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库全书总目提要
卷一百三十七·子部四十七○类书类存目一
△《圣贤群辅录》·二卷(山东巡抚采进本)
一名《四八目》,旧附载《陶潜集》中。
唐、宋以来相沿引用,承讹踵谬,莫悟其非。
迩以编录遗书,始蒙睿鉴高深,断为伪托。
臣等仰承圣训,详悉推求,乃知今本潜集为北齐仆射阳休之编。
休之序录称其集先有两本,一本六卷,排比颠乱,兼复阙少。
萧统所撰八卷,又少《五孝传》及《四八目》。
今录统所阙并序目等合为十卷,是《五孝传》及《四八目》实休之所增,萧统旧本无是也。
统序称深爱其文,故加搜校,则八卷以外不应更有佚篇,其为晚出伪书,已无疑义。
且集中与子俨等疏称子夏为孔子四友,而此录四友乃为颜回、子贡、子路、子张。
又《五孝传》引孝乎惟孝友于兄弟之文,句读尚从包咸注,知未见古文《尚书》。
而此录四岳一条,乃引孔安国传,其出两手,尤自显然。
至书以《圣贤群辅》为名,而鲁三桓、郑七穆、晋六卿、魏四友以及仕莽之唐林、唐遵,叛晋之王敦,并列简编,名实相迕,理乖风教,亦决非潜之所为。
昔宋庠校正斯集,仅知八儒三墨二条为後人所窜入,而全书之赝,竟不能明。
潜之受诬,已逾千载,今逢右文圣世,得以辨别而表章之,使白璧无瑕,流光奕叶,是亦潜之至幸矣。
△《锦带》·一卷(两江总督采进本)
旧本题梁昭明太子萧统撰,陈振孙《书录解题》又云梁元帝撰。
比事俪语,在法帖中《章草》、《月仪》之类。
详其每篇自叙之词,皆山林之语,非帝胄所宜言,且词气不类六朝,亦复不类唐格,疑宋人案月令集为骈句,以备笺启之用,後来附会,题为统作耳。
今刻本《昭明集》中亦有之,题曰十二月启,然《昭明集》乃後人所辑,非其原本,未可据以为信也。
△《锦带补注》·一卷(浙江范懋柱家天一阁藏本)
旧本题宋杜开撰。
其本较明人所刻多前序一篇,不著撰人名氏。
词旨颇鄙,注文尤谬,又出师古注杜诗之下。
如开卷注昭明太子四字曰,姓萧,名普,字子施,昭明者,号也。
殆目未睹史书者。
其他所引《论语》德不孤必有邻君子以文会友,诗中心藏之何日忘之等数条,为有根据。
馀则无一不出杜撰。
疑亦妄人依托也。
△《岁华纪丽》·四卷(内府藏本)
旧本题唐韩鄂撰。
考《唐书·宰相世系表》,载韩休之弟殿中丞倩,倩之子河南兵曹参军涤,鄂乃涤之曾孙也。
其书以四时节候分门隶事,各编为骈句,略如《北堂书钞》、《六帖》之体。
《唐志》、《宋志》皆列其名,陈振孙《书录解题》亦载之,然久无传本。
此本为胡震亨秘册函中所刻,毛晋收其残版,以入《津逮秘书》者。
震亨跋称得之郑晓家,王士祯《居易录》以为即震亨伪造。
案钱曾《读书敏求记》云,《岁华纪丽》旧抄,卷终阙字数行,又失去末叶。
後见章邱李中麓藏宋刻本,脱落正同。
是此书确出宋本,不由震亨之依托。
然《书录解题》称其采经史子传岁时事,类聚而以俪句间之,此本乃全作俪句,已不相合。
又俪句拙陋殊甚,所引书不过数十种,而割裂往往不成文句。
且《杜阳杂编》,苏鹗所作。
鹗、僖宗光启中进士,已届唐末。
《摭言》,王定保所作。
定保,昭宗光化三年进士,已入五代。
鄂安得引二人之书?至中引《四时纂要》一条,考之《唐志》,是书即鄂所作。
鄂又何至自引己作?况鄂既唐人,不应称唐玄宗及唐时,均属疑窦。
曾所云云,正未可据为定论也。
△《标题补注蒙求》·三卷(浙江鲍士恭家藏本)
晋李瀚撰,宋徐子光注。
《书录解题》、《宋史·艺文志》皆作八卷。
今所行者凡二本,一本二卷,乃子光之原注,已著於录。
此本又分三卷,凡子光注中陈振孙所谓兼及他人事者,皆为删去,而每句之下俱有评识二字,如好贤、循吏、孝义、廉介之类,即所谓标题。
盖坊刻改窜之本,不足取也。
△《文选双字类要》·三卷(浙江汪启淑家藏本)
旧本题宋苏易简撰。
易简有《文房四谱》,已著录,是编取《文选》中藻丽之语,分类纂辑。
其中语出经史,偶为汉以来词赋采用者,亦即以采用之篇,注为出典。
易简名臣,不应荒陋至此。
陆游《老学笔记》称宋初崇尚《文选》,草必称王孙,梅必称驿使,月必称望舒,山水必称清晖,方为合格。
疑其时科举之徒辑为此书,托易简之名以行也。
△《类要》·一百卷(浙江范懋柱家天一阁藏本)
宋晏殊撰。
殊字同叔,抚州临川人。
景德初,张知白以神童荐,赐同进士出身,擢秘书省正字。
官至集贤殿学士,同平章事,兼枢密使。
卒谥元献。
事迹具《宋史》本传。
是编乃所作类事之书,体例略如《北堂书钞》,白氏《六帖》,而详赡则过之。
叶梦得《避暑录话》称殊生平未尝弃一纸,虽封皮亦十百为沓。
每读书得一故事,则批一封皮。
後批门类,命书吏传写,即今《类要》也。
故所载皆从原书采掇。
不似他类书互相剽窃,辗转传讹。
然自宋代所传名目,卷帙已多互异。
欧阳修作殊神道碑,称类集古今为集选二百卷,曾巩作序则称上中下帙七十四篇,惟《宋史·本传》称一百卷,与今本合。
据其四世孙知雅州袤进书原表,则南渡後已多阙佚,袤续加编录,於开禧二年上进。
