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厥一陰一经一穴一主治】滑氏曰∶手厥一陰一《针灸大成》卷七

针灸大成查询

请输入关键字:

例如:针灸大成

针灸大成 - 卷七

针灸大成

卷七

【手厥一陰一经一穴一主治】

滑氏曰∶手厥一陰一心主,又曰心包络,何也?曰∶君火以名,相火以位,手厥一陰一代君火行

【手厥一陰一经一穴一主治·手厥一陰一心包络经一穴一歌】

九一穴一心包手厥一陰一,天池、天泉、曲泽深, 门、间使、内关对,大陵、劳宫、中冲侵(左右一十八一穴一)。

此一经起于天池,终于中冲,取中冲、劳宫、大陵、间使、曲泽,与井荥俞经合也。

脉起胸中,出属心包,下膈,历络三焦;其支者,循胸出胁,下腋三寸,上抵腋下,下循内,行太一陰一、少一陰一之间,入肘中,下臂,行两筋之间,入掌中,循中指出其端;其支别者,从掌中循小指次指出其端。

多血少气,戌时气血注此。

受足少一陰一之一交一,其系与三焦之系连属,故指相火之脏,实乃裹心之膜,此实安身立命之地,尤宜详察,默会其真。

其调剂也,莫执一方;其针灸也,必循其道。

达者慎焉,几于神

【手厥一陰一经一穴一主治·考正一穴一法】

[天池](一名天会)∶腋下三寸,一乳一后一寸,着胁直腋撅肋间。

手足厥一陰一、少一陽一之会。

《铜人》灸三壮,针三分。

《甲乙》针七分。

主胸中有声,胸膈烦满,热病汗不出,头痛,四肢不一举,腋下肿,上气,寒热 疟,臂痛,目KT KT 不明。

[天泉](一名天湿)∶曲腋下二寸,举臂取之。

《铜人》针六分,灸三壮。

主目KT KT 不明,恶风寒,心病,胸胁支满,咳逆,膺背胛间、臂内廉痛。

[曲泽]∶肘内廉陷中,大筋内侧横纹中动脉是。

心包络脉所入为合水。

《铜人》灸三壮,针三分,留七呼。

主心痛,善惊,身热,烦渴口干,逆气呕涎血,心下澹澹,身热,风疹,臂肘手腕不时动摇,头清汗出不过肩,伤寒,逆气呕吐。

[ 门]∶掌后去腕五寸,手厥一陰一心包络脉隙。

《铜人》针三分,灸五壮。

主呕血,衄血,心痛呕哕,惊恐畏人,神气不足。

[间使]∶掌后三寸,两筋间陷中。

心包络脉所行为经金。

《素注》针六分,留七呼。

《铜人》针三分,灸五壮。

《明堂》灸七壮。

《甲乙》灸三主伤寒结胸,心悬如饥,卒狂,胸中澹澹,恶风寒,呕沫,怵惕,寒中少气,掌中热,腋肿肘挛,卒心痛,多惊,中风气塞,涎上昏危,喑不得语,咽中如梗,鬼邪,霍乱干呕,妇人月水不调,血结成块,小儿客忤。

[内关]∶掌后去腕二寸两筋间,与外关相抵。

手心主之络,别走少一陰一。

《铜人》针五分,灸三壮。

主手中风热,失志,心痛,目赤,支满肘挛。

实则心暴痛泻之,虚则头强补之。

[大陵]∶掌后骨下,两筋间陷中。

手厥一陰一心包络脉所注为俞土。

心包络实泻之。

《铜人》针五分。

《素注》针六分,留七呼,灸三壮。

主热病汗不出,手心热,肘臂挛痛,腋肿,善笑不休,烦心,心悬若饥,心痛掌热,喜悲泣惊恐,目赤目黄,小一便如血,呕 无度,狂言不乐,喉痹,口干,身热头痛,短气,胸胁痛, 疮疥癣。

[劳宫](一名五里,一名掌中)∶掌中央动脉。

《铜人》屈无名指取之。

《资生》屈中指取之。

滑氏云∶以今观之,屈中指、无名指两者之间取之为允。

心包络脉所溜为荥火。

《素注》针三分,留六呼。

《铜人》灸三壮。

《明堂》针二分,得气即泻,只一度,针过两度,令人虚。

禁灸,灸令人息肉日加主中风,善怒,悲笑不休,手痹,热病数日汗不出,怵惕,胁痛不可转侧,大小一便血,衄血不止,气逆呕哕,烦渴食饮不下,大小人口中腥臭,口疮,胸胁支满,黄胆目黄,小儿

[中冲]∶手中指端,去爪甲角如韭叶陷中。

心包络脉所出为井木。

心包络虚补之。

《铜人》针一分,留三呼。

《明堂》灸一壮。

主热病烦闷,汗不出,掌中热,身如火,心痛烦满,舌强。

【手少一陽一经一穴一主治】

《内经》曰∶三焦者,决渎之官,水道出焉。

又云∶上焦如雾,中焦如沤,下焦如渎。

人心湛寂,欲想不兴,则一精一气散在三焦,荣华百脉。

及其想念一起,欲一火炽然,翕撮三焦,一精一气流一溢,并与命门输泻而出,故号此府为三焦。

【手少一陽一经一穴一主治·手少一陽一三焦经一穴一歌】

二十三一穴一手少一陽一,关冲、液门、中渚旁,一陽一池、外关、支沟正,会宗、三一陽一、四渎长,天井、清冷渊、消泺, 会、肩 、天 堂,天牖、翳风、 脉青,颅息、角孙、丝竹张,和 、耳门听有常(左右四十六一穴一)。

此一经起于关冲,终于耳门,取关冲、液门、中渚、一陽一池、支沟、天井、与井荥俞原经脉起手小指次指之端,上出次指之间,循手表腕,出臂外两骨之间,上贯肘,循 外,上肩,一交一出足少一陽一之后,入缺盆,布膻中,散络心包,下膈,遍属三焦;其支者,从膻中上出缺盆,上项,侠耳后直上,出耳上角,以屈下颊至 ;其支者,从耳后入耳中,至目锐 。

多气少血,亥时气血注此。

受手厥一陰一之一交一,中清之府,引道一陰一陽一,开通闭塞,用一药动似盘珠,毋使刻舟求剑,聊着述于前篇,俟同志之再辨。

【手少一陽一经一穴一主治·考正一穴一法】

[关冲]∶手小指次指外侧,去爪甲角如韭叶。

手少一陽一三焦脉所出为井金。

《铜人》针一分,留三呼,灸一壮。

《素注》灸三壮。

主喉痹喉闭,舌卷口干,头痛,霍乱,胸中气噎,不嗜食,臂肘痛不可举,目生翳膜,视物不明。

[液门]∶手小次指歧骨间陷中,握拳取之。

手少一陽一三焦脉所溜为荥水。

《素注铜人》针二分,留二呼,灸三壮。

主惊悸妄言,咽外肿,寒厥,手臂痛不能自上下, 疟寒热,目赤涩,头痛,暴得耳聋,齿龈痛。

[中渚]∶手小指次指本节后陷中。

在液门下一寸,手少一陽一三焦脉所注为俞木。

三焦虚补之。

《素注》针二分,留三呼。

《铜人》灸三壮,针三分。

《明堂》灸二壮。

主热病汗不出,目眩头痛,耳聋,目生翳膜,久疟,咽肿,肘臂痛,手五指不得屈伸。

[一陽一池](一名别一陽一)∶手表腕上陷中,从指本节直摸下至腕中心。

手少一陽一三焦脉所过为原。

三焦虚、实皆拔之。

《素注》针二分,留六呼,灸三壮。

《铜人》禁灸。

《指微赋》云∶针透抵大陵一穴一,不可破皮,不可摇手,恐伤针转曲。

主消渴,口干烦闷,寒热疟,或因折伤手腕,捉物不得,肩臂痛不得举。

[外关]∶腕后二寸两骨间,与内关相对。

手少一陽一络,别走手心主。

《铜人》针三分,留七呼,灸二壮。

《明堂》灸三壮。

主耳聋,浑浑 无闻,五指尽痛,不能握物。

实则肘挛,泻之;虚则不收,补之。

又治手臂不得屈伸。

[支沟](一名飞虎)∶腕后臂外三寸,两骨间陷中。

手少一陽一脉所行为经火。

《铜人》针二分,灸二七壮。

《明堂》灸五壮。

《素注》针二分,留七呼,灸三壮。

主热病汗不出,肩臂酸重,胁腋痛,四肢不一举,霍乱呕吐,口噤不开,暴喑不能言,心闷不已,卒心痛,鬼击,伤寒结胸, 疮疥癣,妇人妊脉不通,产后血晕,不省人事

[会宗]∶腕后三寸,空中一寸。

《铜人》灸七壮。

《明堂》灸五壮,禁针。

主五痫

[三一陽一络](一名过门)∶臂上大一交一脉,支沟上一寸。

《铜人》灸七壮。

《明堂》主暴喑哑,耳聋,嗜卧,四肢不欲动摇。

[四渎]∶在肘前五寸,外廉陷中。

《铜人》灸三壮,针六分,留七呼。

主暴气耳聋,下齿龋痛。

[天井]∶肘外大骨后,肘上一寸,辅骨上两筋叉骨罅中,屈肘拱胸取之。

甄权云∶曲肘后一寸,叉手按膝头取之。

手少一陽一三焦脉所入为合土。

三焦实泻之。

《素注》针一寸,留七呼。

《铜人》灸三壮,《明堂》灸五壮,针二分。

主心胸痛,咳嗽上气,短气不得语,唾脓,不嗜食,寒热凄凄不得卧,惊悸,螈,癫疾,五痫,风痹,耳聋嗌肿,喉痹汗出,目锐 痛,颊肿痛,耳后 臂肘痛,捉物不得,嗜卧,扑伤腰髋疼,振寒颈项痛,大风默默不知所痛,悲伤不乐,香港脚上攻。

