鲜卑帝国传奇
兄弟分国
第二十章
后赵在辽东屡屡撞墙,对塞北草原的外交上却获得成功,这也是石虎的军事霸权主义对邻国唯一的一次胜利。
拓跋部在代王猗卢死后,一度陷入混乱,杀害猗卢的逆子六修被猗×的儿子普根消灭,普根当首领不到一个月便死去了,他的母亲猗×的妻子祁氏抱着普根年幼的儿子坐上代王宝座,冬天还没过去小代王夭折。
弗立之子拓跋郁律在诸部大人的支持下继承代王之位,被后世北魏称之为平文皇帝。
弗立是沙漠汗的小儿子,前文介绍过,曾经做过一年的部落首领。
新代王“姿质雄壮,甚有威略”,而且很牛气,上任伊始,打败铁弗匈奴刘虎。
铁弗是匈奴父鲜卑母一之意,铁弗匈奴就是匈奴男人和鲜卑女人融合的部落。
刘虎是匈奴南单于的后代,左贤王去卑的孙子,被推举为部落首领后,他带领整个部落在草原游牧。
刘虎一直臣服拓跋部,随着拓跋部内乱,他想脱离拓跋部,举兵外叛,拓跋郁律发兵攻打,刘虎战败,南渡黄河,走据朔方,投靠汉主刘聪。
刘聪拜刘虎为安北将军、监鲜卑诸军事、丁零中郎将,希望借助匈奴铁弗部的势力牵制拓跋部。
刘虎渡黄河,欲夺回游牧地,拓跋郁律在草原上大破刘虎,刘虎退走出塞气愤而死。
刘虎的从弟路孤率领部落向代国投降,两部重新修好继续通婚。
由此拓跋部再度兴盛,“西兼乌孙故地,东吞勿吉以西,控弦上马将有百万。”
晋朝退保江南,匈奴汉国灭亡,前后赵互相混战,拓跋郁律野心膨一胀,拒绝前赵刘曜的请和,叫嚣说:“今中原无主,天其资我乎?”
后赵石勒遣使通好约为兄弟,郁律竟然狂妄地将后赵使者砍头,“治兵讲武,有平南夏之意”,如此之不知天高地厚,终于让石勒火冒三丈,后赵派石虎率三万骑兵讨伐代国,离石一战拓跋军大败,后赵俘获代国牛马十余万,拓跋郁律逃奔乌桓,代北诸城尽降。
拓跋郁律由自己的地盘逃到塞北中东部地区进入猗×妻子祁氏的势力范围,祁氏对他夺走自己嫡亲儿孙的代王之位心怀怨恨,借机杀掉拓跋郁律并诛杀其一党一羽,“大人死者数十人”。
鲜卑拓跋部亦上演一部春秋时的“赵氏孤儿”,祁氏派人索检拓跋郁律诸子,拓跋郁律的儿子拓跋什翼犍此时年龄幼小,尚在襁褓之中,母亲王氏把他藏匿在自己的裤中,对天祷祝说:“天命如果想让你活下去,你就别啼哭,”搜索过程中婴儿很久没有发出一点哭声,因此幸免。
公元321年,祁氏改立自己的二儿子贺傉为代王,《魏书序记》中明确记载,“桓帝之中子也。”
桓帝指“猗×”,我并不认为贺傉是猗×的儿子,猗×卒于公元305年,贺傉被立为代王时最少年满16周岁,因他是猗×的二儿子,说明他下面还有儿子,也就是说照此推算贺傉有可能已经20出头,怎么可能象《魏书序记》说的那样“未亲政事,太后临朝”呢?他有什么理由不亲政事呢?为什么当普根死后祁氏不立贺傉,要抱着孙子称制呢?为什么普根的妻子不能称制呢?从杀死郁律来看,她不仅是一个女强人,而且背后有巨大的实力,其中之一是猗×系的实力,其二呢?有学者认为她是乌桓人,背后有乌桓背景,也许有可能,没有明确的定论。
而我认为,她还有一层关系,关键之所在,被魏书载为“桓帝之中子”的贺傉以及下一任代王他的弟弟纥那其实都是猗卢的儿子。
为什么这么肯定呢?猗卢之所以能一统三部很大的可能就是借助祁氏的力量,也就是说他按照草原习俗“父死妻其后母,兄死妻其嫂”娶了祁氏,并生下贺傉及纥那。
这就可以解释为什么猗卢可以轻易地一统三部,贺傉登上代王位的时候为什么不能亲政,他年纪尚小。
那么魏书为什么要隐瞒呢?那种有悖于封建伦理的习俗怎么可能出现在北魏先人-黄帝子孙身上呢?
