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书白话文
沈道虔传
沈道虔,吴兴武康人,少年便非常仁厚,喜一爱一老、庄哲学,居住在县城北边的石山之下。
孙恩之乱后发生饥荒,县令庾肃之迎接他出来到县城南边的废头里,为他建起小屋,前临小溪,那里有很美的山水。
沈道虔不时地回到石山旧舍,和那些成了孤儿的兄长的儿子们共用破旧的家物,不管多么困难,都不改变节一操一。
从戴逵那里学会弹琴,王敬弘深深地敬仰他,本郡和本州一共十二次征用他,他都没有应命。
一次,有人偷了道虔家菜园的菜,沈道虔回来看到了,他自己便躲了起来,等偷菜的人拿够走后,沈道虔才出来。
有人拔他家屋后的竹笋,他便叫那人不要拔,说:“我希望竹笋长成竹枝。
我另有更好的给你。”
于是叫人买更大的竹笋送给那人,那位盗笋的人非常惭愧,坚决不要。
沈道虔叫放在那人的屋里才出来。
他常常以拾稻麦过日子,跟他一起拾麦的人抢麦穗,道虔劝他不要这样,那人不听,道虔便把自己的全部给他,争抢的人非常惭愧,以后每次争抢时总是说:“不要叫沈先生知道了。”
他冬天没有夹衣,戴..听说便把他接来,为他做好衣服并送给他一万钱。
道虔回去之后,把自身的衣服和钱都送给了侄子中没有衣服的。
乡中少年,成群地当他的学生,道虔常常没饭吃,无法建立学舍。
武康令孔欣之便周济了他很多物资,使他的学生得以成就学业,太祖听说,派人慰劳他,赐钱三万,大米二百斛。
沈道虔把它们全部用作为兄弟孩子们嫁娶的费用。
道虔接着被征调为员外散骑侍郎,他未应征。
沈道虔家好几代信奉佛教,他便把祖父父亲原居住的故宅作寺庙,每年到四月初八,都请佛像,请像的那一天,他们便全家感叹悲痛。
沈道虔年老,吃的是素食,常常一天不能吃饱,他却以弹琴写字为乐,孜孜不倦。
太祖敕令本郡县随时供给。
元嘉二十六年(449)去世,时年八十二岁。
他的儿子沈慧锋,继承父亲的事业,被征为从事,他都没有从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