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凌传、毋丘俭传、诸葛诞传、邓艾传、钟会传)王凌传,《三国志白话文》卷二十八 魏书二十八 王毌丘诸葛邓锺传第二十八

三国志白话文查询

请输入关键字:

例如:三国志白话文

三国志白话文 - 卷二十八 魏书二十八 王毌丘诸葛邓锺传第二十八

三国志白话文

卷二十八 魏书二十八 王毌丘诸葛邓锺传第二十八

(王凌传、毋丘俭传、诸葛诞传、邓艾传、钟会传)

王凌传,(附令狐愚传)王凌,字彦云,太原祁县人。

叔父王允,为汉朝司徒,主持刺杀董卓。

董卓部将李莈、郭汜等为董卓报仇,在长安杀了王允的全家。

王凌和哥哥王晨当时年龄尚小,翻城墙逃跑了。

逃回乡里后,王凌被举为孝廉,任发干县长,不久升至中山太守,在两地都有政绩,曹一操一征召他为丞相掾属。

曹丕即位,任命王凌为散骑常侍,任兖州刺史,和张辽一起到广陵讨伐孙权。

到江边,夜里刮起大风,孙权大将吕范等部的船只漂到了北岸。

王凌和众官兵出迎痛击,斩杀敌人首领,缴获敌人船只,立下战功,被封为宜城亭侯,加建武将军封号,转任青州刺史。

由于汉末大乱,海滨等地社会秩序很坏。

王凌加以治理,赏善罚恶,使当地秩序井然,百姓无不交口称赞。

后随从曹休征伐东吴,在夹石与敌军遭遇,曹军失利,王凌拼死突围,使曹休幸免于难。

又转任扬州、豫州刺史,颇得军民的欢心。

刚到豫州时,表彰当地先贤的后代,征召没有出名的俊才,各有指教,影响极好。

起初,王凌和司马朗、贾逵的关系极好,等他到了豫州、兖州上任后,又继承和发扬了他们在任时留下的好名声。

正始初年,王凌任征东将军、假节都督扬州军事,正始二年,东吴大将全琮领数万人马进攻芍陂。

王凌率诸军迎战,奋战数日,敌人退走。

王凌晋封南乡侯,食邑一千三百五十户,又迁升车骑将军、仪同三司。

当时,王凌的外甥令狐愚很有才能,任兖州刺史,屯兵平阿。

舅甥俩一同掌握兵权,独掌淮南重任。

王凌又升官当了司空。

司马懿杀死曹爽后,任命王凌为太尉。

王凌、令狐愚秘密商议说:“齐王曹芳受别人牵制,不适宜再任皇帝,应当迎立年长而又有才的楚王曹彪继位,建都许昌。”

嘉平元年(249)九月,令狐愚派部将张式到白马,与曹彪建立联系。

王凌又派宾客劳一精一到洛陽;对儿子王广说了他们的打算,王广说:“废立皇帝这是大事,不要酿成祸患。”

这年十一月,令狐愚就又派张式到曹彪封地,还未等张式回来,令狐愚就死了。

嘉平二年(250),荧惑(火星)出现在南斗星的位置上,王凌说:“斗中有星可能该出现一位突然显贵的人物。”

嘉平三年(251)春天,东吴军队云集涂水,王凌借此机会出兵废掉皇帝,迎立新君,于是严密部署军队,上书要求讨伐入侵之敌。

朝廷没有答应。

这时王凌举兵废帝的心情更加迫切,于是派部将杨弘把他打算废齐王立楚王的想法告诉兖州刺史黄华。

黄华、杨弘联名把此事报告给太傅司马懿。

司马懿立刻率中军沿水路讨伐王凌,写信劝告他,同时大军悄悄一逼一近百尺。

王凌自知大势已去,于是乘船独自一人出来迎接司马懿,派部下王..谢罪,交出印绶、节钺。

大军一逼一近丘头时,王凌让人把自己双手反绑站在水中。

司马懿奉命让主簿解一开王凌的绑绳,召见王凌,给予安慰,又还给王凌印绶、节钺,又派六百兵马把王凌送回京城,王凌走到项地,喝毒一药自一杀。

司马懿至寿春,张式等人自首。

这件事至此得到最终处理。

曹彪被赐死,凡与此事有牵连的人物都灭其三族。

朝议认为《春秋》之义,齐崔杼、郑归生都被追杀,开棺陈一尸一,并记载在史书上。

王凌、令狐愚的罪责也应按照旧典去处理。

于是挖开王凌、令狐愚的坟墓,打开棺材,在邻近街市暴一尸一三日。

又将其印绶、朝服一起烧掉。

这之后有亲友将一尸一首掩埋。

晋升杨弘、黄华为乡侯。

王广有志于学业品德的修养,但因此事株连被杀,此时只有四十多岁。

毋丘俭传,毋丘俭,字仲恭,河东闻喜县人。

他的父亲毋丘兴,黄初年中任武威太守,讨伐叛逆之徒,安一抚四边,开通河右,功名很显耀,仅次于金城太守苏则。

因为讨伐张进及胡人的叛乱立下军功,被封为高陽乡侯,入洛陽升任将作大匠。

毋丘俭承袭父亲的爵号,任平原侯文学。

魏明帝即位,毋丘俭为尚书郎、羽林监。

因为是太子的昔日的幕僚,所以受到器重。

出任洛陽典农。

当时向农民征劳力以修筑宫室,毋丘俭上书说:“依愚臣之见,天下应最先消灭的是吴、蜀二贼,最应办理的事是丰衣足食。

如果二贼不被消灭,老百姓饥寒交迫,即使宫室再美,还是没有益处的。”

迁升为荆州刺史。

青龙年间(233~236),明帝打算讨伐辽东,因为毋丘俭有谋略和才干,把他调任为幽州刺史,加封度辽将军,持有朝廷符节、护乌丸校尉。

他率幽州诸军到襄平,驻扎在辽隧。

右北平乌丸单于寇娄敦、辽西乌丸都督率众王护留等人,以前追随袁尚逃奔辽东,这时率众五千多人投降。

寇娄敦派弟弟阿罗..等上朝进贡。

朝廷加封前来的首领二十多人为侯、王等爵,又赐给车马锦缎等物。

公孙渊出兵迎战,被毋丘俭击败,退回。

次年,皇上派太尉司马懿统领中军及毋丘俭等部数万人讨伐公孙渊,平定了辽东。

毋丘俭立有战功,被封为安邑侯,食邑三千九百户。

正始年间(240~249),毋丘俭认为高句丽不断进犯边境,于是率领大军从玄菟出击。

句丽王宫率兵二万,进军沸流水上游。

两军在梁口一交战,宫被打败。

毋丘俭收整阵容,登上丸都,在那里血腥屠一杀居民,杀死了数以千计的人。

句丽官吏得来反复劝谏宫,宫不听劝告,得来感叹说:“此地马上就要遍地蓬蒿了。”

