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身经一穴一赋】(《医经国小》)手太一陰一兮大《针灸大成》卷二

针灸大成查询

请输入关键字:

例如:针灸大成

针灸大成 - 卷二

针灸大成

卷二

【周身经一穴一赋】

(《医经国小》)

手太一陰一兮大指侧,少商、鱼际兮太渊一穴一。

经渠兮列缺,孔最兮尺泽。

侠白共天府为邻,云门与中府相接(左右共二十二一穴一)。

手一陽一明兮,大肠之经。

循商一陽一兮,二三而行(二间、三间也)。

历合谷、一陽一溪之 ,过偏历、一温一溜之滨。

下廉、上廉、三里而近,曲池、肘 、五里之程。

(即臂 、眉 二一穴一)

上于巨骨,天鼎纡乎扶突。

禾 唇连,迎香鼻迫(左右共四十一穴一)。

胃乃足之一陽一明,厉兑趋乎内庭。

过陷谷、冲一陽一之分,见解溪、丰一隆之神。

下巨虚兮条口陈,上巨虚兮三里仍。

犊鼻引入于梁丘、一陰一市之下,伏兔上贯于髀关、气冲之经。

归来兮水道,大巨兮外陵。

运天枢兮滑肉,礼太乙兮关门。

梁门兮承满,不容兮一乳一根。

一乳一中之膺窗、屋翳,库房之气户、缺盆。

气舍、水突,人迎、大迎。

地仓兮巨 续,四白兮承泣分。

御颊车于下关,张头维于额垠(左右共九十一穴一)。

足太一陰一兮脾中州,隐白出兮大指头。

赴大都兮瞻太白,访公孙兮至商丘。

越三一陰一之一交一而漏谷、地机可即,步一陰一陵之泉而血海、箕门是求。

入冲门兮府舍轩豁,解腹结兮大横优游。

腹哀、食窦兮,接天溪而同派;胸乡、周荣兮,缀大包而如钩(左右共四十二一穴一)。

迨夫真心为手少一陰一,少冲出乎小指,少府直乎神门。

一陰一 、通里兮,灵道非远;少海、青灵兮,极泉何深(左右共十八一穴一)。

手之太一陽一,小肠之荣。

路从少泽步前谷、后溪之隆,道遵腕骨观一陽一谷、养老之崇。

得支正于小海,逐肩贞以相从。

值 兮遇天宗,乘秉风兮曲垣中。

肩外俞兮肩中俞,启天窗兮见天容。

匪由颧 ,曷造听宫(左右共三十八一穴一)。

足膀一胱兮太一陽一,一交一背部之二行。

穷至一陰一于通谷之口,寻束骨于京骨之乡。

申脉命仆参以前导,昆仑辟金门于踝旁。

奋附一陽一、飞扬之志,转承山、承筋之行。

至于合一陽一、委中委一陽一、浮、殷门以岐往,承扶、秩边而胞肓。

入志室兮肓门、胃仓,开意舍兮振彼一陽一纲。

出魂门兮膈关,乃 乎神堂。

膏肓兮在四椎之左右,魄户兮附带分而会一陽一。

下、中、次、上之,白环、中膂之房。

膀一胱俞兮小肠,大肠俞兮在旁。

三焦、肾俞兮胃俞接,脾、胆、肝、膈兮心俞当。

厥一陰一、肺俞之募,风门、大杼之方。

天柱坚兮玉枕、络却,通天溪兮见彼承光。

自五处、曲差而下,造攒竹、睛明之场(左右共一百二十六一穴一)。

足少一陰一兮肾属,涌一泉流于然谷。

太溪、大钟兮水泉缘,照海、复溜兮一交一信续。

从筑宾兮上一陰一谷,掩横骨兮大赫麓。

气一穴一、四满兮中注,肓俞上通兮商曲。

守石关兮一陰一都宁,闭通谷兮幽门肃。

步廊、神封而灵墟存,神藏、 中而俞府足(左右共五十四一穴一)。

手厥一陰一心包之络,中冲发中指之奇。

自劳宫、大陵而往,逐内关、间使而驰。

叩 门于曲泽,酌天泉于天池(左右共十八一穴一)。

手少一陽一三焦之脉,在小指次指之端。

关冲开乎液门、中渚、一陽一池、外关。

支沟、会宗、三一陽一络,四渎、天井、清冷渊,消泺、 会、肩 相连。

天 处天牖之下,翳风让 脉居先。

颅息定而角孙近耳,丝竹空而和 倒悬。

耳门既辟,夏蚋闻焉(左右共四十六一穴一)。

足少一陽一兮胆经,一穴一乃出乎窍一陰一,沂侠溪兮地五会,过临泣兮丘墟平。

悬钟兮一陽一辅、光明,外丘兮一陽一交一、一陽一陵。

西出一陽一关兮,抵中渎、风市之境;环跳、居 兮,循维道、五枢之宫。

考夫带脉,询至京门。

日月丽兮辄筋荣,渊液泄兮肩井盈。

临风池兮脑空鸣,穷窍一陰一兮完骨明。

举浮白于天冲,接承灵于正营。

目窗兮临泣,一陽一白兮本神。

率谷回兮曲鬓出,悬厘降兮悬颅承。

颔厌兮嘉客主人,听会兮瞳子 迎(左右共八十八一穴一)。

厥一陰一在足,肝经所钟。

起大敦于行间,循太冲于中封。

蠡沟、中都之会,膝关、曲泉之宫。

袭一陰一包于五里兮,一陰一廉乃发;寻羊矢于章门兮,期门可攻(左右共二十八一穴一)。

至若任脉行乎腹与胸,承浆泄兮廉泉通。

窥天突于璇玑,捣华盖于紫宫。

登玉堂兮膻中集,履中庭兮鸠尾冲。

瞻巨阙兮二脘上中,过建里兮下脘攸同。

水分兮神阙缥缈,一陰一交一兮气海鸿。

石门直兮关元、中极,曲骨横兮会一陰一乃终(凡二十四一穴一)。

督脉行乎背部中,兑端接兮龈一交一从。

素 在面兮,水沟疏通;神庭入发兮,上星瞳蒙。

囟会现兮前顶,百会俨兮尊崇。

后顶辅兮强间逢,脑户闭兮风府空。

哑门通于大椎兮,陶道夷坦;身柱缥于神道兮,灵台穹窿。

至一陽一立下,筋缩、脊中;接脊悬枢,命门重重。

歌一陽一关兮舞腰俞,愿长强兮寿无穷(凡二十七一穴一)。

【百症赋】

(《聚英》)

