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传)诸葛亮传,诸葛亮,字孔明,琅王牙郡陽都县人《三国志白话文》卷三十五 蜀书五 诸葛亮传第五

三国志白话文查询

请输入关键字:

例如:三国志白话文

三国志白话文 - 卷三十五 蜀书五 诸葛亮传第五

三国志白话文

卷三十五 蜀书五 诸葛亮传第五

(诸葛亮传)

诸葛亮传,诸葛亮,字孔明,琅王牙郡陽都县人,汉朝司隶校尉诸葛丰的后人。

诸葛亮的父亲诸葛王圭,字君贡,汉朝末年为太山郡郡丞。

诸葛亮少年丧父,叔父诸葛玄受袁术委任为豫章郡太守,诸葛玄带着诸葛亮及亮弟诸葛均前往任职。

正逢东汉朝廷改派朱皓替代诸葛玄。

诸葛玄一向与荆州牧刘表交情甚深,故此前往投奔刘表。

诸葛玄去世后,诸葛亮寄住隆中耕种田地为业,喜诵古代忧伤乱世的歌谣《梁父吟》。

诸葛亮身高八尺,常自喻为管仲、乐毅,当时常人都不以为然。

惟有博陵人崔州平、颍川人徐庶与诸葛亮交情笃厚,说他确实具有管、乐的才能。

其时刘备正驻军新野县。

徐庶谒见刘备,刘备对他十分器重,徐庶对刘备说:“诸葛孔明这人,是‘卧龙’啊!将军想不想见见他?”

刘备说:“你陪他一道来吧!”徐庶说:“此人只能拜访他,不可随便召他来。

将军您应该屈尊去看望他才好。”

于是刘备亲自前往拜访诸葛亮,一连去了三次,才得以相见。

刘备屏退随从,对诸葛亮说:“汉室朝纲倾颓,一奸一臣窃取一柄一权,皇上风尘避乱。

鄙人自不量力量德,企图为天下伸张正义,苦于自己智术浅短,因而屡遭挫折,以致今日这种地步。

但我初衷不改、志向未泯,您说我该如何做才好?”

诸葛亮回答说:“自董卓窃权以来,天下豪杰纷起,割州据郡之人比比皆是。

曹一操一相较袁绍,名望低而兵势弱,但曹一操一却能打败袁绍,转弱为强,这不仅是时机有利,而且还得力于人的谋略。

现在曹一操一已拥兵百万,挟持天子借其名义而号令诸侯,对他决不能直接与之争强斗胜。

孙权占据江东,经营达三代之久,地势险要,民心归附,贤能之士都愿为之效力,对他只能联络用作外援,不可打主意吞并。

荆州地方,北有汉、沔二水用作险据,南可直收南海物产以资利用,东向相连吴郡、会稽,西进可入巴、蜀之地,这是兵家必争的战略要地,可是当今荆州的主人却无能力守住它,这可是上天特意安排来资助将军的礼物,将军有意夺取荆州吗?益州地势险要,沃野千里,乃天府之国,从前汉高祖就是凭借这块地方而成就帝业。

刘璋懦弱昏庸,北边又有张鲁的威胁,虽说民丰国富,但他不知一爱一护体恤,智谋才干之士都希望得到一位贤明的君主。

将军您不仅是汉朝皇室的后裔,而且信义闻名天下,广纳天下英雄,如饥似渴地盼有贤能人才,如果占据荆、益二州,凭险据守,西部与戎族各部和好,南面对夷越各族实行安一抚政策,对外与孙权和好结盟,对内革新政治修德施仁,天下一旦发生变故,即派上将一员统率荆州士卒进军宛城、洛陽一带,将军您则亲自率领益州军马出兵秦川,百姓岂能不箪食壶浆来迎接将军呢?如果真能这么作,那么霸业成功有日,汉王朝复兴有望了。”

刘备说:“太好了!”于是与诸葛亮情谊与日俱增。

关羽、张飞等对此颇为不满,刘备向他们解释说:“我得到了孔明犹如鱼儿有了水,请你们不要再说了。”

关羽、张飞这才不再议论了。

刘表长子刘琦,也十分器重诸葛亮。

刘表听信后妻的话,偏一爱一小儿子刘琮,不喜欢刘琦。

刘琦常常想与诸葛亮商拟保全自己的办法,但诸葛亮总是加以拒绝,不替他谋划。

于是刘琦请诸葛亮游览自家的后园,一同登上高楼,饮酒中途,他派人将楼梯一抽一走,然后对诸葛亮说:“现在上不着天,下不着地,从您口中出来的话,只进入我的耳中,可以指教一下吧?”

