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部俞一穴一歌(《医统》)】二节大椎,风《针灸大成》卷四

针灸大成查询

请输入关键字:

例如:针灸大成

针灸大成 - 卷四

针灸大成

卷四

【】

【背部俞一穴一歌(《医统》)】

二节大椎,风门、肺俞,厥一陰一、心、督,肝、膈、胆、脾,胃俞、三焦,肾俞、气海,大肠、关元,小肠、膀俞,中膂、白环,上、次、中、下,膏肓、患门,四花六一穴一,腰俞、命门,一穴一皆可彻。

【腹部中一穴一歌】

天突、璇玑,华盖、紫宫,玉堂、膻中,中庭、鸠尾,巨阙、上脘,中脘、建里,下脘、水分,神阙、一交一、海,石门、关元,中极、曲骨,膀门二寸,侠脐天枢,期、章二门,不可不知。

【中指取寸】

[头部]前发际至后发际,折作十二节,为一尺二寸。

前发际不明者,取眉心直上行三寸。

后发际不明者,取大椎上行三寸。

前后俱不明者,折作一尺八寸。

头部直寸,并根据此法取。

眼内角至外 角为一寸,头部横一穴一,并根据此一穴一寸法取。

神庭一穴一至曲差一穴一、曲差一穴一至本神一穴一、本神一穴一至头维一穴一各一寸半,自神庭至头维共四寸半

[背部]大椎一穴一至尾 骨一穴一,共计二十一椎,通作三尺,故谓人为三尺之躯者,此也。

上七椎,每椎一寸四分一厘,共九寸八分七厘。

中七椎,每椎一寸六分一厘,共一尺一寸二分七厘。

下七椎,每椎一寸二分六厘,共八寸八分二厘。

第二行,侠脊各一寸半,除脊一寸,共折作四寸,分两旁。

第三行,侠脊各三寸,除脊一寸,共折作七寸,分两旁。

[腹部]膺部腹部横寸,并用对一乳一间横折作八寸。

膺腹横寸取一穴一,悉根据上法。

直寸取一穴一,根据中行心蔽骨下至脐,共折八寸。

人无蔽骨者,取歧骨下至脐心,共折九寸取之。

脐下至一毛一际横骨,折作五寸。

天突至膻中,折作八寸,下行一寸六分为中庭,上取天突,下至中庭,共折手足部、并背部横寸,并用中指寸取之。

[男左女右,手中指第二节内廷,两横纹头相去为一寸。

取稻 心量,或用薄篾量,皆易折而不]

[伸缩为准,用绳则伸缩不便,故多不准。

【《素问》九针论】

岐伯曰∶圣人之起天地之数也,一而九之,故以立九野,九而九之,九九八十一,以起黄钟数焉。

以针应九数也。

何以言之?一者,天也。

天者,一陽一也。

五脏之应天者肺,肺者,五脏六腑之华盖也,皮者,肺之合也,人之一陽一也,故为之治针,必大其头而锐其末,令毋得深入而一陽一气出。

二者,地也。

人之所以应土者肉也。

故为之治针,必筒其身而圆其末,令毋得伤肉分,伤则气得竭。

三者,人也。

人之所以成生者,血脉也。

故为之治针,必大其身而圆其末,令可以按脉勿陷,以致其气,令邪气独出。

四者,时也。

时者,四时八风之客于经络中为痼病者也。

故为之治针,必筒其身而锋其末,令可以泻热出一血而痼病竭。

五者,音也。

音者,冬夏之分,分于子午,一陰一与一陽一别,寒与热争,两气相搏,合为痈脓者也。

故为之治针,必令其末如剑锋,可以取大脓。

六者,律也。

律者,调一陰一陽一四时而合十二经脉,虚邪客于经络,而为暴痹者也。

故为之治针,必令尖如 ,且圆且锐,中身微大,以取暴气。

七者,星也。

星者,人之七窍,邪之所客于经而为痛痹,舍于经络者也。

故为亡治针,令尖如蚊虻喙,静以徐往,微以久留,正气因之,真邪俱往,出针而养者也。

八者,风也。

风者,人之股肱八节也。

八正之虚风,八风伤人,内舍于骨解腰脊节腠之间为深痹也。

故为之治针,其身,锋其末,可以取深邪远痹。

九者,野也。

野者,人之节解皮肤之间也。

一婬一邪流一溢于身,如风水之状而溜,不能过于机关大节者也。

故为之治针,令尖如挺,其锋微圆,以取大气之不能过于关节者也。

一天、二地、三人、四时、五音、六律、七星、八风、九野,身形亦应之。

针有所宜,故曰九针。

人皮应天,人肉应地,人脉应人,人筋应时,人声应音,人一陰一陽一合气应律,人齿面目应星,人出入气应风,人九窍三百六十五节应野。

故一针皮,二针肉,三针脉,四针五脏筋,五针骨,六针调一陰一陽一,七针益一精一,八针除风,九针通九窍,除三百六十五节气,此之谓有所主也。

【《素问》九针论·九针式】

帝曰∶针之长短有数乎?岐伯对曰∶一曰 针,取法于巾针,头大末锐,末平半寸卒锐之,长一寸六分。

二曰圆针,取法于絮针,筒其身而一卵一其锋,针如一卵一形,圆其末,长一寸六分。

三曰 针(缇音低),取法于黍粟之锐,长三寸半。

四曰锋针,取法于絮针,筒其身锋其末,刃三隅,长一寸六分。

五曰铍针,取法于剑,锋末如剑,广二寸半,长四寸。

六曰圆利针,取法于 针,且圆且锐,微大其末,反小其身,又曰中身微大,长一寸六分。

七曰毫针,取法于毫一毛一,尖如蚊虻喙,长三寸六分。

八曰长针,取法于綦针,锋利身薄,长七寸。

九曰大针,取法于锋针,尖如挺,其锋微圆,长四寸。

此九针之长短也。

[九针图] 平半寸,长一寸六分,头大末锐,病在皮肤,刺热者用此,今之名箭头针是也。

其身圆,锋如一卵一形,长一寸六分。

揩摩分肉用此。

其锋如黍粟之锐,长三寸五分,脉气虚少用此。

其刃三隅,长一寸六分,发痼疾刺大者用此,今之所谓三棱针是也。

一名铍针。

末如剑锋,广二寸半,长四寸,破痈肿出浓,今名剑针是也。

尖如 ,且圆且利,其末微大,长一寸六分,取暴痹刺小者用此。

法象毫,尖如蚊虻喙,长三寸六分,取痛痹刺寒者用此。

锋如利,长七寸,痹深居骨解腰脊节腠之间者用此,今之名跳针是也。

一名燔针,长四寸,风虚肿毒,解肌排毒用此。

【《素问》九针论·制针法】

《本草》云∶马衔铁无毒。

《日华子》云∶古旧铤者好,或作医工针。

按∶本草柔铁即熟铁,有毒,故用马衔则无毒。

以马属午,属火,火克金,解铁毒,故用以作针。

古曰∶金针者,贵之也。

又金为总名,铜、铁、金银之属皆是也。

若用金针更佳

【《素问》九针论·煮针法】

先将铁丝于火中 红,次截之,或二寸,或三寸,或五寸,长短不拘。

次以蟾酥涂针上,仍入火中微 ,不可令红,取起,照前涂酥 二次,至第三次,乘热插一入腊肉皮之里、肉之外,将后药先以水三碗煎沸,次入针肉在内,煮至水干,倾于水中,待冷,将针取出。

于黄土中插百余下,色明方佳,以去火毒,次以铜丝缠上,其针尖要磨圆,不可用尖 。

麝香(五分) 胆矾 石斛(各一钱) 穿山甲 当归尾 朱砂 没药 郁金 川芎 细辛(各三钱) 甘草节 沉香(各五钱) 磁石(一两能引诸药入铁内)

又法∶用乌头、巴豆各一两,硫黄、麻黄各五钱,木鳖子、乌梅各十个,同针入水,用瓷罐内煮一日,洗择之,再用止痛没药、一乳一香、当归、花一乳一石各半两,又如前水煮一日,取出,用皂角水洗,再于犬肉内煮一日,仍用瓦屑打磨净端直,用松子油涂之,常近人气为妙

