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宣圣讲义》卦象。上坤下乾。地在天上。乃天地《易经证释》泰卦

易经证释查询

请输入关键字:

例如:易经证释

易经证释 - 泰卦

易经证释

泰卦

孔子《宣圣讲义》

卦象。

上坤下乾。

地在天上。

乃天地相交。

乾坤相互之象。

卦爻三一陰一三一陽一。

上下相当。

内外相得。

升降相调。

刚柔相济。

在前数卦。

自屯蒙以后。

皆为一陰一陽一错行。

刚柔消长。

不成一致。

其数杂。

其用动。

其行无定。

其德多方。

故其象难明。

而吉凶不一。

至泰则不然。

乾一陽一居内。

而占卦之半。

坤一陰一在外。

亦占卦之半。

顺卦位之序。

以判内外。

画全体之半。

以为一陰一陽一。

而能以刚承柔。

以上接下。

天自高而自卑。

地自下而上。

气通而孚度。

德合而适时。

乃交相为用之道也。

一陽一以一陰一用。

一陰一以一陽一行。

此至道之则也。

一陽一主升。

而始于下。

一陰一主降。

而发于上。

此本源不竭。

顺应适宜也。

故在一岁。

舂夏之时。

天道下行。

地道上济。

天地气交。

生化乃成。

之象也。

生化既繁。

光明乃昭。

物有以众。

德用乃弘。

气候以和。

民生乃康。

此之象。

为康和发育之时。

安好均宁之日。

在世为太平。

在年为大有。

在民为治安。

在国为盛美。

乃上治之纪也。

如日之春如风之温。

如地之平。

如水之清。

悠然以生。

夷然以成。

和乐亲悦。

不相猜忌。

安定稳妥。

不有陵倾。

乃道之既成。

德之已明。

天地康宁。

乾坤自平。

更何物之不全。

事之不利哉。

故曰泰。

言至宽无垠。

至远无阻。

包含万有。

以盈以阜也。

故中心坦白曰泰然。

无忧无虑之至也。

颂上世日泰鸿。

泰一。

称上治曰泰平。

以其至矣。

字亦作太。

凡无可加者曰太。

泰之为泰。

固无以过矣。

泰字原同大字。

称大者、则用大。

若至大而重读之。

逐转为太字。

其实一字也。

后人分为大太二字。

又作泰字。

泰亦通汰。

皆广泛之意。

语言中称过甚者曰泰。

或即用太字。

如忒字意。

有特别之义。

故太一者至一也。

太极者至极也。

今卦名不用太而用泰者。

以其兼含宽阔之意。

且通达无阻。

平均无垠也。

泰字下从水。

言如水之无涯涘也。

上从三人。

志其众也。

亦可视作天字与大字之合书。

无非喻其大耳。

卦合乾坤。

可见取象之大。

所包之广。

而上有天字。

下为水字。

上本乾卦之象。

下取坤卦后天代以坎水之象。

又取河图天一生水之义。

上为天一。

下为水。

则乾坤乃相生以成物。

非如先天之上下对立。

高卑悬绝。

故寓其意于泰字焉。

又泰字上半。

即春字上半。

春字亦取天大之义。

皆言天所生成万物。

成其高明博大之德耳。

本乾坤合德。

生成备用。

一陰一陽一同化人物康阜之时。

字象与卦象皆相合。

字义与卦意皆相应也。

而一言释之。

则泰者亨也。

利之所见也。

本乾之道以成亨。

本坤之道以为利。

在乾卦辞。

乾始能以美利利天下。

又乾元而亨通也。

可见泰之成用。

全本乾之用。

乾无形。

其用皆见于坤。

则乾之亨利。

即坤之亨利。

二者合而为泰之亨利。

故泰之为泰亨也。

利天下而不尽。

是谓大利。

无物不受其德。

是谓大亨。

言通达天下无不泰也。

在道为大。

在德为通。

普及一切而尽宜。

包举万端而皆利。

故周易上经。

以此卦为最盛。

比之下经既济。

尤有过焉。

则以其气之和。

而数之平也。

道之全。

而德之溥也。

后天生化。

至此备矣。

乾坤之用。

至此具矣。

故以之继履。

履者天下之所以定也。

万物之所以安也。

安且定。

则泰然矣。

故有履。

而后能泰。

泰见而后履道以成。

履用以久。

此圣人致太平之世。

必由于礼也。

依礼以立。

而后人生得全物育得繁。

无争无仇。

无忧无害。

而后人物同泰,而后天下皆泰。

岂非天地之德所成。

乾坤生化之功所底耶。

岂非圣人教育之道所致。

礼乐齐一之效所为耶。

夫圣人与天地同德。

与乾坤同用。

而御之以礼。

施之以教而已。

泰果无由至哉。

天地一日不交。

乾坤一时不会则天下否塞。

生化且断。

礼教一日不行。

圣人之道一时不继。

则家国危始。

民物烦忧。

尚何泰之望哉。

故泰基于天。

而成于人。

发于数。

而底于事。

行于气。

而应于物者。

非易致也。

圣人无私。

则亨利者。

天下之所公也。

正如乾坤之合为泰非自为也。

时至自合。

道至自成。

故继履者泰也。

时过则迁。

用极则变。

故继泰者否也。

一反一复。

乃见天数。

一通一塞。

乃见时运。

勖哉人乎。

毋自偿其事。

而为天所弃乎。

天所予者。

功业自大。

天所弃者。

败辱自深,故在泰爻曰包荒。

在否爻日包羞。

是在人之自择耳。

泰小往大来吉亨

孔子《宣圣讲义》

此彖辞。

总指全卦之用也。

泰之为义已见前。

小大者、指一陰一陽一。

往来者、指升降。

泰上坤下乾。

一陽一始一陰一终。

而自天地言之。

天上地下。

乃其体也。

天降地升。

则其用也。

今天下地上。

正孚天地之用。

故有往来之称。

天为一陽一、在下而上升。

地为一陰一。

在上而下降。

是一陽一为来。

一陰一为往。

一陽一大一陰一小。

故曰小往大来。

犹言往者小。

而来者大也。

又一陽一主生。

一陰一主成。

一陽一主始。

一陰一主终。

生始无尽。

故为大。

成终有穷故为小。

今以乾始坤终。

乾下复上。

坤上还下。

亦为往来之象。

而乾无尽。

坤有终亦称小往大来。

且全易卦皆发于乾。

则乾为各卦之本。

坤自乾变也。

由乾而坤。

自成往。

由坤复乾自成来。

乾往变坤。

为有限者。

故仍必复。

坤来返乾。

为不动者。

故为还原。

亦小往大来之象也。

泰与否反。

泰为小往大来。

否为大往小来。

盖泰之相交。

往者短狭。

来者广长。

乾坤互抱。

其气周迥。

其道纡远。

循环不息。

以生化万物。

故为小住大来。

否则反是。

故为大往小来。

往者、去也已也。

缩也。

减也。

来者。

进也末至也。

加也。

推广也。

泰为小往大来。

明其为生化无尽。

育成无量。

其数不可纪也。

否则反是。

易以后天为准。

故重来而轻往。

传曰数往者顺。

知来者逆。

易逆数也。

言全易为求知来者之象。

故重在逆数。

逆者迎而取之也。

知者推而得之也。

世间生化由简进繁。

由寡进众。

由乱进治。

由陋进一精一。

此自然之理。

必至之数也。

故重来而轻往。

泰小往大来。

恰孚易旨。

所利亨于物者。

皆来也。

其不利亨者。

则往矣。

故为治安之世。

为繁美之时。

以天地相成。

一陰一陽一相和。

以开其化而致其政。

盖乾坤相合。

刚柔相宜。

以成其用。

以达其德。

故有吉亨之占也。

小往大来。

一陽一长一陰一消。

刚中柔外。

利己利物。

所过者不论。

所来者无不善。

曰吉亨。

言吉利亨通。

至无尽也。

彖曰泰小往大来吉亨则是天地交而万物通也上下交而其志同也内一陽一而外一陰一内健而外顺内君子而外小人君子道长小人道消也

孔子《宣圣讲义》

此申释彖辞之义也。

言之德用。

所关极大。

所系极众。

其最要者。

本乾之健。

用坤之顺。

藏一陽一于内。