[清冷渊]∶肘上二寸,伸肘举臂取之。

《铜人》针二分,灸三壮。

主肩痹痛,臂 不能举,不能带衣。

[消泺]∶肩下臂外间,腋斜肘分下。

《铜人》针一分,灸三壮。

《明堂》针六分。

《素注》针五分。

主风痹,颈项急,肿痛寒热,头痛,癫疾。

[ 会](一名 一交一)∶肩前廉,去肩头三寸宛宛中。

手少一陽一、一陽一维之会。

《素注》针五分,灸五壮。

《铜人》主臂痛酸无力,痛不能举,寒热,肩肿引胛中痛,项瘿气瘤。

[肩 ]∶肩端 上陷中,斜举臂取之。

《铜人》针七分,灸三壮。

《明堂》灸主臂痛,肩重不能举。

[天 ]∶肩缺盆中,上毖骨际陷中央,须缺盆陷处,上有空,起肉上是一穴一。

手足。

《铜人》针八分,灸三壮。

当缺盆陷上突起肉上针之,若误针陷处,伤人五脏气,令主胸中烦闷,肩臂酸疼,缺盆中痛,汗不出,胸中烦满,颈项急,寒热。

[天牖]∶颈大筋外缺盆上,天容后,天柱前,完骨下,发际上。

《铜人》针一寸,留七呼,不宜补,不宜灸。

灸即令人面肿眼合。

先取 ,后取天容、天池,即瘥;若不针 ,即难疗。

《明堂》针五分,得气即泻,泻尽更留三呼,泻三吸,不宜补。

《素注》、《下经》灸三壮。

《资生》云∶宜灸一壮、三壮。

主暴聋气,目不明,耳不聪,夜梦颠倒,面青黄无颜色,头风面肿,项强不得回顾,目

[翳风]∶耳后尖角陷中,按之引耳中痛。

《针经》先以铜钱二十文,令患人咬之,寻取一穴一中。

手足少一陽一之会。

《素注》针三分。

《铜人》针七分,灸七壮。

《明堂》灸三壮。

针灸俱令人咬钱,令口开。

主耳鸣、耳聋,口眼 斜,脱颔颊肿,口噤不开,不能言,口吃,牙车急,小儿喜欠。

[ 脉](一名资脉)∶耳本后鸡足青络脉。

《铜人》刺出一血如豆汁,不宜多出。

针一分,灸三壮。

主头风耳鸣,小儿惊痫螈 ,呕吐,泄利无时,惊恐,眵瞢目睛不明。

[颅息]∶耳后间青络脉中。

《铜人》灸七壮,禁针。

《明堂》灸三壮,针一分,不得多出一血,主耳鸣痛,喘一息,小儿呕吐涎沫,螈 发痫,胸胁相引,身热头痛,不得卧,耳肿及

[角孙]∶耳廓中间,开口有空。

手太一陽一、手足少一陽一之会。

《铜人》灸三壮。

《明堂》针八分。

主目生翳肤,齿龈肿,唇吻强,齿牙不能嚼物,龋齿,头项强。

[丝竹空](一名目 )∶眉后陷中,手足少一陽一脉气所发。

《素注》针三分,留六呼。

《铜人》禁灸,灸之不幸,使人目小及盲。

针三分,留三呼主目眩头痛,视物KT KT 不明,恶风寒,风痫,目戴上不识人,眼睫一毛一倒,发狂吐涎沫,发即无时,偏正头痛。

[和 ]∶耳前锐发下横动脉中是一穴一。

手足少一陽一,手太一陽一三脉之会。

《铜人》针七分,灸三壮。

主头重痛,牙车引急,颈颔肿,耳中嘈嘈,鼻涕,面风寒,鼻准上肿,痈痛,招摇视瞻,螈 ,口 。

[耳门]∶耳前起肉,当耳缺者陷中。

《铜人》 针三分,留三呼,灸三壮。

《下经》禁灸,病宜灸者,不过三壮。

主耳鸣如蝉声, 耳脓汁出,耳生疮,重听无所闻,齿龋,唇吻强。

【足少一陽一经一穴一主治】

《内经》曰∶胆者,中正之官,决断出焉。

凡十一脏,皆取决胆也。

胆为青肠。

又曰∶胆为清净之府。

诸腑皆传秽浊,独胆无所传道,故曰清净。

虚则目昏,若吐伤胆倒,则视物倒植。

【足少一陽一经一穴一主治·足少一陽一胆经一穴一歌】

少一陽一足经瞳子 ,四十四一穴一行迢迢,听会、上关、颔厌集,悬颅、悬厘、曲鬓翘,率谷、天冲、浮白次,窍一陰一、完骨、本神邀,一陽一白、临泣、目窗辟,正营、承灵、脑空摇,风池、肩井、渊液部,辄筋、日月、京门标,带脉、五枢、维道续,居 、环跳、风市招,中渎、一陽一关、一陽一陵一穴一,一陽一交一、外丘、光明宵,一陽一辅、悬钟、丘墟外,足临泣、地五、侠溪,第四指端窍一陰一毕(左右八十八一穴一)。

此一经起于瞳子 ,终于窍一陰一,取窍一陰一、侠溪、临泣、丘墟、一陽一辅、一陽一陵泉、与井荥俞原经合也。

脉起目锐 ,上抵头角,下耳后,循颈,行手少一陽一之前,至肩上,却一交一出手少一陽一之后,入缺盆,其支者,从耳后入耳中,走耳前,至目锐 后;其支者,别目锐 下大迎,合手少一陽一,抵 下,加颊车,下颈,合缺盆,下胸中,贯膈,络肝属胆,循胁里,出气冲,绕一毛一际,横入髀厌中;其直者,从缺盆下腋,循胸,过季胁,下合髀厌中,以下循髀一陽一,出膝外廉,下外辅骨之前,直下抵绝骨之端,下出外踝之前,循足跗上,入小指次指之间;其支者,别跗上,入大指,循歧骨内出其端,还贯入爪甲,出三一毛一。