故今书中有於篇目下题四世孙袤补阙者,皆袤所增,非殊之旧矣。
自明以来,传本甚罕,惟浙江范氏天一阁所藏尚从宋本抄存,而中间残阙至四十三卷。
别有两淮所进本,仅存三十七卷,门类次序,尤多颠倒,且传写相沿,讹谬脱落,甚至不可句读。
盖与《太平御览》同为宋代类书之善本,而其不可校正则较《御览》为更甚,故今惟附存其目焉。
△《春秋经传类对赋》·一卷(两江总督采进本)
宋徐晋卿撰。
晋卿里贯未详。
自署称将仕郎秘书省校书郎,亦不知其始末也。
《左传》文繁词缛,学者往往纬以俪语,取便记诵。
见於《宋史·艺文志》者有崔等十馀家,今并亡佚。
惟此赋尚存,凡一百五十韵,一万五千言。
属对虽工,而无当於义理,其徵引亦多舛漏。
前有皇三年自序云,首尾贯串十得八九,殊未然也。
国朝高士奇尝为之注,《通志堂经解》亦收之。
末有元至大戊申长沙区斗英一跋,称江阴路总管太原赵嘉山得善本,授郡庠,俾锓梓云。
△《文选类林》·十八卷(浙江范懋柱家天一阁藏本)
旧本题宋刘撰。
字贡父,新喻人,敞之弟也。
与敞同举庆历六年进士。
历官秘书少监,出知蔡州,後终於中书舍人。
事迹具《宋史·本传》。
是编取《文选》字句可供词赋之用者,分门标目,共五百四十九类。
然兄弟以文章学问与欧阳修、苏轼诸人驰骋上下,未必为此之学,疑亦南宋时业词科者所依托也。
△《记室新书》·七十卷(两江总督采进本)
旧本题宋方龟年编。
龟年,莆田人。
景元年进士,官至屯田郎中。
《宋史·艺文志》事类门,载方龟年《群书新语》十一卷。
《福建通志》亦载之,作十卷。
均无《记室新书》之名。
考世传抄本《翰苑新书》,有明沔阳陈文烛序,谓是宋人书,抄自秘阁者。
无撰人姓氏,凡分四集。
其别集十二卷,即此书之前十二卷。
其前集七十卷,此书割去前十二卷,以十三卷以下五十八卷续别集後,仍足七十卷之数。
盖坊贾得残阙《翰苑新书》,并两集为一集,改此名以售欺也。
△《别本实宾录》·一卷(浙江范懋柱家天一阁藏本)
不著编辑者名氏。
卷首题曰《苏台翁录》,末志正德五年五月望後苏台翁录於西阁湾南之垂楼,时年七十有七,盖明人抄本也。
核其所载,即节录宋马永《易实宾录》,非所自才,亦非完书。
今马氏原本已於《永乐大典》内编次成帙,此为弃馀矣。
△《诗律武库前後集》·三十卷(江苏巡抚采进本)
旧本题宋吕祖谦编,与历代制度详说皆祖谦年谱所不载。
然历代制度详说具有条理,且刊自元人,亦有所授受,此书则徵引故实,大抵习见之事,在类书中最为浅陋,断非祖谦之所为,殆後人依托也。
△《补侍儿小名录》·一卷(内府藏本)
宋王钅至撰。
钅至字性之,汝阴人,自称汝阴老民。
绍兴初,以荐,诏视秩史官,给札奏御,为枢密院编修官。
是书前有题词云,以续洪适之书。
考王《野客丛书》,谓洪驹父作《侍儿小名录》,或者又作《续侍儿录》,则是洪刍非洪适。
然考《侍儿小名录拾遗》,称少蓬洪公则作适为是,或王偶误记欤?钅至本博洽,而此书所采,猥鄙殊甚。
钱希言《戏瑕》曰,汝阴王钅至著《补侍儿小名录》,杂出不伦,所引《霍小玉传》媒氏鲍十一娘一段,殊与侍儿小名无当。
又载《李文公集》禽滑厘问於子墨子,叔曰无恒,侄女曰数奇,妾曰善佞,皆寓言也。
王丞相妾雷尚书,是嘲戏之词,何预小名故事,其抉摘颇当。
今观其书,如《左传》萧同叔子,杜预之注甚明。
唐进士段何一条,髻半髻,乃言其装饰,均非小名。
至唐人多呼婢为小玉,故元微之悼亡诗有小玉上床铺夜衾句。
窦果一条,以小玉惊人踏破裙句,竟为小名,亦殊舛误,尚不止希言之所诋矣。
△《姬侍类偶》·二卷(浙江吴玉墀家藏本)
宋周守忠撰。
守忠有《养生杂纂》,已著录。
是书成於嘉定庚辰。
有朝奉大夫郑域中序,及守忠自序。
其意仿《侍儿小名录》,其体则以四言隔句用韵,如李瀚之《蒙求》。
凡八十有八联,通附见注中者,共一百八十二人。
其文属对既拙,又多漏略,大抵以《太平广记》为稿本,而《广记》中春条、金之类,乃遗不载。
亦兼采各家诗集,而《杜牧集》中收张好好定子而遗其特作大篇之杜秋,《白居易集》收樊素小蛮、紫绡、红绡诸人而遗其最所赏鉴之都子,以至《文选》、《玉台新咏》本非僻书而奏弹刘整文中之绿草、汝南王所歌之刘碧玉亦都失载,所注或有原委,或无始末,繁简尤为失当,可谓简陋之极。
域中序尤极荒谬。
如谓《诗》有媵,《记》有妾,《礼》有嫔,《春秋》有吉,以《记》与《礼》分为二书,已为盲说,所谓《春秋》有吉者,更不知为何语。
殆见他书引《左传》燕吉梦兰之事而影响剿说也。
非是人不序是书,其斯为各从其类欤。
△《璧水群英待问会元选要》·八十二卷(浙江巡抚采进本)
宋建安刘达可编,元华亭沈子淮选。
宁州查仲孺、吴江徐珩批点。
俱不知何许人。
盖麻沙书坊本也。
其书为太学诸生答策而设,故有《璧水群英待问》之名,分十六门,每门之外分二例。
一曰名流举业,又分立意发端、稽古伟议、法祖嘉猷、时文警段、绮语骈珠、当今猷策、生意收结等七子目。
二曰故事源流,又分《经传格言》、《皇朝典章》、《历代事实》、《先正建议》、《文集菁华》等五子目。
