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基本理论知识
第十一节 中药的服用法
中药的服用法,一般泛指中药应用的方法。
中药应用方法内容广泛,本章分别讲述中药的给药途径、煎煮方法和服药方法四个方面。
由于中药临床应用以汤剂为主,故重点介绍中药的煎煮方法及服用方法。
一、给药途径
给药途径亦是影响药物疗效的因素之一。
在长期的用药实践中,我们的祖先创立了许多用药方法。
在给药途径方面,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中药的传统给药途径,主要以内服和外用(口服和皮肤用药)为主。
此外还有吸入、舌下给药、粘膜表面给药、直肠给药等多种途径。
20世纪30年代以来,中药的给药途径又增添了皮下注射、肌内注射、穴位注射和静脉注射等。
不同的给药途径各有其特点。
因为机体的不同组织对于药物的吸收性能不同,对药物的敏感性亦有差别,药物在不同组织中的分布、消除情况也不一样。
所以,给药途径不同,会影响药物吸收的速度、数量以及作用强度。
有的药甚至必须以某种特定途径给药,才能发挥某种作用。
如石膏的清热泻火,以内服为主;而收湿敛疮,必须是煅后外用。
临床用药时,具体应选择何种途径给药,应综合考虑药物的作用特点与证情的需要。
而病证与药物对给药途径的选择,还须通过对剂型的选择来体现的。
二、煎煮方法
中药的疗效与剂型类别的选择及制剂工艺的操作当否有着密切关系。
由于汤剂是临床应用最为常用的剂型,且大多由病家自制,因此,掌握正确的煎煮方法,也是保证临床用药疗效发挥的重要条件。
尤其是用水与火候的掌握,更是煎药的关键。
故李时珍曰:“凡服汤药,虽品物专精,修治如法,而煎药者鲁莽造次,水火不良,则药亦无功。”
(一)煎药器皿
最好先用陶瓷器皿,如沙锅、砂罐。
因其化学性质稳定,不易与药物成分发生化学反应,并且导热均匀,保暖性能好。
其次可用白色搪瓷器皿或不锈钢锅。
煎药器皿切忌用铁、铜、铝等金属器具。
因这些金属元素易与药液中的化学成分发生化学反应,致使疗效降低,甚至还可产生毒副作用。
(二)煎药用水
煎药用水以无污染的井水、长流水为好,现在城市里,则多以自来水为主。
一般来说,凡人们在生活上可作饮用的水都可用来煎煮中药。
但必须是无异味、洁净澄清,含矿物质及杂质少。
加水多少也是煎好药的重要一环。
加水量的掌握,原则上应根据饮片质地疏密、吸水性能及煎煮时间长短来确定。
一般用水量为将饮片适当加压后,液面淹没过饮片约2厘米为宜。
若质地坚硬、粘稠,或需久煎的药物,加水量可比一般药物略多;而质地疏松,或有效成分容易挥发,煎煮时间较短的药物,则加水量可比一般药物略少。
为了有利于有效成分的充分溶出,缩短煎煮时间,避免因煎煮时间过长,导致部分有效成分耗损、破坏过多。
煎煮之前多数药物宜用冷水浸泡,一般药物可浸泡20~30分钟,以种子、果实为主的药可浸泡1小时。
夏天气温高,浸泡时间不宜过长,以免腐败变质。
(三)煎煮火候
煎煮中药还应注意火候与煎煮时间的长短。
一般药物宜先武火后文火,即未沸大火,沸后用小火保持微沸状态,以免药汁溢出或过快熬干。
解表药及其他芳香性药物,一般用武火迅速煮沸,改用文火维持10~15分钟左右即可。
有效成分不易煎出的矿物类、骨角类、贝壳类、甲壳类药及补益药,一般宜文火久煎,以使有效成分能充分溶出。
(四)煎煮次数
一般来说,一剂药可煎三次,最少应煎两次。
因为煎药时药物有效成分首先会溶解在进入药材组织的水液中,然后再扩散到药材外部的水液中。
到药材内外溶液的浓度达到平衡时,因渗透压平衡,有效成分就不再溶出了,这时,只有将药液滤出,重新加水煎煮,有效成分才能继续溶出。
为了充分利用药材,避免浪费,一剂药最好煎煮两次或三次。
汤剂煎成后应榨渣取汁。
因为一般药物[sa9]炽水煎煮后都会吸附一定药液。
其次主药液中的有效成分可能被药渣再吸附。