多气少血,子时气血注此甲木之腑,在关脉候。

是胆病则眉颦口苦,而呕宿汁,善太息,恐如人捕。

实则脉实,一精一神不守,半夏汤泻之最良;虚则脉虚,而烦扰不眠,一温一胆汤补之却善。

火不下降心胆跳,茯神沉香蜜和丸,送入人参汤;中风癫狂心恐悸,铅汞朱一乳一共结成,吞下井花水。

咽痛膈壅,硝蚕黛勃蒲脑子,加麝以收功;胆虚卧惊,参柏枸神枳熟地,用酒而有力。

清热宽咽,薄荷宿砂芎片脑;惊心怖胆,人参酸枣一乳一辰砂。

惊神昏乱,记学士之良方;风引痛生,修真人之秘散。

胆虚寒而不眠,炒酸枣调煎竹叶;胆实热而多睡,生枣仁末和姜茶。

补用薏苡炒枣仁,泻须青连柴前一胡一。

一温一则姜夏橘红,凉加竹茹甘菊。

柴一胡一川芎,报使上行而不悖;青皮车前,引经下走以无疑。

药有生熟,贵按脉而取用;剂宜多寡,当随症以权衡。

或厥疾之未瘳,仗针灸以收功。

【足少一陽一经一穴一主治·考正一穴一法】

[瞳子 ](一名太一陽一,一名前关)∶目外去 五分,手太一陽一、手足少一陽一三脉之会。

《素注》灸三壮,针三分。

主目痒,翳膜白,青盲无见,远视KT KT ,赤痛泪出多眵 ,内 痒,头痛,喉闭

[听会]∶耳微前陷中,上关下一寸,动脉宛宛中,张口得之。

《铜人》针三分,留三呼,得气即泻,不须补。

日灸五壮,止三七壮,十日后根据前报灸主耳鸣耳聋,牙车臼脱,相离一、二寸,牙车急不得嚼物,齿痛恶寒物,狂走螈,恍惚不乐,中风口 斜,手足不随。

[客主人](一名上关)∶耳前骨上,开口有空,张口取之。

手足少一陽一、一陽一明之会。

《铜人》灸七壮,禁针。

《明堂》针一分,得气即泻,日灸七壮,至二百壮。

《下经》灸十壮。

《素注》针三分,留七呼,灸三壮。

《素问》禁深刺,深则一交一脉破,为内漏耳聋,欠而不得KT 。

主唇吻强,口眼偏斜,青盲,眯目KT KT ,恶风寒,牙齿龋,口噤嚼物鸣痛,耳鸣耳聋,螈 沫出,寒热,痉引骨痛。

[颔厌]∶曲周下,颞 上廉。

手足少一陽一、一陽一明之会。

《铜人》灸三壮,针七分,留七呼,深刺令人耳聋。

主偏头痛,头风目眩,惊痫,手卷手腕痛,耳鸣,目无见,目外 急,好嚏,颈痛,历

[悬颅]∶曲周上,颞 中廉。

手足少一陽一、一陽一明之会。

《铜人》灸三壮,针三分,留三呼。

《明堂》针二分,《素注》针七分,留七呼,刺深令人耳无所闻。

主头痛,牙齿痛,面肤赤肿,热病烦满,汗不出,头偏痛引目外 赤,身热,鼻洞浊下不止,传为鼽,目昏瞢瞑目。

[悬厘]∶曲周上,颞 下廉。

手足少一陽一、一陽一明之会。

《铜人》针三分,灸三壮。

《素注》针三分,留七呼。

主面皮赤肿,头偏痛,烦心不欲食,中焦客热,热病汗不出,目锐 赤痛。

[曲鬓](一名曲发)∶在耳上发际曲隅陷中,鼓颔有空。

足少一陽一、太一陽一之会。

《铜人》针三分,灸七壮。

《明下》灸三壮。

主颔颊肿,引牙车不得开,急痛,口噤不能言,颈项不得回顾,脑两角痛为巅风,引目

[率谷]∶耳上入发际寸半陷者宛宛中,嚼而取之。

足少一陽一、太一陽一之会。

《铜人》针三分,灸三壮。

主痰气膈痛,脑两角强痛,头重,醉后酒风,皮肤肿,胃寒,饮食烦满,呕吐不止。

[天冲]∶耳后发际二寸,耳上如前三分。

足少一陽一、太一陽一之会。

《铜人》灸七壮。

《素注》针三分,灸三壮。

主癫疾风痉,牙龈肿,善惊恐,头痛。

[浮白]耳后入发际一寸。

足少一陽一、太一陽一之会。

《铜人》针三分,灸七壮。

《明堂主足不能行,耳聋耳鸣,齿痛,胸满不得息,胸痛,颈项瘿,痈肿不能言,肩臂不一举,发寒热,喉痹,咳逆痰沫,耳鸣嘈嘈无所闻。

[窍一陰一](一名枕骨)∶完骨上,枕骨下,动摇有空。

足太一陽一、手足少一陽一之会。

《铜人》针三分,灸七壮。

《甲乙》针四分,灸五壮。

《素注》针三分,灸三壮。

主四肢转筋,目痛,头项颔痛引耳嘈嘈,耳鸣无所闻,舌本出一血,骨劳,痈疽发历,手足烦热,汗不出,舌强胁痛,咳逆喉痹,口中恶苦之。

[完骨]∶耳后入发际四分。

足少一陽一、太一陽一之会。

《铜人》针三分,灸七壮。

《素注》留七呼,灸三壮。

《明堂》针二分,灸以年为壮。

主足痿失履不收,牙车急,颊肿,头面肿,颈项痛,头风耳后痛,烦心,小一便赤黄,喉痹齿龋,口眼 斜,癫疾。

[本神]∶曲差旁一寸五分,直耳上入发际四分。

足少一陽一、一陽一维之会。

《铜人》针三分,灸七壮。

主惊痫吐涎沫,颈项强急痛,目眩,胸相引不得转侧,癫疾呕吐涎沫,偏风。

[一陽一白]∶眉上一寸,直瞳子,手足一陽一明、少一陽一、一陽一维五脉之会。

《素注》针三分。

《铜人》针二分,灸三壮。

主瞳子痒痛,目上视,远视KT KT ,昏夜无见,目痛目眵,背腠寒栗,重衣不得一温一

[临泣]∶目上,直入发际五分陷中,令患人正睛取一穴一。

足少一陽一、太一陽一、一陽一维之会。

《铜人》针三分,留七呼。

主目眩,目生白翳,目泪,枕骨合颅痛,恶寒鼻塞,惊痫反视,大风,目外 痛,卒中风不识人。

[目窗]∶临泣后寸半。

足少一陽一、一陽一维之会。

《铜人》针三分,灸五壮,三度刺,令人目大明。

主目赤痛,忽头旋,目KT KT 远视不明,头面浮肿,寒热汗不出,恶寒。

[正营]∶目窗后寸半,足少一陽一、一陽一维之会。

《铜人》针三分,灸五壮。

主目眩瞑,头项偏痛,牙齿痛,唇吻急强,齿龋痛。

[承灵]∶正营后一寸五分。

灸三壮,禁针。

足少一陽一、一陽一维之会。

主脑风头痛,恶风寒,鼽衄鼻窒,喘一息不利。

[脑空](一名颞 )∶承灵后一寸五分,侠玉枕骨下陷中。

足少一陽一、一陽一维之会。

《素注》针四分。

《铜人》针五分,得气即泻,灸三壮。

主劳疾羸瘦,体热,颈项强不可回顾,头重痛不可忍,目瞑心悸,发即为癫风,引目眇,鼻痛。

魏武帝患头风,发即心乱目眩,华佗针脑空立愈。

[风池]∶耳后颞 后,脑空下,发际陷中,按之引于耳中。

手足少一陽一、一陽一维之会。

《素注》针四分。

《明堂》针三分。

《铜人》针七分,留七呼,灸七壮。

《甲乙》针一寸二分。

患大风者,先补后泻。

少可患者,以经取之,留五呼,泻七吸。

灸不及针,日七壮至百壮。

主洒淅寒热,伤寒一温一病汗不出,目眩苦,偏正头痛, 疟,颈项如拔,痛不得回顾。

目泪出,欠气多,鼻鼽衄,目内 赤痛,气发耳塞,目不明,腰背俱疼,腰伛偻引颈筋无力不收,大风中风,气塞涎上不语,昏危,瘿气。

[肩井](一名膊井)∶肩上陷中,缺盆上,大骨前一寸半,以三指按取,当中指下陷中。

手足少一陽一、足一陽一明、主中风,气塞涎上不语,气逆,妇人难产,堕胎后手足厥逆,针肩井立愈。

头项痛,五劳七伤,臂痛,两手不得向头。

若针深闷倒,急补足三里。

[渊液](一名泉液)∶腋下三寸宛宛中,举臂得之。

《铜人》禁灸。

《明堂》针三分。

不宜灸,灸之令人生肿蚀马疡,内溃者死,寒热者生。

主寒热,马刀疡,胸满无力,臂不一举。

[辄筋](一名神光,一名胆募)∶腋下三寸复前一寸三肋端,横直蔽骨旁七寸五分,平直两一乳一,侧卧屈上足取之。

胆之募,足太一陽一、少一陽一之会。

《铜人》灸三壮,针六分。

《素注》针七分。