百症俞一穴一,再三用心。

囟会连于玉枕,头风疗以金针。

悬颅、颔厌之中,偏头痛止;强间、丰一隆之际,头痛难禁。

原夫面肿虚浮,须仗水沟前顶;耳聋气闭,全凭听会、翳风。

面上虫行有验,迎香可取;耳中蝉噪有声,听会堪攻。

目眩兮,支正、飞扬;目黄兮,一陽一纲、胆俞。

攀睛攻少泽、肝俞之所,泪出刺临泣、头维之处。

目中漠漠,即寻攒竹、三间;目觉KT KT ,急取养老、天柱。

观其雀目肝气,睛明、行间而细推;审他项强伤寒,一温一溜、期门而主之。

廉泉、中冲,舌下肿疼堪取;天府、合谷,鼻中衄血宜追。

耳门、丝竹空,住牙疼于顷刻;颊车、地仓一穴一,正口 于片时。

喉痛兮,液门、鱼际去疗,转筋兮,金门、丘墟来医。

一陽一谷、侠溪,颔肿口噤并治;少商、曲泽,血虚口渴同施。

通天去鼻内无闻之苦,复溜祛舌干口燥之悲。

哑门、关冲,舌缓不语而要紧;天鼎、间使,失音嗫嚅而休迟。

太冲泻唇 以速愈,承浆泻牙疼而即移。

项强多恶风,束骨相连于天柱;热病汗不出,大都更接于经渠。

且如两臂顽麻,少海就傍于三里;半身不遂,一陽一陵远达于曲池。

建里、内关,扫尽胸中之苦闷;听宫、脾俞,祛残心下之悲凄。

久知胁肋疼痛,气户、华盖有灵;腹内肠鸣,下脘、陷谷能平。

胸胁支满何疗,章门、不容细寻。

膈疼饮蓄难禁,膻中、巨阙便针。

胸满更加噎塞,中府、意舍所行;胸膈停留瘀血,肾俞、巨 宜征。

胸满项强,神藏、璇玑已试;背连腰痛,白环、委中曾经。

脊强兮水道、筋缩,目 兮颧 、大迎。

病非颅息而不愈,脐风须然谷而易醒。

委一陽一、天池,腋肿针而速散;后溪、环跳,腿疼刺而即轻。

梦魇不宁,厉兑相谐于隐白;发狂奔走,上脘同起于神门。

惊悸怔忡,取一陽一交一、解溪勿误;反张悲哭,仗天冲、大横须一精一。

癫疾必身柱、本神之令,发一热仗少冲、曲池之津。

岁热时行,陶道复求肺俞理;风痫常发,神道须还心俞宁。

湿寒湿一热下 定,厥寒厥热涌一泉清。

寒栗恶寒,二间疏通一陰一 暗;烦心呕吐,幽门开彻玉堂明。

行间、涌一泉,主消渴之肾竭;一陰一陵、水分,去水肿之脐盈。

痨瘵传一尸一,趋魄户、膏肓之路;中邪霍乱,寻一陰一谷、三里之程。

治疸消黄,谐后溪、劳宫而看;倦言嗜卧,往通里、大钟而明。

咳嗽连声,肺俞须迎天突一穴一;小一便赤涩,兑端独泻太一陽一经。

刺长强于承山,善主肠风新下血;针三一陰一于气海,专司白一浊久遗一精一。

且如肓俞、横骨,泻五一淋之久积;一陰一 、后溪,治盗汗之多出。

脾虚谷以不消,脾俞、膀一胱俞觅;胃冷食而难化,魂门、胃俞堪责。

鼻痔必取龈一交一,瘿气须求浮白。

大敦、照海,患寒疝而善蠲;五里、臂 ,生 疮而能治。

至一陰一、屏翳,疗痒疾之疼多;肩 、一陽一溪,消瘾风抑又论妇人经事改常,自有地机、血海;女子少气漏血,不无一交一信、合一陽一。

带下产崩,冲门、气冲宜审;月潮违限,天枢、水泉细详。

肩井一乳一痈而极效,商丘痔瘤而最良。

脱一肛一趋百会、尾翠之所,无子搜一陰一交一、石关之乡。

中脘主乎积痢,外丘收乎大肠。

寒疟兮商一陽一、太溪验, 癖兮冲门、血海强。

夫医乃人之司命,非志士而莫为;针乃理之渊微,须至人之指教。

先究其病源,后攻其一穴一道,随手见功,应针取效。

方知玄里之玄,始达妙中之妙。

此篇不尽,略举其要。

【标幽赋】

(《杨氏注解》)

拯救之法,妙用者针。

劫病之功,莫捷于针灸。

故《素问》诸书,为之首载,缓、和、扁、华,俱以此称神医。

盖一针中一穴一,病者应手而起,诚医家之所先也。

近世此科几于绝传,良为可叹!经云∶拘于鬼神者,不可与言至德;恶于砭石者,不可与言至巧。

此之谓也。

又语云∶一针、二灸、三服药。

则针灸为妙用可知。

业医者,奈之何不亟讲乎?察岁时于天道,夫人身十二经,三百六十节,以应一岁十二月,三百六十日。

岁时者,春暖、夏热、秋凉、冬寒,此四时之正气。

苟或春应暖而反寒,夏应热而反凉,秋应凉而反热,冬应寒而反暖,是故冬伤于寒,春必一温一病;春伤于风,夏必飧泄;夏伤于暑,秋必 疟;秋伤于湿,上逆而咳。

岐伯曰∶凡刺之法,必候日月星辰四时八正之气,气定乃刺焉。

是故天一温一日一陽一,则人血淖液而卫气浮,故血易泻,气易行;天寒日一陰一,则人血凝泣而卫气沉。

月始生,则气血始清,卫气始行;月廓满,则气血实,肌肉坚;月廓空,则肌肉减,经络虚,卫气去,形独居。

是以因天时而调血气也。

天寒无刺,天一温一无灸,月生无泻,月满无补,月廓空无治,是谓得天时而调之。

若月生而泻,是谓脏虚;月满而补,血气洋溢;络有留血,名曰重实。

月廓空而治,是谓乱经。

一陰一陽一相错,真邪不别,沉以留止,外虚内乱,一婬一邪乃起。

又曰∶天有五运,金水木火土也;地有六气,风寒暑湿燥一热也。

定形气于予心。

经云∶凡用针者,必先度其形之肥瘦,以调其气之虚实,实则泻之,虚则补之,必先定其血脉,而后调之。

形盛脉细,少气不足以息者危。

形瘦脉大,胸中多气者死。

形气相得者生,不调者病,相失者死,是故色脉不顺而莫针。

戒之戒之!春夏瘦而刺浅,秋冬肥而刺深。

经云∶病有沉浮,刺有浅深,各至其理,无过其道,过之则内伤,不及则外壅,壅则贼邪从之,浅深不得,反为大贼。

内伤五脏,后生大病。

故曰春病在毫一毛一腠理,夏病在皮肤。

故春夏之人,一陽一气轻浮,肌肉瘦薄,血气未盛宜刺之浅;秋病在肉脉,冬病在筋骨,秋冬则一陽一气收藏,肌肉肥浓,血气充满,刺之宜深。

又云∶春刺十二井,夏刺十二荥,季夏刺十二俞,秋刺十二经,冬刺十二合,以配木火土金水。

理见子午流注。

不穷经络一陰一陽一,多逢刺禁。

经有十二∶手太一陰一肺,少一陰一心,厥一陰一心包络,太一陽一小肠,少一陽一三焦,一陽一明大肠;足太一陰一脾,少一陰一肾,厥一陰一肝,太一陽一膀一胱,少一陽一胆,一陽一明胃也。

络有十五∶肺络列缺,心络通里,心包络内关,小肠络支正,三焦络外关,大肠络偏历,脾络公孙,肾络大钟,肝络蠡沟,膀一胱络飞扬,胆络光明,胃络丰一隆,一陰一跷络照海,一陽一跷络申脉,脾之大络大包,督脉络长强,任脉络尾翳也。

一陰一陽一者,天之一陰一陽一,平旦至日中,天之一陽一,一陽一中之一陽一也。

日中至黄昏,天之一陽一,一陽一中之一陰一也。

合夜至鸡鸣,天之一陰一,一陰一中之一陰一也。

鸡鸣至平旦,天之一陰一,一陰一中之一陽一也。

故人亦应之。

至于人身,外为一陽一,内为一陰一,背为一陽一,腹为一陰一,手足皆以赤白肉分之。

五脏为一陰一,六腑为一陽一,春夏之病在一陽一,秋冬之病在一陰一。

背固为一陽一,一陽一中之一陽一,心也;一陽一中之一陰一,肺也。

腹固为一陰一,一陰一中之一陰一,肾也;一陰一中之一陽一,肝也;一陰一中之至一陰一,脾也。

此皆一陰一陽一表里,内外雌雄,相输应也,是以应天之一陰一陽一。

学人苟不明此经络,一陰一陽一升降,左右不同之理,如病在一陽一明,反攻厥一陰一,病在太一陽一,反攻太一陰一,遂致贼邪未除,本气受蔽,则有劳无功,反犯禁刺既论脏腑虚实,须向经寻。

欲知脏腑之虚实,必先诊其脉之盛衰,既知脉之盛衰,又必辨其经脉之上下。

脏者,心、肝、脾、肺、肾也。

腑者,胆、胃、大小肠、三焦、膀一胱也。

如脉之衰弱者,其气多虚,为痒为麻也。

脉之盛大者,其血多实,为肿为痛也。

然脏腑居位乎内,而经络播行乎外,虚则补其母也,实则泻其子也。

若心病,虚则补肝木也,实则泻脾土也。

至于本经之中,而亦有子母焉。

假如心之虚者,取本经少冲以补之,少冲者井木也,木能生火也;实取神门以泻之,神门者俞土也,火能生土也。

诸经莫不皆然,要之不离乎五行相生之理,当细思之!原夫起自中焦,水初下漏,太一陰一为始,至厥一陰一而方终;一穴一出云门,抵期门而最后。

此言人之气脉,行于十二经为一周,除任、督之外,计三百九十三一穴一。

一日一一夜有百刻,分于十二时,每一时有八刻二分,每一刻计六十分,一时共计五百分。

每日寅时,手太一陰一肺经生自中焦中府一穴一,出于云门起,至少商一穴一止;卯时手一陽一明大肠经,自商一陽一起至迎香止;辰时足一陽一明胃经,自头维至厉兑;巳时足太一陰一脾经,自隐白至大包;午时手太一陰一心经,自极泉至少冲;未时手太一陽一小肠经,自少泽至听宫;申时足太一陽一膀一胱经,自睛明至至一陰一;酉时足少一陰一肾经,自涌一泉至俞府;戌时手厥一陰一心包络经,自天池至中冲;亥时手少一陽一三焦经,自关冲至耳门;子时足少一陽一胆经,自瞳子 至窍一陰一;丑时足厥一陰一肝经,自大敦至期门而终。