于是绝食而死。

全国都很感念他。

毋丘俭下令部下不许损坏得来的坟墓,不砍伐周围的树木。

得来的妻子儿子,都予以释放。

宫自己带着妻子儿子逃窜,毋丘俭班师而还。

正始六年(245),又讨伐宫,宫逃到买沟。

毋丘俭派玄菟太守王颀追讨,超过沃沮有一千多里,直至肃慎氏南界,在山石上刻记战功,丸都之山,不耐之城,都留下石刻。

凡所捕获、杀戮的有八千多人。

论功受赏,封侯的就有百余人。

穿山修渠,引水灌溉,百姓受益不浅。

毋丘俭升为左将军,持朝廷符节,都督豫州诸军事,任豫州刺史,转任镇南将军。

诸葛诞在东关作战失利,朝廷下令让诸葛诞和毋丘俭职位对换,诸葛诞为镇南将军,都督豫州诸军事。

毋丘俭为镇东将军,都督扬州诸军事。

东吴太傅诸葛恪包围合肥新城,毋丘俭与文钦联合抵抗。

太尉司马孚统领中军从东部解围,诸葛恪只得撤退。

当初毋丘俭和夏侯玄、李丰关系很好。

扬州刺史前将军文钦,是曹爽同邑之人,勇敢果断,多次立下战功,喜欢虚报俘虏人数,企图获得一宠一赏,但朝廷往往不给。

因为文钦怨恨一天比一天重。

毋丘俭出于计谋,对文钦很好,两人关系融洽。

文钦也感恩戴德,忠心不二。

正元二年(255)正月,天上出现几十丈长的彗星,跨过西北天空,从吴、楚分界处开始。

毋丘俭、文钦十分高兴,认为这是吉祥的征候,于是借皇太后的口吻,下诏历数大将军司马师的罪,发布天下,举兵反叛,胁迫淮南将守诸别屯者及百姓都进入寿春城,在城西设坛,对天发誓,滴血为盟,把老弱者留下来守城。

毋丘俭、文钦统率五六万大军渡过淮河,向西到达项地。

毋丘俭守城,文钦在城外保护。

大将军司马师统率大军出兵讨伐毋丘俭,另外派诸葛诞率豫州各路军队从安风津一逼一近寿春。

征东将军胡遵率青州、徐州的军队从谯、宋之间出击,以断绝毋丘俭的退路。

大将军司马师率兵驻扎汝陽,派监军王基率前锋诸军据守南顿来等待毋丘俭的部队。

司马师下令各路军队都坚守阵地,不要正面交战。

毋丘俭、文钦等向前不能战斗,退后到寿春又怕遭到袭击,前后无路,无计可施。

淮南将士,家乡都在北边,军心涣散,相继投降。

只有淮南新近归属的当地农民愿意为他们打仗。

大将军司马师派兖州刺史邓艾统率泰山的各路军队有几万人到乐嘉。

装出不堪一击,用以诱使毋丘俭、文钦出击。

大将军司马师很快率军从洙地来到。

文钦不知是计,果然在夜里想要袭击邓艾。

等天亮,见兵马强盛,才撤回军队。

司马懿派骁骑将军率领追击,大破文钦,文钦逃走了。

这天,毋丘俭听说文钦战败,担心夜里撤兵,人心涣散。

等到了慎县,毋丘俭身边的士兵逐渐逃离。

毋丘俭和小弟秀及孙重三人藏在水边的草中。

安风津都尉的部属张属射杀了毋丘俭,将他的脑袋传报京都。

张属被封为侯。

毋丘秀、毋丘重二人逃到吴国。

凡是被毋丘俭、文钦所胁迫的许多将士,都投降了。

毋丘俭的儿子毋丘甸任治书侍御史。

起初,他得知毋丘俭要谋反,于是私下让家属逃到新安灵山上。

失败后,毋丘俭的三族被诛灭。

文钦逃到东吴,吴任命文钦为都护、假节镇北大将军、幽州牧、谯侯。

诸葛诞传、诸葛诞,字公休,琅笽陽都人,是诸葛丰的后代。

起初以尚书郎为荥陽县令,后进洛陽任吏郎。

凡是别人所嘱托,向他推荐人才,他都把嘱托的话公开出来,然后才任用被推荐之人。

至于用人的得失,则依照众人的意见,给予褒奖或贬损。

正因为如此,群僚向他推荐人才都很谨慎。

累迁至御史中丞尚书,与夏侯玄、邓飏等人关系很好,在朝廷很有名气,京都尽人皆知。

有人告发说,诸葛诞、邓飏等人崇尚浮华,喜欢虚名,此风不可助长。

魏明帝便不喜欢诸葛诞,罢免了他的官。

魏明帝死,正始初年,夏侯玄等仍在官掌权,又推举诸葛诞重任御史中丞尚书,并任扬州刺史,加封昭武将军。

王凌企图陰谋废除帝王,太傅司马懿暗中派兵向东讨伐王凌,任诸葛诞为镇东将军,持节都督扬州诸军事,封为山陽亭侯。

东吴诸葛恪在东关起兵进犯,朝廷派诸葛诞统率大军征讨,失利,退还。

改任镇南将军。

后来,毋丘俭、文钦反叛,派人来找诸葛诞,让他召收豫州士民参与反叛。

诸葛诞将毋丘俭、文钦派来的人杀死,并将毋丘俭、文钦的陰谋公布天下,让人们知道他们的叛逆行为。

大将军司马师东征,派诸葛诞都督豫州诸军,渡安风津一逼一向寿春。

毋丘俭、文钦被打败后诸葛诞最先抵达寿春,寿春城中十几万人得知毋丘俭、文钦失败,都害怕被杀,于是纷纷弃城而逃,流亡到山间河泽,或逃窜到东吴,朝廷认为诸葛诞在淮南任职长久,于是又任命他为镇东大将军、仪同三司,都督扬州。

