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明中国古代史
第六章 隋唐五代 第四节 隋唐五代文化
第四节 隋唐五代文化
隋唐时期,尤其是唐代,是我国古代文化光辉灿烂的时期,各种文化艺术在我国文化史上都达到了新的高度,在当时的世界文化领域,也处于领先的地位。
隋唐文化所以这样发达,主要有三个原因:一是政治的长期稳定,二是社会经济的空前发展,三是大量吸收融合边疆民族和邻近国家的文化成果。
五代时期在政治上虽然分裂割据,但在文化方面却继续发展。
一、哲学宗教
1.哲 学
唐朝的哲学,唯心主义思想家以韩愈为代表,唯物主义思想家以柳宗元和刘禹锡为代表。
唯心主义 韩愈(768—824年)字退之,河一陽一(今河南孟县)人,是著名的文学家。
他极力反对佛教和道教的荒谬不经之说。
可是从哲学的观点来说,他是以儒学的唯心主义思想去反对佛、道二教的唯心主义思想,他的哲学思想基本上是唯心主义的。
韩愈主张天命论。
他认为,天有意志,能赏罚。
贵贱祸福都取决于天的意志,人对天只能随顺敬畏,不可以人力改变天命。
唯物主义 唐代对唯物主义思想有较大贡献的是柳宗元和刘禹锡。
柳宗元(773—819年)字子厚,河东(今山西永济)人。
他认为,宇宙没有起点,也没有极限,天地未分之前,只有元气,天地既分之后,元气充塞其间。
天地、元气、一陰陽一都是物质的,都没有意志,不可能赏功罚祸。
向天呼号,希望它进行赏罚,希望得到它的怜悯,都是非常荒谬的。
他反对君权神授思想,认为帝王“受命不于天,于其人”。
①他认为社会历史的发展遵循着不以人们的主观愿望为转移的客观必然之势,指出历史的发展“非圣人意也,势也”②。
但是柳宗元的唯物论是不彻底的,他崇信佛教,其思想中有明显的唯心主义成分。
刘禹锡(772—842年)字梦得,彭城(今江苏徐州)人。
他进一步探索天与人的关系。
认为天与人各有其特点,既相互区别,又相互作用,天与人“交相胜,还相用”。
③人虽不能干预自然界的职能和规律,但却可以利用和改造自然。
他还认为,当是非颠倒,法制不行,赏罚不明时,人们对不合理现象找不到解释,就不得不把一切归之于天命,神就是由人在这种情况下创造出来的。
刘禹锡的唯物论也是不彻底的,他也和柳宗元一样崇信佛教。
2.宗 教
唐代的宗教很多,这和当时的社会经济发展,中外经济文化交流,以及朝廷尊崇宗教是分不开的。
国内原有的宗教如佛、道二教有很大发展,还有一些国外的宗教在这时也传入中国。
佛教 佛教原是印度的宗教,汉代传入中国,此后有很大发展。
南北朝末年至隋唐之际,中国的佛教开始出现宗派,各宗派不仅有自己的教义,还有自己的寺院。
隋唐时期,佛教的主要宗派有天台宗、华严宗、法相宗、净土宗和禅宗。
唐后期,禅宗分为南宗和北宗两派,南宗宣传顿悟,北宗宣传渐悟。
南宗最为盛行,几乎取代其它各宗派,垄断了佛坛。
由于以禅宗为代表的佛教,除原有的哲理丰富等长处外,又逐渐中国化,因而在与道教的竞争中占有优势。
隋唐时期佛教的发展与中外交通的发达,佛经的大量传入,译经工作的进步以及统治阶级的大力提倡都有密切关系。
统治阶级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积极提倡佛教,不少皇帝和官僚贵族佞佛,佛教更广为流传。
但是随着佛教的发展,僧尼越来越多,寺院占有的土地和劳动人手也越来越多,而且不负担国家的赋税徭役,这就使封建政一府与寺院之间在经济利益上产生了严重的矛盾。