诸葛亮说:“您没有看到晋公子申生留在宫内遭受谋害,而重耳逃亡在外却得到安全吗?”

刘琦茅塞顿开,于是便私地策划外出襄陽。

时逢黄祖死去,刘琦借机脱身,出为江夏太守。

不久刘表去世,刘琮听说曹一操一前来征伐,即派使者向曹一操一请求投降。

刘备在樊城听到这一消息后,赶忙率领樊城的军队、百姓向南行进,诸葛亮与徐庶一同随行。

刘备被曹军追上击败后,曹军俘获了徐庶的母亲。

徐庶只得辞离刘备,他以手指心说:“我本想与将军一起谋划王霸大业,是凭着这颗心。

现在失去了老母,这颗心乱糟糟的,对将军的大事不再会有什么帮助了,请您允许我即此告别。”

于是前往曹一操一那里。

刘备行至夏口,诸葛亮说:“现在形势危急,请将军派我前往东吴向孙权将军求援。”

这时孙权正率军屯集在柴桑,在一旁坐观曹、刘战局的胜负,诸葛亮前往劝喻孙权说:“天下大乱,将军您起兵拥有江东,刘豫州也在汉南招集兵马,共同与曹一操一争夺天下。

现在曹一操一平定内患,基本上稳定了北方,接着进军南取荆州,威势震慑天下。

红潮网

英雄无用武之地,故此刘豫州避逃到这里。

希望将军您能根据自己的力量来考虑对策:如果能起用东吴的军队与中原的曹军相抗衡,就应该及早与曹一操一断绝关系;假若不能与之相抗衡,何不就此搁下武器、解除盔甲,向对方俯首称臣呢!现在您表面上说服从曹一操一,内心里又犹豫不决,情势危急而不当机立断,大祸即在眼前啊!”孙权说:“假如情况如你所说,刘豫州怎么不投降曹一操一?”

诸葛亮说:“田横,不过是齐国一个壮士,尚且坚守节一操一而不投降受辱,何况刘豫州乃大汉皇室的后裔,英才盖世,群士仰慕,犹如众水归海。

如果功业不能成功,此乃天意所定,岂可再做曹一操一的下属!”孙权勃然大怒说:“我决不能拿整个东吴的土地和十万的军队去受他人控制。

我的主意已经打定!你说除刘豫州外便无人抵挡曹一操一,可是刘豫州最近刚被打败,又怎能抵挡住如此强敌呢?”

诸葛亮说:“刘豫州的军队虽在长阪战败,但现在陆续归还的兵卒加上关羽的水军仍有上万人马;刘琦集合起的江夏兵卒亦不下万人。

曹一操一的兵马远道奔驰而来,疲惫不堪,听说他们为了追赶刘豫州,轻骑一昼夜行走三百多里,这就是常言所道‘强弓发出的箭,在射程之末连鲁地的薄绢都不能穿透’,所以用兵之法忌讳这种作战,并说‘必会招致主将失败’,况且北方人不适应水战;另外荆州百姓归附曹一操一,实为兵势所迫,并非心甘情愿。

现在将军真正能派出猛将统率数万兵马,与刘豫州协力同心,一定能将曹军击败。

曹一操一一败,必然退归北方,这样荆州、东吴的势力就强大起来,三分天下的局面也就形成了。

成败的时机,在于今日的选择。”

孙权闻言大喜,即派周瑜、程普、鲁肃等率水军三万,随诸葛亮赶赴刘备那里,协力抗击曹一操一。

曹一操一在赤壁战败后,领军退归邺城。

刘备于是占有江南之地,任命诸葛亮为军师中郎将,派他督守零陵、桂陽、长沙三郡,征调三郡的赋税,以之补充军需。

汉献帝建安十六年(211),益州牧刘璋派遣法正迎请刘备,让刘备去攻打张鲁。

诸葛亮与关羽镇守荆州。

后来刘备从葭萌返回攻打刘璋,诸葛亮与张飞、赵云等率军沿江逆流而上,分头平定沿江两岸各郡、县,然后与刘备汇合共同围攻成都。

平定成都后,刘备任命诸葛亮为军师将军,并代理左将军府的事权。

刘备领兵外出期间,诸葛亮常被留守成都,兵充粮足。

建安二十六年(221),大家都劝刘备自称帝号,刘备不答应,诸葛亮劝说:“从前吴汉、耿..等人起始劝世祖光武皇帝称帝登基,世祖推辞不允,先后推让四次,耿纯于是进言说:‘天下英雄对您十分景仰,希望追随您得到各人想得到的东西。