《魏书》是二十四史中记载最不准确的史书,姑且不说魏书的作者魏收迫于朝野上下的压力三易其稿,(三易其稿,哪一次才是真实的呢?)北魏朝廷隐瞒相当多的史实,崔浩之狱又被人称作国史之狱,许多真实的史料保存不下来,虚假的东西反而流传很广,所以研究北魏历史就是要破谜,一个谜一个谜去解,谜一团一结开真实大白,你也就完全理解北魏,了解那个时代。
祁氏女主当权,遣使与石勒通和,祁氏一女二主,艳名在外,赵国人戏称使者为“女国使”。
贺傉在位时间不长,我想还是死于一陰一谋内乱,至于何种情形,史书中一点线索也没能给我们留下,他死后祁氏扶植三子纥那上台。
此期间,前赵多次干涉代国内政,石勒打败纥那,一逼一迫其退到大宁(在今内蒙赤峰以西)。
拓跋部再次发生动乱,拓跋郁律的长子拓跋翳槐在贺兰部首领蔼头等部落大人的支持下登上代王之位,退到大宁的纥那不甘心失败率宇文部反攻,被拓跋翳槐击退逃到宇文部。
拓跋翳槐正式当上代王,为对抗纥那,翳槐求助于后赵,“翳槐遣其弟什翼犍质于赵以请和”。
石勒封翳槐为北单于,将拓跋部置于自己属国的地位。
后赵的支持未能保住翳槐的首领位置,拓跋部再度发生内乱,拓跋翳槐与蔼头自相残杀,部众离心,纥那依靠乌桓和宇文部的力量卷土重来,翳槐战败投奔后赵,“出居于邺(城)”。
拓跋翳槐的到来受到后赵国继任当家天王石虎热烈欢迎,“石虎奉第宅、伎妾、奴婢、什物”《魏书.列传第一》,石虎继续石勒干预草原政权的传统,帮翳槐做了一次好事,而且好事做到了底。
翳槐只在邺城住了一年,公元337年,石虎大败鲜卑段氏,“既平辽西,遣其将李穆击(纥)那破之,复立翳槐而还。”
《晋书.载记第六》。
至此石虎对代国的外交大获全胜,通过复立拓跋翳槐完全控制塞北拓跋部,直到一件奇特的事件发生。
公元338年,拓跋翳槐病重,这位后赵册封的北单于吸取女主当政的教训,不打算把部落联盟首领的位置让给年幼的儿子,准备让他的弟弟继位。
翳槐是郁律的长子,他有三个弟弟,二弟拓跋屈、三弟拓跋什翼犍、四弟拓跋孤。
他看中的是什翼犍,临终之时嘱托诸部大人“必迎立什翼犍,社稷可安。”
《魏书.帝纪第一》。
可当时什翼犍却远在赵国做人质,所以拓跋翳槐死后,以梁盖为首的部落大人认为首领位置的传承是件大事,拓跋什翼犍离得远,来不来不可确定,主要怕石赵政权不放,即便等到他归来,首领位置空闲久了,恐怕会有变乱,因此谋议重新立新的部落首领。
大家商议后,认为拓跋翳槐的二弟拓跋屈一性一格刚猛多诈,不如拓跋屈的弟弟拓跋孤宽和仁厚,于是共同杀死拓跋屈,立拓跋孤为首领。
拓跋孤虽厚道却不傻,伤心二哥死的冤,同时看穿部落大人们的意思,自己不是做首领的料,部落大人们之所以拥立自己是为日后可以弄权。
因此拓跋孤死活不同意,力主让什翼犍回来当联盟首领,并且对大家说,你们不是怕石虎不放三哥吗?我亲自去邺城去迎接三哥,把我留在后赵做人质,让三哥回来。
他的一席话让诸部大人们哑口无言,提不出反对的意见。
拓跋孤来到邺城,生一性一残暴的石虎却犯下一个错误,他不仅同意拓跋孤的建议,让拓跋什翼犍回归塞上,居然还让拓跋孤一同返回,“赵王(石)虎义而俱遣之”。
什翼犍相貌堂堂是个人杰,魏书称他“生而奇伟,宽仁大度,喜怒不形于色。
身长八尺,隆准龙颜,立发委地,卧则一乳一垂至席。”
石虎把一个潜在的对手放回去,连把一柄一也不留怎能不说是一大失策。