周而复始,与滴漏无差也。

正经十二,别络走三百余支;十二经者,即手足三一陰一、三一陽一之正经也。

别络者,除十五络,又有横络、孙络,不知其纪,散走于三百余支脉也。

正侧仰伏,气血有六百余候。

此言经络,或正或侧,或仰或伏,而气血循行孔一穴一,一周于身,荣行脉中三百余候,卫行脉外三百余候。

手足三一陽一,手走头而头走足;手足三一陰一,足走腹而胸走手。

此言经络,一陰一升一陽一降,气血出入之机,男一女无以异。

要识迎随,须明逆顺。

迎随者,要知荣卫之流注,经脉之往来也。

明其一陰一陽一之经,逆顺而取之。

迎者以针头朝其源而逆之,随者以针头从其流而顺之。

是故逆之者为泻、为迎,顺之者为补、为随。

若能知迎知随,令气必和,和气之方,必在一陰一陽一,升降上下,源流往来,逆顺之道明矣。

况夫一陰一陽一,气血多少为最。

厥一陰一、太一陽一,少气多血;太一陰一、少一陰一,少血多气;而又气多血少者,少一陽一之分;气盛血多者,一陽一明之位。

此言三一陰一、三一陽一,气血多少之不同,取之必记为最要也。

先详多少之宜,次察应至之气。

凡用针者,先明上文气血之多少,次观针气之来应。

轻滑慢而未来,沉涩紧而已至。

轻浮、滑虚、慢迟,入针之后值此三者,乃真气之未到;沉重、涩滞、紧实,入针之后值此三者,是正气之已来。

既至也,量寒热而留疾;留,住也;疾,速也。

此言正气既至,必审寒热而施之。

故经云∶刺热须至寒者,必留针,一陰一气隆至,乃呼之,去徐,其一穴一不闭;刺寒须至热者,一陽一气隆至,针气必热,乃吸之,去疾,其一穴一急扪之。

未至也,据虚实而候气。

气之未至,或进或退,或按或提,导之引之,候气至一穴一而方行补泻。

经曰∶虚则推内进一搓一,以补其气;实则循扪弹努,以引其气。

气之至也,如鱼吞钩饵之沉浮;气未至也,如闲处幽堂之深邃。

气既至,则针有涩紧,似鱼吞钩,或沉或浮而动;其气不来,针自轻滑,如闲居静室之中,寂然无所闻也。

气速至而速效,气迟至而不治。

言下针若得气来速,则病易痊,而效亦速也。

气若来迟,则病难愈,而有不治之忧。

故赋云∶气速效速,气迟效迟,候之不至,必死无疑矣。

观夫九针之法,毫针最微,七星上应,众一穴一主持。

言九针之妙,毫针最一精一,上应七星,又为三百六十一穴一之针。

本形金也,有蠲邪扶正之道;本形,言针也。

针本出于金,古人以砭石,今人以铁代之。

蠲,除也。

邪气盛,针能除之。

扶,辅也。

正气衰,针能辅之。

短长水也,有决凝开滞之机。

此言针有长短,犹水之长短,人之气血凝滞而不通,犹水之凝滞而不通也。

水之不通,决之使流于湖海,气血不通,针之使周于经脉,故言针应水也。

定刺象木,或斜或正;此言木有斜正,而用针亦有或斜或正之不同。

刺一陽一经者,必斜卧其针,无伤其卫;刺一陰一分者,必正立其针,毋伤其荣,故言针应木也。

口藏比火,进一陽一补羸。

口藏,以针含于口也。

气之一温一,如火之一温一也。

羸,瘦也。

凡下针之时,必口内一温一针暖,使荣卫相接,进己之一陽一气,补彼之瘦弱,故言针应火也。

循机扪而可塞以象土,循者,用手上下循之,使气血往来也。

机扪者,针毕以手扪闭其一穴一,如用土填塞之义,故言针应土也。

实应五行而可知。

五行者,金、水、木、火、土也。

此结上文,针能应五行之理也。

然是三寸六分,包含妙理;言针虽但长三寸六分,能巧运神机之妙,中含水火,回倒一陰一陽一,其理最玄妙也。

虽细桢于毫发,同贯多岐。

桢,针之干也。

岐,气血往来之路也。

言针之干,虽如毫发之微小,能贯通诸经一血气可平五脏之寒热,能调六腑之虚实。

平,治也。

调,理也。

言针能调治脏腑之疾,有寒则一温一之,热则清之,虚则补之,实则拘挛闭塞,遣八邪而去矣;寒热痹痛,开四关而已之。

拘挛者,筋脉之拘束。

闭塞者,气血之不通。

八邪者,所以候八风之虚邪,言疾有挛闭,必驱散八风之邪也。

寒者,身作颤而发寒也。

热者,身作潮而发一热也。

四关者,六脏有十二原,出于四关,太冲、合谷是也。

故太乙移宫之日,主八风之邪,令人寒热令;春分一日起震,名曰仓门宫,风从正东来为顺令;立夏一日起巽,名曰一陰一洛风,风从东南来为顺令,夏至一日起离,名曰上天宫,风从正南来为顺令;立秋一日起坤,名曰玄委宫,风从西南来为顺令;秋分一日起兑,名曰仓果宫,风从正西来为顺令;立冬一日起干,名曰新洛宫,风从西北来为顺令;冬至一日起坎,名曰叶蛰宫,风从正北来为顺令。