行一陰一于外。

乃泰之本义。

彖辞之大旨也。

既孚乾坤之道。

合天地之德。

刚柔交而上下接。

内外一而行止同。

气包万方。

而理通一切。

一精一育万物。

而神用无穷。

天地周旋。

人物化育。

道不异物。

用不殊方。

志意相同德业相济。

大则无外。

细则无内。

上则通神。

下则齐物。

以生养变化。

而无不适。

以动静辟阖而无不宜。

主持至中而行动至和。

辨别至一精一。

而调理至神。

故能表里一陰一陽一。

纲维天地。

日月不失其度。

山河不差其仪万物咸亨。

庶类同泰。

是在天下为君子在位。

小人弃置。

君子道长。

小人道消。

盖君子体一陽一。

小人一体一陰一。

君子用柔。

小人用刚。

君子治内。

小人治外。

君子利物。

小人利己。

道不同也。

志不合也。

故泰平之世。

君子进用。

离乱之纪。

小人侥幸。

其行固异。

其事业自殊。

泰之为泰。

仁以为志。

智以为识。

忠恕以为天下。

礼义以为政教。

无一党一无偏。

王道平平。

无偏无一党一。

王道荡荡。

无反无侧王道正直。

皆泰之德用也。

王道者至道也。

圣人之道也。

王者法则天地。

仿效一陰一陽一。

如日月之代明。

如春秋之递坛。

无私利。

无过不及。

无朋比异同。

无一奸一邪反覆。

巧取强夺。

故底于泰平。

言能至平也。

平则均。

均则和。

和则安泰。

以乾坤两得其平。

一陰一陽一至均。

健顺至和故一切皆安。

安则生化日盛。

荣美日增。

故为盛世。

为旺时。

为正道。

为君子之德业。

比之于家。

父子夫妇兄弟。

各尽其道。

各具其德。

以和以安。

则家道必昌。

比之于国。

君臣上下。

官吏人民。

各尽其道。

各具其德。

以和以安。

则国治必隆。

上下各如其分。

利物利人。

生成各如其志。

成己成物。

故为泰。

谓其平也。

唯平乃泰。

有一不平。

则不泰矣。

君子道长。

小人道消。

善人得福。

恶人予罚。

正天道之常。

事理之平也。

若反是君子被斥。

小人盈庭。

一陰一险为政。

强一暴以逞。

则天下不平。

兆民怨恨。

上下相贼。

秩序陵夷。

是为否世。

乃泰之反其所以然者。

失其平均也。

凡物或事。

莫不有一陰一陽一二者。

莫不有平均与倾偏。

平均则泰。

倾偏则否。

此理也。

亦数也。

泰之和安。

以乾坤平均,一陰一陽一协调。

健顺相应刚柔相成也。

故无不宜。

万物同亨。

庶类同吉。

非一人一事之利也。

非为君或民。

非为己或物也。

而皆利之。

是谓大亨。

言无不亨也。

气交则通。

数孚则达。

故亨者。

乾之所覆。

坤之所载。

无不亨也。

以君子之道。

正如是耳。

所谓吉者。

由亨而吉。

由吉以亨。

天下同亨。

天下同吉。

则诚泰矣。

再是卦重在上下健顺恰得其当。

亦如履也。

尊者自卑。

高者自下。

则易得其平。

故一陽一贵能一陰一用。

刚贵能柔用。

泰之德用。

正以乾坤能相济相成耳。

不独人事所贵。

天道亦复如是。

人之修道。

亦当深体此义。

由后天言之。

泰否即既济末济。

泰与既济皆取此义。

亦全易之义。

盖莫不以逆行为顺也。

逆则知来。

而吉亨正在此逆字中。

然逆者乃迎而推之。

非兴天数违行也。

以逆而和。

乃可贵。

若违行是不和。

是否与末济也。

此处宜细思之。

《宗主附注》

易卦由乾坤至泰否。

为一大节。

乃天地之数。

已交互成行。

乾坤之道。

己分合成序。

履之所以辨也。

定也。

畜之所以育也、全也。

万物皆得其生矣。

各安其所矣,是天地生成之德已备。

乾坤尊卑之分已明。

而天下治平。

人物亨吉。

而以成象。

于是易之为易。

已自成一大循环。

人世之为治乱。

亦自分一大阶段。

是谓之世纪之枢也。

故乾坤至泰为交一合。

至否为分离。

一阖一开。

而门户以见。

一聚一散,而事物以繁。

是在天道无为自化之时。

渐入入道有条为理之际,圣者合天而治世安民。

妄者逆天而乱邦祸众。

皆缘于人事之异。

而以见泰否之互成。

是天下者、人治之。

人乱之。

泰者、人所致之。

否者、人所使之。

天道固自循环。

而在人事之相孚也。

故有服而后有泰。

忘履而后有否。

乾坤交一合之气。

至泰而大光。

天地生成之德至泰而大显。

是以泰为及时之化。

上治之世。

为元亨之道。

为利贞之功。

盖乾坤四德。

肯见于泰。

而内有其守。

外致其用也。

故泰者亨也利也。

彖称为吉亨。

指其外功也。

有履之元贞在内、故也。

吉即利也。

一陰一顺一陽一正。

天先地从。

故有始有终。

有生有成。

而天下皆亨。

万物同利矣。

此泰之所以为泰也。

泰大也。

古通用。

又曰。

为正月卦。

乃三一陽一三一陰一平分之数。

自一一陽一来复。

二一陽一临。

至三一陽一泰。

皆一陰一中生一陽一。

一陰一日消。

一陽一日长。

冬尽春来。

而天地捆縕。

万物生育。

是春令见于泰。

春政成于泰。

是以泰春首。

春与泰同头。

而下一为日。

一为水。

正后天坎离代乾坤之用。

主生化之源也。

水与日、为一切生化之本。

缺一则不生不化。

无水则枯。

无日则冻。

冬令严寒。

万物凋萎者。

即水日不足也。

不足由于天地不交。

一陰一陽一隔绝。

日不为煖。

则物冷而生气少。

水不为润。

则物燥而生意失。

必待春月。

天地始交。

一陰一陽一以和。

水温而泽。

日煖而蒸。

万物一抽一芽。

气候和煦,此既之小象也。

天地之大。

生化之弘。

犹必待泰而后见其功。

至春而后成其用者。

实以二气之调为不易也。

必刚柔相济。

升降相得。

一元随化。

五行周流。

然后孕育无垠。

生成不已。

可见泰运之有期也。

一年唯一度春风。

百世唯一逢泰运。

必天人相合。

礼教并隆。

圣德在朝。

仁义为政。

方可冀太平之治。

成泰阶之时。

以孚乾坤元亨之德。

见一陰一陽一造化之神也。

故泰运难期。

而否世易至。

非独天道也。

人事亦在其贲焉。

世无尧舜之君。

谁成唐虞之治哉。

故泰否相继。

而人民终苦多难。

象曰天地交泰后以财成天地之道补相天地之宜以左右民

孔子《宣圣讲义》

此申释全卦象义。

以明人道也。

既以乾坤合德。

天地同泰。

以生成万物。

长养万民。

则居天地之中者。

并称三才之人。

亦当体天地之仁。

成天地之道。

化行天下。

以教育民。

治成天下。

以利养民。

予之以生育安全。

籍之以和乐平易。

大而同化。

小而永宜。

裕后而无穷。

承先于不替。

方足以孚泰之道。

致泰之甪。

而全泰之功也。

故人类有主。

国家有君。

天下有后。

为以代行天地之政。

广及乾坤之德。

以教养之。

治理之。

以左右斯民。

而达乎泰世。

此固天之所命而赖有人以顺承之。

正如坤之合乾。

地之顺天。

无微不至。

无曲不达。

故天道因人而见。

易教因人而行。

泰以人成。

世以人治。

此天人相应之极。

而为神形上下交契无间之盛世也。

故泰之体。

出于天地自然。

泰之用。

依于圣王政教。

此礼治之所肇。

人文之所建也。

礼以开太平。

人以成盛德。

天道照临于上。

神功潜运于中。

则风雨以时。

寒暑不忒。

财物丰阜。

人民安康。

天下乐嬉。

不知帝力。

国家富盛。

不见人功。

谁为致之。

盖天所降命之君师也。

君而兼师。

政而合教。

礼行而刑措。

化及而令简。

上清下宁。