【《素问》九针论·暖针】

《素问》遗篇注云∶用圆利针、长针,未刺之时,先口内一温一针,暖而用之。

又曰∶毫针于人近体,暖针至一温一方刺。

按∶口体一温一针,欲针入经络,气得一温一而易行也。

今或投针于热汤中,亦此意耳。

口一温一与体一温一微有不同,口一温一者针头虽热,而一柄一尚寒,不若着身一温一之,则针通身皆热矣。

【《素问》九针论·火针】

火针即淬针,频以麻油蘸其针,灯上烧令通红,用方有功。

若不红,不能去病,反损于人。

烧时令针头低下,恐油热伤手,先令他人烧针,医者临时用之,以免手热。

先以墨点记一穴一道,使针时无差。

火针甚难,须有临阵之将心,方可行针。

先以左手按一穴一,右手用针,切忌太深,恐伤经络,太浅不能去病,惟消息取中耳。

凡行火针,必先安慰病患,令勿惊惧,较之与灸一般,灸则疼久,针则所疼不久,一针之后,速便出针,不可久留,即以左手速按孔,则能止疼。

人身诸处皆可行火针,惟面上忌之。

火针不宜针香港脚,反加肿痛,宜破痈疽发背,溃脓在内,外面皮无头者,但按毒上软处以溃脓,其阔大者,按头尾及中以墨点记,宜下三针,决破出脓,一针肿上,不可按之,即以手指从两旁捺之。

