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九龄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课外文言文》张九龄《望月怀远》原文译文及赏析

课外文言文查询

请输入关键字:

例如:课外文言文

课外文言文 - 张九龄《望月怀远》原文译文及赏析

课外文言文

张九龄《望月怀远》原文译文及赏析

张九龄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情人 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韵译】

一轮皎洁的明月,从海上徐徐升起;和我一同仰望的,有远在天涯的伊。

有情人 天各一方,同怨长夜之难挨;孤身彻夜不成眠,辗转反侧起相思。

灭烛欣赏明月呵,清光淡淡泻满地;起身披衣去闲散,忽觉露珠侵人迹

月光虽美难采撷,送它给远方亲人;不如还家睡觉,或可梦见相会佳期。

【赏析】

望月怀人,是古诗词中一习一 见的题材,但象张九龄写得如此幽清淡远,深情绵邈,却不多见。

诗是通过主人公望月时思潮起伏的描写,来表达诗人对远方之人殷切怀念的情思的。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二句,出句写景,对句由景入情。

诗人以朴实而自然的语言为我们描绘出一幅画面:一轮皓月从东海边冉冉升起,展现出一派无限广阔壮丽的动人景象。

明月深奥莫窥,遥远难测,自然而然地勾起了诗中人的不尽思念,他设想,遥隔天涯的远人,此时可能也在对月相思吧。

诗中人不写自己望月思念对方,而是设想对方在望月思念自己。

构思奇巧,含蕴有致,生动地反衬出诗中寄托的深远。

句中一“生”字,极为生动,与张若虚“海上明月同潮生”诗句中的“生”字,有着同工异曲之妙。

“天涯共此时”句,是化谢庄《月赋》中“隔千里兮共明月”而来。

诗人巧妙地把写景与抒情融合起来,写出彼此共对皓月之境,又蕴含怀远之情。

首联擒题,以下诸句均由此生发开去。

“情人 怨遥夜,竟夕起相思”二句,是写多情人 恼恨着这漫漫的长夜,对月相思而彻夜不得入眠。

这是表现诗中人由想象而返回现实,由望月而转身就寝的矛盾心情。

这里写出多情人 由怀远而苦思,由苦思而难眠,由难眠而怨长夜的种种动作过程,包含着有情人 的主观感一情一色彩。

这一声“怨长夜”,包孕着多么深沉的感情!

按律诗的要求,颔联应是工整的对偶,此诗却采用流水对的格式,这固然因为唐代初期律诗尚无严格的要求,一定程度上仍保存着古诗的风貌,另一方面,此联采用流水对的形式,与首联在内容上就显得更为密切,蝉联而下,自然流动,给人一种气韵纯厚之感。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二句,写诗中人因遥思远人,彻夜相思,灭烛之后,更觉月华光满可爱,于是披衣步出室外,独自对月仰望凝思,直到露水沾湿了衣裳方觉醒过来。

这是一个为相思所苦的形象。

这一联看似写赏月,实则寓写怀远幽思。

月的清辉,最易引人相思,诗人神思飞跃,幻想月光能成为所思念之人的化身,身可与之相依为伴。

“灭烛”,正是为了追随月光:“披衣”,则是为了与月华多停留些时刻,此中情景,甚有“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张若虚《春一江一 花月夜》)之意。

诗既写出月光的可爱,也写出诗人寄意的深远。

这联属对工整,顿挫有致。

句中的“怜”和“觉”两个动词,使诗中人对远人思念之情得到充分表达,这是因望月而怀人,又因怀人而望月的情景相生写法,它勾勒出一个烛暗月明,更深露重,人单思苦,望月怀远的幽清意境。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二句,表现因思念远人而不得相见,因此面对月华情不自禁地产生将月赠送远人的想法。

晋人陆机拟古诗《明月何皎皎》有“照之有余辉,揽之不盈手”句,诗中的“不堪盈手赠”即由此化出。

随之而来就是寻梦之想,这是一种无可奈何的痴念,但借此更衬托出诗人思念远人的深挚感情,使诗的怀远更为具体、更有含蕴。

诗歌在这失望与希望的一交一 织中戛然收住,读之尤觉韵味深长。

诗题《望月怀远》,全诗以“望”“怀”着眼,将“月”和“远”作为抒情对象。

因而诗中处处不离明月,句句不离怀远,将月写得那么柔情,把情表现得那么沉着,诗的情意是那么缠一绵 而不见感伤,语言自然浑成而不露痕迹。

这种风格对以后的孟浩然、王维等诗人有着深远的影响。

共2页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课外文言文》未分类项
起名测名
黄历查询
诗词歌赋
实用查询
免费测试
猜你喜欢
网名大全

张九龄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课外文言文》张九龄《望月怀远》原文译文及赏析

© 2007-2022 喜蜜滋

手机版】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