因此,唐武宗时禁断佛教,给佛教以沉重的打击。
但佛教毕竟是统治人民的有力工具,唐宣宗即位后,又继续扶植佛教。
佛教的主要作用和其他宗教一样,都是麻痹人民的思想。
但伴随佛教传来的哲学思想和文学、艺术等,对中国的文化产生了重大影响。
中国文化吸收了佛教文化,丰富了自身,并得到促进和发展。
如在艺术方面,佛教建筑和雕塑对中国的建筑雕塑有很大影响;在文学方面,佛经的大量翻译丰富了中国文学的体裁和内容;在哲学方面,佛教唯心主义哲学影响了儒家思想,产生了宋代的理学。
道教 道教形成于东汉,以老子李耳为教祖①。
唐朝皇帝以与老子同姓为由,认老子为自己的祖先,于是大力提倡道教,其目的是把唐朝政权加上一层宗教神秘色彩,以利于他们的统治。
唐太宗规定道教的地位在佛教之上。
唐高宗追尊老子为太上玄元皇帝。
武则天称帝时,利用佛教《大云经》,宣传女人也可以当皇帝①,遂规定佛教居道教之上。
唐睿宗时,又规定两教地位平等。
唐玄宗则大力提倡道教。
他声称曾梦见老子,让人画老子像颁行天下,并令王公百官皆习《老子》,还在科举考试中增设道举。
当时两京(长安、洛一陽一)和各州府都建有玄元皇帝庙。
各地道观曾多达一千九百余所。
道教在统治者的大力扶持下,颇为盛行,许多道士受到皇帝的一宠一信,不少文人如李白、贺知章等人都崇信道教。
但是由于道教教义中的哲理不如佛教丰富,而且道教大多是讲炼丹服食,求长生不死,这需要大量的钱财和空闲时间,一般人民不具备这种条件,所以主要在上层社会流行,影响不如佛教那样大。
伊斯兰教、祆教、摩尼教、景教 伊斯兰教是公元七世纪初阿拉伯人穆罕默德所创。
唐代主要由大食的使臣、商人传入中国,在长安、广州、泉州、扬州等地均有信徒。
唐中叶以后,传布益广。
祆教是琐罗亚斯德教的中国名称,约在前七至前六世纪,始创于波斯人琐罗亚斯德。
早期流行于中、西亚,南北朝时期,传入中国。
在中国亦称火祆教、拜火教。
该教认为,宇宙间有光明的善神和黑暗的恶神互斗,以火代表善神而加以崇拜。
当时在长安、洛一陽一、凉州、沙州(治今甘肃敦煌西)等地都建有该教寺庙,信奉者为来唐的波斯及中亚其他地区商人。
未在中国人中传布,后渐失传。
摩尼教是公元三世纪时波斯人摩尼所创,约于唐前期传入中国,也叫作明教。
该教宣传善恶二元论,认为光明是善的本原,黑暗是恶的本原,人应助明斗暗。
教徒应制欲,不食肉,不饮酒,不杀生。
在长安、荆州、扬州、洪州(今江西南昌)有寺,在民间逐渐传播。
景教即基督教的聂斯脱利派。
公元五世纪前期,兴盛于中、西亚。
唐贞观九年(635年),叙利亚人阿罗本由波斯来我国传教,改教名为景教,并在长安等地建寺礼拜,称“波斯寺”。
后改称“大秦寺”。
建中二年(781年),波斯教士景净等在长安立《大秦景教流行中国碑》,记述景教传入中国和在长安建寺度僧、宣传教义的情况。
此碑现存陕西省博物馆内。
此教在唐后期逐渐失传。
二、文 学
隋唐五代时期的文学有很大的发展,其主要成就是诗歌,其次则是散文、传奇和词。
诗歌 唐代是中国古典诗歌的黄金时代。
当时所作诗歌的数量之多,题材之广泛,风格流派之多样,艺术之一精一湛,都远远超过了以往的朝代。
清人所编《全唐诗》共收录有二千二百多位诗人的四万八千九百多首诗,这当然还不是唐诗的全部。
唐初著名的诗人有王勃、杨炯(jiǒng窘)、卢照邻、骆宾王等,号称“初唐四杰”;此后,诗人名家辈出,盛唐有孟浩然、王维、岑参、高适、王昌龄、王之涣等,李白与杜甫更是名震一时。
中唐有白居易、元稷韩愈、刘禹锡、柳宗元、李贺等。