大抵当日时文活套,不足以资考证。
前有淳乙巳建安陈子和序,亦极俚陋。
南宋待太学之礼最重,而当时相率诵习者乃此剽窃腐烂之书,其亦大非养士之意矣。
△《翰墨大全》·一百二十五卷(两淮盐政采进本)
宋刘应李撰。
应李自称乡贡进士,其里籍未详。
是书仿祝穆《事文类聚》之例,分二十五门。
采摭颇博,而春驳亦甚。
下至对联套语,皆纷纷阑人,尤为秽琐。
△《四六膏馥》·七卷(永乐大典本)
旧本题宋杨万里撰。
其书割裂诸家四六字句,分类编次,以备ㄎ扯。
其曰膏馥者,盖取元稹作杜甫墓志铭残膏剩馥,沾溉无穷语也。
然万里一代词宗,谬陋不应至此,此必坊贾托名耳。
△《两汉蒙求》·十一卷(永乐大典本)
宋刘班撰。
班字希范,吴兴人。
仕至同知三省枢密院事。
是书仿唐李瀚《蒙求》之体,取两汉之事,以韵语括之。
取便乡塾之诵习,於史学无所发明。
△《续补侍儿小名录》·一卷(内府藏本)
宋温豫撰。
豫字彦几,晋阳人。
豫以王钅至所补《侍儿小名录》犹未详备,乃续补此书,凡二十九事。
其中成风一条,是谥非名。
至《北梦琐言》所载之归秦,乃沈询之奴名,非其妾名。
豫改增嬖妾二字,其谬甚矣。
△《侍儿小名录拾遗》·一卷(内府藏本)
旧本题宋晋阳张邦几撰。
前有邦几自序曰,少蓬洪公作《侍儿小名录》,好事者多传焉。
王性之《补录》一卷,意语尽矣。
余友温彦几复得一卷以授余,曰他日观书有可采录之,乃作《拾遗》,与晁公武《读书志》合。
然公武称旧本但题朋溪先生,不著名氏,又称或云董彦远家子弟为之。
彦远乃董之字,其子弟则不知为谁。
此本为明商所刊,独题为邦几,不知何据。
考刻《稗海》,此书与张邦基《墨庄漫录》相连,岂因彼而误作邦墓,又讹基为几耶?钱希言《戏瑕引》作张邦畿,则愈讹愈远矣。
《读书志》谓此书多用古字,今不尽然,盖後人所改。
所载不甚简择,如江莲、王魁二事皆猥鄙不足道;又如大乔、小乔乃孙策、周瑜之妻,以为侍儿,尤舛谬也。
△《野服考》·一卷(编修程晋芳家藏本)
宋方凤撰。
凤一名景山,字韶卿,浦阳人。
宋末授容州文学。
国亡不仕,放浪山泽间,与谢翱、吴思齐友善。
此书摭取经史及说部所记野服之制,自台笠缁撮以下凡十六条。
殆自托於宋之逸民,故作此以见志欤。
△《群书类句》·二十七卷(永乐大典本)
宋詹光大撰。
光大始末未详。
其书以场屋之中每艰於属对,因每句必求其偶,亦乡塾剽窃之学。
前有蔡公亮序,乃谓此书凡一千五百馀门,字字编珠,联联合璧。
世间无书则已,有则必见於此书;无对则已,有则必萃於其类。
经史之格言,文史之精语,包罗铺叙,无一遗弃者云云。
其推许殊过当也。
△《古今诗材》·八卷(永乐大典本)
宋萧元登撰。
元登爵里未详。
是书取唐、宋人诗分类编辑,或录全篇,或割取一二联及数句,惟绝句则多全载。
间有评注,皆杂取诸家诗话而稍参以己意。
取供剽窃,无所别裁,又出《诗律武库》之下矣。
△《十二先生诗宗集韵》·二十卷(两淮盐政采进本)
宋裴良甫编。
案赵希弁《读书附志》曰,《十二先生诗宗集韵》二十卷,裴良甫师圣编杜甫、李白、高适、韩愈、柳宗元、孟郊、欧阳修、曾巩、苏轼、王安石、黄庭坚、陈师道之诗韵,所言与此书悉合。
卷末有淦川宋季用校正字。
书中殷改欣,桓改欢,用宋礼部韵标目,盖犹旧本。
然采摘诗句,依韵分载,颠倒割裂,又削去原题,使览者茫然,殊无义例,不足取也。
△《玉海纂》·二十二卷(内府藏本)
明刘鸿训编。
鸿训字默成,长山人。
万历癸丑进士,官至文渊阁大学士。
事迹具《明史》本传。
是编以王应麟《玉海》卷帙浩繁,因节录其要语,部分悉依原目,惟全删其《词学指南》一类。
《词学指南》专为当时词科而设,删之亦可,至其全书,正以典核详赡为长。
《鸿训》删存十之一二,遂变为记诵剽窃之本,非著书之初指矣。
△《训女蒙求》·一卷(永乐大典本)
宋徐伯益撰。
伯益爵里未详。
是书仿李瀚《蒙求》之体,类集妇女事迹,为四言韵语以括之。
皆习见之词,无足采录。
△《经学队仗》·三卷(两江总督采进本)
旧本题朱景元撰。
景元不知何时人。
考晁公武《读书志》有唐太子谕德《朱景元集》。
然此书以道德、心性等字分类标目,而杂引经语以疏其义。
因词皆对偶,故以队仗为名。
实宋、元时科举策料,决非唐人之书,盖姓名偶同也。
△《八诗六帖》·二十九卷(永乐大典本)
旧本题宋王状元撰,而不著其名。
盖坊贾所为之赝本。
八诗者,李、杜、韩、柳、欧、王、苏、黄之诗。
六帖者,窃白居易之名也。
分类猥琐,摘句割裂。
如标悬高名三字为题,注曰安知天汉上,白日悬高名。
标动千古三字为题,注曰芳名动千古。
甚至标无穷二字为题,注曰清芳播无穷。
全书谬陋,大抵类此,真无一长可采也。
△《诸史偶论》·十卷(两淮盐政采进本)
旧本题进士柳州计宗道校。
考太学题名碑,弘治己未科进士有计宗道,马平人。
马平为柳州府属,盖即其人。
然自题曰校,则非其所著。
观书中所引史事,唐以前为多,五代仅桑维翰、敬翔诸人,寥寥数条,当为宋人作也。
书中分三十五门,一百九十七子目。
