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治通鉴
古文版《资治通鉴》在线阅读·宋纪六 太祖文皇帝中之中元嘉十九
宋纪六宋文帝元嘉十九年(壬午,公元442年)
[1]春,正月,甲申,魏主备法驾,诣道坛受符,旗帜尽青。
自是每帝即位皆受。
谦之又奏作静轮宫,必令其高不闻鸡犬,欲以上接天神。
崔浩劝帝为之,功费万计,经年不成。
太子晃谏曰:“天人道殊,卑高定分,不可相接,理在必然。
今虚耗府库,疲弊百姓,为无益之事,将安用之!必如谦之所言,请因东山万仞之高,为功差易。”
帝不从。
[1]春季,正月,甲申(初七),北魏国主拓跋焘备好车驾,打着全青色的旗帜来到道教神坛前接受符。
从此以后,北魏每位皇帝即位时都要接受符。
寇谦之又奏请建造静轮宫,并一定要建得很高,高到人在上面听不到鸡鸣犬吠之一声,目的是想伸向天上与天神相接。
宰相崔浩也力劝拓跋焘兴建,花费了数以万计的财力物力,建了几年仍未完工。
太子拓跋晃劝谏太武帝说:“上天与世人的道不同,谁高谁低已有定分,二者不能相接,这是理所当然的事。
现在我们白白地一浪一费财力物力,老百姓也累得疲惫不堪,做这种无益的事,干什么用呢?如果一定要照寇谦之所说的去做,我请求建造在万仞高的东山上,这样做,工事就容易些。”
拓跋焘没有接受。
[2]夏,四月,沮渠无讳将万余家,弃敦煌西就沮渠安周。
未至,鄯善王比龙畏之,将其众奔且末,其世子降于安周。
无讳遂据鄯善,其士卒经流沙渴死者太半。
[2]夏季,四月,沮渠无讳率领一万多家舍弃敦煌,西去沮渠安周那里与他会合。
还没有到,鄯善王比龙很害怕,率领人马逃到且末,他的嫡长子向沮渠安周投降。
沮渠无讳于是占据了鄯善,但他的士卒在过沙漠地区时因干渴而死亡的人超过了一半。
李宝自伊吾帅众二千入据敦煌,缮修城府,安集故民。
逃亡到伊吾的李宝这时又从伊吾率将士二千人进占了敦煌,修缮敦煌城府,安定集结当地百姓。
沮渠牧犍之亡也,凉州人阚爽据高昌,自称太守。
唐契为柔然所一逼一十,拥众西趋高昌,欲夺其地。
柔然遣其将阿若追击之,契败死。
契弟和收馀众奔车师前部王伊洛。
时沮渠安周屯横截城,和攻拔之,又拔高宁、白力二城,遣使请降于魏。
沮渠牧犍从高昌逃走之后,凉州人阚爽占据了高昌并自封太守。
唐契由于受柔然国一逼一十迫难以忍受,于是率其部下西去高昌,并想攻取斑昌。
柔然派遣大将阿若追杀他们,唐契战败而亡。
唐契的弟弟唐和召集残余将士投奔车师前部王伊洛。
这时,沮渠安周正屯居在横截城,唐和攻克了横截城,又攻克了高宁、白力二城,并派遣使节前往北魏请降。
[3]甲戌,上以疾愈,大赦。
[3]甲戌(二十八日),刘宋文帝刘义隆因病痊愈,实行大赦。
[4]五月,裴方明等至汉中,与刘真道等分兵攻武兴、下辩、白水,皆取之。
杨难当遣建节将军符弘祖守兰皋,使其子抚军大将军和将重兵为后继。
方明与弘祖战于浊水,大破之,斩弘祖;和退走,追至赤亭,又破之。
难当奔上;获难当兄子建节将军保炽。
难当以其子虎为益州刺史,守陰平,闻难当走,引兵还,至下辨;方明使其子肃之邀击之,擒虎,送建康,斩之;仇池平。
以辅国司马胡崇之为北秦州刺史,镇其地;立杨保炽为杨玄后,使守仇池。
魏人遣中山王辰迎杨难当诣平城。
秋七月,以刘真道为雍州刺史,裴方明为梁、南秦二州刺史;方明辞不拜。
[4]五月,龙骧将军裴方明等抵达汉中,他联合梁州刺史刘真道等人分别派兵攻取了武兴、下辩、白水三地。
杨难当派遣建节将军符弘祖据守兰皋城,又派他自己的儿子抚军大将军杨和率重兵作为他的后续部队。
裴方明与符弘祖在浊水大战,裴方明大胜,将符弘祖斩首。
杨和溃退而逃,裴方明追到了赤亭,又把杨和击败。
杨难当逃奔到了上,裴方明生擒杨难当的侄子、建节将军杨保炽。
杨难当任命自己的儿子杨虎为益州刺史,镇守陰平,杨虎听说杨难当离开上,便率兵返回,走到下辩时,裴方明已派他的儿子裴肃之赶来拦击,抓获杨虎,押送到建康斩首,仇池平定。
刘宋朝廷派辅国司马胡崇之担任北秦州刺史,镇守该地;又命杨保炽承继杨玄王位,驻守仇池。
北魏朝廷派遣中山王崐拓跋辰迎接杨难当到平城。
秋季,七月,任命刘真道做雍州刺史,裴方明为梁、南秦二州刺史,但裴方明辞谢了。
丙寅,魏主使安西将军古弼督陇右诸军及殿中虎贲与武都王杨保宗自祁山南入,征西将军渔陽皮豹子与琅邪王司马楚之督关中诸军自散关西入,俱会仇池。
又使谯王司马文思督洛、豫诸军南趋襄陽,征南将军刁雍东趋广陵,移书徐州,称为杨难当报仇。
丙寅(二十二日),北魏国主派安西将军古弼督统陇右各支军队及朝廷内的勇士与武都王杨保宗从祁山向南开进,征西将军渔陽人皮豹子与琅邪王司马楚之督统关中的诸路军队从散关向西开进,两路人马在仇池会师。
又派谯王司马文思督统洛、豫各支部队南近襄陽,征南将军刁雍东近广陵,并派人将文告传送到徐州,声称替杨难当报仇。
[5]甲戌晦,日有食之。
[5]甲戌晦(疑误),出现日食。
[6]唐契之攻阚爽也,爽遣使诈降于沮渠无讳,欲与之共击契。
八月,无讳将其众趋高昌;比至,契已死,爽闭门拒之。
九月,无讳将卫兴奴夜袭高昌,屠其城,爽奔柔然。
无讳据高昌,遣其常侍隽奉表诣建康。
诏以无讳都督凉·河·沙三州诸军事、征西大将军、凉州刺史、河西王。
[6]唐契向阚爽进攻,阚爽派使节诈降沮渠无讳,表示与沮渠无讳共同攻打唐契。
八月,沮渠无讳率兵前往高昌,将要到达时,唐契已战死,阚爽紧闭城门拒绝会见沮渠无讳。
九月,沮渠无讳带领卫兴奴夜袭高昌,血洗全城。
阚爽投奔柔然。
沮渠无讳占据高昌,派常侍隽带着奏表到了建康。
刘宋文帝下诏任命沮渠无讳为都督凉、河、沙三州诸军事、征西大将军、凉州刺史和河西王。
[7]冬,十月,己卯,魏立皇子伏罗为晋王,翰为秦王,谭为燕王,建为楚王,余为吴王。
[7]冬季,十月,己卯(初六),北魏封皇子拓跋伏罗为晋王,拓跋翰为秦王,拓跋谭为燕王,拓跋建为楚王,拓跋余为吴王。
[8]甲申,柔然遣使诣建康。
[8]甲申(十一日),柔然派使节到宋都城建康。
[9]十二月,辛巳,魏襄城孝王卢鲁元卒。
[9]十二月,辛巳(初九),北魏襄城孝王卢鲁元去世。
[10]丙申,诏鲁郡修孔子庙及学舍,蠲墓侧五户课役以供洒扫。
[10]丙申(二十四日),刘宋文帝下诏,让鲁郡修缮孔庙及学校房舍。
免除孔子墓地附近五家住户的赋税差役,让他们清扫保护孔庙。
[11]李宝遣其弟怀达、子承奉表诣平城;魏人以宝为都督西垂诸军事、镇西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沙州牧、敦煌公,四品以下听承制假授。