令脓随手而出,或肿大脓多,针时须侧身回避,恐脓射一出污身也。

【《素问》九针论·一温一针】

王节斋曰∶近有为一温一针者,乃楚人之法。

其法针一穴一上,以香白芷作圆饼,套针上,以艾灸之,多以取效。

然古者针则不灸,灸则不针。

夫针而加灸,灸而且针,此后人俗法。

此法行于山野贫贱之人,经络受风寒致病者,或有效,只是一温一针通气而已。

于血宜衍,于疾无与也。

古针法最妙,但今无传,恐不得一精一高之人,误用之则危拙出于顷刻。

惟灸得一穴一,有益无害,允宜行之。

近风衰弱之人,针灸并用,亦无妨。

【《素问》九针论·治折针法】

一用磁石(即吸铁石)引其肉中,针即出。

一用象牙屑碾细,水和涂上即出。

一用车脂成膏子,摊纸上如钱大,日换三五次,即出。

一用鸟翎三五枝,火炙焦为末,好醋调成膏,涂上,纸盖一二次,其针自出。

一用腊姑脑子,捣烂涂上即出。

一用硫黄研细,调涂上,以纸花贴定,觉痒时,针即出。

一用双杏仁捣烂,以鲜脂调匀,贴针疮上,针自出。

倘经络有伤,脓血不止,用黄 、当归、肉桂、木香、一乳一香、沉香,别研绿豆粉糊丸,每五十丸,热水服之。

【《内经》补泻】

帝曰∶余闻刺法,有余者泻之,不足者补之。

岐伯曰∶百病之生,皆有虚实,而补泻行焉。

泻虚补实,神去其室,致邪失正,真不可定,粗之所败,谓之天命。

补虚泻实,神归其室,久塞其空,谓之良工。

凡用针者,随而济之,迎而夺之,虚则实之,满则泻之,菀陈则除之,邪盛则虚之。

徐而疾则实,疾而徐则虚。

言实与虚,若有若无。

察后与先,若存若亡。

为虚与实,若得若失。

虚实之要,九针最妙。

补泻之时,以针为之。

泻曰迎之,必持内之,放而出之,排一陽一得针,邪气得泄。

按而引针,是谓内一温一,血不得散,气不得出也。

补曰随之,随之意若妄之。

若行若按,如蚊虻止,如留如还,去如弦绝,令左属右,其气故止。

外门已闭,中气乃实,必无留血,急取诛之。

刺之而气不至,无问其数,刺之而气至,乃去之,勿复针。

针有悬布天下者五∶一曰治神,二曰知养身,三曰知毒药,四曰制砭石大小,五曰知腑脏血气之诊。

五法俱立,各有所先。

今末世之刺也,虚者实之,满者泄之,此皆众工所共知也。

若夫法天则地随应而动,和之者若响,随之者若影,道无鬼神,独来独往。

帝曰∶愿闻其道?岐伯曰∶凡刺之真,必先治神,五脏已定,九候已备,后乃存针。

众脉不见,众凶弗闻,外内相得,无以形先,可玩往来,乃施于人;人有虚实,五虚勿近,五实勿远。

至其当发,不容睫。

手动若务,针耀而匀,静意视义,观适之变,是谓冥冥,莫知其形。

见其乌乌,见其稷稷,从见其飞,不知其谁?伏如横弩,起如发机。

刺虚者须其实,刺实者须其虚,经气已至,慎守勿失,浅深在志,远近若一,如临深渊,手如握虎,神无营于众物,义无邪下,必正其神。

小针之要,易陈而难入。

粗守形,上守神,神乎,神客在门。

未睹其疾,恶知其原?刺之微,在速迟。

粗守关,上守机,机之动,不离其空。

空中之机,清净而微。

其来不可逢,其往不可追。

知机之道者,不可挂以发。

不知机道,扣之不发。

知其往来,要与之期。

粗之暗乎。

妙哉,工独有之。

往者为逆,来者为顺,明知逆顺,正行无问,迎而夺之,恶得无虚?随而济之,恶得无实?迎之随之,以意和之,针道毕矣。

凡用针者,虚则实之,满则泄之,菀陈则除之,邪盛则虚之。

大要曰∶持针之道,坚者为实,正指直刺,无针左右。

神在秋毫,属意病者。

审视血脉,刺之无殆。

方刺之时,必在悬一陽一,及与两卫。

神属勿去,知病存亡。

血脉者在 横居,视之独澄,切之独坚。

刺虚则实之者,针下热也,气实乃热也。

满则泄之者,针下寒也。

菀陈则除之者,出恶血也。

邪盛则虚之者,出针勿按也。

徐而疾则实者,徐出针而疾按之也。

疾而徐则虚者,疾出针而徐按之也。

言实与虚者,察血气多少也。

若有若无者,疾不可知也。

察后与先者,知病先后也。

若存若亡者,脉时有无也。

为虚与实者,工勿失其法也。

若得若失者,离其法也。

虚实之要,九针最妙者,谓其各有所宜也。

补泻之时者,与气开阖相合也。

九针之名各有不同形者,针穷其所当补泻也。

刺实须其虚者,留针一陰一气隆至,乃去针也。

刺虚须其实者,一陽一气隆至,针下热,乃去针也。

经气已至慎守勿失者,勿更改也。

浅深在志者,知病之内外也。

远近如一者,浅深其候等也。

如临深渊者,不敢堕也。

手如握虎者,欲其壮也。

神无营于众物者,静志观病患,无左右视也。

义无邪下者,欲端以正也。

必正其神者,欲瞻病患,自制其神,令气易行也。

所谓易陈者,易言也。

难入者,难着于人也。

粗守形者,守刺法也。

上守神者,守人之血气有余不足,可补泻也。

神客者,正邪共会也。

神者,正气也。

客者,邪气也。

在门者,邪循正气之所出入也。

未睹其疾者,先知邪正何经之疾也。

恶知其原者,先知何经之病,所取之处也。

刺之微在速迟者,徐疾之意也。

粗守关者,守四肢而不知血气正邪之往来也。

上守机者,知守气也。

机之动不离其空中者,知气之虚实,用针之徐疾也。

空中之机清净而微者,针以得气,密意守气勿失也。

其来不可逢者,气盛不可补也。

其往不可追者,气虚不可泻也。

不可挂以发者,言气易失也。

扣之不发者,言不知补泻之意也。

血气已尽,而气不下也。

知其往来者,知气之逆顺盛虚也。

要与之期者,知气之可取之时也。

粗之暗者,冥冥不知气之微密也。

妙哉,工独有之者,尽知针意也。

往者为逆者,言气之虚而小,小者逆也。

来者为顺者,言形气之平,平者顺也。

明知逆顺正行无问者,言知所取之处也。

逆而夺之者,泻也。

随而济之者,补也。

所谓虚则实之者,气口虚而当补之也。

满则泄之者,气口盛而当泻之也。

菀陈则除之者,去血脉也。

邪盛则虚之者,言诸经有盛者,皆泻其邪也。

徐而疾则实者,言徐内而疾出也。

疾而徐则虚者,言疾内而徐出也。

言实与虚,若有若无者,言实者气,虚者无气也。

察后与先,若存若亡者,言气之虚实,补泻之先后,察其气之以下与常存也。

为虚与实,若得若失者,言补者 然若有得也,泻者恍然若有失也。

是故工之用针也,知气之所在,而守其门户,明于调气补泻所在,徐疾之意,所取之处。

泻必用圆,切而转之,其气乃行,疾而徐出,邪气乃出,伸而逆之,摇大其一穴一,气出乃疾。

补必用方,外引其皮,令当其门,左引其枢,右推其肤,微旋而徐推之,必端以正,安以静,坚心无解,欲微以留气,气下而疾出之,推其皮,盖其外门,神气乃存,用针之要,无泻必用方者,以气方盛也,以月方满也,以日方一温一也,以身方定也,以息方吸而内针;乃复候其方吸而转针,乃复候其方呼而徐引针,故曰泻必用方,其气而行焉。

补必用圆者,圆者行也;行者移也。

刺必中其荣,复以吸排针也,故圆与方非针也。

泻实者,气盛乃内针,针与气俱内,以开其门,如利其户,针与气俱出,一精一气不伤,邪气乃下,外门不闭,以出其实,摇大其道,如利其路,是谓大泻。

必切而出,大气乃出,持针勿置,以定其意,候呼内针,气出针入,针一孔四塞,一精一无从出,方实而疾出针,气入针出,热不得还,闭塞其门,邪气布散,一精一气乃得存,动气候时,近气不失,远气乃来,是谓追吸则内针,无令气忤,静以久留,无令邪布。

吸则转针,以得气为故,候呼引针,呼尽乃去,大气皆出,故命曰泻。

扪而循之,切而散之,推而按之,弹而努之,爪而下之,通而取之,外引其门,以闭其神,呼尽内针,静以久留,以气至为故,如待所贵,不知日暮,其气已至,适而自护,候吸引针,气不得出,各在所处,推阖其门,令神气存,大气留止,故补泻弗失,与天地一。

经气已至,慎守勿失,浅深在志,远近如一,如临深渊,手如握虎,神无营于众物。

持针之道,欲端以正,安以静,先知虚实,而行疾徐,左手执骨,右手循之,无与肉裹。

泻欲端以正,补必闭肤,辅针导气,邪得一婬一 ,真气得居。

帝曰∶捍皮开腠理奈何?岐伯曰∶因其分肉,左别其肤,微内而徐端之,适神不散,邪知其气所在,先得其道,稀而疏之,稍深以留,故能徐入之。

大热在上,推而下之,从上下者引而去之,视先痛者常先取之。

大寒在外,留而补之。

入于中者,从合泻之。

上气不足,推而扬之。

下气不足,积而从之。

寒入于中,推而行之。

夫实者,气入也。

虚者,气出也。

气实者,热也。

气虚者,寒也。

入实者,左手开针一孔也。

入虚者,右手闭针一孔也。

形气不足,病气有余,是邪盛也,急泻之。

形气有余,病气不足,此一陰一陽一俱不足也,不可刺;刺之则重不足,重不足则一陰一陽一俱竭,血气皆尽,五脏空虚,筋骨髓枯,老者绝灭,壮者不复矣。

形气有余,病气有余,此谓一陰一陽一俱有余也,急泻其邪,调其虚实。

故曰有余者泻之,不足者补之,此之谓也。

故曰刺不知逆顺,真邪相搏,满而补之,则一陰一陽一四溢,肠胃充郭,肝肺内 ,一陰一陽一相错;虚而泻之,则经脉空虚,血气竭枯,肠胃HT辟,皮肤薄者,一毛一腠夭焦,子知死期。

凡用针之类,在于调气。

气积于胃,以通荣卫,各行其道,宗气留于海。

其下者,注于气冲,其直者,走于息道。

故厥在于足,宗气不下,脉中之血,凝而留止,弗之火调,弗能散气可收,聚气可布,深居静处,占神往来,闭户塞牖,魂魄不散,专意一神,一精一气之分,毋闻人声,以收其一精一,必一其神,令志在针。

浅而留之,微而浮之,以移其神,气至乃休。

男内女外,坚拒勿出,谨守勿内,是谓得气。

刺之而气不至,无问其数,刺之而气至,乃去之,勿复针。

针各有所宜,各不同形,各任其所,为刺之要。

气至而有效,效之信,若风之吹云明乎若见苍天,刺之道毕矣。

用针者,必先察其经络之虚实,切而循之,按而弹之,视其应动者,乃复取之而下之。

六经调者谓之不病,虽病谓之自己,一经上实下虚而不通者,此必有横络盛加于大经,令之不,视而泻之,此所谓解结也。

上寒下热,先刺其项太一陽一久留之,已刺即熨项与肩胛令热下合乃止,此所谓推而上之者也。

上热下寒,视其脉虚而陷之于经络者取之,气下乃止,此所谓引而下之者也。

大热遍身,狂而妄见、妄闻、妄语,视足一陽一明及大络取之,虚者补之,血而实者泻之。

因其偃卧,居其头前,以两手四指侠按颈动脉,久持之,卷而切推,下至缺盆中而复止如前,热去乃止,此所谓推而散之者也。

帝曰∶余闻刺法言曰∶有余者泻之,不足者补之,何谓有余?何谓不足?岐伯曰∶有余有五,不足亦有五,帝欲何问?帝曰∶愿尽闻之;岐伯曰∶神有有余,有不足,气有有余有不足,血有有余有不足,形有有余有不足,志有有余有不足,凡此十者,其气不等也。