如药渣不经压榨取汁就抛弃,会造成有渣中所含有效成分所占比例会更大,榨渣取汁的意义就更大。
(五)特殊药物的煎煮方法
一般药物可以同时入煎,但部分药物因其性质、性能及临床用途不同,所需煎煮时间不同。
有的还需作特殊处理,甚至同一药物因煎煮时间不同,其性能与临床应用也存在差异。
所以,煎制汤剂还应讲究入药方法。
1.先煎 如金石、矿物、贝壳类药物,因其有效成分不易煎出,应打碎先煎20~30分钟,然后与其他药物同煎;又如川乌、附子等药,也宜先煎。
制川乌、制附片也应先煎半小时再入它药同煎,因经久煎可以降低其毒性烈性,以确保用药的安全。
2.后下 一些容易挥散或破坏而不耐煎者,如薄荷、白豆蔻、大黄、番泻叶等药,入药宜后下,待他药煎煮将成时投入,煎沸几分钟即可。
大黄、番泻叶等药甚至可以直接用开水泡服。
3.包煎 有些药物煎煮时易飘浮在药液面上,或成糊状,不便于煎煮及服用。
如蒲黄、海金沙等,因药材质地过轻,车前子、葶苈子等药材较细,又含淀粉、粘液质较多的药,煎煮时容易粘锅、糊化、焦化;辛夷、旋覆花等药材有毛,对咽喉有刺激性,这几类药入药时宜用纱布包裹入煎。
4.另煎 一些贵重药物,如人参等宜另煎,以免煎出的有效成分被其他药渣所吸附,影响疗效,以致造成浪费。
5.烊化 胶类药物,如阿胶、龟胶、鹿胶等,容易粘附于其他药渣及锅底,既浪费药材,又容易熬焦,宜另行烊化,再与其他药汁兑服。
6.冲服 一些粉末状、或液状类药物,如芒硝、竹沥等药,宜用煎好的其他药液或用开水冲服。
三、服药方法(一) 服药时间
根据病情需用要和药物特性,选择适当的服药时间,也是合理用药的要求。
古代医家对此很讲究。
《汤液本草》说:“药气与食气不欲相逢,食气消则服药,药气消则进食,所谓食前食后盖有义在其中也。”
一般中药汤剂,每日早晚二次分服。
具体服药时间应根据病情需要及药物特性来确定。
1.清晨空腹服 因胃中没有食物,所服药物可避免与食物混合,因此可以迅速到达肠中,充分发挥药效。
峻下逐水药晨起空腹时服药,不仅有利于药物迅速入肠发挥作用,且可避免晚间频频起床影响睡眠。
2.饭前服 胃中亦空虚。
驱虫药、攻下药及其他治疗胃肠道疾病的药物宜饭前服用。
因饭前服用,有利于药物的消化吸收,故多数药宜饭前服用。
3.饭后服 胃中存在较多食物,药物与食物混合,可减轻其对胃肠的刺激,故对胃肠道有刺激性的药物宜于饭后服用。
消食药亦宜饭后及时服用,以利充分发挥药效。
一般药物,无论饭前或饭后服,服药与进食都应间隔1小时左右,以免影响药物与食物的消化吸收与药效的发挥。
4.特定的时间服 为了使药物能充分发挥作用,有的药还应在特定的时间服用。
如安神药用于治失眠,宜在睡前30分钟至1小时服药;缓下剂亦宜睡前服用,以便翌日清晨排便;涩精止遗药也应晚间服一次药;截疟药应在疟疾发作前两小时服药,急性病则不拘时服。
(二)服药量
一般疾病服用汤剂,多为每日一剂,每剂分二服或三服。
病情急重者,可每隔四小时左右服药一次,昼夜不停,使药力持续,利于顿挫病势。
应用发汗药、泻下药时,因药力较强,服药应适可而止。
一般以得汗、得下为度,不必尽剂,以免汗、下太过,损伤正气。
呕吐病人服药宜小量频服。
药量小则对胃的刺激性小,不致药入即吐,多次频服,方可保证一定的服药量。
(三)服药冷热
服药的冷热适度,应根据病情和药物性质,来具体确定。
服药的冷热,多指汤剂而言。
一般汤剂,所谓“汤者荡也,”故多宜温服。
若治寒证用热药,更宜热服。
特别是辛温发汗解表药用于外感风寒表实证,不仅药宜热服,还需服药后温覆取汗。
至于治热病所用寒药,如热在胃肠,患者欲冷饮者可凉服;如热在其他脏腑,患者不欲冷饮者,寒药仍以温服为宜。
另外,用从治法时,也有热药凉服,或凉药热服者。
至于丸、散等固体药剂,除特别规定外,一般都宜用温开水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