[11]李宝派他的弟弟李怀达、儿子李承带着奏表到达平城。
北魏任命李宝为都督西垂诸军事、镇西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沙州牧和敦煌公。
四品以下官员均由他秉承皇帝旨意全权委派。
[12]雍州刺史晋安襄侯刘道产卒。
道产善为政,民安其业,小大丰赡,由是民间有《襄陽乐歌》。
山蛮前后不可制者皆出,缘沔为村落,户口殷盛。
及卒,蛮追送至沔口。
未几,群蛮大动,征西司马朱之讨之,不利;诏建威将军沈庆之代之,杀虏万余人。
[12]刘宋雍州刺史晋安襄侯刘道产去世。
刘道产善于治理政务,老百姓安居乐业,户户富庶,因此,民间流传有《襄陽乐歌》。
一直藏在山中没人能制一服的山蛮都走出深山,沿着沔水定居下来,而且人丁兴旺。
刘道产死后,山蛮们一直送他的灵柩到沔口。
不久,山蛮纷纷叛乱,征西司马朱之出兵讨伐,没有成功;文帝诏令建威将军沈庆之代替朱之前去讨伐山蛮,结果杀伤俘虏山蛮一万多人。
[13]魏主使尚书李顺差次群臣,赐以爵位;顺受贿,品第不平。
是岁,凉州人徐桀告之,魏主怒,且以顺保庇沮渠氏,面欺误国,赐顺死。
[13]北魏国主让尚书李顺评定文武百官的等级,并据此来进行封赏赐爵。
李顺接受贿赂,所定等级极不公平。
这年,凉州人徐桀告发了他,认为李顺是在公开欺君误国,所以命令李顺自一杀。
二十年(癸未、443)二十年(癸未,公元443年)
[1]春,正月,魏皮豹子进击乐乡,将军王奂之等败没。
魏军进至下辩,将军强玄明等败死。
二月,胡崇之与魏战于浊水,崇之为魏所擒,余众走还汉中。
将军姜道祖兵败,降魏,魏遂取仇池。
杨保炽走。
[1]春季,正月,北魏征西将军皮豹子进犯乐乡,刘宋将军王奂之等战败,全军覆灭。
北魏军队进抵下辩,刘宋将军强玄明等战败而亡。
二月,刘宋刺史胡崇之与北魏军队在浊水相战,胡崇之被北魏所俘,剩余的部下士卒逃回汉中。
将军姜道祖也大败,投降了北魏。
北魏于是夺取了仇池。
杨保炽逃走。
[2]丙午,魏主如恒山之陽;三月,庚申,还宫。
[2]丙午(疑误),北魏国主前往恒山之南。
三月,庚申(二十日),魏主回到皇宫。
[3]壬戌,乌洛侯国遣使如魏。
初,魏之居北荒也,凿石为庙,在乌洛侯西北,以祀其先,高七十尺,深九十步。
及乌洛侯使者至魏,言石庙具在,魏主遣中书侍郎李敞诣石庙致祭,刻祝文于壁而还,去平城四千余里。
[3]壬戌(二十二日),乌洛侯国派使节前往北魏。
当初,北魏居住在荒凉的北方边地的时候,在乌洛侯国的西北祭祀祖先,凿石头建寺庙,高七十尺、深九十步。
乌洛侯使者到达北魏的时候,说石庙仍在,魏主便派中书侍郎李敞到石庙去祭祀。
李敞在石庙的墙壁上刻下祝文后返回。
石庙距平城四千多里。
[4]魏河间公齐与武都王杨保宗对镇谷,保宗弟文德说保宗,令闭险自固以叛魏。
或以告齐,夏四月,齐诱执保宗,送平城,杀之。
前镇东司苻达、征西从事中郎任等遂举兵立杨文德为主,据白崖,分兵取诸戍,进围仇池,自号征西将军、秦·河·梁三州牧、仇池公。
[4]北魏河间公拓跋齐和武都王杨保宗分别驻守在谷两旁。
杨保宗的弟弟杨文德劝杨保宗据守险要,以此背叛北魏。
有人将此报告给了拓跋齐。
夏季,四月,拓跋齐诱使杨保宗前来并抓住了他,将他押送平城斩首。
前任镇东将军苻达、征西从事中郎任等于是起兵立杨文德为盟主,占据白崖,分几路大军夺取镑个据点,进兵包一皮围了仇池,杨文德自封为征西将军,秦、河、梁三州牧和仇池公。
[5]甲午,立皇子诞为广陵王。
[5]甲午(二十四日),刘宋立皇子刘诞为广陵王。
[6]丁酉,魏大赦。
[6]丁酉(二十七日),北魏实行大赦。
[7]己亥,魏主如陰山。
[7]己亥(二十九日),北魏国主拓跋焘前去陰山。
[8]五月,魏古弼发上、高平、城诸军击杨文德,文德退走。
皮豹子督关中诸军至下辩,闻仇池解围,欲还;弼遣人谓豹子曰:“宋人耻败,必将复来。
军还之后,再举为难,不如练兵蓄力以待之。
不出秋冬,宋师必至;以逸待劳,无不克矣。”
豹子从之。
魏以豹子为仇池镇将。
[8]五月,北魏安西将军古弼征发上、高平、城等地的几支军队进攻杨文德,杨文德退走。
征西将军皮豹子督统关中各路大军到下辩,听说仇池解除围困,打算回去。
古弼马上派人对皮豹子说:“宋国耻于这次战败,一定会再回来。
你的军队回去之后,再次举兵是很难的,不如在此训练士卒,积蓄力量等待宋兵。
出不了秋冬二季,宋军一定会来。
我们以逸待劳,没有不能攻克的。”
皮豹子听从了他的话。
北魏任命皮豹子做仇池镇将。
杨文德遣使来求援。
秋,七月,癸丑,诏以文德为都督北秦·雍二州诸军事、征西大将军、北秦州刺史、武都王。
文德屯葭芦城,以任为左司马;武都、陰平氐多归之。
杨文德派使节来宋求援。
秋季,七月,癸丑(十四日),刘宋文帝下诏,任命杨文德为都督北秦、雍二州诸军事,征西大将军,北秦州刺史,武都王。
杨文德屯兵葭芦城,任命任为左司马。
武都、陰平一带的氐人一大多归附于他。
[9]甲子,前雍州刺史刘真道、梁·南秦二州刺史裴方明坐破仇池减匿金宝及善马,下狱死。
[9]甲子(二十五日),刘宋前雍州刺史刘真道,梁、南秦二州刺史裴方崐明被查出在仇池侵吞金银财宝及良马一事,被抓进牢狱,处以死刑。
[10]九月,辛巳,魏主如漠南。
甲辰,舍辎重,以轻骑袭柔然,分军为四道:乐安王范、建宁王崇各统十五将出东道,乐平王丕督十五将出西道,魏主出中道,中山王辰督十五将为后继。
[10]九月,辛己(疑误),北魏国主前往漠南。
甲辰(初六),魏军舍弃辎重,率轻骑袭击柔然。
分兵四路:乐安王拓跋范、建宁王拓跋崇各率十五名将领从东路进军,乐平王拓跋丕督统十五名将领从西路进军,北魏国主从中路进军,中山王拓跋辰督统十五名将领作为后援。
魏主至鹿浑谷,遇敕连可汗。
太子晃言于魏主曰:“贼不意大军猝至,宜掩其不备,速进击之。”
尚书令刘固谏。
以为“贼营中尘盛,其众必多,出至平地,恐为所围,不如须诸军大集,然后击之”。
晃曰:“尘之盛者,由军士惊怖扰乱故也,何得营上而有此尘乎!”魏主疑之,不急击。
柔然遁去,追赶至石水,不及而还。
既而获柔然候骑曰:“柔然不觉魏军至,上下惶骇,引众北走,经六七日,知无追者,乃始徐行。”
魏主深恨之。
自是军国大事,皆与太子谋之。
北魏国主来到鹿浑谷,正好与柔然国的敕连可汗相遇。
太子拓跋晃对北魏国主说:“柔然贼兵没想到我们的大部队突然到此,我们该趁他们没有防备时立刻进攻。”
尚书令刘却竭力劝阻,他认为:“柔然军营中尘土很大,他们的人一定很多,到平地去与他们交战,恐怕会被柔然军队包一皮围,不如等到各路大军会集到这里之后再攻打。”