东吴大将孙峻、吕据、留赞等听说淮南已经叛乱,正逢文钦前往,于是派文钦率领众将直奔寿春。

当时诸葛诞已率军抵达寿春,无法攻城,于是退走。

诸葛诞派手下大将蒋班追击,将留赞杀死,将其脑袋传送京都,又没收其印节。

诸葛诞被封为高平侯,食邑三千五百户,又转为征东大将军。

诸葛诞与夏侯玄、邓飏等关系不同寻常,又见王凌、毋丘俭等先后被灭族,感到恐惧不安,于是普施财物以拢络人心,厚养心腹以及扬州侠义之士几千人,为自己效命。

甘露元年(256)冬天,东吴打算进攻徐土曷。

朝廷知道诸葛诞所统领的兵力足以抵御外侵之兵,但他还是请求朝廷派十万人守寿春。

又求沿淮河修筑城池以备迎敌,其实是想积极保住淮南之地。

朝廷也约略知道诸葛诞对朝廷已起疑心,但考虑诸葛诞是老臣,想把他召回来再说。

甘露二年(257)五月,征召诸葛诞为司空。

诸葛诞接到诏书,更加恐惧,于是举兵反叛,召集各路军队,攻打扬州刺史乐纟林,并杀死他。

又聚集淮南淮北十几万官兵,扬州新归属的四五万人,储足了有一年的粮食,闭城死守。

又派长史吴纲领着小儿子诸葛靓到东吴,请求援助。

吴人得信大喜,派将领全怿、全端、唐咨、王祚等人,率兵三万,秘密与文钦一起来接应诸葛诞。

并又任诸葛诞为左都护、假节、大司徒骠骑将军、青州刺史、寿春侯。

这时,镇南将军王基刚到,率领诸军包围寿春。

还没形成包围之势时,唐咨、文钦从城东北凭借山势,率众冲进城中。

六月,大军东征,抵达项地。

大将军司马昭率领二十六万大军,临近淮河征讨。

司马昭屯兵于丘头,派王基及安东将军陈骞等四面合围,将城包围了两重,开挖堑壕、修筑堡垒。

又派监军石苞、兖州刺史州泰等人,率一精一锐部队为机动部队,以便防备东吴部队进攻。

文钦等几次想冲出包围,都被击退。

吴将朱异又派重兵接应诸葛诞,渡过黎浆水。

州泰等人在此迎战,多次打退东吴军队的进攻。

孙纟林因为朱异出师不利,一怒之下杀了朱异。

城中粮食渐渐减缺,外援又不到,无依无靠。

将军蒋班、焦彝,都是诸葛诞的亲信部下,这时也舍弃诸葛诞,出城向司马昭投降,司马昭又使反间计,竟说服全怿等人率众数千人打开城门投降。

城中士兵无不震惊恐惧,不知所措。

甘露三年(258)正月,诸葛诞、文钦、唐咨等制造出许多进攻的武器,连续五六天,不分昼夜,强行从南面突围。

包围的军队从高处用发石车发射石块,用火箭烧毁攻城器一具,箭石如雨,一尸一首遍野,血流满堑壕。

诸葛诞等人只能又退进城去。

城内粮食日益短缺,出城投降的人又达几万,文钦想把北方人全都驱赶出去,以便节省粮食,与东吴一起坚守。

诸葛诞不接受这个意见,因此两人产生隔阂。

文钦本来与诸葛诞就有矛盾。

只是因为特殊事宜而聚合,事情越是紧急就越不相信对方。

文钦见诸葛诞什么事都要策划一番而不满,于是诸葛诞杀掉文钦。

文钦的儿子文鸯、文虎在小城中领兵,听说父亲被杀,率众赶赴现场,而他们的部下不听使唤。

于是文鸯、文虎只好独自逃出城去,投奔司马昭。

军中官兵要求杀死这兄弟二人,司马昭下令说:“文钦之罪不容,他的儿子当然应杀死。

但是文鸯、文虎是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投降的,目前城池还未攻下,如果杀了他们俩,那无异于坚定了城中官兵死守的决心。”

于是赦免了文鸯、文虎,又让他们率领几百名骑兵到城外巡回呼喊:“文钦的儿子都没有被杀,其他人还怕什么呢?”

又表奏任文鸯、文虎为将军,赐关内侯的爵号。

城内官兵既喜且忧。

又因为城中的兵士日益饥饿劳顿,诸葛诞、唐咨等人又无计可施,所以司马昭亲自督阵,四面出击,同时击鼓登城,而城内竟无人敢抵抗。

诸葛诞穷途末路,骑马率部下从小城门突围。

大将军司马昭的司马胡奋率兵迎击,杀死诸葛诞,将脑袋传到洛陽,灭其三族。

诸葛诞部下有几百人,不投降的都被杀。

他们说:“为诸葛公而死,死而无憾。”

他如此得人心,可见一斑。

唐咨、王祚及诸将都自己反绑投降,俘虏吴兵万多人,缴获的武器和军用品堆积如山。

当初魏国大军包围寿春的时候,很多人都想尽早强行攻城。

司马昭认为:“城守坚固,强攻伤亡必然很大,如果再有外兵夹击,则内外受敌,这是很危险的。

而今三个叛将相聚在被重重包围的孤城中,上天提一供机遇,也许能将他们同时消灭。

我们应当细心策划,可置敌于死地。”

诸葛诞在甘露二年五月反叛,三年二月被杀。

六军围城,挖深沟、筑宫台,而诸葛诞困守孤城,竟不用强攻而自破。

等到攻破寿春,很多人又认为淮南仍是叛逆之地,东吴士兵的家室在江南,不能放纵,应当全部活埋。

大将军司马昭认为,古来用兵之道,以保全百姓为上策,杀死罪魁祸首就行了。

凡东吴士兵可以回家,以此向东吴展示中国的宽宏大量。

所以魏军没有杀死一个俘虏,而且把靠近三河的郡县腾出来安顿他们。

唐咨本来是利城人。

黄初年中(220~226),利城郡反叛,叛贼杀死太守徐箕,推举唐咨为首领。

魏文帝派兵征讨,唐咨逃到海上,绕道到了东吴。

官至左将军,封侯、持节。

诸葛诞、文钦被杀,唐咨也被活捉,三个叛将都被杀或被抓。

天下拍手称快。

朝廷任唐咨为安远将军,其余诸将都予任命,吴国人心悦诚服。

东吴感念魏国的作法,也没有诛戮他们的家属。

淮南的将士吏民,为诸葛诞所胁迫造**的,只杀首恶,其余赦免。

还让文鸯、文虎兄弟收殓文钦一尸一首,提一供车马,归葬祖坟。

邓艾传,邓艾,字士载,义陽棘陽县人。

从小就失去父亲。

魏武帝攻破荆州后,他也迁移到汝南,为当地农民放牛。

十二岁那年,邓艾随着母亲来到颍川,读到故太丘长陈萛的碑文,其中有两句话,叫:“做的文章成为世人所推崇的典范,做人的准则为士大夫所效法。”

邓艾深受感动,于是自己取名叫“范”,字士则。

他的宗族亲戚中已有叫此名字的,所以他又改掉这个名字。

后来任都尉学士,因为有口吃的一毛一病,不适宜做文书,于是为稻田守丛草吏。

同郡父老因为他家穷都可怜他,常常资助他。

邓艾起初也不致谢。

每当他看到高山大湖,就指手划脚,认为军营该安在何处等,别人常常嘲笑他。

后来任典农纲纪、上计吏。

因出使朝廷,得以结识太尉司马懿。

司马懿认为邓艾很不一般,于是召他作为自己的属官,迁任尚书郎。

当时朝廷想大面积开垦田地,积蓄粮食,为征讨敌人作准备,于是派遣邓艾到陈、项等县以东,直到寿春巡行视察。

邓艾认为:“土地肥沃,可惜水少,不能够充分利用土地。

应当开挖河渠,引水灌溉,广积军粮,又开通漕运的水路。”

于是写作《济河论》来阐明他的道理。

又认为:“从前平定黄巾之乱,为此而屯兵开田。

在许都积蓄了许多粮食,目的在于控制天下。

而今三面已平定,但淮河以南还有战事,每当大军南征,仅用于运输的兵力就占去一半,耗资很大,劳役繁重。

陈、蔡之间,土地肥沃,可以减省许昌周围的稻田,引水东下。

而今淮河以北屯兵二万人,淮河以南屯兵三万人,按十分之二的比例轮休,常有四万人,边种田边戍守。

风调雨顺时,收成常常是西部的三倍多。

扣除兵民的费用,每年用五百万斛作为军资。

六七年间,可以在淮河上游积蓄三千万斛粮食。

这些粮食够十万军民吃上五年。

凭着这些积蓄进攻东吴,可无往而不胜呵!”司马懿认为邓艾说得对,于是照他所说那样实施。

正始二年(241),开凿拓宽漕渠,每当东南有战事发生,曹魏大军往往可以乘船而下,到达江、淮之间,这是因为积蓄充足而无水害。

这正是邓艾的功劳。

后来出洛陽为征西将军夏侯玄参谋军事,升为南安太守。

嘉平元年(249),与征西将军郭淮一起抵御西蜀偏将军姜维的进犯。

姜维败退后,郭淮向西袭击羌地。

邓艾说:“敌兵撤离不远,也许很快就反扑过来,应当分兵行动,以免发生意外。”

于是邓艾留下来,屯兵白水之北。

三天以后,姜维派遣廖化从白水之南向邓艾营地一逼一近。

邓艾对诸位将领说:“姜维突然返回,我军人少,按常理,他们应渡河而不必设桥。

这是姜维想使廖化来牵制我军,不让我们动兵。

姜维一定会从东边袭击洮城。”