如果您不采纳众人的建议,大家就会各择新主,无人再跟随您了。

’世祖感到耿纯的话很在理,于是答应了众人的请求。

现在曹丕篡汉,天下无主,大王乃刘氏皇族后裔,承汉室世系即位登基,此乃合情合理之事。

士大夫们长期追随大王,历经艰辛困苦,也是希望像耿纯所说的那样能建下尺寸之功啊!”刘备于是即位称帝,册命诸葛亮为丞相,说:“朕家遭不幸,故谨承王位,一定兢兢业业,不敢贪逸康乐,一心安定百姓,惟恐他们不得安一抚。

呜呼!丞相诸葛亮可要详尽真实地体察朕的心意,不倦地帮助朕克服缺点,协助布施君王的恩泽,让日月的光辉普照天下,请尽心竭力啊!”诸葛亮以丞相身份总理尚书事,并享“假以符节”的权利。

张飞死后,又兼职司隶校尉。

章武三年(223)春,刘备在永安病危,将诸葛亮从成都召来,托付后事。

他对诸葛亮说:“你的才干胜过曹丕十倍,一定能安定国家,完成统一大业。

如果刘禅可以辅佐,你就辅佐他;如果他无才能,您就取而代之罢。”

诸葛亮痛哭回言:“臣愿竭尽心力辅佐太子,献出自己的忠诚节一操一,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刘备又诏告刘禅:“你与诸葛丞相共掌国事,一定要像对待父亲那样对待他。”

建兴元年(223),刘禅封诸葛亮为武乡侯,设立丞相府署,让诸葛亮自选僚属,全权处理国事。

不久,又让诸葛亮兼任益州牧。

朝中政事无巨细,都由诸葛亮一人裁决。

其时南方几郡同时起兵叛乱,诸葛亮考虑到新遭国丧,故此不便派兵镇压,且派遣使者访问吴国,加强与吴国的亲善友好关系,于是两国结为盟国。

建兴三年(225)春,诸葛亮率军南征,到秋天南方叛乱被彻底平定。

军需费用都由这些新平定的地方承担,国家由此而富强起来,于是诸葛亮整顿训练全蜀军队,等待时机出兵伐魏。

建兴五年(227),诸葛亮统率各军北上屯集汉中,临行之前,他上奏刘禅说:“先帝所创帝业尚未完成一半,就中途去世。

现在天下一分为三,而我蜀汉国力困乏,确实处在生死存亡的危急时刻。

然而宫中侍卫近臣勤奋不懈,前方忠诚将士忘死舍生,只是追念先帝在世时对他们的恩荣,想转用来报答陛下。

陛下确实应该广开言路,兼听各方意见,以继承光大先帝的美德,振奋仁人志士的一精一神,不可妄自菲薄,谈吐不顾原则,以致阻塞臣民忠心劝谏的言路。

宫廷与官府是一个整体,赏罚褒贬,一视同仁。

如果有作恶犯法或行善尽忠的人和事,都应该交给有关主管官员判定对他们的惩处或嘉赏,以显示陛下的公正严明,不可偏见行私,使宫廷内外的法度有所不同。

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都是忠良诚实之人,他们的心志思想忠诚纯洁,所以先帝选拔他们留给陛下任用。

