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文拾遗
卷六十六
◎ 阙名(十四)
◇ 唐故三十姓可汗贵女贤力毗伽公主云中郡夫人阿那氏之墓志(并序)
漠北大国有三十姓河汗十爱十女建冉贤力毗伽公主,比汉公主焉。
自入汉,封云中郡夫人。
父天上得果报天男突厥圣天骨咄禄默啜大可汗,天授奇姿,灵降英德。
君临右地,九姓畏其神明;霸居左衽,十二部忻承美化。
贵主斯诞,天垂织女之星;雄渠作配,日在牵牛之野。
顷属家国丧乱,蕃落分崩,委命南奔,归诚北阙。
家婿犯法,身入吕闱。
圣渥曲流,齿妃嫔之倖女;住天恩载被,礼秦晋于家兄。
家兄即三十姓天上得毗伽煞可汗也。
因承睿泽,特许归亲兄右贤王墨特勤私第,兼赐绢帛衣服,以充縻用。
荆枝再合,望花萼之相辉;棠棣未花,遽风霜之凋坠。
春秋廿有五,以大唐开元十一年岁次癸亥六月十一日,薨于右贤王京师怀德坊之第。
以其年十月癸巳朔十日壬寅,葬于长安县龙首原,礼也。
天汉月消,无复妆楼之影;星河婺散,空余锦帐之魂。
男怀恩、兄右贤王,手足斯断,雁行之痛于深;膝下长违,乌哺之情永绝。
虽送终之礼,已启松茔;而推改之俗,虑为芜没。
抚贞石以作固,凿斯文以为凭,庶海变可知,田移物或。
其词曰:
倏辞画阁,永卧荒坟。
人生至此,天道宁论。
日催薤露,风急松门。
千秋万古,寂寞孤魂。
(石刻。
《闽中金石略》十四)
◇ 大唐女子唐端墓志铭
女子字端,盖殿中少监唐昭之第三女也。
母曰王氏。
夫其体修幽闲,门传礼则,克柔其十性十,有婉其容。
春秋十有六焉,不幸夭没,以大唐开元十二年六月廿三日终于京兆静安里之第。
以其月廿六日权殡于万年县义善乡之原。
悲欤!天乎不臧,曾十靡十降福,神道何昧,忽贻其殃,谅何有违,遂获此戾,悼以长往,终天无期。
呜呼哀哉!乃为铭曰:
猗欤庆灵兮锡嘉祉,婉而从训兮善可纪。
宜其享福兮极遐祀,奈何修龄兮中道止。
白杨萧萧兮陇路悲,丹旐摇摇兮相送归。
相送归兮永别离,天情地义兮长相违。
(《古志石华》卷十)
◇ 大唐故骑都尉智君之铭(并序)
君讳元,字庆,其先陇西苗胃智百王之后。
曾祖陇,齐南十陽十郡守;祖德板,授汾州司马;父燕,十温十儒勖志,廉让兼施,守节丘园,辞荣不仕。
君神姿竦远,禀天淑灵,帝施分辉,藏光匿耀,浮沉闾巷,博义宽仁,二十柄十精十修。
时当用武,雄心猛烈,召募从征,克敌无遗,蒙授骑都尉。
岂谓鸟灾庚日,俄飞北斗之魂;人梦巳年,无复南山之寿。
遂穆雍家室,逊悌乡闾,未既规模,忽离私疾。
春秋七十有三,开元十七年三月十四日卒于私第。
遂使愁云泣鸟,豀涧吟猿,道俗叹其遗踪,内处嗟其旧迹。
以开元廿年十一月廿一日葬于夕十陽十村东北四里自营,礼也。
东连覆允,西眺龙门,南瞻象河,北临徐水。
哀子怀文号天罔极,叩地无追,痛切南陔,悲终陟岵。
即以龙輀去去,男申躃踊之悲;素旐飞飞,女发号咷之泣。
其词曰(其一):
青鸟识兆,白鹤临坟。
梁山歌处,遂铭无春。
(《古志石华》十、《山右石刻丛编》六)
◇ 大唐故冠军大将军行右威卫将军上柱国金城郡开国公李公墓志铭(并序)
公曰仁德,族李氏,其先盖乐流望族也。
自尧臣类马,周史犹龙,真裔散于殊方,保姓传于奕代。