洮城在白水以北,离邓艾兵营有六十里。

邓艾当即派兵于夜晚直接驻守洮城,姜维果然渡河偷袭洮城,幸亏邓艾事先占据了洮城,敌人的陰谋没有得逞。

为此邓艾被赐关内侯爵。

并加封讨寇将军,后迁升城陽太守。

当时并州右贤王刘豹为右部帅,兵力合并,实力很强。

邓艾上疏朝廷说:“戎狄有野兽之心,不讲道义。

他们一强大起来就施行暴力;一旦衰弱,就顺附朝廷。

正因为如此,周宣王时,有戎狄南侵,一逼一近周都之事;汉初时,汉高祖刘邦被匈奴冒顿单于的四十万大军包围在平东南的白登。

每当匈奴强盛,以前各个朝代都认为这是最大的忧患。

当单于远居塞外时,朝廷对于匈奴单于及其部属,均不能直接控制。

诱导单于前来,叫他归顺,因此才能使羌夷失去统帅,群龙无首。

因为单于居于内地,就使周围诸少数民族部落得以安顺。

而今南单于虽然留于都城,但他们与部属日益疏远。

与此同时,右贤王刘豹居守边域外,部落兵力极为强大,对朝廷构成威胁。

这是我们不能不防备的。

听说刘豹手下有人叛变,应当就势将其分割成两个国家,以便削弱刘豹的势力。

建安初,右贤王去卑侍卫汉献帝,拒收李莈、郭汜,车驾还洛陽,然后归国。

他的功绩在前代颇为显赫。

但是他的后代未能继承他的遗业,应当给他加封显号,让他们居守雁门,远离国土,以此削弱敌势,让他们羡慕并企求也立有先辈功勋,为国效命。

这是保卫边疆的长远大计。”

又说:“凡羌胡与汉民同一居一处的,应当渐渐将他们分离,使居编民之外,得以尊崇分辨廉耻的教义,堵塞犯法作乱者的路径。”

正值大将军司马师刚刚辅佐朝政,邓艾的计谋他多有接受。

后邓艾升为汝南太守。

到该地以后,首先寻找从前接济自己的那位官吏的父亲,听说那人早就死了,于是派人加以祭祀,并赠予他的老母厚礼,又荐举他的儿子,托付给当地的计吏。

邓艾在职期间,开辟荒野,军民丰衣足食。

诸葛恪包围新城,没有攻下来,只得撤退。

邓艾对司马师说:“孙权已死,旧大臣不归顺新朝。

东吴著名的宗族大姓都有自己的地方武装,凭借武力,倚仗权势,完全可以独霸一方。

诸葛恪罢刚把持朝政,国内没有众所期望的君主,他不考虑如何安一抚上下,以便稳定政权,却对外频繁用武,虐一待自己的人民,以全国的军力攻打合肥这座坚固的城池,死者不下数万,大败而归,这是诸葛恪自取灭亡的末日。

从前,伍子胥、吴起、商鞅、乐毅都曾得到各自国家君主的重用。

君主死,他们自己也就末日临头了。

更何况诸葛恪的才能远远不能和上述四位贤能之士相比。

但是他又不慎重考虑潜伏着巨大的危险,其自取败亡,为期已经不远了。”

诸葛恪回去后,果然被杀。

邓艾又升迁兖州刺史,加封振威将军。

他又上书言道:“一个国家最当务之急不外有二,一是农业,一是战备。

国家富裕了,军备才能强盛,才能战无不胜。

而农业,是取得胜利的根本。

孔子说过:‘粮食丰足,兵力才能丰足。

’粮食的重要一性一实在兵力之上。

如果朝廷不设奖鼓励,那么下面百姓则不会用劲地去积储财富。

今应设立奖赏,鼓励人们广积粮食,这样,就使得游说奔波及华而不实的风尚得以杜绝。”

魏高贵乡公曹髦即皇帝位,晋封邓艾为方城亭侯。

毋丘俭反叛,派遣能快步疾走的人送信,想迷惑众人耳目。

邓艾杀死信使,绕道进军,先到乐嘉城,制作浮桥。

司马师赶到,于是占据此地。

文钦因为后到一些的缘故,被大军击败于城下。

邓艾又乘胜追击,打到丘头。

文钦又逃到东吴,东吴大将军孙峻等率领大军,号称十万,将要渡江。

镇东将军诸葛诞派遣邓艾据守肥陽。

邓艾认为此地距敌军还很远,不是要害之地,于是移兵至附亭这个地方,派遣泰山太守诸葛绪等在黎浆这个地方与敌兵交战,击退了敌人。

这一年,邓艾被任命为长水校尉。

又因为追击文钦有功,被封为方城乡侯,代理安西将军职。

雍州刺史王经被围困于狄道,邓艾前往解围。

西蜀大将军姜维退守在钟提,朝廷任命邓艾为安西将军、持符节、领护东羌校尉。

当时很多人认为姜维已用尽力气,不会再出击了。

邓艾说:“洮西的失败,可谓不小,军心溃败,仓库空虚,老百姓流离失所,几乎一败涂地。

现在来看,敌人有乘胜追击的势头。

而我方虚弱不堪,这是第一原因。

敌人上下官兵级级相通,兵器锐利。

而我方将领换了,士兵大多是新补充的,武装器械也都陈旧,这是第二个原因。

敌人乘船行进,而我们靠步行,敌逸我劳,这是第三个原因。

狄道、陇西、南安、祁山,各自都需要守备的兵力,他们专心进攻一城,而我方则一分为四。

这是第四个原因。

从南安、陇西,要征用羌人的粮食,如果向祁山进军,麦一浪一千里,很容易搞到粮食,这是第五个原因。

敌人也有狡诈的计谋,他们一定会来进攻的。”

很快,姜维果然向祁山进攻。

听说邓艾已有所准备,于是撤回董亭,直一逼一南安。

邓艾在武城山据守,与姜维争夺险要地形。

姜维未能得手,当天夜里,渡过渭水,向东进发,沿着山路,来到上圭阝。

邓艾在段谷这个地方与姜维展开战斗,大败姜维。

甘露元年(256),皇帝下诏说:“逆贼姜维连年进犯,国民和胡人都很騷动,整个西部不得安宁。

邓艾策划有方,英勇顽强,斩杀敌人将领十余人,敌兵数以千计。

向巴蜀展示了国威,炫耀了武力,今任命邓艾为镇西将军,都督陇右诸军事,晋封邓侯,子邓忠为亭侯。”

甘露二年(257),邓艾又在长城抵御姜维,姜维退败,邓艾升任征西将军,前后封邑增加到六千六百户。

景元三年(263)秋天,朝廷下令各路大军攻打西蜀,由大将军司马昭总领指挥,让邓艾与姜维保持接触,用以牵制其兵力,雍州刺史诸葛绪截击姜维,让他无法撤退。

邓艾派天水太守王颀等部直接进攻姜维兵营,陇西太守牵弘等在前面截击,金城太守杨欣等到甘松。

姜维听说钟会诸军已进入汉中,便率兵撤退。

杨欣跟踪追至强川口,与姜维大战,姜维败逃。

听说雍州刺史诸葛绪已经拦截道路,屯兵桥头这个地方,于是姜维从孔函谷向北,想从雍州刺史诸葛绪统领的部队后面逃出。

诸葛绪闻讯,后退三十里。

姜维向北走了三十余里,听说诸葛绪已退还,于是又想从桥头冲过去,诸葛绪赶紧奔桥头拦截,可惜晚了一天,姜维得以逃脱,向东逃去,守在剑阁。

钟会进攻姜维,没有攻下来。

邓艾上书说:“现在敌兵大受挫折,应乘胜追击。

从陰平沿小路、经汉德陽亭,奔赴涪县,距剑阁西有百余里,距成都三百余里,派一精一悍的部队直接攻击敌人的心脏。

姜维虽死守剑阁,但在这种情形下,他一定得引兵救援涪县。

此时,钟会正好乘虚而入。

如果姜维死守剑阁而不救涪县,那么,涪县兵力极少。

兵法说道:‘攻其不备,出其不意。

’今进攻其空虚之地,一定能打败敌人。”

