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思录
原文 卷三·致知
卷三·致知
1、伊川先生答朱长文书曰:心通乎道,然后能辨是非,如持权衡以较轻重,孟子所谓"知言"是也。
心不通乎道,而较古人之是非,犹不持权衡而酌轻重。
竭其目力,劳其心智,虽使时中,亦古人所谓"亿则屡中",君子不贵也。
2、伊川先生答门人曰:孔孟之门,岂皆贤人,固多众人。
以众人观圣贤,弗识者多矣!惟其不敢信己而信其师,是故求而后得。
今诸君于颐言才不合则置不复思,所以终异也。
不可便放下,更且思之,致知之方也。
3、伊川先生答横渠先生曰:所论大概,有苦心极力之象,而无宽裕一温一厚之气。
非明睿所照,而考索至此,故意屡偏,而言多窒,小出入时有之。
更愿完养思虑,涵泳义理,他日自当条畅。
4、欲知得与不得,于心气上验之。
思虑有得,心气劳耗者,实未得也,强揣度耳。
尝有人言,比因学道,思虑心虚曰:人之血气,固有虚实。
疾病之来,圣贤所不免。
然未闻自古圣贤,因学而致心疾者。
5、今日杂信鬼怪异说者,只是不先烛理。
若于事上一一理会,则有甚尽期。
须只于学上理会。
6、学原于思。
7、所谓"日月至焉",与久而不息者,所见规模虽略相似,其意味气象迥别。
须潜心默识,玩索久之,庶几自得。
学者不学圣人则已,欲学之,须熟玩味圣人之气象,不可只于名上理会。
如此只是讲论文字。
8、问:忠信进德之事,固可勉强,然致知甚难。
伊川先生曰:学者固当勉强,然须是知了方行得。
若不知只是觑却尧,学他行一事。
无尧许多聪明睿智,怎生得如他动容周旋中礼?如子所言,是笃信而固守之,非固有之也。
未致知,便欲诚意,是躐等也。
勉强行者,安能持久?除非烛理明,自然乐循理。
一性一本善,循理而行,是顺理事,本亦不难,但为人不知,旋安排著,便道难也。
知有多少般数,煞有深浅。
学者须是真知,才知得是,便泰然行将去也。
某年二十时,解释经义,与今无异,然思今日觉得意味与少时自别。
9、凡一物上有一理,须是穷致其理。
穷理亦多端,或读书讲明义理,或论古今人物,别其是非,或应接事物而处其当,皆穷理也。
或问:格物须物物格之,还只格一物而万理皆知?曰:怎得便会贯通?若只格一物便通众理,虽颜子亦不敢如此道。
须是今日格一件,明日又格一件。
积一习一既多,然后脱然自有贯通处。
10、思曰睿,思虑久后,睿自然生。
若于一事上思未得,且别换一事思之不可专守著这一事。
盖人之知识,于这里蔽著,虽强思亦不通也。
11、问:人有志于学,然知识蔽固,力量不至,则如之何?曰:只是致知,若知识明,则力量自进。
12、问:观物察己,还因见物反求诸身否?曰:不必如此说。
物我一理,才明彼,即晓此,此合内外之道也。
又问:致知先求诸四端,如何?曰:求之一性一情,固是切于身,然一草一木皆有理,须是察。
13、"思曰睿,睿作圣。
"致思如掘井,初有浑水,久后稍引动得清者出来。
人思虑始皆溷浊,久自明快。
14、问:如何是近思?曰:以类而推。
15、学者先要会疑。
16、横渠先生答范巽之曰:所访物怪神一奸一,此非难语,顾语未必信耳。
孟子所论"知一性一知天",学至于知天,则物所从出,当源源自见。
知所从出,则物之当有当无,莫不心谕,亦不待语而后知。
诸公所论,但守之不失,不为异端所劫,进进不已,则物怪不须辨,异端不必攻,不逾期年,吾道胜矣!若欲委之无穷,付之以不可知,则学为疑扰,知为物昏。
一交一来无间,卒无以自存,而溺于怪妄必矣。
17、子贡谓"夫子之言一性一与天道,不可得而闻",既言夫子之言,则是居常语之矣。
圣门学者"以仁为己任",不以苟知为得,必以了悟为闻,因有是说。
18、义理之学,亦须深沉方有造,非浅易轻浮之可得也。
19、学不能推究事理,只是心粗。
至如颜子未至于圣人处,犹是心粗。
20、博学于文者,只要得"一习一坎心亨"。
盖人经历险阻艰难,然后其心亨通。