其风着人爽神气,去沉 。

背逆谓之恶风毒瓦斯,吹形骸即病,名曰时气留伏。

流入肌骨脏腑,虽不即患,后因风寒暑湿之重感,内缘饥饱劳欲之染着,发患曰内外两感之痼疾,非刺针以调一经络,汤液引其荣卫,不能已也。

中宫名曰招摇宫,共九宫焉。

此八风之邪,得其正令,则人无疾,逆之,则有病也。

凡刺者,使本神朝而后入;既刺也,使本神定而气随。

神不朝而勿刺,神已定而可施。

凡用针者,必使患者一精一神已朝,而后方可入针,既针之,必使患者一精一神才定,而后施针行气。

若气不朝,其针为轻滑,不知疼痛,如插豆腐者,莫与进之,必使之候。

如神气既至,针自紧涩,可与根据法察虚实而施之。

定脚处,取气血为主意;言欲下针之时,必取一陰一陽一气血多少为主,详见上文。

下手处,认水木是根基。

下手,亦言用针也。

水者母也,木者子也,是水能生木也。

是故济母裨其不足,夺子平其有余,此言用针,必先认子母相生之义。

举水木而不及土金火者,省文也。

天地人三才也,涌一泉同璇玑、百会;百会一一穴一在头,以应乎天;璇玑一一穴一在胸,以应乎人;涌一泉一一穴一在足心,以应乎地,是上中下三部也,大包与天枢、地机。

大包二一穴一在一乳一后,为上部;天枢二一穴一在脐旁,为中部;地机二一穴一在足 ,为下部,是谓三部也。

一陽一跷、一陽一维并督带,主肩背腰腿在表之病;一陽一跷脉,起于足跟中,循外踝,上入风池,通足太一陽一膀一胱经,申脉是也。

一陽一维脉者,维持诸一陽一之会,通手少一陽一三焦经,外关是也。

督脉者,起于下极之 ,并于脊里,上行风府过脑循额,至鼻入龈一交一,通手太一陽一小肠经,后溪是也。

带脉起于季胁,回身一周,如系带然,通足少一陽一胆经,临泣是也。

言此奇经四脉属一陽一,主治肩背腰腿在表之病。

一陰一跷、一陰一维、任、冲脉,去心腹胁肋在里之疑(疑者,疾也)。

一陰一跷脉,亦起于足跟中,循内踝,上行至咽喉,一交一贯冲脉,通足少一陰一肾经,照海是也。

一陰一维脉者,维持诸一陰一之一交一,通手厥一陰一心包络经,内关是也。

任脉起于中极之下,循腹上至咽喉,通手太一陰一肺经,列缺是也。

冲脉起于气冲,并足少一陰一之经,侠脐上行至胸中而散,通足太一陰一脾经,公孙是也。

言此奇经四脉属一陰一,能治心腹胁肋在里之疑。

二陵、二跷、二一交一,似续而一交一五大;二陵者,一陰一陵泉、一陽一陵泉也。

二跷者,一陰一跷、一陽一跷也;二一交一者,一陰一交一、一陽一交一也。

续,接续也。

五大者,五体也。

言此六一穴一,递相一交一接于两手、两足并头也。

两间、两商、两井,相根据而别两支。

两间者,二间、三间也。

两商者,少商、商一陽一也。

两井者,天井、肩井也。

言六一穴一相根据而分别于手之两支也。

大抵取一穴一之法,必有分寸,先审自意,次观肉分;此言取量一穴一法,必以男左女右中指,与大指相屈如环,取内侧纹两角为一寸,各随长短大小取之,此乃同身之寸。

先审病者是何病?属何经?用何一穴一?审于我意;次察病者,瘦肥长短,大小肉分,骨节发际之间,量度以取之。

或伸屈而得之,或平直而安定。

伸屈者,如取环跳之一穴一,必须伸下足,屈上足,以取之,乃得其一穴一。

平直者,或平卧而取之,或正坐而取之,或正立而取之,自然安定,如承浆在唇下宛宛中之类也。

在一陽一部筋骨之侧,陷下为真;在一陰一分 之间,动脉相应。

一陽一部者,诸一陽一之经也,如合谷、三里、一陽一陵泉等一穴一,必取侠骨侧指陷中为真也。

一陰一分者,诸一陰一之经也,如手心、脚内、肚腹等一穴一,必以筋骨 动脉应指,乃为真一穴一也。

取五一穴一用一一穴一而必端,取三经用一经而可正。

此言取一穴一之法,必须点取五一穴一之中,而用一一穴一,则可为端的矣。

若用一经,必须取三经而正一经之是非矣。

头部与肩部详分,督脉与任脉易定。

头部与肩部,则一穴一繁多,但医者以自意详审,大小肥瘦而分之。

督、任二脉,直行背腹中,而有分寸,则易定也。

明标与本,论刺深刺浅之经;标本者,非止一端也,有六经之标本,有天地一陰一陽一之标本,有传病之标本。

以人身论之,则外为标,内为本;一陽一为标,一陰一为本;腑一陽一为标,脏一陰一为本;脏腑在内为本,经络在外为标也。

六经之标本者,足太一陽一之本,在足跟上五寸,标在目;足少一陽一之本在窍一陰一,标在耳之类是也。

更有人身之脏腑、一陽一气一陰一血、经络,各有标本。

以病论之,先受病为本,后传变为标,凡治病者,先治其本,后治其标,余症皆除矣。

谓如先生轻病,后滋生重病,亦先治其轻病也。

若有中满,无问标本,先治中满为急。

若中满、大小一便不利,亦无标本,先利大小一便,治中满充急也。

除此三者之外,皆治其本,不可不慎也。

从前来者实邪,从后来者虚邪,此子能令母实,母能令子虚也。

治法虚则补其母,实则泻其子,假令肝受心之邪,是从前来者,为实邪也,当泻其火;然直泻火,十二经络中,各有金、木、水、火、土也。

当木之本,分其火也。

故标本论云∶本而标之,先治其本,后治其标。

既肝受火之邪,先于肝经五一穴一,泻荥火行间也。

以药论,入肝经药为引,用泻心药为君也。

是治实邪病矣。

又假令肝受肾邪,是为从后来者,为虚邪,当补其母,故《标本论》云∶标而本之,先治其标,后治其本。

肝木既受水邪,当先于肾经涌一泉一穴一补木,是先治其标,后于肝经曲泉一穴一泻水,是后治其本,此先治其标者,推其至理,亦是先治其本也。

以药论之,入肾经药为引,用补肝经药为君,是也。

以得病之日为本,传病之日为标,亦是。

住痛移疼,取相一交一相贯之迳。

此言用针之法,有住痛移疼之功者也。

先以针左行左转,而得九数,复以针右行右转,而得六数,此乃一陰一陽一交一贯之道也。

经脉亦有一交一贯,如手太一陰一肺之列缺,一交一于一陽一明之路,足一陽一明胃之丰一隆,走于太一陰一之迳,此之类也。

岂不闻脏腑病,而求门、海、俞、募之微;门海者,如章门、气海之类。

俞者,五脏六腑之俞也,俱在背部二行。

募者,脏腑之募,肺募中府,心募巨阙,肝募期门,脾募章门,肾募京门,胃募中脘,胆募日月,大肠募天枢,小肠募关元,三焦募石门,膀一胱募中极。

此言五脏六腑之有病,必取此门、海、俞、募经络滞,而求原、别、一交一、会之道。

原者,十二经之原也。

别,一陽一别也。

一交一,一陰一交一也。

会,八会也。

夫十二原者,胆原丘墟,肝原太冲,小肠原腕骨,心原神门,胃原冲一陽一,脾原太白,大肠原合谷,肺原太渊,膀一胱原京骨,肾原太溪,三焦原一陽一池,包络原大陵。

八会者,血会膈俞,气会膻中,脉会太渊,筋会一陽一陵泉,骨会大杼,髓会绝骨,脏会章门,腑会中脘也。

此言经络血气凝结不通者,必取此原、别、一交一、会之一穴一而刺之。

更穷四根、三结,根据标本而刺无不痊;根结者,十二经之根结也。

《灵枢经》云∶太一陰一根于隐白,结于太仓也;少一陰一根于涌一泉,结于廉泉也;厥一陰一根于大敦,结于玉堂也;太一陽一根于至一陰一,结于目也;一陽一明根于厉兑,结于钳耳也;少一陽一根于窍一陰一,结于耳也;手太一陽一根于少泽,结于天窗、支正也;手少一陽一根于关冲,结于天牖、外关也;手一陽一明根于商一陽一,结于扶突、偏历也。