拓跋晃说:“柔然军营尘土飞扬,是因为柔然士卒惊慌失措到处乱跑所造成的,不然,怎么会在军营上空有如此多的尘土呢!”北魏国主为此也将信将疑,没有马上攻打。
柔然部队趁机逃走,北魏国主追到石水,没有追上而返回。
不久,俘获了柔然的侦察骑兵说:“柔然国没有发觉魏兵的到来,所以当得知魏兵已到时,整个军营慌作一一团一,敕连可汗赶快率将士向北而逃,跑了六七天,知道后面没有追赶的魏兵,才开始缓步行进。”
北魏国主听后非常后悔。
从此以后,每遇军队或国家大事,北魏国主都要和拓跋晃商量。
司马楚之别将兵督军粮,镇北将军封沓亡降柔然,说柔然令击楚之以绝军食。
俄而军中有告失驴耳者,诸将莫晓其故,楚之曰:“此必贼遣一奸一人入营觇伺,割驴耳以为信耳。
贼至不久,宜急为之备。”
乃伐柳为城,以水灌之令冻;城立而柔然至,冰坚滑,不可攻,乃散走。
琅邪王司马楚之另外率领一支部队督运军粮。
镇北将军封沓逃走归降柔然,他劝说柔然攻打司马楚之,以断绝北魏兵士的粮饷。
不久,司马楚之军中有人报告说有一只驴子的耳朵没有了,各位将领不知这是什么缘故,司马楚之说:“这一定是贼军派一奸一人偷偷到我们这里察看动静,割掉一只驴的耳朵作为证据。
贼军马上就会来进犯,我们应该迅速做好准备。”
于是,司马楚之命砍伐柳树建造城堡,然后把水浇在上面使之结冰。
城堡刚刚建好,柔然兵就到了,由于城堡地面冰坚而滑,柔然兵无法攻城,于是就撤走了。
[11]十一月,将军姜道盛与杨文德合众二万攻魏浊水戍,魏皮豹子、河间公齐救之,道盛败死。
[11]十一月,刘宋将军姜道盛同杨文德合兵共二万人,攻打北魏的浊水戍。
北魏皮豹子和河间公拓跋齐赶来营救,姜道盛战败身亡。
[12]甲子,魏主还,至朔方,下诏令皇太子副理万机,总统百揆。
且曰:“诸功臣勤劳日久,皆当以爵归第,随时朝请,飨宴朕前,论道陈谟而已,不宜复烦以剧职;更举贤俊以备百官。”
十二月,丁卯,魏主还平城。
[12]甲子(二十七日),北魏国主拓跋焘在返回京城的途中来到朔方,下诏让太子拓跋晃协佐总管全国日常事务,统领文武百官。
拓跋焘还说:“各位功臣劳苦很长时间了,都应该按自己的爵位回到府中去养老。
按时朝见或在朕面前参加宴会,谈论一些治国之道,陈述一下自己的见解,这样也就可以了。
不适于再担任繁重的职务来劳烦自身。
我们要另外推荐贤能俊才来完备百官职位。”
十二月,丁卯(初一),北魏国主返回平城。
二十一年(甲申、444)
二十一年(甲申,公元444年)
[1]春,正月,己亥,帝耕藉田,大赦。
[1]春季,正月,己亥(初三),刘宋文帝举行亲耕仪式,实行大赦。
[2]壬寅,魏太子始总百揆,命侍中·中书监穆寿、司徒崔浩、侍中张黎、古弼辅太子决庶政,上书者皆称臣,仪与表同。
[2]壬寅(初六),北魏太子拓跋晃开始总管百官事务。
拓跋焘任命中侍、中书监穆寿,司徒崔浩,侍中张黎、古弼辅佐太子拓跋晃裁决日常政务。
凡上书给太子时都要称臣,礼仪与所称呼的尊卑一致。
古弼为人,忠慎质直;尝以上谷苑囿太广,乞减太半以赐贫民,入见魏主,欲奏其事。
帝方与给事中刘树围棋,志不在弼;弼侍坐良久,不获陈闻。
忽起,树头,掣下一床一,搏其耳,殴其背,曰:“朝廷不治,实尔之罪!”帝失容,舍棋曰:“不听奏事,朕之过也,树何罪!置之!”弼具以状闻,帝皆可其奏。
弼曰:“为人臣无礼至此,其罪大矣。”
出诣公车,免冠徒跣请罪。
帝召入,谓曰:“吾闻筑社之役,蹇蹶而筑之,端冕而事之,神降之福。
然则卿有何罪!其冠履就职。
苟可以利社稷,便百姓者,竭力为之,勿顾虑也。”
古弼为人忠厚谨慎,善良正直,曾经因为上谷的皇家苑囿占地面积太大而请求减去一半面积,赐给贫民百姓。
当他进宫晋见拓跋焘,打算奏请这件事时,拓跋焘正在同给事中刘树下围棋,他的心思没在古弼身上。
古弼坐等许久,没有得到说话的机会,他忽然跳起来,揪住刘树的头发,把他拉下一床一,揪着他的耳朵殴打他的后背,说:“朝廷没有治理好,实在是你的罪过!”拓跋焘大惊失色,放下棋子说:“不听你奏请事情,是我的过错,刘树有什么罪过!放了他!”古弼把要奏请的事情全都说了出来,拓跋焘完全同意。
古弼说:“我身为臣属,竟无礼到这种程度,罪过实在太大。”
说完出宫来到公车官署,脱掉帽子、光着脚请求处罚。
拓跋焘召他入宫,对他说:“我听说过建造社坛的工事,是要一跛一拐地去干活;完工后,要衣冠端正地去祭祀,神灵就降福于他。
可是你有什么罪过呢!戴上帽子穿上鞋做你该做的事去吧。
如果是对国家有利,方便百姓的事,就要尽全力去做,不要有任何顾虑。”
太子课民稼穑,使无牛者借人牛以耕种,而为之芸田以偿之,凡耕种二十二亩而芸七亩,大略以是为率。
使民各标姓名于田首以知其勤惰,禁饮酒游戏者。
于是垦田大增。
太子拓跋晃督促百姓种庄稼,让没有牛的人家去向有牛的人家借牛来耕种,然后再替有牛的人家锄地来作为偿还,通常是耕种二十二亩,替一人家锄地七亩,大概都以这种比例来进行。
让百姓把自己的姓名标在地头,这样就可以看到谁勤谁懒。
同时,禁止百姓喝酒和游玩。
因此,开垦的农田大大增加。
[3]戊申,魏主诏:“王、公以下至庶人,有私养沙门、巫觋于家者,皆遣诣官曹,过二月十五日不出,沙门、巫觋死,主人门诛。”
庚戌,又诏:“王、公、卿、大夫之子皆诣太学,其百工、商贾之子,当各习父兄之业,毋得私立学校;违者,师死,主人门诛。”
[3]戊申(十二日),北魏国主拓跋焘下诏说:“王公以下直到平民,私自在家供养僧侣、男一女巫师的人都要送到官府。
超过二月十五日而不交出者,处死僧侣和巫师,私藏者满门抄斩。”
庚戌(十四日),又下诏说:“王、公、卿、大夫的儿子都要送到太学读书,而百工、商人之子,都要学习并继承父兄的职业,不能私设学校。
违犯规定的,老师处死,当事人全家抄斩。”
[4]二月,辛未,魏中山王辰、内都坐大官薛辨、尚书奚眷等八将坐击柔然后期,斩于都南。
[4]二月,辛未(初六),北魏中山王拓跋辰、内都坐大官薜辨、尚书奚眷等八名将领因在攻打柔然时没能按时到达,在平城南郊被斩首。
初,魏尚书令刘,久典机要,恃一宠一自专,魏主心恶之。
及将袭柔然,谏曰:“蠕蠕迁徙无常,前者出师,劳而无功,不如广农积谷以待其来。”
崔浩固劝魏主行,魏主从之。
谶耻其言不用,欲败魏师;魏主与诸将期会鹿浑谷,矫诏易其期。
帝至鹿浑谷六日,诸将不至,柔然遂远遁,追之不及。
军还,经漠中,粮尽,士卒多死。
陰使人惊魏军,劝帝委军轻远,帝不从。
以军出无功,请治崔浩之罪。
帝曰:“诸将失期,遇贼不击,浩何罪也!”浩以矫诏事白帝,帝至五原,收,囚之。
帝之北行也,私谓所亲曰:“若车驾不返,吾当立乐平王。”
闻尚书右丞张嵩家有图谶,问曰:“刘氏应王,继国家后,吾有姓名否?”