21、义理有疑,则濯去旧见,以来新意。
心中有所开,即便札记,不思则还塞之矣。
更须得朋友之助。
一日间朋友论著,则一日间意思差别。
须日日如此讲论,久则自觉进也。
22、凡致思到说不得处,始复审思明辨,乃为善学也。
若告子则到说不得处遂已,更不复求。
23、伊川先生曰:凡看文字,先须晓其文义,然后可求其意。
未有文义不晓而见意者也。
24、学者要自得。
《六经》浩眇,乍来难尽晓。
且见得路径后,各自立得一个门庭,归而求之可矣。
25、凡解文字,但易其心,自见理。
理只是人理甚分明,如一条平坦底道路。
《诗》曰:"周道如砥,其直如矢。
"此之谓也。
或曰:圣人之言,恐不可以浅近看他。
曰:圣人之言,自有近处,自有深远处。
如近处怎生强要凿,教深远得?扬子曰:"圣人之言远如天,贤人之言近如地。
"颐与改之曰:圣人之言,其远如天,其近如地。
26、学者不泥文义者,又全背却远去。
理会文义者,又滞泥不通。
如子濯孺子为将之事,孟子只取其不背师之意,人须就上面理会事君之道如何也。
又如万章问舜完廪浚井事,孟子只答他大意,人须要理会浚井如何出得来,完廪又怎生下得来。
若此之学,徒费心力。
27、凡观书不可以相类泥其义。
不尔,则字字相梗。
当观其文势上下之意,如"充实之谓美",与《诗》之"美"不同。
28、问:莹中尝一爱一文中子:"或问学易,子曰:终日乾乾可也。
"此语最尽。
文王所以圣,亦只是个不已。
先生曰:凡说经义,如只管节节推上去,可知是尽。
夫"终日乾乾",未尽得易。
据此一句,只做得九三使。
若谓乾乾是不已,不已又是道,渐渐推去,自然是尽。
只是理不如此。
29、"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
"言道之体如此,这里须是自见得。
张绎曰:此便是无穷。
先生曰:固是道无穷,然怎生一个无穷,便道了得他?
30、今人不会读书。
如"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
使于四方,不能专对。
虽多,亦奚以为?"须是未读诗时,不达于政,不能专对。
既读诗后,便达于政,能专对四方,始是读诗。
"人而不为周南召南,其犹正墙面。
"须是未读诗时如面墙,到读了后便不面墙,方是有验。
大抵读书只此便是法。
如读《论语》,旧时未读,是这个人,及读了,后来又只是这个人,便是不曾读也。
31、凡看文字,如七年、一世、百年之事,皆当思其如何作为,乃有益。
32、凡解经,不同无害,但紧要处不可不同尔。
33、淳处到,问为学之方。
先生曰:公要知为学,须是读书。
书不必多看,要知其约。
多看而不知其约,书肆耳。
颐缘少时读书贪多,如今多忘了。
须是将圣人言语玩味,入心记著,然后力去行之,自有所得。
34、初学入德之门,无如《大学》,其他莫如《语》《孟》。
35、学者先须读《论》《孟》。
穷得《论》《孟》,自有要约处,以此观他经甚省力。
《论》《孟》如丈尺衡量相似,以此去量度事物,自然见得长短轻重。
36、读《论语》者,但将诸弟子问处,便作己问。
将圣人答处,便作今日耳闻,自然有得。
若能于《论》《孟》中深求玩味,将来涵养成,甚生气质。
37、凡看《语》《孟》,且须熟读玩味,将圣人之言语切己,不可只作一场话说。
人只看得此二书切己,终身尽多也。
38、《论语》有读了后全无事者,有读了后其中得一两句喜者,有读了后知好之者,有读了后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者。
39、学者当以《论语》《孟子》为本。
《论语》《孟子》既治,则《六经》可不治而明矣。
读书者,当观圣人所以作经之意,与圣人所以用心,与圣人所以至圣人。
而吾之所以未至者,所以未得者,句句而求之,昼诵而味之,中夜而思之。
平其心,易其气,阙其疑,则圣人之意见矣。
40、读《论语》《孟子》而不知道,所谓"虽多,亦奚以为?"
