尚书陈褒审讯核实,张、陈二人以“大逆无道”的罪名进行弹劾。

邓朱的两个儿子邓奉、邓毅,以及陰皇后的弟弟陰辅都在狱中被拷打而死。

六月辛卯(二十二日),陰皇后因罪罢黜,被迁到桐宫,忧愁而死。

她的父亲特进陰纲自一杀,弟弟陰轶、陰敞及邓朱的家属被流放到日南郡比景县。

[5]秋,七月,壬子,常山殇王侧薨,无子,立其兄防子侯章为常山王。

[5]秋季,七月壬子(十三日),常山殇王刘侧去世。

因无子嗣,将他的哥哥防子侯刘章立为常山王。

[6]三州大水。

[6]有三个州发生水灾。

[7]班超久在绝域,年老思土,上书乞归曰:“臣不敢望到酒泉郡,但愿生入玉一门关。

谨遣子勇随安息献物入塞,及臣生在,令勇目见中土。”

朝廷久之未报,超妹曹大家上书曰:“蛮夷之一性一,悖逆侮老;而超旦暮入地,久不见代,恐开一奸一之原,生逆乱之心。

而卿大夫咸怀一切,莫肯远虑,如有卒暴,超之气力不能从心,便为上损国家累世之功,下弃忠臣竭力之用,诚可痛也!笔超万里归诚,自陈苦急,延颈逾望,三年于今,未蒙省录。

妾窃闻古者十五受兵,六十还之,亦有休息,不任职也。

故妾敢触死为超求哀,丐超余年,一得生还,复见阙庭,使国家无劳远之虑,西域无仓卒之忧,超得长蒙文王葬骨之恩,子方哀老之惠。”

帝感其言,乃征超还。

八月,超至雒陽,拜为射声校尉;九月,卒。

[7]班超久在遥远的边域,因年老而思念故乡,上书请求回国。

奏书说:“我不敢企望能到酒泉郡,但愿能活着进入玉一门关。

现在派遣我的儿子班勇随同安息国的进贡使者入塞,趁我尚在人世,让班勇亲眼看到中原的风土。”

奏书呈上,朝廷久不答复。

班超的妹妹曹大家上书说:“蛮夷生一性一欺老,而班超已经年迈,随时可能故世,却久不被人替代。

我担心这将打开一奸一恶的源泉,使蛮夷萌生叛逆之心。

但大臣们都只顾眼前,不肯作长远考虑。

如果猝然有变,班超力不从心,将对上损害国家累世建立的功业,对下毁弃忠臣竭力经营的成果,实在是令人痛惜!因此,班超万里之外表示忠诚,陈述困苦急迫之情,伸长脖颈遥望,至今已经三年,但朝廷却没有考虑批准他的请求。

我曾听说,在古代,十五岁当兵,六十岁复员,也有休息之日,年老便不再任职。

因此我胆敢冒死代班超哀求,请在班超的余年,让他能够活着回来,再次看到京都城阙和皇家宫庭,使国家没有远方的忧虑,西域没有猝然的变故,而班超也能蒙受周文王埋葬骸鼻的厚恩和田子方哀怜老马的仁慈。”

和帝被班超的奏书所感动,于是召班超回国。

本年八月,班超抵达洛陽,被任命为射声校尉。

九月,班超去世。

超之被征,以戊己校尉任尚代为都护,尚谓超曰:“君侯在外国三十余年,而小人猥承君后,任重虑浅,宜有以诲之!”超曰:“年老失智。

君数当大位,岂班超所能及哉!必不得已,愿进愚言:塞外吏士,本非孝子顺孙,皆以罪过徙补边屯;而蛮夷怀鸟兽之心,难养易败。

今君一性一严急,水清无大鱼,察政不得下和,宜荡佚简易,宽小饼,总大纲而已。”

超去,尚私谓所亲曰:“我以班君当有奇策,今所言,平平耳。”

尚后竟失边和,如超所言。

班超被召,戊己校尉任尚受命继任西域都护。

任尚对班超说:“您在外国三十多年,而由我接替您的职务,责任重大,但我的见识短浅,希望您能予以指教!”班超说:“我年纪已老,智力衰退,而您多次担任高官,难道我班超能比得上吗!一定要我提建议,我就想贡献一点愚见。

