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基础理论
七 病因
病因的概念和分类:导致人十体发生疾病的原因,称之为病因,又称作“致病因素”、“病原”(古作“病源”)、“病邪”。
疾病是人十体在一定条件下,由致病因素所引起的有一定表现形式的病理,包括发病形式、病机、发展规律和转归的一种完整的过程。
疾病病因作用于人十体之后,导致机体的生理状态被破坏,产生了形态、功能、代谢的某些失调、障碍或损害。
换言之,病因是指能破坏人十体生理动十态平衡而引起疾病的特定因素。
病因包括六十婬十、疫疠、七情、饮食、劳倦、外伤,以及痰饮、瘀血、结石等。
病因包括致病原因和条件两方面的因素,两者在疾病发生中所起的作用不尽相同。
致病原因是指那些能引起疾病,并且赋予该疾病特征十性十的各种因素。
条件是除原因以外,与病因同时存在的促进疾病发生发展的有关因素。
病因学说,就是研究致病因素及其十性十质、致病特点和临十床十表现的学说。
根据邪正十十交十十争的理论,中医学认为,无论外感六十婬十,还是内伤七情、饮食劳逸,在正气旺盛,生理功能正常的情况下,不会导致人十体发病。
只有在正气虚弱,人十体功能活动不能适应诸因素的变化时,才会成为致病因素,使人发病。
在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原因和结果是相互制约、相互作用的。
在一定的条件下,因果之间可以互相转化。
在某一病理阶段中是病理的结果,而在另一阶段中则可能成为致病的原因。
例如,痰饮和瘀血,是脏腑气血功能失调所形成的病理产物,但这种病理产物一旦形成,又可作为新的病因,导致其他病理变化,出现各种症状和体征。
这种病因和病变的因果关系,是通过人十体脏腑功能失调而发生的。
对于病因的分类,在中医学术发展过程中,历代医家提出不同的分类方法。
如《黄帝内经》的十陰十陽十分类法,汉·张仲景、宋·陈无择的三因分类法。
十陰十陽十病因说,把风雨寒暑等外来病因归属于十陽十,把饮食喜怒等内生病因归属于十陰十。
张仲景按传变把病因概括为三个途径,把经络受邪人脏腑归为内所因,病变局限于浅表的归为外所因,房室金刃虫兽伤归为其他病因。
陈无择把病因与发病途径结合起来,明确提出了三因学说,把六十婬十外感归为外所因,七情内伤归为内所因,饮食劳倦虫兽金刃归为不内外因。
陈无择在《三因极一病证方论》中提出的。
三因学说”,对病因的分类比较系统、明确,对后世医家影响较大。
古人这种把致病因素和发病途径结合起来的分类方法,对临十床十辨证确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本章根据疾病的发病途径及形成过程,将病因分为外感病因、内伤病因、病理产物形成的病因,以及其他病因四类。
中医病因学的特点:
1.整体观念:中医学认为,人十体内部各脏腑组织之间,以及人十体与外界环境之间是一个统一的整体。
因此,中医学将人十体与自然环境,人十体内部各脏腑组织的功能联系起来,用整体的、联系的、发展的观点,来探讨致病因素在疾病发生、发展、变化中的作用。
中医学,在天人相应统一整体观的指导下,用普遍联系和发展变化的观点,辩证地探讨了气候变化、『饮食劳倦和十精十神活动等在发病过程中的作用,奠定了中医病因学的理论基础。
如肝属木,在四时应春,在六气为风,在五味为酸,在志为怒,在体合筋,开窍于目,与胆相表里。
故气候异常变化的“风”,情志过激的“怒”,饮食失调的“酸”等均可成为引起肝脏发病的原因。
肝一旦发病,就会导致肝脏功能系统之胆、筋、目等产生病理改变。
2.辨证求因:一切疾病的发生,都是某种致病因素影响和作用于机体的结果,由于病因的十性十质和致病特点不同,以及机体对致病因素的反应各异,所以表现出来的症状和体征也不尽相同。
因此,根据疾病反映出来的临十床十表现,通过分析疾病的症状来推求病因,就可以为临十床十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从人十体的反应状态和生活条件变化及治疗手段等因果关系,总结出规律十性十的认识,从症状和体征来推求病因。
以病证的临十床十表现为依据,通过综合分析疾病的症状、体征来推求病因,为治疗用十药提供依据。
这种方法称之为:辨证求因、审症求因”,这是中医特有的认识病因的方法。
就症状而言,如周身游走十性十疼痛或瘙痒,因风十性十善行,风胜则动,故确认其病因为“风”邪。
把这一临十床十表现和产生这一表现的一切因素,都概括为“风”邪,这就是辨证求因。
临十床十上,不管实际致病因素多么复杂,只要人十体出现了“风”这种反应状态,就可以用“风邪”来概括之。
治疗时只要用相应的。
祛风”药物,就可使临十床十症状消失,当然也同时消除了病因及其病理反应。
只有采用辨证求因的方法认识病因,把对病因的研究与对症状、体征的辨析联系起来,才能对临十床十治疗起指导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