帝曰∶人有一精一气津一液,四肢九窍,五脏十六部,三百六十五节,乃生百病,百病之生,皆有虚实。

今夫子乃言有余有五,不足亦有五,何以生之乎?岐伯曰∶皆生于五脏也。

夫心藏神,肺藏气,肝藏血,脾藏肉,肾藏志,而此成形。

志意通,内连骨髓而成形五脏。

五脏之道,皆出于经隧,以行血气。

血气不和,百病乃变化而生,是故守经隧焉。

帝曰∶神有余不足何如?岐伯曰∶神有余则笑不休,神不足则悲。

血气未并,五脏安定,邪客于形,洒淅起于毫一毛一,未入于经络也。

故命曰神之微。

帝曰∶补泻奈何?岐伯曰∶神有余则泻其小络之一穴一出一血,勿之深斥,无中其大经,神气乃平。

神不足者,视其虚络,按而致之,刺而利之,无出其血,无泄其气,以通其经,神气乃平。

帝曰∶刺微奈何?岐伯曰∶按摩勿释,着针勿斥,移气于不足,神气乃得复。

帝曰∶气有余不足奈何?岐伯曰∶气有余则喘咳上气,不足则息利少气,血气未并,五脏安定,皮肤微病,命曰白气微泄。

帝曰∶补泻奈何?岐伯曰∶气有余则泻其经隧,无伤其经,无出其血,无泄其气。

不足则补其经隧,无出其气。

帝曰∶刺微奈何?岐伯曰∶按摩勿释,出针视之曰∶我将深之。

适人必革,一精一气自伏,邪气散乱,无所休息,气泄腠理,真气乃相得。

帝曰∶血有余不足奈何?岐伯曰∶血有余则怒,不足则恐,血气未并,五脏安定,孙络水溢,则经有留血。

帝曰∶补泻奈何?岐伯曰∶血有余则泻其盛经,出其血;不足则补其虚经,内针其脉中,久留而视,脉大疾出其针,无令血泄。

帝曰∶刺留血奈何?岐伯曰∶视其血络,刺出其血,无令恶血得入于经,以成其疾。

帝曰∶形有余不足奈何?岐伯曰∶形有余则腹胀,泾溲不利;不足则四肢不用,血气未并,五脏安定,肌肉蠕一动,命曰微风。

帝曰∶补泻奈何?岐伯曰∶形有余则泻其一陽一经,不足则补其一陽一络。

帝曰∶刺微奈何?岐伯曰∶取分肉间,无中其经,无伤其络,卫气得复,邪气乃索。

帝曰∶志有余不足奈何?岐伯曰∶志有余则腹胀飧泄,不足则厥,血气未并,五脏安定,骨节有动。

帝曰∶补泻奈何?岐伯曰∶志有余则泻然骨之前出一血,不足则补其复溜。

帝曰∶刺未并奈何?岐伯曰∶即取之无中其经,邪乃立虚。

血清气滑,疾泻之则气易竭;血浊气涩,疾泻之则经可通。

【《难经》补泻】

经言∶虚者补之,实者泻之,不虚不实,以经取之,何谓也?然,虚者补其母,实者泻其子,当先补之,然后泻之。

不虚不实,以经取之者,是正经自生病,不中他邪也,当自取其经,故言以经取之。

经言∶春夏刺浅,秋冬刺深者,何谓也?然,春夏者,一陽一气在上,人气亦在上,故当浅取之。

秋冬者,一陽一气在下,人气亦在下,故当深取之。

春夏各致一一陰一,秋冬各致一一陽一者,何谓也?然,春夏一温一,必致一一陰一者,初下针,沉之至肾肝之部,得气引持之一陰一也。

秋冬寒,必致一一陽一者,初内针浅而浮之,至心肺之部,得气推内之一陽一也。

是谓春夏必致一一陰一,秋冬必致一一陽一。

经言∶刺荣无伤卫,刺卫无伤劳,何谓也?然,刺一陽一者,卧针而刺之;刺一陰一者,先以左手摄按所针荣俞之处,气散乃内针,是谓刺荣无伤卫,刺卫无伤荣也。

经言∶能知迎随之气,可令调之,调气之方,必在一陰一陽一,何谓也?然,所谓迎随者,知荣卫之流行,经脉之往来也,随其逆顺而取之,故曰迎随。

调气之方,必在一陰一陽一者,知其内外表里,随其一陰一陽一而调之,故曰调气之方,必在一陰一陽一。

诸井者,肌肉浅薄,气少不足使也。

刺之奈何?然,诸井者木也,荥者火也。

火者木之子,当刺井者,以荥泻之。

故经言补者,不可以为泻;泻者,不可以为补。

此之谓也。

经言∶东方实,西方虚,泻南方,补北方,何谓也?然,金木水火土,当更相平。

东方木也,西方金也,木欲实,金当平之。

水欲实,土当平之。

东方肝也,则知肝实。

西方肺也,则知肺虚。

泻南方火,补北方水,南方火,火者木之子也。

北方水,水者木之母也。

水胜火,子能令母实,母能令子虚,故泻火补水,欲令金不得平木也。

经曰∶不能治其虚,何问其余。

此之谓也。

金不得「不」字疑衍。

谓泻火以抑木、补水以济金,欲令金得平木。

一云∶泻火补水,而旁治之,不得径以金平木。

[火者木之子,子能令母实,谓子有余,则不食于母。

今泻南方者,夺子之气,使之食

[其母也。

金者水之母,母能令子虚,谓母不足则不能荫其子。

今补北方者,益子之气,则不

[至食其母也。

此与《八十一难》义正相发。

其曰∶不能治其虚,安问其余,则隐然实实虚虚经言∶上工治未病,中工治已病,何谓也?然,所谓治未病者,见肝之病,则知肝当传之于脾,故先实其脾气,无令得受肝之邪,故曰治未病焉。

中工见肝之病,不晓相传,但一心治肝,故曰治已病也。

[心病传肺,肺传肝,肝传脾,脾传肾,肾传心,心复传肺,七传者死,谓传其所胜也。

[心病传脾,脾传肺,肺传肾,肾传肝,肝传心,间脏者生,谓传其子也。

]何谓补泻?当补之时,何所取气?当泻之时,何所置气?然,当补之时,从卫取气,当泻之时,从荣置气。

其一陽一气不足,一陰一气有余,当先补其一陽一,而后泻其一陰一。

一陰一气不足,一陽一气有余,当先补其一陰一,而后泻其一陽一。

荣卫通行,此其要也。

针有补泻,何谓也?然,补泻之法,非必呼吸出内针也。

然,知为针者信其左,不知为针者信其右。

当刺之时,必先以左手压按所针荥俞之处,弹而努之,爪而下之,其气之来,如动脉之状,顺针而刺之,得气因推而内之是谓补。

动而伸之是谓泻。

不得气,乃与男外女内,不得气,是谓十死不治也。

信其左,谓善针者,信用左手,不知针法者,自右手起也。

经言∶迎而夺之,恶得无虚?随而济之,恶得无实?虚之与实,若得若失。

实之与虚,若有若无,何谓也?然,迎而夺之者,泻其子也。

随而济之者,补其母也。

假令心病泻手心主俞,是谓迎而夺之者也。

补手心主井,是谓随而济之者也。

所谓实之与虚者,牢濡之意也。

气来实牢者为得,濡虚者为失,故曰若得若失也。

经言∶有见如入,有见如出者,何谓也?然,所谓有见如入者,谓左手见气来至,乃内针;针入见气尽乃出针,是谓有见如入,有见如出也。

经言∶无实实虚虚,损不足而益有余。

是寸口脉耶?将病自有虚实耶?其损益奈何?然,是病非谓寸口脉也,谓病自有虚实也。

假令肝实而肺虚,肝者木也,肺者金也,金木当更相平,当知金平木,假令肺实而肝虚微少气,用针不补其肝,而反重实其肺,故曰实实虚虚,损不足而益有余,此者中工之所害也。

【《神应经》补泻·泻诀直说】

宏纲陈氏曰∶取一穴一既正,左手大指掐其一穴一,右手置针于一穴一上,令患人咳嗽一声,随咳内针至分寸,候数一穴一针毕,停少时,用右手大指及食指持针,细细动摇,进退一搓一捻其针,如手颤之状,谓之催气。

约行五六次,觉针下气紧,却用泻法如针左边,用右手大指、食指持针,以大指向前,食指向后,以针头轻提往左转。

如有数针,俱根据此法。

俱转毕,仍用右手大指、食指持针,却用食指连一搓一三下(谓之飞)。

仍轻提往左转,略退针半分许,谓之三飞一退。

根据此法行至五六次,觉针下沉紧,是气至极矣。

再轻提往左转一二次,如针右边,以左手大指、食指持针,以大指向前,食指向后,根据前法连一搓一三下,轻提针头向右转,是针右边泻法。

欲出针时,令病患咳嗽一声,随咳出针,此之谓泻法也。

【《神应经》补泻·补诀直说】

凡人有疾,皆邪气所凑,虽病患瘦弱,不可专行补法。

经曰∶邪之所凑,其气必虚。

如患赤目等疾,明见其为邪热所致,可专行泻法。

其余诸疾,只宜平补平泻,须先泻后补,谓之先泻邪气,后补真气,此乃先师不传之秘诀也。

如人有疾,根据前用手法催气取气,泻之既毕,却行补法,令病患吸气一口,随吸转针。

如针左边,捻针头转向右边,以我之右手大指、食指持针,以食指向前,大指向后,仍捻针深入一二分,使真气深入肌肉之分。

如针右边分。

如有数一穴一,根据此法行之。

既毕,停少时,却用手指于针头上,轻弹三下,如此三次,仍用我左手大指、食指持针,以大指连一搓一三下(谓之飞)。

将针深进一二分,以针头向左边,谓之一进三飞。

根据此法行至五六次,觉针下沉紧,或针下气热,是气至足矣。

令病患吸气一口,随吸出针,急以手按其一穴一,此谓之补法也。

凡针背腹两边一穴一,分一陰一陽一经补泻。

针男子背上中行,左转为补,右转为泻。

腹上中行,右转为补,左转为泻。

女人背中行,右转为补,左转为泻。

腹中行,左转为补,右转为泻。

盖男子背一陽一腹一陰一,女子背一陰一腹一陽一,故也。

【南丰李氏补泻】

《图注难经》云∶手三一陽一,从手至头,针芒从外,往上为随,针芒从内,往下为迎。

足三一陽一,从头至足,针芒从内,往下为随,针芒从外,往上为迎。

足三一陰一,从足至腹,针芒从外,往上为随,针芒从内,往下为迎。

手三一陰一,从脑至手,针芒从内,往下为随,针芒从外,往上为迎。

大要以子午为主,左为一陽一(从子至午,左行为补),右为一陰一(从午至子,右行为泻,一陽一主进,一陰一主退),手为一陽一(左手为纯一陽一),足为一陰一(右足为纯一陰一)。