远怀近悦。

是谓无为之治。

唐虞之际。

大同之期也。

故辞极言人君之功。

以适于交泰之德。

教养之力。

以孚于天地之和。

唯和乃宜。

唯宜乃利。

唯利乃亨。

斯成亨吉之象。

而得平安之占也。

后、帝也主也。

以泰之用。

必有后以致之。

中庸所谓非天子。

不议礼。

不制度。

不考文。

必有德有位。

然后能为之。

泰由履来。

太平由礼教启。

此辞之必称后也。

又后同后。

言天地交泰之后。

人乃应之。

以成天地之道。

以泰否皆天道。

人所以顺承者。

必因泰而致之。

故彖辞首言天道。

次及人事。

虽运会出于自然。

而功用必徵诸人力。

君子以道长而进用。

小人以道消而退斥。

即人能孚天地之德。

而后能成世之泰也。

天道在前。

人道在后。

前后相及。

而天地交泰者。

乃成天人交泰矣。

故称后以明人功耳。

财与裁栽才古皆通用。

辞称财成。

言因天地之利以利物。

而财以阜物以丰也。

有天时者。

必尽地利。

有地利者。

必得人和。

三者俱备。

事无不成。

功无不一举。

故大学称、有土斯有财有用。

而先在有人。

易传曰、何以聚人曰财。

皆言财用不可少。

而国以治平。

天下以安者。

必先理财。

故辞称财成。

且兼含裁成栽成之意。

言有财而后能裁成之。

或栽成之。

裁言平准。

栽言培植。

无非志于成而巳。

又包才义者。

才与才哉二字原通。

以有此才成耳。

亦若曰此足以致于成。

才固同材。

言有此材而用之适宜。

则何为不成。

故财成盖括此数义。

其最要者。

有天之时。

地之利。

以为人之财。

则得人之和者。

宁有不达天地之道。

成天地之物者乎。

圣王治平天下。

必因天地之因缘。

人物之会合。

上以契其一精一神。

下以纳其物力。

故盛世必有丰年。

治国必多富民。

利用阜生。

必因天时地利。

人归物与。

必由生育安全。

故天地交泰。

恰以备后之用也。

后因之以财成天地之道。

而辅相天地之宜。

以左右民。

则民物同康。

天下无不泰矣。

辅相者因时而时之。

因利而利之。

寒暑有时。

燥湿各利。

必辅以导之。

相以辨之。

宜天地之宜。

而尽时利之用。

左右者教化之事也。

神农播百谷。

而民粒食。

轩辕制衣裳。

而民被服。

凡天地之所有以导民生产。

即天地之所能以授民开拓者。

皆左右之事也。

文化之美备。

风习之淳良。

生活之安全。

起居之便利。

莫非吾后左右之功。

以此而民泰矣。

而国泰矣。

而天下皆泰矣。

则所渭天地交泰者。

赖有后以致之成之。

以为世泰。

然则后之功大矣。

后之德至矣。

辞之所指。

固已尽其意矣。

安得长有此人以为民后哉。

初九拔茅茹以其汇征吉

孔子《宣圣讲义》

此泰初九爻辞。

言初爻之用也。

泰初九即乾初九。

而乾之上有坤。

则用异乎乾。

乾为潜龙勿用。

以一陽一之升于地中也。

泰初九。

为一陽一之蓄而待发。

且天道上。

地道卑。

今乾居下。

其志在升。

乾主升始。

其用在动。

故爻辞曰拔茅茹以其汇、征吉。

茅者、用以包物。

茹者、根也。

皮也。

汇。

类也。

聚也。

初九一陽一初动。

故为拔。

乾为天主覆。

故象茅茹。

以备包盖也。

一陽一集在下。

动而上升。

一陽一动而一陰一应之。

物生而地成之。

生育以全。

气数以合。

故汇类同拔。

不复留滞也。

如春风一动。

万物胚胎。

生机一行。

万类启螫之象也。

一陽一动而周流六虚。

气行而包纳万象。

是即泰之始也。

天生地成之德初见也。

拔者、非人力也。

生机使之。

汇者、非势拘也。

气息通之。

自然而然。

自致而至。

不假势力而自集。

不用勉强而自动。

故拔茅茹、而以其汇相从也。

一陽一既为动。

用既以生。

则为行、为出外之象。

不甘淹迟也。

天地交泰。

万物同舂。

谁无生机。

而逆时自弃哉。

气至自出。

时至自行。

顺天应道。

因时成化。

此物此志。

天下大同。

故曰征吉。

象曰拔茅连茹志在外也

孔子《宣圣讲义》

此申释爻辞之义也。

道在内。

而用必推诸物。

气发于中。

而德必见于外。

志在外。

正如茅茹之拔。

脱然而出。

将以成其包一覆之德也。

不独成己已也。

必连类而及焉。

故以其汇者成物也。

内藏其用。

外显其仁。

成物智也。

成己仁也。

内外俱至。

天一性一之所见也。

智用在外。

而藏于内。

仁体在中。

而显于物。

内外相成。

一陰一陽一相翕。

此泰之本象。

天地下上之微义也。

亦易之妙用。

逆来顺往之一精一旨也。

必如是而后泰。

而后全其生。

成其道。

达其德。

必如是而后天下治安。

人物和乐。

初九爻辞。

固已明指其要矣。

《宗主附注》

初九爻辞。

尚有微义。

须加注明。

爻辞称茅茹。

夫子指明取包纳之义。

而人或末达。

盖包纳之象甚多。

何独取噙于微贱之茅。

在泰为乾坤合。

乾象天。

而取地上之茅。

是必有故。

盖古礼最重茅。

即人情常用者、亦多采茅。

古者祭祀必供白茅。

以包祭物。

且有常供。

如管仲责楚,包茅不入。

无以肃酒。

诗称野有死齐。

白茅包之。

白茅纯柬。

有女如玉。

易大过初六爻辞。

籍用白茅无咎。

肯与泰否二卦、拔茅茹义相证明。

无非为洁白之物。

神人所重契者也。

又以茅之生也最早。

当天地初判。

生气始萌。

水土初分。

生物始育。

苔藓之间。

翘然独茂者、茅类而巳。

盖其得天适厚。

启生独先。

而有洁白之苗。

发育之干。

连接之根。

上吸雨露之滋。

下引水泉之润。

是能达天水之气。

得地土之肥。

而清洁宜于祀神。

生发孚于育物。

故祭事所必用。

日常所必需者。

其在泰否。

皆取天地之气。

象生成之道。

而寓数于物。

见用于时。

则茅适宜其所象也。

譬之于四时。

冬去春还。

茅乃先茂。

夏未秋始。

茅亦先枯。

其首应一陰一陽一之生成。

早得寒煖之化育。

开落不失其序。

荣瘁不忒于时。

故以喻生发之功。

否卦以喻凋残之道。

天地合则自盛。

乾坤判则自衰。

而远近皆然。

族类相应。

故月其汇之文也。

九二包荒用冯河不遐遗朋亡得尚于中行

孔子《宣圣讲义》

此泰九二爻辞明本爻之用也。

泰下为乾。

九二乃乾之内卦主位。

亦泰之内卦主位也。

乾以天德。

包一覆无垠。

故曰包荒。

荒者大也。

洪荒也。

天地初奠。

万物始生。

水土既分。

世界无尽。

而人事未施之先。

物自生育自成化而已。

言其数。

则大而无外。

言其质。

则野而无文。

言其所处。

则随至自安。

言其所进。

则随地自便。

初末尝有人力之措置。

物力之调剂。

虽在天地生成之中。

仍不免于荒草漫漶之象。

故曰荒。

以九二本初九之志于外。

则重在于行进。

一陽一主升。

而为始生之本。

故行于天下。

超于地面。

而无畏于险阻。

一陽一性一刚而行健。

以成其生化。

则不惜犯艰难。

多跋涉。

而一陽一在下。

与一陰一距离。

不易接近。

而气已交。

志已达。

则虽远不遗。

而所行无友。

以位正中。

秉刚健而不失其道。

以志主近。

履艰阻而不馁其心。

虽越荒野。

踰江河。

独行无朋。

而得尚于中行。

以达其志。

成其德以遂其高明不息之道。

而至于泰也。

盖九二在下卦中爻。

与上卦坤相离远。

但气已动。

志在通。

则由此以进。

终当至焉。

故用冯河。

言不惮险也。

不遐遗。

言志在交远也。

