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外文言文
《逢遇》译文
《逢遇》参考译文
操行,有一贯优良的;而做官,却没有总是被赏识和重用的。
人品好不好,是才能和操行问题;而被不被重用,是时运问题。
才能高超操行高尚,不可能保证一定就会尊贵;才能低下操行恶劣,也不可能就必定要卑贱。
有人才能超群,操行高尚,不被赏识,居于低下的地位;而有人才能低下,操行恶劣,却被重用,地位在众人之上。
不同时代各自有用来选拔“士”的标准,而“士”也各有猎取功名的途径。
升迁在于受到赏识,落魄在于不受赏识。
处于尊贵显赫的地位,不一定贤能,只不过是受到重用罢了;地位卑贱低下,未必愚笨,只不过不被赏识。
所以只要被赏识,操行恶劣的,也会在夏桀的朝廷上受到尊重;不被赏识,虽有高尚节操,在尧的朝廷上也会位处卑贱。
因此,被赏识重用还是遭厌恶斥退,原因是各种各样的:有的是贤臣却辅佐了暴君;有的是臣子才大却要服从于才小的君主;有的是臣与君都有大才,而道德却有清浊高低之分;有的是虽没有道德,却以一技之长投合了君意;有的是连一技之长都没有,而是仗着姿色受到一宠一 爱。
伍员、帛喜一起事主夫差,帛喜受到尊重,而伍员却被处死,这就是不同操行的人侍奉同一个君主。
有的才能操行都相同,却因侍奉的君主各异,有被赏识重用的,有遭厌恶斥退的,伊尹和箕子就是这样。
伊尹和箕子才能相同,伊尹做了国相,箕子却沦为一奴一隶,这是因为伊尹遇到的是成汤,而箕子却碰上了商纣。
贤臣侍奉贤君,君主想把国家治理好,贤臣以自己超群的才智辅佐他,由于追求和厌弃恰好一致,他们受到赏识重用理所当然。
贤臣侍奉恶君,君主不想把国家治理好,贤臣虽想凭自己的忠诚行为去辅佐君主,最终因为自己的操行和君主的志向相反,不受赏识重用本来就是理所当然的。
有的作为具有很高智慧和道德的臣子,也遇上想把国家治理好的君主,然而终有不受赏识重用的,孔子、孟轲就是这样。
孔子在陈国与蔡国途中没有粮食,孟轲在齐国和魏国陷入困境,这并非当时君主不肯任用好人,而是他们才智浅陋,没有能力使用大才。
能够驾御千里马的,一定是王良;能够任用禹、稷、皋陶为臣的,必定是尧、舜。
只能驾御日跑百里马的人,而要他去驾御千里马,必定有毁坏衡木折断轭木的危险;只有使用备位充数臣子的才能,却用他去驾御有大臣才智的人,就必然会有才智受压抑的不正常现象。
所以,抛弃高明中肯的意见,圣贤遭到拒绝和排斥,并非是憎恶圣贤,而是不愿听高明中肯的意见。
圣贤追求的理想太高,深切高明的意见实行起来就很困难。
才能大的去求才能小的任用他,才能小的不可能接受,因此不受赏识重用理所当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