每目各引二事为案,或相似者,如孔光所奏削稿,戴胄亦所奏削稿之类,有相近而不同者,如刘行本置笏求退,周宣帝谢之。
褚遂良置笏求退,唐高宗命引出之之类;有相反者,如娄敬以舌得官,贺若弼以舌死之之类。
其体例在史评、类书之间。
盖以备程试答策之用者。
其持论迂阔,亦确出南宋人云。
△《裁纂类函》·一百六十卷(浙江汪启淑家藏本)
不著撰人名氏。
其书杂录《册府元龟》之文,而删易其篇目。
前有虞集序,称相台庐陵周宏道先生所著。
考道园《学古录》不载此文,所谓宏道先生亦无所考。
据其文意推之,盖周必大《平园集》外尚有著述八十馀种不传,奸黠书贾,因伪造此书,以依托求售。
既讹必大之字洪道为宏道,又以必大先世郑州人,而加相台二字於庐陵之上。
观其序词旨鄙俚,可资笑噱,正不足与辨真赝也。
△《万卷菁华前集》·八十卷、《後集》·八十卷、《续集》·三十四卷(浙江范懋柱家天一阁藏本)
不著撰人名氏,亦无序跋。
观其体例,盖宋人科举之书也。
前後集皆分一百七十门,每门又分子目。
一目之中首以名君事要,名臣事要,亦间有增入圣贤事要及君臣事要合编者。
次事括,则杂录也。
次譬喻,次反说譬喻,皆借事寓意之文,反说者皆反覆申明之论也。
次赋偶,次赋隔,皆摘录程试之句,赋偶者两句对,赋隔者四句对也。
续编冠以历代世系谱。
前二十二卷为帝王,次九卷为名臣,後三卷为圣贤,亦各以事实议论隶於诸人之下。
皆残之学,殊无可取。
△《三场通用引易活法》·九卷(永乐大典本)
不著撰人名氏。
盖南宋人取说《易》之词,分类排比,以备场屋之用者也。
其词虽皆解《易》,而其体则全为类书,不可复列之经类,故改隶子部焉。
△《启锦裳》·八卷(永乐大典本)
不著撰人名氏,亦不详时代。
其书以书泛词分类编次。
门目猥杂,字句庸腐,盖至陋之俗书。
然《永乐大典》全部收之,则犹元以前本矣。
△《启锦语》·七卷(永乐大典本)
不著撰人名氏,亦不详时代。
与《启锦裳》并载《永乐大典》中,其体例相同,其猥鄙亦如出一辙。
△《启渊海》·二卷(永乐大典本)
不著撰人名氏。
首载四六体式,次曰四六名对,次曰四六警对,次曰全篇式,次曰时令类。
又有起居、神、申诉、台照、候问、颂德、叙官、自叙诸式,亦俗书也。
△《聚课琼珠诗对》·九卷(永乐大典本)
不著撰人名氏,亦不详时代。
皆以浅俗对句分类编次。
每类之中又分一字、二字、三字、四字等目,盖村塾课蒙之作。
△《对属发蒙》·二卷(永乐大典本)
不著撰人名氏。
共八十一门,分类至为琐屑。
如节候门有云上数目下节候,如三春、三冬之类。
又云上虚字下节候,如新春、先春之类。
又云上节候下声色,如春光、春容之类。
在俗书之中,亦至下者也。
△《赋学剖蒙》·二卷(永乐大典本)
不著撰人名氏。
其书割裂旧文,分类编辑,字句陈因,更多牵凑。
其标目尤为鄙陋,如将字类、必字类之属,皆自为一门,是直剽窃之活套而已。
△《启青钱》·十八卷(永乐大典本)
不著撰人名氏。
所载手书正式,一曰具礼,二曰称呼,三曰叙别,四曰瞻仰,五曰即日,六曰时令,七曰伏惟,八曰燕居,九曰神相,十曰尊候,十一曰托庇,十二曰入事,十三曰未见,十四曰祝颂,十五曰不宣。
亦近日书柬活套之滥觞也。
△《敏求机要》·十六卷(编修汪如藻家藏本)
旧本题月梧刘实撰,凤梧刘茂实注。
而撰人於刘字之下实字之上空一字。
疑二人兄弟,本以实字连名,旧本模糊,传写者因於撰者之名空一字也。
前有自序,不著时代。
考书中历代帝王条,称宋自庚申至丙子三百一十七年止,不数、二王,知为元人所作。
书中尚往往称大宋,则宋遗民也。
其书以历代故实编为歌括,以便记诵。
卷一、二、三为历代帝王,卷四、五为历代圣贤群辅,卷六为称号相同,卷七为经书,卷八为诸子,卷九为史书,卷十为天文、律吕、节候,卷十一为地理、山泽,卷十二为官制沿革,卷十三为文武制度法禁,卷十四为纲常、德行、道艺,卷十五为人品、身体,卷十六为物产、服食、器用。
盖乡塾课蒙之本,然其考证颇不苟。
如五德之运篇中,称张仓水德说不主土德,贾谊尝推明公孙臣引黄龙见,从此汉运以土更,汉末方申火德说,赤伏符谶不虚设,东汉火德开中兴,蜀虽正统竟微绝云云。
於王莽、刘歆始以汉为火德之事,考之最明。
视《通鉴》误载淖方成语於成帝时即言火德者,转为精核,是亦寸有所长矣。
△《古赋题》·十卷、《後集》·五卷(永乐大典本)
旧本题天历己巳古雍刘氏翠岩家塾识。
盖元仁宗时所刊,其刘氏名字则不可考矣。
前有自序曰,宇宙间事物皆可赋,然群书不能遍观而历考也。
文场寸晷,未免有望洋之叹。
今於经史子集类纂赋题十卷,各疏本末其下,锓梓以行,又於庚午春续为後集五卷云云。
考宋礼部贡举条例,载出题必具其出处。
所列如周以宗强赋,则注曰,以周以同姓强固王室为韵,依次用,限三百六十字以上成。
又大书其後曰,出《史记》叙管蔡世家,曰周公主盟,太任十子,周以宗强,嘉仲改过云云。
故宋人有备对策论经义之书,无备诗赋题之书。
至元此制不行,故《钱惟善集》载有乡试以罗刹江赋命题,锁院三千人不知出处之事,此书之所以作欤?