嵩曰:“有姓无名。”
帝闻之,命有司穷治,索嵩家,得谶书。
事连南康公狄邻,、嵩、邻皆夷三族,死者百余人。
在势要,好作威福,诸将破敌,所得财物皆与分之。
既死,籍其家,财巨万,帝每娧灾?蚯谐荨
当初,北魏尚书令刘长期主管朝廷机要事务,他依仗主上的一宠一信,独断专行,北魏国主拓跋焘厌恶他。
北魏要去攻袭柔然汗国时,刘劝谏说:“蠕蠕经常迁徙,没有固定居处,上次我们出兵,劳而无功,不如扩大农业生产、广屯粮食,等待他们前来。”
司徒崔浩则坚持劝拓跋焘前去征讨,拓跋焘接受了他的建议。
刘为自己的建议未被采纳而感到羞愧,打算想办法使北魏军队打败仗。
拓跋焘与各位将领约好日期在鹿浑谷会师,刘却假传诏令,私改了日期。
拓跋焘到达鹿浑谷已经六天,其他将领还未到达,柔然王于是远远逃走,北魏将士追赶而未追上。
北魏军队回师,途经沙漠地带,粮食已经吃完,将士死了很多。
刘又私下派人惊扰魏军军心,刘本人力劝拓跋焘抛下军队自己轻装回京,拓跋焘没有接受。
刘以这次军队出师无功而要求追究崔浩的罪责。
拓跋焘说:“各路将领延误了会师日期,我自己遇上贼兵而没有攻打,崔浩有什么罪呢!”崔浩把刘假传诏令之事告诉了拓跋焘,拓跋焘抵达五原,将刘逮捕囚禁起来。
拓跋焘北征时,刘暗中对与他亲近的人说:“如果车驾回不来了,我就拥立乐平王拓跋丕做皇帝。”
刘听说尚书右丞张嵩家藏有图谶,就问张嵩:“刘氏应该称王,承继国家以后的大业,那里有我的姓名吗?”
张嵩说:“有姓而没有名。”
拓跋焘听到这件事后,命令有关部门严厉追究查治,搜查张嵩家宅,果然得到了那本谶书。
这件事还牵连了南康公狄邻。
最终,刘张嵩和狄邻都被屠灭三族,死了一百多人。
刘在位时,喜欢作威作福,将领们打败了敌人,得到的财宝都要与他同分。
刘被处死后,查抄他的家,财产以万万计。
太武帝每次谈起这件事都恨得咬牙切齿。
癸酉,乐平戾王丕以忧卒。
初,魏主筑白台,高二百余尺。
丕梦登其上,四顾不见人,命术士董道秀筮之,道秀曰:“大吉。”
丕默有喜色。
及丕卒,道秀亦坐弃市。
高允闻之,曰:“夫筮者皆当依附爻象,劝以忠孝。
王之问道秀也,道秀宜曰:‘穷高为亢。
《易》曰:“亢龙有悔,”又曰:“高而无民,”皆不祥也,王不可以不戒。
’如此,则王安于上,身全于下矣。
道秀反之,宜其死也。”
癸酉(初八),乐平戾王拓跋丕忧虑过度而去世。
当初,北魏国主曾建造白台,高二百多尺。
拓跋丕梦见自己登上了白台,四处望去却不见人影,他叫术士董道秀为他占卜,董道秀说:“大吉。”
拓跋丕面露喜色。
等到拓跋丕去世,董道秀也因罪被押往刑场斩首。
高允听说这件事后,说:“占卜的人都应当按照六爻的形象去规劝人们忠于国家孝敬父母。
乐平王向董道秀问卦时,董道秀应该说:‘高到极点就是亢。
《易经》说:“亢龙有悔”,又说:“高则无民”,都是不吉祥的兆头,乐平王不能不以此为戒。
’如果这样,在上,乐平王平安无事;在下,董道秀保全一性一命。
董道秀却反其道而行之,他当然应该被处死。”
[5]庚辰,魏主幸庐。
[5]庚辰(十五日),北魏国主来到卢地。
[6]己丑,江夏王义恭进位太尉,领司徒。
[6]己丑(二十四日),刘宋江夏王刘义恭晋升太尉,兼任司徒。
[7]庚寅,以侍中、领右卫将军沈演之为中领军,左卫将军范晔为太子詹事。
[7]庚寅(二十五日),刘宋任命侍中、兼右卫将军沈演之为中领军,左卫将军范晔为太子詹事。
[8]辛卯,立皇子宏为建平王。
[8]辛卯(二十六日),刘宋立皇子刘宏为建平王。
[9]三月,甲辰,魏主还宫。
[9]三月,甲辰(初九),北魏国主回到皇宫。
[10]癸丑,魏主遣司空长孙道生镇统万。
[10]癸丑(十八日),北魏国主派司空长孙道生镇守统万。
[11]夏,四月,乙亥,魏侍中、太宰、陽平王杜超为帐下所杀。
[11]夏季,四月,乙亥(十一日),北魏侍中、太宰、陽平王杜超被手下的卫士杀死。
[12]六月,魏北部民杀立义将军衡陽公莫孤,帅五千余落北走,遣兵追击之,至漠南,杀其渠师,余徒冀、相、定三州为营户。
[12]六月,北魏北方地区百姓杀了立义将军衡陽公莫孤,聚集五千多帐落崐向北逃去,北魏朝廷派兵前去追击,追到漠南,杀了他们的首领,其余的百姓则迁到冀、相、定三州成为营户。
[13]吐谷浑王慕利延兄子纬世与魏使者谋降魏,慕利延杀之。
是月,纬世弟叱力延等八人奔魏,魏以叱力延为归义王。
[13]吐谷浑可汗慕容慕利延的侄子慕容纬世同北魏使节密谋要向北魏投降,慕容慕利延杀了他。
这个月,慕容纬世的弟弟慕容叱力延等八人投奔北魏,北魏朝廷封慕容叱力延为归义王。
[14]沮渠无讳卒,弟安周代立。
[14]沮渠无讳去世,其弟沮渠安周代替他为王。
[15]魏入中国以来,虽颇用古礼祀天地、宗庙、百神,而犹循其旧俗,所祀胡神甚众。
崔浩请存合于祀典者五十七所,其余复重及小神悉罢之。
魏主从之。
[15]北魏进入中原以来,虽然也常常使用古代礼仪来祭祀天地、祖庙和各种神灵,却仍在沿循旧有习俗,祭祀的胡族神很多。
司徒崔浩请求只留下符合祭祀典章的五十七所寺庙,其余重复的寺庙和过小的神祗都取消。
北魏国主同意他的建议。
[16]秋,七月,癸卯,魏东雍州刺史沮渠秉谋反,伏诛。
[16]秋季,七月,癸卯(初十),北魏东雍州刺史沮渠秉图谋造反,被朝廷处死。
[17]八月,乙丑,魏主畋于河西,尚书令古弼留守。
诏以肥马给猎骑,弼悉以弱者给之。
帝大怒曰:“笔头奴敢裁量朕!朕还台,先斩此奴!”弼头锐,故帝常以笔目之。
弼官属惶怖,恐并坐诛,弼曰:“吾为人臣,不使人主盘于游畋,其罪小;不备不虞,乏军国之用,其罪大。
今蠕蠕方强,南寇未灭,吾以肥马供军,弱马供猎,为国远虑,虽死何伤!且吾自为之,非诸君之忧也。”
帝闻之,叹曰:“有臣如此,国之宝也。”
赐衣一袭,马二匹,鹿十头。
[17]八月,乙丑(初三),北魏国主拓跋焘去河西狩猎,尚书令古弼留守平城。
拓跋焘下诏让古弼将肥壮的马送给打猎骑兵,但古弼提一供的却全是瘦弱的马。
拓跋焘勃然大怒说:“笔头奴胆敢对我的诏令打折扣。
我回去,先折了这个奴才!”古弼的头长得很尖,拓跋焘经常把他的脑袋比作笔尖。
古弼的属下官员惶然恐怖,唯恐自己受牵连被杀。
古弼却说:“我身为人臣,不让人主沉湎于游玩狩猎之中,这个罪过是小的。
如果不预防国家出现的不测之事,使国家缺少军队所用的物资,这个罪过才是大的。
现在蠕蠕正处于强盛时期,南方贼寇还未消灭,我把肥壮的马供军队所用,瘦弱的马供打猎所用,这是为国家做长远打算,虽然被处死了又有什么关系呢?!况且这一切是我一个人所做的,你们不要担心。”
拓跋焘听说后,感叹说:“我有这样的臣子,是国家之宝呀。”
赏赐给古弼一套礼服、两匹马和十头鹿。
他日,魏主复畋于山北,获麋鹿数千头。
诏尚书发车五百乘以运之。
诏使已去,魏主谓左右曰:“笔公必不与我,汝辈不如以马运之。”
遂还。
行百余里,得弼表曰:“今秋谷悬黄,麻菽布野,猪鹿窃食,鸟雁侵费,风雨所耗,朝夕三倍。
乞赐矜缓,使得收载。”
帝曰:“果如吾言,笔公可谓社稷之臣矣!”