手三一陰一之经不载,不敢强注。

又云∶四根者,耳根、鼻根、一乳一根、脚根也。

三结者,胸结、肢结、便结也。

此言能究根但用八法,五门,分主客而针无不效。

针之八法,一迎随,二转针,三手指,四针投,五虚实,六动摇,七提按,八呼吸。

身之八法,奇经八脉,公孙、冲脉、胃心胸,八句是也。

五门者,天干配合,分于五也。

甲与己合,乙与庚合之类是也。

主客者,公孙主,内关客之类是也。

或以井荥俞经合为五门,以邪气为宾客,正气为主人。

先用八法,必以五门推时取一穴一,先主后客,而无不效之理。

八脉始终连八会,本是纪纲;十二经络十二原,是为枢要。

八脉者,奇经八脉也。

督脉、任脉、冲脉、带脉、一陰一维、一陽一维、一陰一跷、一陽一跷也。

八会者,即上文血会膈俞等是也。

此八一穴一通八脉起止,连及八会,本是人之纲领也。

如网之有纲也。

十二经、十五络、十二原已注上文。

枢要者,门户之枢纽也。

言原出入十二经也。

一日取六十六一穴一之法,方见幽微,六十六一穴一者,即子午流注井荥俞原经合也。

一陽一于注腑,三十六一穴一,一陰一于注脏,三十一穴一,共成六十六一穴一,具载五卷子午流注图中。

此言经络一日一周于身,历行十二经一穴一,当此之时,酌取流注之中一一穴一用之,以见幽微之理。

一时取一十二经之原,始知要妙。

十二经原,俱注上文。

此言一时之中,当审此日是何经所主,当此之时,该取本日此经之原一穴一而刺之,则流注之法,玄妙始可知矣。

原夫补泻之法,非呼吸而在手指;此言补泻之法,非但呼吸,而在乎手之指法也。

法分十四者,循扪、提、按、弹、捻、一搓一、盘、推、内动摇、爪切、进、退、出、摄者是也。

法则如斯,巧拙在人,详备《金速效之功,要一交一正而识本经。

一交一正者,如大肠与肺为传送之府,心与小肠为受盛之官,脾与胃为消化之宫,肝与胆为清净之位,膀一胱合肾,一陰一陽一相通,表里相应也。

本经者,受病之经,如心之病,必取小肠之一穴一兼之,余仿此。

言能识本经之病,又要认一交一经正经之理,则针之功必速矣。

故曰∶宁失其一穴一,勿失其经;宁失其时,勿失其气。

一交一经缪刺,左有病而右畔取;缪刺者,刺络脉也。

右痛而刺左,左痛而刺右,此乃一交一经缪刺之理也。

泻络远针,头有病而脚上针。

三一陽一之经,从头下足,故言头有病,必取足一穴一而刺之。

巨刺与缪刺各异,巨刺者,刺经脉也。

痛在于左而右脉病者,则巨刺之,左痛刺右,右痛刺左,中其经也。

缪刺者,刺络脉也。

身形有痛,九候无病,则缪刺之,右痛刺左,左痛刺右,中其络也。

此刺法之相同,但一中经,一中络之异耳。

微针与妙刺相通。

微针者,刺之巧也。

妙刺者,针之妙也。

言二者之相通也。

观部分而知经络之虚实,言针入肉分,以天、人、地三部而进,必察其得气则内外虚实可知矣,又云∶察脉之三部,则知何经虚,何经实也。

视沉浮而辨脏腑之寒一温一。

言下针之后,看针气缓急,可决脏腑之寒热也。

且夫先令针耀,而虑针损;次藏口内,而欲针一温一。

言欲下针之时,必先令针光耀,看针莫有损坏;次将针含于口内,令针一温一暖与荣卫相接,无相触犯也。

目无外视,手如握虎;心无内慕,如待贵人。

此戒用针之士,贵乎专心诚意,而自重也。

令目无他视,手如握虎,恐有伤也;心无他想,如待贵人,恐有责也。

左手重而多按,欲令气散;右手轻而徐入,不痛之因。

下针之时,必先以左手大指爪甲于一穴一上切之,则令其气散,以右手持针,轻轻徐入,此乃不痛之因也。

空心恐怯,直立侧而多晕;空心者,未食之前,此言无刺饥人,其气血未定,则令人恐惧,有怕怯之心,或直立,或侧卧,必有眩晕之咎也。

背目沉掐,坐卧平而没昏。

此言欲下针之时,必令患人莫视所针之处,以手爪甲重切其一穴一,或卧或坐,而无昏闷之推于十干、十变,知孔一穴一之开阖;十干者,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也。

十变者,逐日临时之变也。

备载《灵龟八法》中,故得时谓之开,失时谓之阖。

论其五行、五脏,察日时之旺衰。

五行五脏,俱注上文。

此言病于本日时之下,得五行生者旺,受五行克者衰。

如心之病,得甲乙之日时者生旺,遇壬癸之日时者克衰,余仿此。

伏如横弩,应若发机。

此言用针刺一穴一,如弩之视正而发矢,取其捷效,如射之中的也。

一陰一交一陽一别而定血晕,一陰一跷、一陽一维而下胎衣。

一陰一交一穴一有二,一在脐下一寸,一在足内踝上三寸,名三一陰一交一也,言此二一穴一,能定妇人之血晕。

又言照海、外关二一穴一,能下产妇之胎衣也。

痹厥偏枯,迎随俾经络接续;痹厥者,四肢厥冷麻痹。

偏枯者,中风半身不遂也。

言治此症,必须接气通经,更以迎随之法,使血气贯通,经络接续也。

漏崩带下,一温一补使气血根据归。

漏崩带下者,女子之疾也。

言有此症,必须一温一针待暖以补之,使荣卫调和而归根据也。

静以久留,停针待之。

此言下针之后,必须静而久停之。

必准者,取照海治喉中之闭塞,端的处,用大钟治心内之呆痴。

大抵疼痛实泻,痒麻虚此言疼痛者,热宜泻之以凉;痒麻者,冷宜补之以暖。

体重节痛而俞居,心下痞满而井主。

俞者,十二经中之俞。

井者,十二经中之井也。

心胀咽痛,针太冲而必除;脾冷胃疼,泻公孙而立愈。

胸满腹痛刺内关,胁疼肋痛针飞飞虎一穴一即支沟一穴一,以手于虎口一飞,中指尽处是一穴一也。

筋挛骨痛而补魂门,体热劳嗽而泻魄户。

头风头痛,刺申脉与金门;眼痒眼疼,泻光明于地五。

泻一陰一 止盗汗,治小儿骨蒸;刺偏历利小一便,医大人水蛊。

中风环跳而宜刺,虚损天枢而可取。

地五者,即地五会也。

由是午前卯后,太一陰一生而疾一温一;离左酉南,月朔死而速冷。

此以月生死为期,午前卯后者,辰、巳二时也。

当此之时,太一陰一月之生也。

是故月廓空无泻,宜疾一温一之。

离左酉南者,未、申二时也。

当此时分,太一陰一月之死也。

是故月廓盈无补,宜速冷之。

将一月而比一日也。

经云∶月生一日一 ,二日二 ,至十五日十五,十六日十四 ,十七日十三 ,渐退,至三十日二 。

月望以前谓之生,月望以后谓之死,午前谓之生,午后谓之死也。

循扪弹怒,留吸母而坚长;循者,用针之后,以手上下循之,使血气往来也。

扪者,出针之后,以手扪闭其一穴一,使气不一泄也。

弹努者,以手轻弹而补虚也。

留吸母者,虚则补其母,须待热至之后,留吸而坚爪下伸提,疾呼子而嘘短。

爪下者,切而下针也。

伸提者,施针轻浮豆许曰提。

疾呼子者,实则泻其子,务待寒至之后,去之速,而嘘且短矣。

动退空歇,迎夺右而泻凉;推内进一搓一,随济左而补暖。

动退,以针摇动而退,如气不行,将针伸提而已。

空歇,撒手而停针,迎以针逆而迎夺,即泻其子也。

如心之病,必泻脾子,此言欲泻必施此法也。

推内进者,用针推内而入也。

一搓一者,犹如一搓一线之状,慢慢转针,勿令太紧。

随,以针顺而随之;济,则济其母也。

如心之病,必补肝母,此言欲补必用此法也。

此乃远刺寒热之法,故凡病热者,先使气至病所,次微微提退豆许,以右旋夺之,得针下寒而止。

凡病寒者,先使气至病所,次徐徐进针,以左旋一搓一提和之,得针下热而止。

慎之!大患危疾,色脉不顺而莫针;慎之者,戒之也。

此言有危笃之疾,必观其形色,更察其脉若相反者,莫与用针,恐劳而无功,反获罪也。

寒热风一陰一,饥饱醉劳而切忌。

此言无针大寒、大热、大风、大一陰一雨、大饥、大饱、大醉、大劳,凡此之类,决不可用针,实大忌也。

望不补而晦不泻,弦不夺而朔不济;望,每月十五日也。

晦,每月三十日也。

弦有上、下弦,上弦或初七、或初八,下弦或廿二、廿三也。

朔,每月初一日也。

凡值此日,不可用针施法也。

如暴急之疾,则不拘矣。

一精一其心而穷其法,无灸艾而坏其皮;此言灸也,勉医者宜专心究其一穴一法,无误于着艾之功,庶免于犯于禁忌,而坏人之皮肉正其理而求其原,免投针而失其位。

此言针也,勉学人要明其针道之理,察病之原,则用针不失其所也。

避灸处而加四肢,四十有九;禁刺处而除六 ,二十有二。

禁灸之一穴一四十五,更加四肢之井,共四十九也。

禁针之一穴一二十二,外除六腑之 也。

抑又闻高皇抱疾未瘥,李氏刺巨阙而后苏;太子暴死为厥,越人针维会而复醒。

肩井、曲池,甄权刺臂痛而复射;悬钟、环跳,华佗刺 足而立行。

秋夫针腰俞而鬼免沉 ,王纂针一交一俞而妖一精一立出。

取肝俞与命门,使瞽士视秋毫之末;刺少一陽一与一交一别,俾聋夫听夏蚋此引先师用针,有此立效之功,以励学人用心之诚。

嗟夫!去圣逾远,此道渐坠。

或不得意而散其学,或愆其能而犯禁忌。

愚庸智浅,难契于玄言,至道渊深,得之者有几?偶述斯言,不敢示诸明达者焉,庶几乎童蒙之心启。

【席弘赋】

(《针灸大全》)