△《类编古今事林群书一览》·十卷(江西巡抚采进本)
旧本题宋祝穆撰。
止有地理一门,体例亦与穆《方舆胜览》相近。
然卷首即为大兴府,决非穆所作矣。
以下仅有江南诸路,而江北诸路全阙。
目录後有陆续梓行之语,盖元人未完之本也。
△《增修诗学集成押韵渊海》·二十卷(浙江巡抚采进本)
元严毅撰。
毅字子仁,建安人。
其始末未详。
惟卷首有後至元庚辰张复序,知为元人尔。
其书体例与《韵府群玉》相近,而更为简略。
每字之下首列活套,次为体字。
体字者,如东字下列青位震方四字,童字列儿曹二字,即宋人所谓换字也。
次为事类,次为诗料,则多采五言七言诗句,而不著其姓名。
所载惟有上下平声,而无仄声。
盖专为近体设,又止二十九部,其三江一部因韵窄字少,删之不载。
其猥陋可想见也。
△《群书钩元》·十二卷(浙江巡抚采进本)
元高耻传撰。
耻传,临邛人。
是书杂采古事古语,以字数为标目次第,自一字起至七字止。
其不能限以数者,别为脍炙句二卷。
其一字类不能成句,则以古文奇字当之。
庞杂殊甚。
後附删节通鉴一卷,题曰建置沿革。
又附陈癸文则一卷,更无伦理。
前有至正七年耻传自序,乃盛自夸饰,过矣。
△《声律发蒙》·五卷(内府藏本)
元祝明撰,潘瑛续,明刘节校补。
据高儒《百川书志》云,《声律启蒙》二卷,元博陵安平隐者祝明文卿撰。
自一字七字至隔句各押一韵,对偶浑成,音响自合,共九十首,则此编前二卷为明书,後三卷瑛所续也。
瑛不知何许人。
节有《春秋列传》,已著录。
其书每一韵先列韵字与注,而後列杂言对属之语。
盖为初学发蒙而作,无所当於著述。
《百川书志》所云,未免过情之誉也。
△《别本声律发蒙》·六卷(编修周永年家藏本)
元祝明撰。
原书二卷。
此本作五卷,盖後人所分。
末附歌一卷,题曰黄石居士撰,不知为谁。
每卷又题马崇儒重订,亦不知何许人。
据书中前後题识,盖嘉靖中衡王府医正也。
△《四六丛珠汇选》·十卷(浙江汪启淑家藏本)
旧本题当涂县学官晋江王明{敖山}繁昌教谕黄金玺同校选,不著时代。
前有明{敖山}序,称宋季叶氏采当代名家汇集成编,名曰《四六丛珠》。
分门数百,成帙累千云云,则即宋人《四六丛珠》旧本而为之摘录者也,故其职官舆图皆南宋之制。
然止摘偶句,不列姓名,徒供剽掇之用,则亦村塾《兔园册》耳。
△《永乐大典》·二万二千八百七十七卷、《目录》·六十卷(翰林院藏本)明永乐元年七月奉敕撰。
二年十一月奏进,赐名《文献大成》。
总其事者为翰林院学士兼右春坊大学士解缙,与其事者凡一百四十七人。
既而以所纂尚多未备,复命太子少保姚广孝、刑部侍郎刘季篪与缙同监修,而以翰林学士王景、侍读学士王达、国子祭酒胡俨、司经局洗马杨博、儒士陈济为总裁,以翰林侍读邹辑、修撰王褒、梁潜、吴溥、李贯、杨觏、曾、编修朱、检讨王洪、蒋骥、潘畿、王、苏伯厚、张伯颍、典籍梁用行、庶吉士杨相、左春坊左中允尹昌隆、宗人府经历高得、吏部郎中叶砥、山东按察使佥事晏璧为副总裁,与其事者凡二千一百六十九人。
於永乐五年十一月奏进,改赐名曰《永乐大典》。
(案:以上俱见《明实录》。
)并命复写一部,锓诸梓,以永乐七年十月讫工(案:事见明赵友同《存轩集·送礼部员外郎》刘公复命序。
),後以工费浩繁而罢。
(案:事见《旧京词林志》。
)定都北京以後,移贮文楼。
(案:文楼即今之宏义阁。
)嘉靖四十一年,选礼部儒士程道南等一百人重录正副二本,命高拱、张居正校理。
(案:事见《明实录》。
)至隆庆初告成,仍归原本於南京。
(案:事见《旧京词林志》。
)其正本贮文渊阁,副本别贮皇史。
(案:事见《春明梦馀录》。
)明祚既倾,南京原本与皇史副本并毁。
今贮翰林院库者,即文渊阁正本,仅残阙二千四百二十二卷。
顾炎武《日知录》以为全部皆佚,盖传闻不确之说。
书及目录共二万二千九百三十七卷,与原序原表并合。
《明实录》作二万二千二百一十一卷,《明史·艺文志》作二万二千九百卷,亦字画之误也。
考《明实录》载成祖谕解缙等,称尝观《韵府》、《回溪》二书(案:《回溪》谓《回溪史韵》也,)事虽有统,而采摘不广,纪载太略。
尔等其如朕意,凡书契以来,经史子集百家之书,至於天文、地志、阴阳、医卜、僧道、技艺之言,备辑为一书,无厌浩繁云云。
故此书以《洪武正韵》为纲,全如韵府之体。
其每字之下,详列各种书体,亦用颜真卿《韵海镜源》之例。
惟其书割裂庞杂,漫无条理,或以一字一句分韵,或析取一篇,以篇名分韵,或全录一书,以书名分韵,与卷首凡例多不相应,殊乖编纂之体。
疑其始亦如《韵府》之体,但每条备具始末,比《韵府》加详。
今每韵前所载事韵,其初稿也。
继以急於成书,遂不暇逐条采掇,而分隶以篇名,既而求竣益迫,更不暇逐篇分析,而分隶以书名。
故参差无绪,至於如此。
然元以前佚文秘典,世所不传者,转赖其全部全篇收入,得以排纂校订,复见於世,是殆天佑斯文,姑假手於解缙、姚广孝等俾汇存古籍,以待圣朝之表章,有莫知其然而然者,正不必以潦草追咎矣。
今仰蒙指授,裒辑成编者凡经部六十六种,史部四十一种,子部一百三种,集部一百七十五种,共四千九百四十六卷。
菁华已采,糟粕可捐,原可置不复道。
然罗编辑亦不可没其创始之功,故附存其目,并具载成书之始末,俾来者有考焉。
△《原始秘书》·十卷(浙江范懋柱家天一阁藏本)
明宁王权撰。
权有《汉唐秘史》,已著录。
是书体例与《事物纪原》相类,而荒谬特甚,如谓丑妇始嫫母,妒妇始尹吉甫妻,淫妇始柳宗元河间妇者,不一而足。
甚谓自缢始申生,饮始叔牙,自刎始吴王夫差,其陋殆不足辨也。
△《群书拾唾》·十二卷(浙江巡抚采进本)