又一天,拓跋焘再次去山北打猎,捕获了几千头麋鹿。
拓跋焘下诏给尚书,让尚书派出五百辆车来运送麋鹿。
拿着诏书的信使已经走了,拓跋焘对左右将士说:“笔头公一定不会给我这么多车,你们不如用马来运送。”
说完他就回宫了。
拓跋焘刚走了一百多里,就收到古弼的奏表说:“今年秋天谷穗下垂而且颜色金黄,桑麻大豆遍布在田野里,野猪野鹿偷吃,飞鸟大雁啄食,加之风吹雨打,这样损耗早晚就会相差三倍。
乞请允许推迟延缓运送麋鹿,以便把谷子尽快收割运送完毕。”
拓跋焘说:“果然如我所说的那样,笔头公可称得上是国家栋梁之臣啦!”
[18]魏主使员外散骑常侍高济来聘。
[18]北魏国主拓跋焘派员外散骑常侍高济去刘宋探访。
[19]戊辰,以荆州刺史衡陽王义季为征北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南兖州刺史,以南谯夫义宣为荆州刺史。
初,帝以义宣不才,故不用,会稽公主屡以为言,帝不得已用之。
先赐中诏敕之曰:“师护以在西久,比表求还,今欲听许,以汝代之。
师护虽无殊绩,洁已节用,通怀期物,不恣群下,声著西土,崐为士庶所安,论者乃未议迁之。
今之回换,更为汝与师护年时一辈,欲各试其能。
汝往,脱有一事减之者,既于西夏交有巨碍,迁代之讥,必归责于吾矣。
此事亦易勉耳,无为使人复生评论也!”义宣至镇,勤自课厉,事亦修理。
[19]戊辰(初六),刘宋朝廷任命荆州刺史衡陽王刘义季为征北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和南兖州刺史,南谯王刘义宣为荆州刺史。
当初,文帝认为刘义宣没有什么才能,因而不用他,姐姐会稽公主总是替刘义宣说话,文帝才不得不用他。
正式诏令下达之前,文帝先给他下了一份手诏,告诫他说:“师护(刘义季)在西边呆得时间太长了,近来表奏要求回来,现在我打算答应他,让你接替他的职务。
师护虽然没有特殊的成就,但他洁身自好,俭朴廉正,胸怀宽广,待人诚实,不骄纵属下,因而其声名在西部广为传诵,被士族和平民所拥戴,监察论政的人才没有提出调他离任的动议。
现在我换了你,还是因为你跟师护辈份一样,想试试你们各自的能力。
你去西边,假若有一件事处理得不如他,就会同荆楚一带产生隔阂,讥刺我换人不当,将责任归于我一身。
对这个差事,你也不过就是努力治理,谨慎为之罢了,不能让别人又来指指点点,说出别的话来。”
刘义宣到了他的住地,勤勉严格,各种事务做得也很有条不紊。
庚辰,会稽长公主卒。
庚辰(十八日),刘宋会稽长公主去世。
[20]吐谷浑叱力延等请师于魏以讨吐谷浑王慕利延,魏主使晋王伏罗督诸军击之。
[20]吐谷浑的慕容叱力延等请求北魏朝廷出兵讨伐吐谷浑可汗慕容慕利延,北魏国主派晋王拓跋伏罗督统各路大军袭击慕容慕利延。
[21]九月,甲辰,以沮渠安周为都督凉·河·沙三州诸军事、凉州刺史、河西王。
[21]九月,甲辰(十二日),刘宋朝廷任命沮渠安周为都督凉、河、沙三州诸军事,凉州刺史和河西王。
[22]丁未,魏主如漠南,将袭柔然,柔然敕连可汗远遁,乃止。
敕连寻卒,子吐贺真立,号处罗可汗。
[22]丁未(十五日),北魏国主前去漠南,准备袭击柔然,柔然敕连可汗远远逃走,于是停止。
不久,敕连可汗去世,他的儿子郁久闾吐贺真继位,号称处罗可汗。
[23]魏晋王伏罗至乐都,引兵从间道袭吐谷浑,至大母桥。
吐谷浑王慕利延大惊,逃奔白兰,慕利延兄子拾寅奔河西;魏军斩首五千余级。
慕利延从弟伏念等帅万三千落降于魏。
[23]北魏晋王拓跋伏罗到达乐都,带领军队从小路袭击吐谷浑,到达大母桥。
吐谷浑可汗慕容慕利延非常惊恐逃到了白兰,他的侄子慕容拾寅逃奔河西。
北魏军队杀了五千多吐谷浑人。
慕容慕利延的堂弟慕容伏念等人率一万三千多帐落向北魏投降。
[24]冬,十月,己卯,以左军将军徐琼为兖州刺史,大将军参军申恬为冀州刺史。
徙兖州镇须昌,冀州镇历下。
恬,谟之弟也。
[24]冬季,十月,己卯(十七日),刘宋任命左军将军徐琼做兖州刺史,大将军参军申恬为冀州刺史。
将兖州的治所迁到须昌,冀州治所迁到了历下。
申恬是申谟的弟弟。
[25]十二月魏主还平城。
[25]十二月,北魏国主回到了平城。
[26]是岁,沙州牧李宝入朝于魏,魏人留之,以为外都大官。
[26]这一年,沙州牧李宝来到平城朝见北魏国主。
北魏朝廷把他留在了平城,任命他为外都大官。
[27]太子率更令何承天撰《元嘉新历》,表上之。
以月食之冲知日所在。
又以中星检之,知尧时冬至日在须女十度,今在斗十七度。
又测景校二至,差三日有余,知今之南至日应在斗十三四度。
于是更立新法,冬至徙上三日五时,日之所在,移旧四度。
又月有迟疾,前历合朔,月食不在朔望;今皆以赢缩定其小余,以正朔望之日。
诏付外详之。
太史令钱乐之等奏,皆如承天所上,唯月有频三大,频二小,比旧法殊为乖异,谓宜仍旧。
诏可。
[27]刘宋太子率更令何承天撰写《元嘉新历》,呈报给文帝。
他认为从月崐食时日月相对的关系就能知道太陽的位置。
他又用中星进行检查,测出帝尧时期冬至这天太陽位于须女星十度之处,现在在斗星十七度的位置上。
何承天还测量了日影,以此来校正冬至和夏至,最后测出有三天多的误差。
他认为现在的冬至太陽应该在斗星十三四度的位置上。
于是,他改订新的历法:将冬至往前移动了三天零五个时辰。
太陽从它现在的位置上向原来的位置上移动了四度。
又由于月亮运转或快或慢,把原来的历法中的初一和十五拿来对照,发现月食并不在初一和十五这两个日子上。
现在,他全部用每月天数的多少来推出闰月,以此调正了初一、十五的位置。
文帝下诏交给宫外其他大臣详细考察。
太史令钱乐之等上奏,认为这一切都和何承天所讲的一样,但是何承天历法的月份有一连三个月都为大月、一连两个月都是小月的情况,比起旧历法来差异较大,更加有谬,认为还应该使用旧历法。
文帝下诏同意。
二十二年(乙酉、445)
二十二年(乙酉,公元445年)
[1]春,正月,辛卯朔,始行新历。
初,汉京房以十二律中吕上生黄钟,不满九寸,更演为六十律。
钱乐之复演为三百六十律,日当一管。
何承天立议,以为上下相生,三分损益其一,盖古人简易之法,犹如古历周天三百六十五度四分度之一也。
而京房不悟,谬为六十。
乃更设新律,林钟长六寸一厘,则从中吕还得黄钟,十二旋宫,声韵无失。
[1]春季,正月,辛卯朔(初一),刘宋开始使用新历法。
当初,西汉京房将十二音律中的中吕、上生、黄钟,凡没有超过九寸的,都改到六十音律。
钱乐之又把它扩大到三百六十音律。
每日使用一种乐器。
何承天提出见解,认为上下相生,于三分之中增减其一,是古人所用的简便易行的方法,如同古代历法中的能见到的天空三百六十五度四分度中的一个单位,但京房却没有明白其中的真义,而把它错误地定为六十。
于是,何承天改设新的音律,林钟长六寸一厘,便从中吕回到黄钟的位置,每十二律吕又回到第一音级,声韵毫无损失。