这年十月,邓艾自陰平行走百余里,全是无人之地,凿山开路,架设栈道,山高谷深,十分艰险,加之运粮十分困难,几乎到了断粮的地步。

邓艾用一毛一毡裹一住身一体,推转而下。

众将士都攀木缘崖,一个一个前进。

首先来到江由县,西蜀守将马邈投降。

西蜀卫将军诸葛瞻从涪县退还绵竹,排列战阵,等着狙击邓艾。

邓艾派遣自己的儿子邓忠等率兵从右边包抄,司马(官名)师纂等率兵从右边包抄。

但二人出击均告失利,退回来说:“敌人坚守牢固,很难击破。”

邓艾大怒道:“生死存亡之际,全在此一举,还说什么可与不可!”大骂邓忠和师纂,要斩首示众。

二人又率兵再战,大败敌兵,斩下诸葛瞻及尚书张遵等人的脑袋,进军至雒县。

刘禅派使者拿着皇帝的大印与书信,来到邓艾兵营,宣布投降。

邓艾率兵进驻成都,刘禅率太子及王侯群臣六十余人两手反绑,把棺材装在车上,表示罪该当死,来到军门。

邓艾解一开绳索,烧掉棺材,把这些人安一抚下来,没有杀他们。

同时他又巡视军容军纪,没有发生抢掠之事。

对于降臣,让他们退位,重一操一旧业。

巴蜀百姓都称赞邓艾。

又依邓禹旧制,命刘禅代理骠骑大将军,太子为奉车,诸王为驸马都尉。

巴蜀旧官都根据情况任命为新官,或成为邓艾的部属。

又任命师纂为益州刺史,陇西太守牵弘等统巴蜀各郡。

又在绵竹堆积敌人一尸一首,封土成高土冢,以炫耀战功,叫做京观。

魏国士卒因作战而死的,也与巴蜀兵共同埋葬。

邓艾很自负,居功自傲,对蜀地士大夫说:“诸位幸亏遇上我,所以才有今日。

如果遇上像吴汉这样的人,你们早被杀掉了。”

又说:“姜维不过是昙花一现的英雄,与我相遇,所以穷途末路。”

有见识的人听了此话无不嘲笑他。

十二月,皇帝下诏说:“邓艾张扬武力,振奋国威,深入敌人腹地,斩将拔旗,消灭敌首,使得伪称帝王的人引颈自一杀,通缉多年的罪人,一朝之间就给平定了。

打仗不超过预定的时间,战斗很快结束,席卷西部,平定巴蜀。

即使白起攻破强大的楚国,韩信奋力打败强劲的赵国,吴汉擒捉公孙述,周亚夫平定七国之乱,若论功绩,他们都还比不上邓艾。

因此策封邓艾为太尉,增加封邑二万户。

封其两个儿子为亭侯,各得封邑千户。”

邓艾对司马昭说:“兵家讲究先树立声威,尔后才真正以实力进攻。

今凭借平定西蜀的声威,乘势伐吴,正是席卷天下的有利时机。

但是大举用兵之后,将士都已感到十分疲劳,不能轻易动兵,暂且缓缓再说,先留陇右兵二万人,巴蜀兵二万人,煮盐炼铁,为军事和农业作准备,同时建造船只,事先准备日后沿江讨伐东吴的事宜。

做完此事后,布告天下,让东吴知道他们所面临的局势,明白利害关系,吴国一定归顺。

这样,就不用征讨而可以平定东吴了。

而今当厚待刘禅,以便招致吴景帝孙休归顺;安一抚士卒平民用来招致远方的人。

如果将刘禅送到京城,东吴的人认为这是软禁流放,这对于劝他们归附之事实在不利。

应当暂且留下刘禅,等待明年秋冬,到时东吴也完全可以平定了。

可以封刘禅为扶风王,赐给他资财,派人服侍,让他享受。

郡内有董卓坞作为他的宫室。

封赐他的儿子为公侯,分郡中一县为食邑,用以显示归顺朝廷所获得的恩一宠一。

设置广陵、城陽为王国,以待吴主孙休投降。

那样,东吴就会畏惧威德,望风归顺了。”

司马昭派监军卫馞告示邓艾说:“此事应上报,不宜马上实行。”

于是邓艾又说:“我受命征讨,有皇帝的符策。

敌人首领既然已经投降,应当按照旧制予以官职,以便安一抚他们,这是符合时宜的。

而今蜀国全部归顺,我们的疆域已经到了最南端。

东边与吴会接壤,应当早日平定。

如果等待朝廷命令,往返道路,耗费不少时日。

《春秋》有这样的话,大夫出守外地,如果遇有保卫国家、有利国家的事,专断是可以的。

而今东吴未平,地势与巴蜀相连,不应当拘泥于常法而失去时机。

《孙子兵法》说道:‘前进不是为了名誉,后退不怕罪责。

’我邓艾虽没有古贤人的风范,但还是想不自我嫌弃以损害国家的利誉。”

钟会、胡烈、师纂等都说邓艾狂傲荒悖,不合常理,桀傲不驯,有反叛的征兆。

皇帝下诏书将邓艾囚禁起来,用囚车押送京城。

邓艾父子被囚禁以后,钟会到成都,先送走邓艾,然后反叛。

钟会死后,邓艾部下将士追上邓艾的囚车,将他接回。

卫馞派田续等讨截邓艾,在绵竹县西相遇,杀死邓艾。

邓艾的儿子邓忠也同时被杀。

其余的儿子均在洛陽,也被杀。

邓艾的妻子及孙子被流放到西域。

当初,邓艾将攻打西蜀时,梦见自己坐在山上,山上有流水。

他问殄虏护军爰邵:“按《易》经的卦辞,山上有水叫《蹇》。

《蹇》繇说:‘《蹇》有利西南,不利东北。

’孔子说:‘《蹇》利西南,往往有功;不利东北,往往穷途末路。

’前去讨伐西蜀,难道回不来吗?”

邓艾若有所失,闷闷不乐。

泰始元年(265),晋朝建立。

皇帝下诏说:“从前太尉王凌陰谋废齐王,而齐王最终不能保持帝位。

征西将军邓艾,居功自傲,失去品节,应处死刑。

但下达诏书之日,邓艾遣散人众,束手受罪,与那些贪生作恶的人,确有不同。

今大赦可以还城。

如果没有子孙的可以为之立嗣,使祭祀之礼不绝。”