考甲子,皇赠定州别驾,天上降成纶之恩,地下光题舆之十宠十,公即别驾府君之元子也。
风骨骁奇,器用英远,智为甲胃,义作干戈,谈王霸则金火生光,说甲兵则旗鼓动色。
当昔中宗晏驾,韦氏乱常,将欲素黎元,危宗庙,公于是义形于色,愤起于衷,发皇明,披紫闼,奔走电激,左右风趋,心冠鹰鸇,手刃枭镜,人祗再色,帝宇廓清。
翊一人以御天,功存社稷;膺四履而列地,封固山河。
是用拜公元麾将军行右屯卫翊府中郎将、金城县开国子、食邑三百户。
昼巡徼道,环黄屋而竭诚;夜拜殊荣,佩紫绶而光十宠十。
是用迁公右威卫将军。
锡马承恩,一日三见于天子;以爵驭贵,十卿同录于诸侯。
是用加公冠军大将军,进封开国公,增食二千户。
何居昊天不憖,哲人其萎,山岳收神,日月奄寿。
欻以开元廿一年正月廿日葬于醴泉里之私第,春秋六十有一。
呜呼哀哉!公履谦谦,杖翼翼,不轩裳而恃,不十江十海而闲,其生也荣,其死也恸。
匪止邻不相,巷不歌,实亦负扆兴嗟,同盟毕吊。
特敕赠绢二百匹,赙物一百段,米粟一百石,供丧事也。
即以其年四月十三日葬于高十陽十原,礼也。
南面近邻,问三龟而一吉;东首顾命,减大树而小封。
金玉十靡十藏,诫之智也;琴瑟空置,奉之仁也。
有子二人,长曰思敬,右骁卫中候;次曰思让,右骁卫司阶;并七日绝浆。
式五月而葬,孺慕罔极,宾拜无容,防地道而变盈,纪天十性十于幽隧。
铭曰:
惟岳降神,冠军当仁。
忠孝是佩,清白为邻。
曷其荣也,神稷贵臣。
曷其哀也,朝市悲人。
生可续兮,孰不万春。
死可赎兮,孰不百身。
生不可续,死不可赎。
历考古今,谁免风烛。
人阅代兮代阅人,倏兮忽兮一丘尘。
舟移壑兮壑移舟,萧兮索兮九原秋。
意气尽兮万事罢,泉门闭兮九重幽。
悲夫悲夫空默默,魂兮魂兮何悠悠。
(《绩语堂碑录》《唐代墓志汇编》开元三七○)
◇ 大唐大安国寺故大德惠隐禅师塔铭(并序)
禅师俗姓荣,京兆人,其家第四女也。
族望北平。
曾祖权,随金紫光禄大夫散骑常侍、兵部尚书东阿郡开国公;祖建绪,银青光禄大夫使持节息、始、洪诸军事三州刺史东阿郡开国公;叔祖思九,黄门侍郎;父怀节,夷州绥十陽十县令;外祖韦氏,字孝基,皇中书舍人,逍遥公之孙也。
禅师聪识内敏,幼挺奇十操十,粤自髫齓,敬慕道门,专志通经七百余纸,业行十精十著,简练出家。
自削发染衣,安心佛道,寻求法要,历奉诸师,如说修行,曾无懈倦,捐躯委命,不以为难,戒行无亏,冰霜比洁。
或断榖服气,宴坐禅忘,或炼臂试心,以坚其志,动静语默,恒在定中,凡所施为,不辍持诵。
虽居有漏,密契无为,雅韵孤标,高风独远。
呜呼!惊波不息,隙影难留,生灭无恒,遽随迁谢。
以开元二十二年七月十一日寿终于安国道场,春秋七十有六。
右胁而卧,奄然灭度,临涅槃时,遗曰:“吾缘师僧父母,并在龙门,可安吾于彼处,与尊者同一山也。”
弟子尼博通三藏,才行清高,生事竭仁孝之心,礼葬尽十精十诚之志,追痛永远,建塔兹山。
纵陵谷有迁,庶遗芳不朽。
乃为铭曰:
至道希夷,代罕能窥。
探秘就妙,夫惟我师。
(其一)
爰自龆年,讫于晚岁。
十精十念护摄,虔诚不替。
肃肃戒行,明明定惠。
净业滋薰,与佛同契。
(其二)
逝川不驻,隙驷难留。