[2]壬辰,以武陵王骏为雍州刺史。
帝欲经略关、河,故以骏镇襄陽。
[2]壬辰(初二),刘宋文帝任命武陵王刘骏为雍州刺史。
文帝想要收回关、河一带北方土地,因此让刘骏去镇守襄陽。
[3]魏主使散骑常侍宋来聘。
[3]北魏国主让散骑常侍宋来刘宋探访。
[4]二月,魏主如上一党一,西至吐京,讨徙叛胡,出配郡县。
[4]二月,北魏国主来到上一党一,西到吐京,征讨并迁移叛变的胡人,将他们发配到各郡县。
[5]甲戌,立皇子为东海王,昶为义陽王。
[5]甲戌(十四日),文帝立皇子刘为东海王,刘昶为义陽王。
[6]三月,庚申,魏主还宫。
[6]三月庚申(疑误),北魏国主返回平城。
[7]魏诏:“诸疑狱皆付中书,以经义量决。”
[7]北魏朝廷下诏说:“所有有疑问的诉讼案件都交给中书,中书凭借经典来衡量裁决。”
[8]夏,四月,庚戌,魏主遣征西大将军高凉王那等击吐谷浑王慕利延于白兰,秦州刺史代人封敕文、安远将军乙乌头击慕利延兄子什归于罕。
[8]夏季,四月,庚戌(疑误),北魏国主派遣征西大将军高凉王拓跋那等人在白兰袭击逃亡的吐谷浑可汗慕容慕利延,秦州刺史代郡人封敕文、安远将军乙乌头在罕向慕容慕利延的侄子慕容什归发起了进攻。
[9]河西之亡也,鄯善人以其地与魏邻,大惧,曰:“通其使人,知我国虚实,取亡必速。”
乃闭断魏道,使者往来,辄钞劫之。
由是西域不通者数年。
魏主使散骑常侍万度归发凉州以西兵击鄯善。
[9]河西灭亡后,鄯善人认为自己的土地与北魏相邻,大为惊惧,说:“如果允许北魏的使节到我们这里来,知道我们的虚实,我们会很快灭亡。”
于是,将与北魏相通的道路全部封锁。
北魏的使节来往经过这里,他们就抢劫。
因此,北魏与西域隔绝了几年的时间。
北魏国主派散骑常侍万度归率凉州以西的士卒攻打鄯善人。
[10]六月,壬辰,魏主北巡。
[10]六月,壬辰(初五),北魏国主到北方巡视。
[11]帝谋伐魏,罢南豫州入豫州,以南豫州刺史南平王铄为豫州刺史。
[11]文帝计划讨伐北魏,他先撤销南豫州,将其归并到豫州,任命南豫州刺史南平王刘铄为豫州刺史。
[12]秋,七月,己未,以尚书仆射孟为左仆射,中护军何尚之为右仆射。
[12]秋季,七月,己未(初二),刘宋文帝任命尚书仆射孟为左仆射,中护军何尚之为右仆射。
[13]武陵王骏将之镇,时缘沔诸蛮犹为寇,水陆梗碍;骏分军遣抚军中兵参军沈庆之掩击,大破之。
骏至镇,蛮断驿道,欲攻随郡;随郡太守河东柳元景募得六七百人,邀击,大破之,遂平诸蛮,获七万余口。
山蛮最强,沈庆之讨平之,获三万余口,徙万余口于建康。
[13]刘宋武陵王刘骏将到襄陽镇守,此时,沔水两岸各蛮族仍然以打家劫舍为生,水陆交通受到阻塞。
刘骏派出一部分军队由抚军中兵参军沈庆之指挥突然攻袭那些强盗,把他们打得大败。
刘骏到达襄陽后,蛮夷人切断了他与外界通信的道路,打算攻打随郡。
随郡太守河东人柳元景招募到六七百人截击蛮夷人,将他们打得大败,各地蛮夷叛乱因此平定,共俘获了七万多人。
山蛮夷势力最强,沈庆之前去讨伐,平定了那里,俘获三万多人,将一万多人迁移到了都城建康。
[14]吐谷浑什归闻魏军将至,弃城夜遁。
八月,丁亥,封敕文入罕,分徙其民千家还上,留乙乌头守罕。
[14]吐谷汗的慕容什归听说北魏军将要到达罕,他放弃城池,连夜逃走。
八月,丁亥(初一),封敕文进入罕,将一千多户百姓迁入上,让乙乌头留守罕。
[15]万度归至敦煌,留辎重,以轻骑五千度流沙,袭鄯善,壬辰,鄯善王真达面缚出降。
度归留军屯守,与真达诣平城,西域复通。
[15]北魏万度归到达敦煌,留下辎重,率领轻骑兵五千人向西渡过流沙,袭击鄯善部落。
壬辰(初六),鄯善王真达反绑双臂出来投降。
万度归留下部分军队驻守,他同真达回到了平城。
西域之路再次开通。
[16]魏主如陰山之北,发诸州兵三分之一,各于其州戒严,以须后命。
徙诸种杂民五千余家于北边,令就北畜牧,以饵柔然。
[16]北魏国主到了陰山之北,下令发动每个州三分之一的兵力在本州警戒,等待以后命令。
把五千多户不同民族的居民迁移到北方边地,让他们在北方放牧牲畜,以引一诱柔然。
[17]壬寅,魏高凉王那军至宁头城,吐谷浑王慕利延拥其部落西度流沙。
吐谷浑慕之子被囊逆战,那击破之;被囊遁走,中山公杜丰帅一精一骑追之,度三危,至雪山,生擒被囊及吐谷浑什归、乞伏炽盘之子成龙,皆送平城。
慕利延遂西入于阗,杀其王,据其地,死者数万人。
[17]壬寅(十六日),北魏高凉王拓跋那率兵到达宁头城。
吐谷浑可汗慕容慕利延带着他的部落穿过沙漠向西逃去。
吐谷浑前可汗慕容慕之子慕容被囊领兵迎战,被拓跋那击败。
慕容被囊逃走。
中山公杜丰又率一精一锐骑兵追赶,穿过三危山,来到雪山,活捉了慕容被囊、慕容什归和乞伏炽磐的儿子乞伏成龙,全部押送到平城。
慕容慕利延于是又向西进入于阗国,杀了国王,占领了该国的属地,死了几万人。
[18]九月,癸酉,上饯衡陽王义季于武帐冈。
上将行,敕诸子且勿食,至会所设馔;日旰,不至,有饥色。
上乃谓曰:“汝曹少长丰佚,不见百姓艰难。
今使汝曹识有饥苦,知以节俭御物耳。”
[18]九月,癸酉(十七日),刘宋文帝在武帐冈为衡陽王刘义季饯行。
文帝将要离开皇宫时,他告诉儿子们暂时不要吃东西,等到达送别刘义季的地方再设宴进餐。
直到太陽西斜,刘义季还没有来到,大家饿得脸色很难看。
文帝这才对大家说:“你们从小生活在富裕安适的环境中,看不到老百姓生活的艰难。
今天就是想让你们知道还有饥饿困苦,让你们以后知道使用东西要节俭罢了。”
裴子野论曰:善乎太祖之训也!夫侈兴于有余,俭生于不足。
欲其隐约,莫若贫贱!习其险艰,利以任使;为其情伪,易以躬临。
太祖若能率此训也,难其志一操一,卑其礼秩,教成德立,然后授以政事,则无怠无荒,可播之于九崐服矣。
裴子野论曰:太祖刘义隆这番训导真是正确啊!奢华一浪一费产生在富足的环境中,节俭出在贫穷困苦之中。
如果打算让他懂得忧困然后成材的道理,不如让他生长在贫贱的环境中。
学会在艰难困苦的环境中生活,能更好地担当重任;亲身经历民情真伪,易于君临天下。
太祖如若能以他的训导为表率,就应该让他的儿子们的志向一操一行受到磨炼,降低他们的官职待遇,教育他们树立良好的道德风范,然后再将国家大事交给他们,他们就不会懈怠、荒唐行一事,就可以让远近悦服。
高祖思固本枝,崇树襁褓;后世遵守,迭据方岳。
及乎泰始之初,升明之季,绝咽于衾衽者动数十人。
国之存亡,既不是系,早肆民上,非善诲也。
高祖刘裕打算巩固本家族的地位,对皇家襁褓中的婴儿都封以很高的爵位,后代也遵循他的办法,先后让小孩子独镇一方。
到了泰始初年、升明末年,幼小亲王在襁褓中就被掐死的动辄有几十人。
国家存亡,既然不维系在那些小孩子身上,那么让他们过早地居于万民之上的高位,实在不是好的教诲。
[19]魏民间讹言:“灭魏者吴”,卢水胡盖吴聚众反于杏城,诸种胡争应之,有众十余万;遣其一党一赵绾来,上表自归。
冬,十月,戊子,长安镇副将拓跋纥帅众讨吴,纥败死。
