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静经
第十五章
真常之道,悟者自得。
得悟道者,常清静矣。
[字解]
见前
[章解]
真实不虚,常久不变的圣道,能够有悟性的人,自然会得着真意。
得能悟透道理的人,便能永久皈依清静,不生不死了。
[演说]
上章说到“常沉苦海,永失真道”。
老子惟恐苦海的众生,自暴自弃,自认不能修持,以致耽误了自己伟大的事业。
故此老子又说:“真常之道,悟者自得。
得悟道者,常清静矣”。
这章的“悟”字,很有意思。
不当知六祖慧能本不识文字,然而悟性的功夫,超乎世外。
无上妙道,顿然悟穿,承证圣业,故有肉身菩萨之称。
今之苦海众生,倘能真心悟道,顿生觉性,照穿尘缘,辨明真假,坚定信心,自然得着圣道的真滋味。
所以说别人千言万语,不知自己觉悟。
人所不能醒悟的原因,是着于万物,而生出来的许多障碍及牵缠。
当知红尘非家乡,肉身非吾体,石火电光,转瞬即化,一一团一 真性无处寄托。
空自飘泊尘寰,流浪生死,随波逐流,愈趋愈下,不但有负上帝的盼望,与仙佛济世的苦心,而且是泯灭了自己的根基缘份,耽误自己九玄七祖。
当今天道普渡之时,确是万载难逢的好机会。
若轻轻错过,岂不可惜。
当知“日月逝矣,岁不吾与”。
佳期无多,绝不我候。
细心参悟,方知俺一片济世的苦衷,真是不容易呢!
诗曰
悟性穷源体真空 常依清静妙道凝
感应通达一心印 智慧照遍万卷经
能脱尘俗无人我 得证涅槃了死生
克己成一人 兼天下 发大愿心渡蕴灵
结 语
老子的慈怀远大,关念着世界众生,作《道德》振耳启瞆。
作《感应》讲明因果,作《清静》指点玄机。
真是因人发教,无微不至。
这番济世的苦衷,真是以泰山之高,沦海之深,都不能比喻尽的。
按历代以来,每次倒装降世的神妙,人莫能测,故孔子曾有“犹龙之叹”。
《清静》的真意,也就是佛家所说的“无余涅槃”,儒家所说的“达于至善之地”。
老子愿人人皈清静,不再受污浊的沾染。
所以首先就倡导本来清静之说。
始从大道无形,无情,无名,直至降本流末生出万物来。
惟恐迷人失根忘本,故此又说到“清者浊之源,动者静之基,人能常清静,天地悉皆归”。
这就是让人知本的意思。
因为明本方能返本,知根始可归根。
又说到人神人心,本来也是好清静的,不过受了一切物欲的引诱,才惹得不安静了。
欲使皈依,还须从根本治疗,才能得到效果,所以必须澄心遣欲才能行呢。
然而怎样才能做到澄心遣欲的功夫呢?须把身、心、物,都看空了万可。
但是老子又恐学道的人,趋入于顽空之境,所以又说“真常应物,真常得性”的道理。
又恐独善己身,不能兼善天下。
故老子又说:“虽名得道,实无所得,为化众生,名为得道”。
由此看来必须推己及人,方能达于至善。
又说:“能悟之者,可传圣道”。
这正是给后人开门引线呢。
今多少愚人,仍然墨守旧法,终日参禅打坐,妄想超生,不体老子的遗言。
咳!睹此执迷不悟的人们,只有付之一叹而已!再看老子说的“争”字“德”字,都是含有很深的意思。
为人若是空空得道,不能抛弃假相,妄起争夺,则必不能建功立德,终久不能归本达源,亦不能明道德的真意。
值此皇天悲悯。
普及众生。
然而倘有不求真道者,实乃堪怜堪叹。
远隔尘缘,灵根自昧,夙世尘劳何日可了?故而佛曾有云:“心未调伏,何能往生”?耶稣有云“身背着罪,不能回天国”。
众生如此迷昧,难免轮回转变,流浪生死。
老子又恐慕道者信心不坚,知难而退,望洋而返。
复又再三叮嘱,说是“真常之道,悟者自得,得悟道者,自然可以皈依清静,不生不死了”。
按此清静一经,不但是修道之至宝,也是治世之秘决。
三教圣人,都是出世兼入世,明体而达用的。
世人多有误解偏论。
究其实在,还不是一己之见吗?此清静一书,本来天衣无缝,浑然一体,由一本散于万殊,复由万殊归于一本,何有章次之分。
今时解成十五章,也就是开一方便之门,便于阅读的意思。
我很希望持读此书的人,要深体老子的衷心,实行老子的衷言,即便老子在天之灵,也会向你点头微笑的。
太上老君赞
无为妙道 包罗天地 清静一经 尽载真意
岁月来往 古今传递 堪叹众生 鲜知妙谛
自心真如 独释其秘 兹尔缘深 休自暴弃
得善服膺 践行竭力 成就正果 绵绵永继
清静经原文 清静经译文,清静经翻译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第八章 第九章 第十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