奄随运往,万古千秋。
嗟永感而无极,式雕纪于芳猷。
(其三)(《唐代墓志汇编》开元四六十四)
◇ 大唐故高士王府君墓志铭
君讳行淹,字通理,太原人也。
回官从地,家于河南,故又为县人焉。
尔其仙界上升,践缑山而逾远;灵源迥派,等淮流而不竭。
宦达西京,齐声五尹;名雄东国,高视八裴。
历代英贤,详诸史传。
曾祖整,齐潞州屯留令;祖崱,随汴州浚仪县丞;父琰,皇朝襄州录事参军事;并冰清玉润,人杰地灵,颍川陈氏之联贤,宏农杨家之奕叶。
为邦潞国,期月而政成;赞牧襄川,随风而响应。
君擢英奇树,晞幹灵根,践诗礼之幽庭,入芝兰之奥室。
故得宏材挺拔,秀颖孤生,逸调不群,清襟独迈。
以乾封二年明经高第,授文林郎,非其好也。
解巾从职,虽陪南宫之礼;挂冠辞荣,遽蹑东都之迹。
烟霞入赏,琴酒摅情,谈老庄而卒岁,咏图书而尽日。
以垂拱二年三月廿日寝疾,终于景行里之第焉,春秋六十有二。
惟君素履贞庆,黄中元吉,果行育德,资孝惟忠。
出入于仁义之间,周旋于名利之外。
优游天爵,方膺五百之期;寂寞泉扃,奄见三千之日。
呜呼哀哉!以其年岁次景戌四月庚四日癸酉窆于河南县平乐乡之原,礼也。
有子怀素等栾棘毁貌,荼蓼居心,痛遗泽之仍留,仰远期之有日。
攀松揽柏,孺慕何阶;地久天长,声芳天地,声芳未已。
其词曰:
白蜺仙术,青鸾政道。
诚感天地,功侔化造。
灵根仙胃,弈代重视。
衣冠阀阅,人物英奇。
猗与宰邑,或善毗赞。
郁彼襄十陽十,高情灿烂。
宏材特迈,伟量孤凝。
千寻木耸,万顷川澄。
沈研载籍,脱□公侯。
东都美遂,南涧良游。
福善无冀,与德何乖。
泉台忽掩,玉树长埋。
(《唐代墓志汇编》垂拱○二一)
◇ 唐故振威副尉左金吾卫新平郡宜禄府折冲都尉成府君墓志(并序)
赫赫宗周,昔有天下,分族命氏,列乎于成公(缺)连。
曾祖威,皇太中大夫礼部侍郎;祖立□皇朝散大夫赵郡廮陶县令;父崇儡,皇朝议郎属中宗孝和皇帝有事郊(缺四字)为□□授左羽林军长上,转京兆府望苑府别将、左清道率府□候。
当警夜紫禁,环卫丹墀,以事十人,方逾一祀。
无何,调河东郡霍山府左果毅都尉、左金吾卫知队仗,使洛十十交十十郡龙十十交十十府、彭原郡天固府,加振威副尉、新平郡宜禄府左折冲都尉,知队仗如故,兼左藏库使。
勒骁雄之勇,列虎兕之师,守金帛之殷,将出纳之吝。
公幼而十习十武,长而主兵,恭默其心,坚白其十操十,或福之善矣,岂祸之十婬十矣。
遘疾弥旬,终于咸十陽十别业。
然天宝五载九月廿一日,享寿五十有五。
六载十月廿八日,葬于长安高十陽十原,礼也。
铭曰:
吁嗟都尉,三居其位。
天阶入侍,天府司使。
福善无征,祸十婬十曷至。
且小植松柏,乃高起垄隧。
非独今日之如然,皆当万古之所利。
(《古志石华》十二、《金石续编》八、《八琼室金石补正》五十七)
◇ 大唐故西河郡平遥县尉王府君墓志(并序)
原夫行于兰谷者,犹闻十步之芳;陟于松岩者,尚覩千寻之干。
况乃于门善族,□□名家,堂构挺生,不□不□者矣。
公讳□,字□□,河南河内人也。
太原望族,徙居河内焉。
曾祖元,随任遂州司马;□□□皇朝□太子家令,赠少府监;并以睦义登荣,儒翰升贵。
