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愈【原文】愈与李贺书,劝贺举进士《课外文言文》韩愈《讳辩》原文及翻译

课外文言文查询

请输入关键字:

例如:课外文言文

课外文言文 - 韩愈《讳辩》原文及翻译

课外文言文

韩愈《讳辩》原文及翻译

韩愈

【原文】

愈与李贺书,劝贺举进士。

贺举进士有名,与贺争名者毁之曰:“贺父名晋肃,贺不举进士为是,劝之举者为非。”

听者不察也,和而倡之,同然一辞。

皇甫湜曰:“若不明白,子与贺且得罪。”

愈曰:“然。”

律曰:“二名不偏讳①。”

释之者曰:“谓若言‘征’不称‘在’,言‘在’不称‘征’是也。”

律曰:“不讳嫌名。

②”释之者曰:“谓若‘禹’与‘雨’之类是也。”

今贺父名晋肃,贺举进士,为犯二名律乎?为犯嫌名律乎?父名晋肃,子不得举进士,若父名“仁”,子不得为人乎?

夫讳始于何时?作法制以教天下者,非周公孔子欤?周公作诗不讳,孔子不偏讳二名,《春秋》不讥不讳嫌名。

康王钊之孙,谥为昭王;曾参之父名晳,曾子不讳“昔”。

周之时有骐期,汉之时有杜度,此其子宜如何讳?将讳其嫌,遂讳其姓乎?将不讳其嫌者乎?汉讳武帝名“彻”为“通”,不闻又讳“车辙”之“辙”为某字也;讳吕后名“雉”为“野鸡”,不闻又讳“治天下”之“治”为某字也。

今上章及诏,不闻讳“浒”、“势”、“秉”、“机”也。

惟宦官宫妾,乃不敢言“谕”及“机”,以为触犯。

士君子立言行事宜何所法守也今考之于经质之于律稽之以国家之典贺举进士为可邪为不可邪。

凡事父母,得如曾参,可以无讥矣。

作人得如周公、孔子,亦可以止矣。

今世之士,不务行曾参、周公、孔子之行,而讳亲之名务胜于曾参、周公、孔子,亦见其惑也。

夫周公、孔子、曾参卒不可胜。

胜周公、孔子、曾参,乃比于宦官宫妾,则是宦官宫妾之孝之于其亲,贤于周公、孔子、曾参者邪?

(选自《古文观止》卷八《唐文》)

【译文】

我给李贺写信,勉励李贺去考进士。

李贺考进士已被提名推荐,同李贺争名的人诋毁他,说:“李贺的父亲名叫晋肃,李贺不去考进士才是正确的,勉励他去考的人是不对的。”

听到(这种议论)的人不加分辨,附和(这种意见),也主张这样,大家说的话完全相同。

皇甫湜说:“如果不辩明这件事,您和李贺都将获罪。”

我说:“是这样”。

律令上说:“名在用到其中某一字时不避讳。”

解释它的人说:“譬如(孔子的母亲名‘征在’,孔子)在说‘征’的时候不说‘在’,说‘在’的时候不说‘征’,就属于这种情况。”

律令上说:“不避讳声音相近的字。”

解释它的人说:“譬如‘禹’与‘雨’之类就是这样。”

现在李贺的父亲名叫晋肃,李贺去考进士,是违背了二名律呢,还是违背了嫌名律呢?父名晋肃,儿子不可以考进士,那么倘若父亲名仁,儿子就不能做人了吗?

避讳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呢?制订礼法制度来教化天下的,不是周公、孔子么?而周公作诗不避讳,孔子不避母亲双名中的单独一字,孔子作《春秋》也不嘲讽那些名字与亲父相近的人。

周康王钊的孙子,谥号(“实”通“谥”)是昭王。

曾参的父亲名晳,曾子不避“昔”字。

周朝时有个人叫骐期,汉朝时有个人叫杜度,这两个人,他们的儿子应该怎么避讳呢?难道为了要避父名的同音字,就连他们的姓也避了吗?还是就不避同音字了呢?汉代讳武帝名“彻”,遇到“彻”字就改为“通”字,但没有听说又讳“车辙”的“辙”字为别的什么字;讳吕后名“雉”,遇到“雉”字就改称“野鸡”,但没有听说又讳“治天下”的“治”字为别的什么字。

现在臣僚上送奏章、皇帝下达诏旨,也没听说要避“浒”、“势”、“秉”、“机”(分别与高祖李渊之父李虎、太宗李世民、世祖李昞、玄宗李隆基的名字同音)这些字,只有宦官和宫女,才不敢说“谕”和“机”这些字,以为这样是犯忌的。

士大夫的言论行动,究竟应该依照什么法度呢?总之,无论是考据经典、质正律文还是查核国家典章,李贺参加进士考试,到底是可以还是不可以呢?

大凡服侍父母能像曾参那样,可以免遭非议了;做人能像周公、孔子,也可以说达到顶点了。

而现在的读书人,不努力学习 曾参、周公、孔子的品行,却要在讳父母的名字上,去超越曾参、周公、孔子,也可知他们的糊涂了。

周公、孔子、曾参,是无法超过的,想超越周公、孔子、曾参,却让自己等同于宦官、宫女,那么难道宦官、宫女孝顺他们的父母,还胜过周公、孔子、曾参吗?

共2页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课外文言文》未分类项
起名测名
黄历查询
诗词歌赋
实用查询
免费测试
猜你喜欢
网名大全

韩愈【原文】愈与李贺书,劝贺举进士《课外文言文》韩愈《讳辩》原文及翻译

© 2007-2022 喜蜜滋

手机版】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