朋亡。

言独行无友也。

得尚中行。

言守道不失也。

以九二本乾之德。

行乾之道。

包荒以见其大而能覆。

冯河以见其健而不息。

不遗以见其乐交坤。

而得合德、以遂其生成。

朋亡以见其独一陽一无侣。

而因自勉以达其行进之志。

尚中行者。

其志已遂。

其行竟成。

能以乾一陽一自固。

而推天道于物。

能交坤一陰一以孚。

而合地道代成。

故爻辞明述其义。

以申乾道不息、天行健之旨。

而见乾能交坤。

天地合德。

以成交泰之象也。

盖交泰者。

天地各半。

天主于九二。

地主于六五。

上下相应。

以成全卦之用。

则九二乃乾主位。

亦泰之主位。

主此而交彼。

正如帝与后妃。

又如国与国两尊相睦。

以成其化。

乾处下而主动。

故宜不避烦劳。

不辞卑屈。

为将以成其大也。

将以广其生也。

体乾而用坤。

体一陽一而用一陰一。

以斯而克成交泰之象矣。

象曰包荒得尚于中行以光大也

孔子《宣圣讲义》

此申释爻辞之义也。

光大二字。

指乾之道。

成泰之用。

非乾不能称也。

唯乾之刚。

而能不息。

唯乾之明。

而能大生。

故曰光大。

以包荒而得尚中行也。

盖九二本乾之德。

以利天下。

因坤之和。

以生万物。

虽荒野而能包一覆无遗。

虽距远而能交亲如响。

历冯河而不阻。

当孤独而无忧。

故能尚于中行。

以成交泰也。

夫乾之所患者、太刚易折。

过孤难合。

生而无养。

始而无终。

则亢而有悔。

以失中道也。

今之乾。

以自卑就下。

则刚而柔矣。

以合坤相和。

则独而有亲矣。

不亢以自害。

孤以自伤。

而生者得坤成之。

始者得坤终之。

坤之不及。

调其太过。

则恰如其位。

尚于中行矣。

故以光大称。

谓能善用其道。

而得交于坤耳。

夫处乾者贵得坤。

行乾者贵用坤。

坤本无成。

以交乾而成。

九二之成。

以六五之应也。

天覆之。

地载之。

天生之。

地成之。

天之高明。

即地之博厚也。

唯博厚、乃成天之高明。

唯高明乃成地之博厚。

二者相须相助。

相合相成。

舍其一。

则皆败矣。

故九二之光大。

得六五以成之也。

曰得尚者。

向其相求之切也。

设有离志。

即不得矣。

故乾卦之用。

皆取坤用。

坤之于乾亦然。

包者天也。

荒者地也。

冯者天也。

河者地也。

不遗者天也。

遐者地也。

朋亡者。

失其助也。

得尚者。

得其孚也。

光大者乾之固有。

成光大者。

坤之所为也。

故曰天地交泰。

言必交而后泰。

不交、安望其能泰乎。

故九二之位中正也。

而必得六五之应。

乾之道大矣。

而必得坤成。

泰否之异。

即由斯判也。

《宗主附注》

包字乃泰否两卦要义。

泰言包荒。

否言包羞包承。

皆乾坤相对之象。

言天自包地。

地在包中也。

唯泰之气交而道通。

故包荒成其光大。

否之气断而道塞。

故包承包羞见其艰虽。

以天地自然之数。

无不包也。

故皆称包。

以天地运用之数。

或不通也。

故称包、而有荒与承羞之过也。

过则反成否矣。

九二爻得尚二字最一精一。

言末定也。

或得或否。

富以其行一事为判。

果乘泰而骄。

则反为否塞。

故以光大为言。

必心中坦然。

卑谦和众。

方能成其光大。

而对人宜恕。

俗称原谅人曰包涵。

曰包荒。

即此义也。

要能包荒。

始能得助。

否则坤己自远。

安望其相成哉。

九三无平不陂无往不复艰贞无咎勿恤其字于食有福

孔子《宣圣讲义》

此泰九三爻辞也。

本爻乃关键。

全卦大用。

已见九二爻辞。

而九三当下卦之终。

为乾卦之末。

乾尽而坤受气。

一陽一终而一陰一绍德。

是九三居二者之间。

主合化之纽。

兼刚柔之用。

连健顺之义而内有其守。

外致其功。

下启其方。

上布其道。

故辞曰、无平不陂。

无往不复。

言平之与陂。

往之与复。

相随而至。

正如一陰一陽一之相及也。

平者必陂。

往者必复。

气至则反。

物极必变。

泰之用。

由逆以成顺。

故高者下之。

卑者上之。

乱者治之。

善者败之。

乃穷通之理。

消长之数也。

九三一陽一极矣。

刚至矣。

去而不返。

进而不顾。

则一陽一必亢。

刚必折。

天道不如是也。

以一陰一济其亢。

以柔和其折。

则亢者反卑。

折者反续。

此平者为陂。

往者为复。

事理之固然。

天道之常度也。

九三进则六一四。

反升为降。

转进为退。

故有平陂往复之象。

乾坤合化。

过此以往。

坤代乾功。

天地合德。

至此以进。

地代天成。

陂者成其平。

复者成其往。

非相逆也。

非相害也。

乃相济也。

乃相辅也。

日往月来。

以成其明。

暑往寒来以彰其序。

故九三之用神矣。

而世间生化。

人物生息。

莫不如此例、以传播繁殖至于无穷无尽。

此大循环之道也。

不如是则穷矣尽矣。

人物皆绝。

尚何泰之可言。

九三之象。

乃天地合化之例。

世之治乱。

亦由是辨。

末有一治不乱者。

末有一乱不治者。

气极则变。

物极则反。

非谓人为。

实缘天数。

而或者疑焉。

以为乱极成治。

固矣。

治极成乱。

理之所无。

不知气有尽。

数有穷也。

欲其长治。

必先育其气。

持其数。

尧舜之后。

不能再见尧舜。

汤武之后。

不能再有汤武。

虽当时末乱。

而久之则治衰。

终仍不免于桀纣之乱。

岂非治极则乱乎。

由人事言。

固有善恶之辨。

若天道。

只有消长之异。

更无优劣之分。

故平与陂齐观。

往与复同道。

初无差别也。

唯天地有四时之气。

乾坤有四德之化。

永相衔接。

而不加多少。

则其序不愆。

元亨者必利贞。

利贞者必元亨。

泰九三亨至矣。

必反求于贞。

唯贞能永亨。

如花开必培其根。

水流必浚其源。

故辞曰艰贞无咎。

勿恤其孚。

于食有福。

明示成亨之用。

贵在能贞。

贞则永孚。

而天地之德永合。

乾坤之道永接。

而后交泰不违也。

勿恤二句。

言九三本艰贞之德。

得无咎之占。

上下克谐。

内外咸应。

勿恤于艰。

而有孚于道也。

恤者自念也。

心之所悯曰恤。

勿恤、即无忧之意。

虽过艰而能贞。

有咎而能免。

故有勿恤之语。

泰主天地交一合。

九三处乾交坤之地。

能体乾而用坤。

履刚而行柔。

自返以诚。

致道以德。

故有其孚之语。

言孚于道也。

平者多患陂。

往者多忘复。

今当平而必陂。

往而必复之境。

历乎艰险之道。

循迥于有咎之途。

而终能自免以孚者。

赖其贞也。

唯能贞以度艰。

故能勿恤于咎。

唯能艰贞无咎。

故能有孚于道。

道兼一陰一陽一言。

谓升降皆宜。

出入皆得也。

一一陰一一一陽一之谓道。

泰九三之谓也。

九三极一陽一而进于一陰一。

自升而退为降。

居内以望外。

行下以归上。

故恰孚于道。

而全乾坤之用。

合天地之德。

成泰之道也。

于食有福者。

以德而有得也。

食福不回。

天地之所予也。

且食者身受也。

福者天锡也。

秉一陽一刚以推化。

则万物同亨。

因艰贞以自厉。

则一身厚福。

食犹口食也。

.九三内连九二。

外接六一四。

互成兑卦。

为口舌之象。

又口者出入之道。

纳食而出言。

今本自反之义。

故主食以养己。

养己者、终养物。

福己者、终福天下。

此九三之用。

推之为四海之惠。

约之为一人之庆。

所谓一人有庆。

兆民赖之。

泰之为泰。

盖本此旨。

以泰主乾而用坤。

本天而协地。

守一陽一而达一陰一。

持健而行顺。

内君子而外小人。