什翼犍回到塞上后,马上放弃赵国的北单于称号,在繁畤继代王位,改元建国,这是代国的第一个正式年号。
什翼犍大刀阔斧地治理国家,一改猗卢死后部落离散内乱频繁的局面,拓跋部又开始变得强大起来。
他利用在邺城为质子时学到的先进文化政治知识,仿效中原王朝设置百官分别掌管政务,任命汉人中的佼佼者代人燕凤为长史、许谦为郎中令制订法律号令各部。
虽说各项制度并不健全,对比以前无序混乱的秩序,草原各族人民安居乐业。
《魏书高凉王孤传》中记载“昭成(后世北魏称什翼犍为昭成皇帝)即位,乃分国半部以与之。”
什翼犍为感谢拓跋孤让国的恩义将国土的一半分给他。
而《魏书官氏志》中却记载“其诸方杂人来附者,总谓之“乌丸”,各以多少称酋、庶长,分为南北部,复置二部大人以统摄之。
时帝(什翼犍)弟(拓跋)孤监北部,子(拓跋)实君监南部,分民而治。”
如此看来又不象分国,拓跋孤只是任北部大人。
其实并不矛盾,拓跋孤传中魏收为表现什翼犍对拓跋孤的感激之情略作夸张,官氏志中载明事情的原委。
拓跋部对于其他依附于自己的部落均称为乌桓,为便于管理将他们一分为二各置大人统领,拓跋孤和拓跋实君分别任南北二部大人,这就是的真实情形,什翼犍回到草原后不断加强集权,不可以做出裂土分封的事情。
什翼犍的代国不再依附赵国,为摆脱赵国的羁伴,什翼犍转向燕国求婚,燕王慕容皝把自己的妹妹嫁给他,慕容王后死后,慕容皝又把自己的女儿许配给什翼犍,继续两国之间的联姻。
代国国家疆域不断扩大,“东自秽貊(在今朝鲜江原道),西及破落那(中亚西亚草原上的部落国家),南距一陰一山,北尽沙漠,率皆归服,有众数十万人。”
逐渐成为草原强国。
石虎之所以置国家利益不顾,放什翼犍兄弟回国也有他自己说不出的苦衷。
石氏叔侄对晋王朝皇室内乱导致国家灭亡的教训有着深刻的认识。
石勒临死之前再三叮嘱太子石弘兄弟以司马家族为戒,石家一定要一团一结一心,“大雅(石弘小字)与(石)斌宜善相维持,司马氏汝等之殷鉴,其务于敦穆也。”
同时告诫时任中山王的石虎学周公、霍光辅助太子理政,不要成为将来石家内乱的话一柄一。
“中山王深可三思周霍,勿为将来口实。”
石勒用心良苦,石虎的野心石勒早有察觉,他的两个一宠一臣徐光和程遐多次劝他杀掉石虎以绝后患,石勒总也不同意,就是害怕手足相残的造衅一开,成为恶一性一循环的开端,他希望石虎能够体察自己的苦心,将来用心辅助太子石弘。
利欲熏心,没受过多少文化教育的石虎怎么能抵抗皇位的无穷诱一惑呢?他杀死石弘篡夺皇位,但在内心深处相当忌讳骨肉相残,自己可以这样做,别人绝对不准这样做。
他忘了自己才是行一事的榜样,你可以这样干,别人也能这样干。
石虎的太子石遂是个比石虎还要残暴百倍的恶棍,据《晋书.载记第六》中的记载,“石邃荒酒一婬一色,骄恣无道,夜出于宫臣家,一婬一其妻妾。”
凡搞不到手的贤淑宫女让人砍掉头颅,斩之前必须盛妆,砍下的头放置在盘子上,一个一个传下去欣赏。
后赵时期的宫廷中有许多比丘尼(尼姑),石邃把其中有姿色的女子先强一暴然后杀掉,和牛肉、羊肉煮在一起吃,让品尝的人辨别味道,以此为乐。
如此残暴无知的恶徒哪里能指望他和睦兄弟呢?石虎对他逐渐失望,随着对另外两个儿子石宣和石韬的一宠一爱一加深,太子石邃对两个弟弟疾之如仇,萌生杀死石虎和兄弟们的意图,他想效仿冒顿单于杀父的故事,一天喝醉酒对东宫属官李颜等人说:“官家(指石虎)难称,吾欲行冒顿之事,卿从我乎?”