晚唐有李商隐、杜牧、皮日休、聂夷中、杜荀鹤等。
在唐代诗人中,影响和成就最大的是李白、杜甫、白居易三人。
李白是一位伟大的一浪一漫主义诗人。
他的诗内容广泛,豪迈奔放,气势磅礴,想象丰富,手法夸张,语言生动明快。
他关心国事,有远大的抱负,不愿迎一合权贵,有强烈的反抗一精一神,“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①就是他的一精一神风骨的写照。
他一生漫游名山大川,许多描绘壮丽河山的诗篇都是传世佳作。
但是由于他一生很不得意,又深受道家思想影响,因之诗中有一些消极成分,常常流露出人生若梦、及时行乐的颓废思想。
杜甫是一位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所作诗有“诗史”之称。
他的诗博采众长,感情真挚细腻,基调沉郁雄浑,语言一精一练。
他忧国忧民。
其名句“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①深刻地揭露了当时的社会矛盾。
著名组诗《三吏》、《三别》,反映了人民所受的种种压迫和苦难。
白居易是一位杰出的现实主义诗人。
他诗作中的一精一华是讽谕诗,《卖炭翁》、《杜陵叟》、《轻肥》、《歌舞》等都是其中的名篇。
这类诗或揭露官府的横征暴敛,或指斥豪门贵族的骄奢一婬一逸,或抨击穷兵黩武的不义战争,具有高度的思想一性一和艺术一性一。
另外,他的长篇叙事诗《长恨歌》和《琵琶行》也有很高的成就。
他的诗深刻地反映现实,诗风平易通俗,所以广泛流传于国内以及新罗、日本等国,影响很大。
由于他晚年政治上不得意,意志消沉,所以其晚期作品的思想一性一较差。
古文运动 “古文”是唐朝人对汉魏散文的称呼。
“古文运动”是唐中期兴起的一次以发扬汉魏文风为主的文学运动。
汉魏的散文质朴,不尚辞藻。
至六朝时,盛行绮丽、颓一靡一的骈俪文,以四字、六字为句,形式僵化,内容空洞,追求辞藻,不能自一由地表达思想。
古文运动反对六朝以来的浮艳文风,主张发扬汉魏风骨。
古文运动的代表人物是韩愈和柳宗元。
韩愈是古文运动的积极倡导者,写了大量优秀的散文,气势雄健,奔放流畅,后人推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①。
他把散文广泛地应用于各个方面,对当时和后世都产生了重大影响。
他主张“文以载道”,认为写文章应重视思想内容,但他所说的“道”是指儒家思想。
柳宗元也是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他也主张“文者以明道”。
他的散文丰富多采,峭拔俊秀,含蓄一精一深,对散文的发展也有很大贡献。
传奇 传奇是中国古典小说的一种形式,出现于隋朝末年,兴盛于唐代。
由于唐末裴铏曾编有《传奇》三卷,后人即以此书名作为这类作品的名称。
唐代传奇可分为讽谕小说、侠义小说、一爱一情小说、历史政治小说等四类。
其中的名作主要有李朝威的《柳毅传》、蒋防的《霍小玉传》、元稹的《莺莺传》、白行简的《李娃传》、沈既济的《枕中记》、李公佐的《南柯太守传》、陈鸿的《东城老父传》、《长恨传》等。
唐代传奇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对后世文学的影响很大。
如宋元以后的白话小说,有不少取材于唐代传奇。
还有些传奇被后人改编为戏剧。