父□□皇朝任太子中舍人,赠银青光禄大夫;至于承亲孝亲,割股仁(缺七字)之节沐,旌表门闾之恩制,越古超今,降褒扬道(缺六字)于□代并已编于史谍,此可略而言焉。
公以积善资灵,深仁(缺六字)之十性十,早登儒策之科,释巾任宣城郡宣城县主簿。
十江十左浇风,□□难抑,公以清平作范,正直申规,□得吏十爱十甿谣,传芳播誉,秩满□□□庭以名家之子,富笔之才,擢授西河郡平遥县尉。
汾州巨邑,晋野雄邦,地称闾井之繁,人恣田壃之讼。
公以襟灵若湛,笔翰如流,疏决□□□□与夺,并甘其理。
自六曹统□□考在公,阊阎无谤讟之十声,□□□□扬之□。
清秩才满,□驾即归,朋僚怀恋德之情,甿吏结去思之感,故□千里驾辕辔而已。
迎劲□三冬,满□庭而毕萃;昆房喜跃,广□善以同十居;邻伍欢十愉,仰仁德而垂荫。
方□广修净业,绍继先风,何期福善无征,歼良奄洎以天宝九载二月九日遘疾,终于河南府河十陽十县韩城乡之本第,春秋五十有六。
以其年三月十四日安厝于河清县亲仁乡,祔先祖先茔,礼也。
惟公□德无方,嗣徽名以植十操十,慕深仁之范,立身崇□□之仪,清高节俭表其心,风神□□□其体,斯乃自天攸□非以(缺六字)乎?激十浪十沉鳞,翔空坠羽,御车将驾,蒿隧已开,夫(缺九字)之永隔,悲举案之长乖。
有子三人,(缺四字)郎,次(缺五字)为铭曰:
惟彼善门,诞生材子。
称奇襁岁,(缺五字)高(缺四字)人□。
唯□是言,唯仁是履。
宣城授职,汾邑升荣。
□察□滥,剖断(缺八字)仁明。
去思流美,遗十爱十驰声。
反辔丘园,安神静谧,闲(缺九字)盈庭,幼笄满室。
庶凭积善,永固休逸。
福衍曾元(缺四字)荆华□□,桂萼旋凋。
佳城已启,德志虔标。
修陵有变,夜壑长昭。
(《孟县志》七、《唐代墓志汇编》天宝一五六)
◇ 唐故定远将军守左武卫将军员外置同正员上柱国内长入供奉张府君墓志(并序)
公讳毗罗,其先清河人也。
父讳毗罗,奕叶承家,隐轮不仕。
公累袭冲和之气,克遵高上之风,芝兰入室,瑾瑜照廉。
其事亲也,色难以养之;其行异端,智周以成之。
由是萧洒丘园,恬澹霞月,优游朝市,不违大隐大趣;弋钓林泉,有光豪士之迹。
夫然者,宜其夫奏天阶,拜仪帝坐,公家其十宠十命,遂拜定远将军守左武卫将军。
以天宝十四载八月廿七日薨于金城里之私第,春秋七十。
即以其载十一月十七日葬于承平乡原之礼也。
长子咸哀泣血,威《广带》诏十穴十,孟常泣感于大风,贤陵卦剑于心许。
乃为铭曰:
府君反葬升成西,吉兆地夏明金鸡。
千秋万岁兮松柏齐,魂魄归兮长不迷。
(石刻。
《陕西金石志》十三)
◇ 唐故银青光禄大夫行内侍员外置同正员上柱国张公夫人雁门郡夫人令狐氏墓志铭(并序)
惟天宝十有二载十一月四日,夫人卒于京兆府殖业里之私第。
呜呼!时载六十有三。
夫人之十性十裔,自乎太原,处嫔于室,丹廿武矣。
夫人进对工绣,以备于宾祭先祖,恭具于膏泽,正之以容貌,不以悦己怡色,事上抚下,允穆谦和,十爱十子如生,育人无怨。
夫张公讳无忠,任大中大夫,赐邑为雁门郡君;后进银青光禄大夫,遂加号雁门郡夫人也。
不意因由运改,福谢缘疏,夫去天宝九载五月十三日卒于河南府里之第宅,次载就葬于京兆府三原县之分界。
自阻已后,念趣来缘,每弘慈悲,常思不忘。
以夫先偶,同事幽泉,又岁月无良,遂别茔壤,众子未宦,莫能再荣。