众官“伏不敢对。”
石邃见手下人不敢杀石虎,借着酒劲又想去杀石宣,“欲至冀州杀石宣,有不从者斩!”结果呢?“行数里,骑皆逃散,李颜叩头固谏,(石)邃亦昏醉而归。”
一场闹剧结束。
石邃如此肆无忌惮触一动石虎痛处,石虎并未痛下杀手,他向来对儿子纵容一宠一爱一,当他听说石邃患病后还派出女尚书探视病情,结果丧心病狂的石邃自恃父子连心,把对父亲的不满发泄到女尚书身上,提剑欲杀使者。
女使奔回哭诉,石虎忍无可忍终于下令废掉太子石邃改立石宣,并将石邃一家和太子亲一党一二百余人尽皆诛杀。
然而就在这个时候,拓跋孤来到中原,石虎万不曾想到自己崇尚儒学,广宣佛法下的礼仪之邦反不如塞上之胡。
拓跋孤让国之举让他大为感动,如此贤子若是杀掉何以教诲诸儿?如此善举若是阻止何以训化臣民?家族和睦邦代永传比起多一个敌对邻国又算得了什么,更何况什翼犍未必敢于脱离石赵。
说教是没有用的,自身的榜样才是至关重要,石虎可以杀掉自己的兄弟坐上皇帝之位,我为什么不可以杀死威胁到自己帝位的兄弟呢?这句话深深的藏在第二任太子石宣的心中。
公元348年,石虎娇惯纵容儿子的一毛一病又结出恶果,太子石宣吸取前任太子石邃无兵权的教训,削减诸侯兵员收归自己统领,这一举动引起诸王的不满。
石虎亲儿子太出格,喜欢石韬便把政事交给石宣和石韬轮流办理。
太子是储君,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石韬与太子地位平等让石宣大受压抑。
石韬偏又刺激石宣,自建宣光殿,规模宏大,梁长九丈,石宣认为石韬所作所为是在打压他这个太子之气,下令杀死工匠,截去大梁。
石韬非但不知收敛反而将殿梁加长到十丈。
石宣大怒,派人暗杀石韬于佛一精一舍,并准备杀掉石虎,结果一陰一谋败露。
接二连三的骨肉相残让石虎悲愤交织暴跳如雷,原本极度溺一爱一子女的石虎因一爱一生恨,完全丧失理智,他拿着杀害石韬的刀箭用舌一舔一血,“哀号震动宫殿”。
下令把铁环穿过石宣的下颔锁上,象猪狗一样用槽喂食。
在邺城北面堆积干柴,拔掉石宣的头发,一抽一掉他的舌头,砍断手足,挖眼破肠,然后纵火焚烧。
石虎率后宫妃嫔数千人登台观看,准备以此残无人道的杀戮来警告谋逆者。
即使这样石虎犹不解恨,将石宣东宫官员300人、宦者50人全部车裂支解,东宫卫士十余万皆谪配凉州。
石宣的妻儿尽皆被杀,石宣有个几岁的小儿子平时最得石虎一宠一爱一,抱住石虎哭泣道:“这不是孙儿的罪!”石虎不忍,准备饶恕这个小孩,可石韬的亲一党一如何肯听,从他怀里强行拖出杀死,小孩一直拉着石虎的衣服哭叫,此惨景观者莫不为之流涕。
暴怒过后是无尽的悲伤,尤其是亲孙子临死前那一幕让年老的石虎再也支撑不住卧一床一不起。
被石虎迁怒流戍凉州的十万东宫战士走到雍城(陕西凤翔县南)后,供给的马匹被雍州刺史扣下,加之士兵们不愿去荒凉的凉州边界,一时群情激奋。
这十万战士都是太子石宣一精一心挑选的锐卒,号称高力。
高力督将梁犊率众起义,大军东归,“高力等皆多力善射,一当十余人,虽无兵甲,所在掠百姓大斧,施一丈柯,攻战若神,所向崩溃。”