词 词又称长短句,始见于唐代,兴盛于五代、两宋。
五代词人的代表是李煜。
李煜是南唐末代国君,世称“李后主”。
能诗文、音乐、书画,尤擅填词。
早期作品大都描写宫廷生活,继承晚唐以来“花间派”的词风,绮丽柔一靡一。
后期作品则抒写对往日帝王生活的怀念,吟叹亡国后的身世,语言生动,戚楚感人。
扩展、提高了词表现生活、抒发感情的能力。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等名句至今脍炙人口。
三、艺术
隋唐五代时期的艺术既继承了汉魏以来的文化传统,又大量吸收了当时边疆各少数民族和外国的艺术成果,融汇发展,取得了辉煌的成就。
其中最重要的有绘画、雕塑、书法和音乐、舞蹈等。
绘画 隋唐五代时期,绘画艺术有很大发展,名家辈出。
隋代的著名画家有展子虔、董伯仁、杨契丹、郑法士等人。
唐代著名画家更多,初唐的阎立德、阎立本兄弟善画人物。
阎立本的《历代帝王图》、《太宗步辇图》,流传至今。
其画布局匀称,笔力刚健,简练传神。
盛唐时的吴道子(又名道玄)有“画圣”之称。
他兼擅人物、山水,尤擅长佛道画。
他在继承前代技法和吸收西域画派技法的基础上,有所革新创造,所画富于立体感。
其画中人物的衣带似会随风飘动,因而有“吴带当风”之说。
盛唐、中唐之际的张萱、周昉,都以善画仕女闻名。
张萱的《捣练图》和《虢国夫人游春图》,现存宋人摹本。
周昉的《簪花仕女图》亦存后人摹本。
诗人王维善画水墨山水画,苏东坡称其“画中有诗”。
唐代的壁画在南北朝壁画的基础上有了很大发展。
壁画的数量很大,仅吴道子一人即曾在长安、洛一陽一的佛寺道观中绘壁画达数百面墙壁之多。
著名的敦煌千佛洞中有许多壁画,其中大多是唐代画的,敦煌壁画的内容多是佛教故事,但也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生活状况,为研究这个时期各方面的历史提一供了珍贵资料。
敦煌壁画的艺术水平很高,其中的飞天尤为杰作。
唐代有些墓葬中的壁画艺术水平也很高。
如章怀太子李贤墓中壁画有出行图、仪仗图、客女图、客使图、打马球图等,所绘人物各具情态,栩栩如生。
此外,懿德太子李重润墓、永泰公主李仙蕙墓、淮安王李寿墓都有壁画,艺术水平也很高。
五代时期,绘画艺术进入新的发展阶段。
西蜀、南唐开始设立画院,征召大批著名画家供职。
五代时期的著名山水画家有善画北国风光的荆浩、关同,善画江南景色的董源、巨然;著名花鸟画家有黄荃、徐熙;著名人物画家有周文矩、顾闳中。
顾闳中的《韩熙载夜宴图》为传世名作。
雕塑 隋唐五代的雕塑艺术很发展,主要有石窟造像、陵墓石雕和陶俑等。
隋唐以前已开凿的石窟寺,如敦煌、龙门、天龙山、麦积山、炳灵寺等,此时大都在继续建造,在技法和人物造型方面,都有很大的进步。
如龙门奉先寺是武则天统治时开凿的,共有雕像九尊。
中央为卢舍那佛坐像12米(连座通高17.14米),两旁各四像略低,都气势宏伟,形象生动。
四川乐山的石雕大佛坐像从头顶到脚底通高58.7米①,是我国最大的石雕佛像。
敦煌千佛洞是一座巨大的艺术宝库,现存四百九十二个石窟中,有唐窟二百一十三个。
其中的立体泥塑佛像,形象生动,神态自若,造型工巧,与壁画交相辉映,配置和谐。
陕西礼泉唐太宗墓前的高浮雕石刻昭陵六骏,生动地刻划了六匹骏马的不同神态,造型遒劲,形象一逼一真,是唐代石雕中的名品。
唐代墓葬中的三彩陶俑,既有武士、文吏、乐工、舞女等人物俑,也有马、骆驼等动物俑,这些俑造型生动,色彩鲜艳,形态一逼一真,十分一精一美。