41、《论语》《孟子》只剩读著,便自意足。
学者须是玩味。
若以语言解著,意便不足。
某始作此二书文字,既而思之,又似剩。
只有写先儒错会处,却待与整理过。
42、问:且将《语》《孟》紧要处看,如何?伊川曰:固是好,然若有得,终不浃洽。
盖吾道非如释氏,一见了便从空寂去。
43、"兴于诗"者,吟咏一性一情,涵畅道德之中而歆动之,有"吾与点"之气象。
44、谢显道云:明道先生善言诗,他又浑不曾章解句释,但优游玩味,吟哦上下,便使人有得处。
"瞻彼日月,悠悠我思。
道之云远,曷云能来?"思之切矣。
终曰:"百尔君子,不知德行。
不忮不求,何用不臧?"归于正也。
45、明道先生曰:学者不可以不看诗,看诗便使人长一格价。
46、"不以文害辞"。
文,文字之文。
举一字则是文,成句是辞。
诗为解一字不行,却迁就他。
如说"有周不显",自是作文当如此。
47、看书须要见二帝三王之道。
如二典,即求尧所以治民,舜所以事君。
48、中庸之书,是孔门传授,成于子思、孟子。
其书虽是杂记,更不分一精一粗,一衮说了。
今人语道,多说高,便遗却卑。
说本,便遗却末。
49、伊川先生《易传·序》曰:易,变异也,随时变异以从道也。
其为书也广大悉备,将以顺一性一命之理,通幽明之故,尽事物之情,而示开物成物之道也。
圣人之忧患后世,可谓至矣。
去古虽远,遗经尚存。
然而前儒失意以传言,后学诵言而忘味。
自秦而下,盖无传矣。
予生千载之后,悼斯文之湮晦,将俾后人沿流而求源,此传所以作也。
"易有圣人之道四焉:以言者尚其辞,以动者尚其变,以制器者尚其象,以卜筮者尚其占。
"吉凶消长之理,进退存亡之道,备于辞。
推辞考卦,可以知变,象与占在其中矣。
"君子居则观其象而玩其辞,动则观其变而玩其占。
"得于辞,不达其意者有矣,未有不得于辞而能通其意者。
至微者,理也。
至著者,象也。
体用一源,显微无间。
"观会通以行其典礼",则辞无所不备。
故善学者求言必自近,易于近者,非知言者也。
予所传者辞也,由辞以得意,则在乎人焉。
50、伊川先生答张闳中书曰:易传未传,自量一精一力未衰,尚觊有少进尔。
来书云:"易之义,本起于数。
"谓义起于数则非也。
有理而后有象,有象而后有数。
易因象以明理,由象以知数,得其义则象数在其中矣。
必欲穷象之隐微,尽数之毫忽,乃寻流逐末。
数家之所尚,非儒者之所务也。
51、知时识势,学易之大方也。
52、大畜初二,乾体刚健,而不足以进。
四五一陰一柔而能止。
时之盛衰,势之强弱,学易者所宜深识也。
53、诸卦二五,虽不当位,多以中为美。
三四虽当位,或以不中为过。
中常重于正也,盖中则不违于正,正不必中也。
天下之理末善于中,于九二六五可见。
54、问:一胡一先生解九四作太子,恐不是卦义。
先生云:亦不妨,只看如何用,当储贰则做储贰使。
九四近君,便作储贰,亦不害。
但不要拘一。
若执一事,则三百八十四卦,只作得三百八十四件事便休了。
55、看易且要知时。
凡六爻人人有用,圣人自有圣人用,贤人自有贤人用,众人自有众人用,学者自有学者用。
君有君用,臣有臣用,无所不通。
因问坤卦是臣之事,人君有用处否,先生曰:是何无用?如"厚德载物",人君安可不用?
56、易中只是言反复往来上下。
57、作易自天地幽明,至于昆虫草木微物。
58、今时人看易,皆不识得易是何物,只就上穿凿。
若念得不熟,与上添一德,亦不觉多。
就上减一德,亦不觉少。
譬如不识此兀子,若减一只脚,亦不知是少。
若添一只,亦不知是多。
若识,则自添减不得也。
59、游定夫问伊川"一陰一陽一不测之谓神",伊川曰:贤是疑了问?是拣难底问?