主胸中暴满不得卧,太息善悲,小腹热,欲走,多唾,言语不正,四肢不收,呕吐宿汁

[日月]∶期门下五分,足太一陰一、少一陽一、一陽一维之会。

针七分,灸五壮。

主太息善悲,小腹热欲走,多唾,言语不正,四肢不收。

[京门](一名气俞,一名气府)∶监骨下,腰中季肋本侠脊,肾之募。

《铜人》灸三壮,针三分,留七呼。

主肠鸣,小肠痛,肩背寒,痉,肩胛内廉痛,腰痛不得俯仰久立,寒热腹胀引背不得息,水道不利,溺黄,小腹急肿,肠鸣洞泄,髀枢引痛。

[带脉]∶季肋下一寸八分陷中,脐上二分,两旁各七寸半。

足少一陽一、带脉二脉之会。

《铜人》针六分,灸五壮。

《明堂》灸七壮。

主腰腹纵,溶溶如囊水之状,妇人小腹痛,里急后重,螈 ,月事不调,赤白带下

[五枢]∶带脉下三寸,水道旁五寸五分。

足少一陽一、带脉之会。

《铜人》针一寸,灸五壮。

《明堂》三壮。

主 癖,大肠膀一胱肾余,男子寒疝,一陰一卵一上入小腹痛,妇人赤白带下,里急螈 。

[维道]∶章门下五寸三分。

足少一陽一,带脉之会。

《铜人》针八分,留六呼,灸主呕逆不止,水肿,三焦不调,不嗜食。

[居 ]∶章门下八寸三分,监骨上陷中。

《素注》章门下四寸三分。

足少一陽一、一陽一跷之会。

《铜人》针八分,留六呼,灸三壮。

主腰引小腹痛,肩引胸臂挛急,手臂不得举以至肩。

[环跳]∶髀枢中,侧卧伸下足,屈上足,以右手摸一穴一,左摇撼取之。

足少一陽一、太一陽一之会。

《铜人》灸五十壮。

《素注》针一寸,留二呼,灸三壮,《指微》云∶已刺不可摇,恐主冷风湿痹不仁,风疹遍身,半身不遂,腰胯痛蹇,膝不得转侧伸缩。

仁寿宫患香港脚偏风,甄权奉 针环跳、一陽一陵泉,一陽一辅、巨虚下廉而能起行。

环跳一穴一痛,恐生附骨疽。

[风市]∶膝上外廉两筋中,以手着腿,中指尽处是。

针五分,灸五壮。

主中风

[中渎]∶髀外膝上五寸分肉间陷中。

足少一陽一络,别走厥一陰一。

《铜人》灸五壮,针五分,留七呼。

主寒气客于分肉间,攻痛上下,筋痹不仁。

[一陽一关]∶一陽一陵泉上三寸,犊鼻外陷中。

《铜人》针五分,禁灸。

主风痹不仁,膝痛不可屈伸。

[一陽一陵泉]∶膝下一寸, 外廉陷中,蹲坐取之。

足少一陽一所入为合土。

《难经》曰疏曰∶筋病治此。

《铜人》针六分,留十呼,得气即泻。

又宜灸留针,日灸七壮,至七七壮。

《素注》灸三主膝伸不得屈,髀枢膝骨冷痹,香港脚,膝股内外廉不仁,偏风半身不遂,脚冷无血色,苦嗌仲介然,头面肿,足筋挛。

[一陽一交一](一名别一陽一,一名足 )∶足外踝上七寸,斜属三一陽一分肉之间,一陽一维之。

《铜人》针六分,留七呼,灸三壮。

主胸满肿,膝痛足不收,寒厥惊狂,喉痹,面肿,寒痹,膝 不收。

[外丘]∶外踝上七寸,少一陽一所生。

《铜人》针三分,灸三壮。

主胸胀满,肤痛痿痹,颈项痛,恶风寒, 犬伤毒不出,发寒热,速以三壮艾,可灸所啮处,及足少一陽一络。

癫疾,小儿龟胸。

[光明]∶外踝上五寸。

足少一陽一之络,别走厥一陰一。

《铜人》针六分,留七呼,灸五壮。

《明下》灸七壮。

主一婬一泺,胫酸 疼,不能久立,热病汗不出,卒狂。

与一陽一辅疗法同,虚则痿 ,坐不能起,补之。

实则足 热膝痛,身一体不仁,善啮颊,泻之。

[一陽一辅](一名分肉)∶足外踝上四寸,辅骨前,绝骨端三分,去丘墟七寸,足少一陽一所行为经火。

胆实泻之。

《素注》针三分。

又曰∶针七分,留十呼。

《铜人》灸三壮,针五分,留七呼。

主腰溶溶如坐水中,膝下浮肿,筋挛。

百节酸痛,实无所知。

诸节尽痛,痛无常处。

腋下肿痿,喉痹,马刀挟瘿,膝 酸,风痹不仁,厥逆,口苦太息,心胁痛,面尘,头角颔痛,目锐 痛,缺盆中肿痛,汗出振寒,疟、胸中、胁、肋、髀、膝外至绝骨外踝前痛,善洁面青。

[悬钟](一名绝骨)∶足外踝上三寸动脉中,寻摸尖骨者是。

足三一陽一之大络。

按之一陽一明络绝,乃取之。

《难经》曰∶髓会绝骨。

疏曰∶髓病治此。

袁氏曰∶足能健步,以髓会绝骨也。

《铜人》针六分,留七呼,灸五壮。

《指微》云∶斜入针二寸许,灸七壮主心腹胀满,胃中热,不嗜食,香港脚,膝 痛,筋骨挛痛足不收,逆气,虚劳寒损,忧恚,心中咳逆,泄注,喉痹,颈项强,肠痔瘀血,一陰一急,鼻衄,脑疽,大小一便涩,鼻中干,烦满狂易,中风手足不随。

[丘墟]∶足外踝下从前陷中骨缝中,去临泣三寸。

又侠溪一穴一中量上外踝骨前五寸,足少一陽一所过为原。

胆虚实皆拔之。

《铜人》灸三壮。

《素注》针五分,留七呼。

主胸胁满痛不得息,久疟振寒,腋下肿,痿厥坐不能起,髀枢中痛,目生翳膜,腿酸,转筋,卒疝,小腹坚,寒热颈肿,腰胯痛,太息。

[临泣]∶足小趾次趾本节后陷中,去侠溪一寸五分。

足少一陽一所注为俞木。

《甲乙》针二分,留五呼,灸三壮。

主胸中满,缺盆中及腋下马刀疡 ,善啮颊,天牖中肿、一婬一泺, 酸,目眩,枕骨合颅痛,洒淅振寒,心痛,周痹。

痛无常处,厥逆气喘不能行, 疟日发,妇人月事不利,季胁支满,一乳一痈。

[地五会]∶足小趾次趾本节后陷中,去侠溪一寸。

《铜人》针一分,禁灸。

主腋痛,内损唾血,足外无膏泽,一乳一痈。

[侠溪]∶足小趾次指歧骨间,本节前陷中。

足少一陽一所溜为荥水。

胆实则泻之。

《素注》针三分,留三呼,灸三壮。

主胸胁支满,寒热伤寒,热病汗不出,目外 赤,目眩,颊颔肿,耳聋,胸中痛不可转侧,痛无常处。

[窍一陰一]∶足小趾次趾外侧,去爪甲角如韭叶。

足少一陽一所出为井金。

《素注》针一分,留一呼。

《甲乙》留三呼,灸三壮。

主胁痛,咳逆不得息,手足烦热,汗不出,转筋,痈疽,头痛心烦,喉痹,舌强口干,肘不可举,卒聋,魇梦,目痛,小 痛。

【足厥一陰一经一穴一主治】

《内经》曰∶肝者,将军之官,谋虑出焉。

肝者,罢极之本,魂之居也。

其华在爪,其充在筋,以生血气,为一陽一中之少一陽一,通于春东方青色,入通于肝,开窍于目,藏一精一于肝,故病发惊骇,其味酸,其类草木,其畜鸡,其谷麦,其应四时,上为岁星,是以知病之在筋也。

其音角,其数八,其臭臊,其液泣。

东方生风,风生木,木生酸,酸生肝。

肝主筋,筋生心,肝主目。

其在天为玄,在人为道,在地为化,化生五味。

道生知,玄生神,在天为风,在地为木,在体为筋,在脏为肝。

在色为苍,在声为呼,在变动为握,在志为怒,怒伤肝,悲胜怒,风伤筋,燥胜风,酸伤筋,卒胜酸。

【足厥一陰一经一穴一主治·足厥一陰一肝经一穴一歌】

一十三一穴一足厥一陰一,大敦、行间、太冲侵,中封、蠡沟、中都近,膝关、曲泉、一陰一包临,五里、一陰一廉、羊矢一穴一,章门常对期门深(二十六一穴一)。

此一经起于大敦,终于期门。

取大敦、行间、太冲、中封、曲泉,与井荥俞经合也。

脉起大指聚一毛一之际,上循足跗上廉,去内踝一寸,上踝八寸,一交一出太一陰一之后,上 内廉,循股,入一陰一中,环一陰一器,抵小腹,侠胃,属肝,络胆,上贯膈,布胁肋,循喉咙之后,上入颃颡,连目系,上出额,与督脉会于巅;其支者,从目系下颊里,环唇内;其支者,复从肝,别贯膈,上注肺。

