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讲记
十三、诗与法度
法度者,法与度的合称。
所谓法,就是写诗的方法。
所谓度,就是写诗时笔下的尺度。
写诗要注意方法。
和写文章一样,要把自己想表达的思想内容用最恰当的方式方法表达出来。
这与我们平时所说的章法、技巧不是一回事。
它是指写作时构思的方法和应该注意的事项。
写作一般的过程大概是这样的:先有写作的目的,也就是立意。
然后是选择体裁,是写诗,还是填词。
有的时候,先吟好了其中的一两句,这一两句往往是最好的,是灵感的体现,这就确定了写作选用的体裁。
假如确定写诗,那么是七言亦或五言,是古风还是格律诗,是绝句还是律诗,也就基本上确定了。
然后大致地构思全篇,先写什么,后写什么,采用什么样的技巧。
然后按照这个基本的思路去继续创作。
这个过程看起来复杂,但有的时候很简单,往往是一瞬间就决定了的。
但在这个瞬间决定的过程中,又包含了那些复杂的思考过程。
有的时候突发灵感,很快构思一篇律或者绝,这不仅仅是灵感的问题,还是才气的体现。
有的时候可能要反复思考、衡量,甚至在基本完成的情况下发现不满意推倒重来,都是正常的事情。
不管简单还是复杂的过程,目的只有一个,就是把诗写好,完美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
写作的时候,可能先有开头,也可能先有结尾,还有可能先有中间的部分。
或者是全篇完成了,又要重新衡量某个部分。
具体的过程因人而异,没有固定的程式。
古人云,文无定法。
既然如此,我们为什么又要研究法度呢?
我们这里所说的法,不是创作过程中的程式,而是指写作之前和过程中要注意的一些基本的要求。
同时,下笔一定要适合自身的需要,不能盲目地夸大,要注意表达感情的尺度。
我把诗的内容大致划分为五个大的类型,这五个类型是:咏物诗、山水记游诗、咏史感怀诗、咏怀情感诗、唱和诗。
下面分别谈一下这五类诗应该注意的问题。
先说咏物诗。
我们前面专章讲述过咏物诗的境界。
咏物诗需要注意的首先是境界问题。
咏物诗如果不注意境界,往往流于泛泛。
这个问题不深谈了,读者可以从前面的相关章节加以体会。
其次需要注意的是咏物诗的内容与题目的结合。
题目一定,咏物时往往先从被咏之物的形态或者特点着手。
咏物时往往对着题目说话,可以省略主语,因为主语藏在题目里。
在过程中,咏物诗一般不犯题面。
比如写梅花,内容里最好不要再出现梅花这样的字样。
不犯题面虽然不是固定的要求,但为了把有数的字句写更多的内容,因此不犯题面就显得很重要。
再次,咏物诗要注意抓住被咏之物的独特性。
不要把此物写得象彼物或者雷同于其它物。
抓住其特点,尽量写得鲜活、准确、生动。
要详细观察、认知和思考,从前人的思考结果里跳出来,写的超越前人或者与前人不同为上。
如果大致相同,则失去了写作的必要性。
以上,都是咏物诗需要注意的法。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就是注意由物到所联想、生发的感慨一定要适当,要恰如其分,千万不要生拉硬拽,不要强行拔高。
一切都要贴切自然。
这就是咏物诗的度。
再说山水记游诗。
山水记游,可以包括田园风光,最忌讳的是只有山水,没有思想。
当然,光写山水不是不可以,但很难写的好,打动读者。
况且,山水虽有不同,笔下却往往相同。
要想打动人,就需要在自己的情感世界里做文章。
许多人习惯上写山水诗,他去的地方多,写的也多,美其名曰赞美我们伟大祖国的大好河山。
可惜他的笔下往往是千篇一律,而且没有波澜。
首联要登山,颔联是看山,颈联还是看山,尾联就高高兴兴把家还。
也许作者自己真的好高兴,可读者读了却味同嚼蜡。
这样的诗里也有感情,可这感情总是自己的,不能传递给读者,原因就是写的太泛了,读者早就读腻了。
所以,山水田园诗一要写出特点,此处山水之不同于彼处山水。
如果相同,你就干脆不要写了。
二是感觉要不同,李白写望庐山瀑布,你也可以写。
但如果你写的和李白差不多,那也不必写了,因为你肯定没有李白写的好。
但如果你望庐山瀑布时的感觉和李白不同,就可以写了。
因为读者不会拿你和李白相比,不同的东西怎么去比呢?在另外的侧面写,也许你会比古人好,或者不相上下。
这就是这类诗的法。