尊天王而仁民物。

无非以两者之交一合。

而得其同化也。

象曰无往不复天地际也

孔子《宣圣讲义》

此申释爻辞之义也。

际者交际。

言九三居天地之交。

而能介其际以相孚也。

天地去远。

而气甚近。

故易孚。

九三在其间。

如门之枢。

车之轴。

司转旋之任。

为交际之功。

故历平陂。

扼往复。

艰贞无咎。

有孚食福。

皆道之所用。

德之所成也。

其要在贞字。

能贞始亨。

能亨始泰。

大哉亨乎。

至哉贞乎。

此乾坤之德所以称大与至也。

六一四翩翩不富以其邻不戒以孚

孔子《宣圣讲义》

此泰六一四爻辞。

与九三爻辞相对照也。

六一四居外卦之始。

为坤卦之首。

以一陰一行一陰一。

与九三之以一陽一行一陽一。

正相当。

而二爻密接。

刚柔相应。

内外交孚。

故九三称其孚。

六一四称以孚。

九三为一陽一求一陰一。

一陽一极一陰一生。

恰能容洽。

不相猜疑。

故曰勿恤。

六一四为柔志刚。

柔下刚来。

恰成顺受。

不相顾忌。

故曰不戒。

在小畜曰富以其邻。

以畜志于得也。

此曰不富以其邻。

以泰志于均也。

均无贫。

二者辞异而义一。

盖小畜言利。

利者重物。

泰言义。

义者轻财。

而皆本推心以恕道接物。

故皆曰以其邻。

小畜之邻。

同富而不独得。

泰之邻。

同义亦不独穷。

此天地交泰之大用也。

天之财。

地所产。

地之物。

天所生二者相成而不独有。

相育而不独施。

六一四之柔。

不以骄于九三。

九三之一陽一。

不以惧于六一四。

二者同亨也。

故六一四之不富其邻者。

非不富也。

不偏富也。

正与小畜义同。

且六一四下与九二应。

九二之亨。

六一四之所赖也。

一陽一行而一陰一孚之。

一陰一至而一陽一协之。

若有得则同得。

无得则皆不得。

六一四之弱。

不志于得。

而其邻亦化之。

故不富而能泰。

取其均也。

凡所谓富者。

一陽一得一陰一之供养也。

一陰一之与一陽一。

则仅望其生成。

于一陰一曰富。

于一陽一则否。

富必有物故也。

六一四无物。

所育所成。

皆乾之物。

故不曰富。

而非贫也。

譬之夫妇同财。

男为富。

女不曰富。

以随夫而富。

亦非贫也。

六一四柔也。

柔之所至。

和婉嫋娜。

如女子之容日翩翩。

以其委宛多姿也。

既近于一陽一。

以刚相形。

又处于外。

以内相媲。

休休而文采独盛。

温温而婉绰有余。

比之丰度翩翩之公子。

故辞取喻焉。

以在外也。

不曰女。

以为一陰一也。

不曰男。

而独以翩翩二字。

象其风致耳。

然六一四固以柔成刚。

以一陰一孚一陽一者。

进则昭其文德。

以为光明。

退则蓄其威仪。

以为贞静。

此其能成德达道。

以育于物者也。

故辞称其孚。

言克孚于道。

以成其泰耳。

象曰翩翩不富皆矢实也不戒以孚中心愿也

孔子《宣圣讲义》

此申释爻辞之义也。

说者谓六一四为一陰一柔无用。

故有此占。

实非此意。

盖失实二字。

指不志于得而言。

即无物之意。

以六一四一陰一居一陰一位。

又在外卦。

内无所储。

中无所守。

故为失实。

实与虚对。

失实言主于虚表。

并非伪也。

用在于外。

非无用也。

故翩翩称其外观之美。

不富明其无物之真。

以六一四之情。

为全九二九三之用。

初不自为。

故用在外。

譬之汲水灌田。

其器必空。

虽管无存水。

而润泽之功不泯也。

比之富贵之家。

虽幼子衣服丽都。

车马丰一肥。

非其富也。

生活必优、则以其用、非自为也。

故曰失实。

果六一四而实。

则九二九三将无所用。

果外卦而实。

则乾将无所成。

坤为代终。

坤之用皆乾之用。

一陰一道虚。

地道虚。

虚而仍在。

虽虚不害也。

故失实一语。

不可以辞害意。

中心愿者。

坤乐成乾。

一陰一乐全一陽一。

地道代天。

柔德弘刚。

外以推其德。

虚以致其用也。

故曰中心愿。

中心自愿为乾用也。

故不相戒备。

而相交孚也。

泰之大用。

本在此义。

地道上行。

天道下通。

光明永凝。

交孚于中。

中者三四两爻也。

上为坤德。

下为乾德。

唯中爻为合德。

故交泰也。

譬之一岁。

二至悬绝。

唯春秋在中。

气候温和。

万物生成。

中之所在。

即和之所成也。

故寒暑异宜。

温和合化。

天地异道。

中和孚功。

此中心之愿。

即泰之所成也。

夫一陰一贵能涵一陽一。

下贵能奉上。

外能体内。

形能洽神。

是道之至也。

德之极也。

唯泰与既济寓其象。

中孚充其用。

易重交和。

如与人交易然。

必相得而皆利。

始为均平。

有一不利。

则争讼起矣。

故均无贫。

不言富也。

六一四之虚。

以中心所愿。

所谓虚心下交。

和衷共济者也。

愿者素愿。

心所欲也。

一陰一自欲一陽一。

两相为利故交则泰。

离则否。

苟离而否。

更何功用可言哉。

六一四之孚。

正以其失实也。

谓为无用误矣。

一卦六爻。

时相应证。

此自然之例也况在泰乎。

唯得中则泰。

过与不及。

皆非泰也。

故至上六遂失泰矣。

六五帝乙归妹以祉元吉

孔子《宣圣讲义》

此泰六五爻辞。

言本爻之用及其象也。

中四爻。

二至四为兑。

三至五为震。

合之成雷泽归妹卦象。

故爻辞取归妹之义。

泰以乾坤交孚。

乾道成男。

坤道成女。

亦婚媾之象。

上卦属坤而居外。

亦归妹之喻。

盖归者女归于男。

妹少女也。

于男日嬃娣。

于女日姊妹。

长幼之别也。

帝乙者。

以五爻君位。

而一陰一爻、柔道也。

甲刚乙柔。

故称帝乙。

以其位之所当。

德之所合。

时之所在。

情之所宜。

乃以帝乙归妹为喻。

非必有其人其事也。

然古者、尊卑序以甲乙。

如商代诸君。

皆以十干为名。

则谓为有其人其事。

亦无不可。

以六五一爻。

恰同于归妹。

而天地已合。

内外当位。

下与九二相配。

正如帝之与后。

故彖辞称后。

以女赅男。

此爻称帝。

以男赅女。

而归妹二字。

明其好合之道。

字其交孚之情。

内正外顺。

刚先柔从。

即坤代乾。

健合顺之义也。

凡爻皆取斯旨。

六五尤明着其事耳。

祉福也。

吉利也。

以祉元吉。

六五之占。

与九二交孚。

无不福利也。

在施曰祉。

在受曰吉。

以祉见施。

而受者同吉。

故辞如此。

元吉者、至吉也。

元不吉也。

言自然吉利。

不假祈求也。

以六五受九二之施。

而获履乾元之吉也。

即坤受乾之道。

而顺承其元亨之意。

象曰以祉元吉中以行愿也

孔子《宣圣讲义》

此申释爻辞之义也。

与九二六一四及归妹九五之辞。

均相证明。

以六五居外卦中位。

而内应九二之正。

前接六一四之情。

九二日得尚于中行。

六一四曰中心愿也。

此则日中以行愿也。

归妹则曰其位在中以贵行也。

皆以位之当。

而情之正。

行之勿疑也。

以六五与九二相孚。

有其中位。

与六一四相洽。

有其情感。

名正言顺。

情至德从。

故有以祉元吉之占也。

在彖辞已言上下交。

其志同。

天地交。

其道同。

九二六五之辞。

正与之证。

盖九二在下。

而本天德。

六五在上。

而秉地道。

故行愿云者。

行指道言。

愿指志言。

两两交孚。

而成泰。

此元吉之所来也。

上六诚复于隍勿用师自邑告命贞吝

孔子《宣圣讲义》

此泰上六爻辞也。

明泰用已终。

泰数已极。

终则必复。

极则必变。

处穷而不能终穷。

应变而不能制变。

是泰且反成否矣。

城者高而隍为卑。

以高而复于卑。