凡欲行针须审一穴一,要明补泻迎随诀,胸背左右不相同,呼吸一陰一陽一男一女别。

气刺两一乳一求太渊,未应之时泻列缺;列缺头痛及偏正,重泻太渊无不应。

耳聋气痞听会针,迎香一穴一泻功如神。

谁知天突治喉风,虚喘须寻三里中。

手连肩脊痛难忍,合谷针时要太冲。

曲池两手不如意,合谷下针宜仔细。

心疼手颤少海间,若要除根觅一陰一市。

但患伤寒两耳聋,金门、听会疾如风。

五般肘痛寻尺泽,太渊针后却收功。

手足上下针三里,食癖气块凭此取。

鸠尾能治五般痫,若下涌一泉人不死。

胃中有积刺璇玑,三里功多人不知。

一陰一陵泉治心胸满,针到承山饮食思。

大杼若连长强寻,小肠气痛即行针。

委中专治腰间痛,脚膝肿时寻至一陰一。

气滞腰疼不能立,横骨、大都宜救急。

气海专能治五一淋,更针三里随呼吸。

期门一穴一主伤寒患,六日过经尤未汗,但向一乳一根二肋间,又治妇人生产难。

耳内蝉鸣腰欲折,膝下明存三里一穴一,若能补泻五会间,且莫向人容易说。

睛明治眼未效时,合谷、光明安可缺。

人中治癫功最高,十三鬼一穴一不须饶,水肿水分兼气海,皮内随针气自消。

冷嗽先宜补合谷,却须针泻三一陰一交一。

牙疼腰痛并咽痹,二间、一陽一溪疾怎逃。

更有三间、肾俞妙,善除肩背浮风劳。

若针肩井须三里,不刺之时气未调。

最是一陽一陵泉一一穴一,膝间疼痛用针烧。

委中腰痛脚挛急,取得其经一血自调。

脚痛膝肿针三里,悬钟、二陵、三一陰一交一,更向太冲须引气,指头麻木自轻飘。

转筋目眩针鱼腹,承山、昆仑立便消。

肚疼须是公孙妙,内关相应必然瘳。

冷风冷痹疾难愈,环跳腰间针与烧。

风府、风池寻得到,伤寒百病一时消。

一陽一明二日寻风府,呕吐还须上脘疗。

妇人心痛心俞一穴一,男子 癖三里高。

小一便不禁关元好,大便闭涩大敦烧。

髋骨腿疼三里泻,复溜气滞便离腰。

从来风府最难针,却用工夫度浅深,倘若膀一胱气未散,更宜三里一穴一中寻。

若是七疝小腹痛,照海、一陰一交一、曲泉针。

又不应时求气海,关元同泻效如神。

小肠气撮痛连脐,速泻一陰一交一莫在迟,良久涌一泉针取气,此中玄妙少人知。

小儿脱一肛一患多时,先灸百会次鸠尾。

久患伤寒肩背痛,但针中渚得其宜。

肩上痛连脐不休,手中三里便须求,下针麻重即须泻,得气之时不用留。

腰连胯痛急必大,便于三里攻其隘,下针一泻三补之,气上攻噎只管在,噎不住时气海灸,定泻一时立便瘥。

补自卯南转针高,泻从卯北莫辞劳,一逼一针泻气令须吸,若补随呼气自调。

左右拈针寻子午,一抽一针行气自迢迢,用针补泻分明说,更用搜穷本与标。

咽喉最急先百会,太冲、照海及一陰一交一。

学人潜心宜熟读,席弘治病名最高。

【金针赋】

(杨氏注解)

观夫针道,捷法最奇,须要明于补泻,方可起于倾危。

先分病之上下,次定一穴一之高低。

头有病而足取之,左有病而右取之。

男子之气,早在上而晚在下,取之必明其理;女子之气,早在下而晚在上,用之必识其时。

午前为早属一陽一,午后为晚属一陰一,男一女上下,凭腰分之。

手足三一陽一,手走头而头走足;手足三一陰一,足走腹而胸走手。

一陰一升一陽一降,出入之机。

逆之者为泻、为迎,顺之者为补、为随。

春夏刺浅者以瘦,秋冬刺深者以肥。

更观元气浓薄,浅深之经曰∶荣气行于脉中,周身五十度,无分昼夜,至平旦与卫气会于手太一陰一。

卫气行于脉外,昼行一陽一二十五度,夜行一陰一二十五度,平旦与荣气会于手太一陰一。

是则卫气之行,但分昼夜,未闻分上下,男一女脏腑经络,气血往来,未尝不同也。

今分早晚何所据根据?但此赋今人所尚,故录此以参其见。

原夫补泻之法,妙在呼吸手指。

男子者,大指进前左转,呼之为补,退后右转,吸之为泻,提针为热,插针为寒;女子者,大指退后右转,吸之为补,进前呼之为泻,插针为热,提针为寒。

左与右各异,胸与背不同,午前者如此,午后者反之。

是故爪而切之,下针之法;摇而退之,出针之法;动而进之,催针之法;循而摄之,行气之法。

一搓一而去病,弹则补虚,肚腹盘旋,扪为一穴一闭。

重沉豆许曰按,轻浮豆许曰提。

一十四法,针要所备。

补者一退三飞,真气自归;泻者一飞三退,邪气自避。

补则补其不足,泻则泻其有余。

有余者为肿为痛曰实,不足者为痒为麻曰虚。

气速效速,气迟效迟,生者涩而死者虚,候之不至,必死无此一段手法,详注四卷。

且夫下针之先,须爪按重而切之,次令咳嗽一声,随咳下针。

凡补者呼气,初针刺至皮内,乃曰天才;少停进针,刺入肉内,是曰人才;又停进针,刺至筋骨之间,名曰地才。

此为极处,就当补之,再停良久,却须退针至人之分,待气沉紧,倒针朝病,进退往来,飞经走气,尽在其中矣。

凡泻者吸气,初针至天,少停进针,直至于地,得气泻之,再停良久,即须退针,复至于人,待气沉紧,倒针朝病,法同前矣。

其或晕针者,神气虚也,以针补之,口鼻气回,热汤与之,略停少顷,根据前再施。

如刺肝经之一穴一,晕,即补肝之合一穴一,针入即苏,余仿此。

或有投针气晕者,即补足三里,或补人中,大抵晕从心生,心不惧怕,晕从何生?如关公刮骨疗毒,而色不变可知。

及夫调气之法,下针至地之后,复人之分,欲气上行,将针右捻;欲气下行,将针左捻;欲补先呼后吸,欲泻先吸后呼。

气不至者,以手循摄,以爪切掐,以针摇动,进捻一搓一弹,直待气至。

以龙虎升腾之法,按之在前,使气在后,按之在后,使气在前。

运气走至疼痛之所,以纳气之法,扶针直一插,复向下纳,使气不回。

若关节阻涩,气不过者,以龙虎龟凤通经接气,大段之法,驱而运之,仍以循摄爪切,无不应矣。

此通仙之妙。

龙虎龟凤等法,亦注四卷。

况夫出针之法,病势既退,针气微松,病未退者,针气始根,推之不动,转之不移,此为邪气吸拔其针,乃至气真至,不可出之;出之者其病即复,再须补泻,停以待之,真候微松,方可出针豆许,摇而停之。

补者吸之去疾,其一穴一急扪;泻者呼之去徐,其一穴一不闭。

欲令凑密,然后吸气,故曰∶下针贵迟,太急伤血;出针贵缓,太急伤气,以上总要,于斯尽矣《医经国小》云∶出针不猛出,必须作三、四次,徐转出可之则无血,若猛出必见血也。

《素问》补遗篇注云∶动气至而即出针,此猛出也。

然与此不同,大抵经络有凝血,欲大泻者当猛出。

若寻常补泻,当根据此可也。

亦不可不辨。

考夫治病,其法有八∶一曰烧山火,治顽麻冷痹,先浅后深,凡九一陽一而三进三退,慢提紧按,热至,紧闭插针,除寒之有准。

二曰透天凉,治肌热骨蒸,先深后浅,用六一陰一而三出三入,紧提慢按,寒至,徐徐举针,退热之可凭。

皆细细一搓一之,去病准绳。

三曰一陽一中隐一陰一,先寒后热,浅而深,以九六之法,则先补后泻也。

四曰一陰一中隐一陽一,先热后寒,深而浅,以六九之方,则先泻后补也。

补者直须热至,泻者务待寒侵,犹如一搓一线,慢慢转针,法浅则用浅,法深则用深,二者不可兼而紊之也。

五曰子午捣臼,水蛊膈气,落一穴一之后,调气均匀,针行上下,九入六出,左右转之,十遭自平。

六曰进气之诀,腰背肘膝痛,浑身走注疼,刺九分,行九补,卧针五七吸,待气上下,亦可龙虎一交一战,左捻九而右捻六,是亦住痛之针。

七曰留气之诀, 癖 瘕,刺七分,用纯一陽一,然后乃直一插针,气来深刺,提针再停。

八曰一抽一添之诀,瘫痪疮癞,取其要一穴一,使九一陽一得气,提按搜索,大要运气周遍,扶针直一插,复向下纳,回一陽一倒一陰一,指下玄微,胸中活法,一有未应,反复再施。

