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公案
第五十八回 索御史惧参请罪施贤臣假审庖人
话说贤臣见钦差大人未到,不能摆筵,叫施安:“速取我的名片,到金亭馆请钦差大人,就说众位大人端候索大人驾到呢。”
施安答应,出大殿,行至雨坛,已见索御史入来。
他先到雨坛参拜佛像,往前紧行几步与施公行礼,说了几句客套,又与众官相见已毕,齐进大殿。
茶罢,施公、索御史入坐首席,彼此谦让,只得各随品级而定。
施公下席相陪,吩咐道:“施安,你快去厨下传与厨役:天气炎热,苍蝇甚多,务要叫他们小心洁净。
如若齐备,就摆上来。”
施安答应,高声传给厨房。
厨役不敢怠慢,派人撤茶盘,设下酒壶杯筷,摆上各式素菜。
众家人俱在一旁侍立。
施安轮流斟酒。
贤臣坐在末位,含笑说道:“承众位不弃,薄酒一杯,诸公须要尽量,切不可拘泥。”
众官道:“大人既赐盛馔,美意深情,我等何敢自外。
酒足饭饱,各自随饮,何敢劳大人深让。”
众官正在开怀畅饮不表。
又说座内有位多六老爷,乃正白旗人,素常为人心直口快,最喜奉承,一爱一戴高帽。
若知他的一性一气,须着给他几句好话,你说要什么都行;你说他那件事不能办,他偏要去办定呢。
他见施公陪着众人殷勤相让,又不住嘴的吩咐厨子小心,这达子老爷心里甚喜,大声言道:“我等蒙大人赏赐,大人不用费心照应。”
只见他说着,并不等让,吸溜溜、呼噜噜就是几碗,真是爽一快。
可巧挨着他座位有位九老爷,系镶黄旗满洲人,官名怀忠之,因声讹同,叫“坏种一子。”
平日与多六老爷有些戏耍,深知多六老爷的禀一性一,今日见他这般粗一鲁,安心要给他个炭篓鬼戴,故意望着这位达子老爷点头夸好。
说:“还是我们多六老爷生成的福大量大。
我看着吃得实是爽一快,真叫我佩服。
我出个主意,不知多六老爷允许否?我料你大概不过四五碗面之量;你果再吃三碗宽卤面,我情愿输肥猪一口,美酒五坛。
候开屠之后,奉请众位作陪,仍然在此筵宴。
吃不了作为取笑,你看如何?”
这位达子老爷本一性一高傲,听说此言,他不思忖能否,便满口应承。
带笑道:“请众老爷作证,我如不能,加倍认罚。”
众官齐说有理。
施大人吩咐厨役,速速端面上来。
这位六老爷本来食肠甚大,才见施公这等厚情,已经吃得十足了;今又被怀九老爷这一激,复逞能赌胜,还要吃三碗。
那知连一口尚未咽下,忽然“哇”的一声,连新带陈,张开口一喷,溅了怀九老爷满脸一身,急得九老爷大声嚷道:“你这是何苦?”
话还未完,将衣服一抖,自己也觉撑持不住,一张口吐了个满桌子。
众官正在嫌憎他二人这宗气味难闻,又被恶臭一冲,忽然都反胃恶心,难以忍耐,登时一个个吐了满地,俱是头晕眼花。
有隐几而卧的,有靠椅而坐的,有蹲在地下的,有伏一在板凳上的,等等不一。
施公看罢,连忙大声喝道:“这一定是众厨役粗心,卤菜不洁净,故此吃了恶心。
众位请坐,施某判个笑话,大家听听。”
只见施公满脸带怒,叫道:“施安,将厨子传来!我要问问他们口供,因何面里如此?”