泰始三年(267),议郎段灼上疏为邓艾鸣冤:“邓艾忠心耿耿,至今仍负叛逆的罪名,平定巴蜀却遭受灭族的罪。

我实在为他伤悼。

可惜呵!竟说邓艾是反叛。

邓艾一性一情刚直,冒犯众人,不能和朋友处好关系,所以没有人替他申冤。

我敢说邓艾并不是谋反。

从前,姜维有垄断陇右的志向。

邓艾治理当地,守备严密,积蓄粮食,训练兵力,那时正值干旱,邓艾推行区种的方法,身穿粗衣,手拿工具,率领将士垦田。

上行下效,大家都尽力耕田。

邓艾持着符节,守卫边疆,统辖万余人,而仍身一体力行,做下属士兵所做的活计,如果不是忠心尽节,有谁能这样做呢?所以落门、段谷的两次战役,邓艾以少胜多,击败强敌。

先帝知道邓艾可以委以重任,所以每次作战前常召他在朝廷制定战胜敌人的策略,并任命他为重将。

邓艾接受任务后,经常把马蹄包裹起来,把车钩牢,以防止滑跌,然后率军冲入战场,壮志凌云,将士乘胜追击,迫使刘禅及众大臣反绑双手俯首称臣,屈膝投降。

邓艾功成名就,本应该书之史册,流传千古。

七十岁的老人,反叛图什么呢?邓艾确实是凭恃圣上养育的恩德,从未想到受到怀疑,假装用朝廷圣旨,依照旧制行一事,其实是为了保卫国家。

虽然于一般常理有所违背,但也与古义相吻合。

邓艾矫命承制,固属有罪,但推究他的用心,还是可以原谅的。

钟会妒嫉邓艾的威名,捏造罪名,忠心耿耿而受到杀害,一心为国而受到怀疑,脑袋悬挂于马市,儿子受到株连。

看见这种情状的人无不流涕,听到这桩悲剧的人无不叹息。

陛下即位,发扬光大宽宏的气度,放弃前嫌,被杀害的人家,也应予以录用。

从前,秦国百姓同情白起无罪被杀,吴国人伤悼伍子胥蒙冤而死,都为他们立祠庙。

现在天下百姓都为邓艾的冤死痛心疾首,也是这种情形。

我认为,邓艾身首异地,葬在田野,官家应当为他收一尸一,归还他的田产住宅。

因为邓艾有平定巴蜀的功业,应当封赐他的孙子,盖棺后给予谥号,让死者无所遗恨。

这样使九泉之下的冤魂得以赦免,后世人也认为朝廷有信有义。

埋葬一人而使天下钦慕朝廷的德行,埋葬一魂使天下归顺其心。

这样做并不费多少力却能取一悦天下人心。”

泰始九年,皇帝下诏说:“邓艾创立功勋,束手受罪而不逃脱处罚,他的子孙也沦为奴隶,我常常同情他们,可任命他的亲孙子邓朗为郎中。”

邓艾在西部的险要之地,修筑城堡。

泰始年中(265~274),羌敌叛乱,数次杀死刺史,凉州通道断绝。

那些活下来的官兵百姓,全得益于邓艾修筑的城堡。

邓艾同郡有个叫州泰的同辈人,也喜欢创立功业,善于用兵打仗。

做官做到征虏将军,假节都督江南诸军事。

景元二年(261)去世,朝廷追赠他为卫将军,谥号壮侯。

钟会传,钟会,字士季,颍川长社人。

太傅钟繇的幼子。

少年时聪慧敏捷异常。

中护军蒋济著书,认为“观察某人的瞳仁,完全可以知他的为人”。

钟会五岁时,钟繇带着他去见蒋济,蒋济认为钟会很不一般,说:“这个孩子不同寻常。”

等钟会长大后,博学多闻,尤其一精一通玄学。

夜以继日地研读,声誉很高。

正始年中(240~248),出任秘书郎职,升尚书中书侍郎。

高贵乡公曹髦即位,赐封钟会为关内侯。

毋丘俭反叛时,大将军司马师率兵东征,钟会随从,掌管机密事宜。

卫将军司马昭作为大军的后继部队。

司马师在许昌死后,司马昭统率六军。

钟会于军帐中出谋划策。

当时君主从宫中发出诏书给尚书傅嘏,认为东南刚刚稳定,暂且留下卫将军司马昭驻扎许昌,以便于里应外合,命令傅嘏率各路军队返回洛陽。

钟会与傅嘏密谋,让傅嘏上表,同时和卫将军一起出发,退到雒水南屯兵驻守。

从此,朝廷封司马昭为大将军,辅佐朝政,钟会升任黄门侍郎,被封为东武亭侯,食邑三百户。

甘露二年(257),诸葛诞被任命为司空。

当时钟会在家守丧,估计诸葛诞一定不会听从任命,于是驰马报告司马昭。

司马昭认为事已至此,不再追改。

等诸葛诞反叛,皇帝住在项县。

司马昭至寿春,钟会再次从行。

起初,东吴大将全琮,与孙权联姻,是朝中重臣。

全琮儿子全怿,孙子全静,从侄全端、全翩、全缉等都率兵来解救诸葛诞。

全怿哥哥的儿子全辉、全仪留在建业(南京),和家里人争吵,携老母及家丁数十人渡江归附司马昭。

钟会设计,秘密替全辉、全仪写信,派遣全辉、全仪的亲信拿着信到城内报告全怿等,说东吴的人对全怿等不能将诸葛诞等寿春的部队从包围中解救出来,感到很愤怒,要将各位将领的家属全杀死,所以才渡江投奔司马昭。

全怿等感到畏惧,只得将其所管辖的东城门打开,出来投降。

这些人都受到礼遇恩一宠一。

从此城中的诸葛诞开始背离东吴。

攻破寿春,钟会出谋划策最多,因此越来越得到司马昭的一宠一信。

当时人管他叫张良。

大军撤还后,升为太仆,但他坚决拒绝。

后以中郎官在大将军府任记室,为司马昭的心腹。

因为讨伐诸葛诞有功,钟会被封为陈侯,反复辞让。

皇帝下诏说:“钟会参与军事,出谋划策,料敌制胜,有贡献谋略的功绩,但不受封赏,言辞意旨,恳切诚实,前后屡次推让封赏,志向不能改变。

那些从不因功自傲的人,古来为人尊重。

现还是尊重钟会的志向,成全他的美德。”