若夫过关过节催运气,以飞经走气,其法有四∶一曰青龙摆尾,如扶船舵,不进不退,一左一右,慢慢拨动。

二曰白虎摇头,似手摇铃,退方进圆,兼之左右,摇而振之。

三曰苍龟探一穴一,如入土之象,一退三进,钻剔四方。

四曰赤凤迎源,展翅之仪,入针至地,提针至天,候针自摇,复进其原,上下左右,四围飞旋,病在上吸而退之,病在下呼而进之。

以上手法,乃大略也。

其始末当参考四卷。

至夫久患偏枯,通经接气之法,有定息寸数。

手足三一陽一,上九而下十四,过经四寸;手足三一陰一,上七而下十二,过经五寸,在乎摇动出纳,呼吸同法,驱运气血,顷刻周流,上下通接,可使寒者暖而热者凉,痛者止而胀者消。

若开渠之决水,立时见功,何倾危之不起哉?虽然,病有三因,皆从气血,针分八法,不离一陰一陽一。

盖经脉昼夜之循环,呼吸往来之不息,和则身一体康健,否则疾病竞生。

譬如天下国家地方,山海田园,一江一河溪谷,值岁时风雨均调,则水道疏利,民安物阜。

其或一方一所,风雨不均,遭以旱涝,使水道涌竭不通,灾忧遂至。

人之气血,受病三因,亦犹方所之于旱涝也。

盖针砭所以通经脉,均气血,蠲邪扶正,故曰捷法最奇者哉。

嗟夫!轩岐吉远,卢扁久亡,此道幽深,非一言而可尽,斯文细密,在久一习一而能通。

岂世上之常辞,庸流之泛术,得之者若科之及第,而悦于心;用之者如射之发中,而应于目。

述自先圣,传之后学,用针之士,有志于斯,果能洞造玄微,而尽其一精一妙,则世之伏枕之,有缘者遇针,其病皆随手而愈矣。

【玉龙赋】

(《聚英》)

夫参博以为要,辑简而舍烦,总玉龙以成赋,信金针以获安。

原夫卒暴中风,顶门、百会;香港脚连延,里、绝、三一交一。

头风鼻渊,上星可用;耳聋腮肿,听会偏高。

攒竹、头维,治目疼头痛;一乳一根、俞府,疗气嗽痰哮。

风市、一陰一市,驱腿脚之乏力;一陰一陵、一陽一陵,除膝肿之难熬。

二白医痔漏,间使剿疟疾;大敦去疝气,膏肓补虚劳。

天井治瘰 瘾疹,神门治呆咳嗽风痰,太渊、列缺宜刺; 羸喘促,璇玑、气海当知。

期门、大敦,能治坚 疝气;劳宫、大陵,可疗心闷疮痍。

心悸虚烦刺三里,时疫 疟寻后溪。

绝骨、三里、一陰一交一,脚气宜此;睛明、太一陽一、鱼尾,目症凭兹。

老者便多,命门兼肾俞而着艾;妇人一乳一肿,少泽与太一陽一之可推。

身柱蠲嗽,能除膂痛;至一陽一却疸,善治神疲。

长强、承山,灸痔最妙;丰一隆、肺俞,痰嗽称奇。

风门主伤冒寒邪之嗽,天枢理感患脾泄之危。

风池、绝骨,而疗乎伛偻;人中、曲池,可治其痿伛。

期门刺伤寒未解,经不再传;鸠尾针癫痫已发,慎其妄施。

一陰一交一、水分、三里,蛊胀宜刺;商丘、解溪、丘墟,脚痛堪追。

尺泽理筋急之不用,腕骨疗手腕之难移。

肩脊痛兮,五枢兼于背缝;肘挛痛兮,尺泽合于曲池。

风湿传于两肩,肩 可疗;壅热盛乎三焦,关冲最宜。

手臂红肿,中渚、液门要辨;脾虚黄胆,腕骨、中脘何疑。

伤寒无汗,攻复溜宜泻;伤寒有汗,取合谷当随。

欲调饱满之气逆,三里可胜;要起六脉之沉匿,复溜称神。

照海、支沟,通大便之秘;内庭、临泣,理小腹之 。

天突、膻中医喘嗽,地仓、颊车疗口 。

迎香攻鼻窒为最,肩井除臂痛如拿。

二间治牙疼,中魁理翻胃而即愈;百劳止虚汗,通里疗心惊而即瘥。

大小骨空,治眼烂能止冷泪;左右太一陽一,医目疼善除血翳。

心俞、肾俞,治腰肾虚乏之梦一遗;人中、委中,除腰脊痛闪之难制。

太溪、昆仑、申脉,最疗足肿之 ;涌一泉、关元、丰一隆,为治一尸一劳之例。

印堂治其惊搐,神庭理乎头风。

大陵、人中频泻,口气全除;带脉、关元多灸,肾败堪攻。

腿脚重疼,针髋骨、膝关、膝眼;行步艰楚,刺三里、中封、太冲。

取内关于照海,医腹疾之块;搐迎香于鼻内,消眼热之红。

肚痛秘结,大陵合外关于支沟;腿风湿痛,居 兼环跳于委中。

上脘、中脘,治九种之心痛;赤带白带,求中极之异同。

又若心虚热壅,少冲明于济夺;目昏血溢,肝俞辨其实虚。

当心传之玄要,究手法之疾徐。

或值坐闪疼痛之不足,此为难拟定一穴一之可祛。

辑管见以便诵读,幸高明而无哂诸。

此赋总辑《玉龙歌》要旨尔,歌见三卷。

【通玄指要赋】

(杨氏注解)

必欲治病,莫如用针。

夫治病之法,有针灸,有药饵,然药饵或出于幽远之方,有时缺少,而又有新陈之不等,真伪之不同,其何以奏肤功,起沉 也?惟一精一于针,可以随身带用,以备缓急。

巧运神机之妙,巧者,功之善也;运者,变之理也。

神者,望而知之。

机者,事之微也。

妙者,治之应工开圣理之深。

工者,治病之体。

圣者,妙用之端。

故《难经》云∶问而知之谓之工,闻而知之谓之圣。

夫医者意也,默识心通,贯融神会,外感内伤,自然觉悟,岂不谓圣理之深也。

外取砭针,能蠲邪而扶正;砭针者,砭石是也。

此针出东海,中有一山,名曰尖峰,其山有石,形如玉簪,生自圆长,磨之有锋尖,可以为针,治病疗邪无不愈。

中含水火,善回一陽一而倒一陰一。

水火者,寒热也。

惟针之中,有寒邪补泻之法,是进退水火之功也。

回一陽一者,谓一陽一盛则极热,故泻其邪气,其病自得清凉矣。

倒一陰一者,谓一陰一盛则极寒,故补其虚寒,其病自得一温一和矣。

此回一陽一倒一陰一之理,补泻盛衰之功。

原夫络别支殊,别者,辨也。

支者,络之分派也。

《素问》云∶络一穴一有一十五,于十二经中每经各有一络。

外有三络∶一陽一跷络,在足太一陽一经;一陰一跷络,在足少一陰一经;脾之大络,在足太一陰一经。

此是十五络也,各有支殊之处,有积络,有浮络,故言络别支殊。

经一交一错综,一交一经者,十二经也。

错者,一交一错也。

综者,总聚也。

言足厥一陰一肝经,一交一出足太一陰一脾经之后,足太一陰一脾经,一交一出厥一陰一肝经之前,此是经络一交一错,总聚之理也。

或沟池溪谷以岐异,岐者,路也。

其脉一穴一之中,有呼为沟、池、溪、谷之名者,如岐路之各异也。

若水沟、风池、后溪、合谷之类是也。

一云《铜人经》乃分四一穴一。

沟者水沟一穴一,池者天池一穴一,溪者太溪一穴一,谷者一陽一谷一穴一。

所谓四一穴一同治,而分三路,皆皈于一原。

或山海丘陵而隙共。

隙者,孔一穴一或取山、海、丘、陵而为名者,其孔一穴一之同共也。

如承山、照海、商丘、一陰一陵之类是也。

一云《铜人经》亦分四一穴一、山者承山一穴一,海者气海一穴一,丘者丘墟一穴一,陵者一陰一陵一穴一。

四经相应,包含万化之众也。

斯流派以难揆,在条纲而有统。

此言经络贯通,如水流之分派,虽然难以揆度,在条目纲领之提挈,亦有统绪也。

故书云∶若纲有条而不紊。

一云经言∶井荥俞原经合,甲日起甲戌时,乃胆受病,窍一陰一所出为井金,侠溪所溜为荥水,临泣所注为俞木,丘墟所过为原,一陽一辅所行为经火,一陽一陵泉所入为合土。

凡此流注之道,须看日脚,一陰一日刺五一穴一,一陽一日刺六一穴一。

理繁而昧,纵补泻以何功?盖圣人立意,垂法于后世,使其自晓也。

若心无主持,则义理繁乱,而不能明解,纵根据补泻之法,亦有何效?或云∶假如小肠,实则泻小海,虚则补后溪;大肠实则泻二间,虚则补曲池;胆实则泻一陽一辅,虚则补侠溪,此之谓也。