多血少气,丑时气血注此。

乙木之脏,脉在左关。

是肝实则脉实,两胁痛而目 肿痛;虚则脉虚,七叶薄而汪汪昏泪。

资心火以补肝虚,抑一陽一光而泻本实。

故味辛补而酸泻,气凉泻而一温一补。

姜橘细辛补之宜,芎芍大黄泻之可。

目胜离娄,君神曲而佐磁石;手开瞽盲,捣羊肝以丸连未。

气疼两胁,君枳实芍药参芎;痰攻双臂,施木草橘半附苓。

右胁胀痛,桂心枳壳草姜黄;左胁刺痛,粉草川芎和枳实。

悲怒伤肝双胁痛,芎辛枳梗,防风干葛草姜煎;风寒撼水囊一茎一痛,茴香乌药,青橘良姜调酒饮。

疝本肝经,何药可疗?附子山栀力最高,全蝎玄一胡一功不小。

上燥下寒,梅膏捣丸归鹿;头痛气厥,乌药末细川芎。

寒湿脚痹踏椒囊,风热膝痛煎柏术。

欲上行引经柴一胡一川芎;下行须要去穣青皮。

一温一则木香肉桂,凉则菊花车前。

补用阿胶酸枣仁,泻用柴前犀牛角。

勿胶柱而鼓瑟,当加减以随宜。

《导引本经》肝以眼为一穴一,人眠则血归肝,眼受之而能视也。

夫眠乃无名惑复之火,不可纵之使眠,亦不可不眠。

若胆虚寒不眠,则一精一神困倦,志虑不安;肝实热眠过多,则慧镜生尘,善根埋灭,皆非调肝胆,伏睡魔之道也。

举其要而言,勿嗔怒,勿昼寝,睡其形而不睡其神是也。

盖睡之一精一,乃身之灵,人能少睡,则主翁惺惺,智识明净,不惟神气清爽,梦寐亦安也,若贪眠则心中血潮,元神离舍,不惟云掩一性一天,神亦随境昏迷。

三丰有云∶捉取梦中之梦,搜求玄上之玄,自从识得一娘一生面,笑指蓬莱在目前。

此之谓也。

《内经》曰∶春三月,此谓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夜卧早起,广步于庭,披发缓形,以使志生,此春气之应,养生之道也。

逆之则伤肝,此又不可不知。

【足厥一陰一经一穴一主治·考正一穴一法】

[大敦]∶足大趾端,去爪甲如韭叶,及三一毛一中。

足厥一陰一肝脉所出为井木。

《铜人》针三分,留十呼,灸三壮。

主五一淋,卒疝七疝,小一便数遗不禁,一陰一头中痛,汗出,一陰一上入小腹,一陰一偏大,腹脐中痛,悒悒不乐,病左取右,病右取左。

腹胀肿病,小腹痛,中热喜寐,一尸一厥状如死人,妇人血崩不止,一陰一挺出,一陰一中痛。

[行间]∶足大趾缝间,动脉应手陷中。

足厥一陰一肝脉所溜为荥火。

肝实则泻之。

《素注》针三分。

《铜人》灸三壮,针六分,留十呼。

主呕逆,洞泄,遗溺癃一闭,消渴嗜饮,善怒,四肢满,转筋,胸胁痛,小腹肿,咳逆呕血,一茎一中痛,腰疼不可俯仰,腹中胀,小肠气,肝心痛,色苍苍如死状,终日不得息,口,癫疾,短气,四肢逆冷,嗌干烦渴,瞑不欲视,目中泪出,太息,便溺难,七疝寒疝,中风,肝积肥气,发 疟,妇人小腹肿,面尘脱色,经一血过多不止,崩中,小儿急惊

[太冲]∶足大趾本节后二寸。

或云一寸半内间动脉应手陷中。

足厥一陰一肝脉所注为俞土。

《素问》女子二七,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故能有子。

又诊病患太冲脉有无可以决死生。

《铜人》针三分,留十呼,灸三壮。

主心痛脉弦,马黄,瘟疫,肩肿吻伤,虚劳浮肿,腰引小腹痛,两丸骞缩,溏泄,遗溺,一陰一痛,面目苍色,胸胁支满,足寒、肝心痛,苍然如死状,终日不得息,大便难,便血,小一便淋,小肠疝气痛, 疝,小一便不利,呕血呕逆,发寒,嗌干善渴,肘肿,内踝前痛,一婬一泺, 酸,腋下马刀疡 ,唇肿,女子漏下不止,小儿卒疝。

[中封](一名悬泉)∶足内踝骨前一寸,筋里宛宛中。

《素注》一寸半,仰足取陷中,伸足乃得之。

足厥一陰一肝脉所行为经金。

《铜人》针四分,留七呼,灸三壮。

主 疟,色苍苍,发振寒,小腹肿痛,食怏怏绕脐痛,五一淋不得小一便,足厥冷,身黄有微热,不嗜食,身一体不仁,寒疝,腰中痛,或身微热,痿厥失一精一,筋挛,一陰一缩入腹相引痛

[蠡沟](一名一交一仪)∶内踝上五寸。

足厥一陰一络,别走少一陽一。

《铜人》针二分,留三呼,灸三壮。

《下经》灸七壮。

主疝痛,小腹胀满,暴痛如癃一闭,数噫,恐悸,少气不足,悒悒不乐,咽中闷如有息肉,背拘急不可俯仰,小一便不利,脐下积气如石,足胫寒酸,屈伸难,女子赤白带下,月水不调,气逆则一睾一丸卒痛,实则挺长,泻之;虚则暴痒,补之。

[中都](一名中 )∶内踝上七寸, 骨中,与少一陰一相直。

《铜人》针三分,灸五主肠 , 疝,小腹痛不能行立,胫寒,妇人崩中,产后恶一露不绝。

[膝关]∶犊鼻下二寸旁陷中。

《铜人》针四分,灸五壮。

主风痹,膝内廉痛引膑,不可屈伸,咽喉中痛。

[曲泉]∶膝股上内侧,辅骨下,大筋上,小筋下陷中,屈膝横纹头取之。

足厥一陰一肝脉所入为合水。

肝虚则补之。

《铜人》针六分,留十呼,灸三壮。

主 疝,一陰一股痛,小一便难,腹胁支满,癃一闭,少气,泄利,四肢不一举,实则身目眩痛,汗不出,目KT KT ,膝关痛,筋挛不可屈伸,发狂,衄血下血,喘呼,小腹痛引咽喉,房劳失一精一,身一体极痛,泄水下痢脓血,一陰一肿,一陰一茎一痛, 肿,膝胫冷疼,女子血瘕,按之如汤浸股内,小腹肿,一陰一挺出,一陰一痒。

[一陰一包]∶膝上四寸,股内廉两筋间,蜷足取之。

看膝内侧,必有槽中。

《铜人》针六分,灸三壮。

《下经》针七分。

主腰一尻一引小腹痛,小一便难,遗溺,妇人月水不调。

[五里]∶气冲下三寸,一陰一股中动脉应手。

《铜人》针六分,灸五壮。

主腹中满,热闭不得溺,风劳嗜卧。

[一陰一廉]∶羊矢下,去气冲二寸动脉中。

《铜人》针八分,留七呼,灸三壮。

主妇人绝产,若未经生产者,灸三壮,即有子。

[章门](一名长平,一名胁 )∶大横外,直季胁肋端,当脐上二寸,两旁六寸,侧卧,屈上足,伸下足,举臂取之。

又云∶肘尖尽处是一穴一。

脾之募。

足少一陽一厥一陰一之会。

《难经》曰∶脏会章门。

疏曰∶脏一病治此。

《铜人》针六分,灸百壮。

《明堂》日七壮,止五百壮。

《素注》针八分,留六呼,灸主肠鸣盈盈然,食不化,胁痛不得卧,烦热口干,不嗜食,胸胁痛支满,喘一息,心痛而呕,吐逆,饮食却出,腰痛不得转侧,腰脊冷疼,溺多白一浊,伤饱身黄瘦,贲豚积聚,腹肿如鼓,脊强,四肢懈惰,善恐,少气厥逆,肩臂不一举。

东垣曰∶气在于肠胃者,取之太一陰一、一陽一明、不下,取三里、章门、中脘。

魏士 妻徐病疝,自脐下上至于心皆胀满,呕吐烦闷,不进饮食。

滑伯仁曰∶此寒在下廉,为灸章门、气海。

[期门]∶直一乳一二肋端,不容旁一寸五分。

又曰∶一乳一旁一寸半,直下又一寸半。

肝之募。

足厥一陰一、太一陰一、一陰一维之会。

《铜人》针四分,灸五壮。

主胸中烦热,贲豚上下,目青而呕,霍乱泄利,腹坚一硬,大喘不得安卧,胁下积气,伤寒心切痛,喜呕酸,食饮不下,食后吐水,胸胁痛支满,男子妇人血结胸满,面赤火燥,口干消渴,胸中痛不可忍。