升迁为司隶校尉,虽在外任,但朝廷大小事,官吏任免权,钟会无不插手,嵇康等人被杀,都是钟会出的计谋。

司马昭认为,西蜀大将姜维不断侵扰边境,料想他们国土狭小,百姓疲惫,财力将尽,想派大兵攻打西蜀。

钟会也认为西蜀可以攻取,于是预先共同策划谋略,勘察地形,纵论形势。

景元三年冬天,朝廷任命钟会为镇西将军,都督关中诸军事,司马昭下令青州、徐州、豫州、兖州、荆州、扬州等地建造战船,又命令唐咨建造航海用的大船,为讨伐东吴作准备。

景元四年秋天,朝廷命令派邓艾、诸葛绪各统率三万多人。

邓艾向甘松、沓中等地牵制姜维,诸葛绪向武街、桥头等地截断姜维的退路。

钟会统率十几万人,分别从斜谷、骆谷等地深入。

先派牙门将许仪在军前修路,钟会率大军随后,过桥时,因为桥有漏洞,马腿陷了进去。

钟会为此而杀死许仪。

许仪是许褚的儿子,为朝廷立下过汗马功劳,但都不能获得原谅。

各路军队听到消息,无不惊恐畏惧。

西蜀命令各个防守据点都不要交战,退回汉、乐二城固守。

魏兴太守刘钦向子午谷移兵,各种军沿着几条道齐头并进,来到汉中。

西蜀监军王含固守乐城,护军蒋斌戍守汉城。

各领兵五千。

钟会派护军荀恺、前将军李辅各自统率万余兵马。

荀恺包围汉城,李辅包围乐城,钟会率兵一直深入,西出陽安口,派人扫祭诸葛亮的坟墓,同时让护军胡烈等率军打前阵,攻破关城,获得仓库中的粮食。

姜维从沓中撤回,行军至陰平,纠集兵力,想杀回关城,还未到达,听说关城已经陷落,于是退向白水,与西蜀将领张翼、廖化一起联合守卫剑阁抵御钟会。

钟会作《告蜀中官兵父老书》说:“从前汉代国势衰微,国家分崩离析,老百姓处于水深火热中,太祖武皇帝曹一操一拨乱反正,拯救濒临颓危的百姓,恢复天下安宁。

高祖文皇帝曹丕顺应天意,顺乎民心,登基称帝。

烈祖明皇帝重光伟业,拓展功绩。

但我疆域之外,有与我不同的政治和风俗,那里的天地百姓没有沐浴到浩荡的皇恩德泽。

这是我们三位圣祖甚感遗憾的事。

而今皇帝宽宏大量,要继承发扬前代的业绩;辅佐大臣忠心耿耿,效力皇室,安排政事,流惠百姓,所以各地得以调和一致。

对那些少数民族施以圣德,他们都来归顺。

可怜你们巴蜀士众,难道你们不是人民吗?同情那里的人民,他们服役终身,无休无止。

因此命令大军,奉行天意,惩罚那些对朝廷有二心的人。

征西将军、雍州刺史、镇西将军等率五路大兵,齐头并进。

古代行军,以仁义作根本,以仁义治理军队。

帝王的军队,有征无战。

所以,虞舜修文教,有苗臣服;周武王灭掉商朝,分散鹿台的资财,打开矩桥的仓库,表彰商朝贤臣。

而今镇西将军奉命征讨,统率大军,解救老百姓的生命,并不是炫耀武力,好大喜功,以光大当朝的政绩。

所以在此为你们大略陈述一下安危,请敬听善意的劝告。

“益州先主刘备以雄才大略,兴兵原野,在冀州、徐州等地受到挫折,被袁绍、吕布所迫胁,我太祖武皇帝曹一操一为他解围,彼此结下友情。

不料中途变卦,与太祖离心离德。

诸葛孔明还是规守秦川,而姜伯约则不断出兵陇右,侵扰我边境,侵害我氐羌民众。

当时国家事情太多,没有来得及讨伐。

而今边境安宁,国内无事,积蓄力量,等待时机,集合众兵,集中朝一个方向进攻。

至于巴蜀不过有一个州的兵力,又守卫分散,难以抵御帝王之师。

在段谷、侯和,蜀军已受重创,是很难抵御我军强大的攻势的。

近年来,巴蜀不曾太平,征夫连年作战,疲惫不堪,是很难抵挡我万众一心的军队的。

这些你们是能亲眼目睹的。

蜀国的丞相陈壮被秦捉拿,公孙述被吴汉所杀。

九州的险要地区,并不是某一姓的统治者能长久占据的。

这些事你们也听说过。

聪明的人能预见危险,睿智的人能够防止灾祸的发生。

因此微子离开商朝,作为周朝宾客;陈平背离项羽,为汉朝立下功劳。

你们苟且偷安,如同饮荓毒一样。

难道你们真的只知吃蜀国俸禄而不能有所变通吗?而今朝廷给他们提一供生路,宰辅实怀有宽恕的恩德,先降者施以恩德,后降者则遭杀戮。

从前东吴将领孙壹率众起义,内应外合,结果他得到高官,颇得重用。

文钦、唐咨为国家大害,背叛其主,大逆不道。

作了敌人的首领。

唐咨在困顿中被捉,文钦的两个儿子投降,都被封为公侯、将军。

唐咨还参与国家重要事务。

孙壹等困顿时归顺朝廷,皇帝还是给予一宠一信。

更何况巴蜀的那些能见机行一事的贤者呢?如能明察成败,效法微子,学习陈平的作法,那么你们的福分会和他们一样,也会造福后人。

天下百姓,安居乐业,农田不荒废,市场照样繁荣,远离危险,永享大福,这不是一件美事吗?如果苟且偷安于一时,迷途不返,大兵压境之际,玉石俱碎,到那时再后悔就晚了。

请你们仔细考虑厉害得失,自求多福,并请相互转告,使众人明白我们的态度。”

邓艾追剿姜维直至陰平,挑选一精一锐的士兵,想从汉德陽进入江由、左儋道,到达绵竹,趋近成都,与诸葛绪一起前行。

诸葛绪本来受命拦截姜维,朝廷并没有让他向西进发,于是进军白水,与钟会会师。

钟会派遣田章等人从剑阁西南直出江由。

行军不到百里,田章首先攻破西蜀伏兵三个营垒,邓艾让田章为前锋,长一驱一直一入。

钟会与诸葛绪的部队直奔剑阁。

钟会想独揽军权,向朝廷告密,说诸葛绪畏缩不敢前进,于是将诸葛绪押进囚车运回京城。

军队都由钟会统领,进攻剑阁,没有攻下来,只得撤退。

西蜀的军队占据天险地势死守。

邓艾于是率军到绵竹,经过激烈的战斗,斩杀诸葛瞻。

姜维等听说诸葛瞻已被打败,率部下向东到巴西郡。

钟会于是率兵到达涪县,同时派遣胡烈、田续、庞会等追赶姜维。

邓艾率兵一逼一向成都,刘禅向邓艾投降,又派人命令姜维放下武器,向钟会投降。

姜维行至广汉妻阝县,下令手下将士放下武器,向钟会投降,将自己的符节送给胡烈,又从东道向钟会投降。

钟会上书说:“姜维、张翼、廖化、董厥等不顾一切地逃跑,想奔向成都。

我于是派遣司马夏侯咸、护军胡烈等,经过剑阁,出新都、大渡等地,拦截敌人的去路,参军受爰青彡、将军句安等从后追击,参军皇甫閏、将军王买等从涪县南攻敌人的腹部。

我则占据涪县为东西两路派援。

姜维等统领步兵、骑兵四五万人,拥有一精一良的装备,沿川谷几百里向西移兵。

我命令夏侯咸、皇甫閏等分开几路,各占据有利地势,张开网罗,南边堵住逃向吴地的去路,西边堵住撤向成都的退路,北面断绝各条小路,从四面包围姜维,使他无路可走,无地可藏。

我又发布告示,指给他们生还之路。

敌人知道气数已尽,只得解甲投诚,收缴印绶上万,武器和战利品堆积如山。

从前虞舜挥舞干戈,有苗氏臣服;武王伐纣,陈师牧野,纣兵都反戈以击。

有征讨之势而不必动用武力,保全一国为上策,攻破敌兵为下策,这是帝王伟大业绩。

保全一国为上策,破坏一国为下策,这是用兵的道理。

陛下胸怀圣德,堪与圣王比美,宰辅则忠心辅佐,贤明如同周公旦。

陛下哺育百姓,伐讨不义之徒,落后地区极慕中原的风尚,无不心悦诚服。

王师出兵,时机已到,不攻自破,万里同风,各地齐心。

我等奉诏,宣扬王道,恢复政治,安一抚将士,免去他们的租赋和劳役,以道德和法规,为他们移风易俗,百姓欢欣鼓舞,安居乐业。”

钟会下令禁止将士抢掠,礼贤下士,用以安一抚蜀地官吏。

和姜维的关系很好,十分融洽。

十二日,朝廷下诏说:“钟会摧枯拉朽,所向无敌,控制各城,布下天罗地网,蜀国大将,束手投降。

考虑问题周全,所以战无不胜,被歼之敌,有一万人左右,全胜而归,有征无战。

平定安一抚西蜀,使得边疆和平无事。

封钟会为司徒,并封县侯,封邑万户。

封他的两个儿子为亭侯,封邑各一千户。”

钟会气量很小,心怀鬼胎,因为邓艾受朝廷的圣旨,行一事专断,于是秘密告状,说邓艾要反叛。

于是朝廷下令用囚车关押邓艾,送回京城。

司马昭怕邓艾不服命令,命令钟会进军成都,监军卫馞打前阵,拿着司马昭亲笔书写的命令通告邓艾的部下,邓艾的军队都放下武器,于是押邓艾进囚车。

钟会最怕的是邓艾。

邓艾被押后,钟会马上赶到成都,统率大军,威震西蜀。

自认为功名天下无比,不愿再屈居人下。

加之猛将一精一兵都控制在自己手中,于是举兵反叛。

他想派姜维等统率西蜀将兵出斜谷,自己统率大军随从在后,到了长安以后,下令骑兵走陆道,步兵走水道,顺着渭水入黄河,估计五天就可以抵达孟津,与骑兵在洛陽会师,一朝可拥有天下。

钟会得到司马昭的信,说:“我担心邓艾不服命令,今派遣中护军贾充率步兵和骑兵万余人入斜谷,驻扎在乐城。

我亲自率十万大军驻扎在长安。

我们不久就可以相见了。”

钟会看完信后,大惊失色对亲信说:“仅仅抓获邓艾,司马昭知道我一人完全可以胜任,这次来的军队如此众多,一定发现我有反叛之心,我们应当迅速出发。

如果顺利,可以得天下。

如果不顺,退回西蜀,还可以学刘备偏安一隅。

自以淮南之战以来,我从未失策,已远近闻名。

在我这样功高名盛的情况,我哪能有好的归宿呢?”