同样,山水记游也免不了要发一通感慨。
但感慨时一定要顺着此处山水的特点发挥,不要扯的太远,也不要肆意夸大。
这就是度。
咏史感怀诗是常见的内容。
读书或者游览,都可能使我们接触到某些事物,使我们的思想瞬间与古人契合,产生感慨。
需要注意的是,写这类题材一要站在历史的高度,站在今天的高度,思想境界最好超越古人。
二是要站在历史的层面上,学会欣赏和体谅古人。
正面的人物或事件,我们没有必要过分地去夸大。
反面的人物或事件,我们也没必要刻意地去加以贬低。
欣赏要有欣赏的理由,痛斥也要有痛斥的道理,不能感情用事。
如果情感一旦过了,站不住脚,全诗必然失败。
同时,要注意咏史不要写史。
点到即止,千万不要详加论述。
要以点代面,似浅实深。
杜牧的《赤壁》就是这方面的典范。
咏史最好的办法是摆出事实加以对比,引发读者的思考,而自己不加以评论。
我曾经写过一首《题云冈石窟太武帝拓跋焘造像》,内容是“谁使生成貌岸然,娑婆世界起波澜。
扪心五指竟何意,忍作千年壁上观”,就是用的这个方法。
这样做的方法不仅照顾了法,也照顾了度。
咏史如此,写现实题材也是如此。
双方虽然不同,也有许多类似的地方,就不多谈了。
咏怀感情类,也是常见的内容。
限于篇幅,感情类不多谈了,主要说说咏怀。
初学者免不了要咏怀,也就是要抒发一下自己的豪情壮志。
即便是年龄大了,也有自己的心胸、襟抱,抒发也是正常的。
但这种题材其实最不好写。
感情弱了没什么味道,过了又流于叫嚣。
有人动不动就仗剑西楼什么的,实在是假。
如今剑早已不是什么武器了,就是偶然成了杀人的凶器,也与过去的仗剑不同。
晨练的时候累了,拿着它到西楼上去喝杯早茶,与仗剑二字的本意和引申意都毫无关联。
咏怀需要想些新的办法,吹牛也要注意场合和分寸。
刘禹锡在《同乐天登栖灵寺塔》时这样写到:“步步相携不觉难,九层云外倚阑干。
忽然笑语半天上,无限游人举眼看。”
他先是告诉你他已经在高塔上,好比是九层云外。
然后说他的一句说笑,引得无限游人举眼观瞧,这样的豪气就自然得体。
我在《登泰山》一诗里试着学习 了这种方法:“平生快意此登临,何惧风欺冷更侵。
把酒仰天歌一曲,群峰共我作高吟”。
那高吟不是因为我的水平高,而是我站的位置高。
这双关的一句,使牛吹得既大又自然。
我在《一江一 南雨四首其一》里写到:“京华倦旅风一流 客,打叶声中上小楼”。
这小楼当然可以是西楼,不仗剑也一样潇洒。
最后,我们来谈一下唱和诗。
人们写诗,酬唱、唱和一类的作品大概最多了。
所以,这一类作品的问题也最多。
总结起来,大致分以下几种情况。
一是没有真情实感,唱和成了应制,官话套话假话,没有真话。
那些话千篇一律,用在谁身上都可以。
改个名字,就可以把赠张三的改赠李四,没有多大意义。
孔凡章先生在《寄刘梦芙》其三里说:“纵使征诗应答疲,切人切事两无疑。
一篇最忌皆浮泛,赠向伊谁总适宜”,批评的就是这种现象。
二是盲目唱和,对作者的原诗理解不深,为凑热闹而写,不能达意。
我主张写唱和诗,要么与原作的观点相反,要么在原诗的基础上更进一步。
至少也要比原诗写的好,否则浪费笔墨干什么?非要写的话,不如重起炉灶,另写一篇,还不用受原韵的限制。
三是拉大旗做虎皮,依傍古人或名人。
有人动辄步苏东坡韵或纳兰性德韵,而自己写的东西与古人根本八竿子打不着。
写的不好,就好比狗尾巴草长在牡丹园里,丑上加丑。
而写的好就更不必步别人韵了,须知玫瑰和牡丹,本来难分高下,为什么非要把玫瑰用牡丹来做比呢?步古人韵,大概有几个好处,一是初学者不熟悉韵脚,按者别人的韵脚去套,不会出错。
不过这不是什么光荣的事,没有必要张扬。
二是为了用典,用某人某篇韵,其实为了用其事。
读者读自己的作品时,自然要联系古人的原作做背景资料。
三是思想上有可比性,比不是目的,是为了让读者产生新的思考。
假如没有关系,就真的不必拉来古人做幌子。
四是赠答之时,感情不深,了解不深,于是盲目地去夸赞对方,近乎阿谀。
这样的例子不仅网络上有,生活中也常见。
最近网络上流行悼念梅艳芳,几乎都从梅字上做文章,那梅兰芳的后代一定都读晕了。
估计梅艳芳自己在另一个世界读这些文字也很难感动,她不看题目猜不出是写给谁的。
五是赠答别人,却与对方无关或关系不大,大部分内容都是自说自话。
如此赠答,不如干脆写成咏怀。
以上种种唱和内容的作品,无一不与法度有关。