左手一陽一经,为一陽一中之一陽一,左手一陰一经,为一陽一中之一陰一。

右手一陽一经,为一陰一中之一陽一,右手一陰一经,为一陽一中之一陰一。

右足一陰一经,为一陰一中之一陰一,右足一陽一经,为一陰一中之一陽一。

左足一陰一经,为一陽一中之一陰一,左足一陽一经,为一陰一中之一陽一。

今细分之,病者左手一陽一经,以医者右手大指进前(盐指退后),呼之为随(午后又以大指退后为随,进前即经之从外,退后即经之从内),退后吸之为迎。

病者左手一陰一经,以医者右手大指退后,吸之为随,进前呼之为迎。

病者右手一陽一经,以医者右手大指退后,吸之为随,进前呼之为迎。

病患右手一陰一经,以医者右手大指进前,呼之为随,退后吸之为迎。

病者右足一陽一经,以医者右手大指进前,呼之为随,退后吸之为迎。

病者右足一陰一经,以医者右手大指退后,吸之为随,进前呼之为迎。

病者左足一陽一经,以医者右手大指退后,吸之为随,进前呼之为迎。

病者左足一陰一经,以医者右手大指进前,呼之为随,退后吸之为迎。

男子午前皆然,午后与女人反之。

手上一陽一进一陰一退,足上一陽一退一陰一进,合六经起止故也。

凡针起一穴一,针芒向上,气顺行之道。

凡针止一穴一,针芒向下,气所止之处。

左外右内,令气上行,右外左内,令气下行。

或问午前补泻,与午后相反,男子补泻,与女人相反。

盖以男子之气,早在上而晚在下,女人之气,早在下而晚在上,男一女上下,平腰分之故也。

至于呼吸,男一女人我皆同,何亦有一陰一陽一之分耶?盖有自然之呼吸,有使然之呼吸,入针出针,使然之呼吸也。

转针如待贵人,如握虎尾,候其自然呼吸。

若左手足候其呼而先转,则右手足,必候其吸而后转之;若右手足候其吸而先转,则左手足必候其呼而后转之,真一陰一陽一一升一降之消息也。

故男子一陽一经午前以呼为补,吸为泻。

一陰一经以吸为补,呼为泻,午后反之。

女人一陽一经午前以吸为补,呼为泻,一陰一经以呼为补,吸为泻,午后亦反之。

或者又曰∶补泻必资呼吸,假令一尸一厥中风,不能使之呼吸者,奈何?曰∶候其自然之呼吸而转针,若当吸不转,令人以手掩其口鼻,鼓动其气可也。

噫!补泻提插,分男一女早晚,其理深微,原为奇经,不拘十二经常度,故参互错综如是。

若流注一穴一,但分左右一陰一陽一可也。

尝一爱一《雪心歌》云∶如何补泻有两般,盖是经从两边发,古人补泻左右分,今人乃为男一女别。

男一女经脉一般生,昼夜循环无暂歇,此诀出自梓桑君,我今授汝心已雪。

此子午兼八法而后全也然补泻之法,非必呼吸出内针也。

有以浅深言者,经言∶春夏宜浅,秋冬宜深。

有以荣卫言者,经言∶从卫取气,从荣置气。

补则从卫取气,宜轻浅而针,从其卫气随之于后,而济益其虚也。

泻则从荣,弃置其气,宜重深而刺,取其荣气迎之于前,而泻夺其实也。

然补之不可使太实,泻之不可使反虚,皆欲以平为期耳。

又男子轻一按其一穴一,而浅刺之,以候卫气之分。

女子重按其一穴一,而深刺之,以候荣气之分。

有以虚实言者,经言∶虚则补其母,实则泻其子。

此迎随之概也。

凡针逆而迎夺,即泻其子也。

如心之热病,必泻于脾胃之分,针顺而随济,即补其母也。

如心之虚病,必补于肝胆之分。

飞经走气,亦不外于子午迎随。

凡言九者,即子一陽一也。

六者,即午一陰一也。

但九六数有多少不同,补泻提插皆然。

言初九数者,即一九也,少停又行一九,少停又行一九,三次共二十七数,或四九三十六数。

言少一陽一数者,七七四十九数,亦每次七数,略停。

老一陽一数者,九九八十一数,每次二十七数,少停,共行三次。

言初六数者,即一六也,少停又行一六,少停又行一六,三次共一十八数。

言少一陰一数者,六六三十六数,每次一十八数,略停再行一次。

言老一陰一数者,八八六十四数,每次八数,略停。

或云∶子后宜九数补一陽一,午后宜六数补一陰一。

一陰一日刺一陽一经,多用六数补一陰一。

一陽一日刺一陰一经,多用九数补一陽一。

此正理也,但见热症即泻,见冷症即补,权也,活法也。

经言∶知为针者信其左,不知为针者信其右。

先将同身寸法比一穴一,以墨点记,后令患人饮食端坐,或偃卧,缓病必待天气一温一晴,则气易行。

急病如遇大雷雨,亦不敢针。

夜晚非急病,亦不敢针,若空心立针必晕。

当刺之时,必先以左手压按所针荥俞之处。

一陽一穴一,以骨侧陷处,按之酸麻者为真。

一陰一穴一,按之有动脉应手者为真。

切而散之,爪而下之;切者,以手爪掐按其所针之一穴一,上下四旁,令气血散。

爪者,先以左手大指爪,重掐一穴一上,亦令气血散耳。

然后用右手盐指顶一住针尾,以中指、大指紧执针腰,以无名指略扶针头,却令患人咳嗽一声,随咳下针,刺入皮内,撒手停针十息,号曰天才。

少时再进针,刺入肉内,停针十息,号曰人才。

少时再进针至筋骨之间,停针十息,号曰地才。

此为极处,再停良久,却令患人吸气一口,随吸退至人部,审其气至未,如针下沉重紧满者,为气已至。

若患人觉痛则为实,觉酸则为虚。

如针下轻浮虚活者,气犹未至,后用弹努循扪引之,引之气,宜于地部行气。

弹而努之,扪而循之;弹者补也,以大指与次指爪,相一交一而迭,病在上,大指爪轻弹向上;病在下,次指爪轻,补者入针飞之,令患人闭气一口,着力努之;泻者提针飞之,令患人呼之,不必着力,一法二用,气自至者,不必用此弹努。

扪者摩也,如痛处未除,即于痛处扪摩,使痛散也。

复以飞针引之,除其痛也。

又起针之时,以手按其一穴一,亦曰扪。

循者,用手于所针部分,随经络上下循按之,使气往来,推之则行,引之则至是也。

动而伸之,推而按之;动者转动也,推者推转也,凡转针太急则痛,太慢则不去疾,所谓推展,即分一陰一陽一左转右转之法也。

伸者提也,按者插也,如补泻不觉气行,将针提起空如豆许,或再弹二三下以补之。

紧战者,连用飞法三下,如觉针下紧满,其气易行,即用通法。

若邪盛气滞,却用提插,先去病邪,而后通其真气。

提者自地部提至人部天部,插者自天部插至人部地部。

病轻提插初九数,病重者或少一陽一数、老一陽一数,愈多愈好。

或问∶治病全在提插,既云急提慢按如冰冷,慢提急按火烧身。

又云∶男子午前提针为热,插针为寒;午后提针为寒,插针为热。

女人反之,其故何耶?盖提插补泻,无非顺一陰一陽一也。

午前顺一陽一性一,提至天部则热;午后顺一陰一性一,插至地部则热。

奇效良方,有诗最明。

补泻提插活法∶凡补针先浅入而后深入,泻针先深入而后浅。

凡提插急提慢按如冰冷,泻也;慢提急按火烧身,补也,或先提插而后补泻,或先补泻而后提插,可也。

或补泻提插同用亦可也。

如治久患瘫痪,顽麻冷痹,遍身走痛及癞风寒疟,一切冷症,先浅入针,而后渐深入针,俱补老一陽一数,气行针下紧满,其身觉热带补,慢提急按老一陽一数,或三九而二十七数,即用通法,扳倒针头,令患人吸气五口,使气上行,一陽一回一陰一退,名曰进气法,又曰烧治风痰壅盛,中风,喉风,癫狂,疟疾,单热,一切热症,先深入针,而后渐浅退针,俱泻少一陰一数,得气觉凉带泻,急提慢按初六数,或三六一十八数,再泻再提,即用通法,徐徐提之,病除乃止,名曰透天凉。

