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人录
项羽:四、刘邦的长处
刘邦这个人,虽然没什么大本事,却也敢作敢当。
他当亭长时,曾押送服劳役的犯人到骊山去,一路上开小差的人不少。
于是刘邦干脆把犯人的绳子统统解一开,说,你们都走吧,我也一走了之,没什么大不了的。
可见刘邦并没把什么职衔放在眼里,也没把什么王法放在眼里,更不会因为要保住亭长的差使就什么出格的事都不敢干。
只要他认为该干,就会去干,没那么多小心眼,也没那么多小算盘。
这样大度的人,韩信自然不是对手。
实际上,韩信的错误,正在于狐疑,即所谓“当断不断,反受其乱”。
事实上他一直在反与不反之间犹豫。
正好刘邦对他的感情是复杂的,他对刘邦的感情也是复杂的,既感激,也怨恨,既蔑视,又畏惧,因此一直拿不定主意是反还是不反。
当然,韩信的反,是被一逼一出来的。
刘邦不一逼一他,他不会反。
但要说他的造反或谋反完全是诬陷,似乎也不通。
从他出卖钟离一事来看,韩信似乎也不是什么靠得住的人。
他能背叛钟离,怎么就不能背叛刘邦?只不过在有条件背叛时不背叛,做了人家笼中之鸟时却蠢一蠢一欲一动,未免糊涂罢了。
这其实因为韩信是英雄不是枭雄,是军事家不是政治家。
他的狠毒程度和卑鄙程度都比不上刘邦,结果做了人家的刀下之鬼。
的确,在残酷的政治斗争中,是容不得犹豫和狐疑的。
刘邦最大的优点,就是能当机立断,干净彻底,做什么都很到位,一点也不粘糊。
刘邦自己虽然没什么本事,也没什么计谋,但判断力极强,也敢拍板,而且豁得出去。
正是这种资质,使他多次转危为安,化险为夷,终至以弱到强,步步走向胜利。
究其所以,就在于刘邦是流一氓,是流一氓中的英雄,因此敢于拿生命豪赌一把。
刘邦端的称得上“量小非君子,无毒不丈夫”,用人时真能放开手用,整人时也真能下得了手。
刘邦手下,真是什么人都有:张良是贵族,陈平是游士,萧何是县吏,韩信是平民,樊哙是狗屠,灌婴是布贩,娄敬是车夫,彭越是强盗,周勃是吹鼓手,刘邦都一视同仁,各尽所长,毫不在乎别人说他是杂牌军、草头王。
但他杀起人来也六亲不认。
他曾误听谗言,以为樊哙有不臣之心,竟命令陈平去杀樊哙。
樊哙可以说是刘邦最铁的哥们儿,早年在沛县就和刘邦是朋友。
陈胜起义,萧何、曹参派樊哙迎来刘邦,立为沛公。
以后,樊哙追随刘邦转战南北,战功赫赫。
初入咸陽,是樊哙劝刘邦秋毫无犯,还军霸上,从而树立了刘邦的威望。
鸿门宴上,是樊哙挺身而出,面折项羽,从而保住了刘邦的一性一命。
樊哙还是吕后的妹夫,同刘邦是连襟。
这样至亲至一爱一的人,也说杀就杀(最后陈平并未执行命令,刘邦又身受重伤,此事不了了之),可见其狠。
作为一个领袖人物,刘邦最大的优点是“知人”。
这里说的知人,还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尊重人才和善用人才,而是懂得人情一人一性一,既知道人一性一中的优点,也知道人一性一中的弱点,这才能最大限度地一团一结一切可以一团一结的力量,又能孤立敌人各个击破,终于运天下于股掌之中。
什么是天下?天下并非土地,而是人。
所以,得天下,也就是得人,得人心。
刘邦很懂这个道理。
怎样才能得人心?也就是要能知道别人心里想要什么并予以满足。