伤寒过经不解,热入血室,男子则由一陽一明而伤,下血谵语,妇人月水适来,邪乘虚而入,及产后余疾。

一妇人患热入血室,许学士云∶小柴一胡一已迟,当刺期门。

针之,如言而愈。

太一陽一与少一陽一并病,头项强痛,或眩冒,时如结胸,心下痞硬者,留刺大椎第二行肺俞、肝俞、慎不可发汗,发汗则谵语,五六日谵语不止,当刺期门。

【任脉经一穴一主治·任脉经一穴一歌】

任脉三八起一陰一会,曲骨中极关元锐,石门气海一陰一交一仍,神阙水分下脘配。

建里中上脘相连,巨阙鸠尾蔽骨下,中庭膻中慕玉堂,紫宫华盖璇玑夜,天突结喉是廉泉,唇下宛宛承浆舍(二十四一穴一)。

此经不取井荥俞合也。

脉起中极之下,以上一毛一际,循腹里上关元、至喉咙,属一陰一脉之海,以人之脉络,周流于诸一陰一之分,譬犹水也,而任脉则为之总会,故名曰一陰一脉之海焉。

用一药当分男一女,月事多主冲任,是任之为言妊也。

乃夫人生养之本,调摄之源,督则由会一陰一而行背,任则由会一陰一而行腹,人身之有任督,犹天地之有子午也。

人身之任督,以腹背言,天地之子午,以南北言,可以分,可以合者也。

分之以见一陰一陽一之不杂,合之以见浑沦之无间,一而二,二而一也。

但在僧道,不明此脉,各执所尚,禁食、禁足、禁语、断臂、燃指、烧身,枯坐而亡,良可悲夫!间有存中黄一事,而待神气凝聚者;有运三华五气之一精一,而洗骨伐一毛一者;有搬运周天火候者;有日运脐,夜运泥丸炼体者;有呼九灵,注三一精一而归灵府者;有倒斗一柄一而运化机者;有默朝上帝者;有服气吞霞者;有闭息存神者;有采炼日一精一月华者;有吐纳导引者;有单运气行火候者;有投胎夺舍者;有旁门九品渐法三乘者,种种不同,岂离任督。

盖明任督以保其身,亦犹明君能一爱一民以安其国也。

民毙国亡,任衰身谢,是以上人哲士,先根据前注,导引各经,调养纯一熟,即仙家之能筑基是也。

然后扫除妄念,以静定为基本,而收视返听。

含光默默,调息绵绵,握固内守,注意玄关,顷刻水中火发,雪里花开,两肾如汤煎,膀一胱似火热,任督犹车轮,四肢若山石,一饮之间,天机自动,于是轻轻然运,默默然举,微以意定,则金水自然混融,水火自然升降,如桔槔之呼水,稻花之凝露,忽然一粒大如黍米,落于黄庭之中。

此采铅投汞之真秘,子不揣鄙陋,扫却旁蹊曲径,指出一条大路,使人人可行也。

到此之时,意不可散,意散则丹不成矣。

紫一陽一真人曰∶真汞生于离,其用却在坎, 女过南园,手持玉橄榄。

正此谓也。

日日行之无间断,无毫发之差,如是炼之一刻,则一刻之周天;炼之一时,则一时之周天;炼之一日,则一日之周天;炼之百日,则百日之周天,谓之立基。

炼之十月,谓之胎仙。

功夫至此,身心混沌,与虚空等,不知身之为我,我之为身,亦不知神之为气,气之为神,不规中而自规中,不胎息而自胎息,水不求而自生,火不求而自出,虚室生白,黑地引针,不知其所以然而然,亦不知任之为督,督之为任也。

至于六害不除,十少不存,五要不调,虽为小节之常,终为大道之累。

何名六害?一曰薄名利,二曰禁声色,三曰廉货财,四曰损滋味,五曰屏虚妄,六曰除嫉妒,六者有一,卫生之道远,而未见其有得也。

虽心希妙理,口念真经,咀嚼英华,呼吸景象,不能补其失也。

何名十少?一曰少思,二曰少念,三曰少笑,四曰少言,五曰少饮,六曰少怒,七曰少乐,八曰少愁,九曰少好,十曰少机。

夫多思则神散,多念则心劳,多笑则肺腑翻,多言则气血虚耗,多饮则伤神损寿,多怒则腠理奔浮,多乐则心神邪荡,多愁则头面焦枯,多好则志气溃散,多机则志虑沉迷。

兹乃伐人之生,甚于斤斧;蚀人之一性一,猛于豺野狼也。

卫生者,戒之哉!

【任脉经一穴一主治·考正一穴一法】

[会一陰一](一名屏翳)∶两一陰一间、任、督、冲三脉所起。

督由会一陰一而行背,任由会一陰一而行腹,冲由会一陰一而行足少主一陰一汗,一陰一头痛,一陰一中诸病,前后相引痛,不得大小一便,男子一陰一端寒冲心,窍中热,皮疼痛,谷道瘙痒,久痔相通,女子经水不通,一陰一门肿痛。

卒死者,针一寸补之。

溺死者,令人倒拖出一水,针补,尿屎出则活,余不可针。

[曲骨]∶横骨上,中极下一寸,一毛一际陷中,动脉应手。

足厥一陰一、任脉之会。

《铜人》灸七壮、至七七壮。

针二寸。

《素注》针六分,留七呼。

又云∶针一寸。

主失一精一,五脏虚弱,虚乏冷极,小腹胀满,小一便淋涩不通, 疝,小腹痛,妇人赤白

[中极](一名玉泉,一名气原)∶关元下一寸,脐下四寸。

膀一胱之募。

足三一陰一,任脉之会。

《铜人》针八分,留十呼,得气即泻,灸百壮,至三百壮止。

《明堂》灸不及针,日三主冷气积聚,时上冲心,腹中热,脐下结块,贲豚抢心,一陰一汗水肿,一陽一气虚惫,小一便频数,失一精一绝子,疝瘕,妇人产后恶一露不行,胎衣不下,月事不调,血结成块,子门肿痛不端,小腹苦寒,一陰一痒而热,一陰一痛,恍惚一尸一厥,饥不能食,临经行一房羸瘦,寒热,转脬不得尿,妇人断绪,四度针即有子。

[关元]∶脐下三寸。

小肠之募。

足三一陰一,任脉之会。

下纪者,关元也。

《素注》针一寸二分,留七呼,灸七壮。

又云∶针二寸。

《铜人》针八分,留三呼,泻五吸,灸百壮,止三百壮。

《明堂》娠妇禁针,若针而落胎,胎多不出,针外昆仑立出。

主积冷虚乏,脐下绞痛,渐入一陰一中,发作无时,冷气结块痛;寒气入腹痛,失一精一白一浊,溺血七疝,风眩头痛,转脬闭塞,小一便不通,黄赤,劳热,石一淋五一淋,泄利,贲豚抢心,脐下结血,状如覆杯,妇人带下,月一经不通,绝嗣不生,胞门闭塞,胎漏下血,产后恶一露

[石门](一名利机,一名一精一露,一名丹田,一名命门)∶脐下二寸。

三焦募也。

《铜人》灸二七壮,止一百壮。

《甲乙》针八分,留三呼,得气即泻,《千金》针五分。

《下经》灸七壮。

《素注》针六分,留七呼,妇人禁针、禁灸,犯之绝子。

主伤寒,小一便不利,泄利不禁,小腹绞痛,一陰一囊入小腹,贲豚抢心,腹痛坚一硬,卒疝绕脐,气一淋血淋,小一便黄,呕吐血不食谷,谷不化,水肿,水气行皮肤,小腹皮敦敦然,气满,妇人因产恶一露不止,结成块,崩中漏下。

[气海](一名脖 ,一名下盲)∶脐下一寸半宛宛中。

男子生气之海。

《铜人》针八分,得气即泻,泻后宜补之。

可灸百壮。

《明下》灸七壮。

主伤寒,饮水过多,腹胀肿,气喘心下痛,冷病面赤,脏虚气惫,真气不足,一切气疾久不瘥,肌体羸瘦,四肢力弱,贲豚七疝,小肠膀一胱肾余, 瘕结块,状如覆杯,腹暴一胀,按之不下,脐下冷气痛,中恶脱一陽一欲死,一陰一症一卵一缩,四肢厥冷,大便不通,小一便赤,卒心痛,妇人临经行一房羸瘦,崩中,赤白带下,月事不调,产后恶一露不止,绕脐 痛,闪着腰痛,小儿遗尿。

浦一江一郑义宗患滞下昏仆,目上视,溲注汗泄,脉大,此一陰一虚一陽一暴绝,得之病后酒色。

丹溪为灸气海渐苏,服人参膏数斤愈。

[一陰一交一](一名横户)∶脐下一寸,当膀一胱上际。

三焦之募,任脉、少一陰一、冲脉之会。

《铜人》针八分,得气即泻,泻后宜补,灸百壮。

《明堂》灸不及针,日三七壮,止百壮。

主气痛如刀搅,腹 坚痛,下引一陰一中,不得小一便,两丸骞,疝痛,一陰一汗湿痒,腰膝拘挛,脐下热,鬼击,鼻出一血,妇人血崩,月事不绝,带下,产后恶一露不止,绕脐冷痛,绝子、一陰一痒,贲豚上腹,小儿陷囟。