明张九韶撰。
九韶有《元史节要》,已著录。
其书仿王应麟《小学绀珠》之例,以数记事。
分十二门,共一千一百二十五条,颇便检阅,然特之学。
李登序谓其超出乎《类聚》、《通考》等书,则过论矣。
△《群书备数》·十二卷(内府藏本)
明张九韶撰。
检核其文,与《群书拾唾》一字不异,盖书肆重刊,改新名以炫俗也。
△《姓源珠玑》·六卷(左都御史张若湛家藏本)
明杨信民撰。
信民,江阴人。
永乐中官日照县知县。
是编以《洪武正韵》分隶诸姓,而各系古之名人於姓下。
分为八十一类,各以四字标题,别为编目於卷首。
书与录绝不相符,体例极为丛脞,其中乖舛,尤不胜摘。
如梁姓列梁武帝梁简文帝。
黄姓列黄帝。
舜姓列舜,唐姓列唐高祖、唐明皇、唐文宗,宋姓列宋明帝、宋武宗、宋徽宗、宋山阴公主,已为无理;至扬姓首列扬雄,次列一名曰扬州鹤,注其下曰,尝有四客,各言志,一愿为扬州刺史,一愿有钱十万,一愿骑鹤上,一兼言腰缠十万贯,骑鹤上扬州。
则殆於戏具矣。
前有宣德七年王直序,称太宗在位时,修《永乐大典》,徵天下文学之士集馆阁,信民与焉。
当时所用之人如是,宜二万馀卷之书皆割裂庞杂,纷如乱丝也。
考《明史·列传》,宣德中有杨信民,浙江新昌人。
官至佥都御史,巡抚广东,以循良称。
亦与王直同时。
其擢广东左参议,即直所荐。
盖名姓偶同,与著此书者非一人云。
△《群书纂类》·十二卷(内府藏本)
明袁均哲撰。
均哲字庶明,建昌人。
正统中官郴州知州。
是编因临江张九韶《群书备数》补其阙遗,加以注释。
凡十三门,百二十三事,千四百三十四条。
△《韵府续编》·四十卷(内府藏本)
旧本题元青田包瑜撰。
考括苍汇编,包瑜字希贤,青田人。
景泰庚午举人。
官教谕。
著有《周易衍义》。
黄虞稷《千顷堂书目》载包瑜《周易衍义》,注曰成化中浮梁知县,则瑜实明人。
观书中所列部分,已用《洪武正韵》,是其明证。
盖鬻书者以其版似麻沙,故割去原序,伪为元刻耳。
其书补阴氏《韵府群玉》之遗,丛脞庞杂,殊无可采。
惟间附考证案语,与《韵府群玉》体例小有不同。
△《策府群玉》·三卷(江西巡抚采进本)
明何乔新撰。
乔新有《周礼集注》,已著录,是编乃私备对策之用,捃拾补缀,不足以言著书。
盖康熙甲辰其裔孙在ウ欲刊印《椒邱全书》,而力不能及,谋之其友魏应桂,先刻此书,取其易於剽窃,可炫俗目,人必争售。
冀借纸墨之赢资,以助全集剞劂之功,其用心良苦。
然以射利之故,使乔新以此等书传,殊非乔新意也。
△《典籍便览》·八卷(安徽巡抚采进本)
明范泓撰。
泓字本涵,婺源人。
书前题新安员一隐士,盖未仕者也。
其书分天象、月令、地势、经世、德行、言语、政事、文学、人类、物类十部,每部又各分子目。
所采故实,不免芜杂漏之讥。
△《群书集事渊海》·四十七卷(浙江巡抚采进本)
不著撰人名氏。
《明史·艺文志》以为弘治时人编,盖据高儒《百川书志》所载也。
考李东阳《怀麓堂集》有此书後序,称国初人所辑,内官监左少监贾性在司礼购而得之。
捐赀镂版,病其字太小,募善书者录之,稍拓其式。
是此书本出自明初,《百川书志》特据贾性重刻之本,遂误以为宏治间人耳。
其书分门十,分子目五百七十二,集诸书事迹自春秋迄战国凡数千条,条下各注所出,皆陈因习见。
又门目繁碎,配隶或多不当,引据亦多舛误,殊无足采录,即李东阳及刘健原序亦深致微词云。
△《涉览属比》·四卷(两淮盐政采进本)
明朱文撰。
文,睢州人。
末有自跋,称书成於正德乙巳,然正德纪年无乙巳,或己巳误也。
其书每条以古人二事相似者合而论之,事皆习见,议论亦肤浅。
自跋谓事之同异,未得以类而论,时之先後,弗克以次而序,以是为歉。
盖欲为类书而未成云。
△《文安策略》·十卷(江西巡抚采进本)
明刘定之撰。
定之有《易经图释》,已著录。
是书乃所拟场屋对策之作。
分经书、子史、吏、户、礼、兵、刑、工各为一科。
周荣作定之年谱,记此书成於宣德九年甲寅。
时定之止二十六岁,尚未登第,盖其揣摩程试之具。
後正德癸酉刊所作《呆斋集》时,已编入集中,此其别行之本也。
△《谢华启秀》·八卷(内府藏本)
明杨慎撰。
慎有《檀弓丛训》,已著录。
是书取诸书新艳字句裁为对偶,自二字以至八字,各为一卷。
其八字以外者,自为一卷。
其二字类中无对句者十五条,三字类中无对句者四条,四字类中无对句者三十二条,盖未完之本。
中间或注出典,或不注出典,即注者亦不详悉,尤非著书之法。
盖偶然记,以备骈体之用,後人得其残稿刻之耳。
其曰《谢华启秀》,取陆机文赋中语也。
然其中多全引旧文两句旧诗一联者,殊乖其命名之义。
又如锋猬斧螗,柳宗元平淮夷雅之成句,即析为二字之对,已属陈因,兼伤割裂,然犹列柳名也。
至巢父壶公为庾信《小园赋》旧对,则竟没其名矣。
卉服注曰《汉书》,竟忘禹贡。
王世贞谓慎求之六合之外,而失之目睫之前,其此类耶?至於吴牛魏鹊,明载《初学记》中,抄类书以为类书,何必慎始能之也?四字以下对偶益不工整。
如以咸则三壤对画为九州,以作法於凉对谁能执热则虚实字颠倒。
便娟轻丽对犀角丰盈,铢两全不相称,以季氏八佾舞庭对管仲三归反坫,偏枯尤甚。
甚乃以胡燕胸斑声大对越燕红襟身小,则亘古四六无此复句,以农为邦本本固邦宁对民生於勤勤则不匮,改窜经文,仍不配偶,则益拙矣。
△《均藻》·四卷(内府藏本)
明杨慎撰。
其书乃《韵府群玉》之流。
案许慎《说文》无韵字,小学家以均字代之,引《冠子》五均为证。
慎之立名,盖取於此,然亦太粉饰矣。
假借通用之法,可行於古,不可行於今也。
且全书不用古字,独於书名用一古字,是亦何足为古乎?