治疟疾先寒后热,一切上盛下虚等症,先浅入针,行四九三十六数,气行觉热,深入行三六一十八数。

如疟疾先热后寒,一切半虚半实等症,先深入针,行六一陰一数,气行觉凉渐退,针行九一陽一数,此龙虎一交一战法,俾一陽一中有一陰一,一陰一中有一陽一也。

盖邪气常随正气而行,不一交一战,则邪不退而正不胜,其病复起。

治 癖 瘕气块,先针入七分,行老一陽一数,气行便深入一寸,微伸提之,却退至原处,不得气,根据前法再施,名曰留气法。

治水蛊膈气胀满,落一穴一之后,补泻调气均匀,针行上下,九入六出,左右转之,千遭自平,名曰子午捣臼。

治损逆赤眼,痈肿初起,先以大指进前捻入左,后以大指退后捻入右,一左一右,三九二十七数,得气向前,推转内入,以大指弹其针尾,引其一陽一气,按而提之,其气自行,未应再施,此龙虎一交一腾法也。

杂病单针一一穴一,即于得气后行之,起针际行之亦可。

通而取之。

通者通其气也,提插之后用之。

如病患左手一陽一经,以医者右手大指进前九数,却扳倒针头,带补以大指努力,针嘴朝向病处,或上或下,或左或右,执住,直待病患觉热方停。

若气又不通,以龙虎龟凤、飞经接气之法,驱而运之。

如病患左手一陰一经,以医者右手大指退后九数,却扳倒针头,带补以大指努力,针嘴朝病,执住,直待病患觉热方停。

右手一陽一经,与左手一陰一经同法。

右手一陰一经,与左手一陽一经同法。

左足一陽一经,与右手一陽一经同法。

左足一陰一经,与右手一陰一经同法。

右足一陽一经,与左手一陽一经同法。

右足一陰一经,与左手一陰一经同法。

如退潮,每一次先补六,后泻丸,不拘次数,直待潮退为度。

止痛同此法。

痒麻虚补,疼痛实泻,此皆先正推衍《内经》通气之法,更有取气、斗气、接气之法。

取者,左取右,右取左,手取足,足取头,头取手足三一陽一,胸腹取手足三一陰一,以不病者为主,病者为应。

如两手蜷挛,则以两足为应;两足蜷挛,则以两手为应。

先下主针,后下应针,主针气已行,而后针应针,左边左手,左足同手法,右边亦然。

先斗气、接气,而后取气,手补足泻,足补手泻,如一搓一索然。

久患偏枯蜷挛甚者,必用此法于提插之后。

徐氏曰∶通气、按气之法,已有定息寸数,手足三一陽一,上九而下十四,过经四寸。

手足三一陰一,上七而下十二,过经五寸。

在乎摇动出纳,呼吸同法,上下通接,立时见功。

所谓定息寸数者,手三一陰一经,从胸走手,长三尺五寸;手三一陽一经,从手走头,长五尺;足三一陽一经,从头走足,长八尺;足三一陰一经,从足走腹,长六尺五寸;一陰一陽一两跷,从足走目,长七尺五寸;督脉长四尺五寸;任脉长四尺五寸,人一呼,气行三寸,一吸气行三寸,一呼一吸,谓之一息。

针下随其经脉长短,以息计之,取其气到病所为度。

一曰青龙摆尾∶以两指扳倒针头朝病,如扶舡舵,执之不转,一左一右,慢慢拨动九数或三九二十七数,其气遍体一交一流。

二曰白虎摇头∶以两指扶起针尾,以肉内针头轻转,如下水舡中之橹,振摇六数或三六一十八数,如欲气前行,按之在后,欲气后行,按之在前,二法轻病亦可行之,摆一动血气。

盖龙为气,虎为血,一陽一日先行龙而后虎,一陰一日先行虎而后龙。

三曰苍龟探一穴一∶以两指扳倒针头,一退三进,向上钻剔一下,向下钻剔一下,向左钻剔一下,向右钻剔一下,先上而下,自左而右,如入土之象。

四曰赤凤迎源∶以两指扶起针,插一入地部,复提至天部,候针自摇,复进至人部,上下左右,四围飞旋,如展翅之状。

病在上,吸而退之;病在下,呼而进之。

又将大指爪从针尾刮至针腰,此刮法也。

能移不忍痛,可散积年风,午后又从针腰刮至针尾。

又云∶病在上刮向上,病在下刮向下。

有挛急者,频宜刮切、循摄二法,须连行三五次,气血各循经络,飞走之妙,全在此处,病邪从此退矣。

放针停半时辰久,扶起针头,审看针下十分沉紧,则泻九补六;如不甚紧,则泻六补九,补泻后针活,即摇而出之。

摄者,用大指随经络上下切之,其气自得通行。

摇而出之,外引其门,以闭其神。

摇者退也。

以两指拿针尾,向上下左右各摇振五七下,提二七下,能散诸风,出针直待微松,方可出针豆许。

如病邪吸针,正气未复,再须补泻停待;如再难,频加刮切,刮后连泻三下;次用搜法,不论数横搜,如龙虎一交一腾,一左一右,但手更快耳,直搜一上一下,如捻法而不转,泻刮同前;次用盘法,左转九次,右转六次,泻刮同前;次用子午捣臼,子后慢提,午后略快些,缓缓提插,摇出应针,次出主针,补者吸之,急出其针,便以左手大指,按其针一穴一,及一穴一外之皮,令针一穴一门户不开,神气内守,亦不致出一血也。

泻者呼之,慢出其针,勿令气泄,不用按一穴一。

凡针起速,及针不停久待暮者,其病即复。

一∶凡针晕者,神气虚也,不可起针,急以别针补之,用袖掩病患口鼻回气,内与热汤饮之,即苏,良久再针。

甚者,针手膊上侧,筋骨陷中,即虾蟆肉上惺惺一穴一,或足三里一穴一,即苏。

若起针,坏人。

二∶凡针痛者,只是手粗,宜以左手扶住针腰,右手从容补泻。

如又痛者,不可起针,令病患吸气一口,随吸将针捻活,伸起一豆即不痛,如伸起又痛,再伸起又痛,须索入针,便住痛。

三∶凡断针者,再将原针一穴一边复下一针,补之即出,或用磁石引针出,或用一药涂之。

嗟夫!神针肇自上古,在昔岐伯已叹失其传矣,况后世乎?尚赖窦,徐二氏,能因遗文,以究其意,俾来学有所悟,而识其梗概,括为四段,聊为初学开关救危之用,尚期四方智者裁之(此补泻一段,其杂病一穴一法一段,见三卷。

十四经一穴一歌一段,见六、七卷。

治病要一穴一一段,见七卷)!补泻一段,乃庐陵欧一陽一之后所授,与今时师不同。

但考《素问》,不曰针法,而曰针道,言针当顺气血往来之道也。

又曰∶凡刺者,必别一陰一陽一,再考《难经图注》及徐氏云∶左与右不同,胸与背有异,然后知其源流有自。

盖左为一陽一,为升、为呼、为出、为提、为午前、为男子之背;右为一陰一,为降、为吸、为入、为插、为午后、为男子之腹。

所以女人反此者,女属一陰一,男属一陽一,女人背一陰一腹一陽一,男子背一陽一腹一陰一,天地男一女一陰一陽一之妙,自然如此。

【四明高氏补泻】

《素问》补肾俞注云∶用圆利针,临刺时 曰∶五帝上真,六甲玄灵,气符至一陰一,百邪闭理。

念三遍,先刺二分,留六呼,次入针至三分,动气至而徐徐出针,以手扪之,令患人咽气三次,又可定神魂。

泻脾俞注云∶欲下针时 曰∶帝扶天形,护命成灵。

诵三遍,刺三分,留七呼,动气至而急出针。

按∶ 法非《素问》意,但针工念 则一心在针。

《拔萃》云∶泻法先以左手揣按得一穴一,以右手置针于一穴一上,令病患咳嗽一声,拈针入腠理,令病患吸气一口,针至六分,觉针沉涩,复退至三分,再觉沉涩,更退针一豆许,仰手转针头向病所,以手循经络,扪循至病所,以合手回针,引气直过针所三寸,随呼徐徐出针,勿闭其一穴一,命之曰泻。