倾颓之象。

以尊而就于下。

竭蹶之情。

坤用本待乾成。

上六坤道已尽。

而处位至高。

一陰一道不扬。

而所至无助。

是犹城复于隍也。

城以固守。

隍以卫城。

今隍不为卫。

城不为守。

城失而就隍。

其败亡之象也。

故曰勿用师。

自邑告命贞吝。

言无可取也。

又复者返也。

由远而近也。

今自城复隍。

道日远矣。

弃其守而徇于隍池。

忘其乘、而纳于污下。

其尚可用乎。

或曰复者复命也。

以尊听于卑。

主听于仆。

将听于卒纲纪不立。

号令倒行。

则战必败。

守必亡也。

虽告命而自邑。

命已不行矣故贞吝。

贞者自固之谓。

吝者悔败之事也。

以上六之气已竭。

不能孚于九三。

不克返于初九。

一陰一与一陽一远。

刚与柔离。

天不复包地。

地无以承天是道远而自为政。

德离而任其志。

命出群下。

行成悖谬。

虽本其贞固之守。

无如大纲不存。

小人幸进。

欲其不吝得乎。

象曰诚复于隍其命乱也

孔子《宣圣讲义》

此释爻辞之义也。

言乱离之日。

上下不能相维。

命令无常。

依违不知所可也。

又乱者终也。

其命且终。

欲其不乱不得也。

故泰反而为否矣。

《宗主附注》

泰否皆指政治。

兴既未济不同。

故泰上六之命。

指政令也。

爻中言帝言后。

明致泰之道。

必本于贤君。

而在君能与其臣民交孚。

君位虽尊。

而志在下。

民位虽卑。

而意达上。

上下交通。

君民和悦。

有如男一女姻娅。

无不相得。

此泰之所以为泰也。

然治极则乱。

亲甚反离。

以分殊易间。

位难平也。

故泰贵平。

上六之乱。

以不得平耳。

先后天各易象数及图表大同

颜子《复圣讲述》

卦象先后天之异,在方位与次序,夫子已详言之:唯先后天各图象,位次各不同者,以其气数各有合也。

伏羲八卦位序,为一切根本,

其六十四卦则有数种;位序不同,名类斯异;文王八卦位序,自伏羲变来,其六十四卦,亦与伏羲者殊,然皆出于上乾下坤之八卦位序则同。

盖根本一,而变化无尽也。

伏羲六十四卦,应以本卦之序为最明显;即依乾、兑、离、震、巽、坎、艮、坤之一、二、三、四、五、六、七、八次序,而将本卦所变者,统属之于一卦;

如乾卦之下,兑乾、离乾、震乾、巽乾、坎乾、艮乾、坤乾、各卦;

即夬、大有、大壮、小畜、需、大畜、泰,皆属之乾卦;

其次则兑卦,兑所合者;如履、兑、暌、归妹、中孚、节、损、临、各卦,皆属之;

兑以下,如离、如震、如巽、坎、艮、坤、各本卦所合者,依序列之,以为全易次序;

因其由本卦所推,故名为本卦序;因其依先天八卦位次,故名为先天六十四卦序,或伏羲六十四卦序。

此种卦序,为图有方,有圆,有平列,有竖一立,其象虽殊,致用略一,而其别于他类者;顺八卦之位次,示本卦之分合;无交错之用,纯先天之象;

盖其变化少,而生育之功不见;藉以定天地之位。

辨气数之差而已。

故后人多不晓其意义,不过备易象之一格,而为他卦参证云尔。

又有本宫卦序者,则依文王八卦位次,而为各类;其卦变化,则依本宫对宫相交错,及比类五卦;

而推生各卦,皆为八变;如乾宫自乾起,初变为乾巽,次为乾艮,次为乾坤,次为巽坤,次为艮坤,次为离坤四,终为离乾;

即乾、姤、遯、否、观、剥、晋、大有、各卦,依次序列;属之乾宫卦。

其次为坎宫,自坎以下,为节、屯、既济、革、丰、明夷、师、各卦,亦依变化之次序列,属之坎宫卦。

以下如震、如巽、如离、如坤、如兑,皆依后天八卦位次序列,以推生全易卦象者也;

以其变由生于本宫,不似前之出于本卦者,故名本宫卦序,亦曰八宫卦序,或称后天六十四卦序;

然非与文王六十四卦序同,不过序列各宫;依文王八卦位次,其推生变化;纯先天例,有异文王后天交错之序也,应仍属之先天卦序之一种。

此种卦序,有一定之例;即自本宫本卦起,三变而至对宫,七变而为对比宫,是曰游魂;八变由比宫仍还本卦,是曰归魂;

大凡八卦,依伏羲方位相对者,曰对宫;相并者,曰比宫;

如乾与坤,离与坎,震与巽,艮与兑,对宫也;

如乾与离,坤与坎,震与艮,巽与兑,则比宫也;

对宫不独本卦位次相对,其变化位次皆相对;如乾变之巽,之艮,至坤;由离返乾,皆自上下行,由下返上;

而坤则之震,之兑,至乾;由坎返坤,皆自下上行,由上返下;所至所行,恰相对也。

其行各宫,而生变化;一宫所涉者五,不入者三;

如乾涉巽、艮坤、离、坤则涉震、兑、乾、坎,余宫皆然;

此其例也。

盖气之变,必以动;变至三则易其位,至七则游于比宫,八则归于本宗;

故一宫八卦,所交五宫,亦自然变化之序;此序之用,为纳甲所本,于占法适宜;

是先天用法,古人常取之以卜筮,至今犹传;与后天卦序有相阐发也。

此外有合一岁序者,亦有数种;

如以八卦八宫分候四季者,以乾坤二宫分候十二月者;以六十四卦分候全岁,一卦六日七分者;

其例详各家书,皆传自古,为历数家所用;亦本先天卦象,推其变化,而应于岁时,无不合也。

盖卦象包罗无尽,其变化随用而见,初非限于一例也。

天文地理,日月度数;星辰躔次,山川里程;人物形体,皆有所象;

神而明之,无不符合;固不仅象一事一物,亦不止象一时一世;果推而广之,则宇宙之图,今古之迹;天下之事,神形之伦;在大气之中者,无不随象而可徵也。

盖气者生化之本源,卦象气也;则凡有生化者,举不外于卦象,而视人之能明否耳。

文王之易,亦此一例;以后天之卦,象后天之气,而推及变化所至而已;

故易象一,而用无尽;一者本也,即伏羲八卦是也。

余皆其用。

而所异则在次序;次序异,则象异;而象不因事物名,皆以气数纪;

先天之气纯数简,故取象少;既伏羲八卦,已足为万变之宗;后天之气交数繁,故取象众;

虽汇各序例,犹未尽其变;但歧途而同归,仍不离一本之源;此无论为伏羲,为文王;为连、归,为本宫本卦;六日七分,岁时星纪;种种例用,更无问其为出自先天后天,合自八卦六十四卦,皆一也;

皆上乾下坤之八卦位次,所生所化耳。

故伏羲八卦,为一切卦之母;因得名先天之象,其余皆后天也。

然以伏羲六十四卦本卦之序,与文王者异;亦名之先天,犹日后天之先天也;

若绳之八卦,则为后天;若较之文王各卦,则为先天;

故以此别之,其实先天之象只一,而克称先天者,上乾下坤之八卦序耳;此为争论先后天之重要处;故表出之,以袪世人之惑。

文王六十四卦次序,所取旨意,已见序卦传;而所应知者,则其例也;

其次序本于伏羲八卦方位,以往来交错而成;而其连接者,皆相对也;

以后天生化,必一一陰一一一陽一,交互而行;非如先天之一陽一行于一陽一,一陰一行于一陰一也;

故文王六十四卦,取八宫各卦,分合而交错之;本八卦位次,往复而对举之;以成一一陰一一一陽一之道,而见天生地成之义。

凡各卦之有往者,必继之以复;有上者,必对之以下;有奇者,必联之以偶;有动者,必应之以静;使本宫对宫相错,比卦类卦相交;

不限于八宫之序,不囿于本卦之次;而其次序,恰与八宫相证,不乱其数;

恰与本卦相通,不乖其位;以后天自然之序也。

天地人物,岁时日月;周行不息,动静有度;皆如此序。

故以卦象言,文王六十四卦,自乾坤起;以乾坤对举,一陰一陽一交行也;终于既未济,以坎离互交,水火易位也;

其中各卦,莫非此例;皆以比偶相及,对应相生;分之自成一卦,合之则为全序;

以卦虽六十四,而乾、坤、坎、离、颐、中孚、大小过、八卦,独不同象;

其他五十六卦,皆反覆自为两卦;

则五十六卦,实二十八也;

合之乾、坤、坎、离、颐、中孚、大小过、八卦,共三十六卦;以应周天之数,而象万物之类。

故其次序,以上下篇分括六十四卦,而皆统之于乾坤坎离;明天地为万物之本,

水火为二气之宗,而合乎伏羲八卦方位四正之象也;

故全易之序,皆以此四卦为主;反覆交互,上下错综;

更以震、巽、艮、兑、为用,纵横应接;奇偶对生,以尽二气之生化,而推五行之承制;盖其旨意固如是也!