塞外的官吏士兵,本来就不是孝子顺孙,都是因为犯有罪过,而被迁徒塞外,守边屯戌。

而西域各国,心如鸟兽,难于扶植,却容易叛离。

如今您一性一情严厉急切,但清水无大鱼,明察之政不得人心,应当采取无所拘束、简单易行的政策,宽恕他们的小饼,只总揽大纲而已。”

班超走后,任尚私下对自己的亲信说:“我以为班君会有奇策,而他今天所说的这番话,不过平平罢了。”

任尚后来终于断送了西域和平,正如班超的预言。

[8]初,太傅邓禹尝谓人曰:“吾将百万之众,未尝妄杀一人,后世必有兴者。”

其子护羌校尉训,有女曰绥,一性一孝友,好书传,常昼修妇业,暮诵经典,家人号曰“诸生”。

叔父陔曰:“尝闻活千人者子孙有封。

兄训为谒者,使修石臼河,岁活数千人,天道可信,家必蒙福。”

绥后选入宫为贵人,恭肃小心,动有法度,承事陰后,接抚同列,常克己以下之,虽宫人隶役,皆加恩借,帝深嘉焉。

尝有疾,帝特令其母、兄弟入亲医药,不限以日数,贵人辞曰:“宫禁至重,而使外舍久在内省,上令陛下有私幸之讥,下使贱妾获不知足之谤,上下交损,诚不愿也!”帝曰:“人皆以数入为荣,贵人反以为忧邪!”每有宴会,诸姬竞自修饰,贵人独尚质素,其衣有与陰后同色者,即时解易,若并时进见,则不敢正坐离立,行则偻身自卑,帝每有所问,常逡巡后对,不敢先后言。

陰后短小,举指时失仪,左右掩口而笑,贵人独怆然不乐,为之隐讳,若己之失。

帝知贵人劳心曲体,叹曰:“修德之劳,乃如是乎!”后陰后一宠一衰,贵人每当御见,辄辞以疾。

时帝数失皇子,贵人忧继嗣不广,数选进才人以博帝意。

陰后见贵人德称日盛,深疾之;帝尝寝病,危甚,陰后密言:“我得意,不令邓氏复有遗类!“贵人闻之,流涕言曰:“我竭诚尽心以事皇后,竟不为所。

今我当从死,上以报帝之恩,中以解宗族之祸,下不令陰氏有人豕之讥。”

即欲饮药。

宫人赵玉者固禁止之,因诈言“属有使来,上疾已愈”,贵人乃止。

明目,上果瘳。

及陰后之废,贵人请救,不能得;帝欲以贵人为皇后,贵人愈称疾笃,深自闭绝。

冬,十月,辛卯,诏立贵人邓氏为皇后;后辞让,不得已,然后即位。

郡国贡献,悉令禁绝,岁时但供纸墨而已。

帝每欲官爵邓氏,后辄哀请谦让,故兄骘终帝世不过虎贲中郎将。

[8]当初,太傅邓禹曾对人说:“我率领百万兵众,却不曾错杀一人,后世必有子孙兴起。”

他的儿子、护羌校尉邓训,有个女儿名叫邓绥,一性一情孝顺友一爱一,喜好读书,经常白天学习妇女的活计,晚上诵读儒家经典,家人称她为“女学生”。

她的叔父邓陔说:“我曾听说,救活一千人的,子孙将会受封。

我的兄长邓训当谒者时,奉命修石臼河,每年救活数千人。

天道可以信赖,我家必定蒙福。”

后来,邓绥被选入后宫,当了贵人。

她谦恭小心,举止合乎法度,侍奉陰皇后和同其他嫔妃相处时,总是克制自己,居人之下。

即使是对宫人和作杂役的奴仆,也都施以恩惠和帮助。

和帝对她深为赞赏。

邓绥曾患病,和帝特命她的母亲和兄弟入宫照料医药,不限定天数。

邓绥辞让说:“皇宫是最重要的禁地,而让外戚久住在内,上会给陛下召来一宠一幸私亲的讥讽,下将使我遭到不知足的非议,上下都要受损,我实在不愿如此!”和帝说:“人们都以亲属多次进宫为荣耀,你反而以此为忧虑吗!”每逢宴会,嫔妃们都争着修饰自己,唯独邓贵人喜欢朴素无华。