△《哲匠金桴》·五卷(浙江吴玉墀家藏本)
明杨慎撰。
采摘汉、魏以後诗隽句及赋颂之类,分韵编录。
然徵引庞杂,挂漏亦多,不足重也。
△《可知编》·八卷(浙江巡抚采进本)
旧本题明杨慎撰。
亦隶事之书,然《升庵书目》不载此名。
其书分天、地、人三部,又分子目三十八。
援引春驳,必坊贾所依托也。
△《王制考》·四卷(浙江朱彝尊家曝书亭藏本)
明李黼撰。
黼无锡人。
是书采经史中有关制度者,以《周礼》、《礼记》、《春秋左传》、《国语》凡先王之法类聚於前,以《史记》、《汉书》以下凡後世之法类聚於後,统为七十四篇。
自序谓他日下陈场屋,上对明廷,盖为举业对策设也。
其书成於正德中,本四卷,朱彝尊《经义考》误作一卷。
且此书杂采经史,自分门类,非疏解《礼记》之王制。
彝尊列之《礼记》,亦为失考,盖彝尊原注未见,特循其名而录之,故有此失也。
然此本实出自《曝书亭》,或藏收浩繁,自不及检欤?抑得此本时已在《经义考》後也。
△《经世格要》·二十八卷(浙江巡抚采进本)
明邹泉撰。
泉有《尚论编》,已著录。
是书成於万历中。
其例以故实分隶六官,六官之中又各立子目,附以诸儒之论。
较坊本类书,颇有条理。
然所采掇,大抵不出《文献通考》、《大学衍义》补诸书。
为程试之具则有馀。
备考古之资则不足也。
△《物原》·一卷(两淮马裕家藏本)
明罗颀撰。
颀字仪甫,浙江山阴人。
以宋高承《事物纪原》不能黜妄崇真,故更订此编。
分十八门,共二百三十有九条。
然《纪原》犹著出典,颀乃溷众说而一之,疏舛弥甚。
如谓乌孙公主作琵琶,张华作苔纸,皆茫乎不知本事者也。
△《五车霏玉》·三十四卷(两淮马裕家藏本)
明吴昭明撰,汪道昆增订。
昭明始末未详。
道昆字伯玉,歙县人,嘉靖丁未进士,官至兵部左侍郎,《明史·文苑传》附见《王世贞传》中。
是编於诸类书中掇拾残剩,割裂,又皆不著其出典。
盖兔园册子之最陋者。
道昆虽陋,尚未必至是,疑坊刻托名也。
△《修辞指南》·二十卷(江苏巡抚采进本)
明浦南金编。
南金,吴县人。
嘉靖壬午举人,官国子监助教。
是编取《尔雅》、《左腴》、《汉隽》、《书叙指南》四书,汇为一编,分二十部,四十类。
辗转稗贩,殊无可观。
△《左粹类纂》·十二卷(浙江吴玉墀家藏本)
明施仁撰。
仁字宏济,长洲人。
嘉靖戊子举人。
兹编以《左传》所纪之事,分十五门编载。
变解经之书为类事之书,去春秋之义远矣。
△《骚苑》·四卷(两淮盐政采进本)
前三卷明黄省曾撰,後一卷张所敬补。
省曾有《西洋朝贡典议》,已著录。
所敬字长舆,自署曰清河,疑从郡望也。
是编摘《楚辞》字句以供剽刂之用,亦刘《文选》双字之类,而并泯其篇题,则尤简略。
所敬所续乃并刘勰《辨骚篇》亦摭入之,盖以楚词刊本附载此篇也。
亦可谓随手捃拾,不核端末矣。
△《骈语雕龙》·四卷(浙江巡抚采进本)
明游日章撰。
日章字学纟,莆田人。
嘉靖乙未进士,官至知府。
是编以骈偶之词,类隶古事,盖合《初学记》、《事类赋》之体而一之。
分十七门,一百五十八子目,内惟官制一门颇详,其馀挂漏殊甚。
如天文言星及老人星,而不载日月,有露雨雪,而不及风雷,地理则止言河,器用亦止及扇、烛两种,其弃取殊不可解。
晋安林世勤为之注释。
自谓引书至六百七十馀种,而芜杂亦多,皆无足取。
陈继儒尝刻入《普秘笈》中,此其别行之本也。
△《诗学事类》·二十四卷(内府藏本)
旧本题明李攀龙撰。
攀龙字于麟,历城人。
嘉靖甲辰进士,官至河南按察使。
事迹具《明史·文苑传》。
是编纂辑故事,分二十四门。
观其所载,大都简陋。
攀龙与王世贞共倡古学,谓学者不当读唐以後书,归有光诸人排之甚力。
然其学终有根柢,不应疏芜至此,必托名也。
△《韵学事类》·十二卷(内府藏本)
旧本题明李攀龙撰。
分韵隶事,惟有上下平声,盖仅备律诗之用。
庞杂陋,亦伪托也。
△《韵学渊海》·十二卷(内府藏本)
旧本题明李攀龙撰,唐顺之校。
其书前无序例,名曰《新刊增补古今名家韵学渊海大成》。
盖取坊间伪托攀龙所著《韵学事类》、《诗学事类》二书合并成编。
於伪书之中,又为重亻台矣。
△《姓汇》·四卷(浙江汪启淑家藏本)
明陈士元撰。
士元有《易象钩解》,已著录。
是编乃其《归集》中之一种,故标曰别集。
其说谓姓氏之源由来已久,因推本於五帝,分列世系,兼综而条贯之,然大概抄撮《氏族略》之文,鲜有考订。
夫自有天地,即有君民。
据姓氏书所说,无不出自神明之後,即至微者如仓、庾之类,亦出世官。
然则洪荒以後,秦、汉以前,其庶人皆後嗣殄绝乎?是正可姑妄言之,姑妄听之耳。
而士元又拾其馀唾,著为此书。
是亦不可以已乎?