[神阙](一名气舍)∶当脐中。

《素注》禁针,针之使人脐中恶疡溃,屎出者死。

灸三壮。

《铜人》灸百壮。

主中风不省人事,腹中虚冷,伤败脏腑,泄利不止,水肿鼓一胀,肠鸣状如流水声,腹痛绕脐,小儿一奶一利不绝,脱一肛一,风痫,角弓反张。

徐平仲中风不苏。

桃源簿为灸脐中百壮始苏,不起,再灸百壮。

[水分](一名分水)∶下脘下一寸,脐上一寸,一穴一当小肠下口。

至是而泌别清浊,水液入膀一胱,渣滓入大肠,故曰水分。

《素注》针一寸。

《铜人》针八分,留三呼,泻五吸。

水病灸大良。

又云∶禁针。

针之主水病,腹坚肿如鼓,转筋,不嗜食,肠胃虚胀,绕脐痛冲心,腰脊急强,肠鸣状如雷声,上冲心,鬼击,鼻出一血,小儿陷囟。

[下脘]∶建里下一寸,脐上二寸,一穴一当胃下口,小肠上口,水谷于是入焉。

足太一陰一、任脉之会。

《铜人》针八分,留三呼,泻五吸,灸二七壮,止二百壮。

主脐下厥气动,腹坚一硬,胃胀,羸瘦,腹痛,六腑气寒,谷不转化,不嗜食,小一便赤,痞块连脐上厥气动,日渐瘦,脉厥动,翻胃。

[建里]∶中脘下一寸,脐上三寸。

《铜人》针五分,留十呼,灸五壮。

《明堂》针一寸二分。

主腹胀,身肿,心痛,上气,肠中疼,呕逆,不嗜食。

[中脘](一名太仓)∶上脘下一寸,脐上四寸,居心蔽骨与脐之中。

手太一陽一、少一陽一、足一陽一明、任脉之会。

上纪者,中脘也。

胃之募也。

《难经》曰∶腑会中脘。

疏曰∶腑病治此。

《铜人》针八分,留七呼,泻五吸,疾出针。

灸二七壮,止二百壮。

《明堂》日灸二七壮,止四百壮。

《素注》针一寸二分,灸七壮。

主五膈,喘一息不止,腹暴一胀,中恶,脾疼,饮食不进,翻胃,赤白痢,寒癖,气心疼,伏梁,心下如覆杯,心膨一胀,面色萎黄,天行伤寒热不已,一温一疟先腹痛,先泻,霍乱,泻一出不知,食饮不化,心痛,身寒,不可俯仰,气发噎。

东垣曰∶气在于肠胃者,取之足太一陰一、一陽一明;不下,取三里、章门、中脘。

又曰∶胃虚而致太一陰一无所禀者,于足一陽一明募一穴一中引导之。

[上脘](一名胃脘)∶巨阙下一寸,脐上五寸。

上脘、中脘属胃、络脾。

足一陽一明、手太一陽一、任脉之会。

《素注》、《铜人》针八分,先补后泻。

风痫热病,先泻后补,立愈。

日灸二七壮,至百壮,未愈倍之。

《明下》灸三壮。

主腹中雷鸣相逐,食不化,腹 刺痛,霍乱吐利,腹痛,身热,汗不出,翻胃呕吐食不下,腹胀气满,心忪惊悸,时呕血,痰多吐涎,贲豚,伏梁,二虫,卒心痛,风痫,热病,马黄黄胆,积聚坚大如盘,虚劳吐血,五毒疰不能食。

[巨阙]∶鸠尾下一寸,心之募。

《铜人》针六分,留七呼,得气即泻。

灸七壮,主上气咳逆,胸满短气,背痛胸痛,痞塞,数种心痛,冷痛,蛔虫痛,蛊毒猫鬼,胸中痰饮,先心痛,先吐,霍乱不识人,惊悸,腹胀暴痛,恍惚不止,吐逆不食,伤寒烦心,喜呕发狂,少气腹痛,黄胆,急疸,急疫,咳嗽,狐疝,小腹胀噫,烦热,膈中不利,五脏气相干,卒心痛,一尸一厥。

妊一娠子上冲心昏闷,刺巨阙,下针令人立苏不闷,次补合谷,泻三一陰一交一,胎应针而落,如子手掬心,生下手有针痕,顶母心向前,人中有针痕,向后枕骨有针按《十四经发挥》云∶凡人心下有膈膜,前齐鸠尾,后齐十一椎,周遭着脊,所以遮隔浊气,不使上熏心肺,是心在膈上也。

难产之妇,若子上冲,至膈则止。

况儿腹中又有衣胞裹之,岂能破膈掬心哉?心为一身之主,神明出焉。

不容小有所犯,岂有被冲掬而不死哉?盖以其上冲近心,故云尔。

如胃脘痛,曰心痛之类是也。

学人,不可以辞害意。

[鸠尾](一名尾翳,一名 KT )∶在两歧骨下一寸。

曰鸠尾者,言其骨垂下如鸠尾形。

任脉之别。

《铜人》禁灸,灸之令人少心力,大妙手方针,不然针取气多,令人夭。

针三分,留三呼,泻五吸,肥人倍之。

《明堂》灸三壮。

《素注》不可刺灸。

主息贲,热病,偏头痛引目外 ,噫喘,喉鸣,胸满咳呕,喉痹咽肿,水浆不下,癫痫狂走,不择言语,心中气闷,不喜闻人语,咳唾血,心惊悸,一精一神耗散,少年房劳,短气少又《灵枢经》云∶膏之原,出于鸠尾。

[中庭]∶膻中下一寸六分陷中。

《铜人》灸五壮。

针三分。

《明堂》灸三壮。

主胸胁支满,噎塞,食饮不下,呕吐食出,小儿呕一奶一。

[膻中](一名元见)∶玉堂下一寸六分,横量两一乳一间陷中,仰而取之。

足太一陰一、少一陰一、手太一陽一、少一陽一、任脉之会。

《难经》曰∶气会膻中。

疏曰∶气病治此。

灸五壮。

《明堂》灸七壮,止二七壮,禁针。

主上气短气,咳逆,噎气,鬲气,喉鸣喘嗽,不下食,胸中如塞,心胸痛,风痛,咳嗽、肺痈唾脓,呕吐涎沫,妇人一乳一汁少。

玉堂(一名玉英)∶紫宫下一寸六分陷中。

《铜人》灸五壮,针三分。

主胸膺疼痛,心烦咳逆,上气,胸满不得息,喘急,呕吐寒痰。

[紫宫]∶华盖下一寸六分陷中,仰面取之。

《铜人》灸五壮,针三分。

《明下》灸主胸胁支满,胸膺骨痛,饮食不下,呕逆上气,烦心,咳逆吐血,唾如白胶。

[华盖]∶璇玑下一寸六分陷中,仰面取之。

《铜人》针三分,灸五壮。

《明下》主喘急上气,咳逆哮嗽,喉痹咽肿,水浆不下,胸胁支满痛。

[璇玑]∶天突下一寸六分陷中,仰头取之。

《铜人》灸五壮,针三分。

主胸胁支满痛,咳逆上气,喉鸣喘不能言,喉痹咽痈,水浆不下,胃中有积。

[天突](一名天瞿)∶在颈结喉下四寸宛宛中。

一陰一维、任脉之会。

《铜人》针五分,留三呼,得气即泻,灸亦得,不及针。

若下针当直下,不得低手即五脏之气,伤人短寿。

《明堂》灸五壮,针一分。

《素注》针一寸,留七呼,灸三壮。

主面皮热,上气咳逆,气暴喘,咽肿咽冷,声破,喉中生疮,喉猜猜喀脓血,喑不能言,身寒热,颈肿,哮喘,喉中翕翕如水鸡声,胸中气梗梗,侠舌缝青脉,舌下急,心与背相控而痛,五噎,黄胆,醋心,多唾,呕吐,瘿瘤。

许氏曰∶此一穴一一针四效。

凡下针后良久,先脾磨食,觉针动为一效;次针破病根,腹中作声为二效;次觉流入膀一胱为三效;然后觉气流行,入腰背肾堂间为四效矣。

[廉泉](一名舌本)∶颈下结喉上中央,仰面取之。

一陰一维、任脉之会。

《素注》低针取之,针一寸,留七呼。

《铜人》灸三壮,针三分,得气即泻,《明堂》针二分。

主咳嗽上气,喘一息,呕沫,舌下肿难言,舌根缩急不食,舌纵涎出,口疮。

[承浆](一名悬浆)∶唇棱下陷中,开口取之。

大肠脉、胃脉、督脉、任脉之会。

《素注》针二分,留五呼,灸三壮,《铜人》灸七壮,止七七壮。

《明堂》针三分,得气即泻,留三呼,徐徐引气而出。

日灸七壮,过七七停四五日后,灸七七壮。

若一向不灸,恐足一陽一明脉断,其病不愈,停息复灸,令血脉通宣,其病立愈。

主偏风,半身不遂,口眼 斜,面肿消渴,口齿疳蚀生疮,暴喑不能言。

【督脉经一穴一主治·督脉经一穴一歌】

督脉中行二十七,长强、腰俞、一陽一关密,命门、悬枢接脊中,筋缩、至一陽一、灵台逸,顶、囟会、上星圆,神庭、素 、水沟窟,兑端开口一唇中央,龈一交一唇内任督毕(二十七一穴一)。

此经不取井荥俞合也。

脉起下极之 ,并于脊里,上至风府,入脑上巅,循额至鼻柱,属一陽一脉之海。

以人之脉络,周流于诸一陽一之分,譬犹水也,而督脉则为之都纲,故名曰海焉。

用一药难拘定法,针灸贵要知任督二脉一功,先将四门外闭,两目内观。

默想黍米之珠,权作黄庭之主。

却乃徐徐咽气一口,缓缓纳入丹田。

冲起命门,引督脉过尾闾,而上升泥丸;追动一性一元,引任脉降楼,而下返气海。

二脉上下,旋转如圆;前降后升,络绎不绝。

心如止水,身似空壶,即将谷道轻提,鼻息渐闭。

倘或气急,徐徐咽之;若仍神昏,勤加注想。

意倦放参。

久而行之,关窍自开,脉络流通,百病不作。

广成子曰∶丹灶河车休 。

此之谓也。

督任原是通真路,丹经设作许多言,予今指出玄机理,但愿人人寿万年!