臣下认为宫廷中的事情,无论大小,都可以同他们商量,然后施行,这样定能补偏救缺,收到集思广益的成效。

将军向一宠一,言行公正、一性一情和善,一精一晓军事,以前先帝曾予试用,称赞他是有才有能之人,因此大家商议推举他担任中都督。

臣下认为军中之事,都可先与他商议,这样定能使军内和睦、进退配合,将卒配备得当。

亲近贤臣、疏远小人,这就是前汉兴盛强大的主要原因;亲近小人,疏远贤臣,这就是后汉衰弱颓败的重要祸根。

先帝在世时,常常与臣谈论此事,没有一次不为桓、灵二帝叹息痛心。

侍中郭攸之、费祎、尚书陈震、长史张裔、参军蒋琬,这都是忠诚可靠、誓死守节的贤臣,希望陛下亲近他们、信任他们,这样兴盛汉室就指日可待了。

“臣下本是普通百姓,自己耕食于南陽,只求在乱世中苟全一性一命,不求在诸侯手下做官扬名。

先帝不嫌臣下卑贱浅陋,屈驾亲谒,三顾茅庐求访微臣,向臣下询问天下大事,臣因此感激不已,便答允为先帝奔走效劳。

后来遇上军事失利,臣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自是至今已是二十一年了。

先帝深知臣为事谨慎,所以在临终前将国家大事托付给臣。

臣自接受遗命以来,日夜愁虑叹息,惟恐所托之事不能收到成效,以至损伤先帝知人之明,因而五月渡过泸水,率军深入不一毛一之地。

如今南方已被平定,兵力战具准备充足,应该鼓励督领全军,北定中原,竭尽自己的平庸才能,铲除凶险一奸一恶的敌人,兴复汉室,使国都能返迁洛陽。

这即是臣下用来报答先帝、效忠陛下的职责!“至于权衡国事、进献忠言,此乃郭攸之、费祎、董允的责任。

希望陛下将讨伐一奸一贼、复兴汉室的任务交付臣下,讨伐无成绩,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在天之灵。

如果没有劝勉陛下发扬德行之忠言,则追究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怠慢失职之过。

陛下也应当自我多加深思,向群臣征询治国良策,明鉴和采纳正确的意见,牢记先帝在遗诏中的告诫。

这样臣下就受恩非浅、感激至深。

现在为臣即将远离陛下,起草此表,泪如雨下,不知所言是否得当。”

于是,诸葛亮率军启程,前至沔陽扎营。

建兴六年(228)春,诸葛亮扬言要从斜谷道攻取..县,并派遣赵云、邓芝率军为疑兵,占据箕谷虚张声势,魏国大将军曹真领兵前来抗击。

诸葛亮亲自统率各军前攻祁山,军容整齐,赏惩肃严,号令分明,南安、天水、安定三郡叛魏归蜀,一时间整个关中地区震动惊惧。

魏明帝御驾西进坐镇长安,命令张郃率军抵御诸葛亮,诸葛亮派遣马谡督率各军前行,与张郃大战于街亭。

由于马谡违背了诸葛亮的作战部署,进军布阵失策,被张郃大败。

诸葛亮迁移西县百姓千余户,退军汉中,处死马谡,向全军承认错误,并向后主上奏说:“臣下以浅薄的才能,担当了不能胜任的职务,亲自领受君令和所赐锦旗斧钺以激励三军,却未能按照规章、严明军纪,面临大事而犹豫决策,以致发生了街亭违背军令的错误,箕谷发兵失于处事不谨慎,其责任都由于为臣用人不当。

臣下既无知人之明,考虑问题又多有糊涂之处,依据《春秋》军事失利先罚主帅的典则,此次战争失误的主要责任在臣。

自请降职三级,以罚过错。”

于是后主改任诸葛亮为右将军,代行丞相事,仍如以前一样总管全国军政。

同年冬天,诸葛亮再次出兵散关,围攻陈仓,魏国派曹真率军前来抵抗,诸葛亮军粮用完后返还。

魏将王双率领骑兵追击诸葛亮,诸葛亮列阵与魏军交战,击败魏军,斩杀王双。

建兴七年(229),诸葛亮派遣陈式领兵攻打武都、陰平。

魏国雍州刺史郭淮率领众军准备攻打陈式,诸葛亮亲自领兵进取建威,郭淮只得退守雍州,诸葛亮于是平定武都、陰平二郡。

后主刘禅下诏策封诸葛亮说:“街亭一仗,主要罪责在于马谡,而您引罪自责,深深贬抑自己,当时难违您的心愿,只好同意自贬三级的请求,去年率兵扬我军威,斩杀王双;今年再次领兵出征,郭淮逃遁;招降安一抚氐、羌各部,收复武都、陰平二郡,威风震慑凶敌,功勋昭著天下。

现在天下尚未平定,元凶首恶仍未铲除,您肩负着重任,主持军国大政,长期贬损自己,极不利于弘扬先帝的伟大事业,现在恢复您的丞相职务,请您不要推辞。”