△《姓Δ》·十卷(浙江汪启淑家藏本)
明陈士元撰。
是编亦其《归别集》之一种。
捃摭姓氏诸书,依韵编辑,略载源流支派。
凡平声一千七百一十四姓,上声六百八十九姓,去声六百一姓,入声六百二十一姓,外蕃九十九姓,不入韵中,共三千七百二十四姓。
徵引寡陋,且多疏舛,又在凌迪知《万姓统谱》之下。
△《名物类考》·四卷(副都御史黄登贤家藏本)
明耿随朝撰。
随朝号敬庵,滑县人。
嘉靖丁未进士。
官至山西按察司副使。
是书诠释名物,分十五门。
盖《尔雅》之支流。
而往往阑入故实,已为自乱其例,又皆不著出典。
如春曰苍天云云,是《尔雅》之文也。
东曰变天云云,是《吕氏春秋》之文也。
而突接以欲界六天色界十八天云云,是儒、墨混为一说矣。
天神曰昊天上帝云云,突接以风神曰封姨,是经典与小说联为一例矣。
至於所引故实,动辄舛谬。
如程邈作飞白,蔡邕作章草之类,已为颠倒;甚至谓古之善琵琶者昭君,是不亦《齐东之语》乎?
△《异物汇苑》·五卷(直隶总督采进本)
旧本题明王世贞撰。
世贞有《山堂别集》,已著录。
是书分二十七门,大抵捃摭类书,冗碎无绪,且删改原文,多失本意。
世贞著述,牾失实或有之,亦何至陋劣如此乎?其伪不待问矣。
△《汇苑详注》·三十六卷(内府藏本)
一名《类苑详注》。
旧本题明王世贞撰,邹善长重订。
善长不知何许人。
其书成於万历乙亥,《明史·艺文志》亦著录。
凡二十七部,首列引用书目,似乎浩博,其实就唐、宋诸类书采掇而成。
观官职门中所列,皆用宋制,知为剽刂《事文类聚》、《合璧事类》而成矣。
疑亦托名世贞者也。
△《古今类腴》·十八卷(江苏巡抚采进本)
不著撰人名氏。
前有吴一鹏序,云是王麟洲所作。
麟洲,王世懋别号也。
所著《却金传》,已著录。
是书分十门,一百二十一子目,皆采掇成语以备举业之用。
殆坊刻陋本,必不出世懋之手。
△《︹识略》·四十卷(内府藏本)
明吴梦材编。
梦材字国贤,崇阳人。
其书分三十九类,类各一卷,惟杂志分上下二卷,皆剽刂类书,略为联贯成文,陋殊甚。
卷端刻王世贞批二行云,《︹识略》,奇书也,梓之必传。
第入梓时不可不更详慎。
则世贞已婉讽之矣,何梦材不悟,犹引以为重耶?
△《考古辞宗》·二十卷(浙江汪启淑家藏本)
明况叔祺编。
叔祺字吉甫,高安人。
嘉靖庚戌进士,官至贵州提学佥事。
是书以浦南金所编《修辞指南》为蓝本,而增抄《文选·双字类要》於各类之下。
一切分目体式,及每类之前半,皆仍浦氏之旧。
因人成事,不足尚也。
△《杂俎》·十卷(两淮马裕家藏本)
明刘凤撰。
凤有《续吴中先贤赞》,已著录。
是书分八类,曰玄览、稽度、地员、兵谋、藻览、原化、问水、词令。
凤为文,好刺取隐僻以为奇,故是编皆摘录古书字句以备剽刂,或注出典,或不注出典,亦漫无义例,不免为之学。
△《国宪家猷》·五十六卷(浙江巡抚采进本)
明王可大撰。
可大字元简,南京锦衣卫人。
嘉靖癸丑进士,官至台州府知府。
是书凡分十四部,曰宪典,曰象纬,曰礻几祥,曰舆图,曰事理,曰文史,曰医药,曰滑稽,曰方技,曰诡异,曰权术,曰雅适,曰遗事,曰大统。
皆杂采故事,依类排纂。
然端绪错杂,古今混糅。
如事理部会稽一条,不入於舆地;子午之年五月戌酉一条,不入於礻几祥之类,则分部亦未允也。
又如谓人鬼设尸之外,天神地祗之不见於经者,诸儒不必强为之说。
今考《周礼》大祝云,凡大礼祀则执明水火而号祝隋衅逆牲逆尸,注云,祀,祭天神也。
又节服氏云,郊祀裘冕二人,执戈送逆已。
《尚书·大传》,维十有三祀,帝乃称王,而入唐郊,犹以丹朱为尸。
《国语》,晋祀夏郊,董伯为尸。
《周礼》士师,若祭胜国之社稷,则为之尸。
《春秋传》,周公祀太山,召公为尸。
何谓天神、地祗用尸不见於经传耶。
其考核之疏,往往类此,盖徒取浩博之故也。
△《文选锦字》·二十一卷(浙江巡抚采进本)
明凌迪知撰。
迪知有《左国腴词》,已著录。
是书以《文选》字句辑为二十七门。
自谓合清江刘氏《类林眉山》、苏氏《双字类要》而增损之。
然二家之书已涉,叠床架屋,尤为无谓矣。
△《群书纂粹》·八卷(浙江吴玉墀家藏本)
旧本题明徐时行编。
案明申时行初寄养於徐氏,从其姓,此盖其未复姓时作也。
所著有《书经讲义会编》,已著录。
是编掇摘诸家议论之文,分类纂辑,以备策论之用。
不足以言著述。
殆其应举时所私抄,而传写者授之梓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