韩信念念不忘刘邦“解一衣衣我,推食食我”之恩,说明刘邦已得他心,也说明刘邦能够做到设身处地、将心比心:自己肚子饿要吃饭,知道别人也想吃,便让出自己的饭食;自己身上冷要穿衣,知道别人也想穿,便让出自己的衣服;自己想得天下想当皇帝,知道别人也想封妻荫子耀祖光宗,便慷慨地予以封赏。
这种“有饭大家吃,有衣大家穿,有钱大家赚,有财大家发”的想法和做派,在中国最是大得人心。
项羽却从来都不会替别人着想,顶多只会弄些小恩小惠,在进行权力和利益再分配时,却完全只凭一己的好恶,卖弄自己的权威。
他把原来的燕王韩广贬到辽东,把原来的赵王赵歇打发到代国,对于韩王韩成,竟然因为其谋士张良曾帮助过刘邦的缘故,先是不让他“之国”(到封地去),继而又降为侯爵,最后予以谋杀(实在小心眼儿),终于把韩成的智囊张良一逼一入汉营,和他作对到底(事实上刘邦东进反楚,是张良鼓动的;反楚的同盟军黥布、彭越,也是张良替刘邦联络的)。
刘邦入关灭秦,功居首位,即便不能如约封为关中王,至少也该把刘邦的家乡封给他,或封得离家乡近一点,以慰藉这支人马的思乡之情。
项羽自己一门心思要衣锦还乡,应该知道别人也有同样的念头(事实上刘邦的将士“日夜而望归”)。
然而他不。
也许是出于对刘邦先入关中的嫉恨,嫉恨他抢了自己的镜头,竟然把刘邦打发到当时视为蛮荒之地的汉中,以至于刘邦一天都不愿意在那里呆下去(用刘邦自己的话来说,是“安能郁郁久居于此乎”),终于引兵东讨。
从他一进咸陽宫就发呆不想走来看,刘邦原本也不是很有野心的人。
如果当时项羽给刘邦一块肥肉,没准后来的事情就是另一个样子。
至少是,谁要鼓动刘邦反楚,总不太容易,而已然回乡的士兵也很难再让他们重返战场。
(张良就看到了这一点:“天下已定,人皆自宁,不可复用。”
)但是项羽偏不让刘邦吃饱,这就一逼一得刘邦非吃了他不可。
不能替别人着想的人,其实对自己也缺乏体验;而能够以己度人的人,也多半有自知之明。
刘邦确实有自知之明。
他知道自己百无一能,文不能安邦,武不能定国,用计没有谋略,打仗没有武力。
因此他把这些事情都放手交给别人去做,自己只做两件事,一是用人,二是拍板。
这样不但避免了自己的短处,也调动了别人的积极一性一,一举两得。
加上他明是非,识好歹,善于听取别人意见,勇于纠正自己错误,又能容忍别人的过失,不拘一格用人才,也使得别人心甘情愿为他所用,从而在身边集结起一群英雄豪杰,并形成优势互补的格局。
比如樊哙有勇,张良有谋,韩信会将兵,萧何会治国,简直就是一个优化组合。
结果他这个老板当得非常潇洒,也非常成功。
项羽不懂得这个道理,自恃天下英雄第一,什么都自己来,反倒吃力不讨好,变成光棍一条。
项羽不知人,也不自知。
不知道哪些是自己所长,哪些是自己所短,当然也不肯认错。
直到最后兵败垓下,自刎乌江,还说是天要亡他,他自己什么错都没有,真是“死不认错”。
刘邦则不同。
刘邦也犯错误,而且犯判断错误和战略错误,但他肯认错,也肯改。
公元前200年,刘邦对形势和军情作出错误判断(实则中匈奴诱兵之计),不听娄敬的极力劝阻,亲自带兵挺一进;深入敌方腹地,结果被匈奴围困在白登(白登是平城附近的一个小城。
平城即今山西省大同市。
此役又称“白登之围”或“平城之围”),幸亏用陈平密计(其计不详)才能脱离危险。
刘邦班师回到广武(今山西省代县西南陽明堡镇),立即释放关押在那里的娄敬,向他赔礼道歉,承认错误,并封娄敬两千户,升关内侯。
这样的度量,项羽就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