中工治病已成之后,惟不知此理,不明虚实,妄投针药,此乃医之误也。

法捷而明,自迎随而得用。

夫用针之法,要在识其通变,捷而能明,自然于迎随之间,而得施为之妙也。

且如行步难移,太冲最奇。

人中除脊膂之强痛,神门去心一性一之呆痴。

风伤项急,始求于风府;头晕目眩,要觅于风池。

耳闭须听会而治也,眼痛则合谷以推之。

胸结身黄,取涌一泉而即可;脑昏目赤,泻攒竹以便宜。

但见两肘之拘挛,仗曲池而平扫;四肢之懈惰,凭照海以消除。

牙齿痛,吕细堪治;头项强,承浆可保。

太白宣通于气冲(太白脾家真土也,能生肺金),一陰一陵开通于水道(一陰一陵泉,真水也,滋济万物)。

腹膨而胀,夺内庭以休迟;筋转而疼,泻承山而在早。

大抵脚腕痛,昆仑解愈;股膝疼,一陰一市能医。

痫发癫狂兮,凭后溪而疗理;疟生寒热兮,仗间使以扶持。

期门罢胸满血膨而可已,劳宫退冒翻心痛亦何疑!稽夫大敦去七疝之偏坠,王公谓此;三里却五劳之羸瘦,华佗言斯。

固知腕骨祛黄,然骨泻肾,行间治膝肿目疾,尺泽去肘疼筋紧。

目昏不见,二间宜取;鼻窒无闻,迎春可引。

肩井除两臂难任;丝竹疗头疼不忍。

咳嗽寒痰,列缺堪治;眵 冷泪,临泣尤准(髋骨将腿痛以祛残,髋骨二一穴一,在委中上三寸,髀枢中,垂手取之,治腿足疼痛,针三分。

一云∶跨骨在膝膑上一寸,两筋空处是一穴一,刺入五分,先补后泻,其病自除,此即梁丘一穴一也,更治一乳一痈。

按此两解,俱与经外奇一穴一不同,并存,以俟知者。

肾俞把腰疼而泻尽。

以见越人治一尸一厥于维会,随手而苏;维会二一穴一,在足外踝上三寸,内应足少一陽一胆经。

一尸一厥者,卒丧之症,其病口噤气绝,状如死,不识人。

昔越人过虢,虢太子死未半日,越人诊太子脉曰∶太子之病为一尸一厥也。

脉乱故形如死,太子实未死也。

乃使弟子子一陽一,HT 针砥石,以取外三一陽一、五会,有间,太子苏,二旬而复。

故天下尽以扁鹊能生死人。

鹊闻之曰∶此自当生者,吾能使之生耳。

又云∶乃玉泉一穴一,在脐下四寸是一穴一,手之三一陽一脉,维于玉泉,是足三一陽一脉会。

治卒中一尸一厥,恍惚不省人事,血淋下瘕,小一便赤涩,失一精一梦一遗,脐腹疼痛,结如盆杯,男子一陽一气虚惫,疝气水肿,贲豚抢心,气急而喘。

经云∶太子一尸一厥,越人刺维会而复苏。

此即玉泉一穴一。

真起死回生奇术。

妇人血气 瘕坚积,脐下冷痛,子一宫断绪,四度刺有孕,使胞和暖,或产后恶一露不止,月事不调,血结成块,尽能治之。

针八分,留五呼,得气即泻,更宜多灸为妙。

文伯泻死胎于一陰一交一,应针而陨。

灸三壮,针三分。

昔宋太子善医术,出苑游,逢一怀娠女人,太子诊之曰∶是一女子。

令徐文伯诊之,文伯曰∶是一男一女。

太子一性一暴,欲剖腹视之。

文伯止曰。

臣请针之,于是泻足三一陰一交一,补手一陽一明合谷,其胎应针而落。

果如文伯之言。

故今言妊妇不可针此一穴一。

昔文伯见一妇人临产症危,视之,乃子死在腹中,刺足三一陰一交一二一穴一,又泻足太冲二一穴一,其子随手而下。

此说与《铜人》之文又不相同。

圣人于是察麻与痛,分实与虚。

虽云诸疼痛皆以为实,诸痒麻皆以为虚,此大略也,未尽其善。

其中有丰一肥坚一硬,而得其疼痛之疾者;亦有虚羸气弱,而感其疼痛之病者。

非执而断之,仍要推其得病之原,别其内外之感,然后真知其虚实也。

实者泻之,虚者补之。

实则自外而入也,虚则自内而出欤!夫冒风寒,中暑湿,此四时者,或因一时所感而受病者,谓实邪,此疾盖是自外而入于内也。

多忧虑,少心血,因内伤而致病者,谓虚邪,此疾盖是自内而出于外也。

此分虚实内外之理也。

一云∶夫疗病之法,全在识见,痒麻为虚,虚当补其母;疼痛为实,实当泻其子。

且如肝实,泻行间二一穴一,火乃肝木之子;肝虚,补曲泉二一穴一,水乃肝木之母。

胃实,泻厉兑二一穴一,金乃胃土之子;胃虚,补解溪二一穴一,火乃胃土之母。

三焦实,泻天井二一穴一;三焦虚,补中渚二一穴一。

膀一胱实,泻束骨二一穴一;膀一胱虚,补至一陰一二一穴一。

故经云∶虚羸痒麻,气弱者补之;丰一肥坚一硬,疼痛肿满者泻之。

凡刺之要,只就本经,取井荥俞原经合,行子母补泻之法,乃为枢要。

深知血气往来多少之道,取一穴一之法,各明其部分,即根据本经而刺,无不效也。

故济母而裨其不足,夺子而平其有余。

裨者,补也。

济母者,盖补其不足也。

夺子者,夺去其有余也。

此补母泻子之法,按《补泻经》云∶只非刺一经而已。

假令肝木之病,实则泻心火之子,虚则补肾水之母,其肝经自得安矣。

五脏仿此。

一云∶虚当补其母,实当泻其子。

故知肝胜脾,肝有病必传与脾,圣人治未病,当先实脾,使不受肝之贼邪,子母不许相传,大概当实其母,正气以增,邪气必去。

气血往来,无偏伤,伤则 疾蜂起矣。

观二十七之经络,一一明辨;经者,十二经也。

络者,十五络也。

共计二十七之经络相随,上下流行。

观之者,一一据四百四之疾症,件件皆除。

岐伯云∶凡人禀乾坤而立身,随一陰一陽一而造化,按八节而荣,顺四时而易,调神养气,一习一性一咽津,故得安和,四大舒缓。

或一脉不调,则众疾俱动,四大不和,百病皆生。

凡人之一身,总计四百四病,不能一一具载,然变症虽多,但根据经用法,件件皆除也。

故得夭枉都无,跻斯民于寿域;跻者,登也。

夭者,短也。

枉者,误伤其命也。

夫医之道,若能明此用针之理,除疼痛迅若手捻,破郁结涣如冰释。

既得如此之妙,自此之后,并无夭枉之病。

故斯民皆使登长寿几微已判,彰往古之玄书。

几微者,奥妙之理也。

判,开也。

彰,明也。

玄,妙也。

令奥妙之理,已焕然明着于前,使后学易晓。

抑又闻心胸病,求掌后之大陵;肩背患,责肘前之三里。

冷痹肾败,取足一陽一明之土;连脐腹痛,泻足少一陰一之水。

脊间心后者,针中渚而立痊;胁下肋边者,刺一陽一陵而即止。

头项痛,拟后溪以安然;腰脚疼,在委中而已矣。

夫用针之士,于此理苟能明焉,收祛邪之功,而夫用针之士,先要明其针法,次知形气所在,经络左右所起,血气所行,逆顺所会,补虚泻

共2页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针灸大成》古代医书
起名测名
黄历查询
诗词歌赋
实用查询
免费测试
猜你喜欢
网名大全

【周身经一穴一赋】(《医经国小》)手太一陰一兮大《针灸大成》卷二

© 2007-2022 喜蜜滋

手机版】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