唐代有不少优秀的雕塑家,其中最为著名的是被称为“塑圣”的杨惠之。
据说他曾在长安为著名艺人留盃亭塑像,人们一看到塑像的背影,便能认出所塑是谁。
书法 隋唐时期,出了许多著名的书法家。
欧一陽一询、虞世南都是由陈入隋、再入唐的大书法家。
欧一陽一询的楷书笔力劲峭,法度严整。
虞世南的楷书字体匀圆,兼含刚柔。
唐初的褚遂良综合各家楷书之长,微参隶书笔法,别创一格。
唐中期的颜真卿把篆、隶笔法运用到楷书上,独创一体。
他的书法气势雄浑,形体敦厚,对后世影响很大。
唐后期的柳公权是与颜真卿齐名的大书法家,他兼采欧、颜二家之长,自成一体,世称柳体。
音乐、舞蹈 隋唐时期的音乐、舞蹈也有很高的成就。
由于民族关系密切及中外文化交流,当时中原地区的音乐、舞蹈中融合了大量来自少数民族和外国的成份。
隋炀帝时曾定九部乐,唐太宗时又增为十部乐,即燕乐、清商乐、西凉乐、天竺乐、高丽乐、龟兹乐、安国乐、疏勒乐、康国乐、高昌乐,其中大多数来自少数民族和外国。
唐高宗以后,十部乐逐渐衰亡,音乐家们吸取少数民族和国外音乐的一精一华,创作新乐,逐渐形成坐部伎和立部伎。
隋代的著名音乐家有万宝常、郑译、何妥等,唐代著名音乐家有祖孝孙、王长通、白明达、曹善才、李龟年、米嘉荣、唐玄宗等。
唐玄宗善击羯鼓,长于作曲,他曾选坐部伎三百人,教于梨园,号称“皇帝梨园弟子”。
又选爆女数百人,亦为“梨园弟子”,教以音声。
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唐代音乐的发达。
唐代舞蹈有许多来自西域。
当时的舞蹈多配以音乐,所以称为乐舞。
唐代舞蹈主要分为健舞和软舞。
健舞有剑器、胡旋、胡腾、柘枝等,软舞有乌夜啼、凉州、回波乐等。
初唐乐舞以武舞“七德舞”(本为“秦王破阵乐”)、文舞“九功舞”(本为“功成庆善乐”)、“上元舞”(本为“上元乐”)为代表。
盛唐乐舞以“霓裳羽衣舞”为代表,唐代诗人白居易曾写《霓裳羽衣舞歌》,详细描绘了此舞。
四、史学地理学
隋唐五代时期,史学与地理学都有较大的发展,很重要的一点是出现了国家开馆设官修史的制度;其次是在史学和地理学著作方面亦有所创新。
国家正式开馆修史始于唐太宗时期,由宰相监修。
从此,官修史书由史官修撰并由宰相监修成为制度,直到清朝。
唐初史馆奉诏所修正史有《晋书》、《梁书》、《陈书》、《北齐书》、《周书》、《隋书》等共六部。
史家李延寿私人撰《南史》和《北史》两部。
此八史占二十四史的三分之一。
五代后晋时官修的《旧唐书》亦为二十四史之一。
通典 《通典》是一部政书,唐代杜佑(735—812年)撰。
佑字君卿,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曾任宰相。
政书是一种新体史书,不同于纪传体、编年体史书,以记载典章制度为主。
《通典》记事,上起黄帝,下迄唐天宝之末。
全书共有二百卷,分为食货、选举、职官、礼、乐、兵、刑、州郡、边防等九门,每门又分若干目。
对于每一制度,都从上古记述到唐朝,唐代尤详,有很重要的史料价值,并开创了典章制度专史的编撰方法。
史通 《史通》是一部史学评论著作,唐代刘知几(661—721年)撰。
知几字子玄,彭城(今江苏徐州)人。
曾在史馆参与修史二十余年。
后离开史馆,撰成《史通》一书。
全书分内篇和外篇两部,共二十卷四十九篇。
内篇三十六篇,论述史书源流、体例和编纂方法。
外篇十三篇,论述史官建置沿革和史书得失等。