吴众愈盛,民皆渡渭奔南山。
魏主发高平敕勒骑赴长安,命将军叔孙拔领摄并、秦、雍三州兵屯渭北。
[19]北魏民间传说一种谣言“灭亡北魏的是吴”。
卢水胡人盖吴在杏城聚众反叛,各族胡人都争先恐后地前来响应,聚有部众十多万人。
盖吴派遣他的同伙赵绾来到刘宋朝廷,上疏请求归降。
冬季,十月,戊子(初三),长安镇副将拓跋纥率众兵征讨盖吴,却战败而死。
盖吴的兵卒越来越多,老百姓都渡过渭水逃奔南山。
北魏国主征调高平敕勒骑兵奔赴长安,命令将军叔孙拔统领并、秦、雍三州的军队屯居渭水之北。
[20]十一月,魏发冀州民造浮桥于津。
[20]十一月,北魏调遣冀州百姓在津建造浮桥。
[21]盖吴遣别部帅白广平,西掠新平,安定诸胡皆聚众应之。
又分兵东掠临晋巴东,将军章直击破之,溺死于河者三万余人。
吴又遣兵西掠,至长安,将军叔孙拔与战于渭北,大破之,斩首三万余级。
[21]盖吴派遣另一支部队的统帅白广平西去新平劫掠财物,安定的各族胡人群起响应,盖吴又分兵向东劫掠临晋以东的地方,北魏将军章直把他击败,被河水淹死达三万多人。
盖吴又派兵向西劫掠,走到长安,与北魏将军叔孙拔在渭水之北交战,结果被叔孙拔打得大败,斩首三万多人。
河东蜀薛永宗聚众以应吴,袭击闻喜。
闻喜县无兵仗,令忧惶无计;县人裴骏帅厉乡豪击之,永宗去。
河东蜀人薛永宗聚众响应盖吴,袭击闻喜,由于闻喜县没有军队驻守,县令惊忧害怕不知如何是好,本县人裴骏率领各乡豪士对抗,薛永宗引兵撤退。
魏主命薛谨之子拔纠合宗、乡,壁于河际,以断二寇往来之路。
庚午,魏主使殿中尚书拓跋处直等将二万骑讨薛永宗,殿中尚书乙拔将三万骑讨盖吴,西平公寇提将万骑讨白广平。
吴自号天台王,署置百官。
北魏国主拓跋焘命令薛谨的儿子薛拔纠合宗族乡里百姓,在黄河边上建造营垒,以此来切断盖吴与薛永宗相联系的道路。
庚午(十五日),拓跋焘派殿中尚书拓跋处直等人率二万骑兵讨伐薛永宗,派殿中尚书乙拔率三万骑兵讨伐盖吴,派西平公寇提统领一万骑兵讨伐白广平。
盖吴自称天台王,手下设置文武百官。
[22]辛未,魏主还宫。
[22]辛未(十六日),北魏国主回到平城宫内。
[23]魏选六州骁骑二万,使永昌王仁、高凉王那分将之为二道,掠淮、泗以北,徙青、徐之民以实河北。
[23]北魏从六个州中选出二万骁勇骑兵,派永昌王拓跋仁、高凉王拓跋那分别统率,分二路劫淮河、泗水以北的地方,迁移青州、徐州老百姓充实河北。
[24]癸未,魏主西巡。
[24]癸未(二十八日),北魏国主去西部巡察。
[25]初,鲁国孔熙先博学文史,兼通数术,有纵横才志;为员外散骑侍郎崐,不为时所知,愤愤不得志。
父默之为广州刺史,以赃获罪,大将军彭城王义康为救解得免。
及义康迁豫章,熙先密怀报效。
且以为天文、图谶,帝必以非道晏驾,由骨肉相残;江州应出天子。
以范晔志意不满,欲引与同谋,而熙先素不为晔所重。
太子中舍人谢综,晔之甥也,熙先倾身事之,综引熙先与晔相识。
[25]当初,鲁国人孔熙先一精一通文学和历史,并通晓数术,有纵横天下的才气和抱负。
担任员外散骑侍郎时,不被当世人所了解,愤愤而不得志。
他的父亲孔默之任广州刺史,因为贪赃枉法犯罪,多亏大将军彭城王刘义康相救才免于判刑。
刘义康被贬到豫章时,孔熙先感激刘义康,决心效力报恩。
而且他又认为根据天文、图谶,都表明刘宋文帝一定死于非命,原因是骨肉互相残杀,江州应该出天子。
孔熙先感到范晔心中也有对朝廷的不满情绪,想拉范晔一起来谋划。
但是,孔熙先平时并不被范晔所看重。
太子中舍人谢综是范晔的外甥,孔熙先全力以赴来巴结谢综,谢综将孔熙先引见给范晔,让他们相识。
熙先家饶于财,数与晔博,故为拙行,以物输之。
晔既利其财,又一爱一其文艺,由是情好款洽。
熙先乃从容说晔曰:“大将军英断聪敏,人神攸属,失职南垂,天下愤怨。
小人受先君遗命,以死报大将军之德。
顷人情騷动,天文舛错,此所谓时运之至,不可推移者也。
若顺天人之心,结英豪之士,表里相应,发于肘腋;然后诛除异我,崇奉明圣,号令天下,谁敢不从!小人请以七尺之躯,三寸之舌,立功立事而归诸君子,丈人以为何如?”
晔甚愕然。
熙先曰:“昔一毛一竭节于魏武,张温毕议于孙权,彼二人者,皆国之俊义,岂言行玷缺,然后至于祸辱哉?皆以廉直劲正,不得久容。
丈人之于本朝,不深于二主,人间雅誉,过于两臣,谗夫侧目,为日久矣,比肩竞逐,庸可遂乎!近者殷铁一言而刘班碎首,彼岂父兄之仇,百世之怨乎?所争不过荣名势利先后之间耳。
及其末也,唯恐陷之不深,发之不早;戮及百口,犹曰未厌。
是可为寒心悼惧,岂书籍远事也哉!今建大勋,奉贤哲,图难于易,以安易危,享厚利,收鸿名,一旦苞举而有之,岂可弃置而不取哉!”晔犹疑未决。
熙先曰:“又月过于此者,愚则未敢道耳。”
晔曰:“何谓也?”
熙先曰:“丈人奕叶清通,而不得连姻帝室,人以犬豕相遇,而丈人曾不耻之,欲为之死不亦惑乎?”
晔门无内行,故熙先以此激之。
晔默然不应,反意乃决。
孔熙先家非常富有,他常常和范晔在一块儿赌一博,他故意赌得不好,将钱输给范晔。
范晔既一爱一他的钱财,又喜欢他的才华,由此,二人慢慢亲近起来。
孔熙先才渐渐地游说范晔道:“大将军刘义康果断聪敏,百姓及神明都愿归属于他,但他却被罢免职务发配到南部边陲,普天之下都为他愤恨不平。
小人我接受了先父的遗言,要以死来报答大将军刘义康的大恩大德。
近来,天下人心騷动不定,天象错乱,这就是人们常说的时运已经来到,这是不可以改变的事情。
如果我们顺应上天、百姓的心愿,结交英雄豪杰,内外接应,在宫廷内起兵,尔后杀掉反对我们的人,拥戴圣明的天子,号令天下,有谁能敢不服从呢!小人我愿意用我这七尺之躯、三寸不烂之舌,建立大功、成就大事而归之于各位君子,老人家认为怎么样?”
范晔感到非常吃惊。
孔熙先说:“从前,一毛一对魏武帝曹一操一忠心耿耿,张温对孙权侃侃而谈,那二人都是国家的俊杰,难道他们是因为自己的言行不当而后招致祸害屈辱的吗?他们都是因为自己太廉洁正直、刚烈清正而不能长期被人所容纳。
老人家您在本朝受到的信任程度并不比曹一操一、孙权一宠一信一毛一、张温更深,可是您在老百姓中间的名声却远远超过那两个忠臣。
想要诬陷您的人对您侧目而视已经很久了,而您却要同他们肩并肩地平等竞争,这怎么能够办得到呢!最近,殷铁(景仁)只一句话,刘班就被击碎头颅,他们难道是因为父兄之间的仇恨或是存有百代的夙怨吗?他们之间所争夺的实际上不过是名利、权势谁先谁后的问题。
争到最后,双方都怕自己陷得不深、动手不早,杀了一百人还说自己并未满足。
这可以说是令人心寒、恐慌的,这难道是书读得多了就不懂得世事的缘故吗!现在,是建立大的功业,崇奉贤明睿智之人的良好时机,在容易的时候图谋难办的事,用安逸代替危险,而且,也可以享受荣华富贵,坐收大的美名,一个早晨举兵就能够得到这些,怎么能放弃而不去争取呢!”范晔犹豫不决。
孔熙先说:“还有比这更厉害的事情,我不敢说出来。”
范晔说:“是什么?”
