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策
秦攻赵长平
【提要】
“知彼知己、百战不殆”,聪明的人会识破他人的圈套,愚蠢的人掉进他人的圈套还不自知。
出谋划策时,掌握对方的计谋始终是第一位的。
【原文】
,齐、楚救之。
秦计曰:“齐、楚救赵,亲,则将退兵;不亲,则且遂攻之。”
赵无以食,请粟于齐,而齐不听。
周子谓齐王曰:“不如听之以却秦兵,不听则秦兵不却,是秦之计中,而齐、燕之计过矣。
且赵之于燕、齐,隐蔽也,犹齿之有唇也,唇亡则齿寒。
今日亡赵,则明日及齐、楚矣。
且夫救赵之务,宜若奉漏瓮,沃焦釜。
夫救赵,高义也;却秦兵,显名也。
义救亡赵,威却强秦兵,不务为此,而务一爱一粟,则为国计者过矣。”
【译文】
秦国攻打赵国的长平,齐、楚两国起兵救赵。
秦王盘算道:“如今齐、楚前来救赵,如果他们一团一结一致,寡人退兵未迟;假如他们一盘散沙,则乘势攻之。”
这时,赵军粮食告急,派人向齐国借粮,可是齐王不理睬。
谋臣周子对齐王说:“大王不如把粮米暂借赵国,让他击退秦兵,如果不加理睬,秦兵就会无所忌惮,不会退去。
这样,就正中了秦国的计策,而齐、燕就失策了。
而且赵对于燕、齐两国来说,正是御秦的天然屏障。
这正象牙齿跟嘴唇的关系,没有了嘴唇,牙齿就会感到寒冷。
今日赵国罹难,明日灭亡之祸就会降临到齐、楚身上。
因此救援赵国就好比捧着漏瓮、浇灭烧焦的锅一样,实在是十万火急。
再说救赵是一种高尚的国际义举,击退秦国,也可以张扬名声,不去显示正义张扬威名,却一味地吝啬粮食,这确实是战略决策的错误啊。”
【评析】
“唇亡齿寒”,这个成语实际上也是地缘政治学上的经典。
地缘上的互相依存、联盟抗暴是各国政治家的共识。
所以当今世界地域一性一组织非常的众多。
除了互利互助外,还能共同对付敌国。
而如果忽视了地缘上互相之间的利害关系,国家之间、朋友之间不互相帮助,那么你的邻国、亲朋的受损境况,就是明天你的景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