此书的主要特点是总结历代主要史学著作,指出优缺点,提出自己对修史的主张。
他指出,史学家要兼有才(写作能力)、学(历史知识)、识(认识能力)三长,而尤以“史识”为最重要。
他主张,撰写史书要“不掩恶,不虚美”,“良史以实录直书为贵”,反对“妄生穿凿,轻究本原”。
刘知几是我国古代最早的一位史学评论家,他的理论、观点在当时是很进步的。
《史通》对后代治史、著史发生了巨大的影响。
元和郡县图志 《元和郡县图志》为唐代李吉甫所撰。
李吉甫长期任宰相,熟悉当时的图籍。
全书以当时四十七镇为纲,每镇篇首有图,分镇记载府、州、县及其户口、沿革、山川、道里、贡赋等内容。
这是一部重要的全国一性一历史地理著作。
北宋时,图佚,因称《元和郡县志》。
五、科学技术
天文、历法 隋代的刘焯制《皇极历》,这是一部很一精一密的历法。
隋时未颁行,唐时始行用。
此历确定岁差为七十五年差一度,已同准确值接近。
当时欧洲还采用一百年差一度的数值,比我国落后。
唐代的一行和尚是一位杰出的科学家,俗姓张名遂,自幼博览经史,一精一通天文、历算。
后来出家为僧。
唐玄宗时,他受命主持修历工作,有不少创造。
他是世界上第一次发现了恒星移动现象的人,比英国人哈雷发现恒星移动几乎要早一千年。
他又倡议测量子午线的长短,根据在河南实际测量的结果,算出子午线每一度长三百五十一里八十步。
这个数字虽不很准确,但却是世界上第一次实测子午线的记录。
他还同梁令瓒合作,制成水运浑天铜仪(利用漏水激轮转动)。
这不仅是表示天象的仪器,也是计时的仪器,是世界上最早的用机械转动的天文钟。
他编成的《大衍历》是一部比较准确的历法,其编写体例结构亦为后代所沿用。
医学 隋代名医巢元方撰《诸病源候论》是我国第一部详论病因、疾病分类、鉴别和诊断的著作,书中还记述了用肠吻合手术治疗外伤断肠等。
该书对后代医学影响很大。
隋至唐初的名医孙思邈(581—682年),著有《千金要方》和《千金翼方》,这是两部著名的医学著作。
两书的内容十分丰富,共收集了五千三百多个药方,记载了八百多种药物。
由于他对医药学的重大贡献,后人尊称他为“药王”。
唐高宗时,苏敬等人奉命编纂了《唐新本草》,这部书图文并茂,记载药物八百多种,是世界上第一部由国家编定颁布的药典。
唐玄宗时,王焘撰《外台秘要》,收集了六千九百多个药方,汇集了前代药方的一精一华。
建筑 隋朝著名的工匠李春设计建造的赵州(今河北赵县)安济桥,是我国历史上最著名的桥梁之一,又是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单孔大拱桥。
桥全长50.82米,桥面宽约10米,大桥洞跨径37.02米,高7.23米,在大桥洞两端上方,各有两个小桥洞,既可节省堡料,减轻桥的重量,又便于排洪,而且增加美感。
该桥跨度之大是空前的。
这样的设计与施工技巧,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都是难能可贵的。
隋唐时期的国都长安城(隋名大兴城)是由名家宇文恺等设计建造的。
总的特点是建制严密,规模宏伟,为秦汉都城所不能比。
城内建有皇城、宫城。
据考古勘测,长安城南北长8651米,东西长9721米,周长36.7公里,面积84平方公里。
长安城内街道宽阔笔直,布局东西对称,街道呈棋盘式,宫殿、衙署、坊市分置,里坊呈封闭式,市场集中。
是当时世界上第一流的大城市。