孔熙先说:“老人家您代代清白,却不能和皇室联姻,人家把您当作猪狗来对待,而您却不曾认为这是一种耻辱,还想要为皇帝献身,这不也是很糊涂的事吗?!”范晔家人品行崐不端,所以,孔熙先就用这些来激怒范晔。
范晔默不作声,造反的决心于是下定了。
晔与沈演之并为帝所知,晔先至,必待演之俱入,演之先至,尝独被引,晔以此为怨。
晔累经义康府佐,中间获罪于义康。
谢综及父述,皆为义康所厚,综弟约娶义康女。
综为义康记室参军,自豫章还,申义康意于晔,求解晚隙,复敦往好。
大将军府史仲承祖,有一宠一于义康,闻熙先有谋,密相结纳。
丹杨尹徐湛之,素为义康所一爱一,承祖因此结事湛之,告以密计。
道入法略、尼法静,皆感义康旧恩,并与熙先往来。
法静妹夫许曜,领队在台,许为内应。
法静之豫章,熙先付以笺书,陈说图谶。
于是密相署置,及素所不善者,并入死目。
熙先又使弟休先作檄文,称:“贼臣赵伯符肆兵犯跸,祸流储宰,湛之、晔等投命奋戈,即日斩伯符首及共一党一与。
今遣护军将军臧质奉玺绶迎彭城王正位辰极。”
熙先以为举大事宜须以义康之旨谕众,晔又诈作义康与湛之书,令诛君侧之恶,宣示同一党一。
范晔和吏部尚书沈演之都为文帝所信任。
每次范晔先到朝廷时,一定要等待沈演之,然后一同入宫。
可是沈演之先到,却曾经单独被文帝先行召见,范晔因为这事怀有怨气。
范晔曾经一直做刘义康的府佐,在此期间,他得罪过刘义康。
但谢综和他的父亲谢述却都受到刘义康的厚待,谢综的弟弟谢约又娶了刘义康的女儿。
谢综现在是刘义康的记室参军,他从豫章回到建康,向范晔申述了刘义康对他所表示的歉意,请求范晔谅解过去的隔阂,于是,二人又象往日一样友好。
大将军府史仲承祖受到刘义康的一宠一爱一,听说孔熙先图谋反叛,于是与他秘密结交。
丹杨尹徐湛之平素也一直被刘义康所喜一爱一,所以仲承祖便因此极力结交奉事徐湛之,并把孔熙先等人的秘密计划告诉了徐湛之。
道士法略、尼姑法静都感激刘义康的旧恩,也跟孔熙先来往。
法静的妹夫许曜在宫廷中率领禁卫,他向孔熙先等人许诺做他们的内应。
法静到豫章,孔熙先交给她一封信,向刘义康陈说图谶的含义。
这样,他们暗地计划布署,对于平素与他们关系不好的人,都一并列入诛死的名册里。
孔熙先又派他的弟弟孔休先作一篇声讨的文章,言称:“叛臣赵伯符恣意使用武器冒犯皇帝,并对皇太子刘劭造成了极大的威胁,为此,徐湛之、范晔等人不顾自己的一性一命奋力挥戈战斗,即日内杀赵伯符和他的一党一羽。
现在,派护军将军臧质捧着皇帝的玉玺绶带去迎接彭城王刘义康正式登基。”
孔熙先认为发起大事应该用刘义康的旨令告谕大家,于是,范晔又伪造刘义康写给徐湛之的书信,命令他杀掉文帝身边的坏人,把这封信拿给同一党一们看。
帝之燕武帐冈也,晔等谋以其日作乱。
许曜侍帝,扣刀目晔,晔不敢仰视。
俄而座散,徐湛之恐事不济,密以其谋白帝。
帝使湛之具探取本末,得其檄书、选署姓名,上之。
帝乃命有司收掩穷治。
其夜,呼晔置客省,先于外收综及熙先兄弟,皆款服。
帝遣使诘问晔,晔犹隐拒;熙先闻之,笑曰:“凡处分、符檄、书疏,皆范所造,云何于今方作如此抵蹋邪?”
帝以晔墨迹示之,乃具陈本末。
文帝到武帐冈赴宴,范晔等人图谋在这天发动叛乱。
许曜侍卫文帝,将佩刀微微拔一出,向范晔使眼色。
范晔不敢抬起头来看。
不一会儿,宴席结束,徐湛之害怕事情不能成功,就将孔熙先等人的陰谋全都报告了文帝。
文帝让徐湛之仔细探听事情的先后情况,徐湛之拿到了他们起兵的檄文以及被选入参加叛乱的人的名单呈送给文帝。
文帝于是命令有关部门严密搜捕追查。
这天夜里,范晔被召唤入宫后就被软禁在客省内。
事先已经在外面逮捕了谢综和孔熙先兄弟,他们全部服罪。
文帝又派人审问范晔,范晔还在隐瞒抗拒,孔熙先听到这个情况后,大笑着说:“我们所有的筹划、讨伐檄文及信件等等都出于范晔之手,为什么到现在还这样抵赖呢?”
文帝将范晔亲笔写的东西拿出来给他看,他才将事件的始末招供出来。
明日,仗士送付廷尉。
熙先望风吐款,辞气不桡。
上奇其才,遣人慰勉之曰:“以卿之才而滞于集书省,理应有异志,此乃我负卿也。”
又责前吏部尚书何尚之曰:“使孔熙先年将三十作散骑郎,那不作贼!”熙先于狱中上书谢恩,且陈图谶,深戒上以骨肉之祸,曰:“愿勿遗弃,存之中书。
若囚死之后,或可追录,庶九泉之下,少塞衅责。”
第二天,全副武装的兵士将他们送交廷尉。
孔熙先见风使舵,从容道来,言辞语气没有丝毫胆怯。
文帝对他的才华感到十分惊奇,派人慰问并勉励他说崐:“凭着你的才气,在集书省埋没这么久,理该有别的想法,这是我亏待了你。”
他又责怪前吏部尚书何尚之说:“让年龄即将三十的孔熙先做散骑郎,他怎么能不成为叛贼!”孔熙先在狱中上书文帝,感谢他的恩典,并将图谶上所显示的征兆告诉文帝,特别告诫文帝要小心骨肉之间的祸变,他说:“请不要把我写的这些东西扔掉,把它放在书省。
如果我坐监死了以后,也许可以想起来查看,我在九泉之下,也会稍稍减少我闯下这一大祸的罪责。”
晔在狱为诗曰:“虽无嵇生琴,庶同夏侯色。”
晔本意谓入狱即死,而上穷治其狱,遂经二旬,晔更有生望。
狱吏戏之曰:“外传詹事或当长系。”
晔闻之,惊喜。
综、熙先笑之曰:“詹事畴昔攘袂嗔目,跃马顾盼,自以为一世之雄;今扰攘纷纭,畏死乃尔!设令赐以一性一命,人臣图主,何颜可以生存!”
范晔在狱中作诗说:“虽不像嵇康被杀时索琴而弹,却可以像夏侯玄临刑时面不改色。”
范晔本来以为自己入狱当天就会被处死,可是,文帝却在彻底追查这一案件,过了二十天没有什么动静,范晔又有了生的希望。
狱吏嘲弄他说:“外边传说太子詹事有可能被长期囚禁狱中。”
范晔听后,惊喜交加。
谢综、孔熙先笑话他说:“詹事范晔当初是卷袖怒目、跃马驰骋,顾盼自如,自认为是一代豪杰。
如今混乱纷纭,却怕死到了这种程度,即便皇上赐他不死,作为人臣而图谋皇上,他还有什么脸面活着呢?”
十二月,乙未,晔、综、熙先及其子弟、一党一与皆伏诛。
晔母至市,涕泣责晔,以手击晔颈,晔颜色不怍;妹及一妓一妾来别,晔悲涕流涟。
综曰:“舅殊不及夏侯色。”
晔收泪而止。
十二月,乙未(十一日),范晔、谢综、孔熙先和他们的儿子、兄弟及同一党一全部被杀。
范晔的母亲赶到刑场,痛哭流涕责骂范晔,用手打范晔的脖子,范晔并未显出惭愧的样子,范晔的妹妹及妻妾歌一妓一们前来作别时,范晔却悲从心起,涕泪横流。
谢综在一边说:“舅舅这样做可赶不上夏修玄那时的样子。”
范晔于是又止住了泪水。
谢约不预逆谋,见兄综与熙先游,常谏之曰:“此人轻事好奇,不近于道,果锐无检,未可与狎。”
综不从而败。
综母以子弟自蹈逆乱,独不出视。
晔语综曰:“姊今不来,胜人多矣。”
谢约没有参预这场反叛,当初他看见哥哥谢综与孔熙先聚在一起时,常劝诫他说:“孔熙先这个人常常轻率从事,行为离奇,不走正路,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