补法先以左手揣按得一穴一,以右手置针于一穴一上,令病患咳嗽一声,拈针入腠理,令病患呼气一口,纳针至八分,觉针沉紧,复退一分,更觉沉紧,仰手转针头向病所,根据前循扪其病所,气至病已,随吸而走出针,速按其一穴一,命之曰补。

《明堂》注云∶寒热补泻,假令补冷,先令病患咳嗽一声,得入腠理,复令吹气一口,随吹下针至六七分,渐进肾肝之部,停针徐徐,良久复退针一豆许,乃捻针问病患觉热否?然后针至三四分,及心肺之部,又令病患吸气先内捻针,使气下行至病所,却外捻针,使气上行,直过所针一穴一一二寸,乃吸而外捻针出,以手速按其一穴一,此为补。

病热者,治之以寒,何如?须其寒者,先刺入一陽一之分,候得气推内至一陰一之分,后令病患地气入而天气出,谨按生成之息数足,其病患自觉清凉矣。

病恶寒者,治之以热,何如?须其热者,先刺入一陰一之分,候得气,徐引针至一陽一之分,后令病患天气入而地气出,亦谨按生成之息数足,其病患自觉和暖矣。

[呼吸]《素问》注云∶按经之旨,先补真气,乃泻其邪也,何以言之?补法呼则内针,静以久留。

泻法吸则内针,又静以久留。

然呼则次其吸,吸则不兼呼,内针之候既同,久留之理复一,先补之义,昭然可知。

《拔萃》云∶呼不过三,吸不过五。

《明堂》云∶当补之时,候气至病所,更用生成之息数,令病患鼻中吸气,口中呼气,内自觉热矣。

当泻之时,使气至病所,更用生成之息数,令病患鼻中出气,口中吸气,按所病脏腑之处,内自觉清凉矣。

[神针八法]心无内慕,如待贵宾,心为神也。

医者之心,病者之心,与针相随上下,先虑针损,次将针尖含在口内,而令其一温一,又以左手按摩受疾之一穴一,如握虎之状,右手拈针,如持无力之刃,是用针之一法也。

左拈九而右拈六,此乃住痛之二法也。

进针之时,令病患咳嗽而针进,进针之三法也。

针沉良久,待内不胀,气不行,照前施之,如气来裹针不下,乃实也,宜左捻而泻其实,如不散,令病患呼气三口,医者用手抓针自散;如针进无滞无胀,乃气虚也,令病患吸气,针宜右捻而补其虚,此补泻之四法也。

其泻者有凤凰展翅∶用右手大指、食指捻针头,如飞腾之象,一捻一放,此泻之五法也。

其补者有饿马摇铃∶用右手大指、食指捻针头,如饿马无力之状,缓缓前进则长,后退则短,此补之六法也。

如病患晕针,用袖掩之,热汤饮之即醒,补之七法也。

如针至深处,而进不能,退不能,其皮上四围起皱纹,其针如生在内,此气实之极也,有苍蝇丛咬之状,四围飞延,用右手食指,向皱纹皮处,离针不远四围前进三下,后退其一,乃泻之八法也。

出针时,即扪其一穴一,此补之要诀。

【三衢杨氏补泻】

(十二字分次第手法及歌)