唐代的木结构建筑已达到很高的水平,至今尚存的有山西五台县的南禅寺大殿和佛光寺东大殿。
南禅寺大殿建于建中三年(782年),是我国现存最古的木结构建筑。
佛光寺东大殿相传建于北魏孝文帝时,唐武宗时被毁,大中十一年(857年)重建。
唐代建造的佛塔很多,至今尚耸立于西安的,有著名的大、小雁塔。
大雁塔始建于永徽三年(652年),是高僧玄奘按照印度风格设计的。
塔呈方形,砖砌七级,高六十四米。
唐一人考中进士后,多于此处题名,以为纪念,称“雁塔题名”。
小雁塔建于景龙(707—709年)年间,为密檐式砖构建筑,原为十五级,最上两级已塌毁,其下十三级完好。
现高四十三米。
基底四周装饰一精一美砖雕。
雕版印刷术 隋唐时期,文化繁荣,读书的人增多,抄书已不能满足社会需要,于是出现了雕版印刷术。
雕版印刷术发明于隋末唐初。
唐太宗曾令印行长孙皇后的《女则》。
玄奘也曾印刷佛像。
但当时还不普及。
唐中叶以后才逐渐推广。
元和、长庆年间,白居易、元稹的诗已被大量印刷出一售。
文宗太和年间,印刷的历书已在民间广泛流传。
唐朝末年,成都已大批印书,成为全国印书业的中心。
现存最早的雕版印刷品是印于咸通九年(868年)的《金刚经》。
该书卷首有画,画和文字都很一精一美。
但已被斯坦因①盗走,现藏英国伦敦博物院。
国内现存最早的雕版印刷品是晚唐的龙池坊卞家佣陀罗尼经》。
印刷术后来传到国外,推动了世界文化的发展。
复习题:
1.唐朝的主要宗教有哪几种?
* 2.唐朝有哪几位最负盛名的诗人?请简述其情况。
3.什么是“古文运动”?唐朝古文运动的主要代表人物有哪几位?
* 4.《史通》的作者是谁?主要内容是什么?
* 5.《通典》的作者是谁?此书有什么特点?
6.唐朝有哪些著名的书法家?
7.隋、唐时期有哪几位最有名的医学家?各有什么主要著作。
重要名词:
* 玄奘初唐四杰*韩愈*柳宗元李商隐*李白*杜甫
* 白居易阎立本* 吴道子*一行和尚安济桥*敦煌千佛洞
* 龙门石窟乐山大佛
参考书:
1.翦伯赞主编:《中国史纲要》(上册)第六章第四节。
2.张传玺、张仁忠合著:《中国古代史辅导讲座》第十七讲《隋唐的文化》。
3.翦伯赞、郑天挺主编:《中国通史参考资料》第四册七(一)、(二)、(三)。
(选读)
--------------------------------------------------------------------------------
① 《柳河东集》卷一《贞符》。
② 《柳河东集》卷三《封建论》。
③ 《刘梦得文集》卷十二《天论》。
① 李耳亦名老聃(dān丹)。
① 《大云经》即《大方等无想经》。
唐薛怀义等以经中有“一佛没七百年后为女王下世,威伏天下”语,乃造《大云经疏》,以为武后受命之符。
①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① 杜甫《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
① 唐宋八大家为韩愈、柳宗元、欧一陽一修、王安石、苏洵、苏轼、苏辙、曾巩。
① 1986年2月,武汉测绘科技大学与四川测绘研究所的专家新测数据:大佛从头顶到脚板底高58.7米,头高11.7米,脸宽7.8米,鼻长3.5米,耳长6.43米,头上的发髻共有1200个。
旧说大佛高71米。
① 斯坦因,英国人,原籍匈牙利,考古学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