建兴九年(231),诸葛亮再次兵出祁山,用木牛运送物资,粮尽退军。

与魏将张郃交战,张郃被蜀军射死。

建兴十二年(234)春,诸葛亮统率全军从斜谷出兵,用流马作为运输工具,进军占据武功县五丈原,魏军主将司马懿与之对垒相持于渭南。

诸葛亮常常担心粮草接济不上,而使自己志愿不得实现,于是将部队分作两部分,一部分就地开荒耕种,作为长期驻扎的基础。

耕垦的兵卒杂居在渭河附近的百姓中间,百姓生活安定,军卒所种不谋私。

蜀、魏两军相持一百多天。

当年八月,诸葛亮患疾逝于军中,年仅五十四岁。

待蜀军撤走,司马懿一一巡视蜀军的驻扎营地,叹道:“孔明真是天下奇才啊!”诸葛亮遗言命令部下将自己葬在汉中定军山,依山势修建坟墓,墓一穴一仅能容纳下棺材,穿平时的衣服入殓,不必用其他器物殉葬。

后主刘禅下诏祭奠诸葛亮说:“您天生兼备文、武的才干,英明睿智忠厚诚实,受先帝托孤遗命,尽心力辅佐寡人,使衰微待绝的汉室复兴,立志平定天下战乱,整治六军,岁岁出战,英武盖世,威镇天下,将为蜀汉建成伟大功业,所取勋绩有如伊尹、周公。

为何有此不幸,大业即将功成,您却染疾归天!朕痛悼您的逝世,心肝欲裂。

推崇您的德行,论评您的功勋,根据您生前事迹追封谥号,让您的一精一神传扬天下,英名永垂史册。

现在特派持使节左中郎将杜琼,赠给您丞相武乡侯印绶,追谥您为忠武侯。

英魂有知,对此亦感一宠一荣。

悲痛至极!悲痛至极!”当初,诸葛亮曾向后主表明自己心愿:“臣在成都有桑树八百棵,薄田十五顷,子孙们的日常衣食费用已有宽余。

至于臣在外任职,没有额外的花费安排,随身衣服饮食全有国家供一应,无需再治其他产业,来增添家财。

待臣离开人世时,不让家有多余衣物,外有多余钱财,使自己辜负陛下的恩一宠一和信任。”

及至去世,果如前言。

诸葛亮天生擅长巧思,曾构思并指导改进弓一弩一使之连射,制造木牛流马作为运输工具;他推演兵法,设计八卦阵图,无不深得要领。

他留世的议论、教令、书信、奏疏都很值得一读,另编成《诸葛氏集》。

景耀六年(263)春,后主刘禅诏令为诸葛亮在沔陽建立祠庙。

当年秋天,魏国镇西将军钟会征伐蜀汉,到汉川县时,前去祭扫诸葛亮祠庙,下令军中士卒不得在诸葛亮墓附近牧马砍柴。

诸葛亮的弟弟诸葛均,官至蜀长水校尉。

诸葛亮的儿子诸葛瞻,继承了父亲的爵位。

《诸葛氏集》目录:开府作牧第一权制第二南征第三北出第四计算第五训厉第六综核上第七综核下第八杂言上第九杂言下第十贵和第十一兵要第十二传运第十三与孙权书第十四与诸葛瑾书第十五与孟达书第十六废李平第十七法检上第十八法检下第十九科令上第二十科令下第二十一军令上第二十二军令中第二十三军令下第二十四以上计二十四篇,共十万四千一百一十二字。

臣陈寿等奏:“臣从前任职著作郎时,侍中兼中书监济北侯荀勖、中书令关内侯和峤上疏奏请,让臣审订原蜀汉丞相诸葛亮的著述史料。

诸葛亮辅佐衰弱之国,利用地势险阻终不归服,然而我大晋仍然保存他的文字材料,耻于对其嘉美文、言的记录有所遗漏,确实显示了我大晋光明无极的仁德,泽惠天下,自古以来,无与伦比。