呜呼!人道所悲伤矣。
以今载十二月四日迁殡于京兆省长安县龙首之乡原也。
代移世久,坟垅摧十残,刻石为铭,愧序夫人之德。
铭曰:
食邑之家,舍于珠瑁。
簪缨之族,衣无重彩。
六行所备,四德兼载。
谨慎闺门,善音无坏。
太山南指,渭水东迈。
岁月苍苍,记之永代。
(石刻。
《八琼室金石补正》五十八)
◇ 唐故将士郎守邠州蜯川府长史焦公墓志(并序)
公讳璀,字润,河内广平人也。
盖夏殷之后。
古者建德立功,因生赐姓,宗氏以兹而起,枝派自此而起。
暨夫十温十玉神完,兰芬郁□,或扬威于汉魏之代,或宣布于齐梁之间。
其后继之□,虽百代可知也。
随季崩沦,天下丧乱,高祖以义旗轮转,元从长安,因官平凉,遂为邠土。
曾祖仁,皇职资陪尉;祖贞,皇勋官上护军;并积行累德,修辞立诚,名播于闾阎之间,声闻于郡邑之内。
父庄,克勤于家,克俭于国,不失色于人而人敬之,不失口于人而人信之,故得声闻府县,誉动军州。
公幼而聪敏,诗礼以得于趋庭;长而强学,奥义更闻函杖。
志学之年,旋霑一命之职;弱冠之岁,望迁五守之官。
何图福庆外移,不保南山之寿;灾缠内竖,奄归东岱之魂。
以宝应元年十二月十二日遘疾,卒于私家,春秋廿。
叹苗而之有季,痛秀而之无成。
妻子类崩,父母伤割骨之痛。
今卜远有期,龟筮十习十吉,遂以唐宝应元年岁次壬寅十二月景午朔廿七日庚辛殡于邠州三水县归义县归义乡邠邑原,礼也。
父庄悲伤五内,哀感四邻,但恐田成碧液,水变苍山,故勒石留文,以旌丹志云尔。
于穆远裔,肇自周秦。
惟祖惟孝,乃武乃文。
念子聪敏,幼年立身。
不幸短命,福降沉十沦。
严父切骨,慈母割恩。
哀哀恋念,泣对孤坟。
(《唐代墓志汇编》宝应〇〇五)
◇ 唐故毕府君墓志(并序)
公讳游十江十,平十陽十王彦之后也。
世居太原,豪族第一,英材倜傥,智谋深邃,谦约节俭,廉慎有规。
于家以孝,有曾闵之心;事君以忠,晓纵横之略。
宽而能猛,猛而能宽,接朋友尽盛德之仪,理室家刚柔得中,有仁人焉,有社稷焉。
贤妻在室,遥鉴于山涛;命子理家,更崇于干蛊。
公周之宗盟也,继世在兹,王侯之种,游宦不遂,蓬转于兹,降志辱身,隐于城市,苟得甘脆,以奉慈亲,日居月诸,卅余载。
公之太夫人以贞元十三年七月六日倾背,公礼制不亏,大事终竟,奉亲也。
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可谓孝首全矣。
公有子二人,长曰宗茂,次曰元清,并有令闻,皆公之有典有则也。
将以积善之人,保受其福,岂为降年未永,罹此祸殃。
以贞元十九年六月十四日,寿终于恒府敬十爱十坊之私第也。
时年将耳顺,深可哀哉!里巷不歌,乡邻叹息。
则以其年七月一日归葬于府城西北七里冰河乡之原也。
倾城出祖,缟素盈途,送葬者执绋而行,赴吊者随柩而哭,白马前引,顾步而悲鸣;啼鸟以临,向风而惨恻。
恐陵谷屡迁,纪兹贞石,用昭不朽,聊述德音。
词曰:
乐只君子,邦家之光。
日来月往,身殁名彰。
松风切切,野雾苍苍。
昔作人中之宝,今归泉下之乡。
(《匋斋藏石记》二十八、《唐代墓志汇编》贞元一二三)
◇ 唐故石府君墓志铭(并序)
府君曰忠政,字不邪,生于京兆府万年县人也。