她的衣服如有和陰皇后一样颜色的,便立即脱一下换掉。

若是和陰皇后同时进见,则不敢正坐或并立,行走时微躬上身,表示自己身分卑微。

每当和帝有所询问,她总是退让在后,不敢先于陰皇后开口。

陰皇后身材矮小,举止时有不合礼仪之处,左右随从之人掩口窃笑,唯独邓贵人忧而不乐,为陰皇后隐瞒遮掩,仿佛是自己的过失一样。

和帝知道邓贵人的苦心和委屈,叹息道:“修养德一性一的辛劳,竟达到这种样子!”后来,陰皇后失一宠一,邓贵人每当遇到和帝召见,就借病推辞。

当时和帝接连失去皇子,邓贵人担心后嗣不多,屡次挑选才人进献,以博取和帝的欢心。

陰皇后见邓贵人的德望一天比一天高,十分嫉妒。

和帝曾经卧病,情况非常危险,陰皇后暗中说:“我若是能够得意,就不让邓家再留下活口!”邓贵人听到这番话,流泪说道:“我全心全意地侍奉皇后,竟然得不到她的护佑。

我今天应当跟随皇上去死,上报皇上的大恩,中解家族的灾祸,下不使陰氏如吕太后那样有‘人彘’的讥讽。”

说完,就要喝毒一药自一杀。

有个叫赵玉的宫人坚决阻止她,于是谎称:“适才有差人来,皇上的病已经好了。”

邓贵人这才作罢。

次日,和帝果然病愈。

及至陰皇后被罢黜,邓贵人求情挽救,没有成功。

和帝打算将邓贵人立为皇后,而邓贵人却愈发谦恭,她声称病重,闭门深居,把自己隔绝起来。

本年冬季,十月辛卯(二十四日),和帝下诏,将邓贵人立为皇后。

邓贵人表示辞让,不得已,然后才即位为皇后。

她下令:各郡、各封国一律不再进贡物品,每年四季只供一应纸墨而已。

每当和帝想封邓氏家族官爵时,邓皇后总是苦苦哀求,表示谦让。

因此,在和帝生前,她的哥哥邓骘的官职没有超过虎贲中郎将。

[9]丁酉,司空巢堪罢。

[9]十月丁酉(三十日),和帝将司空巢堪罢免。

[10]十一月,癸卯,以大司农沛国徐防为司空。

防上疏,以为:“汉立博士十有四家,设甲乙之科以勉劝学者。

伏见太学试博士弟子,皆以意说,不修家法,私相容隐,开生一奸一路。

每有策试,辄兴诤讼,论议纷错,互相是非。

孔子称‘述而不作’,又曰:‘吾犹及史之阙文’。

今不依章句,妄生穿凿,以遵师为非义,意说为得理,轻侮道术,浸以成俗,诚非诏书实选本意。

改薄从忠,三代常道;专一精一务本,儒学所先。

臣以为博士及甲乙策试,宜从其家章句,开五十难以试之,解释多者为上第,引文明者为高说。

若不依先师,义有相伐,皆正以为非。”

上从之。

[10]十一月癸卯(初六),和帝将大司农、沛国人徐防任命为司空。

徐防上书指出:“汉朝设立十四家博士,规定科别等级,用以鼓励学者。

但是,我看到,太学考察博士弟子,都是凭个人的意见立说,并不钻研本家的理论,而私自互相包一皮容,生出邪门歪道。

每当进行策试,总是发生争执,议论纷纷,互相批驳。

孔子称自己‘阐述先代圣贤的成说,自己并不创作’。

又说:‘在我年轻时,还曾赶上见到史书上有缺文。

’如今人们不依照经书原文的章句,自己妄加发挥,认为遵循先师是错误的,而自己的意见才正确合理,对传统经典学术轻蔑不敬,逐渐成为风气,这实在不符合陛下遴选人才的本意。

改变浅薄的习俗,遵从忠诚之道,这是夏、商、周三代的一贯法则。

专注而一精一心地研究经典大师的理论,是儒家学者的首要任务。

我认为,对于博士和科别等级的策试,应当依从各家的经典传本,设立五十个问答来考试他们

共2页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资治通鉴》史书
起名测名
黄历查询
诗词歌赋
实用查询
免费测试
猜你喜欢
网名大全

汉纪四十汉和帝永元四年(壬辰,公元92年《资治通鉴》白话版《资治通鉴》txt·汉纪四十 孝和皇帝下永元四年(壬辰、92

© 2007-2022 喜蜜滋

手机版】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