钟会在景元五年(264)正月十五日来到成都。

第二天,召请护军、郡守、牙门骑督以上的将士以及西蜀的旧官,在蜀国朝堂为魏明帝郭皇后发丧。

并假借皇太后遣命,说让钟会起兵废掉司马昭,并假借诏书显示给前来的人,让他们表示意见,并把诸将议论表示同意的话写在版上,作为凭证,委派亲信率领各路军队。

他所请来的各位官吏都被关在益州各官府中,城门、房门都关得牢牢的,派兵严加看守。

钟会部下帐下督丘建原来属胡烈旧属,胡烈把他推荐给司马昭。

钟会召他跟随自己征蜀,对他很器重。

丘建同情胡烈被独关一室,对钟会说,应派一名亲信为胡烈端饭倒水,诸将也应按例备一员侍从。

胡烈编造谎言告诉亲信侍从,又给儿子写信,说:“丘建秘密传递消息说,钟会已挖好大坑,准备了几千根白棒,想请所有其他部队的兵士,给他们戴上白瞁(一种帽子),并授以散将官,然后一个个用棍棒打死,埋在坑中。”

很多牙门将的亲兵都传说此事,一一夜之间众牙门都知道这个消息了。

有人对钟会说:“应把牙门骑督以上的官吏全都杀死。”

钟会犹豫不决。

十八日中午,胡烈部下与胡烈的儿子出门敲鼓,其他各路将士不约而同都出来击鼓,也没有人统领,争先恐后地涌一向城门。

当时刚给姜维铠甲兵器,说外面有喧扰之一声,好像着火了。

过了不久,说有士兵涌一向城门,钟会很惊讶,问姜维:“这些兵看来想要捣乱,怎么办?”

姜维说:“只有杀掉他们。”

钟会派兵把关押在屋内的牙门郡守全部杀死。

这时屋内有人拿着桌子顶门。

士兵撞门,还是不能打开。

过了片刻,门外有人架梯登上城门,有的烧屋子,秩序混乱不堪,箭如雨下。

那些还没有被杀的牙门、郡守冲出屋子,与其部下会合,姜维领着钟会左冲右杀,杀死五六人,经过一番格斗,姜维被杀,众人又一拥而上,杀死钟会。

那年,钟会四十岁。

当时将士死伤好几百人。

当初,邓艾为太尉,钟会为司徒,两人都持节、都督诸军事,结果都未被朝廷处死,却在内讧中丧生。

钟会兄钟毓在景元四年死,钟会竟然不知不问。

钟毓儿子钟邕也与钟会一同被杀。

钟会的侄子钟毅、钟峻、钟秥等被捕入狱,应论死罪。

司马昭代表皇帝下诏说:“钟峻等祖父钟繇,在曹一操一、曹丕、曹睿三朝任三公,辅佐王命,创立功勋,在祖庙中有其牌位,其父钟毓,历任京官、外职,颇有政绩。

从前楚国顾念子文的功绩,不把他的后代斩尽杀绝。

晋国念及赵衰、赵盾的忠贞,而不使赵家绝后。

因为钟会、钟邕的罪孽而断尽钟繇的子孙,我深表同情。

因此,可以赦免钟峻、钟秥兄弟,有官爵的维持原状,但钟毅及邕的子孙应伏法。”

也有人说,因为钟毓曾向司马昭告密,说钟会使用权术,不可授予专断的大权,因此司马昭才赦免了钟峻兄弟。

当初,司马昭想派钟会攻打西蜀,西曹属邵悌求见,说:“现在派遣钟会率十万大军攻打西蜀,我认为,钟会是单身汉,没有家室子弟留着做人质,不如派他人去。”

司马昭笑着说:“我难道连这个道理都不懂吗?西蜀为我国大患,百姓不得安宁。

我今讨伐,易如反掌,而众人都说不能讨伐西蜀。

如果人心胆怯,则智慧与英勇都不复存在。

智慧和勇敢都没有,却强迫他们去战斗,那只会被敌人打败。

只是钟会与我想到一起,今派遣他攻打西蜀,一定能平定西蜀。

至于平蜀之后,即使像你所顾虑的那样,但是他钟会哪能一下子就成事呢?不要和败军之将谈论勇敢,不要和亡国的士大夫谈论救亡存国,这是因为他们吓破了胆。

如果蜀国灭后,活下来的人一定惊恐万状,他们再也不敢奢望恢复旧制了。

至于内地的将士都愿意早日回到家乡,不愿意和钟会一起反叛。

如果钟会作乱,他只有自取灭亡。

你不要顾虑,但请要保密。”

等到钟会告密说邓艾要反叛,司马昭要率兵西行,邵悌又说:“钟会统率的兵力比邓艾的要多五六倍,只须下令叫他抓住邓艾就行,阁下不必亲自远征。”

司马昭说:“你难道忘了前时说过的话了吗?又为什么说我不该前行呢?虽然如此,但是我们这里所商量的话千万不要泄露。

我应当凭信义对待别人,只要别人不辜负我。

我怎么能在他人之前生疑心呢?近日贾充问我:‘很怀疑钟会吗?’我说:‘如果今天派遣你外出,难道我也怀疑你吗?’贾充无话以对。

等我到了长安,事情就该解决了。”

等司马昭到了长安,果然钟会已死,诚如所料。

钟会曾认为《易经》没有互体,论述才一性一异同。

钟会死后,从他家获得一部书,共有二十篇,名叫《道论》,实际所论却是法家刑名之学,文章像是钟会所写的。

当初,钟会二十岁时与山陽县的王弼齐名。

王弼好谈论儒道,有才气,好辩论,注过《易经》、《老子》,做过尚书郎,二十多岁就死了。

评:王凌品格和气节很高尚,毋丘俭才识出众,诸葛诞威严刚毅,钟会一精一通策略,各以才华闻名,当上大官,可惜好高鹜远,而志节迂曲,没有考虑到潜伏着的灾难,以致被夷灭三族,他们难道还不够糊涂吗?邓艾秉一性一强勇,立功名,可惜不懂得如何防患,以致灾祸很快来临。

他能深知远敌诸葛恪,却看不见自己身边的危险。

古人说:“眼睛能看见毫一毛一一样细微的东西,却看不见自己的睫一毛一。”

邓艾大概就是这种人吧!

共2页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三国志白话文》史书
起名测名
黄历查询
诗词歌赋
实用查询
免费测试
猜你喜欢
网名大全

(王凌传、毋丘俭传、诸葛诞传、邓艾传、钟会传)王凌传,《三国志白话文》卷二十八 魏书二十八 王毌丘诸葛邓锺传第二十八

© 2007-2022 喜蜜滋

手机版】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