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地眼全书
入地眼全书龙法卷二
龙说
龙者何,山之脉也。
山脉曷以为龙名?取其如龙之神也。
龙之神见而在于田,飞而在于天,跃而在于渊,变化莫测,山龙亦取其理也。
山龙自峻岭而下,落脉于平岗、平洋,亦似变化以神其灵也。
然神龙纯阳无阴,山龙纯阴无阳,平岗则为太阴,平洋又为少阴,曰有间矣。
至若土乃龙之肉,石乃龙之骨,草乃龙之毛;穴有五色者,乃龙之心、肝、脾、肺、肾也。
四围缠护之砂为龙之云。
龙必要得水,龙无水不行,左右随龙之水亦如龙之御天,云行而雨施也。
先贤以山取象于此者,夫亦可以得观龙之法矣。
龙法
寻龙先寻租与宗,不辨祖宗何足语?大山高耸是真龙,踊跃奔腾谁可比!龙脉自太祖而下有远祖、有太宗、有少宗、少祖,以至父母。
去穴近者,关祸福亦近;去穴远者,关祸福亦远。
故论祖者以少祖为主。
而不必推极其远者。
以龙气长则福泽长,龙气短则福泽短。
其在高山则看起伏,其在平地则看收敛。
若一望平洋,必须有水流不过之处,即是龙脊。
平洋龙来亦有起伏,龙过处必微微隆起,是为龙脊。
亦必有高平之阜而为祖宗,不拘干流,地面之水,所谓低一寸即为水。
湿流两边有明水即为湿流。
亦必有上分下合之处,中间即龙。
次自父母上寻至少祖者。
少祖山乃龙出身处,父母山乃龙入首处。
出身处要耸拔,要开帐,要合星休,要中出,要转换,要过峡,要看柱廊,要看缠护,要着迎送,要看生死、强弱、顺逆、进退,要看其有无定穴处。
要知父母山一路贯串而来。
所谓父母山者,在元武山顶之后,穴中所来之气,正是此山之气。
父母山下发脉处为胎,如禀父母一之 血脉为胎也。
其下束气为息,如父母怀胎养息也。
再看星面起伏,为元武顶,即化生脑,即太极星,即土缩,是所谓孕也。
如孕之成,如人之有头面、手脚、形体也。
融结穴处为育,即毬髯之中即罗纹如子之出胎而育也。
此乃龙之入首处要看来势,要看束脉,要看有气无气,要看形势,要看结局。
寻龙总以少祖为主,少祖之中要明五星,五星之中要识五障,龙身展托处,再两边分明,有山去,为开障。
水、火定为元宰,金、土多旺田牛。
能清能大,亦主文章高贵。
水星多贵,粗浊为轻。
不问何星,高而秀者贵,低而浊者福微。
一方有一方之祖先,审其祖起于何处,水源发于何处,分枝何处,水从何处来、何处合,砂自何处起、何处一交一 ,则知水来处是背,合处是面,砂身向外是背,砂头向内是面。
既知面背,再看随龙水趋向何处,护龙砂弯抱何方,则知砂水有情处是龙,无情处非龙矣。
又有回顾龙祖结者,以祖山作案,有大回受、小回受,多是尽龙所结者。
翻身送势,收本身砂水,其力愈大。
静道谆谆指点,无非言山言水,所以认龙一道,此为顶门之针。
托长老曰:地理一道有何难?义取阴阳两字间。
全在明师亲指点,打破元机好看山。
恋头理气两般先,不明此理最堪怜。
待衲独传奇妙诀,无愧人间行地仙。
山本属阴水属阳,水动山静两般看。
阳为夫兮阴为妇,夫妇恩爱两相当。
夫主施兮妇主承,妇不承兮息不成。
山无水界气不住,譬如夫妇不一交一 ,终无孕、若山无水界,则龙不住。
夫妇相一交一 孕始生。
山水一交一 时真气聚,一动一静互相根。
阴中有阳阳有阴,乾坤配合《易》之门。
若是山飞并水走,二气不一交一 地不真。
千言万语,总要山动水静,砂一交一 水会,龙真穴确,四山环抱,堂局端正,藏风聚气。
有此,不是地也是地。
看地至此,方有把柄。
若山势顺走,头足向前,曰飞;水城内小外宽,一竟直去曰走。
是谓阴阳不一交一 ,难以结地。
看地至此,要知此处是山水之病,切不可胡说乱扦。
阳体高兮阴体平,高山为阳平地阴。
乳突阳也。
窝钳阴也。
同此义,阴阳颠倒此之因。
此以形体论龙。
阴性翕兮阳舒散,垅龙凝聚枝散漫。
此等论用义攸深,窝钳阳也。
乳突阴也。
同兹判。
此以气脉论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