后赵军队屡战屡败,石虎动用国中一精一锐,令李农为大都督,石闵(冉闵)为副将率兵十万讨伐,又动用苻洪和姚弋仲的氐羌之兵,好不容易才把梁犊的义军打败。
内患迭起,外忧不止,石虎的西北大军接连被凉国名将谢艾击败;辽东的燕国虎视塞内;什翼犍自称代王;晋国的名将桓温灭掉成汉,举起北伐中原的大旗。
面对遍地的战乱和东晋军队的进攻,沙门吴进又给石虎出坏主意,他说:“胡运将衰,晋当复兴,宜苦役晋人以厌其气。”
大唐之前中国历代帝王对天文重视程度很深,常常依据星象变化调整其国家政策。
石虎接受他荒诞的主意,征发附近各郡的汉人十六万,车十万辆,运土到邺城以北,修筑华林苑及长墙,广袤数十里。
监工日夜督促,秉烛夜作,忽遇暴风大雨,死者数万人。
石虎苦役汉人的作法使汉羯之间的矛盾空前高涨,在残酷的宫庭斗争打击下,五十四岁的石虎悲伤忧惧病情加重,再一次议立太子。
石虎还有两个年长的儿子燕公石斌和彭城公石遵,群臣请石虎从此二子中择一人为太子。
“燕公(石)斌有武略,彭城公(石)遵有文德,惟陛下所择。”
石虎点头同意,太尉张举不同意,私下劝石虎说:“陛下两立太子,为什么灾祸不断?因为他们的母亲出自倡贱,再立太子,应该选择母亲尊贵的立。
贵人之子就不会象以前两个太子那样有悖人伦。”
张举的血统论没有科学依据,他自己是有想法的,石虎有个小儿子齐公石世,他的母亲是前赵国主刘曜的女儿安定公主刘氏,因为刘氏是张举从前赵国抓来献给石虎的,为了自己日后执掌后赵的大权故而有以上一番言语。
张举还说,“燕公母亲卑贱,又尝有过;彭城公母亲因前太子之事被废,如今再立她为皇后,她能一点都不恨陛下您?”
张举还要继续讲,石虎主意已定对他说:“你不用再说了,我知道该立谁为太子。”
石虎在东堂召集群臣再议太子时痛心疾首地说:“我恨不得用三斛纯石灰洗涤我的肠子,怎么我就专生恶子,年过二十就要杀死自己的父亲。
我现在想通了,立石世为太子,世儿年方十岁,等他长到二十岁,我就老了,该死了。”
大司农曹莫死活不同意,说天下重器不宜立少子。
石虎对他叹道:“你是忠臣,可你不懂我的心思,我被儿子们搞怕了,再出一个逆子,我有什么脸面活在世上。”
石家出恶子不能怨血统,只能怪石虎娇惯纵容儿子,儿子们经常做坏事石虎不管,久而久之引火烧身。
刘备在这一点上就比石虎强,虽然他没教育出一个杰出的帝王,但人家儿子、孙子人品都挺好。
刘备教育儿子时说过:“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
羌人姚弋仲曾经责备过石虎:“儿子死了,很忧愁吧,要不然为什么病了呢?儿子小的时候你不知道好好教育,这才使他长大后干出叛逆之事。”
父母有溺一爱一子女的通病,中国人更甚,孩子不能娇纵,愿天下父母以石虎为戒,别到老来再后悔。
石虎认死理,再也不愿在有生之年遇到舞逆之事,遂立石世为太子,刘氏为皇后。
可惜他没能如他所愿再活十年,立太子半年后石虎病死。
后赵的政权处在大风暴来临前夕,中世纪中国最黑暗的时刻马上就要到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