60、伊川以《易传》示门人曰:只说得七分,后人更须自体究。
61、伊川先生《春秋传·序》曰:天之生民,必有出类之才,起而君长之。
治之而争夺息,导之而生养遂,教之而伦理明,然后人道立,天道成,地道平。
二帝而上,圣贤世出,随时有作。
顺乎风气之宜,不先天以开人,各因时而立政。
暨乎三王迭兴,三重既备,子丑寅之建正,忠质文之更尚,人道备矣,天运周矣。
圣王既不复作,有天下者,随欲仿古之迹,亦私意妄为而已。
事之缪,秦至以建亥为正;道之悖,汉专以智力持世。
岂复知先王之道也?夫子当周之末,以圣人不复作也,顺天应时之治不复有也,于是作《春秋》为百王不易之大法。
所谓"考诸三王而不谬,建诸天地而不悖,质著鬼神而无疑,百世以俟圣人而不惑"者也。
先儒之传曰:"游夏不能赞一辞。
"辞不待赞也,言不能与于斯耳。
斯道也,惟颜子尝闻之矣。
"行夏之时,乘殷之辂,服周之冕,乐则韶舞。
"此其准的也。
后世以史视春秋,谓褒善贬恶而已。
至于经世之大法,则不知也。
春秋大义数十,其义虽大,炳如日星,乃易见也。
惟其微辞隐义,时措从宜者为难知也。
或抑或纵,或与或夺,或进或退,或微或显,而得乎义理之安,文质之中,宽猛之宜,是非之公,乃制事之权衡,揆道之模范也。
夫观百物然后识化工之神,聚众材然后知作室之用。
于一事一义而欲窥圣人之用心,非上智不能也。
故学《春秋》者,必优游涵泳,默识心通,然后能造其微也。
后王知《春秋》之义,则虽德非禹汤,尚可以法三代之治,自秦而下,其学不传。
予悼夫圣人之志不明于后世也,故作传以明之。
俾后之人,通其文而求其义,得其意而法其用,则三代可复也。
是传也,虽未能极圣人之蕴奥,庶几学者得其门而入矣。
62、诗书载道之文,春秋圣人之用。
诗书如药方,春秋如用一药治病。
圣人之用,全在此书,所谓"不如载之行一事,深切著明"者也。
有重叠言者,如征伐盟会之类。
盖欲成书,势须如此。
不可事事各求异义,但一字有异,或上下文异,则义须别。
63、《五经》之有《春秋》,犹法律之有断例也。
律令唯言其法,至于断例,则始见其法之用也。
64、学《春秋》亦善。
一句是一事,是非便见于此。
此亦穷理之要。
然他经岂不可以穷理?但他经论其义,《春秋》因其行一事是非较著,故穷理为要。
尝语学者,且先读《论语》《孟子》,更读一经,然后看《春秋》。
先识得个义理,方可看《春秋》。
《春秋》以何为准?无如《中庸》。
欲知《中庸》,无如"权",须是时而为中。
若以手足胼胝,闭户不出,二者之间取中,便不是中。
若当手足胼胝,则于此为中。
当闭户不出,则于此为中。
权之为言,秤锤之义也。
何物为权?义也,时也。
只是说得到义,义以上更难说,在人自看如何。
65、《春秋》传为按,经为断。
66、凡读史不徒要记事迹,须要识其治乱安危兴废存亡之理。
且如读《高帝纪》,便须识得汉家四百年终始治乱当如何。
是亦学也。
67、先生每读史,到一半,便掩卷思量,料其成败,然后却看。
有不合处,又更一精一思。
其间多有幸而成,不幸而败。
今人只见成者便以为是,败者便以为非。
不知成者煞有不是,败者煞有是底。
68、读史须见圣贤所存治乱之机,贤人君子出处进退,便是格物。
6一9、元祐中,客有见伊川者,几案间无他书,惟印行《唐鉴》一部。
先生曰:近方见此书,三代以后无此议论。
70、横渠先生曰:序卦不可谓非圣人之緼。
今欲安置一物,犹求审处,况圣人之于易?其间虽无极至一精一义,大概皆有意思。
观圣人之书,须遍布细密如是。
大匠岂以一斧可知哉!
71、天官之职,须襟怀洪大,方得看。
盖其规模至大,若不得此心,欲事事上致曲穷究,凑合此心如是之大,必不能得也。
释氏锱铢天地,可谓至大,然不尝为大,则为事不得。
若畀之一钱,则必乱矣。
又曰:太宰之职难看。
盖无许大心胸包罗,记得此,复忘彼。
其混混天下之事,当如捕龙蛇搏虎豹,用心力看方可。
其他五官便易看,止一职也。
72、古人能知诗者惟孟子,为其以意逆志也。
夫诗人之志至平易,不必为艰险求之。
今以艰险求诗,则已丧其本心,何由见诗人之志?
73、《尚书》难看,盖难得胸臆如此之大。
只欲解义,则无难也。
74、读书少,则无由考校得一精一义。
盖书以维持此心,一时放下,则一时德一性一有懈。
读书则此心常在,不读书则终看义理不见。
75、书须成诵。
一精一思多在夜中,或静坐得之。
不记则思不起。
但贯通得大原后,书亦易记。
所以观书者,释己之疑,明己之未达。
每见每知新益,则学进矣。
于不疑处有疑,方是进矣。
76、《六经》须循环理会。
义理尽无穷,待自家长得一格,则又见得别。
77、如《中庸》文字辈,直须句句理会过,使其言互相发明。
78、《春秋》之书,在古无有,乃仲尼自作。
惟孟子能知之。
非理明义一精一,殆未可学。
先儒未及此而治之,故其说多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