现对诸葛亮著述文字的重复部分作出删除,分别门类,共整理出二十四篇。

篇名见上。

“诸葛亮年轻时就显露出超群才华、英雄气概,他身长八尺,容貌伟岸,当时的仁人志士都对他甚为看重。

遭遇汉末动乱,他随叔父诸葛玄避难到荆州,亲身耕种田地,不求闻名显达。

当时左将军刘备认识到他有奇才,于是三顾茅庐亲自前往拜访;诸葛亮也深感刘备出类拔萃、英姿超群,于是推心置腹地向刘备显示忠诚,两人倾心相交。

魏武帝南征荆州,刘琮献出荆州归降,刘备大势已去、兵力单薄,以致无立锥之地。

当时诸葛亮年仅二十七岁,即向刘备献上奇谋,亲身出使东吴拜见孙权,求东吴发兵救援刘备。

孙权本来对刘备就钦服景仰,此时又见诸葛亮卓尔不凡,对他甚为敬重,当即派遣三万人马去救援刘备。

刘备借助东吴援军与魏武帝开战,将曹魏军队打得大败,并乘胜进军连打胜仗,于是平定了江南地区。

后来刘备又西取益州。

益州平定后,被任命为军师将军。

刘备称帝,拜封诸葛亮为丞相,总管尚书台政务。

待刘备去世,其子刘禅继位,年少无知,政事无论大小,全由诸葛亮裁断。

于是他对外与东吴连好结盟,对内平定南部诸郡,颁定法律制度,整治全国军队,所制机械极其一精一巧,法令严正赏罚分明,作恶者无人不受惩处,为善者无人不被表彰,终于使全国做到官吏不敢违法犯纪,人人奋求上进,道不拾遗,强不凌弱,民风淳厚,秩序井然。

“处在当时社会,诸葛亮的理想是,进而如蛟龙举首猛虎雄视,一举而统一四海,退而割据边疆,壮大国力而震慑天下。

他还考虑到自己去世后,则蜀国无人为继像自己一样进伐中原抗衡强魏。

故此年年用兵不止,屡屡张扬武力。

然而诸葛亮的才干,长于整治训练军队,奇谋制敌方面却有所短缺。

治理百姓之才干,强于他为将的谋略。

况且与他对阵作战之人,不乏当代人杰。

加上双方力量对比悬殊,本应采取守势的蜀国他却反而频频主攻,所以虽说年年兴师动众,却未能取得成功。

昔日萧何举荐韩信,管仲举荐王子城父,都是因为考虑到了自己的才能长于治国,未能兼有军事指挥的才干。

诸葛亮的治国政治才干或许不亚于管仲、萧何,可惜他当时找不到城父、韩信那样的名将,致使自己的功业难成,统一的理想不能实现。

可见天命所归,不是人的智慧能力可以争到的事。

“魏明帝青龙二年(234)春,诸葛亮率军出武功,分派兵卒开荒屯田,作为长久驻军的基础。

这年秋天他就因病去世,百姓追忆怀念他,把他的功绩作为谈话的材料。

直到今天,梁州、益州的百姓赞述诸葛亮的话仍能听到,即使《甘棠》颂扬召公、郑人歌颂子产,也不可与此种情形相比。

孟子说过:‘用最终目的在于让百姓享受安乐的措施来役使百姓,即使劳苦人们也不会口出怨言;用最终目的在于使百姓幸福生存的手段来伤害一性一命,即使人被杀死他也不会心存忿恨。

’此言可信啊!评论者有人认为诸葛亮文辞华彩不够,而过于口罗嗦详尽。

臣则认为皋陶是大贤人,周公是大圣人,但考察《尚书》所载文字,其中‘皋陶谟’中皋陶之言简略典雅,‘周公诰’中周公之文繁复尽详,为什么他们也不一致呢?因为皋陶在与舜、禹交谈,周公在同下属们一起发誓。

诸葛亮所谈话的对象,尽是普通的士兵百姓,所以他不必追求华丽深奥的文辞。

然而他的著作文字,都是他亲身经历事情或亲手处理事务的经验之谈,其公正诚实的一精一神跃然纸上,因此通过这些文字可知他的思想主张,对当今世事有着补益借鉴的价值。

“伏首深思陛下效行古代圣贤,胸怀坦荡无所忌讳,所以即使是敌国肆意攻击的言辞,也都全部抄录而不加任何删改,以此传扬治理天下的道理。

臣下谨慎地录写这些文字上交著作省。

臣陈寿诚惶诚恐,叩头再叩头,罪该万死。

晋武帝泰始十年(274)二月一日,平陽侯相臣陈寿上。”

共2页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三国志白话文》史书
起名测名
黄历查询
诗词歌赋
实用查询
免费测试
猜你喜欢
网名大全

(诸葛亮传)诸葛亮传,诸葛亮,字孔明,琅王牙郡陽都县人《三国志白话文》卷三十五 蜀书五 诸葛亮传第五

© 2007-2022 喜蜜滋

手机版】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