至文王卦序之例,可得言者,则其卦之对举,合之本宫卦序;

必一与五世,二与四世,三与三世;游魂与游魂,归魂与归魂,皆不乱也;

如屯蒙二卦对举,屯为坎宫二世卦,蒙为离宫四世卦;

又如同人一大有二卦对举,同人为离宫归魂,大有为乾宫归魂;是其所举异宫,而仍同世也;

其次则乾、坤、坎、离、常以对举,以属先天对宫也;

震、巽、艮、兑、或对举,或比类,以属于先天四隅卦也。

又乾与坎,坤与离;或离与乾,坎与坤;亦比类连举,以先天之乾坤,后天之坎离同位;先天乾以离为用,坤以坎为用;其位次相比并,有如比肩;

故其在后天有相对之象,有相类之象;亦犹乾与坤,坎与离也;

震、巽、艮、兑、亦然;震之于艮、于兑、巽之于兑、于艮、艮之于震、于巽,兑之于巽、于震,皆以比类连举;如震与巽、艮与兑之对举也。

且在先天震巽为对,后天则震与兑对;

先天艮兑为对,后天则艮与坤对;

巽与乾对,其为比类者,在后天变对举;

故其序怛连举也。

又震与艮、巽与兑、二卦独举,不以先后天对宫,为明四隅之卦,

以交错为先,以类及为重;不似乾、坤、坎、离、四正之卦也。

故其下篇序,震艮连及,巽兑并列;

以先天方位次序,固如是对,而卦之一性一相同也。

震艮一长男也,一少男;巽兑一长女,一少女;一性一类不殊,气数可通;

故其致用也顺,为生也孚;风泽为中孚,泽风为太过;雷山为小过,山雷为颐;之四卦者,反覆不变;

恰与乾、坤、坎、离、同,其并举有由来矣!

又六十四卦,一往一复,无不相应;合之先天八卦方位,自可见也;

如乾坤之后,继以屯蒙;屯为水雷,蒙为山水;

后天之用,始于震,终于艮,而藏机于坎;

坎水以代坤,坤之气见于坎;故坎一陽一体一陰一用;屯自水中一陽一出,蒙则山下水流;

屯为往,蒙为复;一往一复,见气之所化;

一陽一动而一陰一静,一陰一出而一陽一归;故二卦对举,而见一一陰一一一陽一之道;

此后天生化之始,二气往复之初;以交互而生,以循环而化;

为卦止二,为象已多;天地之机以明,乾坤之用以启;

故继乾坤而为六十四卦之首也。

雷之为物,动而为一陽一,静而为一陰一;故出于地,而升于天;

在后天,东方木也;木气生于天,成于地;木数生于三,成于八;

其本则天地也,其先则水火也;在先天水为始,而后天木为初;

故传曰:“帝出乎震”,言万物之始生也。

然自出者,必有本;震之所本,坎也;

坎为水,先天之始生,后天之根源;震自坎出,为先天化为后天之启端;

故屯卦为全易各卦之初始,象万物之初生也。

只在卦爻求之,即可见矣!

然生者必化,往者必复,此后天公例;

既有屯,以象往生;自有蒙,以象复化;化于此者,即生于彼;往于昨者,必复于今;

此循环之定理。

既有屯蒙以明其初气,自有需讼以象其次数;

气数周流,生化无尽;而后万物之象见,万类之数明;其例固昭昭矣!

就屯蒙卦言,在先天八卦,坤之左右;雷自水出,泉流山下;

二者一自左上,一自右降;一升一降,仍还于原;

坤用重坎,故用水不言地,明卦序之为后天也。

然后天者,仍出于先天,仍归于先天;故需讼二卦,则一为水天,一为天水;

坎本得乾一陽一为体,故游魂之卦,仍溯源于所生;

而需讼之象,乃往复于乾坎也。

需讼二卦,一为坤宫之游魂,一为离宫之游魂,

坤之游魂,即乾宫之气所化;离之游魂,即坎宫之气所化;

则需卦为乾坤二气之交互,讼卦即离坎二气之循环;

以水天合而为需,水上于天,即坎与乾交,而一陽一上升;

以天水合而为讼,天下近水,即乾与坎交,而一陽一下降;

一升一降,一往一复,自相偶也;故需与讼二卦对举,恰相当其位,而气数亦相得。

自先天八卦言之,乾与坎为比类,即后天之对位也;

在后天坎代坤用,有似于泰否二卦,与晋明夷卦二卦相类;

晋与明夷,一为火地,一为地火;为坤与离,升降交互之卦;

离在后天代乾,与泰否亦相似,又与既未济亦相近也;盖先天为泰否,后天为既未济;

半先半后,则需讼与晋明夷也;皆乾坤坎离交错往复之卦,即一陰一陽一二气交互升降之象也。

故皆对举以成序,仍本于八卦位次者也。

需讼在八宫,以坤与离对;在八卦位次,以乾与坎合;

对合之间,见其交错之出于自然,明其生化之有其定序;不少差也。

不独其世同也,

凡此卦序,其例皆然;皆自气数所至,生化所成;非故为之序也。

故六十四卦之序,循环终始,一一相得;而八卦之用,往来升降,一一相当;初无不偶之处,亦无相逆之情;其相对举也,正一一陰一一一陽一之道,后天生化之理然也;

合之洛书,徵之太极,自易明晓;至其续之义,见序卦传者,不赘述也。

曾子《宗圣讲述》

周易之书,文王所作;易卦之象,伏羲所制;

文王演之以尽其变,是为周易;故卦象一而用二,卦名同而用殊;

以伏羲初制为先天象,文王复演为后天象;以此分别,体用斯明。

然夫子删订六经,独宗周易,而不及文王以前者;文王之作,足赅各易也;文王之易,虽属后天,而先天存乎其中;

人之生也,神存形中;言形而神在,以神之德,体物不遗也;先天之象亦然,先天以后天用,后天以先天神;先后并行,神用无极;

故曰“神无方,易无体。”

以体不见。

由其而用见也。

然体不可见,因而忘之,不可也;先天之象,不用可也,因而蔑之,不可也;

故言后天必及先天,原始要终,易之道固如是;

推来溯往,易之用亦当然;明乎先天,则知后天所出;明乎后天,则知先天所存;

气数不同,名类异致;虽犹木本与枝,水源与流;一脉所传,而在既变之后,形神各别,理气殊途;有一而不一,同而未同者在也。

故言文王之易,必溯以前之易;习文王之卦,必本以前之卦;卦同而异,以用不同;易异而同,以体无异;故虽有同异,而不得不求其合也。

合则通,通则神;不合不通,滞于物,而失其神;将何以致易之用哉?故学者,必将先后天二者,气与数之分,明晰无遗。

再将二者之合,通贯无滞;

庶可以因文王之作,探伏羲之制;即可由周易,包括以前之易也。

请将先后天卦象之同异者略述之。

先天八卦方位次序,与后天异;先天乾坤上下,离坎东西;震居坤左,巽在乾右;艮连坎坤,兑接离乾;此为相对,方位卦象皆相对也。

乾一陽一坤一陰一,离一陰一坎一陽一;震艮皆一陽一,巽兑同一陰一;

一陰一下一陽一上,一陰一上一陽一下;一一陽一与一一陰一对,二一陽一与二一陰一对,无相失也;

故其数为乾一、兑二、离三、震四、此左之行卦;巽五、坎六、艮七、坤八,

此右之下行卦;而其本数,则与河图同;

其式为左右两行,左则自下数,右则自上数;左为震一、离三、兑七、乾九,右为巽四、坎二、艮八、坤六。

九乾巽四

七兑坎二

三离艮八

一震坤六

此即先天卦数,合河图者也;以乾九坤六,为乾坤大用;左为一陽一数,一三七九,顺行而上;

右为一陰一数,四二八六,逆行而下;五在中央,以一合六为水,三合八为木,七合二为火,九合四为金;

五为土,以成交互之则;一与四、三与二、七与八、九与六、皆成五,即中央所得之数也;故卦八而数九,中数暗藏;明卦之体不见,而寓于用也。

乾用九,坤用六,为用之最大者;以一陽一极于九,一陰一终于六;

九六为乾坤之用,即全易之用;故以九六代卦之用。

九与六一合为十五,成中央土数,即体也;

体以用见,故乾坤以下各卦之用,皆为五,不违其体;体一而用殊,八卦各有所用,而体则一;

五在中央,名为中数;中者天下之大本,八卦皆自此出;万物皆归于中道,此数之妙,亦气之所存也;

数以纪气,气行无垠;周流无息,而不离其宗;即永系于中也。

中之气,先天之真,八卦之气,两仪之象,八卦有物;

故气有二,而成生化;有升降消长,而成变化;真气无形;独居中央,无动无变;八卦有名有数,中气无名,而数以用成;

此即伏羲本河图之象,制卦象也。

卦八用九,而不以九卦者;为示中气之先天,而有异乎他物也;然有物,则有此气;卦虽八,而中气仍在,其妙义可见矣!