施安答应,就将厨房人役叫到八名,一齐跪在殿台上。
施公故作含嗔,用手一指,大声喝道:“好!你们这些奴才真乃大胆!调卤煮面,你老爷曾不住的吩咐,为何众位老爷吃面之后,这样乱吐?叫你们小心,还敢如此!”厨子听了这一片言词,禀道:“这炎热天气,小人们惟恐苍蝇乱飞,看着仔细留神。
众位老爷吃了呕吐,小人实不知情。”
施公仍不息怒。
众人一齐相劝,说:“卑职等是无福消受大人的赏赐,求大人看我等面上,恕过厨子。
大人为卑职责罚他们,倘日后传说难闻。”
施公听罢,故意点头大声说:“若不看众位老爷情面,定将尔等重处。
但只一件,施某暗想卤内即便落苍蝇,不过一两位误食而呕吐。
不知今日为何竟是如此,其中大有情弊。
我幼年看过《药一性一赋》,待我当面一试,便知分晓。”
说着满脸带怒道:“尔等记打一次!速速下去将众位老爷吐的东西,拣来我看。”
厨子答应,连忙叩头:“谢老爷饶恕之恩。”
一齐站起出殿。
不多时各持油盘,用筷子在殿地把所吐之物,俱夹在盘内。
每人擎着一盘,走至施公面前,一齐放在桌上。
口称:“老爷,小人遵命把各处秽一物,尽都拣在盘内,请老爷过目。”
说罢一旁侍立。
施公闻听,故装闪目观看,但见未化的肉食甚多。
验罢对着众官把脸一沉,哼了两声。
复又开言说道:“众位老爷请听,施某有一言。
并非施某多事,常言说作子要孝,为臣要忠。
看着众位皆是明知故犯,少不得用本提参。”
言罢,吩咐厨子:“尔等快些将这秽一物撤去,将那肉物等类,俱用水洗净。
我明日奏明圣上,好拿你作证。”
厨子这才知用反胃药,为的是要拿各位老爷错处。
众官彼此相看,后悔不及。
正在慌张无计可施,索御史从殿外摆摇而来,见众文武一齐呕吐,便即走到殿阶之下。
候众官吐罢,忽听施公在里面闹谣言。
他领教过施公厉害,一听心中早就明白,走进殿内,至施公面前满面带笑,尊声:“施大人,索某今日望大人跟前讨个全脸,望求大人开恩恕过,切莫奏闻圣上,不知大人肯赏脸否?”
贤臣见索御史如此求情,连忙站立,满脸含笑,口称:“钦差大人请坐,众位请坐。
既都知过却好。
适才施某一时刚暴,众位莫生嗔怒,还望涵容。
你我既食君禄,必当报答君恩。
皇上为国忧民,亲身祷雨,用素膳,步行入坛;又颁旨各府州县遍贴告示,禁止屠宰。
咱众文武同受雨露之恩,应遵皇上谕旨。
咱们先违背圣谕,何能管理军民?知法故犯,罪加一等。
众位既然知过,施某只得钦差面上念通家之好,不行深究。”
众官听施公之言,一齐打恭,这才将心放下,回衙安息不表。
且说这年是康熙四十三年,天下大旱,直至五月中旬尚未落雨。
康熙老佛爷自颁旨祷雨后,仍不见甘霖沛降,圣心深以为忧。
暗想:“民以食为生。
五谷不能播种,小民何以为生?自古商汤祷雨桑林,引事自责。
朕登九五,海晏河清,年丰岁稔,为保这等亢旱,缺雨苦民?莫非联有失德之处,上帝震怒,警戒于朕?”
老佛爷忧虑民间疾苦,日日斋戒,并不骑马坐辇,步行入坛,光头不戴帽,率领文武虔心拜祷上帝。
众文武官员见主上如此,俱都是光头脑袋,跟随圣驾就在太陽地里晒着行走。
五鼓进殿,黄昏圣驾还宫,这等虔心,传扬天下,军民无不感念皇恩浩荡,替圣上念佛。
后来天降甘霖,直下得池满沟盈,运粮河水平添三尺。
后事如何,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