【督脉经一穴一主治·考正一穴一法】

[长强](一名气之一陰一邪,一名橛骨)∶脊 骨端计三分,伏地取之。

足少一陰一、少一陽一之会。

督脉络,别走任脉。

《铜人》针三分,转针以大痛为度。

灸不及针,日灸三十壮,止二百壮,此痔根本。

《甲乙》针二分,留七呼。

《明堂》灸五壮。

主肠风下血,久痔 ,腰脊痛、狂病,大小一便难,头重,洞泄,五一淋,疳蚀下部,小儿囟陷,惊痫螈 ,呕血,惊恐失一精一,瞻视不正。

慎冷食,房劳。

[腰 ](一名背解,一名髓孔,一名腰柱,一名腰户)∶二十一椎下宛宛中,以挺身伏地舒身,两手相重支额,纵四体后,乃取其一穴一。

《铜人》针八分,留三呼,泻五吸。

灸七壮,至七七壮。

慎房劳、举重强力。

《明堂》主腰 腰脊痛,不得俯仰,一温一疟汗不出,足痹不仁,伤寒四肢热不已,妇人月水闭,溺

[一陽一关]∶十六椎下,坐而取之。

《铜人》针五分,灸三壮。

主膝外不可屈伸,风痹不仁,筋挛不行。

[命门](一名属累)∶十四椎下,伏而取之。

《铜人》针五分,灸三壮。

主头痛如破,身热如火,汗不出,寒热 疟,腰脊相引痛,骨蒸五脏热,小儿发痫,张口摇头,身反折角弓。

[悬枢]∶十三椎下,伏而取之。

《铜人》针三分,灸三壮。

主腰脊强不得屈伸,积气上下行,水谷不化,下利,腹中留积。

[脊中](一名神宗,一名脊俞)∶十一椎下,俯而取之。

《铜人》针五分,得气即泻。

禁灸,灸之令人腰伛偻。

主风痫癫邪,黄胆,腹满,不嗜食,五痔便血,一温一病,积聚,下利,小儿脱一肛一。

[筋缩]∶九椎下,俯而取之。

《铜人》针五分,灸三壮。

《明下》灸七壮。

主癫疾狂走,脊急强,目转反戴,上视,目瞪,痫病多言,心痛。

[至一陽一]∶七椎下,俯而取之。

《铜人》针五分,灸三壮。

《明下》灸七壮。

主腰脊痛,胃中寒气,不能食,胸胁支满,身羸瘦,背中气上下行,腹中鸣,寒热解,一婬一泺胫酸,四肢重痛,少气难言,卒疰忤,攻心胸。

[灵台]∶六椎下,俯而取之。

《铜人》缺治病。

见《素问》。

今俗灸之,以治气喘不能卧,火到便愈。

禁针。

[神道]∶五椎下,俯而取之。

《铜人》灸七七壮,止百壮,禁针。

《明下》灸三壮,针五分。

《千金》灸五壮。

主伤寒发一热,头痛,进退往来, 疟,恍惚,悲愁健忘,惊悸。

失欠、牙车蹉,张口不合。

小儿风 ,螈 ,可灸七壮。

[身柱]∶三椎下,俯而取之。

《铜人》针五分,灸七七壮,止百壮,《明堂》灸五壮。

《下经》灸三壮。

主腰脊痛,癫病狂走,螈 ,怒欲杀人。

身热,妄言见鬼,小儿惊痫。

《难经》云∶治洪长伏三脉。

风痫发狂,恶人与火,灸三椎,九椎。

[陶道]∶一椎下,俯而取之。

足太一陽一、督脉之会。

《铜人》灸五壮,针五分主 疟寒热,洒淅脊强,烦满,汗不出,头重,目瞑,螈 ,恍惚不乐。

[大椎]∶一椎上,陷者宛宛中。

手足三一陽一、督脉之会。

《铜人》针五分,留三呼,泻五吸,灸以年为壮。

主肺胀胁满,呕吐上气,五劳七伤,乏力,一温一疟 疟,气注背膊拘急,颈项强不得回顾,风劳食气、骨热,前板齿燥。

仲景曰∶太一陽一与少一陽一并病,颈项强痛或眩冒,时如结胸,心下痞硬者,当刺大椎第一间

[哑门](一名舌厌,一名舌横,一名喑门)∶项后入发际五分,项中央宛宛中,仰头取之。

督脉,一陽一维之会。

入系舌本。

《素注》针四分;《铜人》针二分,可绕针八分,留三呼,泻五吸,泻尽更留针取之。

主舌急不语,重舌,诸一陽一热气盛,衄血不止,寒热风哑,脊强反折,螈 癫疾,头重

[风府](一名舌本)∶项后入发际一寸,大筋内宛宛中,疾言其肉立起,言休立下。

足太一陽一、督脉、一陽一维之会。

《铜人》针三分,禁灸,灸之使人失音。

《明堂》针四分,留三呼。

《素注》针四分。

主中风,舌缓不语,振寒汗出,身重恶寒,头痛,项急不得回顾,偏风半身不遂,鼻衄,咽喉肿痛,伤寒狂走欲自一杀,目妄视。

头中百病,马黄黄胆。

疟论曰∶邪客于风府,循膂而下。

卫气一日夜大会于风府,明日日下一节,故其作晏。

每至于风府,则腠理开;腠理开,则邪气入;邪气入,则病作,以此日作稍益晏也。

其出于风府,日下一节,二十五日下至 骨,二十六日入于脊内,故日作益晏也。

昔魏武帝患伤风项急,华佗治此一穴一得效。

[脑户](一名合颅)∶枕骨上,强间后一寸半。

足太一陽一、督脉之会。

《铜人》禁灸,灸之令人哑。

《明堂》针三分。

《素注》针四分。

《素问》刺脑户主面赤目黄,面痛,头重肿痛,瘿瘤。

此一穴一针灸俱不宜。

[强间](一名大羽)∶后顶后一寸半。

《铜人》针二分,灸七壮。

《明堂》灸五壮主头痛目眩。

脑旋烦心,呕吐涎沫。

项强左右不得回顾,狂走不卧。

[后顶](一名一交一冲)∶百会后一寸半,枕骨上。

《铜人》灸五壮,针二分,《明堂》针四分。

《素注》针三分。

主头项强急,恶风寒,风眩,目KT KT ,额颅上痛,历节汗出,狂走癫疾不卧,痫发螈,头偏痛。

[百会](一名三一陽一,一名五会,一名巅上,一名天满)∶前顶后一寸五分,顶中央旋一毛一中,可容豆,直两耳尖。

一性一理北溪陈氏曰∶略退些子,犹天之极星居北。

手足三一陽一,督脉之会。

《素注》针二分。

《铜人》灸七壮,止七七壮。

凡灸头顶,不得过七壮,缘头顶皮薄,灸不宜多。

针二分,得气即泻。

又《素注》针四分。

主头风中风,言语謇涩,口噤不开,偏风半身不遂,心烦闷,惊悸健忘,忘前失后,心神恍惚,无心力, 疟,脱一肛一,风痫,青风,心风,角弓反张,羊鸣多哭,语言不择,发时即死,吐沫,汗出而呕,饮酒面赤,脑重鼻塞,头痛目眩,食无味,百病皆治。

虢太子一尸一厥,扁鹊取三一陽一五会,有间太子苏。

唐高宗头痛,秦鸣鹤曰∶宜刺百会出一血。

武后曰∶岂有至尊头上出一血之理。

已而刺之,微出一血,立愈。

[前顶]∶囟会后一寸半,骨间陷中。

《铜人》针一分,灸三壮,止七七壮。

《主头风目眩,面赤肿,水肿,小儿惊痫,螈 ,发即无时,鼻多清涕,顶肿痛。

[囟会]∶上星后一寸陷中。

《铜人》灸二七壮,

共2页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针灸大成》古代医书
起名测名
黄历查询
诗词歌赋
实用查询
免费测试
猜你喜欢
网名大全

【手厥一陰一经一穴一主治】滑氏曰∶手厥一陰一《针灸大成》卷七

© 2007-2022 喜蜜滋

手机版】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