一爪切者∶凡下针,用左手大指爪甲,重切其针之一穴一,令气血宣散,然后下针,不伤于荣卫也。

取一穴一先将爪切深,须教毋外慕其心,致令荣卫无伤碍,医者方堪入妙针。

二指持者∶凡下针,以右手持针,于一穴一上着力旋插,直至腠理,吸气三口,提于天部,根据前口气,徐徐而用。

正谓持针者手如握虎,势若擒龙,心无他慕,若待贵人之说也。

持针之士要心雄,势如握虎与擒龙,欲识机关三部奥,须将此理再推穷。

三口一温一者∶凡下针,入口中必须一温一热,方可与刺,使血气调和,冷热不相争斗也。

一温一针一理最为良,口内调和纳一穴一场,毋令冷热相争搏,荣卫宣通始得祥。

四进针者∶凡下针,要病患神气定,息数匀,医者亦如之,切不可太忙。

又须审一穴一在何部分,如在一陽一部,必取筋骨之间陷下为真;如在一陰一分, 之内,动脉相应,以爪重切经络,少待方可下手。

进针理法取关机,失经失一穴一岂堪施,一陽一经取陷一陰一经脉,三思已定再思之。

五指循者∶凡下针,若气不至,用指于所属部分经络之路,上下左右循之,使气血往来,上下均匀,针下自然气至沉紧,得气即泻之故也。

循其部分理何明,只为针头不紧沉,推则行之引则止,调和血气两来临。

六爪摄者∶凡下针,如针下邪气滞涩不行者,随经络上下,用大指爪甲切之,其气自通摄法应知气滞经,须令爪切勿一交一轻,上下通行随经络,故教学人要穷一精一。

七针退者∶凡退针,必在六一陰一之数,分明三部之用,斟酌不可不诚心着意,混乱差讹,以泻为补,以补为泻,欲退之际,一部一部以针缓缓而退也。

退针手法理谁知,三才诀内总玄机,一部六一陰一三气吸,须臾疾病愈如飞。

八指一搓一者∶凡转针如一搓一线之状,勿转太紧,随其气而用之。

若转太紧,令人肉缠针,则有大痛之患。

若气滞涩,即以第六摄法切之,方可施也。

一搓一针泄气最为奇,气至针缠莫急移,浑如一搓一线攸攸转,急转缠针肉不离。

九指捻者∶凡下针之际,治上大指向外捻,治下大指向内捻。

外捻者,令气向上而治病;内捻者,令气至下而治病。

如出至人部,内捻者为之补,转针头向病所,令取真气以至病所。

如出至人部,外捻者为之泻,转针头向病所,令侠邪气退至针下出也。

此乃针中之秘旨捻针指法不相同,一般在手两般穷,内外转移行上下,邪气逢之疾岂容。

十指留者∶如出针至于天部之际,须在皮肤之间留一豆许,少时方出针也。

留针取气候沉浮,出容一豆入容侔,致令荣卫纵横散,巧妙玄机在指头。

十一针摇者∶凡出针三部,欲泻之际,每一部摇一次,计六摇而已。

以指捻针,如扶人头摇之状,庶使孔一穴一开大也。

摇针三部六摇之,根据次推排指上施,孔一穴一大开无窒碍,致令邪气出如飞。

十二指拔者∶凡持针欲出之时,待针下气缓不沉紧,便觉轻滑,用指捻针,如拔虎尾之拔针一法最为良,浮沉涩滑任推详,势犹取虎身中尾,此诀谁知蕴锦囊。

总歌曰∶针法玄机口诀多,手法虽多亦不过,切一穴一持针一温一口内,进针循摄退针一搓一,指捻泻气针留豆,摇令一穴一大拔如梭,医师一穴一法叮咛说,记此便为十二歌。

口诀 烧山火,能除寒,三进一退热涌涌,鼻吸气一口,呵五口。

烧山之火能除寒,一退三飞病自安,始是五分终一寸,三番出入慢提看。

凡用针之时,须拈运入五分之中,行九一陽一之数,其一寸者,即先浅后深也。

若得气,便行运针之道。

运者男左女右,渐渐运入一寸之内,三出三入,慢提紧按,若觉针头沉紧,其针插之时,热气复生,冷气自除;未效,根据前再施也。

四肢似水最难禁,憎寒不住便来临,医师运起烧山火,患人时下得安宁。

口诀 透天凉,能除热,三退一进冷冰冰,口吸气一口,鼻出五口。

凡用针时,进一寸内,行六一陰一之数,其五分者,即先深后浅也。

若得气,便退而伸之,退至五分之中,三入三出,紧提慢按,觉针头沉紧,徐徐举之,则凉气自生,热病自除;如不效,根据前法再施。

一身浑似火来烧,不住之时热上潮,若能加入清凉法,须臾热毒自然消。

口诀 一陽一中隐一陰一,能治先寒后热,浅而深。

一陽一中隐个一陰一,先寒后热人,五分一陽一九数,一寸六一陰一行。

凡用针之时,先运入五分,乃行九一陽一之数,如觉微热,便运一寸之内,却行六一陰一之数,以得气,此乃一陽一中隐一陰一,可治先寒后热之症,先补后泻也。

先寒后热身如疟,医师不晓实和弱,叮咛针要一陰一陽一刺,祛除寒热免灾恶。

口诀 一陰一中隐一陽一,能治先热后寒,深而浅。

凡用针之时,先运一寸,乃行六一陰一之数,如觉病微凉,即退至五分之中,却行九一陽一之数,以得气,此乃一陰一中隐一陽一,可治先热后寒之症,先泻后补也。

先热后寒如疟疾,先一陰一后一陽一号通天,针师运起云雨泽,荣卫调和病自痊。

补者直须热至,泻者直待寒侵,犹如一搓一线,慢慢转针,法在浅则当浅,法在深则当深,二者不可兼而紊乱也。

口诀 留气法,能破气,伸九提六。

留气运针先七分,纯一陽一得气十分深,伸时用九提时六, 瘕消溶气块匀。

凡用针之时,先运入七分之中,行纯一陽一之数,若得气,便深刺一寸中,微伸提之,却退至原处;若未得气,根据前法再行,可治 瘕气块之疾。

癖 瘕疾宜休,却在医师志意求,指头手法为留气,身除疾痛再无忧。

口诀 运气法,能泻,先直后卧。

运气用纯一陰一,气来便倒针,令人吸五口,疼痛病除根。

凡用针之时,先行纯一陰一之数,若觉针下气满,便倒其针,令患人吸气五口,使针力至病所,此乃运气之法,可治疼痛之病。

运气行针好用工,遍身疼痛忽无踪,此法密传堪济世,论金宜值万千钟。

口诀 提气法,提气从一陰一微拈提,冷麻之症一时除。

凡用针之时,先从一陰一数,以觉气至,微拈轻提其针,使针下经络气聚,可治冷麻之症。

提气从一陰一六数同,堪除顽痹有奇功,欲知奥妙先师诀,取次机关一掌中。

口诀 中气法,能除积,先直后卧,泻之。

凡用针之时,先行运气之法,或一陽一或一陰一,便卧其针,向外至痛疼,立起其针,不与内气中气须知运气同,一般造化两般功,手中运气叮咛使,妙理玄机起疲癃。

若关节阻涩,气不通者,以龙虎大段之法,通经接气,驱而运之,仍以循摄切摩,无不应矣。

又按扪摩屈伸,导引之法而行。

口诀 苍龙摆尾手法,补。

苍龙摆尾行关节,回拨将针慢慢扶,一似一江一中舡上舵,周身遍体气流普。

或用补法而就得气,则纯补;补法而未得气,则用泻,此亦人之活变也。

凡欲下针之时,飞气至关节去处,便使回拨者,将针慢慢扶之,如舡之舵,左右随其气而拨之,其气自然一交一感,左右慢慢拨动,周身遍体,夺流不失其所矣。

苍龙摆尾气一交一流,气血夺来遍体周,任君体有千般症,一插须教疾病休。

口诀 赤凤摇头手法,泻。

凡下针得气,如要使之上,须关其下,要下须关其上,连连进针,从辰至巳,退针,从巳至午,拨左而左点,拨右而右点,其实只在左右动,似手摇铃,退方进圆,兼之左右摇针似舡中之橹,犹如赤凤摇头,辨别迎随逆顺,不可违理一胡一求。

口诀 龙虎一交一战手法,三部俱一补一泻。

龙虎一交一争战,虎龙左右施,一陰一陽一互相隐,九六住疼时。

凡用针时,先行左龙则左拈,凡得九数,一陽一奇零也。

却行右虎则右拈,凡得六数,一陰一偶对也。

乃先龙后虎而战之,以得气补之,故一陽一中隐一陰一,一陰一中隐一陽一,左捻九而右捻六,是亦住痛之针,乃得返复之道,号曰龙虎一交一战,以得邪尽,方知其所,此乃进退一陰一陽一也。

青龙左转九一陽一宫,白虎右旋六一陰一通,返复玄机随法取,消息一陰一陽一九六中。

口诀 龙虎升降手法。

凡用针之法,先以右手大指向前拈之,入一穴一后,以左手大指向前捻,经络得气行,转其针向左向右,引起一陽一气,按而提之,其气自行,如气未满,更根据前法再施。

龙虎升腾捻妙法,气行上下合一交一迁,根据师口诀分明说,目下教君疾病痊。

口诀 五脏一交一经。

五脏一交一经须气溢,候他气血散宣时,苍龙摆尾东西拨,定一穴一五行君记之。

凡下针之时,气行至溢,须要候气血宣散,乃施苍龙左右拨之可也。

五行定一穴一分经络,如船解缆自通亨,必在针头分造化,须一交一气血自纵横。

口诀 通关一交一经。

通关一交一经、苍龙摆尾、赤凤摇头,补泻得理。

先用苍龙摆尾,后用赤凤摇头,运入关节之中,后以补则用补中手法,泻则用泻中手法,使气于其经便一交一。

先用苍龙来摆尾,后用赤凤以摇头,再行上下八指法,关节宣通气自流。

口诀 膈角一交一经。

膈角一交一经,相克相生。

凡用针之时,欲得气相生相克者,或先补后泻,或先泻后补,随其疾之虚实,病之寒热,其邪气自泻除,真气自补生。

膈角要相生,水火在君能,有症直任取,无病手中行,仰卧须停稳,法得气调均,飞经疗入角,便是一提金。

口诀 关节一交一经。

关节一交一经,气至关节,立起针来,施中气法。

凡下针之时,走气至关节去处,立起针,与施中气法纳之可也。

关节一交一经莫大功,必令气走纳经中,手法运之三五度,须知其气自然通。

口诀 子午补泻总歌。

补则须弹针,爪甲切宜轻,泻时甚切忌,休一交一疾再侵。

凡用针者,若刺针时,先用口一温一针,次用左手压一穴一,其下针之处,弹而努之,爪而下之,扪而循之,通而取之,却令病患咳嗽一声,右手持针而刺之,春夏二十四息,秋冬三十六息,徐出徐入,气来如动脉之状,针下微紧,留待气至后,宜用补泻之法若前也。

动与摇一例,其中不一般,动为补之气,摇为泻即安。

口诀 子午捣臼法,水蛊膈气。

子午捣臼,上下针行,九入六出,左右不停。

且如下针之时,调气得均,以针行上下,九入六出,左右转之不已,必按一陰一陽一之道,其子午捣臼是神机,九入六出会者稀,万病自然合大数,要教患者笑嘻嘻。

口诀 子午前后一交一经换气歌。

子后要知寒与热,左转为补右为泻,提针为热插针寒,女人反此要分别;午后要知寒与热,右转为补左为泻,顺则为左逆为右,此是神仙真妙诀。

口诀 子午补泻歌。

每日午前皮上揭,有似滚汤煎冷雪,若要寒时皮内寻,不枉教君皮破裂。

一陰一陽一返复怎生知?虚实辨别临时诀,针头如弩似发机,等闲休与非人说。

口诀 子午倾针。

子午倾针,要识脉经,病在何脏,补泻法行。

凡欲下

共2页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针灸大成》古代医书
起名测名
黄历查询
诗词歌赋
实用查询
免费测试
猜你喜欢
网名大全

【】【背部俞一穴一歌(《医统》)】二节大椎,风《针灸大成》卷四

© 2007-2022 喜蜜滋

手机版】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