后天八卦之象,方位次序,均与先天异,以先天之已变也;

其象本于洛书,而成二五交错之用;故离上坎下,震东兑西;乾居西北,坤处西南;巽在东南,艮移东北;离一陰一而在上,坎一陽一而就下;

震木在东,如日之出;兑金在西,如月之升;乾以金而连兑,巽以木而接震;同类相亲也。

坤以地而守南隅,艮以土而归北角,土气分布也;一陰一陽一皆交互以成生化,五行有生制以为功用;以其后天之象,必由二五之交错,气数之升降往来,而后见其生化,成其功用也。

四巽离九

三震坤二

八艮兑七

一坎乾六

由八卦之序数之,则为乾、坎、艮、震、巽、离、坤、兑,循环以行,牵引以用;

而其本数,则为坎一、坤二、震三、巽四、乾六、兑七、艮八、离九,其式仿洛书也。

坎为一,自下始;左右皆由下上,一陰一陽一皆交互行;不似先天在左上右下,左一陽一右一陰一;两相对待,而未交一合也;

后天之象,在生化之后,本已交一合;故气为同化,数为连生;

自坎至巽,为左之四卦;自乾至离,为右之四卦;

其数原以一二三四居左,六七八九居右;而其中二八易位,坤艮易方;

故左则坎一、坤八、震三、巽四,右则乾六、兑七、艮二、离九,

以成后天之数,合乎洛书者也。

洛书之数,二在西南,与七连;八在东北,与三接。

正符河图之数。

二七为火,转为金,三八为木也;

故后天卦数,下则坎一与乾六一合,上则巽四与离九合,金水为横也;

左则坤八震三合,右则艮二与兑七合;木火为纵也;

以在后天金火易位,变为水火上下;金木东西,而巽木仍连震;

乾金仍接兑,离与坎对;水火相交,坤与艮偶;土地分化,土为四季之旺,分布于四行中;故土在后天,得时最多,以成生化之本也。

水火既济,则万物以生;雷泽归妹,则万物以化;

有地山之谦,以行其令,厚其德;则万物以成,而后后天之用可见也;

且以乾六与巽四合十,则天风姤之象,示气之媾遇也;

以坎一与离九合十;则水火即济之象,示气之交济也;

震三兑七亦合十,坤八艮二亦合十;则谦与归妹之象,示气之通贯和好也。

气皆交和,用乃宏大;

数皆错列,功乃周密;而体以用见,神以功名;则中数之五与十,仍存其中矣!此后天八卦之象,全本乎洛书者也。

子思《述圣讲义》

周易一书,文王所本于连山、归藏者,而复推衍其变,以与伏羲之作相证也;

故卦象不异,而序异焉;文王六十四卦序,虽参伍错综,往复循环,与本宫本卦之序异,而仍不变其宗。

宗者伏羲八卦之序是也,伏羲八卦为各易根本。

无论何易,皆由其序而推衍之;故连山、归藏、周易三者,其所宗皆同;

即本宫本卦,及六日七分、十二辟卦之序。

亦自伏羲卦序所变,初无异也;其所异者,为其用耳。

用者合于时宜,孚于人事;本于天道,翕于鬼神,而无间隔也;

故夏有连山。

商有归藏,周有周易,时之殊也;

有天地之序,日月之度,岁时之历,人物之生,幽明之道,不相侔者,则卦用以变;

故有本宫、本卦、六日七分、辟卦之异;及夫纳甲、纳辰、纳音、运气、占候之差也;

盖卦以象物事,物事不一,则卦用不同;而卦之为卦,仍止六十四;其应于变者,唯有异其序。

序异则用殊,虽卦同,而为象不同;

故各序皆有其象。

以致其用,非重复也;亦别有他易,而异于伏羲文王之制也;

制羲之制最古,时世简朴,事物纯省;故为序者少异例,以不用也,递降而时移世易,物繁事多,则必推其变,以穷其用;

而后序之异例日加,为易亦日众,此自然之理也;苟有贤者,能通其变,则卦序犹可推衍之以应于用;亦如文王之变连归为周易也。

故周易;文王之制,周代之作;为孚有周政教之用,应当时事物之变也;

三代之政教极于周,故夫子删订以周易为主;周鉴二代,崇五帝;明周之作,即足概以上之制;取周易,足以窥各易之用也;

然周易之序,序周时之政教,即足概以上之制;取周易,足以窥各易之用也;然周易之序,序周时之政教,应事物之变者;以后有所传者、亦可辅周易而广其用。

非仅限于周易也;故于各序之列。

有由来者,亦宜习之;以广易道,而神变化,此固夫子之微意也。

本宫之序,以乾、坤、坎、离、震、巽、艮、兑相对之卦次;

如乾本宫卦,一世为姤,二世为遯,三世为否,则变于坤,四世为观,五世为剥,皆坤卦所变;六世游魂为晋,则乾附于坤;七世归魂为大有,则乾反于乾;

自本卦至三世,属本宫所变;自四世至五世。

属对宫所变;六为附于对宫,故曰游魂,言在外也;七为返于本宫,故曰归魂,言归本也;

此本宫之序例,以本位与对位,相生相变,次第以成;七世而终必有始,往必有复;故三变而易对宫,七变而还本位,与其本卦成一宫;

八卦虽属一宫,已见交错往还之象;非纯一宫卦也。

盖既有生化。

必有一陰一陽一;一陽一合于一陰一,一陰一交于一陽一,生化始成;一陽一还于一陽一。

一陰一还于一陰一,循环始见;本来天地万物生化,固如是也;

故卦序象之,其异乎周易者,则所交错往复,仅限于相对二宫,而不及他卦;

故其所象者,先天初化,万物始生;二气初调,五行未杂;其数简,其气纯;与周易之错杂循环者异矣!

且本宫之序为纵,周易之序为横;

本宫八卦,为一宫卦属,而不连他宫卦;

如乾宫各卦,皆属金;纳甲纳辰、皆同乾卦;唯游魂属艮,归魂属坤,不同乎乾;

以其气变,数亦易也,气变则改其情,数易则殊其名,此必至者也;然其大用,仍不离其宗;

故所取者,仍本宫内之所合卦;如晋取艮,则遯卦之所合;大有取坤,则否之所合;个二世三世之卦也。

夫卦在后天,以下卦为主;而本宫卦以上卦为先,

如姤卦乾上巽下;不从巽而属乾,则以卦之变自下始也;

乾之变初爻为一陰一,则成巽,而姤卦出;故以下卦明变也。

二变则为艮,三变则成坤,四以后所变者,上卦各爻;

故反以对宫为主,而坤不动也;迄七变归魂,而始还于本来,

而后后天之用见,如大有一卦,乾在下,与前一二三世相孚;而乾卦之气乃完,生化循环之用乃尽;其序之次第,皆自然而然;

亦犹天地生化之序也,乾宫如此,他宫亦然;其例皆同,不待尽述。

本卦之序,有方圆二图,即世传之先天六十四卦方圆图;

宋人所得于道家者,实古人所留传也;

其序一依伏羲八卦位次之数,既乾一、兑二、离三、震四、巽五、坎六、艮七、坤八,全与河图数合;

乾与坤对,一始一终;离与坎对,一来一往;余卦顺序,分一陰一分一陽一;以明气之升降,数之消长也;

共2页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易经证释》易经书籍
起名测名
黄历查询
诗词歌赋
实用查询
免费测试
猜你喜欢
网名大全

孔子《宣圣讲义》卦象。上坤下乾。地在天上。乃天地《易经证释》泰卦

© 2007-2022 喜蜜滋

手机版】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