邑崇仁里,清闲不仕,自居其家。
昏何氏,不幸元和二年四月逝,葬城西小严村。
府君寿年八十有二,终于长□二年七月十日。
以其年八月二十二日亦葬于小严村。
长子义后亡,亦葬于此。
后□□元年,当家(约缺四五字)义乡南姚□□扫洒庄一所,遂再后举迁,厝庄东南□十步已来,遂择吉晨,以其年八月九日□翁婆及兄义,并安于坟阙。
乃命□□,存之不朽。
铭曰:
八月□风悲切切,安厝先灵归坟阙。
□□孝感理于天,万代子孙昌不歇。
(《唐代墓志汇编·宝历八》)
◇ 大唐故成德军节度下左金吾卫大将军试殿中监石府君墓志铭(并序)
府君讳神福,字忠良,金谷郡人也。
曾祖试鸿胪少卿□用,祖授左翊府中郎将臣恩,父何罗烛,试云麾将军蔚州衙前大总管,有子四人,公则第二子也。
生于雄武,长在蔚州,□岁从师,弱冠好武,事亲唯孝,训弟唯和,五郡钦仁,六亲谈美。
遇安史作乱,飘泊至恒十陽十,尊父早亡,哀荣葬毕,及乎攻武,便得穿杨。
君主亦知,收于戎伍,频经战伐,累效坛场,勇毅前冲,杀戮无数,叙功见录,八座亲命俯临,悦畅君心,迁授大将。
为征马事重,委在腹心,兼令勾当右厢草马使事。
何天不祐,忽梁沈瘵,针药无效,去元和八年正月十七日奄然大谢于野牧,时春秋五十有五。
男乃泣血,女孝绝浆,号天叩地,亲戚悲悼。
去二月乙酉朔十八(缺)石邑县东北一十里□兆而厝也。
恐(缺)石纪劳,用传不朽。
其词曰:
英雄将军,武艺超群。
频经斗敌,杀戮前奔。
收功见录,独授崇勋。
纪名贞石,不朽千春。
(《常山贞石志》十、《唐代墓志汇编》元和○六一)
◇ 唐京兆季十爱十子墓志
唐兴元初仲春中巳日,吾季十爱十子筑役于庐陵,殒于西垒之颠。
吾时自王文昭政命令晦朔康定之始,未欲于它山,就瘗于西垒之垠,吾卜兹土后,当火德五九之间,世衰道是浙梁相继丧乱之时,章贡康昌之日,复工是垒。
吾亦复出是邦,东平鸠工,复使吾十爱十子骨,得同河伯,听命于水府矣。
京兆逸翁深浦记。
(《天中记》)
◇ 唐故东海徐府君夫人彭城刘氏合祔铭(并序)
大和八年岁次甲寅四月廿一日,徐府君终于扬州十江十十陽十县瑞芝里第,春秋八十有四。
越来年乙卯岁十月廿八日,合祔于杨子县曲十江十乡五乍村先殁夫人故茔,礼也。
府君讳及,其先东海郡焉。
曾祖瑰,婚李氏;祖明,婚王氏;考璟,婚朱氏,而生府君,婚刘氏,而生五男二女。
谏、晕二子,存殁莫知,早列前铭,礼无再述。
其存曰震,高上不仕;次曰砅,殿中省掌御服七色主衣。
次詠,宣节较尉前守左卫翊壹府翊行常州兰山戍主。
一女适刘氏,不幸早世,星霜数秋;一妇适吕氏,早孀于家,三从并绝。
府君忠孝二备,仁信两全,门风肃清,训子以道。
夫显于身者,德也,显世者,寿也,诜诜子孙,弓裘不坠,府君三绝矣。
古之葬者无铭志,而自魏时缪袭乃施之。
嗣子十习十古之规,敢不修撰,不舍此事,称家有无,而命余琢他山之石,虑虞陵谷,直书其实。
乃为铭曰:
榖则异室兮死也同十穴十,府君夫人兮于兹永诀。
刊石于墓兮克荷前烈,嗣子哀哀兮攀号泣血。
寒郊苍茫兮悲风切切,万古千秋兮孤坟吊月。
(《唐代墓志汇编》大和○九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